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關隘,你知道多少呢
歷史關隘
中原關隘
秦之四塞: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武關。
太行關隘:太行八陘----軹關、鐵鈴關、太行關(天井關,雄定關)、井陘關(土門關)、飛狐關、紫荊關(子庄關,宋稱金陂關)。
洛陽八關:函谷關(今洛陽市西、新安縣東)、大谷關(今洛陽市東南)、廣成關(今洛陽市南、臨汝縣西)、伊闕關(今洛陽市南龍門)、轘轅關〔huán yuan guan〕,轘轅山一地,在今偃師與登封交界處,為洛陽通往許、陳的捷徑要沖、旋門關(今洛陽市東、滎陽縣西)、孟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小平津關(今洛陽市東北、孟津縣東北)等八關。
義陽三關:大別山脈主要隘口,指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南豫鄂兩省交界處。
虎牢關:古代關名。又稱武牢關、成皋關、古崤關、汜水關。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汜水鎮。地處東西咽喉,由嶺夾峙,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時因其地險而設關。以後每逢戰亂,多爭此關。
共5張
關隘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還有蓬關(西晉豫州地界)、魯陽關、潼關、壺關、雁門關、倒馬關(鴻上關,漢稱常山關)、娘子關等。
蜀道關隘
陽平關:陽平關建於221年。據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第957頁載:「陽平關在四川中江西北三十里,蜀漢後皆為重鎮,明末毀於兵。」宋初《元豐九域志》載:「陽平鎮屬玄武六鎮之一。」清代《中江縣志》記載:「陽平鎮,建於漢代。為古五城、玄武北境門戶,去綿州、羅江必經之地。」陽平關在歷史上既是軍事關隘,又是稅務關卡。古代帛氏奴、蜀王(年號泰始)程道養、清朝的蘭朝鼎和李永和等歷代農民起義軍都曾把天台山、雞冠山等作為屯兵練武和安營紮寨的地方。
陽平有懷歸縣遺址;有南宋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第七代後裔自湖南入蜀後,在蜈蚣山所建的「碑林」,刻有「皇恩寵賜」的花碑及龜山上的「正氣堂」遺址;有始建於明弘治五年的「天台寺」;有鐵骨牡丹不下山的美麗傳說;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溶海園」遺址;有始建於唐開元年間的「陽平大佛」……這些,無一不向人們述說陽平關的歷史滄桑。載入中國文學史冊的古綿州巴歌:「豆子山,打瓦鼓。陽平關,撒白雨。白雨下,取龍女。織得絹,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更是把人帶入遠古的夢境。
清道光年間的中江詩人何盛斯(中江城北人),游覽《陽平關》詩雲:「沔北屯軍士,流傳即此間。密雲排甲仗,新月想刀環。我渡桃花水,人歌豆子山。蒙蒙飛白雨,顧盼一開顏。」作者期盼著總有一天,這奇特秀麗的山河會被重新開發利用,到了那個時候,萬民將會笑逐顏開。
劍門關:三國時諸葛亮修建蜀道,見此地地形陡峭,兩山峽谷間是天然關隘,於是就勢修建了關卡以為蜀漢屏障。諸葛亮死後,姜維在此率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西元965年,劍門之戰,後蜀軍被宋軍擊敗。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一詩描述劍門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劍門關關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災焚毀後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毀壞後,在清代故址上修建所看到的劍門關樓。
葭萌關:古關名,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關城今已盪然無存。葭萌關原屬四川昭化縣,1959年並入四川廣元縣,1985年撤縣改稱廣元市,屬省轄市。葭萌關一帶古往今來發生過很多重大戰役,最早是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的秦蜀之戰,魏蜀時期「張飛挑燈夜戰馬超」之戰,使葭萌關名聞遐邇。(參見《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
福建關隘
古代於交通要塞屯兵把守,設置關隘,一方面是為了軍事防禦和控制交通,另方面也是徵收關稅的重要設施。據《福建通志》記載:全省境內共設有89關、376隘、158寨,其中,僅與浙江、江西、廣東三省交界的福鼎、福安、壽寧、松溪、政和、浦城、崇安、光澤、邵武、泰寧、建寧、寧化、長汀、武平、上杭、永定、平和、詔安等18個縣中設置的關隘寨即達370座之多。《邵武縣志》曾有這樣的記載:「入閩有『三道』,建寧為險道,兩浙之所窺也;邵武為隘道,江西之所趨也;廣漳航海為間道,奇兵之所乘也」。說明,從浙江入閩是險道,從江西入閩是狹道。可見福建古道關隘之艱險。
❷ 新元古代土門群沉積演化史
(一)震旦紀早期
震旦早期海域范圍較小(圖1-3-1),且不穩定,水體較淺,主要為濱海—淺海。海侵可能來自北東方向,陸源碎屑物質主要來源於魯西古陸。二青山期海域范圍變化不大,在區內繼續沉積,陸源碎屑物質主要來源於魯西古陸。從區域上看,安丘至沂水一帶佟家莊組與基底直接接觸,而缺失黑山官組和二青山組。該期沉積以山東南部至江蘇北部地區較發育,推測當時的海岸線在昌樂—鄌郚—安丘一線,其北東地區為沉積區。
(二)震旦紀中晚期
震旦紀中期海水一度退出,沉積間斷過後,至震旦紀中晚期海域較早期要大許多(圖1-3-2)。濰城區黑山附近的海域面積擴大,形成一個北北東向展布的局限台地;在荊山窪鎮附近,隨著沂沭斷裂帶的活動,在帶內形成新的沉降盆地。在區域上,與山東南部及北部地區實現貫通。推測當時的西海岸線在昌樂—沂源—費縣—棗庄一線,而在安丘—莒縣一線以東未見沉積。二線間為沉積區。在盆地初期,沉降速度較慢,主要古地理環境為濱海,前濱—近濱;盆地中後期由於大地構造作用,荊山窪鎮附近快速沉降,海侵速度加快,容納空間進一步增大,陸源沉積物供應不暢,導致了盆地內形成相對飢餓期沉積(黃綠色頁岩)。本區的沉降中心在荊山窪鎮附近。
圖1-3-1 黑山官-二青山期岩相古地理圖
1—砂岩、頁岩、灰岩組合;2—等厚線;3—推測等厚線;4—古陸區
圖1-3-2 佟家莊期岩相古地理圖
1—砂岩、頁岩組合;2—等厚線;3—推測等厚線;4—古陸區
浮來山期海域范圍較佟家莊期有所縮小(圖1-3-3),此期處於最大海侵與海退的轉折時期,構造作用減弱,沉降速度變緩,盆底變得比較寬緩,水體逐漸變淺,水體能量增大,沉積物顆粒漸粗,其沉積環境處於潮下帶中部,陸源碎屑物質仍來源於魯西古陸。
圖1-3-3 浮來山期岩相古地理
1—砂岩、粉砂岩夾頁岩組合;2—等厚線;3—古陸區
圖1-3-4 石旺庄期岩相古地理圖
1—砂灰岩、灰岩、白雲岩組合;2—等厚線;3—推測等厚線;4—古陸區
石旺庄期基本繼承了浮來山期的沉積范圍(圖1-3-4)。該時期海域有可能略有縮小,水體變淺,地勢相對平緩,海水因障壁流通不暢,總體處於蒸發量相對較大的潮坪環境。就轄域附近而言,石旺庄期大致繼承了浮來山期的古地理格局,其盆地中心仍處於荊山窪一帶。
區內土門群是發育在前青白口紀結晶基底之上的最早沉積蓋層,是在結晶基底長時期處於風化、剝蝕、準平原化作用之後,開始接受正常淺海穩定類型沉積。綜合分析認為:新元古代土門群經歷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海侵。前兩次海侵發生於震旦紀早期,第三次海侵始於震旦紀中期,且海侵規模從小變大,持續時間長。石旺庄組沉積之後,地殼抬升遭受風化剝蝕,至早寒武世再接受沉積。
❸ 臨汾土門門鎮西澗北村歷史上有什麼廟
臨汾土門鎮期間北側歷史上有老廟的。
❹ 阿史那土門的歷史評價
阿那瑰:「爾,我之鍛奴也。」
❺ 儀隴縣土門鎮將軍鄉有多少個村叫什麼名字
1954年更名將軍鄉,
1985年建將軍鎮,
1992年更名土門鎮。
現叫土門鎮!
該鎮位於縣境西部,
距縣城10公里。
面積46.1平方公里,
人口3.5萬。
轄桂花樹、
石埡火、
魏家灣、
農場壩、
道金庵、
石牌坊、
蠟池埡、
朱山坡、
險岩子、
田家溝、
大龍泉、
文家寨、
汪家壩、
陡嘴子、
三汊河、
侯家橋、
作坊溝、
三層洞、
東風、
白鶴嶺、
海溪寺、
郭家溝、
小營灣、
雁家壩、
雙包梁25個村委會
和土門鋪1個居委會
❻ 土門村的歷史沿革
清已成村。因有5戶王姓人家先來此居住,村原稱五王莊。該村周圍有很多土檯子回,村西有2個土台形狀似門,答中間為道,村因以改今名。
原隸屬韓庄鎮。2003年,韓庄鎮與靠山集鎮合並成立金海湖鎮,現為金海湖鎮轄村。
❼ 土門鎮的歷史沿革
清康熙年間土門場鎮落成。
清康熙二十年至宣統三年,綿竹縣所轄一城七十三個團,縣設團練局,鄉設團練辦事處,團以百戶長、千戶長為構成體制。土門鎮所轄為一、二、三、四、五團,鄉團練處設保正1人,巡風1人,團設團正1人,團以下設甲,包括百戶長。
民國建立後,廢清圍練局為團總制,縣設知縣和把總各1名,各鄉照各轄區不變,設團總局正副局長各1人,土門為綿竹縣所轄西城外一鄉,仍轄一、二、三、四、五團,聯合為局,各團設團正、團副各1人,團以下設甲。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團總制為聯保制,以縣為保的統一編排,以若干保為聯合體制,設聯保辦公處,設正副主任各1人,各保設正副保長各1人,當時土門由縣統一劃編,有土門鄧林兩個聯保,兩個聯保下轄56個保。
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實施新縣制,改聯保制為鄉保制,由縣統一劃編,全縣一城十九鄉一鎮,將土門、鄧林兩聯保合並編劃為土門鄉,設鄉公所,土門鄉下設保、甲,成為鄉鎮機構細胞,共13保,保以下15戶為1甲。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農歷冬月初八日)土門解放,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同志協助土門工作,同時當年產生了鄉農民代表,主持工作。
一九五○年十月成立了農民協會,下屬13個分會。
一九五○年十二月成立土門鄉人民政府。土改結束後,一九五三年二月成立鄉人民委員會,下屬村共13個村。
一九五四年五月,由於土門鄉轄區面積大,由縣上決定劃分兩個鄉,一土門鄉,二射水鄉。
一九五六年五月,為適應行政需要,將土門、射水二鄉合並為一個土門鄉,下設14個村。
一九五八年進入大躍進,成立人民公社,實行軍事化管理,按部隊編制,將土門編為1團、4營、13連,即將下轄13個村編改為13個連,連基礎上編為4個營,全社為1個團。
一九六○年將原連改編為管理區,全鄉劃為18個管區。
一九六二年八月,體制下放,將原土門公社所轄管理區改名為大隊。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一九六九年十月土門公社成立革命委員會,各大隊於一九七○年也先後成立了革命委員會。
一九七八年,公社、大隊成立管理委員會。
一九八四年,土門公社管理委員會撤消,成立鄉人民政府,一九八四年三月各大隊撤消大隊管理委員會,成立村民委員會。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土門撤鄉建鎮。
❽ 土門鎮的歷史改革
土門乃漢魏揟次縣故地。位處騰格里大漠邊緣,歷史悠久,是河西走廊之東大門,絲綢之路之重鎮。數千年來,歷經西戎、月氏、匈奴、黨項等部族之爭奪與割據,干戈頻繁,烽煙不息,乃兵家必爭之地。漢武帝元狩二年,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平息匈奴,河西走廊始歸漢之版圖,於是置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並在武威郡置蒼松(今古浪),揟次(今土門)、朴環(今大靖)等10縣,所謂「以斷匈奴右臂」者也。揟次縣歷兩漢、魏、晉、南北朝共678年。至後周,廢而並入昌松,至唐僖宗中和元年,黨項族拓拔赤辭思恭,據涼州銀夏之地,稱西夏王,凡九主。計93年,土門一直隸屬西夏,為羌人之駐牧地。公元1226年,元滅西夏統治中國90年,土門又為元之駐牧地。明洪武初,宋國公勝馮,平定河西,駐土門原名哨馬營,明正統三年(1438)六月設古浪守御千戶所,屬陝西行都指揮司轄。因多數移民祖籍為陝西富平縣土門子人,取追懷之意,改哨馬營為土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為振育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三區,轄一、二、三、四、五鄉。1952年改為振南、上河、和樂、永豐、保和等5鄉。1955年,由振南、上河、和樂3鄉合建為土門鄉,保和、永豐合建為保和鄉。1958年公社化時,由峴子、土門、保和3鄉合並成立紅星人民公社。同年12月20日古浪、天祝合縣,屬天祝縣轄。1959年改為土門人民公社。1961年體制調整時,與峴子、保和分社仍為土門公社。1965年與峴子公社分社,仍為土門公社。1982年農村體制改革時,設土門區,轄土門、青萍、保和、胡家邊、和樂5鄉。1984年撤區並鄉,仍為土門鄉。1985年改建為土門鎮。2004年8月撤鄉並鎮,原胡家邊鄉整體並入土門鎮至今。
❾ 西安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西安歷史事件回到本欄 | 編輯本段 西安是一座具有三千餘年文明史的都市,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無數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公元前約11世紀,周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並在灃河東岸建都鎬京,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是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暴動驅逐國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志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連接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唐王朝建立後更名長安。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自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開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緒,歷時72年。城市面積84.1平方公里,布局規劃整齊,東西嚴格對稱,分宮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結構布局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巔峰時期的宏大氣魄,在中國建築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西安人民為推翻腐朽反動的清朝政府奮起戰斗。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陳得才部圍攻西安,於三兆、杜曲等地大敗清軍,在西安地區播下武裝起義的火種。陝西回民起義隨後爆發。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捻軍入陝,在西安東郊十里鋪大敗清軍。這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同南方的太平天國起義遙相呼應,動搖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統治。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後,西安是最早起而響應革命的省會城市之一。陝西革命黨人同哥老會聯合,於10月22日發動起義,經兩天激戰控制西安,不僅推翻了清王朝在陝西的統治,有力地支援了武昌起義,打破了清王朝企圖以西北為基地反撲的夢想,而且促進了北方革命高潮的到來。1919年,「五四」運動揭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消息傳到西安,愛國學生奮起響應,遊行示威,組織演講,喚起民眾,宣傳抵制日貨,成立陝西學聯,選派代表進京請願,大聲疾呼「吾陝西學生,素稱愛國,高舉義旗,焉能後人!振臂而起,誓作北京學生之後盾;登高號呼,喚喊國民之忠忱」。在1924年至1927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一次高潮中,擁護孫中山革命政權的國民軍於1925年把軍閥劉鎮華逐出陝西,控制西安。1925年10月。西安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誕生。當北洋軍閥向國民軍反撲時,劉鎮華率鎮嵩軍圍攻西安達8個月之久。西安軍民在李虎臣、楊虎城率領下,克服缺糧斷炊的嚴重困難,奮起抗擊,殊死搏鬥,保住了西安這一革命陣地。當北伐戰爭推進到華中地區時,國民軍聯軍進駐西安。在中國共產黨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合作努力下,西安地區革命運動風起雲涌。1927年初,共產黨人劉含初、史可軒、鄧小平等人在西安創辦中山學院和中山軍事學校,培訓大批革命骨幹。「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向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西安。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賀龍任主任,賈拓夫、趙壽山、甘泗淇任副主任。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賈拓夫任市長、方仲如任第一副市長,張鋒伯任第二副市長。西安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邁入嶄新的歷史階段。
❿ 歷史問題!
534年,魏孝武帝准備率軍攻伐駐扎在晉陽的高歡,下詔戒嚴,聲稱要南伐梁國。又和斛斯椿征發河南諸州兵馬,在洛陽近郊進行大閱兵。為了麻痹高歡,他密詔給高歡說要帶兵攻打關西的宇文泰和賀撥勝。高歡何等人,他馬上回復,說自己屬下五路兵馬共二十二萬已出發,助援皇帝征討,並清除朝中奸佞,實際上是講明了我已帶兵趕赴洛陽要和你爭個高下。孝武帝此時不得不和高歡攤牌了,他以宇文泰為關西大行台、尚書左僕射,賜以公主為妻。又下詔宣示高歡的罪惡,兩人從此公開絕裂。高歡宣示自己的軍隊說;「孤以爾朱擅命,建大義於海內,奉戴主上,誠貫幽明,橫為斛斯椿構讒,以忠為逆。今表南邁,誅椿而已。」以高敖曹為先鋒,浩浩盪盪而來。宇文泰也發檄各地聲言高歡罪惡,從高平出發到弘農屯軍。賀撥勝屯軍汝水。兩人都觀望待變。534年7月,魏孝武帝親帥十萬軍隊屯於河橋,以斛斯椿為前驅列陣於邙山之北。斛斯椿請兩千兵馬趁夜渡黃河趁高歡立腳未穩進行偷襲。孝武帝開始時覺得此計很好,黃門侍郎楊寬勸道:「現在這緊急關頭把兵權給別人,恐生他變。萬一斛斯椿渡河偷襲成功,那可是滅掉一個高歡又生出另外一個高歡啊。」孝武帝聞言馬上下令斛斯椿停止發兵。斛斯椿嘆息道:「皇上不用我計,真是天意不興魏室。」在關中附近的宇文泰也聽到風聲,對左右講:「高歡數日內急行軍八、九百里,疲軍迎敵,是兵家大忌,正好乘其疲憊奇襲。當今皇上以萬乘之尊御駕親征,不主動出擊渡河決戰,反而沿河據守,很是失策。而且長河萬里,只要一個地方被突破,必敗無疑。」
兩軍未交鋒,孝武帝一方已有賈顯智、田怙等人暗中約降,高歡很快就率軍渡河。魏孝武帝慌忙召集眾臣商議對策,有的講要奔依梁國,有的講南依賀拔勝,有的講西投宇文泰,有的講守洛口死戰,眾口紛紛,不能定奪。朝臣元斌之與斛斯椿爭權,從軍中跑至孝武帝處,欺騙皇帝說高歡軍隊已經逼近。孝武帝又驚又急,一面派人召斛斯椿還軍,一面帶著幾個本家王爺率五千兵馬准備出逃。
高敖曹為兄高乾報仇心切,帥勁騎追孝武帝一直到陝西,終於沒有趕上一路狂逃的皇帝。孝武帝一路飢渴困頓,缺糧少食,最後在長安東陽驛遇見帥兵迎駕的宇文泰。高歡自晉陽發兵以來,給皇帝上了四十多封奏表,都沒有答復。他還親自帥兵追趕孝武帝,目的是把皇帝追回以掩蓋逐君出逃的過錯,最終沒有實現此願。無奈,高歡回洛陽後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時年十一。當時清河王元檀自己已經准備好當皇帝,高歡很看不慣他出入警蹕(皇帝才有的禮儀)以皇帝自居的丑態,同時也為了便於控制,就選擇了這么個少年推上帝位。從此,魏朝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由於突厥汗國建立在軍事征服的基礎上,沒有共同的經濟基礎,汗位繼承沒有一定製度,內部充滿了矛盾。公元583年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以阿爾泰山為界,西突厥在阿爾泰山以西,東突厥控制著東起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
南朝宋齊梁陳的更迭概況
南北朝是指從公元420年~公元589年間,南朝與北朝的合稱。北朝的朝代有:北魏,北魏又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然後是北齊取代了東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北周又滅掉了北齊。南朝則比較簡略,先後是宋、齊、梁、陳。
1.宋
劉宋建立,中國的南方進入南朝時期。劉裕稱帝二年即死了。其子文帝繼續執行改善政治、發展生產的政策,還多次免除人民所欠租賦,賑濟災民,因之社會穩定,生產有所發展,史稱文帝時為「元嘉之治」。
但在元嘉後期,劉宋統治集團內部又一再發生爭奪帝位之事。元嘉三十年(453年),宋文帝被他的長子劉劭所殺,劉劭自立為帝。不久,劉劭又為其三弟劉駿所殺,劉駿即帝位(教武帝)。當時,民間有一首歌謠曰:「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y0ng營),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從此,宗室諸王間,內戰連年不斷,政治更加黑暗,橫征暴斂日益嚴重,社會動盪不安,各地人民不斷起義。
劉宋末年,皇族之間又連年混戰,大權集中在中領軍將軍蕭道成手中。升明三年(公元479年),蕭道成廢宋順帝劉准,自立為帝(齊高帝)國號齊,史稱南齊或蕭齊。
2.齊
蕭道成稱帝後,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以鞏固他的統治,採取了一些比較積極的措施。主要有繼續實行「土斷」政策,整理戶籍,減輕租稅等,還下令「諸王悉不得營立邑邸,封略山湖。」這些措施起過一定的作用。可是,蕭道成在位四年就死了,此後,他的子侄發生了爭奪皇位的斗爭,後來便爆發為內戰,父子相殺,祖孫相殺。蕭鸞(道成侄)於公元404年,連殺兩個新立的皇帝,奪得了帝位(即明帝)。在位五年,把蕭道成和武帝蕭賾(z6責)的子孫幾乎都殺光了。政治之黑暗,是歷史上少有的。
蕭道成死後,社會就日益動盪不安。公元485年(永明三年),唐(y(宇)之在富陽(今浙江富陽)領導農民起義,各地農民紛起響應,隊伍迅速發展到三萬餘人,次年攻佔錢塘(今浙江杭州),自立為帝,國號吳。後來益州地區也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些起義雖相繼被鎮壓下去,可是齊王朝的統治已被大大削弱。和帝中興元年(501年),雍州刺史(鎮襄陽)蕭衍率兵進入建康,任大司馬錄尚書事。次年,衍為相國,進爵梁王。不久,自立為帝(梁武帝),國號梁,史稱蕭梁。
3.梁
梁武帝即位後,為了使他的統治能夠穩定,使他的子孫能永保江山,就採取了對皇族、官僚、地主在生活上優容,在政治上嚴加提防的方針。他給予宗室諸王以崇高的政治地位,但卻又很提防他們的政治動向。至於他們殘酪地剝削人民則不問。
梁武帝為了麻痹廣大人民,還極力提倡儒學和佛教,以粉飾太平。建康城內外修建了許多寺院,他自己三次捨身同泰寺為寺奴,群臣又聚錢把他贖出。
就是在他這樣的統治之下。「民盡流離,邑皆荒毀。由是,劫抄蜂起,盜竊群行……抵文者比室,陷辟(pì譬,法)者接門。眚(shěng省)災亟降,囹圄(líng yǔ玲予)隨滿。」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在梁武帝統治的後期(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東魏大將侯景降梁。侯景為東魏河南道大行台,有士卒十萬人。投降不久,即又叛變,並渡江圍攻建康。梁武帝的子孫各擁兵不救。太清三年三月,建康城被攻破,城內原有十餘萬人,在被圍的一百多天中,幾乎都被餓死,活下來的只有二、三千人,梁武帝也被餓死。侯景縱兵焚燒搶劫,建康城化為焦土。侯景自立為帝,國號漢。旋被鎮守江陵的將軍王僧辯和陳霸先擊敗。侯景在逃跑時被部下殺死。梁武帝之七子蕭絳在江陵自立為帝(元帝),後為西魏所殺,陳霸先立元帝之子蕭方智為帝(敬帝),自掌大權。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敬帝自立(陳武帝),國號陳。
4.陳
陳霸先只在位兩年,就病死了,由他之侄陳蒨繼位,是為文帝。陳自建立後,江陵、襄陽以西為西魏(北周)所奪,江北則為北齊所佔。江南的土地,中央能控制的也不多。如湘州、桂州、廣州等地的刺史或郡守等,多擁兵眾,割據一方,不聽中央的命令。
陳朝末年,陳叔寶為帝,大建宮室,奢侈荒淫,政治黑暗,賦稅、徭役繁重,百姓流離失所。陳叔寶禎明三年(公元589年),隋軍南下,攻破建康,陳叔寶被俘,陳亡,隋朝統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