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揚州文昌閣有歷史意義
揚州文昌閣位於江蘇省揚州市,也稱文昌樓,是古代揚州府學的一處建築。中國其他孔廟或文廟的性質都是學廟,重在「學」字,是各級政府教育部門直接管理的教育場所和祭孔場所。揚州府學就是古代揚州府的學廟。
揚州府學橫跨汶河,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建築群。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於學廟中興建文昌閣,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橋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學之意。
文津橋被埋於地下,文昌閣則立於地面。舊日揚州文廟的龐大建築群,因戰亂兵燹以及歷史滄桑,已陸續圮毀,僅余文昌閣存世。因此,文昌閣被列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文津橋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揚州文昌閣位於汶河路、文昌路交叉處,為江蘇省揚州市地標建築。文昌閣,建於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屬於揚州府學建築群,舊日閣上懸有"邗上文樞"匾額。揚州府學建築,已陸續圮毀,現僅存文昌閣。
現存文昌閣為三級磚木結構,攢尖頂樓閣式建築,與北京天壇的祈年殿有些相似。上部是寰宇穹頂結構,為樓閣式的文廟建築中罕見。
三層重檐向上逐層收縮作傘狀,攢尖後以寶瓶收頂,頂部為橢球。文昌閣底層為八角形,四面辟有拱門,與街道相通。
㈡ 萬古長春坊的歷史講解
神道中段有橋名曰「文津橋」,平地突起。過橋北行,有一座精緻的石質牌坊,坊額上刻「萬古長春」四字,是中國著名的牌坊之一。這座牌坊建於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是曲阜現存最大、最精緻的石牌坊。
此坊六柱五門,飛檐起脊,三層橫梁,房頂呈瓦壠狀。明間兩石柱前後各浮雕兩條盤龍,再外兩石柱只有上部各雕一條龍,最兩邊的柱上部各雕一隻立鳳凰。明間額枋南面雕雙龍戲珠,北面雕雙獅戲球,次間均雕雙鳳朝陽,梢間前後雕雙龍戲珠。明間枋前後均雕二龍戲珠,兩次間雕雙鳳朝陽,梢間雕一條行龍,花板兩面雕祥雲、瑞草等圖案。坊額刻於明間花板上,正書「萬古長春」四個大字,筆勢沉厚,字體端莊。石柱前後用石抱鼓,鼓上浮雕石獅子,兩側面上分別浮雕龍、鹿、牡丹等圖案。此坊矗立於神道上,更顯得雄偉精美。
在「萬古長春」坊前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碑亭。東亭內立《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道碑》,此碑於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冬十一月,山東巡撫鄭汝璧、巡按連標立石款。碑亭為方形,明間南面洞開,東、西、北三面設立石欄,重檐綠瓦歇山頂。西亭內立《闕里重修孔子林廟碑》,碑文為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東阿人於慎行書。此碑立於明萬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兩碑亭分別建於萬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雖經幾次重修,仍保持明代的建築風格。
孔子思想歷兩千年而不衰,一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直到今天,人們還一直吸取孔子思想的養料。「萬古長春」坊正對孔林大門,寓意孔子的思想猶如松柏長青,萬古不衰。
㈢ 文昌閣是揚州市中心吧那麼文昌閣的名字的起源是什麼
是。
揚州府學橫跨汶河,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建築群。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於學廟中興建文昌閣,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橋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學之意。
斯閣後遭火焚毀,火後次年,江都知事張寧復建,即為今日所見之文昌閣,但焚毀及復建之年不詳,有待考證。張寧復建之文昌閣懸「邗上文樞」匾額,因揚州的歷史淵源來自邗國和邗城。
其他史料:
據《揚州城老街巷》記載:1916年,由於拆除新舊城間的城牆,大量磚塊泥土進入汶河,河道逐漸淤塞。1952年至1959年,揚州清理整頓市容,全線填平汶河,建起了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汶河自此消失,汶河路成為揚州市的一條南北走向的重要街道。
文津橋被埋於地下,文昌閣則立於地面。舊日揚州文廟的龐大建築群,因戰亂兵燹以及歷史滄桑,已陸續圮毀,僅余文昌閣存世(有一種說法,稱揚州文廟在1958年被拆除,待考)。因此,文昌閣被列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揚州文昌閣矗立於將汶河路文昌路交叉處,道路中央,高24.25米,位於市中心,為揚州市地標建築。文昌閣的高度,當是閣的寶瓶頂最高處的度量。
(3)文津橋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文昌閣之疑:
揚州文昌閣是獨特的。因為歷史變遷的緣故,有一些疑問有待考證。
名稱之疑
揚州文昌閣有以下名稱:
(1)文昌閣
(2)文昌樓
(3)文匯閣
(4)魁星樓
以上四個名稱中,只有文昌閣這個名稱有文獻記載。
其餘名稱和文昌閣這個名稱有何聯系?何者為正式名稱?有待考證。
時間之疑:
蔡時鼎所建文昌閣遭火焚毀,今日文昌閣為江都知事張寧復建,但焚毀及復建之年不詳,有待考證。
㈣ 中國有哪些出名建築被外國人摧毀
圓明園,團河行宮,茅山道院,文昌閣,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等。
1.圓明園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2.團河行宮
團河行宮位於大興區西紅門鎮團河北村, 距離南三環15公里。團河行宮是清代皇帝前往南海子行獵時修建的四所行宮中最豪華的一座。南海子是元明清三代著名的皇家園囿,東西長17公里。南北寬12公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將團河行宮內珍寶洗劫一空,宮殿也遭到破壞。七七事變時又被日軍轟炸,團河行宮成為一片廢墟,只有園林主體尚存。
3.茅山道院
茅山道院位於江蘇省句容市東南部。茅山原名句曲山,又稱地肺山,道教將其列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名"華陽洞天",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相傳西漢景帝時,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煉,並為民治病,後於此山得道成仙。後人為紀念他們,遂將句曲山改稱三茅山,簡稱茅山。
茅山的宮觀道院最盛時多達257處,有房屋5000餘間。太平天國時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宮五觀"。三宮為崇禧萬壽宮、九霄萬福宮、元符萬寧宮,五觀為德佑觀、仁佑觀、玉晨觀、白雲觀、干元觀。1938年9月,日寇掃盪茅山,焚毀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文化大革命"中,茅山道院又遭損毀,只剩一些斷垣殘壁。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政府撥款修復了九霄萬福宮和元符萬寧宮,合稱茅山道院。
4.文昌閣
揚州文昌閣位於汶河路、文昌路交叉處,為江蘇省揚州市地標建築。文昌閣,建於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年),屬於揚州府學建築群,舊日閣上懸有"邗上文樞"匾額。揚州府學建築,已陸續圮毀,現僅存文昌閣,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津橋被埋於地下,文昌閣則立於地面。舊日揚州文廟的龐大建築群,因戰亂兵燹以及歷史滄桑,已陸續圮毀,僅余文昌閣存世(有一種說法,稱揚州文廟在1958年被拆除,待考)。因此,文昌閣被列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5.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
1999年5月7日(北京時間1999年5月8日),北約的美國B-2轟炸機發射使用三枚精確制導炸彈或聯合直接攻擊彈葯(JDAM)擊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當場炸死三名中國記者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炸傷數十人,造成大使館建築的嚴重損毀。
參考資料網路-圓明園
網路-團河行宮
網路-茅山道院
網路-文昌閣
網路-五八事件
㈤ 揚州文昌閣歷史資料
文昌閣在揚州汶河路與石塔路,三元路交會的廣場中心。明弘治九年(專1496年),揚州府同屬知葉元在府學之東的市河(即汶河)上建了一座文津橋。萬曆十三年(1585年),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在文津橋上增建文昌閣,祀文昌帝君。十年後毀於火,次年(1596年)江都知縣張寧重建。現存建築是清代遺物。
文昌閣高三層,三層重檐呈圓形。閣身八角形,底層外砌磚牆,四面開拱門。二、三層四周設窗欄隔扇,均可輸轉開關。頂為圓形攢尖式,上蓋筒瓦。閣形與北京天壇祈年殿相仿。舊時閣上曾懸有「邗上文樞」匾額,並供有文昌帝君,寓昌明儒學文化之意。汶河遊船原先可穿過文津橋,盪入瘦西湖。1952年,因汶河水道久淤,遂填河築路,文津橋則埋於地下,文昌閣則立於廣場地面。登樓眺望,遠近景物歷歷在目。閣北與四望亭相望,西與唐代石塔相對,組成古樸街景。每逢節日之夜,閣上彩燈齊展,光耀數里,十分壯觀。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揚州城市建設規劃,在文昌閣廣場上,將象徵地恢復文津橋的景觀。
㈥ 雙流文津橋歷史是什麼
雙語流利英文,牛津劍橋
㈦ 揚州的歷史故事
揚州市的地標建築,文昌閣在正市中心,兩條主幹道南北交叉於此,南北方向為汶河路,東西方向為文昌路。
汶河路本是一條河,而文昌閣本是建在橋上的一座閣樓。驚悚不驚悚,意外不意外。
揚州曾是著名的水上都會。隋唐時期,河道縱橫,在城區內,除了小秦淮河、頭道河、二道河外,還有一條南北向的河,從南水關一直到北水關。當時還沒有正式的名字。但由於它河道較寬,漕運的船隻都從這里經過,民間把它叫做市河或官河。
「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這是唐人歌吹揚州的古詩詞,可見歷史上揚州的「官河」曾經十分輝煌。南宋的時候,這條河逐漸變得狹窄,其航運功能逐漸消退,最終演變為城內的一條小河。這條市河到明朝時被叫做文河。
明弘治九年,揚州府同知葉元為了進一步溝通市河兩岸,以便讓河東的人直達河西的府學,在市河上興建了文津橋。明萬曆十三年,經兩淮鹽御史蔡時鼎發起,在文津橋上增建了文昌閣,以祀奉文昌帝君,以資「昌明聖學」。不料其後毀於一場大火。萬曆24年,江都知縣張寧在原址重新修建了文昌閣,它高三層,三層重檐呈圓形。閣身八角形,底層外砌磚牆,四面開拱門。二、三層四周設窗欄扇,均可輸轉開關。頂為圓形攢尖式,上蓋筒瓦。閣形酷似北京天壇的祈年殿。但更樸素俊秀。舊時,其上曾懸有「邗上文樞」匾額。此時,這條市河逐漸被人們稱作「汶河」。遊船原先可穿過文津橋,盪入瘦西湖。
㈧ 上津橋有什麼歷史
上津橋位於蘇州市閶門外楓橋路東首廣濟橋西, 東與廣濟橋相望,西和永津橋、下津橋相對。跨上塘河(古運河段)。始建年代無考,明末重建。1984年重修。橋身西南側金剛牆上刻有「丙寅年河道會重建」和「上津橋□北□公埠」,由此推測橋於清同治五年(1866)做過重修。現為半圓拱單孔石橋,南北走向。中寬3.70米,全長42.45米,凈跨12.20米,矢高5.90米。赭色花崗石拱券分布並列砌置。南北踏步共60級。青磚橋欄,間以石望欄,上覆石條。因為「津」、「京」聲音相近,所以被古人視為吉祥的象徵,進京趕考必走上津橋;金榜題名返回家鄉,也必定會在上津橋上敲鑼打鼓,熱烈慶賀。
1982年10月22日,上津橋被市政府公布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㈨ 冶城的南京冶城
南京最早出現「城」這一字眼,是從吳王夫差築冶城開始的。南京的冶城遺址,地處今天的莫愁路東、文津橋畔,如今的地名叫朝天宮。冶城雖是南京最早的土城,但只是一座大規模的冶煉作坊,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軍事防守性質的城池。所以,冶城還不是南京「城」的雛形,而只是南京「城」的胚胎。 歷史上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繼承王位以後,為抗衡楚國,進而為逐鹿中原提供軍事上的保障,非常重視金屬冶煉和兵器鑄造。而當時南京西南銅井一帶有豐富的銅礦、錫礦、鋁礦,正是鑄造青銅兵器不可缺少的好原料,南京由此才得以初露頭角。
為了充分利用南京豐富的礦產資源,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主城區內朝天宮的一個小土山上築起一座土城——冶城,在這里建起了較大規模的冶鑄作坊,冶煉銅鐵,鑄造兵器。明朝陳沂《金陵古今圖考》雲:「金陵在春秋是本吳地,未有城邑。惟石頭東有冶城。」傳雲:「夫差冶鑄於此。即今朝天宮也。」
從南京地區出土的春秋末年的「吳戈」「吳鉤」和齒鐮,鋤等兵器、農具來看,這一時期南京地區的冶煉技術和農業技術,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吳國的這座冶煉作坊實際上是當時的一座兵工廠,屬於軍事重地,周圍一土牆或竹籬環繞,壯若城池,所以這座冶煉作坊被稱作冶城。城起於上的小土山,被稱冶山,或者冶城山
到了戰國時期,吳越兩國爭霸。最初越國戰敗,但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掉吳國。越國佔領吳國所有領地後,在今天南京城南中華門外,修築越城,冶城也隨之換了主人。 吳王夫差繼承王位以後,為爭霸天下,非常重視金屬冶煉和兵器鑄造,而當時南京西南銅井一帶有豐富的銅礦、錫礦、鋁礦,正是鑄造青銅兵器不可缺少的好原料,南京由此才得以初露頭角。為了充分利用南京豐富的天然資源,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城西的一個小土山上築起一座土城——冶城,在這里建起了較大規模的冶鑄作坊,冶煉銅鐵,鑄造兵器。城起於上的小土山,也就世稱冶山了。
相傳在冶城山下也有一座與蘇州虎丘同樣的「吳王劍池」,更有傳說認為「干將」和「莫邪」兩劍是在南京的冶城鑄就的。傳說的真偽而今已難以詳考了,但卻為南京冶城增添了一層神秘美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