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

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

發布時間:2021-03-08 03:51:50

『壹』 歷史上真有如懿此人嗎

沒有如懿這個人,但是其原型是繼皇後輝發那拉氏。

繼後出生於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1718年3月11日),她比丈夫乾隆皇帝小7歲,比孝賢皇後小6歲,比淑嘉、純惠兩位皇貴妃小5歲,就算是劇中一直稱她為「姐姐」的愉妃歷史上也比她大4歲,潛邸眾人中當屬那拉氏年紀最小。

本籍鑲藍旗人,是輝發國主的後代,但到她這一代已經沒落,父兄在仕宦上並不算亮眼。其父訥蘇肯終身只有世襲的正四品佐領一職,哥哥訥禮承襲父親的職位,也只是佐領。

(1)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乾隆的第二任皇後本名輝發那拉氏,在孝賢皇後富察氏去世兩年後冊立。這位皇後在《如懿傳》里叫如懿,在《延禧攻略》中叫嫻妃,她也是《甄嬛傳》里的青櫻。在《還珠格格》里,她就只叫「皇後娘娘」。

歷史上,乾隆與這位皇後的感情較為淡薄。雖然有了繼皇後那拉氏,乾隆仍經常作詩懷念富察氏,比如在他四十歲生日那天,大家都在為「中宮初正名偕位,萬壽齊朝衣與冠」而慶賀,乾隆卻「有憶那忘桃花節,無言閑倚桂風寒」。在繼皇後陪同他去真定行宮時,乾隆也想起舊人:「勸餐非昔侶,舉案是新緣。」在《還珠格格》中皇後因為紫薇和小燕子的事情憤怒得拿起剪刀要絞頭發。

在歷史記載中,這位那拉皇後隨駕南巡時突然自斷青絲,這在尊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皇帝當即將她遣送回京,並且沒收冊封她為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時發的四份金冊寶印,並打入冷宮。半年後,她就去世了。

『貳』 《如懿傳》如懿原型是歷史上的什麼人

歷史上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後,被稱為純帝繼皇後。滿洲鑲黃旗出身,地位不低。隨乾隆南巡時候觸動皇帝,之後失寵。相當於掛名皇後,被皇帝收回了實權。如懿傳 如懿歷史原型人物詳細資料

『叄』 歷史上有沒有如懿這個人

沒有吧 只是編造的

『肆』 歷史上有如懿這個人嗎

沒如懿,但有原型人物。烏拉納拉氏如懿歷史上的原型是孝敬憲皇後,她是雍正帝原配皇後,滿洲正黃旗人,內大臣步軍統領雲騎尉費揚古之女。

『伍』 《如懿傳》如懿歷史原型是誰

繼皇後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後純帝繼皇後烏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記載為烏喇那拉氏)

皇後(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記),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5)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繼皇後烏拉那拉氏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烏拉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拉那拉·如懿

『陸』 歷史上如懿存在嗎 如懿原型是誰 如懿結局怎麼死的

歷史上沒有如懿的存在,如懿原型是烏拉那拉氏皇後。在《如懿傳》中如懿追念故人安然離世。

在《如懿傳》大結局劇情介紹中:

如懿接著回憶這宮中的許多事情,她記得自己初見姑母的時候,這滿宮的紅牆綠瓦,自己就感慨到紅牆可真高啊,自己初見弘歷,是因為一出牆頭馬上,自己當年帶弘歷到城牆上去玩。

弘歷也在城牆上承諾會永遠讓如懿安心。自己嫁入王府的第一日,弘歷看著自己的樣子,自己位置中宮之時,皇上對自己的依賴與信任,如懿都一一記在心裡。

容佩知道這一路走來,如懿的心中一直惦念之人便只有皇上,可如懿如今卻說事到如今,自己早已不再懷念當年的那些事情。如懿感慨自己這些日子時不時想起了很多人。

想到了姑母、阿箬、晞月等人,甚至還有嬿婉。如懿深感宮中無休無止的爭斗令人厭煩,為了恩寵,為了親族,賠了這么多命進去,若永璜和永琪都好好的。

璟兕和永璟都長大了,那該有多好。如懿詢問容佩,若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那些皇上的嬪妃如今會什麼樣子?和自己喝茶說話的人也許就是她們,興許還會有皇上。

如懿和容佩一同品茶,如懿稱這茶已經淡了,讓容佩換一壺新的過來。如懿一人留在庭院之中,望著皇上曾經送給自己的綠梅,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6)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電視劇如懿的人物介紹: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後純帝繼皇後烏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記載為烏拉那拉氏)。

家道中落之繼後,惜情卻傷情之妻。出身大族,少時驕傲任性,家道中落後日漸沉穩。入宮屢受磋磨,更習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

明知後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後。卻在位居中宮之後,與乾隆漸行漸遠。

終至斷發與帝決裂,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如懿看破帝家涼薄、世事紅塵,卻也是不悔一生愛一人。

人物原型介紹:

皇後(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記),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輝發那拉氏。

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柒』 如懿傳.歷史上的如懿是誰

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純帝繼皇後輝發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

乾隆帝繼皇後(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滿洲正黃旗人,世襲三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

雍正年間,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乾隆四十年,追封為皇後。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且不設神牌、無祭享。

(7)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如懿人設: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後宮甄嬛傳》中四阿哥側福晉、嫻妃,烏拉那拉青櫻,廢後烏拉那拉宜修侄女。

因為心高氣傲不願做三阿哥的侍妾,受皇後之託被指給四阿哥愛新覺羅·弘歷做側福晉.

青櫻(如懿)因為是先帝烏拉那拉氏皇後的侄女而心有不安,為求自保,青櫻向太後求了新的名字「如懿」。烏拉那拉氏就是甄嬛傳里的皇後,被揭發毒害親姐姐,被幽閉冷宮的那位。

乾隆二年,封嫻妃。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後。上因諭曰:「烏拉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室福晉,孝賢皇後崩後,循序進皇貴妃。

青櫻,一位聰明、伶俐、懂事的潛邸側福晉,因為自己的表姑母的身份而受牽連,處處遭人嘲弄,卻只能忍氣吞聲。昔日的熹貴妃鈕祜祿氏,當今的太後娘娘,顧及青櫻的為難之處,特賜名「如懿」。

弘歷登基後,後宮權勢大變。原本在青櫻位分之下的高晞月被封為慧貴妃,而青櫻只是被封為嫻妃,且住到了偏遠的延禧宮。

烏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經為側福晉青櫻帶來無上的榮耀與地位,如今因為景仁宮姑姑廢後的原委卻讓她如芒在背。當日在潛邸時的尊貴、恩寵早已是過眼雲煙,種種疑問、委屈只有埋葬在深宮時光里。

《清史稿·後妃列傳》中記其為「皇後烏喇那拉氏」,史學界多稱其為「那拉皇後」或者「純帝繼皇後」。

那拉氏出身於滿洲鑲黃旗,是佐領納爾布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歲。

入住翊坤宮之後,如懿決定要鏟除一切曾經對付過她的仇人。皇後因為喪子之疼,日益衰弱,難以打理六宮。如懿使用計謀讓當日怡嬪滑胎之事告白於天下。

慎嬪是主犯,因而遭受到貓刑而慘死。海貴人生下一子,但因遭人算計無法侍寢,徹底失寵,如懿痛心疾首。

慧貴妃身子也逐漸變差,原是其被皇後算計而不能生育,在死前,如懿告訴其真相,慧貴妃含恨而終,被封為皇貴妃。

皇後再添一子,但不久亦夭折,皇後幾欲崩潰,後不幸墜入水中,幸得侍衛凌雲徹救助,但大勢已去,最終逝去。

『捌』 《如懿傳》如懿的歷史原型是誰

繼皇後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後純帝繼皇後烏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記載為烏喇那拉氏)

皇後(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記),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8)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繼皇後烏拉那拉氏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烏拉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拉那拉·如懿

『玖』 ·如懿歷史原型是誰,令妃的原型在歷史上是好人嗎

令妃,魏佳氏,內管領清泰的女兒,乾隆帝妃嬪,嘉慶帝生母。內管領清泰女。 認為令妃很得寵的原因無非是:第一,令妃從宮女升到皇貴妃,還追封了皇後。第二,令妃給乾隆生育了六個子女。 那麼僅有名號和子女記載的令妃,在史書上是夠和乾隆找到足夠多的恩愛互動呢。我們先來看最權威的官方史書清史稿是怎麼寫的吧: 《清史稿》 卷二百十四 列傳一 後妃 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內管領清泰女。事高宗為貴人。封令嬪,累進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進令皇貴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謚曰令懿皇貴妃,葬勝水峪。六十年,仁宗立為皇太子,命冊贈孝儀皇後。嘉慶、道光累加謚,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後家魏氏,本漢軍,抬入滿洲旗,改魏佳氏。子四:永璐,殤;仁宗;永璘;其一殤,未命名。女二,下嫁拉旺多爾濟、札蘭泰。
史書對令妃的記載無非是記載了她的父親,兒子,除此之外個人性情和皇帝對她的感情找不到半點。相比皇太極的寵妃海蘭珠列傳有「有寵」,死後皇太極「傷悼不已」,董鄂妃的「寵冠後宮」,死後親制行狀,孝賢皇後的「甚重之」,死後乾隆「深慟」,令妃和乾隆的感情也顯得過於平淡了些。
至於所謂令妃由宮女升為皇貴妃是多麼厲害的事情,那隻是一葉障目的看法,比起歷代的皇貴妃,可就算小巫見大巫了。眾所周知,令妃是乾隆三十一年當上皇貴妃,那時候她都38歲了,而且還為乾隆生了好幾個子女,算是對皇家有功。相比之下,且不說萬曆的寵妃鄭貴妃在21歲時已經冊封了皇貴妃,順治的寵妃董鄂妃在18歲冊封皇貴妃,就是嘉靖的沈皇貴妃、王皇貴妃,天啟的范皇貴妃、崇禎的袁貴妃、田貴妃都是在30歲前得到了皇貴妃的名分,令妃所謂的升級快,在明清兩代的皇貴妃里比,不過是笑話一則,實際情況是她只比明憲宗的萬貴妃(47歲封)、萬曆的王恭妃(41歲封)得到的早一點而已,萬貴妃是由於自己比朱見深大20歲,而王恭妃則是不受寵愛而被萬曆推遲冊封。
下來就談談令妃給乾隆生育的子女。認為子女數量代表寵愛度是萬不可取的。順治的巴庶妃、康熙的馬佳氏生育很多,可她們本人並不是多麼得寵,令妃和她們也沒什麼本質區別。 需要注意的是乾隆是一個愛好出遊的皇帝,他每年正月在故宮舉行各種典禮祭祀,二月從大內移居圓明園,四月以後,行雩禮以祈雨,五月端午在圓明園福海觀龍舟競渡。夏秋間,多往避暑山莊,秋如在北京,常去清漪同、王泉山、香山、湯山、盤山的行官走動,有時也在南苑騎射行圍。十一月冬至,舉行隆重的祀天大典,從此由圓明同回居大內。 令妃懷孕期間是不能隨駕的,等於說她十年生育如此多的子女,基本都是一個人留在宮里獨守空房,而乾隆則帶著一對嬪妃遊山玩水,以皇十五子出生為例: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丑時,也就是1760年11月13日凌晨兩三點鍾,在北京西北圓明園的綺春園,一位小皇子出生了。 三天之後,這一消息以「六百里加緊」的速度傳到了承德以北二百里的木蘭圍場。五十歲的乾隆皇帝一身戎裝,駐馬聽完他的第十五個兒子出生的報告之後,並沒有顯示出格外欣喜的表情,簡單幾句問答,然後揮退報喜的兵部專差,又策馬投入到緊張的圍獵活動中去…… 幾天後,乾隆皇帝給這位小皇子賜名永琰。
那十年頻繁為皇帝生育子女的令妃,不過是和乾隆聚少離多的獨守宮闈者而已。 清朝早夭的皇子本無追封厚葬,乾隆對令妃早夭的皇十四子永璐 (1757年-1760年),皇十六子 (1763年-1765年)之死都是淡然處之,相比順治把寵妃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追封親王,雍正把自己心愛的皇八子喪禮按照親王例辦理,乾隆把自己愛子永璉追封為太子,不知道令妃看著乾隆對自己的兒子淡然處之會有怎樣的不甘與哀愁。
令妃所生的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 (1766年-1820年),據《嘯亭雜錄》所載:「貌豐頎黧色,不甚讀書,喜音樂,好游嬉。少時嘗微服出遊,間為狹巷之樂,純皇帝深惡之。」作為老來子兼最小的兒子,還被作乾隆厭惡,可見令妃本人壓根沒為子女帶來任何福利。永璘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假使皇帝多如雨點,也不能滴我的頭上,惟求諸位弟兄可憐,把和珅的宅第贈給我居住,我就知足了」後來嘉慶皇帝登基後還真把和珅的宅第送給了這位弟弟!他為一個皇子還垂涎外臣的財產……可見乾隆對這兒子還不如寵臣。馬嘎爾尼訪華錄中作者就以犀利的目光看出 「乾隆皇帝對自己兒子的愛護,遠不如對和珅的寵幸。」
皇十五子永琰,作為乾隆的儲君人選,乾隆對他還是不放心,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密立十五子永琰為太子,這年冬至,乾隆舉行祀天大典,在南郊天壇,皇帝仰望烏雲密布的蒼穹,默默禱告。請老天爺再幫他把把關,看看永琰是不是塊當皇帝的料,如果是,就請保佑永琰;否則,讓他短命而終。總之,祖宗的江山社稷,國家的前途命運至關重要,為此,顧不上父子之情了。乾隆帝如此禱告,可見他對立永琰信心不足,而且,用這樣惡毒的語言加在兒子頭上,在十分迷信的當時,實屬罕見,由此也可見他立永琰為太子的無奈。
不僅如此,乾隆還打算放棄永琰,考慮立自己喜愛已久的庶孫綿恩為皇儲,《嘯亭雜錄》言:定恭王綿恩,定安親王次子也。貌頎秀,猿臂,善射,束馬喬捷如飛。舉止詳贍,趨蹌有節,幼頗健亻,純皇帝愛之,幾奪儲位。
你看,令妃生育了那麼多子女,都沒寵愛記載,而綿恩卻被記載了皇帝寵愛,而且差一點奪走皇位,倘若綿恩是乾隆的兒子,那令妃生育這么多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令妃的的長女,被封為固倫公主,看似風光,然而固倫公主的待遇從來沒有達標過。
比如,乾隆十一年(1746),內務府備辦和敬公主妝奩,其中添置箱櫃、床帳、坐褥、壺盆等物,「其辦買物料及合計各行匠役工價,約估用銀二千五百兩」(37)。乾隆三十五年(1770),內務府置辦和靜公主下嫁妝奩,其中置買皮箱、鎖鑰等物共用銀600餘兩(38)。可以看出和敬公主並沒有獲得像和敬公主一樣多的陪嫁。
令妃的另個女兒,還被乾隆裁剪了一部分妝奩,乾隆三十七年(1772),和碩和恪公主下嫁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之子,居住京城。為此,因其妝奩中的帳房、牛車、駱駝、籠頭、柳條帽盒、涼棚等物品不再取消,清帝批令毋庸給發(42)。但這些妝奩對於公主的意義,不僅僅是生活用品,還是其個人財富,是其個人的份例所得,所以皇帝的這種裁減實際上是削減公主的份例,是對既有制度的破壞。
在乾隆繼後死後,乾隆本可封令妃為皇後,也可以冊封她為攝六宮事皇貴妃統領後宮,可是乾隆仍拒絕此類做法,他把皇後的位子空虛三十年,就是不把這枚桂冠給令妃。 在清朝,只有兩個女人被封為攝六宮事的皇貴妃:那拉皇後和孝全皇後。 攝六宮事皇貴妃是高於皇貴妃的存在,基本上除了沒皇後名分,禮儀上和皇後很接近,比如冊封禮儀如皇後,頒詔天下,所有妃子要向她跪拜,遇三大節。及慶賀大典。三品以上大臣官員、進箋慶賀,過生日禮儀同皇後。 既然乾隆那麼寵愛令妃,為什麼不能給他封一個攝六宮皇貴妃的名分呢。
與名分尷尬的境遇比,令妃死前的待遇更是讓人齒寒。《清會典》載:凡皇貴妃喪禮,疾革自大內移至吉安所。即清代宮眷臨死前會被趕出皇宮直接等死,方便出殯入殮,永璜死的時候,乾隆比較內疚震撼,說「至彌留之際。遷移外所。以便殯殮。雖屬內廷向例。但當沉綿疾亟令其遠遷。朕心實有所不忍」。令妃死時並非在皇宮治喪而是直接在吉安所,說明她在彌留之際直接送往吉安所。可是看清朝其他得寵後妃皇子公主的情況,董鄂妃死於承乾宮,孝懿皇後死於承乾宮,永璉死於永壽宮,乾隆但凡多留念也不會把快死的「寵」妃遷出內廷。
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宣布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已死二十餘年的令妃終於盼到了皇後的名分,可是乾隆卻在追封典禮上下了如此耐心尋味的上諭: 孝儀皇後神牌。升祔奉先殿。前期告祭天、地、太廟一事。亦未免失當。孝儀皇後、乃朕因系嗣皇帝生母。恩旨冊贈。止應於奉先殿祭告。若因此而舉行天地廟祀大典。轉鄰於瀆。已著不必舉行。後世子孫。
乾隆對令妃,生前不給皇後名分或者攝六宮皇貴妃名分也就罷了,追封皇後還要來一句她不配當皇後,只是嗣皇帝生母而已,並非繼後。祭告太廟是褻瀆了蒼天。
不知道令妃泉下有知乾隆這番冷酷無情的話,會作何感想。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如懿是什麼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