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秦朝的歷史怎麼流傳下來的

秦朝的歷史怎麼流傳下來的

發布時間:2021-03-08 07:05:05

『壹』 秦朝的演變歷史

秦朝源自戰國時代的秦國,戰國七雄逐鹿中原,秦始皇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秦內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容使得原本貧弱的秦國國力大增,一躍成為西方的大國,與東方的齊國並雄,秦孝公以後的歷代國君,都是「近賢臣遠小人」的明君,所以國力一再加強,也在於其他大國爭雄的過程中逐步佔得優勢,後來趙政(秦始皇是嬴姓趙氏,戰國男子稱氏不稱姓)登基,任用了一大批諸如李斯蒙恬蒙毅這樣的能臣猛將,統一了華夏大地,建立了大秦帝國;秦始皇死後,他的小兒子胡亥在李斯的幫助下殺死了長子扶蘇,登基稱帝,暴虐無道,引發了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以及後來的項羽劉邦起義,推翻暴秦,劉邦建立大漢帝國。秦朝雖短,但是他奠定了中華今後兩千多年的一統局面,秦始皇是功不可沒的。

『貳』 歷史資料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就拿中國來說吧,每個朝代都會設置專門機構,設置史官,例如「太史令」,司專馬遷同志就是干這個屬的,他們編修前朝和本朝的歷史,各大書院、學宮、官府、寺院、廟觀都會有藏書,地方官府還會編纂地方誌,這是史料的重要來源。另外考古發現、碑文石刻,都可以提供關於過去的歷史。
還有私人藏書、民間傳說等等,我是關門提供了大量的八卦來源。

『叄』 歷史學家秦朝僅十五年的歷史,怎麼會留下那多古跡

秦朝只有十五年抄,但秦襲國可不止十五年,很多古跡是早就開始准備了的。

還有就是,秦朝統治者和人民的進取精神非常之強,秦始皇的功業,後世的皇帝只要能完成十分之一,都可以名垂青史,而秦始皇一個人就完成了,還完成得非常漂亮。

『肆』 秦朝的歷史

秦王嬴政當政以後,發動了大規模的兼並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間,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了全國。

秦的統一,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南海,大大超過了前代。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嬴政統一六國以後,以咸陽為都城,為建立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鞏固統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政治措施。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嬴政規定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都集中在皇帝手裡。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構,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度,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這樣,皇帝把統治全國各地的權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

2、經濟措施。統一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都有統一的標准,便利了經濟的發展。統一貨幣,把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國,這對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十分有用。

3、文化措施。統一文字,把簡化了的字體小篆作為標准字體,通令全國使用。接著,又出現了一種比小篆書寫更簡便的字體隸書。現在的楷書,就是從隸書演化來的。文字的統一,促進了文化交流。焚書坑儒,加強思想的控制。公元前213年,把秦國以外的歷史書和民間收藏的詩書以及諸子百家書,通通燒毀,只有醫葯、卜噬和種植的書不燒。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後議論秦始皇貪權專斷、濫用刑罰。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後活埋了460人。這兩件事,歷史上叫作「焚書」、「坑儒」。

秦朝建立後,統治殘暴,給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秦朝的賦稅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嚴酷。

公元前209年七月,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各地農民紛紛殺掉官吏,攻佔郡縣,響應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繼起領導秦末農民戰爭的是項羽和劉邦。

『伍』 秦朝史書真留下來了嗎

當時秦始皇焚書坑儒,但是還是有一些意外的留存下來的。我記得尚書好像就是意外回留下來的,具體怎樣我答不記得了。但是大部分的書籍還是在那些墓穴里找到的,好像什麼書在呂不韋的墓里找到的....真不記得了

那會的書文字沒這么多,但是擱現在來說還是有很多歧義的,況且歷史都過了兩千年了,每一朝皇帝上位後必做的兩件事情:一是洗腦,二是修墓。乾隆叫紀曉嵐編寫四庫全書的時候,好像有很多的孤本著作都被毀掉了吧。這些書流傳到今天,真真假假難說了
據說,至少現存版本尚書內容真偽參半。
一般認為《今文尚書》中《周書》的《牧誓》到《呂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實史料,《文侯之命》、《費誓》和《秦誓》為春秋史料,所述內容較早的《堯典》、《皋陶謨》、《禹貢》反而是戰國編寫的古史資料。今本《古文尚書》總體認為是晉代梅賾偽造,但也存在爭議。

『陸』 古代歷史是怎麼被傳下來的

每一個朝代都會為上一 個朝代修史,
中國具有歷史悠久的史官制度。中國古代史官建置甚早,這是官修史書傳統的基礎,也是中國素以史學發達著稱於世的原因之一。據《周官》、《禮記》等書所記,古代所置史官名稱甚多,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別。史官職責亦各有異;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禮記·曲禮上》還說:「史載筆,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說明史官對所記之事是有選擇、有區別的。從確切的文獻記載來看,周代的史伯是一位很有歷史見識的史官,《國語·鄭語》記他同鄭桓公論「王室將卑,戎狄必昌」、諸侯迭興的談話,是先秦時期很有分量的政論和史論。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也都設置了史官,這是同西周末年以後各諸侯國國史的撰寫相關聯的。《左傳·昭公二年》記晉國韓宣子聘於魯,「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為王也。』」這說明史官又有保管歷史文獻的職責。春秋時期著名的史官,晉國有董狐、史墨,齊國有齊太史、南史氏,楚國有左史倚相等。隨著各諸侯國權力的下移,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一些大夫和具有特殊身份的貴族,也有史臣的建置。如周舍是晉大夫趙簡子的家臣,他的職責是「墨筆操牘,從君之過」[7]。秦、趙史官,又有御史之名[8]。秦國還有太史令之職,史載:秦太史令胡母敬以秦篆撰《博學》七章[9]。先秦史官,名稱繁多,職掌亦甚廣泛,由漢至唐,又有許多變化。

漢承秦制,至漢武帝時置太史令,以司馬談任其職。談卒,其子司馬遷繼其任。司馬氏父子,是為西漢著名史官。其後,知史務者皆出於他官,而太史不復掌史事,僅限於天文歷法職掌范圍。這是古代史官職責的一大變化。東漢時,以他官掌史官之事,如班固以蘭台令史之職撰述國史。三國魏明帝置史官,稱著作郎。晉時,改稱大著作,專掌史任,後增設佐著作郎。南朝梁、陳又置修史學士(亦稱撰史學士)之職。十六國、北朝,大多設有史職,或有專稱,或雜取他官兼任。其體制、名稱,多源於魏、晉而有所損益。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史學形成多途發展的趨勢,而歷朝「正史」撰述尤為興盛,故史官當中名家輩出,被譽為「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選」[

『柒』 歷史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在文字還沒被發明出來時歷史是通過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文字發明之後人們通過文字的形版式把歷史記錄下權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史書。後來的朝代官方都有自己的史官負責記錄歷史,我們成為「正史」,也有民間流傳的歷史,我們稱之為「野史」。

『捌』 秦朝的歷史全部介紹出來,謝謝!

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始皇建長城,秦始皇求仙丹,仙丹沒求到秦始皇就死了,秦二世上台,秦朝開始崩潰,陳勝吳廣起義,西楚霸王稱雄,劉邦挺進咸陽,秦朝至此滅亡。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玖』 歷史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朝廷里專門有記錄歷史的史官
但是:嚴格來說是本朝修前朝的歷史,比如說清代明則清朝根據回明朝的史料和自答己的需要修訂明朝的歷史.
唐詩宋詞以及其他的一些文化著作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有專門的"史書"或某些文人,官吏甚至有時候是朝廷為了某種原因而記載下來的,這種原因或者是愛好,或者是為了宣揚盛世,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比如<永樂大典><全唐詩>等等,也有一小部分是由於某些人覺得該部詩歌文詞優美而留下來傳代的.
至於記載方式有用銘文的,有燒在瓷器上的,有寫成字畫的,有寫成書的.還有就是有些東西本來就成為了一種課本範文屬於代代傳的,比如<詩經>及啟蒙課本<千字文><三字經>等.

至於某些實在沒有流傳下來的,有專門的人去考證.推斷.猜想記載下來,這些就形成了注的一種,或者成了另著的新書.比如司馬遷的<史記>有很大一部分屬於這樣得來的.

『拾』 關於秦朝的歷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國的統一大業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王趙政(《史記索隱》引《世本》謂「生於趙,故曰趙政。」《史記·秦本紀》:「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稱之趙政、秦王政為妥,但後世多稱之嬴政。)[1][2]建都咸陽,成為中國郡縣制王朝中第一個皇帝。 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在幅員遼闊的統治區域內,創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具體為:1、政治方面: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機構即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別為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太尉(負責管理軍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召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互相沒有統屬關系,由皇帝掌握最終決斷權。地方實行郡縣制,皇室任免郡縣的主要官吏;2、經濟方面: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秦朝錢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車軌,修馳道。3、文化方面:書同文,將小篆作為標准文字;「焚詩書」,加強思想控制;以吏為師,嚴禁私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焚書坑儒」 秦朝創下的一套中央集權國家政治制度在以後中國社會的歷史中,只有修修補補,基本框架不變。 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下令把原來六國的兵器收繳銷毀,然後鑄成12個銅人。「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賈誼《過秦論》 為了加強控制,原六國的貴族被強行遷到咸陽附近居住。 秦朝還頒布了嚴苛的法律,對農民實行什伍編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對於後世影響極大。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少數幾種書籍之外,大量詩書、典籍、諸子百家著述一律燒掉,並將460多名方士活埋,留下了一個駭人聽聞的「焚坑」的歷史事件。秦始皇還在全國修築道路,尤其是開通了通往東方和東南的馳道。 秦始皇自命「始皇帝」的時候,一心想讓秦朝的天下千秋萬代延伸不休,但他決沒想到,僅僅15年之後,才傳到第二個皇帝時秦朝就滅亡了。盡管他採取了種種鞏固統治的措施,但他的獨裁專制、橫征暴斂,早已埋下了禍根。他征發了70多萬人築阿房宮,又動用大量人力財力修驪山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是對他殘酷賦役的控訴。頻繁的戰爭、龐大的官僚機構、連續的大興土木,動搖了統治基礎,人民不堪重負,痛苦到了極點。 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影響極為深遠。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由於過去的割據局面所造成的影響,反秦過程中重新出現了分裂的傾向。在接踵而來的爭奪統治權的楚漢之爭(前206~前202年)中,漢勝楚敗,使分裂形勢得到控制,統一了國家。繼秦之後,又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就這樣建立了

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又稱秦始皇帝。嬴姓,趙氏,名政(正),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稱之趙政(趙正)、秦王政為妥,但後世多稱之嬴政。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閱讀全文

與秦朝的歷史怎麼流傳下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