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寶應有哪些古老的習俗
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寶應也是如此。寶應人把過春節叫做「過年」。春節前家家要打掃衛生,人人要理發沐浴。寶應人過春節,是從「三十晚上」開始的。「三十晚上」這天,家家戶戶要貼上春聯,還要把過年五天吃的菜全部燒好(按照傳統習俗,過年五天中是不能動刀的)。晚上全家人共飲守歲灑,這頓灑席是最豐盛的。開席之前要燃放鞭炮。
清晨,孩子們未起床,先摸枕頭下的「壓歲錢」,吃雲片糕(「糕」與「高」諧音,寓意「步步升高」)。早上起床後,穿上新衣服,點燭焚香,燃簇鞭炮,敬天地。第一頓飯總是吃湯園,祝賀全家諸事圓滿。然後出門,逛街,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說一些祝福的話。大年初二,寶應地區有「帶女兒」的習俗,即把出嫁的女兒一家人帶回家吃飯、團聚。 初五,接財神,又稱「小年」,零時一到,家家戶戶爭相燃放鞭炮,迎接「財神爺」進門。過年的幾天,寶應城鄉街頭上十分熱鬧,有舞獅子、舞龍的,也有踩高蹺、打腰鼓、玩盪湖船的,鑼鼓響處,人山人海。近年來,春節晚上放焰火的人家又多起來了。
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古稱「天夕」或「上元節」。 自古以來,元宵節即是「
」的
日。寶應地區過去最流行的是粉紅的荷花燈、白色的兔子燈、綠色的蛤蟆燈等。燈會還伴以精彩的文娛節目,有詩:「金龍逐隊市聲囂,花鼓隆隆踩高蹺。」文化人則另有一番樂趣,這就是猜燈謎,又稱「射燈虎」,講究的是在宮燈、玻璃燈上書寫謎面,簡單些的則把謎面寫在彩箋上用線懸掛起來,供人猜射。月上柳梢,
,猜謎者
,必欲覓得其底而後快。此節始於漢初,盛於隋唐,燈俗歷朝不衰,沿襲至今。近年來,傳統的紙扎花燈已逐步滯銷,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塑料花燈。這一天,民間有吃「元宵」的習俗。
稱帝後忌其音同「袁消」,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元宵」一律改稱「
」。寶應地區燈節有六天,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的食俗,即正月十三上燈,晚上吃
,表示合家團圓,十八落燈,晚上吃面條,意為順順暢暢。過去,姑娘出嫁尚未生育的,娘家要給婆家送「麒麟燈」或「蓮子燈」,祝姑娘「早生貴子」。昔日寶應地區流行過這樣一首戴起花來愛煞人。我問小姑娘到哪裡去?轅門橋上去看燈。又是龍燈又是會,又是奶奶八十歲,又娶媳婦又圓房,又添孫子一大床。」這是過去的老話了,現在,提倡「計劃生育」、「只生一個好」,當然不能再祝願生「一大床」了。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又稱端陽。端午節這天也是我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政治家、思想家
殉國的日子。雖有歷史考證者認為端午節起源早於屈原年代,但後人仍把這個節日與紀念屈原緊緊聯系在一起。屈原生於公元前340年,死於公元前278年,他是戰國時代楚國人,起初很得楚懷王信任,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齊抗秦。後來,屈原遭到對外屈辱求榮、對內
的上官大夫等反動貴族的打擊陷害,使楚懷王疏遠了他。頃襄王繼位後更為
,聽信姦邪,竟把屈原免職,放逐到窮鄉僻野, 長期流浪於沅湘流域。 公元前 278年秦兵攻破楚國的京都
時,62 歲的屈原已經被流放22年,目睹國破家亡、
,在憂國憂民的悲憤絕望中,於這年農歷五月初五,抱石沉入湖南的汨羅江。相傳
後,荊楚百姓怕
吞食屈原屍體,便鳴鑼擊鼓驅趕
,駕龍舟於汨羅江上四處打澇屈原屍體,並製成粽子投入江中,祭祀屈原。因此,端午節劃龍舟、龍舟競渡、吃粽子等,便相沿成習。唐代以後,端午節又與
聯系起來。傳說,「唐玄宗於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玄宗問之,自稱名
,生前曾應
未中,死後托夢決心消滅天下
。玄宗醒後,命畫工
繪成圖像。」舊俗端午節多懸掛
之像,謂能打鬼和驅除邪祟。唐宋以來,民間又有懸掛菖蒲、艾的習俗,以為艾是馬鞭,菖蒲、艾本為葯草,掛在室內確有殺菌消毒、凈化空氣的作用。寶應地處水鄉,盛產菖蒲、艾,每到端午佳節,插掛、放置菖蒲、艾幾乎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
。寶應一帶,端午節期間,還有用五彩絲線結成「百索」 (又名「百歲索」)系扎在小孩手腕上、結成小網兜內裝煮熟的鴨蛋掛在小孩胸前的習俗。老人們認為,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做成的飾物可以驅邪降福、消災延壽。
『貳』 寶應縣射陽湖鎮馬墩村有多長歷史
你是馬墩哪個
『叄』 寶應某河有百多年的歷史,首次全面見底清淤,整個工程全長2000米,水面平均寬度125米,清淤平均深度近1米
3.5萬立方米=35000立方米. 2000×125×1÷(35000÷7) =250000÷5000, =50(天). 答:全面完成清淤任務大約要50天. |
『肆』 寶應縣有哪些名勝古跡
八寶亭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縣岳東升浚得寶河,於河邊立碑建亭,紀念真如得寶之事。清道光和民國初兩度維修。民國年間,八寶亭作閱覽室。50年代, 被占為私宅。1983年於縱棹園內仿原型重建,亭為方形,琉璃瓦屋面,四角攢尖,高5米,周長12米,佔地100平方米,由當代著名書法家趙朴初題額。 原亭內明嘉靖三十年殘碑及道光、民國年間修亭碑記,亦移置於亭側,並新立碑刻記八寶亭重建始末。
縱棹園
縱棹園本為清代康熙進士喬萊的私家園林,以荷景著稱。明代以前此地為一片汪塘,南通宋涇河,北達松岡。明代中期,寶應望族胡氏於此建了畫川別業(別墅),明末荒廢。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喬萊於此舊址上構築了縱棹園。此園積土為山,植樹為林,小中見大,頗多野逸之趣。亭台樓閣,景點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學者名流詠詩作賦,對這清幽雅緻的水景園林大加贊賞。 百年之後,喬氏中落,縱棹園改建畫川書院,成為當時寶應的最高學府。抗日戰爭期間,毀於兵火。解放以後,在原址重建此園和寶應縣中學。1958名為人民公園。1982年,寶應縣人民政府為保留傳統特色,恢復原名,仍稱「縱棹園」,並加以擴建,修整一新。目前,它位於城區中心,地處葉挺路、安宜路交匯點,佔地面積68畝。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
從射陽湖鎮趙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鄉的天平庄附近,東西長約4.5公里,在此范圍內,墓墩數以千計,若懸盂覆釜。史書上說項伯和建安七子陳琳墓在此。這里曾出土「漢銅虎」、「千斤鐙」、「雙魚銅洗」等漢代以來的銅器、陶器、玉器、鐵器珍貴文物數百件。清代這里發現了孔子見老子石門畫像石,後因日寇侵佔,畫像石下落不明,其拓片魯迅先生曾收藏過,現在南京博物院珍藏。「九里一千墩」 漢墓群遺址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人們稱它是「史籍的記載,文明的象徵」。
『伍』 寶應近代著名人物以及重大事跡
一、高朗亭(1774~?)
高朗亭,號月官,揚州寶應人,清代京劇演員。高郎亭幼時搭「安慶班」去揚州、杭州等地演戲,16歲出名。工旦角。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隨安慶徽班晉京,賀乾隆帝八旬大壽後,留京作長期演出。
其間,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之長,豐富徽調唱腔。並組建「三慶班」,與著名的「四喜」、「春台」、「和春」並稱為四大徽班。高朗亭為三慶班主,後又為在京戲曲藝人組織的「精忠會」廟首(亦稱會首)。
道光七年(1827 年),高朗亭參與主持重修北京崇文門外由戲曲藝人合建的安慶義園,並制《重修安慶義園碑記》載安慶府籍在京藝人全部名單,為後世留下翔實的戲曲史料;道光十四年(1834年),三慶班主由陳金彩繼任,高朗亭情況不詳,其時或已去世。
二、華克之(1902-1998)
華克之,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氾光湖五里埠人。因為策劃刺殺汪精衛,他的人頭曾被懸賞10萬大洋,而他卻在江湖上神秘的失蹤了,後來,他加入了共產黨,成了黨的秘密戰士,解放後又因潘漢年案件蒙冤入獄,平反後以一個報社編輯的身份平凡的渡過了餘生。
(5)寶應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說到華克之,人們自然會想到那些五彩斑斕的傳奇故事。他曾用過幾十個別名,化裝過商販、記者、哲學教授、龍井茶種植園主、國民黨高級將領和華僑巨商等各式人物,出入於香港、廣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周旋於日、美、英和汪偽、國民黨的高層人士,從事隱蔽斗爭,出生入死,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29年,華克之遷居上海。在他的周圍,迅速聚攏了幾位曾是國民黨左派或對蔣介石統治極度失望的知交。大家經常在一起探討救國良策。討論的結果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他們下決心要消滅蔣介石,手段則是刺殺!
為刺殺蔣介石,華克之進行周密部署,於1934年11月,在南京設立了一個掩護機關,即晨光通訊社。社長為華克之本人,化名胡雲卿,是一位「出資資助的華僑富商」。總務兼編輯部主任張玉華,采訪主任賀坡光,記者孫鳳鳴。
他們組成一個有特定奮斗目標、行動綱領和工作紀律的戰斗集體。在案發之前,晨光通訊社沒受到任何懷疑。華克之等人一方面密切關注日趨惡化的國內形勢,一方面加快了刺殺蔣介石的步伐。他們獲知,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將在南京召開,認為機會難得,決定在會上動手。
華克之成為刺殺行動的總指揮,而槍法精熟的孫鳳鳴則毅然擔負起刺客的重任。
『陸』 寶應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什麼命名的縣城
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先後屬吳、越。秦時建東陽縣,屬東海郡。漢為東陽、平專安、射陽三縣地,先屬後屬臨淮、廣陵郡。隋初,境內統一為安宜縣。唐肅宗上元三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獻寶,肅宗傳旨:上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安宜縣更名為寶應縣,沿用至今。南宋期間,先後升為寶應州、寶應軍,領寶應、鹽城、山陽、淮陰等縣。明隸高郵州。清屬揚州府。
民國期間先後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縣境解放時,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先後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泰州專區。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1960年初,析寶應湖以西置金湖縣。1983年3月,隸屬揚州市。
年號命名
『柒』 寶應有哪些古老的習俗
寶應民風民俗
寶應境域置縣已有2200餘年。始名「東陽」,後稱「安宜」,「平安」。唐上元三年,縣境獲定國之寶,肅宗詔書,將「安宜」更名為「寶應」,沿用至今。
寶應縣地處江蘇腹部,揚州市北緣。夾於江淮之間,京杭運河縱觀北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呈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特徵。境內物產豐富,尤產荷藕,素有荷藕之鄉的美譽。歷史上人才輩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丹青大師陶成,撰《山帶閣集》被收入四庫全書的才子朱曰藩等。這里的水土養育著一代代寶應人,也孕育了此地的風土人情。
【生活習俗】。
衣著:清末,男子一般上著對襟服,下穿大腰褲。色調以藍灰黑白為主。逢年過節或走親訪友穿大襟長衫。商人,塾師,紳士等外著大襟長褂,大腰褲。青少年女子常在褂邊袖口鑲嵌花邊。嬰兒多著「和尚領」(系帶而不口鈕)衣衫。開襠連腳蹬褲子,胸前圍兜兜。腰際及臀部圍包被。民國時期,職員,教員,學生和商人中的一些男子穿中山裝,少數著西裝。女子時興旗袍,除老年人外,很少穿折腰褲。貧苦勞動人民的服裝大多如舊。
建國後,服裝款式有較大變化。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期,男子普遍穿藍色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女子亦穿列寧裝,灰色春秋衫。「文化大革命」時期,男女穿黃色軍裝以為時髦。七十年代後,服裝款式不斷翻新,尤以青年及婦女服裝式樣為最。男子著西裝,夾克衫,T恤,香港衫,運動衫,滑雪衫,羽絨服,牛仔服,喇叭褲等。女子穿春秋衫,卡曲衫,蝙蝠衫,滑雪衫,羽絨服,連衣裙,百褶裙等。兒童穿娃娃衫,海軍衫,背帶裙,牛仔褲。衣料從土棉布到咔嘰,毛滌,全毛,皮革等。色彩時有變化。當代服飾更是日新月異,步行街,商業廣場里的服裝品牌比比皆是,色彩斑斕,滿足各個年齡層和消費層的需求。
飲食:境內以大米為主食,輔以大賣,麵粉,糯米及其他穀物。民國期間,生活水平中等以上的家庭一日三餐,兩粥一飯。夏秋之交還摻以麵食(面條,麵疙瘩,乾麵餅,餃子等)。每到農歷年底,很多人家蒸干糕,炒炒米,做糟面餅,黏食餅,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和歲末年初的早餐。貧苦人家則三餐不周,多吃粗糧,夏季吃大賣粥,飯,連麩倒的「水糊子」,或吃麵疙瘩。冬臘月,改吃兩餐,早上胡蘿卜粥,晚上慈姑爛菜飯。水盪地區則以煮藕飯,藕粥為主。建國後,生活日益改善,改為一日三餐。
副食:主要副食有青菜,菠菜,慈姑,茄子,豇豆,冬瓜,芋頭,水芹,藕,魚,蝦,豬肉,雞,鴨,鵝,禽蛋及豆製品。解放前,城區市民日常菜一般有葷有素,一干一湯,葷素搭配。親朋上門冷盤熱炒,較為豐盛。六七十年代,農村過節,辦喜宴多為「八大碗」葷素皆有。八十年代以後,喜慶節日,宴席多為六碗四盤,或四冷四熱六大菜,甚至有八冷八熱六大菜。如有嘉賓貴客,還要辦蜜餞捶藕,妃色水蝦,白燉鱖魚,清蒸甲魚菊香肥蟹,八寶童雞,鹵汁野鴨等維揚菜餚。現在,一般中高檔的宴席炒,燒,煨,燉,蒸俱全。
飲料:茶酒為境內主要飲料。解放後城鄉居民歷來用綠茶,白酒招待賓客。八十年代以後,啤酒,葡萄酒,汽酒及其他果酒等飲料已經成為酒席必備,視飲者不同愛好所需。純白藕粉,藕粉晶等地方特產為縣內普通饋贈飲料。桂圓精,麥乳精,蜂皇漿,全脂奶粉等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八十年代末。咖啡在部分青年人中流行,引之以為高雅。現在各式茶餐廳,咖啡廳已經是最普通的風景了。奶茶,奶昔,果汁,牛奶,酸奶等各種飲料在小吃店,冷飲店,快餐店,超市都可以買到。
【 歲時習俗】。
過年:正月初一。亦稱大年初一。古人教正旦,元旦,元日。民國元年(1912年)規定為春節。凌晨,點燭焚香,鳴放鞭炮,燒黃元,用三碗湯圓,鍋巴元寶插松枝,敬奉神靈,以示迎新。俗稱接天地。全家人穿戴一新,吃雲片糕,糖果等。早餐吃元宵或餃子(意即團圓,順心),然後親友互相串門賀喜,俗稱拜年。拜年的客人上門,各家皆用糖果,大糕,花生,瓜子和煙茶招待。小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小輩壓歲錢。
元宵節:從正月十三日開始(上燈),十八日結束(落燈),十五日是高潮,也稱元宵節。上燈日起,家家張燈結綵,猜謎,放煙花,懸掛彩燈,有兔子燈,蛤蟆燈,荷花燈,鯉魚燈,走馬燈,荷藕燈,西瓜燈等。民間有十三,十五日晚上吃圓子,是把日晚上吃面的習俗。俚語謂「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
二月二:二月初二,天氣漸暖,春意萌動,即將開始新春,出嫁的女兒單身或帶子女會娘家小憩,俗稱「二月二龍抬頭,家家帶活猴」。此習俗農村尚流行。
清明節:冬至過後106天。是時春和日麗,人們結伴而行,去郊遊野外踏青,放風箏,編柳圈。民間有門前插柳,掃墓祭祖之俗。建國後,清明節,各機關,團體,學校組織集體祭掃烈士陵園,參觀烈士紀念館,緬懷革命烈士的業績。
立夏:公歷五月五日前後,民間有給小孩披單衣的習俗,謂「穿單衣」,意即夏天開始了。此外還有稱體重,吃青蠶豆,咸鴨蛋等習俗。蠶豆穿成串,鴨蛋用綵線織成的網兜掛於脖間。是日人們不午休,不坐門檻,表示永不疲倦,此習俗至今尚存。
端午: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民間有裹粽子,撒雄黃酒,驅五度,賽龍舟,祭屈原等習俗。是日門前掛菖蒲,艾草,堂屋或門上貼鍾馗畫像。中午飲雄黃酒,食紅蘿卜,炒蔊菜,蝦子等紅色菜餚。小孩額上用雄黃酒寫「王」字,脖子上掛「龍虎符」或綵線結的鴨蛋網,腳上穿虎頭鞋,手足腕繫上彩色絲線結的「百索」,以示辟邪驅毒,長命百歲。今除賽龍舟外,其餘習俗尚存。
臘八:臘月初八。一般人家用糯米,紅豆,黃豆,青菜等八樣食品煮粥,俗稱「臘八粥」。相傳吃了臘八粥,得神佛保佑,來年五穀豐登。今雖以示淡化,但吃臘八粥的習俗尚存。
送灶:臘月二十四日。民間有「送灶」的習俗。古代官宦人家為二十三日送灶,民家為二十四日,俗稱「官三民四」。是日晚。人們用灶糖,灶飯供灶神,點香燭,鳴鞭炮,焚紙錢,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日家家大掃除,俗稱「撣塵」。今「撣塵」之俗尚在,餘俗不存。
除夕:臘月最後一晚,俗稱「三十晚上」。家家貼春聯,焚香點燭,拜祭祖宗,合家吃「團圓飯」,飲「守歲酒」。今年來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了除夕夜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至深夜零時,家家鞭炮齊鳴,辭舊迎新。近年來,鞭炮煙花的燃放有所限制。
『捌』 寶應的歷史
寶應始建於秦,古稱安宜,隸屬名揚海內外的揚州市,與周恩來故鄉回淮安毗鄰,京答杭運河穿邑而過,風光宜人,設施配套,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寶應土地肥沃,湖盪密布,農業資源豐富,是國家首批生態示範縣、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平原綠化先進縣,特別是荷藕種植面積、產量、品質、出口量均為全國之冠,被國家授予「中國荷藕之鄉」稱號。全縣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三個文明和諧推進,是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縣。寶應縣面積1461平方千米。2004年底,總人口91.99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安宜鎮,郵編:225800。代碼:321023。區號:0514。拼音:Baoying
『玖』 寶應縣的歷史沿革
秦朝建東陽縣,屬東海郡。 漢朝此地為東陽、平安射陽三縣地,先後屬臨淮、廣陵郡。版隋初境內統一為安宜縣。權唐朝肅宗上元三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獻寶,肅宗傳旨:上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安宜縣更名為寶應縣,沿用至今。南宋此地先後升為寶應州、寶應軍,領寶應、鹽城、山陽、淮陰等縣。明朝隸高郵州。清朝屬揚州府。民國先後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建國初期先後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泰州專區。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1960年初析寶應湖以西置金湖縣。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寶應縣隸屬揚州市
『拾』 揚州的歷史到底有多悠久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揚州城區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現轄廣陵、維揚區、邗江3個區,江都、高郵、儀征3個市和寶應縣。全市共有97個鄉鎮,9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6653.81平方公里,市區總面積988.81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457.19萬,其中市區人口115.13萬人。現轄區域在東經119度01分(儀征市移居、青山一線)至119度54分、北岸31度56分至33度25分(寶應縣西安豐、涇河一線)之間。南部瀕臨長江,北與淮安、鹽城接攘,東和鹽城、泰州毗聯,西與天長(安徽省)、南京、淮安交界。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沿岸有儀征、邗江、江都;京杭大運河縱穿腹地,全長143.3公里,由北向南溝通白馬、寶應、高郵、邵伯4湖,匯入長江。揚州市城區位於長江與京杭運河交匯處,東經119度26分、北緯32度24分。
揚州全市共有36個民族,漢族占總數的98%。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73%。高郵市菱塘回族鄉是江蘇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
揚州既是風景秀麗的風景城,又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城、歷史悠久的博物城。這里有中國最古老的運河,漢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遺址,明清私家園林,眾多的人文景觀,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少年來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
1998年,揚州榮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中國最著名的湖上園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剎大明寺是中國4A級風景區(點):何園、個園、唐城遺址、高郵盂城驛、普哈丁墓、龍虯庄古人類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覽線是國家旅遊局向海內外推出的國家級旅遊線;揚州的穆斯林旅遊產品正日漸成為我國穆斯林旅遊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年來,揚州市利用名城優勢和景觀特色,在「古、文、水、綠、秀」上做文章,成功地開發了一大批旅遊「新品、名品、精品」,並進一步開發和完善了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覽線、高郵湖漁家樂休閑游、儀征生態旅遊等民俗觀光系列產品,此外,汪氏小苑、漢廣陵王墓博物館二號墓、高旻寺、普哈丁墓園、市區古運河風光帶、隋煬帝陵、玉器廠工藝美術景區、西郊森林公園、儀征登月湖旅遊度假區、江都龍川廣場等一批旅遊新景點也正式對外開放。
2001年,揚州旅遊業繼續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接待境外旅遊者10.08萬人次,同比增長17.96%;創匯4001萬美元,同比增長1.69%。接待國內旅遊者552萬人次,同比增長10.18%;國內旅遊收入40.69億元,同比增長9.21%。旅遊總收入44.01億元,同比增加8.59%。旅遊增加值13.50億元,同比增長20.32%。目前,全市擁有星級涉外飯店36家,各類旅行社50家。
揚州,作為地域稱謂、《尚書》等古籍均有記載,為華夏九州島之一。
春秋時期,今揚州市區附近稱邗。公元前486年,吳滅邗,築邗城,開邗溝,連接長江,淮河。越滅吳,地屬越:楚滅越,地歸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舊址上建城,名廣陵。秦統一中國後,設廣陵縣,屬九江郡。漢代,今揚州稱廣陵、江都,長期是王侯的封地。吳王劉濞「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開鹽河(通揚運河前身),景觀盛極一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開始了揚州歷史上的第一次繁華時期。
為了改善和鞏固民族關系,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嫁到烏孫國,比王昭君嫁到匈奴還早80多年。三國時期,魏吳之間戰爭不斷,廣陵為江淮一帶的軍事重地。南北朝時期,廣陵屢經戰亂,數次變為「蕪城」但由於勞動人民數百年辛勤開發,經濟地位在恢復中不斷提高。北周改廣陵為吳州。山東青州,兗州一帶的移民南遷廣陵一帶,促進了揚州的經濟發展。
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吳州為揚州,置總管府。隋煬帝開大運連接黃河、淮河、長江,揚州成為水運樞紐,不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對促進黃河、淮河、長河三大流域的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次序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揚州空前繁榮的基礎。公元605年至616年,隋煬帝三下江都(今揚州),618年,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殺,葬於揚州城西北五里吳公台下(後改葬雷塘)。619年農民起義軍李子通建都揚州,國號吳。公元616年,復稱揚州,治所自此在今揚州。
唐代的揚州,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出現了大量的工場和手工作坊。不僅在江淮之間「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時有「揚一益二」之稱(益州即今成都)。揚州是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中心和海內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節度使治所,領淮南、江北諸州。在以長安為中心的水陸交通多中,揚州始終起著骨幹作用。作為對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揚州專設司舶使,經管對外友好往來。唐代揚州和大食(阿拉伯)交往頻繁。僑居揚州的大食人數以千計。波斯、大食、婆羅門、昆侖、新羅、日本、高麗等國人成為僑居揚州的客商。日本遣唐使來揚州和高僧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的交流。揚州人李善在吸引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重新注釋的《文選》,旁徵博引,為後人保存了大量已經散失的重要文獻資料。其子李邕,不僅文章、詩歌很有影響,也是繼虞世南、褚遂良之後的大書法家之一。大詩人張若虛為「吳中四傑」之一,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公元684年,徐敬業、駱賓王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執政。唐末五代,軍閥混戰,揚州遭到嚴重破壞。楊行密在揚州建立政權,史稱「楊吳」,有短時間的經濟恢復。不久,又陷入戰爭的破壞之中。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揚州地為督帥之所,又處漕運要沖,此後鹽漁之利,農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商業進一步繁榮,揚州又再度成為中國東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都城開封相差無幾。商業稅收年約8萬貫,在全國居第3位。公元1127年,高宗趙構在金人的追逼下,遷都過程中,以揚州為行宮一年,更促進了揚州繁榮。1275年-1276年,李庭芝、姜才率軍隊與揚州人民一起向元軍開展了不屈的斗爭,不幸殉難,揚州城只剩數千人。100多年間,揚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戰場。韓世忠、劉琦、岳飛等南宋名將在這一地區進行了艱苦的斗爭。戰爭使經濟和社會遭到嚴重破壞,但在局勢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揚州的經濟又不斷恢復發展。在文化上,歐陽修、蘇軾、秦觀、姜夔、王令等在揚州留下大量傳世名作。元、明兩代,揚州經濟發展加快。來揚州經商、傳教、從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漸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