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川瀘州有什麼些名勝古跡哦
瀘州主要景點是:玉蟾景區
·龍馬潭
詳見全游網瀘州版旅遊景點介紹權:
http://www.3608.com/city/c_sight_292.html
Ⅱ 瀘州的歷史沿革
瀘州得名「瀘水說」,古稱江陽。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年)置瀘州,領江陽郡。江陽郡領:江陽縣(治今江陽區)、漢安縣(治今納溪區大渡口鎮)、綿水縣(治今長寧縣北)、安樂戍(治今合江縣合江鎮)。州、郡治今江陽區。
夏、商時屬梁州之域。周代屬巴國轄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春,秦國滅巴、蜀,同年設置巴郡,轄包括江陽在內的大片土地。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蘇嘉為江陽侯,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今瀘州市江陽區)設置江陽縣。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犍為郡,領江陽縣。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陽郡。西晉仍置江陽郡。江陽郡屬益川,下轄江陽縣、符縣、江安縣。南朝劉宋、南齊置東江陽郡。
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瀘州轄一郡即江陽郡,三縣即江陽縣、江安縣、綿水縣。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改江陽縣為瀘川縣,為瀘川郡治。瀘川郡轄瀘川縣、富世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瀘州轄瀘川縣、富義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
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撫使。宋未改瀘州為江安川,屬潼川路。轄瀘川縣、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樂山,最終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戰35年。元改為瀘州,並廢瀘川縣入瀘州,屬重慶路,轄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明洪武六年(1373年)瀘州直隸四川行中書省,九年(1376年)直隸四川布政使司。轄江安縣、納溪縣、合江縣。清嘉慶七年(1802年)瀘州置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國初改瀘州為瀘縣,屬永寧道,為永寧道治,並與江安、納溪、合江三縣脫離。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置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中共川南區委在自貢成立。1950年1月川南區委遷瀘縣,設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8月撤銷)。
1949年12月1日,敘永解放;2日,古藺解放;3日,瀘縣、合江、納溪解放。5日,瀘縣人民解放委員會成立,代行縣政府日常工作。13日,中共瀘縣委員會和瀘縣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17日,設瀘縣專區,轄瀘縣、納溪、合江、隆昌、富順、敘永、古藺和古宋8縣。
1949年12月設置瀘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稱瀘縣專員公署,屬川南行署區。7月10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瀘縣析出設立瀘州市,同月底成立中共瀘州市委,8月15日正式成立瀘州市人民政府。瀘縣專署駐瀘州市,轄瀘縣(駐瀘州市小市鎮)、合江、古藺、敘永、古宋、納溪、富順、隆昌等8縣。1952年3月,瀘縣專署遷隆昌縣,改稱隆昌專區,後屬四川省領導。同年12月專署遷瀘州後,改稱瀘州專區。原由川南行署直轄的瀘州市劃歸瀘州專區。轄1市、8縣。
1953年1月12日,瀘州市劃歸瀘州專署領導,並為專員公署所在地。(1953年,瀘州市改為省轄市,委託瀘州專署代管。)
1960年,撤銷古宋縣,並入敘永縣。7月14日,國務院批復撤銷瀘州專區,所屬市縣劃歸宜賓專區。
1983年3月3日,瀘州市升為地級瀘州市,將宜賓地區的瀘縣、納溪、合江等3縣劃歸瀘州市管轄。同年5月四川省政府批准設立瀘州市市中區。6月1日,市委、市政府辦事機構正式成立。1985年1月17日,市中區政府成立。1985年6月4日,宜賓地區的古藺、敘永2縣劃歸瀘州市管轄。
1995年12月24日,瀘州市市中區更名為江陽區;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新設瀘州市龍馬潭區;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原市中區新街子街遷至瀘縣福集鎮;對江陽區、納溪區、瀘縣的行政區域作相應調整。
1996年7月1日,正式實施行政區劃調整,瀘州市轄三區四縣(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 古藺縣)。
Ⅲ 瀘州老窖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巴蜀人釀酒,從來就是自成體系並富有建樹。北魏的賈思勰《齊民要術·七·笨曲餅酒》記載了巴蜀人的釀酒方法:「蜀人做酴酒,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漬小麥曲兩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凍釋,發漉去滓,但取汁三斗,穀米三斗,炊做飯,調強軟合和,復密封數日,便熱。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溫,溫小暖而面熱也。」 這里的「酴酒」即醪糟酒(濁醪)。
據史料記載,瀘州,上古至秦朝時屬於巴國。專家考證,巴人(包括瀘州人)曾參加周武王伐紂,建立奇功,得到封賞。其中尹吉甫是輔佐周宣王的重臣。作為全球尹氏華人公認的先祖第一人尹吉甫,是《詩經》的作者之一,也是古江陽人。漢初毛公著《毛詩故訓傳》訓釋詩經及西漢楊雄(前53——後18)著《琴清音》時,對其均有所言載。據明嘉靖十三年甲午(一五三四年)雷潔撰《重修周卿士尹吉甫廟記》曰:尹吉甫者,江陽人。」中華書局2002年版《平遙古城志》第248頁亦載:「尹吉甫(生淬年不詳),即兮伯吉父。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古蜀國江陽(今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石洞鎮)人矣」。
夏、商時期,瀘州為「梁州之域」,至周代則屬「巴子之地」。正所謂「清酒之美,始於耒耜」,巴蜀出產「巴鄉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納的貢品,江陽人尹吉甫在《詩經.大雅》中曾雲:「顯父淺之,清酒百壺。」而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經注》卷33《江水(一)》中記述江陽縣時有雲:「有巴人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可見,巴鄉清酒,無論從地域上,還是與瀘州人尹吉甫的詩文記載,雖然現在人們無法准確地判斷瀘州也出產清酒,但都與「巴子之地」的瀘州有著很大聯系。
Ⅳ 瀘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瀘州名勝古跡瀘州地處長、沱二江環抱之地,其風景優美,盡在意中,若探幽覽勝,城內郊外可供游覽題詠之地甚多。只因年代久遠、習慣轉移,尤遭十年浩劫之厄難,昔曰盛名之跡,今或已沒不存,為傳承史實,為瀘州電視台等拍攝高需,除已介紹之瀘州八景外,茲將城郊名勝略述於後,不詳或不確之處還望眾師、友賜教指正。 瀘州名勝古跡(1)-------市街花園 城中道轅街(即今花園路)改建,具體位置位於原四川省高等警官學院東校區臨街、現正拆遷新建處,有魚池、紀念碑、假山等,風景尤佳,系當時城內市民游息之處。 瀘州名勝古跡(2)-------五峰頂 位於城北小市,寺中有"五雲深處"、"宿雲窩"、"觀風亭"諸勝,登頂可遠眺四周諸山,腑瞰長沱二江風帆,城區市肆盡收眼底,儼然如畫。此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其地勢天險,乃天然之軍事屏障,攻瀘城之兵若將此地待手則勝戰可望。朱德駐軍瀘州時也曾屯兵於此。 瀘州名勝古跡(3)-------百子圖 位於城西忠山腳下沱二橋引道與百子圖文化長廊之間,地凹形,側山對峙,下有小溪通沱江,岩石壁峭,幽然尤入仙景,原名大雲寺、唐真如寺,因寺中岩壁有石刻"百子圖"而得名,圖中兒童狀態各殊、天真活潑。該寺建於宋代年間,另有"滴乳岩"、"雲谷洞"諸多勝景,洞中豎有石碑,碑上刊有黃庭堅之"涪翁小像",並有題詠,精工巧刻,省內外、國內外有識之士常遠道而來此拓藏。 瀘州名勝古跡(4)-------三華山 位於城北小市,山上有古寺為宋朝時建,殿宇供佛,內有"十八羅漢"、"陰曹閻羅十二殿",登上仰視諸峰,高插入雲,俯瞰江城,房舍如鱗,風景甚佳,寺左下首有碧雲觀院道,觀中有山岩,岩中有深洞,相傳為昔日居民避難處,寺之右側建有"陳園"(民國10年建),可供遊人游覽。 瀘州名勝古跡(5)-------三教洞 位於城北小市,明時建,供有三教神像,寺中殿宇系大石岩,高有十餘丈,洞圍二里,秋冬溫暖、春夏涼爽,頗繞佳趣。 瀘州名勝古跡(6)-------夢仙亭 位於城東北麻沙橋下、水淹土地下首江濱,又名"洞賓亭",臨水靠山,風景極佳,舊時每逢三月在此舉辦"蟠桃會",平時游者亦多。寺中有"穿山洞"、"打兒窩"及"洞賓像"諸景。 瀘州名勝古跡(7)-------龍透關 位於原老城西五公里即現西幹道四川省警官高等專科學院內,此地為古城瀘州之天然屏障,關山雄壯,為歷代兵家爭城者必爭、守城者必守之地,實乃軍事之要隘,關內原有長庚院(亦稱"長庚宮"),建築宏敞,更彰顯此關之偉大。
Ⅳ 瀘州的歷史文化好嗎
求求你別問了,光問不採納。。。。
Ⅵ 四川瀘州有什麼歷史人物1840年-1940年的
凌子風(1917年3月10日—1999年3月2日),中國電影第三代導演。祖籍四川合江,出生於北京書內香世家,原名容凌風,曾用名凌項強。其五弟的孫子為演員凌瀟肅。1933年考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油畫系,後轉入雕塑系,1935年考入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舞台美術專業。1948年起開始執導影片,先後在東北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和北京電影製片廠擔任電影導演。曾執導影片《中華兒女》、《李四光》、《駱駝祥子》、《邊城》等,其中《中華兒女》,獲1950年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為爭取和平自由而斗爭獎」。1999年3月2日逝世。
Ⅶ 瀘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聶榮臻(1899-1992) 瀘州敘永人
西周太師尹吉甫,蜀漢尚書令董允,晉朝被譽為"忠規奮專烈,美志不遂"的江陽太守屬侯馥,元末明玉珍王朝右丞相劉楨,明末兵部尚書熊文燦,清末志士佘英、黃方等,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寶貴的一頁,為故鄉人民爭了光。解放前夕,在重慶渣滓洞犧牲的革命烈士劉國志、成善謀、李青林、劉振美、雷震、陳繼賢等,是瀘州人民的優秀兒女。藝術家蔣兆和、王朝聞、凌子風、屈義林、劉止庸的成就,離不開養育他們的這方熱土。
Ⅷ 瀘州歷史
瀘州市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夏、商時屬梁州之域。周代屬巴國轄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張儀和司馬錯滅巴、蜀,同年設置巴郡,轄包括江陽在內的大片土地。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蘇嘉為江陽侯,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今瀘州市江陽區)設置江陽縣。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犍為郡,領江陽縣。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陽郡。西晉仍置江陽郡。南朝劉宋、南齊置東江陽郡。梁武帝蕭衍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撫使。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樂山,最終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戰35年。元屬重慶路。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瀘州直隸四川行中書省,九年(1376年)直隸四川布政使司。清嘉慶七年(1802年)瀘州置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國初改瀘州為瀘縣,置永寧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置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3日瀘縣解放。1950年1月設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8月撤銷)。1949年12月設置瀘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稱瀘縣區專員公署,1952年3月改稱隆昌專員公署,同年12月改稱瀘州專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瀘州專員公署)。1960年7月14日,國務院批復撤銷瀘州專區,所屬市縣劃歸宜賓專區。1983年3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地轄瀘州市改為省轄市。
Ⅸ 瀘州歷史上的名人
1、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茲,又名朴婁奢恆。元末明初人,中國古代傑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為維護地方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建立了豐功偉績的巾幗英雄。
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奢香出生於四川永寧(今瀘州敘永縣);系四川永寧宣撫司、彝族恆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隴贊·藹翠之妻,婚後常輔佐丈夫處理政事。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藹翠病逝,因兒子年幼,年僅23歲的奢香承擔起重任,攝理了貴州宣慰使一職。
奢香攝理貴州宣慰使職後,築道路,設驛站,溝通了內地與西南邊陲的交通,鞏固了邊疆政權,促進了水西及貴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歲。
朱元璋特遣專使弔祭奢香,同時敕建陵園、祠堂於洗馬塘畔。對於奢香夫人的功績,朱元璋曾贊道:「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奢香夫人是彝族著名女政治家,作為一個民族頭人,在國家加強西南地區統治的形勢下,為貴州建省創造了必要條件,客觀上維護和促進了祖國統一。
交通條件的改善,促進了水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鞏固了西南邊疆,促進了各民族的團結;她改良本民族文化、學習漢文化的舉措,促進了彝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2、奢崇明
奢崇明(?-1629),四川永寧(今瀘州敘永)人,大明永寧宣撫司土司,天啟元年,叛明自立,偽號「大梁」,自稱「大梁王」,割據西南。
1622年5月23日,明朝大軍進逼重慶,奢崇明奮力固守,但明軍勢大,秦良玉率秦民屏奪取二郎關,總兵杜文煥破佛圖關。川東兵備副使徐如珂亦擊退奢寅所遣周鼎援軍數萬,殲敵萬余。
二十八日,收復重慶,樊龍、張彤敗死。此後,奢崇明調集軍隊與明軍戰於建武(今四川省大壩西、興文南)、長寧(今四川省珙縣東)、珙縣、宜賓、遵義一帶,雙方互有勝負。
明軍設疑兵於納溪,佯為進攻,而主力由長寧突然進兵永寧,官軍與秦良玉的白桿兵連戰皆捷。四月,克永寧。
五月,克藺州(今四川省古藺)。奢崇明父子率余部敗退水西龍場(位於四川省敘永縣東南,今屬貴州省),聯合貴州安邦彥,分兵犯永寧、遵義,被川軍擊退。
此後,奢崇明父子長期客居水西,依附於土司安邦彥(彝族)。天啟六年(1626年),奢寅被部下殺死。
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奢崇明作最後的努力,自號大梁王,安邦彥號四裔大長老,二人合兵全力進攻永寧,但遭到朱燮元所率明朝川黔諸軍的追擊,是年八月十七,大霧,奢安所部被明將李仕奇伏擊於紅土川,被明軍主力趁機包圍,力戰不脫,全軍覆沒,奢崇明、安邦彥身死。
3、魚朝恩
唐朝的擅權宦官。瀘州瀘川(今四川瀘縣)人。唐玄宗時入宮當太監。安史之亂發生後,隨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頗得信用,歷任三宮檢責使、左監門衛將軍,主管內侍省,統率神策軍。
最後被宰相元載設計縊死。魚朝恩的出現大大加強了宦官的實力,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專權局面埋下了伏筆。
4、李超瓊
李超瓊(1846-1909),字惕夫,又字紫璈,四川瀘州合江縣人。光緒五年(1879年)舉人。年輕時曾在東北邊境擔任過軍務幕僚。
中舉後分發到江蘇,歷任溧陽、元和、陽湖、無錫、吳縣、南匯、上海、長洲等地知縣。在朝廷考核中2次被認為才能出眾,4次受到嘉獎。
5、先汪
先汪,生於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瀘州市合江焦灘鄉(今神臂城鎮)人。幼年讀書神臂山。
唐德宗貞元年間「神童科」及第,是瀘州有據可考的科舉中試第一人。二十一歲賜進士,授合江縣令。休致(退休)後,講學安樂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奢香夫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魚朝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超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先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奢崇明
Ⅹ 瀘州的演變史(帶地名和由來)
瀘州得名「瀘水說」,古稱江陽。
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年)置瀘州,領江陽郡。江陽郡領:江陽縣(治今江陽區)、漢安縣(治今納溪區大渡口鎮)、綿水縣(治今長寧縣北)、安樂戍(治今合江縣合江鎮)。州、郡治今江陽區。夏、商時屬梁州之域。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蜀,同年設置巴郡、蜀郡,巴郡轄有江陽地,其後在沱江、長江交會處置江陽縣。
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蘇嘉為江陽侯,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今瀘州市江陽區)設置江陽縣。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犍為郡,領江陽縣。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陽郡。
西晉仍置江陽郡。江陽郡屬益州,下轄江陽縣、符縣、江安縣。
南朝劉宋、南齊置東江陽郡。南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瀘州轄一郡即江陽郡,三縣即江陽縣、江安縣、綿水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改江陽縣為瀘川縣,為瀘川郡治。瀘川郡轄瀘川縣、富世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瀘州轄瀘川縣、富義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
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潼川府路遷治瀘州。瀘州升本路安撫使。
宋末改瀘州為江安川,屬潼川路。轄瀘川縣、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
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樂山,最終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元35年。
元改江安川為瀘州,並廢瀘川縣入瀘州,改屬四川行省重慶路,轄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瀘州升為直隸州,隸屬於四川行中書省,九年(1376年)直隸於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轄江安縣、納溪縣、合江縣。
清雍正五年(1727年),將貴州畢節以北的永寧全境劃歸四川。清嘉慶七年(1802年)瀘州置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民國初改瀘州為瀘縣,屬永寧道,為永寧道治,並與江安、納溪、合江三縣脫離。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置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中共川南區委在自貢成立。1950年1月川南區委遷瀘縣,設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8月撤銷)。1949年12月1日,敘永解放;2日,古藺解放;3日,瀘縣、合江、納溪解放。
5日,瀘縣人民解放委員會成立,代行縣政府日常工作。13日,中共瀘縣委員會和瀘縣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17日,設瀘縣專區,轄瀘縣、納溪、合江、隆昌、富順、敘永、古藺和古宋8縣。
1949年12月設置瀘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稱瀘縣專員公署,屬川南行署區。7月10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瀘縣析出設立瀘州市,同月底成立中共瀘州市委,8月15日正式成立瀘州市人民政府。
瀘縣專署駐瀘州市,轄瀘縣(駐瀘州市小市鎮)、合江、古藺、敘永、古宋、納溪、富順、隆昌等8縣。
1952年3月,瀘縣專署遷隆昌縣,改稱隆昌專區,後屬四川省領導。同年12月專署遷瀘州後,改稱瀘州專區。原由川南行署直轄的瀘州市劃歸瀘州專區。轄1市、8縣。1952年,雲南省威信縣水田鄉飛地劃歸四川省古藺縣。
1953年1月12日,瀘州市劃歸瀘州專署領導,並為專員公署所在地。(1953年,瀘州市改為省轄市,委託瀘州專署代管。)
1960年,撤銷古宋縣,並入敘永縣。7月14日,國務院批復撤銷瀘州專區,所屬市縣劃歸宜賓專區。
1983年3月3日,瀘州市升為地級瀘州市,將宜賓地區的瀘縣、納溪、合江等3縣劃歸瀘州市管轄。同年5月,四川省政府批准設立瀘州市市中區。6月1日,市委、市政府辦事機構正式成立。
1985年1月17日,市中區政府成立。1985年6月4日,宜賓地區的古藺、敘永2縣劃歸瀘州市管轄。
1995年12月24日,瀘州市市中區更名為江陽區;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新設瀘州市龍馬潭區;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原市中區新街子街遷至瀘縣福集鎮;對江陽區、納溪區、瀘縣的行政區域作相應調整。
(10)瀘州有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瀘州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
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響,瀘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為連綿陰雨天氣,多輕霧天氣, 而全年少有大風,多為0-2米/秒的微風。
2016年,瀘州市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正常略偏多,全年光、溫、水充足,屬農業氣象年景正常偏好年。
年內高溫、乾旱、連陰雨、風雹、雷暴等氣象災害較常年偏輕;強降溫過程次數和強度與常年基本持平;暴雨、洪澇發生次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