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吳川市孫姓居住歷史有多久

吳川市孫姓居住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1-02-02 08:31:30

① 孫氏姓氏的由來歷史由來還有族譜姓孫的都什麼大人物及其簡介

起源
關於「孫」字
「孫」字未簡化之前寫作「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孫」:「子之子曰孫,從子從系;系,續也。」即兒子的兒子叫做孫,孫字是由「子」和「系」兩部分構成。「孫」在本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血緣關系,即子之子。
孫姓的來源
孫姓起源的頭緒很多。由於在先秦時期,孫姓就出現「兵家祖」孫武,大軍事家孫臏,「吏者師」孫叔敖,先秦時期,中國孫姓出現,不斷有華夏子孫加入孫姓行列,使得孫姓源頭特多,同時孫姓人口也越來越多。
一般認為有以下八個來源:
一、孫姓最早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姬姓衛國,這是先秦時期孫姓來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姓的始祖。
姬姓孫氏是周文王之後。《元和姓纂》說:「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衛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兒子,原封於康(今河南省禹州西北),史稱衛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殷原來統治的地區分封給康叔,仍然以殷的舊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為都城,監管殷的余民,同時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邽氏、樊氏、飢氏、鍾葵氏賜封給他,建立衛國,康叔又稱衛康叔。康叔受封之後,很快把殷都改造成為周的方國。後來,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國交由兒子伯康管理。
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公(公元前852-公元前758年),名和,春秋初年衛國國君,公元前 812年—前758年在位。在位期間,國泰民安。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聯軍攻破鎬京(今陝西省長安),殺周幽王。他與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亂,護衛王宜臼東遷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內王城公園一帶),被周平王賜給公爵。衛武公姬和有子惠孫,惠孫之子名耳,為衛上卿,食采於戚(今河南濮陽市),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據周制,諸侯國國君的兒子公子,孫子稱公孫,玄孫(公孫之子)不能稱公孫,應以其祖父的字為氏,武仲即以父惠孫的字為姓,就是孫氏。
姬姓孫氏同樣也是黃帝後裔:黃帝→玄囂→蛟極→帝嚳→後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文王姬昌→衛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貞伯→頃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孫→耳→乙(始姓孫)。
二、第二大來源於羋姓楚國,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姓的始祖。
羋姓孫氏也是黃帝後裔:黃帝→昌意→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陸終→(羋)季連→附沮→穴熊。季連為荊楚先祖,始姓羋,季連的孫子穴熊為荊楚國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呂臣→?→蒍賈伯嬴→蒍艾獵即茹敖(字孫叔,其子以父字為氏稱孫氏)。
羋姓為先周時期的南方楚國的國姓。《說文解字》說:「羋,羊鳴也,從羊象聲。」據後人考證,羋姓族人應與北方牧羊民族有關系,楚民族是中原華夏族的一支南遷後與周圍土著居民不斷融合而成。
顓頊是黃帝之孫,根據歷史傳說,其後裔的一支稱祝融氏,臨江水與蠻族雜居。祝融後代陸終娶鬼方之女,該女懷胎十一年而不分娩,於是剖腹產,從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連,其分支為羋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約在商朝時期,季連部族逐步南遷到漢水流域,在與當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斷融合後,力量逐漸強大。商後期,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該部酋長鬻熊決定投靠周族,並在營救周文王與協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過程中立下許多功勞。在後來分封中,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周王封為子爵,建立楚國。因為鬻熊的歷史功績,及其對楚族社會的影響,從此開始,楚國國君改為以熊為姓氏。
楚國是春秋時期南方的大國,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後逐漸擴大,長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國的領土。
西周時期,楚對西周保持相對獨立,往往叛服無定。周昭王曾兩次率師伐楚。周夷王時,王室衰微,熊繹的後代熊渠乘機出兵攻打庸和揚粵(即揚越),至於鄂(今湖北省境內),分其土,封長子毋康為句亶王,中子摯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厲王時,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號。周宣王時,楚一度內亂。 熊嚴有子四人,長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為熊徇。熊徇之孫熊儀為若敖(楚君無謚稱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稱為若敖氏,是後來楚國的顯族。
楚蚡冒是春秋初期的楚國國君,若敖的孫子。其子蔫章封邑於蔫他就以「蔫」為姓,蔫氏後來逐漸發展為楚國的一個望族,蔫章之子蔫呂成,字步伯,楚成王時曾被任命為令尹,其孫蔫賈,字伯贏,在楚莊王時任工正(管理王宮各類工匠之類事務的官員)。賈之子蔫敖,字艾獵,即楚國名臣——孫叔敖。
孫叔敖約生於公元前630年左右,少以聰明仁厚著稱。其父蔫賈官至工正後被權勢所殺,孫叔敖率全家避難遷至期思(今河南省淮濱)隱居,後在楚王親信虞丘子的推薦下,出來輔助楚莊王。楚莊王因得孫叔敖輔助,國力大增,後打敗晉國,一舉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孫叔敖雖貴為楚相,但生活相當儉朴,沒有多少積蓄。以致他死後,他的兒子回鄉種田,生活貧困,不得不砍柴以補貼家用。後有宮廷藝人優孟模仿孫叔敖計說楚莊王,告之孫叔敖家後人窮困狀。楚王乃召孫叔敖子,封以寢丘(今河南省固始縣境內)四百戶。孫叔敖後人為了紀念一代賢相,就以孫為姓,從而先秦時期的寢丘一帶又出現一支孫氏族人。
三、孫氏來源於媯姓:《古今姓氏辨證》等認為孫姓出自媯姓,是齊田完的後代。齊田完的四世孫桓子的孫子,因為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於樂安。田完是舜的後裔。許多孫姓族譜把虞舜視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過,虞舜作為孫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傳說,並沒有可靠的世系記錄可尋,孫氏祖上有確切的世系是從舜的後代虞閼父開始。
周武王伐紂時,虞閼父做周國陶正之官,執掌陶器的製作,管理從事制陶的百工。由於其管理有方,器用齊備,又因他是古代聖賢虞舜的後代,周武王為獎勵他的勞績和褒揚他的祖先,就把長女嫁給虞閼父之子媯滿,並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陽一帶,建立陳國。媯滿死後謚號為陳胡公,古又稱胡公滿。
從胡公滿開始,經過10代12個國君的世襲傳承,到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桓公卒後,其弟佗殺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為陳厲公。太子免的三個弟弟躍、林、杵臼為報殺兄之仇,又設計殺厲公,立躍為利公。利公立5個月後去世,君位傳給其弟林,為庄公:庄公在位7年後卒,君位又傳給其少弟杵臼,為宣公。宣公原本已立太子禦寇,後又欲立寵姬所生之子款,便於公元前672年殺太子禦寇。厲公之子完,字敬仲,與禦寇交往甚密,因懼怕禍及自己,逃到了齊國,改姓田,稱田完。由於他原是應該繼立的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齊桓公欲命他為卿。但田完推辭卿職,當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層官吏。田完的四世孫田無宇 (桓子),官為「上大夫」;五世孫、無宇之子田書在齊國攻打莒國的戰斗中立了戰功,被齊景公封至樂安並賜姓孫氏。媯姓孫氏遠古始祖虞舜,系黃帝後裔: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閼父→胡公滿→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寧→厘公孝→武公靈→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鮑→厲公佗→公子完(奔齊)→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須無→桓子無宇→田書(賜姓孫)。
四、孫氏出自子姓,為比干之後。比干之後,避難改姓孫氏。比干是殷末紂王叔父,官至少師。紂王淫虐無度,國勢危殆,卻不聽勸諫,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連續三天進宮勸說紂王,希望他能改過自新。紂王惱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顏直諫者,一律斬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繼續勸說紂王。紂王暴跳如雷,讓人當庭剖開比乾的胸取心。比干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為孫姓。
五、孫姓在漢代時,荀子後人因避諱而改孫姓。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況,又稱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驕傲。但到漢代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姓荀,改為孫,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苟姓也成為漢代「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戰國策·楚策》、《韓非子·顯學》、《漢書·藝文志》、《儒林傳》及劉向《孫卿新書敘錄》、《韓詩外傳》等書篇中稱荀子為「孫卿」、「孫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議兵》、《強兵》、《堯問》等篇中也多見「孫卿子」。
六、《漢書·夏侯嬰傳》載,夏侯嬰之後也有一支改姓孫。
夏侯嬰(?-公元前172年),西漢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書中說:「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此話大意為,當初因為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所以號滕公。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從此夏侯嬰的後代中便有一支成為孫氏。
七、賜姓和改姓:孫姓在兩漢以後,還有其它姓氏因多種因素不斷地加入到孫姓行列之中。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家族興旺,為是南方孫姓的一大支派。
孫河,官拜東吳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鎮守皖城(今安徽省潛山縣)。孫河,本姓俞,字伯海,和東吳孫氏同鄉,也是吳郡人。俞河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典領親兵,常為前驅,孫堅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愛之,賜姓為孫,因而改姓。
孫河有四子:長子孫助,在東吳官任曲阿長:次子孫誼,官在海鹽長;第三子孫桓,任安東中郎將,曾與大將陸遜共拒劉備,後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少子孫俊,為定武中郎將。孫子輩還有孫建、孫慎等,也都為將軍。曾孫輩有孫丞,官為黃門侍郎,略有文采,作《螢火賦》行於世。孫河之侄子孫韶,亦少年從軍,為廣陵(今江蘇省揚州以北)太守。其子孫也較多,且官位顯。
另外,有因政治避難而改姓孫氏。今山東《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明史》本傳載,明朝中葉的士人孫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應姓朱,因為安化王犯法被誅,作為其宗族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而避難人太白山中隱居,又號太白山人。
孫姓的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為二字復姓,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復姓也在被禁之中,這類含「孫」的復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姓。
除以上帶孫的復姓改為孫姓外,另外還有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諸姓氏,估計在明初省字改姓的過程中,亦應大都改為「孫」姓。
八、少數民族中的孫姓
在古今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孫姓,其中有些孫姓是漢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
唐代安祿山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就是契丹族人。
滿族建立清朝之後,把八旗統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來的八旗中,有部分漢人淪為滿人奴隸,後多與滿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洲旗分內尼堪姓:孫氏,孫天保,鑲黃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撫順地方,任護軍參領。又台尼堪姓:孫氏,猷;尚,正黃旗人,世居蓋州地方,國初來歸,其:孫夢柯,任三等侍衛。
清朝,滿族仿漢姓已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如歷順治、康熙兩朝的護軍統領、太子太傅孫達哩,本來就是姓魯布哩氏。
在今朝鮮族人的一百多個姓氏中有孫姓。高麗學者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姓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稱,並賜姓,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州旗分內高麗姓:孫氏,世居望京地方。玉蘭,鑲藍旗包衣人,國初來歸,其子謝秘,任郎中,其孫杭愛,任頭等護衛。
在景頗族26個大姓中,格亮姓是起源最早的,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它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姓。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為孫。
明清時雲南臨安府方容甸長官司副長官孫氏,就是傣族人。
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姓。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孫姓。
九、歷史名人
中國歷史上的孫姓名人多不勝舉。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孫陽,即是善相馬者伯樂,也稱孫陽伯樂。春秋時齊人孫武,其《兵法》13篇是世界上第一本軍事理論著作。其後代戰國的孫臏也是一位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有《有孫臏兵法》存世。三國時吳國的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在江東稱霸一方,建吳稱帝59年。建都建業(今南京),魏國的名將孫良。西晉有「漱石枕流」的文學家孫楚,映雪讀書官至御史大夫的孫康。唐代有名醫孫思邈,書法家孫過庭、畫家孫立。五代有詞人孫光憲,宋有詞人孫興憲、著名工匠總管孫威和兵部尚書孫承宗。清代有經學家孫星衍、孫冶讓,詩人孫原湘等等,都是孫姓中引以為榮的傑出人物。近代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更是影響深遠的一位偉人。
數據集:歷史名人
孫 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山東廣饒人。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編撰成《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名言。
孫 臏: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山東陽穀人,孫武的後裔。著有《孫臏兵法》。
孫 權:字仲謀,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驍勇無比 ,後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孫 炎:樂安(今山東省博興)人,三國時期經學家、訓詁學家,著有《爾雅音義》。
孫 綽: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遙西北)人,東晉文學家,玄言詩的代表作家。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輔佐庄王稱霸,功績顯著。主持修建了我國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對當時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相當作用。
孫權(公元182-252),漢族,字仲謀。東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政治家、軍事家。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是春秋時大軍事家孫子之後。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漢族。東漢末年割據江東豪強
孫堅(公元155年-191年,37歲)字文台,籍貫 揚州吳郡富春 今浙江富陽。官至 破虜將軍 豫州刺史 烏程侯 謚曰武烈
孫尚香(192-222),即孫夫人,孫堅之女,孫策、孫權之妹,後嫁與劉備為妻。綽 號:梟姬 弓腰姬 籍貫:揚州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
孫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與竇建德同舉義旗,聚眾入高雞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稱將軍。
孫思邈:唐代著名的醫學家,陝西耀縣人。著有《千金葯方》、《千金翼方》,後人尊為葯王。
孫過庭:吳郡(今江蘇省蘇州)人,唐代傑出的書法家和書法評論家。今存其所撰《書譜》卷上,是一部書文並茂的書法理論著作。
孫雲球:江蘇省吳江人,明清時眼鏡製造專家。著有《鏡史》,另外,孫雲球還創制了七十餘種光學儀器。
孫毓汶:清代山東省濟寧人,曾任總理各國事務,刑部、兵部尚書等職。
孫奇逢:清初儒學名士,河北省人。與李喁、黃宗羲齊名,並稱「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學宗傳》、《夏峰先生集》等。
孫詒讓: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周禮政要》、《光緒瑞安縣志》等書。
孫星衍: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經學家、金石學家、校勘學家,被袁枚稱為「天下奇才」。 孫中山:廣東香山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創立國民黨,實行「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最先喊出「推翻專制、建立共和、振興中華」的口號,為國民革命運動奉獻了畢生精力。
孫中山: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行者、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始人,廣東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在中共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1925年在北京病逝,遺著編為《中山全書》。
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時置郡,此支孫氏為富春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明的十一世孫福。
陳留郡:秦置,在今河南省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並入開封縣。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
樂安郡:東漢置郡,主體位於今山東廣饒縣,此支孫氏為兵聖孫武之族所在。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孫氏為樂安孫氏之分支,開基始祖為孫武次子孫明。
汲 郡,晉置汲郡,治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隋唐汲郡即衛州。此支孫氏為孫氏世居之地,晉名隱士孫登之族所在。
東莞郡:漢有東莞縣,治今山東沂水。東漢末設東莞郡,治所在今沂水東北。東晉僑置於晉陵(今江蘇省常州市)東南,南齊末廢。今廣東省東莞縣置於唐代。
吳 郡:公元129年,東漢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
富春郡:今浙江省富陽。秦置縣名富春,晉太元中改富陽。五代吳越為富舂。宋復為富陽。
2、堂號
賓士堂:因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賜號。
樂安堂:因田書伐莒有功被封於樂安(今山東廣饒)。
富春堂:兵聖孫武帶著自己的13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其為將。他帶兵西征破強楚,北威齊魯,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賜富春堂號,與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晉朝時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在院子里映著雪光讀書,終成大名,賜此堂號。
此外,孫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敦敘堂」、「積善堂」、「鶴衍堂」、「嘉會堂」、「東莞堂」、「燕翼堂」、「萬石堂」、「垂裕堂」、「孝友堂」、「兵法堂」、「太原堂」等。

② 關於「孫「姓的歷史和現狀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

姓氏起源

1、源於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2、源於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3、源於媯姓和姚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舜後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為田氏。王莽封田豐為代眭侯,後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為姚氏。 「 《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舜因生於姚墟而姓姚,因居媯水而姓媯,故姚恢改姓為媯,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可通....... 武王時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為胡公」 。 北宋景佑年間刊本:邵思著《姓解》記載:」「虞舜生於姚,故因生地為姓,後世有以姚為氏。「 《元和姓纂》載:「姚,虞帝生於姚墟,子孫以姚為氏。」《尚書·堯典》記,舜「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 舜在當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領)曾向帝堯推薦過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 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記載:「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即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可見舜文化、虞舜文化和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世界舜裔聯誼會), 《古今姓氏書辯證》:「春秋時齊厲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孫為須無 ,無宇之少子名書,字子占,為齊大夫,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采樂安,孫武為其後。」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公元前672年,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 惠民縣,並賜姓孫氏。

4、源於羋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5、源於荀姓。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

7、源於其他賜姓、改姓:

①屬於以王侯賜姓為氏。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本姓俞,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

②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⑴山東《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

⑵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有一名士叫孫一元,原來是安化王的宗族後裔,本為朱氏。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92年),慶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襲了安化的封地(今陝西慶陽與甘肅安化一帶)。這個朱寘鐇曾一直認為自己是皇位當選人。事後,朱一元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為孫一元,攜家避難躲入太白山中隱居。在朱一元的後裔子孫中,皆沿襲祖先所改之姓氏,稱孫氏,世代相傳。

③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晉書》記載前燕孫氏,鮮卑族。羯族有孫氏。

⑴新羅初期,高麗漢文學家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氏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改六部名稱,並分別賜姓,其中的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

⑵唐朝時期,安祿山的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為契丹族人。五代時期契丹和大賀氏結盟時候,契丹審密氏被賜姓孫。

⑶元代時期,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後世子孫改姓孫,定居於山西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盂縣秀水鎮東白水村。

⑷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 胡姓多為復姓,如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之類的復姓也在被禁之例,這類含「孫」字的復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氏。

⑸清朝時期,滿洲八旗姓孫佳氏全族改孫氏。滿族建立清朝之後,仿漢姓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

⑹在景頗族的二十六個大姓中,格亮姓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都改為孫氏。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氏。在今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孫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傳播

孫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後,一直活躍在河南和山東一帶。自春秋戰國以來,孫姓發生了幾次大的遷徙,其特點是自北而南,甚至出現了跨海域、跨國度的遷徙。 根據《史記》記載,文中沒有提到過「孫書(陳書、田書)」的名字。《左傳·昭公十九年》當中分兩處提到了「孫書」和「子占」。

春秋初,姬姓孫氏一直世襲衛國的上卿,權傾一國,孫姓在河南地區發展很快,到春秋末,孫氏在衛國失寵,北遷晉國、東遷齊國,齊國孫氏發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戰國時期出了一位軍事家孫武,其子孫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陽,形成了孫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吳郡。

秦漢以後,由山東向四周拓展,西進山西太原,南達浙江南部,向西南達到湖北。三國時,孫堅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吳國,孫氏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在魏晉南北朝時,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孫氏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一批孫氏名家大族。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孫姓大約有105餘萬人,約佔中國人口的1.4%,為宋朝第十一位大姓。孫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約佔中國孫姓總人口的11.8%。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安徽、河南、山東、江蘇,這四省孫姓大約佔全國孫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江西、河北、四川、浙江、湖南、湖北等。中國形成了長江以北孫姓為主力的布局,以及皖豫魯蘇、長江流域兩個集中分布的孫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孫姓大約有11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3%,為明朝第十四位大姓。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山東、江蘇、江西,這四省孫姓大約占孫姓總人口的60%,浙江為孫姓第一大省。

當代,孫姓的人口已達約兩千二百十五萬三千餘,佔中國人口總數的1.38%左右。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二省,大約占孫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於黑龍江、河北、江蘇、遼寧、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1%。 山東為當代孫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孫姓總人口的大約18%。以長江為分水嶺,形成了孫姓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華東沿海省份連接東北三省是孫姓分布高頻率地帶。

孫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在山東、京津、河北大部、黑吉遼、內蒙古東部、蘇皖北部、河南東端,孫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8%以上,最高可達3.3%,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0.6%,居住了大約50%的孫姓人群。在陝西、山西、河北西部、寧夏大部、新疆西北、內蒙古中部、河南大部、湖北北部、蘇皖南部、浙江、福建,這一區域的孫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2%一1.8%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0.2%,居住了大約21%的孫姓人群。

郡望

汲郡:西晉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汲縣,不久即廢。宋朝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衛輝縣。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

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

樂安郡:東漢朝永元十年(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國,治所在臨濟(今山東青高苑鎮)。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

吳郡:東漢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三國時期孫吳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

堂號

賓士堂:因為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賜號。

樂安堂:因為孫書伐莒有功,被封於樂安。

富春堂:大軍事家孫武帶著自己的十三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他為將,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系出樂安郡,東晉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著雪光讀書,終於成了一代大儒,因其一生作為皇帝單列封為「映雪堂」。

東莞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江東堂:以望立堂。

安慶堂:以望立堂。

此外,孫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敦敘堂」、「積善堂」、「鶴衍堂」、「嘉會堂」、「燕翼堂」、「萬石堂」、「垂裕堂」、「孝友堂」、「兵法堂」等。

③ 孫氏家族的歷史有哪些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逝世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亂有功,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司寇,賜衛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國。康叔逝世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乃追稱之名。春秋初期,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先秦時期孫氏來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氏的始祖。姬姓孫氏是周文王之後。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衛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兒子,原封於康(今河南禹州),史稱衛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殷原來統治的地區分封給康叔,仍然以殷的舊都朝歌(今河南淇縣)為都城,監管殷的余民,同時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郌氏、樊氏、飢氏、鍾葵氏賜封給他,建立衛國,康叔又稱衛康叔。康叔受封之後,很快把殷都改造成為周的方國。後來,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國交由兒子伯康管理。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公(公元前852~前758),名和,春秋初年衛國國君(公元前812年~前758年)。在位期間,國泰民安。衛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聯軍攻破鎬京(今陝西長安),殺周幽王。他與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亂,護衛王宜臼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被周平王賜給公爵。衛武公姬和有子惠孫,惠孫之子名耳,為衛上卿,食采於戚(今河南濮陽),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據周制,諸侯國國君的兒子公子,孫子稱公孫,玄孫(公孫之子)不能稱公孫,應以其祖父的字為氏,武仲即以父惠孫的字為姓,就是孫氏。姬姓孫氏同樣也是黃帝後裔:黃帝→玄囂→蛟極→帝嚳→後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衛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貞伯→頃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孫→耳→乙(始姓孫)[1]。

流二源於羋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國楚莊王的令尹孫叔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今河南淮濱東南部),這支羋姓孫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氏的始祖。羋姓孫氏也是黃帝後裔:黃帝→昌意→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陸終→(羋)季連→附沮→穴熊。季連為荊楚先祖,始姓羋,季連的孫子穴熊為荊楚國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呂臣→?→蒍賈伯嬴→蒍艾獵即茹敖(字孫叔,其子以父字為氏稱孫氏)。羋姓為先周時期的南方楚國的國姓。在典籍《說文解字》中說:「羋,羊鳴也,從羊象聲。」據後人考證,羋姓族人應與北方牧羊民族有關系,楚民族是中原華夏族的一支南遷後與周圍土著居民不斷融合而成。顓頊是黃帝之孫,根據歷史傳說,其後裔的一支稱祝融氏,臨江水與蠻族雜居。祝融後代陸終娶鬼方之女,該女懷胎十一年而不分娩,於是剖腹產,從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連,其分支為羋姓,乃楚人的先祖。大約在商朝時期,季連部族逐步南遷到漢水流域,在與當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斷融合後,力量逐漸強大。商後期,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該部酋長鬻熊決定投靠周族,並在營救周文王與協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過程中立下許多功勞。在後來分封中,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周王封為子爵,建立楚國。因為鬻熊的歷史功績,及其對楚族社會的影響,從此開始,楚國國君改為以熊為姓氏。楚國是春秋時期南方的大國,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後逐漸擴大,長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國的領土。西周時期,楚對西周保持相對獨立,往往叛服無定。周昭王曾兩次率師伐楚。周夷王時,王室衰微,熊繹的後代熊渠乘機出兵攻打庸和揚粵(今揚越),至於鄂(今湖北),分其土,封長子毋康為句亶王,中子摯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周厲王時,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號。周宣王時,楚國一度內亂。熊嚴有子四人,長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為熊徇。熊徇之孫熊儀為若敖(楚君無謚稱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稱為若敖氏,是後來楚國的顯族。楚蚡冒是春秋戰國初期的楚國國君,若敖的孫子。其子蔫章封邑於蔫他就以「蔫」為姓,蔫氏後來逐漸發展為楚國的一個望族,蔫章之子蔫呂成,字步伯,楚成王時曾被任命為令尹,其孫蔫賈,字伯嬴,在楚莊王時任工正(管理王宮各類工匠之類事務的官員)。源流三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景公賜將軍田書姓孫,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公元前1046年周國滅商朝,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史籍《古今姓氏辨證》等認為孫氏源於媯姓,是齊田完的後代。田完是舜的後裔。許多孫氏族譜把虞舜視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過,虞舜作為孫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傳說,並沒有可靠的世系記錄可尋,孫氏祖上有確切的世系是從舜的後代虞閼父開始。周武王伐紂時,虞閼父做周國陶正之官,執掌陶器的製作,管理從事制陶的百工。由於其管理有方,器用齊備,又因他是古代聖賢虞舜的後代,周武王為獎勵他的勞績和褒揚他的祖先,就把長女嫁給虞閼父之子媯滿,並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陽一帶,建立陳國。媯滿逝世後謚號「胡公」,古又稱胡公滿。從胡公滿開始,經過十代十二個國君的世襲傳承,到陳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桓公逝世後,其弟佗殺陳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為陳厲公。太子免的三個弟弟躍、林、杵臼為報殺兄之仇,又設計殺了陳厲公,立躍為陳利公。陳利公立五個月後去世,君位傳給其弟林,是為陳庄公。陳庄公在位七年後逝世,君位又傳給其少弟杵臼,為陳宣公。陳宣公原本已立太子禦寇,後又欲立寵姬所生之子款,便於公元前672年殺掉了太子禦寇。陳厲公之子完,字敬仲,與禦寇交往甚密,因懼怕禍及自己便逃到了齊國,並改姓田,稱田完。由於他原是應該繼立的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齊桓公欲命他為卿。但田完推辭卿職,當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層官吏,齊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時,田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之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省廣饒縣,並賜姓孫氏。由此看,這支媯姓孫氏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田完的四世孫田無宇(桓子),官為「上大夫」;五世孫無宇之子田書在齊國攻打莒國的戰斗中立了戰功,被齊景公封至樂安並賜姓孫氏。媯姓孫氏遠古始祖虞舜,系黃帝後裔: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閼父→胡公滿(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寧→厘公孝→武公靈→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鮑→厲公佗→公子完(後逃往齊國)→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須無→桓子無宇→田書(賜姓孫)。源流四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紂王叔父比干,屬於以避亂改姓為氏。比干是殷商末期紂王叔父,官至少師。商王朝末期,朝綱混亂,商紂王淫虐無度,國勢危殆,卻不聽勸諫,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連續三天進宮勸說紂王,希望他能改過自新。紂王惱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顏直諫者,一律斬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繼續勸說紂王。紂王暴跳如雷,讓人當庭剖開比乾的胸取心。
比干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稱王孫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孫氏、王氏,世代相傳至今。源流五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孫氏在兩漢以後,還有其它姓氏因多種因素不斷地加入到孫氏行列之中。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家族興旺,是為南方孫氏的一大支派。孫河,官拜東吳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鎮守皖城(今安徽潛山)。孫河本姓俞,字伯海,和東吳孫氏同鄉,也是吳郡人。俞河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典領親兵,常為前驅,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十分喜愛他,便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孫河有四子:長子孫助,在東吳官任曲阿長:次子孫誼,官在海鹽長;第三子孫桓,任安東中郎將,曾與大將陸遜共拒劉備,後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少子孫俊,為定武中郎將。孫子輩還有孫建、孫慎等,也都為將軍。曾孫輩有孫丞,官為黃門侍郎,略有文采,著作《螢火賦》傳世。孫河之侄子孫韶,亦少年從軍,為廣陵(今江蘇揚州)太守。其子孫也較多,且官位顯。
源流六源於變姓,出自春秋戰國荀子後裔在西漢為避漢宣帝名諱改為孫氏,屬於因謚改姓為氏。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況,又稱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驕傲。但到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戰國策》、《韓非子》、《漢書》、《儒林傳》及劉向《孫卿新書敘錄》、《韓詩外傳》等書篇中均稱荀子為「孫卿」、「孫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議兵》、《強兵》、《堯問》等篇中也多見「孫卿子」。山東《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的士人孫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應姓朱,因為安化王犯法被誅,作為其宗族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而避難人太白山中隱居,又號太白山人。孫氏在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
源流七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據《漢書》載,夏侯嬰之後也有一支改姓孫。夏侯嬰(公元前?~前172年),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隨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書中說:「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此話大意為,當初因為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所以號滕公。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從此夏侯嬰的後代中便有一支成為孫氏。
源流八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古今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孫氏,其中有些孫氏是漢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這些少數民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多數被同化成漢族孫氏。唐朝安祿山的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就是契丹族人。元代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後世子孫改姓孫,定居於山西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盂縣秀水鎮東白水村。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為復姓,象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的復姓也在被禁之例,這類含「孫」字的復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氏。這些家族於是成為孫氏族的又一龐大來源。除以上帶孫的復姓改為孫氏外,另外還有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諸姓氏,在明朝初期省文改姓的過程中,亦大都改為單字「孫」姓。
清朝滿洲八旗姓孫佳氏全族改孫氏。滿族建立清朝之後,把八旗統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來的八旗中,有部分漢人淪為滿人奴隸,後多與滿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洲旗分內尼堪姓:孫氏,孫天保,鑲黃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撫順地方,任護軍參領。又台尼堪姓:孫氏,猷;尚,正黃旗人,世居蓋州地方,國初來歸,其:孫夢柯,任三等侍衛。清朝,滿族仿漢姓已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如歷清順治、清康熙兩朝的護軍統領、太子太傅孫達哩,本來就是姓魯布哩氏。在今朝鮮族人的一百多個姓氏中有孫氏。高麗學者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氏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改六部名稱,並分別賜姓,其中的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州旗人中的高麗姓孫氏,原世居望京地方。玉蘭,鑲藍旗包衣人,國初來歸,其子謝秘,任郎中,其孫杭愛,任頭等護衛。在景頗族的二十六個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都改為為孫氏。明清時雲南臨安府方容甸長官司副長官孫氏,是傣族人。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氏。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孫氏。源流九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孫氏,世代相傳至今。[2]源流十源於復姓,屬於復姓省文簡改為氏。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因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姓氏多為復姓,因此全部被強迫改為單字漢姓。在這個歷史過程中,象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氏等千古相傳的古代復姓,也被稀里糊塗地成為被禁之例,這些包含「孫」字的復姓族人也不得不省改自己的姓氏為單姓孫氏,世代相傳至今。源流十一源於姬姓,出自明朝時期大臣軒轅斌,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山東的《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源流十二源於姬姓,出自明朝時期名士朱一元,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有一名士叫孫一元,字太初,他原來是安化王的宗族後裔,本為朱氏。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92年),慶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襲了安化的封地(今陝西慶陽與甘肅安化一帶)。這個朱寘鐇一直認為自己是皇位當選人。該事件之後,朱一元因為是安化王的宗族,他怕因此受到株連,所以變姓名為孫一元,攜家避難躲入太白山中隱居,又號太白山人。在朱一元的後裔子孫中,皆沿襲祖先所改之姓氏,稱孫氏,世代相傳至今。始祖孫書。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在任陳 國大夫時同太子禦寇很要好,禦寇被殺後,他怕受株連而逃到齊國。到齊國後,陳完不願再用 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改成田姓(古時田和陳發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無宇有二子,小兒子田書,字子占,在齊國為大夫,因為伐莒(周代諸侯國)有功,齊景公把他封在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北),並賜他孫姓。孫書就成為孫姓始祖歷史上孫姓的遷徙與分布孫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後,一直活躍在河南和山東一帶。春秋初,姬姓孫氏一直世襲衛國的上卿,權傾一國,孫姓在河南地區發展很快,到春秋末,孫氏在衛國失寵,北遷晉國。發源在山東的媯姓孫氏發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戰國時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孫武,其子孫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陽,形成了孫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吳郡。秦漢以後,媯姓孫氏成了全國孫姓的主力,由山東向四周拓展,西進山西太原,南達浙江南部,向西南達到湖北。三國時,孫堅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吳國,孫氏的發展達到了頂峰。在魏晉南北朝時,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孫氏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一批孫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時期,孫姓已遍布於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宋朝形成的「百家姓」的第一句就是趙錢孫李,可見孫姓的社會地位和影響。明末清初,孫姓也進入了台灣。宋朝時期,孫姓大約有105餘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I.4%,為宋朝第十一位大姓。孫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約佔全國孫姓總人口的II.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安徽、河南、山東、江蘇,這四省孫姓大約佔全國孫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江西、河北、四川、浙江、湖南、湖北等。全國形成了長江以北孫姓為主力的布局,以及皖豫魯蘇、長江流域兩個集中分布的孫姓聚集區。明朝時期,孫姓大約有11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3%強,為明朝第十四位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山東、江蘇、江西,這四省孫姓大約占孫姓總人口的60%,浙江為孫姓第一大省。當代孫姓分布與圖譜孫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二位,在台灣省名列第四十九位,人口約兩千二百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38%左右。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二省,大約占孫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於黑龍江、河北、江蘇、遼寧、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l%。山東為當代孫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孫姓總人口的大約18%。以長江為分水嶺,形成了孫姓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華東沿海省份連接東北三省是孫姓分布高頻率地帶。孫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孫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在山東、京津、河北大部、黑吉遼、內蒙古東部、蘇皖北部、河南東端,孫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8%以上,最高可達4.3%,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6%,居住了大約56%的孫姓人群。在陝西、山西、河北西部、寧夏大部、新疆西北、內蒙古中部、河南大部、湖北北部、蘇皖南部、浙江北部,這一區域的孫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2%一1.8%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4.2%,居住了大約24%的孫姓人群。

④ 尋求百家姓的歷史!孫氏的起源!

1、源於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2、源於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康叔(周文王姬昌第八子)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國,成了衛國的始祖。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3、源於媯姓。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公元前672年,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惠民,並賜姓孫氏。
4、源於羋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孫姓淵源
5、源於荀姓。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
7、源於其他賜姓、改姓:
①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本姓俞,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
②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⑴山東《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
⑵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有一名士叫孫一元,原來是安化王的宗族後裔,本為朱氏。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92年),慶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襲了安化的封地(今陝西慶陽與甘肅安化一帶)。這個朱寘鐇曾一直認為自己是皇位當選人。事後,朱一元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為孫一元,攜家避難躲入太白山中隱居。在朱一元的後裔子孫中,皆沿襲祖先所改之姓氏,稱孫氏,世代相傳。
③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⑴新羅初期,高麗學者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氏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改六部名稱,並分別賜姓,其中的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9]
⑵唐朝時期,安祿山的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為契丹族人。
⑶元代時期,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後世子孫改姓孫,定居於山西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盂縣秀水鎮東白水村。
⑷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為復姓,如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之類的復姓也在被禁之例,這類含「孫」字的復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氏。
⑸清朝時期,滿洲八旗姓孫佳氏全族改孫氏。滿族建立清朝之後,仿漢姓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
⑹在景頗族的二十六個大姓中,格亮姓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都改為孫氏。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氏。在今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孫氏,世代相傳至今。

⑤ 孫姓起源於公元幾世紀距今有幾千年歷史

孫姓由來已久,姓源眾多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專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屬字為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國楚莊王的令尹孫叔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今河南淮濱東南部),這支羋姓孫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氏的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景公賜將軍田書姓孫,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⑥ 誰知道孫氏的歷史及發展

1、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後代。衛康叔是周文王的第八子。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封康叔於衛(今天河南淇縣朝歌),建立衛國。康叔在當地統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國,成了衛國的始祖。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又稱孫仲,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2、源於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的後裔。孫叔敖,字孫叔,他這一支的庶子孫以祖字為姓,稱為孫叔氏,後來去掉叔字改為孫姓。
3、出自媯姓,是帝舜的後代。帝舜曾居媯,於是就姓媯,成為上古八大姓之一。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賢遺族,找到了舜的後代裔孫敬仲,把他封在陳地,世稱陳敬仲。敬仲四世孫名無字。生子名書,在齊國為卿仕,因為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邑於樂安。後齊國內亂,孫書的子孫奔往吳國,「孫武為吳將,其後也。 」孫姓世居富春,至漢末有孫權,為吳國大帝。
4、出自復姓侯氏。據《漢書》載:「夏侯嬰為滕令奉軍,號滕公,其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又有孫氏。」 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君王湯王的後裔。至商末,有殷相王子比干,受紂王所害,子孫避難隱姓,因本為王族之子孫的緣故,就改為孫姓。 孫姓又出荀姓,是戰國時著名學者荀子後裔。荀子名荀況,時人尊為荀卿,後世子孫遂為荀氏。西漢宣帝名劉詢,以同音之故諱荀字,詔令天下荀姓改為孫姓。後來,部分孫姓未恢復祖姓,遂成孫姓一支。
5、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孫叔敖是楚國的賢臣,他的子孫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後又形成了孫姓的另一大宗。
6、出自田氏。陳歷公的兒子陳完,避難到齊國,改稱田氏,田完的五世孫田恆無宇的小兒子田書,為齊國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於樂安,賜姓孫氏。其後有孫武子,為吳將。 唐代時期,中原的孫氏曾經兩次向福建移民。
7、出自子姓,是商湯王後裔比干之後。比干受殷紂王所害後,其子孫避難隱姓,以本為王族之子孫之故,遂改為孫氏。
8、出自他族改姓。據史書記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一支鮮卑族復姓拔拔氏改單姓孫氏,是為河南洛陽孫氏。
在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孫姓名人中,孫陽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孫陽這個名稱,大家也許比較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伯樂」,大家一定熟悉萬分了。孫陽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伯樂是他的字,以善於相馬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兩個字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之明了。 其次,便是鼎鼎大名,被全世界軍事學家奉為軍學泰斗的孫武了,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一直到今天,都被奉為軍事上的最高法則。孫武的後代,也出了一位以兵法見長的著名人物——孫臏。 翻開《尚友錄》上歷代孫姓名人的事跡,卻沒有一位是可以比得上孫中山先生的,他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每一個中國人都深銘五內。大家都公認他的豐功偉績,在中國過去的歷史中,無人能及。孫姓人的傑出與卓越,真是在他的身上登峰造極了。

⑦ 孫姓歷史上的大人物

你好,歷史上姓孫的人物很多,系統列舉: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孫姓名人,因以善相馬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兩個字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之明。
孫 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齊國人,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編撰成《孫子兵 法》,成為當時乃至今後的戰爭具有指導意義的兵學盛典。
孫臏: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武後裔。受龐涓暗害,受臏刑,故稱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東漢末長沙太守孫堅(孫權父)。
孫 權 (1 8 2 — 2 5 2 年)吳郡富春人(今杭州市富陽縣)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二年,江東六郡得以有相對安定的局面,人民得以休養生息。他重視農業、設立農官、獎勵農事,興修水利,還在山越地區建置郡縣,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他派遣大將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渡海開發台灣,開拓了大陸與海島的聯系。 東漢末,孫權繼兄孫策據有江東六郡。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cao上表請封孫權為討虜將軍、會稽太守,他屯守江浙一帶,並以此為根據地逐步收羅人才,發展勢力。建安十三年(208年)和劉備聯合大敗曹cao於赤壁。建安十九年,劉備定蜀,孫權西聯蜀漢,北抗曹魏,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敗關羽,襲荊州人,任驃騎將軍、荊州牧,封南昌侯。建安二十五年曹cao去世,曹丕自立為帝,派使者安撫孫權,封他為吳王。黃武元年(222年)吳蜀彝陵之戰,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稱帝於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以後和蜀魏時和、時戰。在位期間,曾四改年號,稱黃龍、嘉樂、赤烏、太元,七十一歲去世,謚為吳大帝。
魏國經學家兼訓詁學家孫炎。
西晉文學家孫楚、名士孫康。
東晉文學家孫綽、無神論者孫盛。
孫思邈(581-682) 唐京兆華原人。少因病學醫,並博涉經史百家學術,善言老莊,兼通佛典。隋文帝嘗以國子博士召,不拜。唐太宗時召詣京師,年已老,欲官之,不受。高宗顯慶中復召見,拜諫議大夫,上元元年稱疾還山。采葯治病,貧富貴賤,一視同仁,後世稱"葯王"。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朝書法家孫過庭、畫家孫位。
五代後周名將孫方諫、詩人孫光憲。
北宋經學家孫奭、名士孫復。
明朝大臣孫承宗、孫傳庭。
孫存:(1491-1547) 明滁州人,字性甫,號豐山.正德九年進士.授禮部主畫,仕至河南布政使.精於吏治,嘗取律之全文,以《大誥》、《會典》等與律有關者次之,附以條例、諸家註解及案例,輯為一書,名《大明律讀法》。工書法。有《嶽麓書院圖志》、《豐山集》。
孫雲球:明清之際光學儀器製造家,曾創制察微鏡、夜明鏡等70種光學儀器,是我國民間最早獨立製造望遠鏡的人。
孫奇逢(1584--1675) 明清之際學者。字啟泰,一字鍾元,世稱夏峰先生。直隸容城(今屬河北)人。萬曆舉人。明亡隱居不仕。與黃宗羲、李顒並稱三大儒。力學"以慎獨為宗,以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倫常為實際"。初宗陸(九淵)王(守仁),晚傾慕朱熹理學,終於成為兩派的調和論者。提倡不拘門戶,重深造自得。著作有《理學宗傳》、《讀易大旨》、《四書近旨》、《夏峰先生集》等。
清朝直隸總督孫嘉淦、經學家孫星衍、經學家兼文字學家孫詒讓、詩人孫原湘。
孫中山:(1866-1925) 廣東香山(今中山)人(先籍河南陳留)。幼名象,原名文,字載之,簡署載,又號逸仙,人稱中山,尊稱中山先生,之後,章士釗首以孫中山相稱,從此也就流傳開來。偉大的民主主義先行者。曾學醫和行醫,並留日。後組織同盟會,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專制統治,建立中華民國。後又在***人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制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實行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有《孫中山全集》等。長兄孫眉,夫人宋慶齡。

⑧ 孫姓起源

孫姓由來已久,姓源眾多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國楚莊王的令尹孫叔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今河南淮濱東南部),這支羋姓孫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氏的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景公賜將軍田書姓孫,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紂王叔父比干,屬於以避亂改姓為氏。比干是殷商末期紂王叔父,官至少師。商朝末期朝綱混亂,紂王淫虐無度,國勢危殆,卻不聽勸諫,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連續三天進宮勸說紂王,希望他能改過自新。紂王惱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顏直諫者,一律斬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繼續勸說紂王。紂王暴跳如雷,讓人當庭剖開比乾的胸取心。比干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為孫氏。這支子姓孫氏也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第五個淵源
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孫氏在兩漢以後,還有其它姓氏因多種因素不斷地加入到孫氏行列之中。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家族興旺,是為南方孫氏的一大支派。孫河,官拜東吳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鎮守皖城(今安徽潛山)。孫河本姓俞,字伯海,和東吳孫氏同鄉,也是吳郡人。俞河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典領親兵,常為前驅,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十分喜愛他,便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孫河有四子:長子孫助,在東吳官任曲阿長:次子孫誼,官在海鹽長;第三子孫桓,任安東中郎將,曾與大將陸遜共拒劉備,後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少子孫俊,為定武中郎將。孫子輩還有孫建、孫慎等,也都為將軍。曾孫輩有孫丞,官為黃門侍郎,略有文采,著作《螢火賦》傳世。孫河之侄子孫韶,亦少年從軍,為廣陵(今江蘇揚州)太守。其子孫也較多,且官位顯。
第六個淵源
源於變姓,出自春秋戰國荀子後裔在西漢為避漢宣帝名諱改為孫氏,屬於因謚改姓為氏。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況,又稱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驕傲。但到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戰國策》、《韓非子》、《漢書》、《儒林傳》及劉向《孫卿新書敘錄》、《韓詩外傳》等書篇中均稱荀子為「孫卿」、「孫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議兵》、《強兵》、《堯問》等篇中也多見「孫卿子」。
山東《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
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的士人孫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應姓朱,因為安化王犯法被誅,作為其宗族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而避難人太白山中隱居,又號太白山人。孫氏在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
第七個淵源
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據《漢書》載,夏侯嬰之後也有一支改姓孫。夏侯嬰(公元前?~前172年),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隨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書中說:「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此話大意為,當初因為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所以號滕公。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從此夏侯嬰的後代中便有一支成為孫氏。
第八個淵源
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古今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孫氏,其中有些孫氏是漢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這些少數民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多數被同化成漢族孫氏。唐朝安祿山的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就是契丹族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為復姓,象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的復姓也在被禁之例,這類含「孫」字的復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氏。這些家族於是成為孫氏族的又一龐大來源。除以上帶孫的復姓改為孫氏外,另外還有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諸姓氏,在明朝初期省文改姓的過程中,亦大都改為單字「孫」姓。
清朝滿洲八旗姓孫佳氏全族改孫氏。滿族建立清朝之後,把八旗統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來的八旗中,有部分漢人淪為滿人奴隸,後多與滿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洲旗分內尼堪姓:孫氏,孫天保,鑲黃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撫順地方,任護軍參領。又台尼堪姓:孫氏,猷;尚,正黃旗人,世居蓋州地方,國初來歸,其:孫夢柯,任三等侍衛。清朝,滿族仿漢姓已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
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如歷清順治、清康熙兩朝的護軍統領、太子太傅孫達哩,本來就是姓魯布哩氏。
在今朝鮮族人的一百多個姓氏中有孫氏。高麗學者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氏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改六部名稱,並分別賜姓,其中的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州旗人中的高麗姓孫氏,原世居望京地方。玉蘭,鑲藍旗包衣人,國初來歸,其子謝秘,任郎中,其孫杭愛,任頭等護衛。
在景頗族的二十六個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都改為為孫氏。
明清時雲南臨安府方容甸長官司副長官孫氏,是傣族人。
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氏。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孫氏。

⑨ 孫姓的歷史來源 起源什麼朝代

起源自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先秦時期孫氏來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氏的始祖。姬姓孫氏是周文王之後。

⑩ 關於孫氏的歷史和現狀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逝世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亂有功,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司寇,賜衛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國。 康叔逝世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乃追稱之名。春秋初期,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先秦時期孫氏來源的最主要一支。 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 孫叔敖
氏的始祖。姬姓孫氏是周文王之後。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第八子衛康叔之後,至武公和生惠孫,惠孫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為氏。」衛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兒子,原封於康(今河南禹州),史稱衛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殷原來統治的地區分封給康叔,仍然以殷的舊都朝歌(今河南淇縣)為都城,監管殷的余民,同時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郌氏、樊氏、飢氏、鍾葵氏賜封給他,建立衛國,康叔又稱衛康叔。康叔受封之後,很快把殷都改造成為周的方國。後來,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國交由兒子伯康管理。衛康叔的八世孫衛武公(公元前852~前758),名和,春秋初年衛國國君(公元前812年~前758年)。在位期間,國泰民安。衛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聯軍攻破鎬京(今陝西長安),殺周幽王。他與晉文侯、鄭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亂,護衛王宜臼東遷雒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被周平王賜給公爵。衛武公姬和有子惠孫,惠孫之子名耳,為衛上卿,食采於戚(今河南濮陽),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據周制,諸侯國國君的兒子公子,孫子稱公孫,玄孫(公孫之子)不能稱公孫,應以其祖父的字為氏,武仲即以父惠孫的字為姓,就是孫氏。姬姓孫氏同樣也是黃帝後裔:黃帝→玄囂→蛟極→帝嚳→後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衛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貞伯→頃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孫→耳→乙(始姓孫)。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國楚莊王的令尹孫叔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 比干摘心處
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今河南淮濱東南部),這支羋姓孫氏也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孫叔敖任楚國令尹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為一代名相。其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氏的始祖。羋姓孫氏也是黃帝後裔:黃帝→昌意→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陸終→(羋)季連→附沮→穴熊。季連為荊楚先祖,始姓羋,季連的孫子穴熊為荊楚國君。楚君蚣冒(熊眴)→王子蒍章(眴)→蒍叔伯呂臣→?→蒍賈伯嬴→蒍艾獵即茹敖(字孫叔,其子以父字為氏稱孫氏)。 羋姓為先周時期的南方楚國的國姓。在典籍《說文解字》中說:「羋,羊鳴也,從羊象聲。」據後人考證,羋姓族人應與北方牧羊民族有關系,楚民族是中原華夏族的一支南遷後與周圍土著居民不斷融合而成。顓頊是黃帝之孫,根據歷史傳說,其後裔的一支稱祝融氏,臨江水與蠻族雜居。祝融後代陸終娶鬼方之女,該女懷胎十一年而不分娩,於是剖腹產,從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連,其分支為羋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約在商朝時期,季連部族逐步南遷到漢水流域,在與當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斷融合後,力量逐漸強大。商後期,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該部酋長鬻熊決定投靠周族,並在營救周文王與協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過程中立下許多功勞。在後來分封中,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周王封為子爵,建立楚國。因為鬻熊的歷史功績,及其對楚族社會的影響,從此開始,楚國國君改為以熊為姓氏。楚國是春秋時期南方的大國,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後逐漸擴大,長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國的領土。西周時期,楚對西周保持相對獨立,往往叛服無定。周昭王曾兩次率師伐楚。 周夷王時,王室衰微,熊繹的後代熊渠乘機出兵攻打庸和揚粵(今揚越),至於鄂(今湖北),分其土,封長子毋康為句亶王,中子摯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周厲王時,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號。周宣王時,楚國一度內亂。熊嚴有子四人,長子熊霜先立。熊霜卒,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為熊徇。熊徇之孫熊儀為若敖(楚君無謚稱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稱為若敖氏,是後來楚國的顯族。楚蚡冒是春秋戰國初期的楚國國君,若敖的孫子。其子蔫章封邑於蔫他就以「蔫」為姓,蔫氏後來逐漸發展為楚國的一個望族,蔫章之子蔫呂成,字步伯,楚成王時曾被任命為令尹,其孫蔫賈,字伯嬴,在楚莊王時任工正(管理王宮各類工匠之類事務的官員)。
第三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景公賜將軍田書姓孫,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公元前1046年周國滅商朝,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國。史籍《古今姓氏辨證》等認為孫氏源於 荀子
媯姓,是齊田完的後代。田完是舜的後裔。許多孫氏族譜把虞舜視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過,虞舜作為孫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傳說,並沒有可靠的世系記錄可尋,孫氏祖上有確切的世系是從舜的後代虞閼父開始。周武王伐紂時,虞閼父做周國陶正之官,執掌陶器的製作,管理從事制陶的百工。由於其管理有方,器用齊備,又因他是古代聖賢虞舜的後代,周武王為獎勵他的勞績和褒揚他的祖先,就把長女嫁給虞閼父之子媯滿,並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陽一帶,建立陳國。媯滿逝世後謚號「胡公」,古又稱胡公滿。從胡公滿開始,經過十代十二個國君的世襲傳承,到陳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桓公逝世後,其弟佗殺陳桓公太子免而自立,是為陳厲公。太子免的三個弟弟躍、林、杵臼為報殺兄之仇,又設計殺了陳厲公,立躍為陳利公。陳利公立五個月後去世,君位傳給其弟林,是為陳庄公。陳庄公在位七年後逝世,君位又傳給其少弟杵臼,為陳宣公。 陳宣公原本已立太子禦寇,後又欲立寵姬所生之子款,便於公元前672年殺掉了太子禦寇。陳厲公之子完,字敬仲,與禦寇交往甚密,因懼怕禍及自己便逃到了齊國,並改姓田,稱田完。由於他原是應該繼立的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齊桓公欲命他為卿。但田完推辭卿職,當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層官吏,齊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時,田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之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省廣饒縣,並賜姓孫氏。由此看,這支媯姓孫氏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田完的四世孫田無宇(桓子),官為「上大夫」;五世孫無宇之子田書在齊國攻打莒國的戰斗中立了戰功,被齊景公封至樂安並賜姓孫氏。媯姓孫氏遠古始祖虞舜,系黃帝後裔: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閼父→胡公滿(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寧→厘公孝→武公靈→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鮑→厲公佗→公子完(後逃往齊國)→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須無→桓子無宇→田書(賜姓孫)。
第四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紂王叔父比干,屬於以避亂改姓為氏。 比干是殷商末期紂王叔父,官至少師。商朝末期朝綱混亂,紂王淫虐無度,國勢危殆,卻不聽勸諫,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連續三天進宮勸說紂王,希望他能改過自新。紂王惱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顏直諫者,一律斬首。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繼續勸說紂王。紂王暴跳如雷,讓人當庭剖開比乾的胸取心。比干被紂王殺害後,其子孫紛紛避難隱姓,有的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改為孫氏。這支子姓孫氏也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第五個淵源
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孫氏在兩漢以後,還有其它姓氏因多種因素不斷地加入到孫氏行列之中。 三國時期東吳將領俞河因功而被賜姓孫,因稱孫河。孫河家族興旺,是為南方孫氏的一大支派。孫河,官 孫武
拜東吳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鎮守皖城(今安徽潛山)。孫河本姓俞,字伯海,和東吳孫氏同鄉,也是吳郡人。俞河年少時即隨孫堅征討沙場,典領親兵,常為前驅,孫堅視他作心腹。後又隨孫策平定江東,多立戰功,孫策十分喜愛他,便賜姓予他為孫,因而改姓。孫河有四子:長子孫助,在東吳官任曲阿長:次子孫誼,官在海鹽長;第三子孫桓,任安東中郎將,曾與大將陸遜共拒劉備,後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少子孫俊,為定武中郎將。孫子輩還有孫建、孫慎等,也都為將軍。曾孫輩有孫丞,官為黃門侍郎,略有文采,著作《螢火賦》傳世。孫河之侄子孫韶,亦少年從軍,為廣陵(今江蘇揚州)太守。其子孫也較多,且官位顯。
第六個淵源
源於變姓,出自春秋戰國荀子後裔在西漢為避漢宣帝名諱改為孫氏,屬於因謚改姓為氏。 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況,又稱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驕傲。但到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戰國策》、《韓非子》、《漢書》、《儒林傳》及劉向《孫卿新書敘錄》、《韓詩外傳》等書篇中均稱荀子為「孫卿」、「孫子」,荀卿自己的著作《荀子》中的《儒效》、《議兵》、《強兵》、《堯問》等篇中也多見「孫卿子」。 山東《鄆城縣志》據李集鄉軍李村《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原姓軒轅氏,先祖軒轅斌,明初在朝為官,奉命往梁山平亂,便落籍鄆城。後因奸臣陷害,為避滅門之禍,遂將軒轅氏改為孫、軒、李三姓,隱居四方。 史籍《明史》記載,明朝中葉的士人孫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應姓朱,因為安化王犯法被誅,作為其宗族怕受株連,所以變姓名而避難人太白山中隱居,又號太白山人。孫氏在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
第七個淵源
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據《漢書》載,夏侯嬰之後也有一支改姓孫。夏侯嬰(公元前?~前172年),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隨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書中說:「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此話大意為,當初因為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所以號滕公。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從此夏侯嬰的後代中便有一支成為孫氏。
第八個淵源
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古今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孫氏,其中有些孫氏是漢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這些少數民族 孫堅
與漢族長期混居後多數被同化成漢族孫氏。唐朝安祿山的部將孫孝哲,官至大將軍,安祿山僭位後拜殿中少監,就是契丹族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胡姓多為復姓,象公孫、叔孫,長孫,土孫、王孫之類的復姓也在被禁之例,這類含「孫」字的復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孫氏。這些家族於是成為孫氏族的又一龐大來源。除以上帶孫的復姓改為孫氏外,另外還有孟孫、仲孫、季孫、室孫、宮孫、大孫、唐孫、縣孫、顓孫、臧孫、揚孫諸姓氏,在明朝初期省文改姓的過程中,亦大都改為單字「孫」姓。 清朝滿洲八旗姓孫佳氏全族改孫氏。滿族建立清朝之後,把八旗統治制度推行天下,在原來的八旗中,有部分漢人淪為滿人奴隸,後多與滿族融合。如《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洲旗分內尼堪姓:孫氏,孫天保,鑲黃旗包衣旗鼓人,世居撫順地方,任護軍參領。又台尼堪姓:孫氏,猷;尚,正黃旗人,世居蓋州地方,國初來歸,其:孫夢柯,任三等侍衛。清朝,滿族仿漢姓已成普遍現象,孫佳氏取其首音,選「孫」作為姓。 另有魯布哩氏改姓孫氏,如歷清順治、清康熙兩朝的護軍統領、太子太傅孫達哩,本來就是姓魯布哩氏。 在今朝鮮族人的一百多個姓氏中有孫氏。高麗學者金富軾撰著的《三國史記》中記述了孫氏的起源。新羅初期,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分別為閼川楊山部、茂山大樹部等六部,均以朴為姓。到新羅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師改六部名稱,並分別賜姓,其中的茂山大樹部改名漸梁部,並賜姓孫。《清朝通志》卷八《氏族略》滿州旗人中的高麗姓孫氏,原世居望京地方。玉蘭,鑲藍旗包衣人,國初來歸,其子謝秘,任郎中,其孫杭愛,任頭等護衛。 在景頗族的二十六個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是景頗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漢化為孫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漢姓也都改為為孫氏。 明清時雲南臨安府方容甸長官司副長官孫氏,是傣族人。 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庫氏音譯為孫氏。苗族、阿昌族、哈尼族中都有孫氏。
編輯本段得姓始祖
孫書。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在任陳 國大夫時同太子禦寇很要好,禦寇被殺後,他怕受株連而逃到齊國。到齊國後,陳完不願再用 原來的國名為姓,就改成田姓(古時田和陳發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無宇有二子,小兒子田書,字子占,在齊國為大夫,因為伐莒(周代諸侯國)有功,齊景公把他封在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北),並賜他孫姓。孫書就成為孫姓始祖。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孫氏的發源地主要有兩支,一為河南濮陽,二為山東廣饒。
秦、漢以前
孫氏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後,一直活躍在河南和山東一帶。 春秋戰國初期,姬姓孫氏一直世襲衛國的上卿,權傾一國。孫氏在河南地區發展很快,到春秋末期,孫氏 孫權
在衛國失寵,開始北遷晉國。發源在山東的媯姓孫氏發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戰國時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孫武,其子孫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的富陽縣,形成了孫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吳郡。姬姓孫氏在秦漢以前的幾百年間主要是繁衍播遷於河南省境,其後則主要繁衍於今東南沿海地區。媯姓的孫氏早期則主要集中於山東境內繁衍,這一支孫氏之所以顯赫,主要是得力於兵家之聖的孫武,故後來孫氏人家便以「樂安」為堂號,後因齊國內亂,孫氏子孫便首次南遷於江蘇、浙江一帶。這一支繁衍樂安的孫氏,後成為了孫氏主要播衍於我國北方各地及南方浙江、江蘇一帶的主要來源。 秦漢之際,已有孫氏不斷在山西、浙江繁衍,以至山西太原一帶的孫氏繁衍最為繁榮,形成了孫氏歷史上最大的望族。此時江南的浙江富春(今浙江富陽)一帶的孫氏也已形成當地望族。他們都源於孫武之後。
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
秦漢以後,媯姓孫氏成了全國孫氏的主力,由山東向四周拓展,西進山西太原,南達浙江南部,向西南達到湖北。 三國時期,孫堅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吳國,孫氏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在魏晉南北朝時,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孫氏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一批孫氏名家大族。因北方連年戰亂,孫氏族人第一次大舉南遷,使孫氏的分布更加廣泛。 孫氏的第一次南遷:東漢末年,由於北方戰亂,中原河淮地帶的世族和民眾紛紛舉家南遷,孫吳凌家組織流民屯田開荒,江南世族也納流民於自己的庄園內,孫氏氏族跟富春孫氏是同宗,自然會隨著南遷的民眾南下,尋找安身之地。 孫氏的第二次南遷始於永嘉年間。西晉末年,持續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尚未完全止息,內遷各少數民族的上層統治集團,也乘機起兵建立割據政權,相互之間展開了爭奪地盤的血腥廝殺,北方陷入空前的災難,即永嘉之亂。大批北民被迫離開故土,逃亡異鄉形成歷史上空前的移民浪潮。很多孫氏族人也隨著南遷的大軍渡江南下避亂,如中都割、氏舉家移居江左,至孫盛時定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東莞孫謙僑居歷陽(今安徽和縣)。
隋、唐至宋、元、明、清時期
⑴.四川: 唐朝後期,黃巢起義,中原百姓四處逃難,其時孫氏家族有不少遷入四川的,如唐朝大散文家孫樵。孫樵,字可之,一作隱之,關東人。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進士,官中書舍人,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詔赴岐隴行在,遷職方郎中、上柱國,賜緋魚袋。後因唐末戰亂而舉家避住四川遂州。 ⑵.廣西: 廣西孫氏多尊宋朝的孫沔為先祖,孫沔,世籍山東青州府樂安郡白馬縣人,官至湖南、江西按撫史,曾隨狄青入廣西平儂智高叛亂,愛其山水,遂定居廣西,子孫繁衍,遂成廣西大姓之一。 孫權 ⑶.上海: 《婁邑楓涇樂安孫氏支譜》尊明朝孫太和為本支始祖。孫太和為新安休寧始祖孫萬登之後裔,明萬曆年間,由新安休寧(今安徽休寧)遷婁邑(今上海松江),遂為婁邑孫氏始祖。子孫主要散布松江及上海市區。上 孫登
海一帶,包括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在歷史上出現的孫氏名人較多。五代有孫漢英家族,明朝有孫元化家族。五代宋時就出了孫漢英家族,孫漢英為吳越國崑山鎮防遏使,家居練祁(今浙江嘉定),兒子孫稱為通議大夫,孫子孫載為北宋朝議大夫,孫臨為大理寺評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中進土的孫岳,是當地孫氏最早的進士及第者。據史籍記載,孫載一生曾舉薦百餘人為官,其侄、子卻大多為布衣、小吏。元朝有孫道明,號清隱居士,博學好古,書房稱映雪齋,藏書萬卷。明朝嘉定出了孫元化家族,孫元化為一代儒將,其祖父孫抬是明給事中孫浚的後裔,居江東高橋鎮(今上海浦東),有子三人。父親孫繼統,致力於詩作,不願為官,後遷居嘉定。孫元化累官登萊巡撫;於遼東鎮守有功,後因兵變而被枉殺。有三子:孫和鼎、孫和斗、孫和京。孫和斗,屢次謝絕父親部屬的舉薦,不願為官,潛心整理父親的文稿,編成《水一方人集》。孫和京,犧牲在嘉定抗清的戰役中。孫子孫致彌,清康熙年間任出使朝鮮副使,後為大型類書《佩文韻府》總纂。後裔孫思曾,著有《杖左堂自怡草》,其子孫寶仁,著《杖左堂自娛集》等,後自嘉定遷居月浦。⑷.山西: 《解梁孫氏族譜》中說其支派始祖由宋朝時遷居於解梁(今山西臨猗)。《代州孫氏家乘》記載的支派始祖是明洪武初年遷居山西,其始遷祖孫成受在洪武年間命為振武衛百戶,由河南光山祖籍地遷居山西代州,後遂安家於此,自後子孫繁衍,被尊為遷代始祖。 ⑸.海南: 宋、元時遷移而來的,其來源地主要是從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等地區。《崖縣孫氏族譜》記載,其祖籍是福建莆田,在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先祖任官瓊山而來海南定居,經歷元朝、明朝,後裔繁衍為四支,分遷島內各地,其中一支即遷居今三亞的崖縣。海南孫氏主要聚居於黃流、梅東諸地。 ⑹.台灣省: 早在三國時期孫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孫權曾命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浮海遠航至夷洲(今台灣省),這是大陸人民首次大規模到達台灣省。 明末清初,沿海居民為生計所迫,紛紛渡海到台灣省謀生,孫氏移居台灣省也在此一時期。《台灣省通志》說,早期移居台灣省的孫氏有二十二起,如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廣東鎮平縣(今廣東蕉嶺)孫其貌移居新竹新埔;陸豐人(今廣東陸豐)孫明山移居新竹新埔;海陽人(今廣東潮安)孫為發移居苗栗通霄;潮陽人(今廣東潮陽)孫理移居高雄大社;揭陽人(今廣東揭陽)孫永帝移居台南白河。福建同安人(今福建同安)孫和定居淡水;孫德成移居永和溪洲;孫開移居永和秀朗;孫潤移居新莊後遷北投;孫善抄移居今台北市東圓街;孫富挑移居新莊;孫賢生移居雲林新港;孫思森、思仕兄弟移居嘉義溪口;孫海移居台南鹽水;孫游壽移居今台南市;孫經移居苗栗苑裡。龍溪人(今福建漳州)孫瑞敏移居彰化,後遷台中大肚;孫水移居台南麻豆;孫定宗移居台南市。安溪人(今福建安溪)孫玉尊移居新竹市。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鎮平縣人孫永科移居苗栗三義;安溪人孫神福移居台中梧棲。 明、清以來,特別是近現代,孫氏成員更有大批人員遷入,使台灣省成為今日孫氏人口分布較多的地區。1954年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灣省姓氏進行的一次不完全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台灣省當時八十三萬戶居民、七百三十七種姓氏之中,孫氏有三千二百八十餘戶,居第五十位。在台北、宜蘭、新竹、嘉義等十二縣中,以嘉義為最多,有六百戶,台南次之,為三百二十戶。其他較多的地區還有:台北二百八十戶,新竹二百五十戶,苗栗一百九十戶,彰化一百七十戶。在台北、基隆、台南等六市中,以基隆為最多,有三百一十戶,台南次之,為三百戶,其他依次為台北二百三十戶、台中二百戶、高雄一百三十戶、陽明山七十戶。
移居海外
⑴.東渡日本: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漢人就開始移居日本。孫氏人物從什麼時候開始移居日本已不可考,但最遲不晚於南北朝時期。日本弘仁六年(公元815年),朝廷下令仿唐朝《氏族志》體裁編纂《新撰姓氏錄》,其中記載: 福興孫氏支祠
身俠村主一族「出於吳孫權男高」。孫權長子孫登,字子高,其後裔輾轉東徙,在日本改姓身俠。身俠,一作「牟佐」,是大和國高市郡的地名,孫登後裔移居日本後,取地名為姓。見於日本史籍的有身俠村主青、牟佐村主相模等。身俠村主青為雄略天皇時人,從其中國式的單名「青」字推測,當是孫登一族中早期東渡的移民。因他會說吳語,又善文筆,所以多次出使吳地,在日本與南朝的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宋朝,有商人孫忠者僑居日本數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自1895年秋初次踏上日本國土之後的三十年中,曾先後十五次赴日,僑居時間累計達九年多,約占其三十餘年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因之,孫中山「視日本無異第二之母邦」。⑵.北上朝鮮: 早在周武王伐紂滅商之時,殷王族箕子就率眾五千人去朝鮮,這也是中國人移居海外的最早年代。漢魏以來的各個時期,隨著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交往的日益頻繁,大批華人渡過鴨綠江,到朝鮮開拓基業。 ⑶.移居東南亞: 中國人移居東南亞的歷史可上溯至千年以前,但大量移居則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這一歷史時期。如今東南亞華僑已達兩千多萬,其中尤以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為最多,占我國三千餘萬華僑總數的80%以上。 ⑷.移居歐洲: 華人移居歐洲的歷史尚不過百年,但僑居歐洲的已達一百餘萬人,分布在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⑸.開發美洲: 我國在明、清之際,已有一些中國商人、工匠、水手、僕役等沿著當時開辟的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之間的太平洋貿易航線,到達墨西哥和秘魯僑居經商或做工。中國人大批量到達美洲,則始於鴉片戰爭之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西方侵略者從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掠販去的契約華工,另有一部分是為生活所迫,或為躲避戰亂而到海外謀生的。這其中也有一定數量的孫氏族人。
現代分布
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區都有孫氏人口分布。其中以東北三省、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為多。

閱讀全文

與吳川市孫姓居住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