Ⅰ 澳門歲月 澳門的歷史究竟有多長
澳門歲月是一部大型電視紀錄片,是為了迎接澳門回歸而攝制的,全片共六篇十二集,專全面記敘屬了澳門的歷史淵源、回歸歷程、經濟發展、傳統文化和過渡期各項工作的進展,表達了澳門同胞期盼早日回歸的民族真情,闡述了關於澳門的歷史沿革,記述了「一國 兩制」方針在過渡期取得的巨大成果和良好前景。
Ⅱ 澳門何時被誰佔領,佔領了多少年
澳門1553年被葡萄牙佔領,佔領了446年。
葡萄牙開始對澳門的殖民統治,時間是在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在准備登上澳門時託言商船被風浪沖擊縫裂,貨船潮濕,要求借地晾曬,並賄賂了地方官吏汪柏。
取得了停靠澳門碼頭進行貿易的權利。1987年中葡簽署的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早在明朝,葡萄牙人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1583年,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經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門議事會進行葡萄牙社區的自治管理,但葡萄牙仍每年付白銀予明政府與其後的清政府為地租。
由於澳門有葡萄牙人聚居和日本倭寇的活動,明朝於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香山知縣蔡善繼以《條議制澳十則》加強對澳門的管治。1614年,朝廷接納兩廣總督張鳴岡的上書,加強澳門的軍事防範。
1616年,葡萄牙任命卡洛告為澳門總督(簡稱:澳督),但並沒有到任。1623年,葡萄牙任命馬士加路也為澳督,並正式到澳門就職。最初只負責澳門防務,澳督官邸亦設於大炮台。
1749年(乾隆十四年),清政府頒布《澳夷善後事宜條議》以完善對在澳外國人的法律,並將其葡文石碑豎立於議事亭。
1783年4月4日葡萄牙海事暨海外部部長以葡萄牙女王名義發布《王室制誥》後,議事會逐漸失去大部分權力,作為葡萄牙國家代表的澳門總督的權力則不斷擴充膨脹。
1862年葡萄牙曾與清政府草簽《中葡和好貿易條約》,欲將澳門地區轉為葡萄牙之屬地,但被發現而告終。直至1886年(光緒12年),葡萄牙與英國代表藉鴉片緝私征稅的合作與清政府談判。
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先後簽訂了《中葡里斯本草約》、《和好通商條約》,條約列明:「由中國堅准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為避免主權徹底喪失,清政府保留了將澳門讓與他國的權利,葡萄牙若想將澳門讓與他國,必須經過中國同意。
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時,第127任澳督韋奇立在澳門總督府進行最後一次的降旗儀式,為政權移交儀式拉開序幕。下午4時30分,在億萬觀眾的見證之下,最後一任澳督韋奇立走出澳督府,邁出了居住了8年之久的澳督府。站在斜向門口的位置等待儀式開始。
17時,在澳門警察樂隊所奏響的葡國國歌聲中,葡國國旗從樓頂的旗桿處降下。隨後降旗手將降下的葡萄牙國旗折疊好後送到韋奇立的手中,韋奇立接過國旗並緊緊抱在胸前,面向嘉賓再次致意,望著天空及澳督府仍掛著的葡萄牙國徽深深鞠躬後便離開澳督府。
Ⅲ 誰知道澳門的歷史啊
歷史簡介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蚝(即牡蠣),蚝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蚝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國女神——天後,她又名娘媽。 據說,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遇狂風雷暴,漁民處於危難。危急關頭,一位少女站了出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里,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澳門自1999年回歸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澳門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澳 門 自 古 以 來 就 是 中 國 的 領 土 , 16 世 紀 中 葉 以 後 被 葡 萄 牙 逐 步 占 領 。
從 史 料 上 看 , 早 在 新 石 器 時 代 , 中 華 民 族 的 祖 先 已 在 澳 門 地 區 生 活 。 公 元 前 3 世 紀 , 從 第 一 次 統 一 中 國 的 秦 代 開 始 , 澳 門 劃 入 了 南 海 郡 番 禺 縣 管 轄 。 大 約 在 15 世 紀 後 期 , 在 澳 定 居 的 中 國 漁 民 為 求 得 出 海 捕 魚 的 安 全 , 建 造 了 奉 祀 海 神 、 天 妃 的 「 天 妃 廟 」 , 即 作 為 澳 門 象 征 的 「 媽 閣 廟 」 , 葡 文 (Macau) 就 是 「 媽 閣 」 的 音 譯 。
16 世 紀 中 葉 , 隨 著 歐 洲 殖 民 主 義 「 航 海 大 發 現 」 的 擴 展 , 葡 萄 牙 人 到 達 中 國 東 南 沿 海 一 帶 。 1553 年 , 葡 萄 牙 人 以 「 借 地 晾 曬 水 浸 貨 物 」 為 借 口 , 通 過 向 明 朝 官 員 行 賄 , 獲 准 在 澳 門 半 島 暫 時 居 住 。 數 年 之 間 , 葡 人 聚 落 成 村 , 並 自 行 設 置 官 吏 , 建 立 了 他 們 所 謂 的 遠 東 最 早 的 據 點 。
隨 著 入 居 時 間 的 久 長 與 貿 易 興 旺 , 居 澳 葡 人 日 漸 驕 橫 。 廣 東 官 吏 曾 商 討 驅 逐 這 批 不 速 之 客 的 辦 法 , 於 是 葡 萄 牙 船 商 除 繳 納 船 稅 外 , 每 年 給 廣 東 官 吏 賄 賂 500 兩 白 銀 , 以 鞏 固 其 在 澳 門 的 地 位 。 1572 年 , 葡 商 在 按 慣 例 饋 贈 500 兩 白 銀 之 時 , 因 有 其 他 中 國 官 吏 在 場 , 葡 商 翻 譯 只 得 說 , 那 是 付 給 中 國 政 府 的 「 地 租 銀 」 , 受 賄 官 吏 亦 宣 稱 將 把 這 筆 「 地 租 銀 」 上 交 國 庫 。 從 此 , 葡 商 的 賄 賂 變 成 了 地 租 。 1749 年 , 清 政 府 頒 布 中 國 管 治 澳 門 章 程 十 二 條 , 以 中 葡 文 刻 石 立 於 澳 門 議 事 亭 內 。 此 後 , 這 項 法 令 執 行 了 100 年 。 葡 人 向 中 國 政 府 交 納 地 租 , 表 明 葡 人 承 認 澳 門 是 中 國 的 領 土 。
鴉 片 戰 爭 後 , 中 英 簽 訂 《 南 京 條 約 》 , 中 國 清 政 府 割 讓 香 港 給 英 國 , 居 澳 葡 萄 牙 人 一 反 恭 順 常 態 , 派 代 表 與 清 朝 欽 差 大 臣 耆 英 談 判 , 要 求 豁 免 每 年 500 兩 地 租 銀 , 並 由 葡 萄 牙 士 兵 駐 防 整 個 澳 門 半 島 。 1845 年 , 葡 萄 牙 女 王 瑪 麗 亞 二 世 擅 自 宣 布 澳 門 為 自 由 港 , 允 許 所 有 外 國 商 船 來 澳 自 由 貿 易 。 1851 年 和 1864 年 , 葡 萄 牙 又 分 別 侵 占 了 凼 仔 、 路 環 兩 島 。
1887 年 ( 即 光 緒 十 三 年 ) , 清 政 府 被 迫 簽 訂 中 葡 《 友 好 通 商 條 約 》 , 同 意 葡 國 「 永 駐 管 理 澳 門 」 。
1949 年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成 立 後 , 中 央 人 民 政 府 明 確 宣 布 , 廢 除 過 去 所 有 外 國 列 強 強 加 在 中 國 人 民 身 上 的 不 平 等 條 約 。 對 於 包 括 澳 門 問 題 在 內 的 一 些 歷 史 遺 留 下 來 懸 而 未 決 的 問 題 , 中 國 政 府 主 張 在 條 件 成 熟 時 , 通 過 談 判 和 平 解 決 , 在 未 解 決 之 前 維 持 現 狀 。
1979 年 2 月 , 中 葡 建 立 外 交 關 系 , 就 澳 門 問 題 達 成 協 議 : 澳 門 是 中 國 的 領 土 , 目 前 由 葡 國 管 理 ; 澳 門 問 題 是 歷 史 遺 留 下 來 的 問 題 , 在 適 當 的 時 候 , 中 葡 通 過 友 好 協 商 解 決 。
1987 年 4 月 , 中 國 和 葡 萄 牙 兩 國 政 府 簽 署 「 中 葡 聯 合 聲 明 」 , 共 同 聲 明 澳 門 地 區 是 中 國 領 土 , 中 國 政 府 從 1999 年 12 月 20 日 起 對 澳 門 恢 復 行 使 主 權 。
Ⅳ 澳門歷史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門碼頭停靠船舶,進行貿易的權利;1553年,葡萄牙以曝曬船上水漬貨物為由,並通過賄賂當地中國官吏,進入澳門居住;至1557年起,他們每年須向當地中國官吏交納一定銀兩的地租,以換取在澳門居住的資格。
簡單地說,是16世紀被佔領的
其回歸日期是中國人應該記住的呀,1999年12月20日
Ⅳ 澳門是多久離開中國的
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經過五百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澳門北鄰珠海,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相距60公里,中間以珠江口相隔。澳門是一個自由港,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之後,經濟迅速增長,比往日更繁榮,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其著名的輕工業、美食、旅遊業、酒店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澳門成為亞洲最發達、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澳門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四大賭城之首,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澳門,澳門由秦帝國起成為中國領土,屬南海郡(廣東地)和百越地,大漢帝國、東漢屬於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後歷屬廣州、廣東道廣州路、廣肇羅道廣州府等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這也成為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領地(以1553年算起)。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的適當的交接條件,當時的周恩來總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澳門問題。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1987年,兩國總理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聯合聲明說,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在這四百餘年間,中歐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既有古色古香的傳統廟宇,又有庄嚴肅穆的天主聖堂,還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以及沿岸優美的海濱勝景。澳門獲得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1553年,明朝時期!
謝謝
望採納!
Ⅵ 澳門是什麼時候淪為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1887年12月1日,澳門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簡稱「澳」,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北鄰廣東省珠海市,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臨中國南海。
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貳島組成,陸地面積32.8平方公里,總人口65.6萬(截至2018年3月)。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辟為殖民地。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經過100多年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其著名的輕工業、旅遊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
2017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錄得4042.0億澳門元。[2]2017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澳門列入全球美食文化創意城市網路。
(6)澳門賭場有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 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
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澳門自被葡萄牙侵佔以來,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滿;
從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殺總督亞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學校事件而觸發的「一二·三」事件,均顯示了民間對於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特權一直深感不滿 。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
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澳門回歸:
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澳門問題。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
1987年4月13日,兩國總理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
聯合聲明說,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
1993年3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於北京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1999年前葡國管治下的一個中國領土,澳門的主權屬於中國。
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場內交接澳門政權。
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群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Ⅶ 有關澳門的歷史資料
澳門的土地面積和人口
澳 門 由 澳 門 半 島 、 凼 仔 島 和 路 環 島 所 組 成 。 土 地 總 面 積 23.5 平 方 公 里 , 其 中 澳 門 半 島 9.1 平 方 公 里 , 凼 仔 島 6.33 平 方 公 里 , 路 環 島 8.07 平 方 公 里 。 澳 門 雖 由 一 個 半 島 和 兩 個 離 島 所 組 成 , 但 交 通 很 方 便 。 澳 門 半 島 與 凼 仔 島 之 間 於 1974 年 建 成 了 一 條 長 約 2570 米 的 跨 海 大 橋 , 1994 年 又 建 成 了 長 約 4414 米 的 第 二 條 跨 海 大 橋 ; 凼 仔 島 與 路 環 島 之 間 於 1969 年 填 海 鋪 就 了 一 條 長 約 2225 米 的 公 路 。 這 樣 , 原 來 隔 海 相 望 的 半 島 與 兩 個 離 島 就 連 成 了 一 體 。 澳 門 全 境 南 北 距 離 11.9 公 里 , 東 西 距 離 7 公 里 ; 常 住 人 口 和 非 常 住 人 口 合 計 約 45 萬 人 。 獨特的地理環境 澳 門 位 於 東 亞 季 風 氣 候 區 。 冬 季 吹 來 自 北 方 大 陸 的 東 北 季 風 , 干 燥 寒 冷 ; 夏 季 吹 來 自 南 方 海 洋 的 東 南 季 風 和 西 南 季 風 , 溫 暖 潮 濕 。 不 同 季 風 的 控 制 及 其 交 替 , 便 形 成 了 自 然 季 節 的 變 化 。 澳 門 的 年 平 均 氣 溫 是 22.3 ℃ , 最 熱 是 7 月 , 月 平 均 氣 溫 28.6 ℃ ; 最 冷 是 1 月 , 月 平 均 氣 溫 14.5 ℃ 。 澳 門 的 雨 量 相 當 充 沛 , 平 均 年 降 雨 量 約 2030 毫 米 , 是 華 南 沿 海 多 雨 地 區 之 一 。 澳 門 半 島 狹 小 , 但 地 勢 高 低 起 伏 , 變 化 多 端 。 東 望 洋 山 、 西 望 洋 山 、 柿 山 、 蓮 峰 山 、 螺 絲 山 、 青 洲 山 等 , 各 顯 姿 彩 , 是 澳 門 名 勝 風 景 點 。 柿 山 曾 被 辟 為 炮 台 , 築 有 堅 實 石 牆 , 仿 如 歐 洲 古 堡 , 氣 勢 雄 偉 , 後 被 辟 為 游 覽 區 。 登 臨 其 間 , 環 繞 一 周 , 可 俯 覽 全 澳 景 色 , 並 遠 眺 鄰 近 珠 海 風 光 。 西 望 洋 山 也 是 風 景 幽 雅 之 地 , 山 頂 聳 立 有 教 堂 和 主 教 府 。 從 南 西 灣 遠 眺 , 教 堂 等 建 築 屹 立 於 山 峰 之 巔 , 巍 峨 壯 觀 ; 傍 晚 , 建 築 物 背 光 而 立 , 像 剪 影 似 的 輪 廓 鑲 嵌 在 雲 端 , 庄 嚴 秀 麗 。 山 頂 環 境 靜 謐 , 憑 欄 遠 眺 南 西 灣 一 帶 , 層 樓 幢 幢 , 南 海 滔 滔 , 碧 空 帆 影 , 大 橋 跨 海 , 風 光 旖 旎 。 風格多樣的建築 澳 門 的 房 屋 建 築 , 有 中 式 的 古 老 大 宅 , 也 有 西 洋 式 樓 房 ; 有 明 、 清 的 古 廟 , 也 有 歐 陸 式 的 古 雅 教 堂 ; 而 今 又 增 加 了 不 少 現 代 高 樓 大 廈 。 東 方 與 西 方 、 傳 統 與 現 代 的 建 築 風 格 融 匯 並 存 , 使 這 座 海 港 城 市 別 具 情 調 。
凼 仔 和 路 環 兩 島 過 去 發 展 較 為 緩 慢 , 但 近 年 也 熱 鬧 起 來 。 尤 其 是 凼 仔 , 新 樓 矗 立 , 不 僅 有 國 際 機 場 , 還 有 大 學 、 酒 店 、 賽 馬 場 、 工 廠 及 住 宅 。 而 路 環 則 山 野 清 幽 , 田 疇 村 舍 分 布 各 處 , 頗 具 田 園 風 光 和 郊 區 野 趣 。 近 年 來 , 有 關 方 面 在 凼 仔 和 路 環 島 山 野 開 辟 了 步 行 徑 , 沿 徑 而 行 , 既 可 鍛 煉 身 體 , 認 識 花 草 樹 木 , 又 可 欣 賞 路 凼 風 光 , 接 觸 大 自 然 。 步 行 徑 風 光 最 優 美 的 地 點 , 還 設 有 休 憩 公 園 、 觀 景 點 及 ? 望 台 。 站 在 較 高 點 , 澳 門 全 島 , 甚 至 珠 海 橫 琴 島 一 帶 風 光 , 盡 收 眼 底 。 布局如花園城市 澳 門 雖 小 , 但 環 境 比 較 恬 靜 , 宛 若 花 園 城 市 。 澳 門 半 島 上 擁 有 多 座 花 園 , 讓 居 民 閑 來 游 覽 休 憩 。 其 中 白 鴿 巢 公 園 占 地 寬 廣 , 小 山 環 疊 , 古 木 蔥 蘢 , 花 草 遍 布 , 鳥 鳴 其 間 , 益 增 自 然 野 趣 ; 即 使 盛 暑 , 這 里 仍 是 碧 綠 的 清 涼 世 界 。 青 洲 鴨 涌 河 畔 的 紀 念 孫 中 山 市 政 公 園 , 是 澳 門 最 大 的 公 園 。 孫 中 山 是 中 國 的 革 命 先 行 者 , 曾 在 澳 門 行 醫 及 奔 走 革 命 。 園 門 立 有 孫 中 山 先 生 的 全 身 銅 像 。 園 中 興 建 亭 樓 、 人 工 湖 、 曲 橋 , 古 色 古 香 ; 還 有 游 泳 池 、 雀 鳥 天 地 、 健 康 徑 、 兒 童 游 樂 場 等 設 備 。 該 公 園 是 澳 門 半 島 最 美 、 最 大 的 郊 野 公 園 。 此 外 , 還 有 二 龍 喉 公 園 、 螺 絲 山 公 園 、 南 灣 花 園 、 盧 廉 若 公 園 、 得 勝 花 園 、 華 士 古 達 加 馬 公 園 等 , 各 具 特 色 。 澳 門 大 小 寺 廟 有 四 五 十 座 之 多 , 大 都 歷 史 逾 百 年 , 有 的 甚 至 超 過 500 年 , 均 可 作 為 澳 門 發 展 的 歷 史 見 證 。 它 們 的 存 在 , 點 綴 了 澳 門 風 光 。 被 稱 作 澳 門 「 三 大 禪 院 」 的 是 媽 祖 閣 、 普 濟 禪 院 和 蓮 峰 廟 。 其 中 蓮 峰 廟 是 澳 門 廟 宇 中 頗 有 代 表 性 的 建 築 , 建 於 1592 年 , 至 今 已 有 400 多 年 歷 史 。 中 國 近 代 史 上 民 族 英 雄 林 則 徐 查 禁 鴉 片 , 於 1839 年 9 月 3 日 來 澳 巡 閱 , 曾 駐 節 蓮 峰 廟 , 廟 內 現 還 保 留 了 林 則 徐 當 時 辦 公 的 亭 子 、 幾 案 。 1989 年 , 在 廟 前 曠 地 樹 立 林 則 徐 石 像 ; 1997 年 建 成 林 則 徐 紀 念 館 。 澳 門 地 方 雖 小 , 但 風 景 秀 麗 , 被 譽 為 「 中 國 南 海 上 的 一 顆 寶 石 」 。 1992 年 , 澳 門 8 個 社 團 聯 合 發 起 評 選 , 從 43 個 景 點 中 選 出 了 名 為 「 鏡 海 長 虹 」 、 「 媽 閣 紫 煙 」 、 「 三 巴 聖 跡 」 、 「 普 濟 尋 幽 」 、 「 燈 塔 松 濤 」 、 「 廬 園 探 勝 」 、 「 龍 環 葡 韻 」 、 「 黑 沙 踏 浪 」 的 「 澳 門 八 景 」 , 廣 為 推 介 , 以 發 展 澳 門 的 旅 游 事 業
Ⅷ 澳門歷史
澳門由秦帝國起成為中國領土,屬南海郡和百越地,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但澳門並不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殖民地,日本長崎才是第一塊。
澳門古稱濠鏡澳,與廣州香山縣的歷史關系極其密切。 19世紀畫家錢納利筆下的聖保祿學院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香山已屬百粵海嶼之地。約前3世紀(即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南海郡番禺縣地。420年(晉朝元熙二年),澳門屬新會郡封樂縣地。590年(隋朝開皇十年),廢新會郡改屬寶安縣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廢寶安縣,改為廣州東莞縣轄。自南宋開始,澳門屬廣東省廣州香山縣。據史料記載,宋末名將張世傑與軍隊曾在此一帶駐扎;早期在澳門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魚與務農種植為生。元代屬廣東道宣慰司廣州路,路治廣州,明代屬於廣州府,清朝後期前屬廣肇羅道廣州府,道治肇慶,府治廣州古就是中國神聖的領土的澳門自被葡萄牙侵佔以來,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滿;從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殺總督亞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學校事件而觸發的「一二·三」事件,均顯示了民間對於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特權一直深感不滿。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略的,是1999年前葡國管治下的一個中國領土,澳門的主權屬於中國。
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1987年4月13日,兩國總理在北京簽訂《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聯合聲明說,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
1993年3月31日,全國人大於北京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場內交接澳門政權。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群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5000年前的先民足跡
澳門地區從近幾年的考古發掘,特別是1995年在路環島黑沙的沙丘中發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經鑒定,證實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貴古文物,與其同時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幾年來在距離澳門不遠的珠海地區出土的同類文物,屬於同一文化系統,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門一帶的地區勞動、生息。澳門、路環、黑沙等地,早已是中國大陸的原始居民足跡所到之處。在商周時期,古代居民已在這些地區居住活動,所以,澳門、珠海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時期的簋、罐以及戰國時期的陶器等。
南宋末年
一千幾百年內,澳門地區雖然有人跡所及,但畢竟還只是舟船隨季候風寄泊之地。人們推測澳門半島之有大量華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傾覆之際。當幾十萬南宋軍民從福建敗退乘船長驅到達澳門一帶,有的可能踏上這片半島汲取淡水、尋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將這片荒僻地辟成藏身之所。召集澳門半島上名為「永福古社」的沙梨頭土地廟,便相傳邕建於南宋末年。大約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門半島上的望廈、濠鏡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點了。
自此以後,澳門始稍有人煙,但由於地方細,耕地缺,物產少,立足生活繁衍後代並不容易。直至十六世紀中葉,即明世宗嘉靖年間,澳門仍然是荒涼一片,人煙稀薄,只有舟船寄泊。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大事年表
約前3世紀:秦始皇一統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南海郡番禺縣地。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
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
1640年:葡萄牙擺脫西班牙統治後,因澳門未曾投降於西班牙,澳門被授「天主聖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的稱號。
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布澳門為自由港,當時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
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國交澳門地租及佔領關閘。
1849年8月29日:華人居民沈志亮刺殺亞馬留總督。
1851年:葡萄牙人佔領氹仔。
1863年:葡萄牙人侵佔塔石、沙岡、新橋、沙梨頭和石塘街。
1864年:葡萄牙人佔領路環。
1868年:清政府提出用100萬兩白銀收回澳門主權,葡萄牙人拒絕。
1869年:澳門設立第一家郵局。
1874年7月22日:澳門遭遇特大台風,八千多人死亡,超過二千艘船隻沉沒。
1875年5月31日:澳門遭遇特大台風,多人無家可歸。
1879年:葡萄牙人佔領龍田村。
1883年:葡萄牙人佔領望廈、荔枝灣、石澳及青洲。
1883年至1885年:澳門每年進口九萬擔鴉片,其中兩萬擔是走私鴉片。
1887年:葡萄牙政府和清政府先後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規定「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區治理它處無異」。
1896年:葡萄牙企圖再佔領附近的大小橫琴島,但不成功。
1902年:大西洋銀行在澳門開業。
1908年:葡萄牙要求展界,並劃定澳門的界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葡萄牙屬中立國以及大量日僑居於巴西,所以沒有被日本佔領。
1926年:葡萄牙發生政變。同年年底,巴波沙上任澳門總督,是澳門第一位文人總督。
1929年:澳門郵政大廈落成,自動電話在澳門開始使用。
1955年:葡萄牙頒布《澳門海外省組織法》。
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確定澳門為旅遊區,特准設賭。
1961年11月:澳門政府頒布《承投賭博娛樂章程》。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政變,新政府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不是殖民地,而是中國的領土。
1974年:澳門首條陸路連接工具──澳氹大橋落成啟用。 澳門威尼斯人酒店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在北京簽訂。
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2012年6月19日:澳門特區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互免簽證協定》。
Ⅸ 有人能介紹一下澳門近幾十年的歷史嗎
澳門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回歸祖國,中國統一事業又前進了一步,現剩下台灣一隅了。
澳門回歸,讀者希望對澳門的歷史和經濟現狀作一了解,現根據資料,綜述如下:
(一)
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及其南面的乙水仔島和路環島,總面積23.5平方公里,人口40多萬。從地圖上看,澳門猶如一朵蓮花,盛開在中國珠江三角洲南端。它東與香港遙遙相對,相距42海里;北與廣東珠海海陸地相連,直通內地。
澳門古稱「濠鏡澳」。據文物考證,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史前時代,已有中國內地居民移居澳門;至秦朝(前221-前206)統一中國,澳門就正式劃入南海郡番禺縣的版圖。大約在16世紀前朝,當地漁民為求出海平安歸來,修建了供奉海神、天妃的「天妃廟」,當地人稱之為「媽閣廟」,葡文「澳門」(MACAU)的音譯,即源於「媽閣」。
16世紀初,葡萄牙武裝船隊闖入澳門及附近海域並引發了「屯門之戰」,但被中國守軍擊退。1535年(明朝嘉靖14年),明政府將市帕提舉司(貿易管理機關)移至澳門,允許葡人和其他外國商船在澳門附近海上進行貿易。1553年明海道副使汪柏接受葡商人賄銀500兩,批准葡萄牙人以晾曬水浸貨物為由的上岸要求,從此葡萄牙人進入澳門居住,而貪官收取賄銀達19年之久,1572年,葡商人送賄銀時,因有其他明朝其他官員在場,貪官謊稱為地租銀,要求加15兩火耗銀,把私賄變成公租。葡人便在澳門的聚居村,構城築牆,擴大居住地區,並在租居地實行葡式政治法律制度,與此同時,明清政府也以各種形式在澳門行使主權,對葡人實行有效管治,收取稅賦,一直到延續近300年。
1840年鴉片戰爭後,葡乘清政府戰敗之機,向清朝提出領土要求,未果,便武裝進犯。1849年葡軍襲擊澳門海關行台,搗毀香山縣丞衙門,驅逐清朝官兵,拒交地租,佔領澳門半島,1851年侵佔口仔島,1864年再占路環島,逐步佔領了整個澳門。
1887年,葡萄牙與中國清政府在北京簽訂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迫使清政府允許葡萄牙「永駐管理澳門」,但該條約涉及的勘界問題經多次會談一直無法達成協議。1928年,當《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第四次期滿時,中國國民黨政府曾照會葡萄牙政府,聲明中止該條約,並與葡萄牙政府簽訂了新的《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新條約沒有提及澳門問題,葡萄牙佔領澳門的現狀沒有得到任何改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宣布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切不平等條約。1955年,葡萄牙頒布了《澳門海外省組織法》,擅自將澳門視為其「海外殖民地」。1972年中國代表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表明了中國政府對港澳問題的原則立場。1972年11月,聯合國大會以99票對5票的絕對優勢,通過了將香港和澳門從世界殖民地名單上除去的決議。1974年,葡萄牙國內發生了反法西斯政變,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並於1976宣布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並於1979年頒布了《澳門組織章程》,規定澳門地區屬葡萄牙管治下的特殊地區,享有行政、經濟、財政及立法自治權。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時達成諒解,確認澳門是中國領土,目前由葡萄牙管理;適當時候將通過友好協商解決。
1984年香港問題解決後,澳門問題即提上了日程。1986年6月,中葡兩國關於澳門問題的談判開始,至1987年3月,先後舉行了四輪會談。
1987年4月13日,中葡聯合聲明正式簽署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兩國總理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聯合聲明文本上簽字,鄧小平親自出席了簽字儀式。聯合聲明簽署後,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和葡萄牙國會分別於當年6月和10月予以批准。
中國堅持一定要在本世紀末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否定了葡方希望下世紀、或1999年12月31日才把澳門交回中國,在中方堅定立場影響下,1987年3月初葡萄牙最高國務會議研究接受了中方提出12月20日為澳門主權回歸中國的確實日期。並寫進中葡聯合聲明。
(二)
澳門由澳門半島、*仔島和路環島三部份組成。位於珠江口的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東隔珠江口與香港相距40海里,西與珠海市灣仔隔水相望,北與珠海市拱北接壤。澳門地勢南高北低,主要由低丘陵地與平地組成。*仔島在澳門半島以南,有兩座大橋與澳門半島相連。路環島在*仔島以南,由一條海堤公路與*仔島相連。澳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又瀕臨海岸,氣候具有高溫、多雨、濕熱和干濕季明顯等特點,年平均氣溫為22.3℃。目前,澳門總面積約為23.5平方公里,人口約為45萬,其中華人約占總人口的97%,土生葡人和葡人等約佔3%。
六十年代前,澳門經濟十分弱小。從七十年代初開始,澳門依靠工資低、地價廉,享有歐美市場的紡織品配額的優勢,吸引香港工業資本前來投資,逐漸形成以紡織、電子玩具、塑料花等為主的出口加工業,並進而同旅遊娛樂業、建築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一起,逐步成為澳門的四大經濟支柱。從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10多年中,澳門經濟以年均超過兩位數的速度遞增,是亞洲地區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1998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達594億元(澳門元,下同),人均約18000美元。對外貿易總額326億元,其中進口170億元,出口156億元.澳門政府1998年財政收入107億元,財政支出106億元。外匯儲備196億元。目前旅遊博彩業為澳門第一大產業,約占生產總值的42%。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澳門有商標法,正在考慮制訂專利法。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澳門與香港的經濟、文化聯系一直十分緊密,澳門依賴香港,香港也利用澳門。改革開放以來,澳門與內地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隨著回歸的臨近,「中國因素」對澳門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在澳中資公司200多家,多分布在金融、建築、旅遊和貿易等行業。
澳門的正規學校有官立、官制和私立三種,目前,中小學校共80多所,在校學生88000多人。有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亞洲(國際)公開大學和保安部隊高等學校等4所高等學校,其中最著名的是澳門大學。澳門現在有中文日報8家,葡文報紙4家。由政府控股的澳門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設有中葡文電視、電台頻道。澳門的宗教歷史悠久,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