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天子是什麼意思
周朝君主,周朝時期的最高統治者,姬姓,黃帝後裔,如周武王、周平王。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為天下之主,共傳30代37王,後期周天子大權旁落,但仍為名義上的華夏最高統治者。
② 周天子自稱什麼
我剛聽完百集《東周列國》廣播電視連續劇,可以肯定告訴你:
周天子自稱「寡人」(孤),鄭庄公也可以自稱「寡人」,但用在鄭國臣民前。
正如樓主細心,鄭庄公在周天子面前合情合理的應是:鄭庄公自稱「臣」,可尊稱周天子「陛下」,周天子稱鄭庄公為「鄭伯」。
1. 古代的君主分為皇帝和國王,皇帝從秦始皇開始,把原來每個人都能自稱的「朕」用於皇帝的專稱,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2. 國王(國君)則不一樣,古代中國的國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國王和後來分封的諸侯國王 <eg:鄭國> )不稱「朕」,而是稱「寡人」、「孤」、「不轂」等等。
鄭庄公,何許人也?春秋鄭庄小霸,雖為周朝臣子,更是鄭國國君,故可以自稱寡人(於他的臣民)。
(春秋戰國話東周,諸侯鬧春秋,可悲東周天下不再是周天子天下,而是諸國天下,鄭國鄭庄公稱霸一時,若真稱寡人於周天子,也不為怪!)
可看看(鄭庄公拜見周桓王):http://book.ddvip.com/46538_2381769.html
③ 簡介周朝有多少個天子周天子的稱呼,事情
西周朝
文王-
武王 -
成王抄 -
康王 -
昭王 -
穆王 -
共王 -
懿王 -
孝王 -
夷王 -
厲王 -
共和
行政
-
宣王 -
幽王
東周朝
平王宜臼 -
桓王林 -
庄王佗 -
厘王胡齊 -
惠王閬 -
襄王鄭 -
頃王壬臣 -
匡王班 -
定王瑜 -
簡王夷 -
靈王泄心 -
景王貴 -
悼王猛 -
敬王□ -
元王仁 -
貞定王介 -
哀王去疾 -
思王叔 -
孝王嵬 -
威烈王午 -
安王驕 -
烈王喜 -
顯王扁 -
慎靚王定 -
赧王延
西周的興起,發展及興亡:西周(公元前1066 - 公元前771年)從武王滅商建國,到幽王亡國,共歷三百多年,是中華帝國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他的物質,精神文明對後世歷史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
④ 春秋戰國時的周天子在干什麼在哪裡
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繻葛之戰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發的繻葛之戰,是春秋初期鄭國鄭庄公為稱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長葛北)大敗周室聯軍的一次反擊作戰,也是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後,周王室衰弱,諸侯國崛起,不聽從天子之命,開始覬覦和爭奪霸主地位的開始。
經過西周末年的戰亂,周王室的實力大減,東遷洛邑的周天子雖然名義上仍保留著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實際上勢力已一落千丈,其直接統治的地區日趨狹小,根本號令不了其他諸侯。在這種「禮崩樂壞」的形勢下,一些諸侯就乘機脫穎而出,開始挑戰周天子的獨尊地位。其中地處中原腹心的鄭國,在這場斗爭中首先崛起,成為當時諸侯中最具實力和威望的一國。
鄭國雖遲至西周後期始分封立國,但由於其開國君主鄭桓公為周厲王的幼子,與周王室關系親近,因而一直為周王室所倚重,被委以為王室卿士,主持周室中樞大政。加上鄭桓公當年將國內民眾由關中地區遷到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佔有了四通八達的天下形勝之地,故國勢蒸蒸日上,成為諸侯列國中舉足輕重的力量。
鄭庄公繼位後,憑借國力強盛,又身為周室權臣的有利條件,竭力擴充領地,侵伐諸侯,進一步增強鄭國的實力。在軍事外交上,他的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拉攏齊、魯兩國,打擊和削弱衛、宋、陳、蔡四國,並滅亡了許國,造就了「小霸」的局面。
隨著政治、軍事實力的增長,鄭庄公對周王室的態度也越來越變得倨傲不羈,不把王命再放在眼裡。這樣一來,周鄭之間的矛盾就變得尖稅起來,繻葛之戰正是這種矛盾的產物。
早在周平王在位時,周鄭之間就互不信任,發生了「周鄭交質」事件,即周平王的兒子作為人質留在鄭國,鄭國的公子忽也做為人質住到周都洛邑。到了周桓王繼位後,更反感鄭庄公的專橫跋扈,於是將國政委交給虢公,後來甚至乾脆剝奪了鄭庄公的卿士地位,並把鄭國的部分土地收為己有。
鄭庄公惱羞成怒,從此不再去朝覲周桓王,兩國矛盾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周桓王不能容忍鄭庄公的無禮犯上行為,於是便於公元前707年秋天,親自率領周軍和征調來的陳、蔡、衛等諸侯軍大舉伐鄭,一場大戰終於在中原戰場上爆發了。
鄭庄公聞報周室聯軍傾巢而來,便統率大軍進行迎擊。很快,兩軍相遇於繻葛。為了贏得決戰的勝利,雙方都趕緊調兵遣將,布列陣勢。周桓王將周室聯軍分為三軍:右軍、左軍、中軍,其中右軍由卿士虢公林父指揮,蔡、衛軍附屬於其中;左軍由卿士周公黑肩指揮,陳軍附屬於內;中軍則由桓王親自指揮。
鄭軍方面針對周室聯軍這一布陣形勢和特點,也相應作了必要而充分的部署。他們將鄭軍也編組為三個部分:中軍、左拒(拒是力陣的意思)和右拒,鄭庄公及原繁、高渠彌等人率領中軍,祭仲指揮左拒,曼伯統率右拒。准備與周軍一決雌雄。
交戰之前,鄭國大夫公子元針對周室聯軍的組成情況,對敵情進行了正確的分析。他指出,陳國國內正發生動亂,因此它的軍隊沒有鬥志,如果首先對陳軍所在的周左軍實施打擊,陳軍一定會迅速崩潰;而蔡、衛兩軍戰鬥力不強,屆時在鄭軍的進攻之下,也將難以抗衡,先行潰退。鑒於這一實際情況,公子元建議鄭軍首先擊破周室聯軍薄弱的左右兩翼,然後再集中兵力攻擊周桓王親自指揮的周室聯軍主力——中軍。他的建議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因此為鄭庄公所欣然接受。
另一位鄭國大夫高渠彌鑒於以往諸侯聯軍與北狄作戰時,前鋒步卒被擊破,後續戰車失去掩護,以致無法出擊而失利的教訓,提出了改變以往車兵、步兵的笨拙協同作戰方式,編成「魚麗陣」以應敵的建議。所謂「魚麗陣」,其特點便是「先偏後伍」、「伍承彌縫」,即將戰車布列在前面,將步卒疏散配置於戰車兩側及後方,從而形成步車協同配合、攻防靈活自如的整體。鄭庄公是一位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的統治者,所以高渠彌的這一戰術新建議也被他所採納了。
會戰開始後,鄭軍方面即按照既定作戰部署向周室聯軍主動發起猛烈的進攻:「旗動而鼓」,擊鼓而進。鄭大夫曼伯指揮鄭右軍方陣首先攻擊周室聯軍左翼的陳軍。陳軍果然兵無鬥志,一觸即潰,逃離戰場,周室聯軍左翼即告解體。與此同時,祭仲也指揮鄭軍左方陣進攻蔡、衛兩軍所在的周右翼部隊,蔡、衛軍的情況也不比陳軍好到哪裡去,稍經交鋒,便紛紛敗退。周中軍為潰兵所擾,陣勢頓時大亂。鄭庄公見狀,立即搖旗指揮原繁的中軍向周中軍發動攻擊。祭仲、曼伯所分別指揮的鄭左右兩方陣也乘勢合擊,猛攻周中軍。失去左右兩翼掩護協同的周中軍無法抵擋鄭三軍的合擊,大敗後撤,周桓王本人肩膀也中箭負傷,被迫下令脫離戰斗。
鄭軍的指揮者見周師潰退,十分振奮。祝聃等人遂建議立即追擊,擴大戰果,但為鄭庄公所拒絕。他的看法是「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凌天子乎?」於是戰場便這樣沉寂了下來。鄭庄公這么做的含意便是,周天子地位雖已今非昔比,但威望猶在,不可過分冒犯,以致引起其他諸侯國的敵視和作對。為此,當晚他還委派祭足去周營慰問負傷的周桓王,以緩和兩國間的尖銳矛盾。
鄭軍取得這次作戰勝利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是正確地選擇了作戰主攻方向,制定了合理的進攻程序。因為周室聯軍的兩翼都很薄弱,尤其是作為左翼的陳軍力量最單薄。
鄭軍先攻其左翼,後攻其右翼,再集中兵力攻打其中軍的作戰指揮,恰好擊中周室聯軍軍陣的薄弱環節,從而取得作戰勝利。第二,是正確地運用了先進的戰法。它所創的「魚麗陣」,使戰車和步卒能夠較好地配合協同,使得鄭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制囿於傳統車戰戰術的周室聯軍被動失敗的境地。
第三,是適時把握進退尺度,在戰斗取得勝利的情況下,及時停止追擊,既爭取了政治上的主動,也保有了軍事上的勝利成果。
繻葛之戰對當時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它使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夫,「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傳統從此消亡。同時也標志著諸侯爭霸的時代正式到來。
⑤ 周朝天下八百年:周天子是什麼時候建立又是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
東周是公元前770年建立的,公元前256年滅亡的。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是中國周王朝東遷之後的時期,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 定都洛邑,後世為區別於西周,稱這一時期為「東周」。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東周的後半期,周天子名存實亡,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
平王東遷以後,管轄范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並,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周王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以「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發生「子帶之亂」,襄王不能平,求救於晉文公,文公誅叔帶,遂為伯而得河內地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為晉文公所迫,於河陽踐土會盟 。周赧王時,國勢益弱,同時內部爭斗不休,以至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赧王遷都西周。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兩周之間攻韓,周人兩邊都不敢得罪,左右為難 。東西兩周位於諸強國之間,不能同心協力,反而彼此攻殺 。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國被秦所滅,同年赧王病死,秦奪九鼎,東周覆亡。七年後,東周國亦被秦所滅 。東周共傳25王,歷時515年, 這一時期是中國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志。
⑥ 春秋戰國頻頻出現的周天子是誰,為何這個稱謂貫穿了周朝800年
周天子並不是單只某個人,所有周朝的君王都是周天子,周朝有近800年歷史,歷經37位周天子,所以說有周朝就有周天子。
⑦ 為什麼周朝的君主一直被尊稱為「周天子」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的簡單,在古代天子是用來稱呼最高統治者的,原因就是因為古代的人比較迷信,對於天是有著一定的敬畏感的。反正大家也不知道上頭有啥神仙有啥特殊的東西,所以對於自然的畏懼存在著。
而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可不像是周天子一般使用所謂分封制,而是出人意料的使用了郡縣制。並且統一了全國的所有可以統一的東西,建立了屬於他的萬世公業!而之所以稱呼自己叫做皇帝,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加神權。畢竟前頭還有更牛逼的三皇五帝存在,自己叫個皇帝比他們厲害,這完全沒問題。
⑧ 初中歷史:周王和周天子有什麼區別嗎
沒區別,就是指同一個人。周朝國王自認為是上天的兒子,故稱周天子。
⑨ 周天子是誰
周天子,指的是周朝君主,周朝時期的最高統治者,,如周武王、周平王,周文王等。
1、周武王姬發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9年。其正妻為邑姜。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
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台,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9)歷史周天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後稷。商朝初年,後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周人早期居於陝西武功一帶,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
由游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遷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寫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後來演變為周字。
古公亶父之時,周部落已頗具規模。而且有三子,偏愛小兒季歷。長子太伯及次子仲雍為順父意傳位與季歷,自身逃亡荊蠻,與當地本土氏族結合,後為吳國。根據《竹書紀年》以及民國之後疑古派顧頡剛等人的看法,此時期的周國已經有了「翦商」的想法,吳國的建立則是打算建立西、南兩個戰略方向發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