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闖關東的人為何要選擇寒冷的東北,而不去富饒的江南呢
通常來講,闖關東都是指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到山海關之外生活的中原百姓。闖關東都是中原那些省份的百姓呢。民國十八年(1929年)有一份統計資料顯示,闖關東的人員中山東省達742000人;河北省,共17600人;河南省11600人;其他地區約10000人。山東省佔到71%。從清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高達2500萬人。有資料表明,解放前東北的3500萬人中,山東就佔了2000萬。這說明闖關東主要是山東人。
三,山東在清朝末年天災頻發。
據史書記載從同治開始,山東出現十年九旱加一澇,特別黃河是懸山東人頭頂上的河,幾乎乎年年都形成洪災,使山東土地收成急減,再加山東處於南北沖突中間,兵荒馬亂的,人們生存空間已經被壓縮。怎麼才能家族繁衍下去呢,必須要找到新的土地,才是立足之本。因為山東人除了會種地,啥也不會。山東急需新的土地,來養活這么多的人口。
山東有諺雲“逼上樑山闖下關東”,闖關東是僅次於為盜為匪的無奈選擇,二者能讓山東人相提並論,因為二者有相似之處,就是有飯吃,但同時有風險。但為了生存,不得不面對著這種風險。
Ⅱ 為什麼古代戰亂大部分都發生在北方
有幾個因素,第一 經濟 北方游牧民族居多,經濟落後 第二 文化 驍勇善戰的民族文化 第三 政治的不統一
Ⅲ 河南人逃荒到陝西 為什麼不去別的地方有什麼歷史原因嗎
首先黃河決口,整個河南東部東南部安徽淮北成為泛黃區,以當時的境況根本不可能到山東安徽,因為日本人都過不來。去山西,現在沒有橋你都過不去何況當時,要不小日本早打到陝西了。至於湖北,從駐馬店 信陽 南陽 周口,全是逃難的移民,所以才造成1942年飢荒,這些人有的逃往湖北了,有的就逃往陝西了。 第一,南方人多地少,聚集性比較強,北方的局面較南方應該會較好一點;第二,山西陝西人主張吃麵食,而南方大量種植的都是水稻;第三,明清時期的晉商,給當地的百姓帶來的更多的就業機會,也使得國家有財政和稅收保障,現而今,發展形勢也比較好。 河南很多地方都流傳自己祖先是從西邊來的,洪洞大槐樹之類的,所以往西跑,而且42年很多災民往西走是為了到洛陽搭火車。
因為第一個從河南逃荒的人是去的山西,第二個、第200個、第2萬人都會去,因為那裡有熟人,有落腳處,有照應處。那條路上的河南人在臨死之前給世界留下最後一次幽默。比如老張馬上就被餓死了,他想的不是妻離子散,他想的是兩天前死的老李,「我比他值了」。路上餓死了個人,後面的人上來割肉,一割肉這人醒了,說「大哥,我還行」,割的這人說:「大哥,你不行了」。這人一想,轉頭又死了。
Ⅳ 當年逃荒的人為什麼沒有下江南而是去了北方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現在的東北人中,很多都是當年闖關東過來的。說起祖籍,不少人都是山東、河北等地的。對此,有些人感到困惑,明明江南更加富裕,為何在鬧災荒時,山東、河北一帶的災民會去闖關東,而不下江南呢?今天就來給大家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闖關東
當然,除此之外,大家闖關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從眾心理。由於清政府之前一直對東北嚴防死守,所以便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好奇心。有些偷入東北的人通過當地的人參、鹿茸等葯材發了財,所以東北便在人們眼裡有了「發財地」的印象。看大家都往東北跑,一些不明所以的人便也跟著去了。
Ⅳ 1850年浙江逃荒是怎麼回事有逃到上海的嗎
那個時候的形勢,因為自然災害很多人從各個地方逃到上海,大部分是浙江人。這個你還是到網上去找去吧,因為畢竟時間太早了,現在還活著的當事人肯定已經沒有了,你還是去各大這種經常尋找尋找比較好。
Ⅵ 為什麼古代戰亂大部分都發生在北方地區
中華文明發源於中原,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中,大部分的戰亂都發生在北方,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病。歷史上的戰爭都是北方戰勝南方,北伐勝利的屈指可數。那麼為什麼歷史上戰爭往往發生在北方呢?
我國史書中記載,曾活動於我國土地上的民族有150個左右,經過幾千年的歷史變遷,民族融合,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在遠古時代,中國的土地上出現了眾多的早期民族,這些早期民族其民族特徵不穩定,後經過不斷的發展,到秦漢統一中國後,各民族的特徵逐漸穩固下來,其中以華夏族為基礎發展而來的漢民族尤為迅速,居住區域廣大,人口眾多,民族特徵的諸多要素更加穩固鮮明,從此,漢民族成為中國的主體民族,居於中央,其他各民族無論人口數量還是活動范圍均小於漢民族,因而稱為少數民族,分居四邊。各民族共同勞動、開拓、生息、繁衍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共同締造著中國的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民族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民族之間有時和睦相處,有時兵戎相見,其中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史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這部戰爭史上,北方游牧民族與漢民族逐鹿中原的斗爭史又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迫使匈奴北退700餘里,不敢南下牧馬,隨後又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加以修繕,連貫為一,派兵屯住。
秦朝修築萬里長城之後,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方與游牧民族接境地帶築過長城,明朝洪武至萬曆的200餘年裡,先後修築長城18次,以保護北方農業區和中原王朝的安全。然而堅固的萬里長城未能阻止住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他們不斷突破長城防線,與漢民族的沖突幾未中斷,並有不少北方游牧民族建立了全國性或地區性的政權。故而歷史上曾有「四裔為中原患者,莫如北族」之語。
北方游牧民族所在的地區是廣闊的溫帶草原,地形起伏平緩,氣候的大陸性強,冬季受強大的蒙古高壓控制,異常寒冷,夏季風又難以到達,終年乾旱少雨,自然環境條件較差。到處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放性。在長期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搏鬥的過程中,又養成了不畏艱難、英勇好鬥的精神品格,自詡為「天之驕子」。另外,寒冷乾旱的自然環境「弋獵禽獸、隨水草放牧,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的經濟生活,使北方游牧民族人民比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漢族人民體格更為強健,且長於騎射,他們「兒能騎羊,引紀射鳥鼠,少長則射兔。」因此,北方游牧民族雖然在經濟文化水平上落後於漢族,但戰鬥力卻遠遠強於漢族。
民族性格與體格的差異,產生了民族不同的處世之道:漢族尚文,游牧民族尚武。漢族推崇「君子愛人以德」,以「德」來治理天下。而北方游牧民族則推崇武力,「家給人足,戎備整完,虎視四方,強朝弱附」。
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區建立的區域性或全國性政權多出現在寒冷期。在溫暖期,氣溫較高,降水豐沛,有利於農業生產,整個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政治穩定,北方游牧民族既沒有大規模南下的必要,又沒有大規模南下的可能。而在氣候寒冷期,氣溫要比溫暖期低1℃~2℃,降水明顯減少,溫帶草原要向南移動200千米左右,北方游牧民族為了生存,必然隨草原的南移而大規模南下。乾冷的氣候也使漢族的種植業遭到破壞,常常是赤野千里,顆粒無收,加上統治階級的橫征暴斂,漢族內部戰亂烽起,大大降低了抗禦游牧民族南下的能力,使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成為現實。
北方之所以戰亂頻繁,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北方的環境,北方氣候乾燥寒冷,導致北方的物產比較匱乏,面對天災就會顯得比較脆弱,一年一般只能有一季糧產,但一旦遇到旱災、蝗災等,牛羊會缺少糧食和水源,糧食產量就會銳減。北方游牧民族為了生存,就會不得不選擇南侵,搶占更多的生存資源。而北方的老百姓遇到飢荒之年為了活命,要麼會逃亡到南方,要麼聚眾造反奪取政府的屯糧。
相對於北方,南方就要好得多了,南方基本都是溫和多雨,很多地方水稻和小麥都是可以一年兩季或者兩年三季,即便遇到旱災或洪澇等自然災害時,南方可以在天災之後及時補救,不至於顆粒無收,加上南方植被豐富,即便遇天災,也容易找到充飢的食物,不至於餓死。
說白了游牧民族南侵是為了生存,漢族老百姓造反也是為了生存,這就能解釋了為什麼歷史上中國的戰爭大部分都發生在北方了,北方生存環境惡劣,天災多自然就會導致人禍從而發生戰亂。有人說是因為北方人尚武好戰南方人文弱,其實這是不準確的,之所以有戰爭,無非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可資源,南方人和北方人其實差別沒那麼大,明朝朱元璋從南方一路掃平北方蒙古勢力,民國是北伐軍從廣州一路打到北京橫掃北方各路軍閥就是最好的例子。
Ⅶ 人類歷史上為什麼要逃荒
發生重大的自然災害或者戰亂,導致百姓衣食沒有著落的時候,為了生存不得不離鄉背井尋找活路
Ⅷ 嚴冬、旱災。河南人為什麼要往更北方的山陝逃荒往南方走至少沒有那麼冷,至少可以看到綠色,為什麼
個人覺得有三點原因:第一,南方人多地少,聚集性比較強,北方的局面較南方應該會較好一點;第二,山西陝西人主張吃麵食,而南方大量種植的都是水稻;第三,明清時期的晉商,給當地的百姓帶來的更多的就業機會,也使得國家有財政和稅收保障,現而今,發展形勢也比較好。
Ⅸ 古代逃荒都往山裡逃,逃到山裡怎麼生活
因為古代逃荒時都在山裡生活,一般都是靠著野菜也果子生活
Ⅹ 過去,山東人為什麼要逃荒
過去生態環境的破壞,什麼圍湖造天拉.北京還有沙塵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