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蠶在我國已有幾年的歷史
4000多年歷史復
反映夏末殷初制淮河長江一帶的生產情況的《夏小正》中說:「三月……攝桑,……妾子始蠶。」這是說,夏歷三月(陰歷四月間)要修整桑樹,婦女開始養蠶。
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上甲微同祭,對蠶事極為尊崇。
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
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
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9453564.html?si=2
❷ 蠶絲被一般能用多少年
一、真正的蠶絲被可以用10年左右。
二、保養方法
1、使用:蠶絲被芯外面應該套上被套才能使用,否則被芯容易沾染灰塵和污漬。睡覺時不要壓在被子上或者把被子裹到身體下面,這樣可以保持蠶絲被的蓬鬆感。小孩使用蠶絲被時應預防其尿床,同時避免孩子在被子上面亂蹦亂跳。
2、清洗:要是被套臟了可以拆下來,用冷水清洗即可。蠶絲被芯不可水洗、不可乾洗、不可氯漂、不可熨燙。如果沾染污漬,最好去專業的乾洗店用專用洗滌劑進行局部擦拭,再低溫烘乾,以防面料縮水。如果污漬不大,可以用中性洗滌劑輕輕擦拭。
3、晾曬:新做的蠶絲被如果有股蠶蛹的味道,放在通風的地方晾曬兩天即可。蠶絲被應該適時晾曬,以1-2周為間隔,每次1-2小時為宜。不要把被子放在烈日下長時間暴曬,這樣會造成蠶絲斷裂。曬好之後用手輕拍,可以保持蓬鬆感。
4、存放:存放之前要晾曬一次盡量排除內部濕氣。不要存放於潮濕悶熱的環境或裝入膠袋中,以防蠶絲受潮,從而產生異味,失去保暖性和透氣性。避免重壓,被子上面不要疊重物,以免變薄變硬。不可使用樟腦丸等化學葯物,以免污染蠶絲。
三、儲藏方法
1、貯藏前必須晾曬風干,待被子放入涼後折疊收藏;
2、存放環境要清潔,避免灰塵;
3、放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潮濕,不可裝入塑料袋中,以防濕氣長期閉塞,降低蠶絲品質;
4、避免高溫於強光,否則會造成絲質變脆易斷,失去珍珠般光澤;
5、避免重壓,以免影響蠶絲被的回彈和蓬鬆度;
6、不要加放樟腦丸、除味劑、殺蟲劑等化學葯劑。
❸ 有誰清楚的了解中國和外國的蠶絲的歷史
早在1837年著名學者博士韋(Camille Beauvais)在為漢學家儒蓮(Stanislas Julien)的《有關養蠶業的漢文文獻》所寫的導論中指出:「無論養蠶學家們或學者們對本作品的看法如何,我認為它將永遠是漢人在養蠶具體實踐方面,比任何民族都要高明的鐵證,也是他們所取得的驚人成績的見證。」法國蠶絲業史學者Ernest Pariset也在其1862和1865年分上下部出版的巨著「Histoire de la Soie」中,從歷史學及天然蠶桑的分布等角度對蠶絲業的起源進行分析研究,逐一否認蠶絲業在與中國有著同樣悠久文明歷史的埃及、印度、古希臘等國起源的可能性,得出中國是世界蠶絲業起源地的結論。而20世紀以來我國豐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與歷史文獻記錄及神話傳說相互印證,更進一步證實我國是世界蠶絲業的發祥地,栽桑養蠶、繅絲織綢是我們先祖的偉大發明,是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
從1926年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蠶繭的發現,到1983年在河南省滎陽城東青台村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絲織物的出土;1980年在河北省正定縣南楊庄仰韶文化遺址中兩件陶蠶蛹的發掘,以及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蠶、桑、絲、帛」等象形文字和甲骨文中發現的與蠶桑有關的卜辭,充分說明黃河中下游地區是蠶絲業的發祥地之一。而從1958年浙江省湖州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絲線、絲帶和平紋綢片,1960年江蘇省吳縣梅堰遺址出土的繪有「蠶紋」的黑陶,1977年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卷布輥、骨機刀、木經軸和有「編織紋」與「蠶紋」的牙雕小盅,以及1978年
福建省崇安武夷山蓮花峰白崖船棺中出土的商代絲質絹料衣服等考古發現,說明長江中下游地區也是蠶絲業的發祥地之一。不僅如此,近年來對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中「蠶身」金虎形飾等文物的出土,以及成都平原長期流傳「蠶女馬頭娘」的
神話傳說和祭祀「青衣神」的習俗,可以說明以三星堆遺址為中心的成都三江平原也是蠶絲業的發祥地之一。中華古代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中國蠶絲業的起源也應該是多中心的,黃河中下游流域,長江中下游流域和四川盆地的三江流域都是蠶絲業的起源地之一。
二
從人類進化和認知科學的角度推測:我們的祖先對蠶絲利用的認識應該開始於採食桑椹或蠶蛹之後,他們在採食蠶蛹的過程中發現了繭絲可以紡絲的利用價值,又在用開水煮食蠶蛹時或其它偶然中發現開水可以煮繭繅絲,……隨著對蠶絲利用價值的認識,人們需要大量的蠶繭,由於野外採集蠶繭費時費力,開始在住處栽桑招養,在栽桑招養的過程中人們深化了對蠶生態的認識,又為了防止鳥獸為害和提高蠶繭產量開始把蠶引入室內,進而選種留養,完成馴
化工作。因此,我們認為人類對蠶的馴化利用經歷了:野外採集、栽桑飼養、室內飼養的過程。
雖然古代最早期的絲織物(可能還未發掘出來)所利用的蠶絲不一定就是家養的蠶絲,但是,河姆渡遺址中多數紡織用具和有「編織紋」與「蠶紋」的牙雕小盅的出土,以及殷墟中繭殼的出土,說明距今600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蠶與紡織的關系,推測當時已開始在室外栽桑飼養並馴化野蠶。
有消費需要才有生產的必要。雖然絲織技術的起源應該早於人工養蠶,但當絲織物有一定的生產量以及出現陶蠶蛹和玉蠶作為裝飾品的時候,人們對蠶一定非常熟悉和崇拜,可以認為那時野蠶已開始被馴化並進入家養階段。1958年浙江錢山漾遺址中絲線、絲織物,以及1980年河北南楊庄遺址中陶蠶蛹的出土,說明5500年前後我們的祖先已掌握相當高超的絲織技術並已開始人工室內養蠶。因此,就目前出土文物的考證,可以認為蠶絲業起源時間在距今5500年以前。
❹ 中國絲綢的歷史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由於其編制技術在當時是一種復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絲織品成為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國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起初中國嚴密控制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但朝鮮則在中國移民的協助下,與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與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實現養蠶。不過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
(4)蠶絲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絲綢業優勢與差距並存。中國絲綢出口企業主要以量的增長來爭奪國際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內絲綢市場價格的混亂。由於出口價格連年下滑,而今絲類及其綢緞出口價格只相當於十年之前的50—60%。
實際上,中國絲與綢的出口長期陷於量升價跌的怪圈。雖然中國絲綢業擁有原料生產供應方面甚佳的有利條件,但在國際上卻一直沒有知名度頗高及市場佔有率可觀的品牌,國際上對中國絲綢的客觀評價仍滯留在中國的坯綢只有經過義大利後處理或法國精加工之後,方能榮登高檔時裝服飾之列。
絲綢文化
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幾千年前,絲綢從長安沿著絲綢之路傳向歐洲,所帶去的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飾、飾品,更是東方古老燦爛的文明,從那時起,絲綢幾乎就成為了東方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徵。
❺ 養蠶在我國已有幾年的歷史了
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上甲微同祭,對蠶事極為尊崇。
當時有杯蠶(臭椿蠶)、棘蠶、栗蠶、蚊蠶四種,家蠶亦稱螺蠶。野蠶和家蠶都是多化性,逐步演變而成二化性和一化性,並以三眠蠶為主。
周代有「親蠶」制度,天子和諸侯都有「公桑蠶室」,夏歷二月浴種,三月初一開始養蠶,對浴種、出蟻、蠶眠、化蛹、結繭、化蛾等蠶的生長形態,已有一定認識。對養蠶工具曲(箔)、植(蠶架)、筐(蠶匾)、蓬(蘆席)等都有記載。
在傳統養蠶技術的基礎上,各地都重視制種,清代時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貴州等地,都有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地方蠶品種,其中浙江餘杭、新昌、蕭山等地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
技術上對上族採用高棚簇,隨老隨捉,忌用地簇。將「出口乾」又改進為「灼蠶不灼繭」。在三眠開葉時,令食拓葉二三次,以省桑葉,且絲韌有光澤。少葉時可用白米粉摻桑葉上喂蠶,絲光白而韌。
採摘秋桑葉曬干,研為細末,留存燥處,在養蠶時遇雨葉濕,可以這種葉末摻人,有灼濕、易飽、省葉之效。這些都是代用飼料添食的好辦法。
1898年杭州創辦蠶學館.學習國外育蠶經驗和理論,消除微粒病,用新法選育成青柱、新圓、諸桂、轟青等一批新品種,並用轟青與諸桂雜交,育成中國最早的改良品種青桂,在當時佔有很大比重。
❻ 中國有幾千年的蠶絲生產歷史,目前,哪個品牌生產的蠶絲質量最好呢
我是裝飾公司負責采購的,國內bubble
lamp蠶絲燈不多,且大部分用於出口。內銷的話中山古鎮的蠶寶寶燈罩廠有這類蠶絲燈,你可以去看看。
❼ 養蠶,在中國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據古史傳說,中國在黃帝時代已開始養蠶。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約4700年的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發現未碳化而呈黃褐色的絹片和雖已碳化但仍保持一定韌性的絲帶及絲線,又在河南安陽殷墓中發現粘附於青銅器上、因銅銹滲透而保存下來的絲綢殘片。
另外,殷代卜辭中有桑、蠶、絲、帛的象形字和祭祀蠶神的記載。這都表明中國是蠶桑絲織的發源地,許多國家最初的蠶種和養蠶技術都是由中國傳去的。
據史書記載,中國的「田蠶織作」早在公元前12世紀就傳到了朝鮮,2世紀末或3世紀初,又經過朝鮮傳到日本。中國也曾直接將蠶種和養蠶技術傳到日本。 6世紀或7世紀則循著絲綢之路經波斯傳到阿拉伯和埃及。8世紀時傳到西班牙,以後傳遍地中海各國。15世紀傳到法國,16世紀末或17世紀初傳到今日蘇聯的歐洲部分。
(7)蠶絲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夏秋養蠶應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六、發現病蠶要及時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漿的消毒盆內,禁用病蠶飼喂畜禽,以防止病原傳播擴散,污染環境。
七、蠶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蠶室周圍攤曬,應集中到野外堆漚或放入糞坑內漚制,以防止病原擴散。
八、夏秋高溫,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葉、及時運葉,合理貯葉。貯桑池每個齡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過夜桑葉。
九、高溫多濕天氣忌喂濕葉,貯桑葉不能灑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鮮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養蠶季節,蠶室不要存放穀物、糠麩等物,以免受潮產生蟎類,養蠶時危害蠶兒。
❽ 絲綢歷史有幾千年
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考古發現的,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❾ 蠶絲的發展歷程
據考古發現,約在4700年前中國已利用蠶絲製做絲線、編織絲帶和簡單的絲織品。商周時期用蠶絲織制羅、綾、紈、紗、縐、綺、錦、綉等絲織品。蠶有桑蠶、柞蠶、蓖麻蠶、木薯蠶、柳蠶和天蠶等。由單個蠶繭抽得的絲條稱繭絲。它由兩根單纖維借絲膠粘合包覆而成。繅絲時,把幾個蠶繭的繭絲抽出,借絲膠粘合成絲條,統稱蠶絲。除去絲膠的蠶絲,稱精練絲。蠶絲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蠶絲,其次是柞蠶絲,其他蠶絲因數量有限未形成資源。蠶絲質輕而細長,織物光澤好,穿著舒適,手感滑爽豐滿,導熱差,吸濕透氣,用於織制各種綢緞和針織品,並用於工業、國防和醫葯等領域。中國、日本、印度、前蘇聯和朝鮮是主要產絲國,總產量佔世界產量的90%以上。
蠶絲是古代漢族文明產物之一,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生產為極早之事,相傳黃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蠶;甲骨文中有絲字及絲旁之字甚多。
中國絲在漢代已經外銷國外,《史記》大宛傳就記載了張騫出使西域返國,向武帝報告此行所見:騫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國賈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其俗土著,大與大夏同,而卑濕暑熱雲;其人民乘象以戰,其國臨大水焉。』」張騫出使當在公元前二世紀,其在大夏所見之蜀布、邛杖乃系由印度轉售而來,印度能有餘貨外銷,可見其境內供需已十分充裕。根據印度學專家雅各比(HermanJacobi)考證:公元前四世紀,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Candragupta)在位時,大臣高底里雅(Kautilya)所撰書中不僅有支那之名,且謂該時絲已販運至印度;絲在印度除了做衣服外,還用作帝王的旌旗,臨風招展,颯然有聲。在其它運銷印度的商品如樟腦、鐵、鉛、茶、銀朱、荔枝、豆、馬、花生中,絲是首屈一指的暢銷物。印度古代著名的《摩奴法典》(Manusmrti)將中國(Cina)與希臘人並列。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也有對中國絲(Cinamsuka)的記載;梵文中許多與絲有關的字如Cinapatta(成捆的絲)以及前所提Cinamsuka(絲衣服)等,皆以Cina這個字做成組成的部分,可見中國絲對古代印度之影響。 —嫘祖創造養蠶繅(sao)絲方法的傳說
「春蠶到死絲方盡,留贈他人御風寒。」春蠶,這個可愛的小生命,吃的是桑葉,吐出的卻是一縷縷細絲;它無私地將潔白的蠶絲奉獻給人類織造絲綢,自己卻度盡了一生的辛勤,化成蛹,默默地幽閉在自造的蠶繭之中了。
蠶是怎樣被人們發現的?蠶兒吐絲又是誰發現的?
遠古時代,天地悠悠,氣象萬千。那時人們穿著十分簡陋。有人把一片片樹葉串連起來披在身上,有人把剝下來的獸皮晾乾後和身上一裹,就算是衣服了。
可是,串連起來的樹葉,穿在身上悉悉索索的,稍動一下便紛紛散落了。獸皮呢?它的禦寒性能好,也很耐用,可是,又重又硬,穿在身上非常不自在,一到夏天,渾身淌汗,又熱又悶,使人難以忍受。
後來,人們發現麻類植物,外面的皮層可以剝下來撕成一條條的,經過手工加工成麻線,再編織成一塊塊麻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比穿樹葉或披獸皮要舒適得多。於是,人們開始種麻,織造麻布,製作麻布衣服。
穿著麻布製作的衣服,雖然輕便、透氣,也耐穿,可是畢竟很粗糙,穿在身上不柔軟。於是,人們在尋找新的衣著原料中,發現了蠶絲,並用來織制絲綢衣物。
說起蠶絲的發現,還有一個美麗而動人的傳說呢!在4500多年前,居住在黃河流域的黃帝戰敗蚩尤後,建立了部落聯盟,黃帝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部落聯盟建立以後,便按照部門分工管理經營,有管理種植五穀的,有管理製造生產工具的,有管理製作衣服的等等,各司其職。製作衣服部門由黃帝的妻子嫘(lei)祖親自負責管理。
嫘祖在管理製作衣服飾物過程中,還找來黃帝部下三位大臣協助,他們是:管理製作帽子的胡曹,管理製作服裝的伯余,管理製作鞋子的於則。有三位大臣直接負責管理,嫘祖本來可坐享其成了,可是,嫘祖是一位勤勞的婦女,不願閑著,常常是白天帶領部落的婦女上山剝樹皮,下田剝麻皮,晚上再與其他婦女一起,把男人們狩獵回來的獸類皮毛剝下來,進行加工製作。不多久,部落的大小首領都穿上衣服。可是,嫘祖由於過度勞累,終於病倒了,整天不思飲食。看護的婦女想盡辦法,做了很多嫘祖平時愛吃的食物,嫘祖一看,盡是搖頭。三天過去,嫘祖沒有進食任何東西,看護的婦女個個著急萬分。就在這時,有一位婦女提議上山采一些可口的鮮果給嫘祖吃。眾人覺得是個好主意,便急忙上山去了。她們跑遍了近山遠峰,採摘了不少果實,可一上口,不是酸的,就是澀的,很難進口。直到太陽快下山,突然一婦女在一片桑樹林發現滿樹結著的一隻只白色小果,她們以為找到了好鮮果,趕忙採摘了幾只,便急匆匆趕下山來。到家後,用嘴一咬,誰也無法咬動,也沒有什麼味道。幾個婦女站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難過得直發愣。
正在這時,一位幫廚的婦女從她們身邊走過,聽了她們所碰到的問題,隨便說了一句:「現在有火了,咬不動,何不用水來煮爛它?」「在理!在理!」眾婦女異口同聲表示贊同。她們連忙把白果倒進鍋里,加上水後,便架起火燒煮。可是,燒了好一陣,撈起一隻用嘴一咬,還是咬不動,這時,旁邊的一婦女,以為浮在上面的咬不動,那些覺在鍋底下的一定煮爛了。於是,她拿了一根小樹枝在鍋里攪拌起來。攪了幾下,往外一拉,發現樹枝上纏著不少頭發絲般的白絲。她們抽呀、纏呀,沒有多長時間,在鍋里煮的白果全都變成細白絲線。
婦女們吱吱喳喳的聲音,驚動了隔壁卧床休息的嫘祖。吵鬧聲愈來愈大,嫘祖堅持要起床過去看個究竟,便在看護婦女的攙扶下,步履維艱地一步一步地移動著。當她來到婦女們當中時,婦女們便繪聲繪色地把這個新鮮事說給嫘祖聽。嫘祖聽後,心情十分興奮,病情也減輕了大半,立即想親自動手試試。身邊的婦女不肯讓她動手,把纏在樹枝上的細絲線拿來給她看。嫘祖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女人,她細看纏在樹枝上的細絲線後,便對周圍的婦女說:「這不是果樹的果子,不能進食,不過,它可派上用場了。」隨後嫘祖還詳細詢問了果子是從哪裡摘來的,在哪山,哪樹上。
說來也怪,這事的第二天,嫘祖的病就全好了,開始進食東西,體力也有所恢復,她不顧旁人的勸阻,在婦女們的帶路下,親自上山去看個究竟。她們來到那一片桑樹林前,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邊休息邊觀察。當她們靜下來後,只聽見樹上傳來陣陣「撒、撒、撒」的聲響,像秋天細雨打在樹葉上似的。再走近抬頭一看,原來樹上爬滿軟綿綿的大蟲子,正蠕動著身子,貪婪嚙食著桑葉。不大一會兒,周圍的桑葉都吃光了。後來,嫘祖又上山觀察了幾次,弄明白了掛在樹上一隻只白果子,是那些大蟲子在樹上吐出的細絲結成的一隻只橢圓形的小皮袋兒,而並非是樹上結出的果實。
從此以後,人們便把這種能吐絲的大蟲子叫做「蠶」,蠶結的小皮袋兒叫做「繭」,蠶吃的樹葉叫做「桑葉」。從這時候開始,嫘祖親自栽桑、養蠶、繅(sao)絲,並把這方面的技術傳授給其他人。這樣,年復一年,人們學會了栽桑、養蠶,發明了用蠶絲來織制絲綢。當時黃帝看到這一神奇的寶貝,喜形於色,贊不絕口,立刻命令伯余織成絲綢、製成禮服。絲綢溫柔飄逸,如行雲流水,精美絕倫,與當時粗硬的獸皮、麻布相比,真有天壤之別。就這樣,嫘祖被後人供奉為「先蠶」(蠶種),看作是養蠶、繅(sao)絲的創造者。
「嫘祖養蠶」,只是一個傳說,不過,這個傳說卻告訴我們: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蠶絲。當時,是人們發現樹上野蠶結成繭,再從繭中抽出長長的絲,並且將它織成衣料。以後逐漸地學會把野蠶捉到家裡喂養起來,為了給蠶兒提供桑葉,也就種植起桑樹。嫘祖的傳說,只是把漢族勞動人民的創造歸功於嫘祖一人,而編成的故事罷了。 蠶絲是古代漢族文明產物之一,其之發明當為極早之事,相傳黃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蠶;甲骨文中有絲字及絲旁之字甚多。《穆天子傳》中就有周穆王「休於獲澤(今山西陽城縣),以觀桑者,乃飲於桑林」的記載;《尚書》禹貢謂:「兗州厥貢漆絲,厥篚織文;青州噘篚檿絲;徐州厥篚元纖縞;揚州厥篚織貝……」可見古代產絲地之廣。
中國絲早在漢以前已經輸出,且聞名於國外,《史記》貨殖列傳謂:
烏氏倮,畜牧。及眾斥責,求奇繒物,問獻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今倮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烏氏倮販賣絲貨,運銷外國,竟成巨富,位同封君,列朝議事。中國絲絹在當時國際市場之身價,由是可見。無怪後來武帝欲通西南,皆為昆明夷所阻,不能通21,其目的或在壟斷商務。甘英欲出使大秦,安息人為專擅繒彩之利,亦從中加以阻止。
然中國絲之出口,及於漢際已然大量而充裕的外銷國外各地,《史記》大宛傳記載了張騫出使西域返國,向武產報告此行所見:
騫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國賈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其俗土著,大與大夏同,而卑濕暑熱雲;其人民乘象以戰,其國臨大水焉。』」張騫出使當在西元前二世紀,其在大夏所見之蜀布、邛杖乃系由印度轉售而來,印度能有餘貨外銷,可見其境內供需已十分充裕。印度古代著名的《摩奴法典》(Manusmrti)將中國(Cina)與希臘人並列。
❿ 養蠶在我國已有幾年的歷史
早在商周時期,就開始人工養蠶了.有3000多年歷史了. 殷代甲骨文中不僅有蠶、桑、絲、版帛等字,而且還有一些和蠶權絲生產有關的完整卜辭。 考古學家還不是一次在殷墓中發現有形態逼真的玉蠶,例如河南安陽墓和山東蘇埠屯都出土的有商代的玉蠶。 《詩經》中就有許多詩篇提到蠶桑。例如《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愛求柔桑。」意思是:春天裡一片陽光,黃鶯鳥兒在歡唱。婦女們提著籮筐,走在小路上,去給蠶採摘嫩桑。這描繪了當時婦女們採桑養蠶的情景。 周代已經大面積栽種桑樹。《詩經·魏風·十畝之間》中有「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的詩句,意思是:十畝桑園綠樹間啊,採桑兒多悠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