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系統地學習吟誦
吟誦的方法分兩大類。有格律者(近體詩詞曲、律賦、駢文、時文等)為一類,依格律而吟誦;無格律者(古體詩、古文等)為一類,多有上中下幾個調,吟誦時每句或做微調,組合使用,以求體現詩情文氣。
吟誦者可以用基本調吟誦任何詩詞文賦。只依字句和情緒做微調而已。但是,這不是好的吟誦。真正好的吟誦是吟誦自己喜歡的詩文,因為吟誦是自娛,沒有感覺的詩文是不去主動吟的。這些喜愛的詩文經過反復吟誦,琢磨爛熟,在基本調的基礎上,會又有改進,形成獨特的曲調。
㈡ 吟唱詩人的發展歷史
吟唱詩人 (bard) 原指在凱爾特人中寫作頌詞和諷刺作品的人;推而廣之,泛指部族中擅內長創作和吟詠英雄極其業績的詩容歌的詩人和歌手。早在公元1世紀,拉丁作家盧卡努斯就把吟唱詩人說成是高盧或不列顛的民族詩人或歌手。這種習俗在高盧逐漸消失,但在愛爾蘭或威爾士都保存下來。愛爾蘭的吟遊詩人通過詠唱保存了頌詩的傳統。在威爾士,bard 一詞一直是詩人的同義詞;10 世紀的吟唱詩人曾分為不同的等級。雖然在中世紀末這類的詩人衰落了,但威爾士的這個傳統保存下來,並在每年舉行的全國詩人和音樂家的賽會上都要慶祝一番。 大概是在公元前10世紀。荷馬史詩就是根據游唱詩人所傳頌的故事改遍。游吟詩人往往不識字,口頭傳唱著神話英雄故事,在王宮貴族的宴會中演出。
㈢ 吟誦是不是一定要按照古音傳唱,能不能自己譜曲
吟誦規則
二、吟誦者有一些基本調。這些調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這些調來自師承家傳,或旁人之調,或自采別調,都經自己的語感改造過。這些調一般為古體詩的幾個調(有上中下之分),近體詩的平起、仄起各數調,讀文則與此接近。特別注意,自己不能隨便編調,如果走音的話後果自負
三、吟誦者可以用基本調吟誦任何詩詞文賦。只依字句和情緒做微調而已。但是,這不是好的吟誦。真正好的吟誦是吟誦自己喜歡的詩文,因為吟誦是自娛,沒有感覺的詩文是不去主動吟的。這些喜愛的詩文經過反復吟誦,琢磨爛熟,在基本調的基礎上,會又有改進,形成獨特的曲調。
四、吟誦的要求有高低之別。其初級要求為:
1、平長仄短。其中平聲指1、2聲,仄聲是3、4聲。五言詩歌以四行為一組,若為平起詩(即第一行第二個字為平聲),則第1、4行第二個字拖長,第2、3行第四個字拖長。若為仄起詩,則相反。七言詩歌以四行為一組,若為平起詩,則第1、4行2、6字拖長,第2、3行第四個字拖長。若為仄起詩,則相反。
注意:
1.除入聲字外所有行的尾韻拖長。
2.入聲字在古代有許多,例如月等,必須讀的短而快。
3、依字行腔。中國所有的傳統音樂都稱依字行腔,而唯有吟誦最嚴。吟誦力求把每個字的涵義表達得最清楚,所以與字音最貼近。因此,吟誦調一般也是比較簡單的結構,易學易記。
4、文讀語音。吟誦是必須文讀的,這樣才能最接近詩文的原貌。南方方言各有文讀語音系統。北方也有,而又以入聲字的處理最為突出。綜合以往的情況,可知當代的新吟誦,也須文讀。主要是入聲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聲字要吟短音。押韻的字要盡量按平水韻發音,不可不使押韻。平仄不可混,如看、嘆等字,要吟平聲。其餘如車讀如駒等,因與吟誦調關系不大,似可不必太嚴。
符合此三條要求的,方為吟誦。掌握此方法的人,可以吟誦任何作品。
五、吟誦的中級要求為:
1、運氣發聲。吟誦當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氣發聲,因而氣度平和,意蘊深廣,有彬彬君子之風。
2、腔音唱法。吟誦的唱法,在原則上是中國式的腔音,即音高、音強、音長不固定,始終以情而定,隨時在飄動。
3、搖頭擺身。吟誦者不可僵立不動,感情到處,自然有體態。搖擺不是勻速的,而是體現著吟誦者對聲音的高低、強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聲音大時向後,聲音小時向前。因為是腔音唱法,所以體態的變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搖為主。
做到這三條,其吟誦方有味道。
六、吟誦的高級要求為:
1、情通古人。吟誦就是反復琢磨作者的原意,體會詩文的涵義。終有一天,豁然貫通,與作者之心越千百年而相通,此篇之吟誦始成。
2、自成曲調。某些特別有感覺的篇目,才會反復吟誦,終至情通古人,而此時此篇的吟誦調,定與基本調有了比較多的差異,而只適用於此篇。
3、修身養性。吟誦者把吟誦作為自娛、學習、健身的手段,成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時吟誦對於身心健康、養氣養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做到這三條,吟誦方至化境,為人生一大樂事也。
吟誦的界定
一、漢語古代詩詞文賦的創作、傳承、學習的語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誦、念四大類。念,就是用口語讀。誦,是藝術化的念,強調清晰准確和語氣情感,但沒有音階。吟,有音階,是像唱歌一樣地誦讀。吟和唱的區別是:唱是音樂為主,語言為輔,目的在於欣賞曲調;吟是語言為主,音樂為輔,目的在於更准確地表達語言內容。
二、吟誦的概念歷來不甚統一,沒有固定的指稱,有吟唱、吟詠、吟哦等多種說法。我們根據文獻考證和采訪調研,得出如下結論:吟誦是吟和誦的合稱。在古代人的概念里,吟,即吟詠;誦,即誦讀。吟詠的對象多是詩詞,誦讀的對象多是文賦。吟詠一般有音階曲調,但是也有個別的沒有音階曲調。誦讀很多沒有音階曲調,但是也有相當部分是有音階曲調的。為此,我們現在按有無音階曲調,來區分吟和誦。
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言之不足故有詠歌。文學本來就是通過非口語的形式來表達口語不能「盡」之「意」。詩詞文賦,哪裡有用口語形式寫成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本是一種聲音。文字只能反映語音的音質,卻不能說明語音的音長、音強、音高。把文學當作文字來解釋,或當作口語來閱讀,又怎能體會文學的涵義?用什麼聲音形式創作,就當用什麼聲音形式欣賞。古代的詩詞文賦,是用唱、吟、誦三種形式創作的。崑腔之前的唱已基本不存,所以唯有吟誦的形式最能接近原貌,最可體會涵義。古代的詩詞文賦,皆可吟誦。
四、吟誦之誦,不是朗誦之誦。吟誦的誦,遵循傳統的規則。朗誦是從西方傳入的,在中國還不到百年的歷史。百年之前,但識字者皆會吟誦,不會朗誦,與今日之情況恰好相反。
五、吟誦有廣狹之分。廣義吟誦,當指世界上所有語言中的吟誦現象。吟誦不獨漢語所有。次廣義吟誦,當指各民族對於漢語古典詩詞文賦的吟誦。比如日本、朝鮮、越南以及中國多個少數民族都有漢詩文吟誦。狹義的吟誦,當指次廣義吟誦中的「私塾調」,即通過私塾、家學等教育系統代代相傳的吟誦,而非直接用民歌、戲曲等方式來吟誦詩文。狹義吟誦即「中華吟誦」,是中華吟誦學會的主要工作內容。我們也用這個概念申報世界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吟誦的體系
一、吟誦的語音,與當地方言有密切的關系。但是,沒有全部用方言口語語音吟誦的。吟誦使用的是文讀系統的語音。在北方,更接近官話,在南方,更接近當地方言。文讀與方言口語的差異,在北方可在10%—30%左右,在南方更大,最多者甚至可達到80%。
二、吟誦的腔調,舊稱為吟詩調、讀書調等,我們統稱吟誦調,在音樂學上的分類屬於民歌的小調類。此前學界的關注極少。
三、吟誦調與當地的音樂體系相近,與當地的宗教音樂、民歌、琴歌、戲曲、說唱等都可能有互相影響的關系。吟誦調各地都不一樣。一片地區也有相對固定流行的吟詩調,但是細究起來,則代代不同、人人不同、次次不同。
四、吟誦調和吟誦的方法,對於中國音樂,尤其是聲樂的影響非常大。中國音樂體系的很多特點,都與吟誦有密切的關系。
五、吟誦是自娛的,不是表演藝術。更重要的是,吟誦是學習方法。怎樣去吟誦一篇詩文,實際上就是怎樣理解這篇詩文。學習者往往通過反復吟誦,不斷修正,達到對詩文的記憶和理解。
六、吟誦又是即興的,因為每次吟誦,吟誦者對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情都會有變化,所以吟誦每次也有不同。
七、古代的吟誦,還具有文人的特點。其審美趣味也是文人的。
八、各地的吟誦有各種發聲特點,與漢族其他聲樂有同有異,但總的來說,是漢語式的自然和自由地發聲。它和漢語的特點結合非常緊密,是適合漢語特點並且放大漢語特點的。吟誦講究以氣馭聲,依字行腔,腔音特徵比較明顯。
九、吟誦原則上沒有節拍,不是均分律動的節奏。因為吟誦跟著感情走,感情的變化是沒有節拍的。有節拍的吟誦是特殊情況。吟誦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始終控制著聲音的高低、強弱、疾徐、曲直,變化分明。
十、一般吟誦是拖長腔的,所謂曼聲長吟。古代的詩詞文賦,本來每個字之間的間隔就是比較長的,並非如今口語的快速讀過。音長超過口語常規,自然會讓人聯想其深意,是為言外之意。詩詞文賦的涵義,就是建立在每個字拖長的語音形式之上的。這就是吟誦的創作方式。所以也用吟誦來欣賞之。
參考資料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MxODU1NTA4.html
㈣ 吟誦的意思
1.泛指讀書。《晉書·儒林傳·徐苗》:「 苗少家貧,晝執鉏耒,夜則吟誦。」
2.謂有節奏地誦讀詩文。《隋書·薛道衡傳》:「 江 東雅好篇什, 陳主 尤愛雕蟲,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無不吟誦焉。」 唐李白《游太山》詩之四:「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二:「 高宗 親書此聯於幅紙,黏之殿壁……吟誦此聯,凄然出涕。」 清梅曾亮《歐氏又一村讀書圖記》:「 岳庵 雖家居,亦囊篋鱗雜,不能吟誦無事如曩時。」馮牧《<郭小川詩選>代序》:「﹝它們﹞值得我們吟誦……首先是因為它們時時響徹著的那種可貴的主旅律。」
孔羽《睢縣文史資料·袁氏陸園》:「袁氏(袁可立)陸園在鳴鳳門內,……每逢佳日節期,州內文人名士在此聚會。所吟誦的詩歌,後來薈為專集,名《蓬萊紀勝》。」
3. 釋義:大聲誦讀詩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
與朗誦截然不同,古代說話原本就是吟誦。
(4)吟誦歷史多久了擴展閱讀
一、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吟誦感興趣,各地的吟誦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教育界也自發開始了恢復吟誦傳統,把吟誦引回教育體系的探索。
二、在大學方面,陳少松先生1987年起在南京師范大學開設古詩文吟誦選修課至今,影響很大。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常年傳授吟誦。廣州分春館門人陳永正、呂君愾等先生一直在中山大學等傳授粵語吟誦。
2007年,北京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學院、淮陰師范學院、台灣輔仁大學聯合成立吟誦詩社。2007年,徐健順在中央民族大學成立吟誦詩社——紫竹詩社,次年成立「首都高校吟誦傳承研究聯誼會」,有20多個大學的詩社參加。北京師范大學的王寧先生、首都師范大學的謝綏東先生、北京語言大學的王恩保先生等都傳授過吟誦。
三、在中小學教育方面,語文界很早就開始吟誦教學的探索了。廣州的陳琴老師創「素讀經典」教學法,現已經推廣到全國,其中已經使用了自創唱詩的手段。上海的戴建榮老師推行吟誦朗誦法,也已經在全國推廣。上海的彭世強老師進行吟誦教學,效果顯著,被評為特級教師,也在十幾個省傳授過經驗。廈門的陳水龍老師也把閩南語吟誦引進教學,堅持了十多年,等等。
四、在最近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中,有更多的地方引進了吟誦的形式。上海《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每年都組織各地的老師學習「經典誦讀」的教學法,其中也包括吟誦。這些都說明吟誦是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的,只是很多吟誦還不規范,很多吟誦也缺乏傳承,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五、在社會上,安徽馬鞍山每年都有吟誦活動。大連圖書館館長張本義先生讓圖書館系統的人員都學習吟誦,並組織演出交流。中華詩詞學會曾成立吟誦委員會,周篤文先生、戴學忱先生等,在各地推廣吟誦。文懷沙先生倡導「東方吟誦學」,在媒體上大力宣傳吟誦。常州、漳州、泉州、武漢、蘇州等地,常年仍有吟誦雅集。
㈤ 吟誦跟朗誦有啥區別
有三個區別:詞義、技巧、作用。
1、詞義不同:
吟誦:大聲誦讀詩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
朗誦:清清楚楚的高聲讀誦。使詩文語氣連貫而見情意。
2、技巧不同
吟誦:
吟誦者有一些基本調。這些調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這些調來自師承家傳,或旁人之調,或自采別調,都經自己的語感改造過。這些調一般為古體詩的幾個調(有上中下之分),近體詩的平起、仄起各數調,讀文則與此接近。
吟誦者可以用基本調吟誦任何詩詞文賦。只依字句和情緒做微調而已。,因為吟誦是自娛,沒有感覺的詩文是不去主動吟的。這些喜愛的詩文經過反復吟誦,琢磨爛熟,在基本調的基礎上,會又有改進,形成獨特的曲調。
朗讀:
朗讀的技巧,指朗讀者為了准確地理解和傳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感情而對有聲語言所進行的設計和處理,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語言活動。
這些設計和處理是從作品內容出發的,它將正確處理語言的斷和連(停頓),輕和重(重讀),揚和抑(語調),不僅使語言生動、形象,還使語言具有表現力和音樂性。
3、作用不同
吟誦:
吟誦是高效的學習方法,用這種方法,不僅記得牢,而且理解得深。
吟誦是培養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吟誦的方法和內容,都包含著中國傳統的文人品格,其正直、高尚、關注生命、投身社會,先天下而憂,後天下而樂的精神。
吟誦也是健身手段。日本在這方面頗有發展,因此吟誦在日本也很興盛。
吟誦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它是語言、音樂、詩歌結合最緊密的地方,可以揭示語言-音樂-詩歌的關系,從而證明詩歌的意義究竟與語言的意義有什麼樣的差異,為什麼有差異,以及怎樣確定這個差異。
朗讀:
是有利於開發右腦,有利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有利於學生體會到辯論、爭論的價值,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
有利於「詩性美」的再現,每篇文章、書籍都有著「詩」的美,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而大聲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
(5)吟誦歷史多久了擴展閱讀
吟誦的界定:
1、漢語古代詩詞文賦的創作、傳承、學習的語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誦、念四大類。念,就是用口語讀。誦,是藝術化的念,強調清晰准確和語氣情感,但沒有音階。
2、吟誦的概念歷來不甚統一,沒有固定的指稱,有吟唱、吟詠、吟哦等多種說法。根據文獻考證和采訪調研,得出如下結論:吟誦是吟和誦的合稱。
3、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言之不足故有詠歌。文學本來就是通過非口語的形式來表達口語不能「盡」之「意」。
4、吟誦之誦,不是朗誦之誦。吟誦的誦,遵循傳統的規則。朗誦是從西方傳入的,在中國還不到百年的歷史。
5、吟誦有廣狹之分。廣義吟誦,當指世界上所有語言中的吟誦現象。吟誦不獨漢語所有。次廣義吟誦,當指各民族對於漢語古典詩詞文賦的吟誦。
㈥ 傳統吟誦是在什麼之後隨著私塾的廢除
傳統吟誦是在什麼之後,隨著師叔的廢除傳統吟誦是在八股文的改革之後,隨著世俗的費廢除。
㈦ 古代什麼時候開始吟誦
吟誦,是
漢文化圈中的人們對漢語詩文的傳統誦讀方式,也是
中國人學習文化時高效的教育和學習方法,有著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代代相傳,人人皆能,在歷史上起到過極其重要的社會作用,有著重大的文化價值。漢語的詩詞
文賦,大部分是使用吟誦的方式創作的,所以也只有通過吟誦的方式,才能深刻體會其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因而吟誦也是漢語詩文的活態。吟誦是我國優秀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公認的
中國文化獨特魅力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吟誦漢詩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僅在華人中間,而且在
日本、韓國等很多漢文化圈國家中,也一直流傳,比如日本的吟詩社社員就有百萬人以上,他們經常來中國交流訪問。吟誦規則
一、吟誦的方法分兩大類。有格律者(近體詩詞曲、律賦、駢文、時文等)為一類,依格律而吟誦;無格律者(古體詩、古文等)為一類,多有上中下幾個調,吟誦時每句或做微調,組合使用,以求體現詩情文氣。
二、吟誦者有一些基本調。這些調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這些調來自師承家傳,或旁人之調,或自采別調,都經自己的語感改造過。這些調一般為古體詩的幾個調(有上中下之分),近體詩的平起、仄起各數調,讀文則與此接近。特別注意,自己不能隨便編調,如果走音的話後果自負。
三、吟誦者可以用基本調吟誦任何詩詞文賦。只依字句和情緒做微調而已。但是,這不是好的吟誦。真正好的吟誦是吟誦自己喜歡的詩文,因為吟誦是自娛,沒有感覺的詩文是不去主動吟的。這些喜愛的詩文經過反復吟誦,琢磨爛熟,在基本調的基礎上,會又有改進,形成獨特的曲調。
四、吟誦的要求有高低之別。其初級要求為:
1、平長仄短。其中平聲指1、2聲,仄聲是3、4聲。五言詩歌以四行為一組,若為平起詩(即第一行第二個字為平聲),則第1、4行第二個字拖長,第2、3行第四個字拖長。若為仄起詩,則相反。七言詩歌以四行為一組,若為平起詩,則第1、4行2、6字拖長,第2、3行第四個字拖長。若為仄起詩,則相反。
注意:
1.除入聲字外所有行的尾韻拖長。
2.入聲字在古代有許多,例如月等,必須讀的短而快。
3、依字行腔。中國所有的
傳統音樂都稱依字行腔,而唯有吟誦最嚴。吟誦力求把每個字的涵義表達得最清楚,所以與字音最貼近。因此,吟誦調一般也是比較簡單的結構,易學易記。
4、文讀語音。吟誦是必須文讀的,這樣才能最接近詩文的原貌。南方方言各有文讀語音系統。北方也有,而又以入聲字的處理最為突出。綜合以往的情況,可知當代的新吟誦,也須文讀。主要是入聲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聲字要吟短音。押韻的字要盡量按平水韻發音,不可不使押韻。平仄不可混,如看、嘆等字,要吟平聲。其餘如車讀如駒等,因與吟誦調關系不大,似可不必太嚴。
符合此三條要求的,方為吟誦。掌握此方法的人,可以吟誦任何作品。
五、吟誦的中級要求為:
1、運氣發聲。吟誦當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氣發聲,因而氣度平和,意蘊深廣,有彬彬君子之風。
2、腔音唱法。吟誦的唱法,在原則上是中國式的腔音,即音高、音強、音長不固定,始終以情而定,隨時在飄動。
3、搖頭擺身。吟誦者不可僵立不動,感情到處,自然有體態。搖擺不是勻速的,而是體現著吟誦者對聲音的高低、強弱、疾徐、
曲直的控制,如聲音大時向後,聲音小時向前。因為是腔音唱法,所以體態的變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搖為主。
做到這三條,其吟誦方有味道。
六、吟誦的高級要求為:
1、情通古人。吟誦就是反復琢磨作者的原意,體會詩文的涵義。終有一天,豁然貫通,與作者之心越千百年而相通,此篇之吟誦始成。
2、自成曲調。某些特別有感覺的篇目,才會反復吟誦,終至情通古人,而此時此篇的吟誦調,定與基本調有了比較多的差異,而只適用於此篇。
3、修身養性。吟誦者把吟誦作為自娛、學習、健身的手段,成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時吟誦對於身心健康、養氣養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做到這三條,吟誦方至化境,為人生一大樂事也。
吟誦的界定
一、漢語古代詩詞文賦的創作、傳承、學習的語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誦、念四大類。念,就是用口語讀。誦,是藝術化的念,強調清晰准確和語氣情感,但沒有音階。吟,有音階,是像唱歌一樣地誦讀。吟和唱的區別是:唱是音樂為主,語言為輔,目的在於欣賞曲調;吟是語言為主,音樂為輔,目的在於更准確地表達語言內容。
二、吟誦的概念歷來不甚統一,沒有固定的指稱,有吟唱、吟詠、吟哦等多種說法。我們根據文獻考證和采訪調研,得出如下結論:吟誦是吟和誦的合稱。在古代人的概念里,吟,即吟詠;誦,即誦讀。吟詠的對象多是詩詞,誦讀的對象多是文賦。吟詠一般有音階曲調,但是也有個別的沒有音階曲調。誦讀很多沒有音階曲調,但是也有相當部分是有音階曲調的。為此,我們現在按有無音階曲調,來區分吟和誦。
三、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言之不足故有詠歌。文學本來就是通過非口語的形式來表達口語不能「盡」之「意」。詩詞文賦,哪裡有用口語形式寫成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本是一種聲音。文字只能反映語音的音質,卻不能說明語音的音長、音強、音高。把文學當作文字來解釋,或當作口語來閱讀,又怎能體會文學的涵義?用什麼聲音形式創作,就當用什麼聲音形式欣賞。古代的詩詞文賦,是用唱、吟、誦三種形式創作的。崑腔之前的唱已基本不存,所以唯有吟誦的形式最能接近原貌,最可體會涵義。古代的詩詞文賦,皆可吟誦。
四、吟誦之誦,不是朗誦之誦。吟誦的誦,遵循傳統的規則。朗誦是從西方傳入的,在中國還不到百年的歷史。百年之前,但識字者皆會吟誦,不會朗誦,與今日之情況恰好相反。
五、吟誦有廣狹之分。廣義吟誦,當指世界上所有語言中的吟誦現象。吟誦不獨漢語所有。次廣義吟誦,當指各民族對於漢語古典詩詞文賦的吟誦。比如日本、朝鮮、
越南以及中國多個少數民族都有
漢詩文吟誦。狹義的吟誦,當指次廣義吟誦中的「私塾調」,即通過私塾、家學等教育系統代代相傳的吟誦,而非直接用
民歌、戲曲等方式來吟誦詩文。狹義吟誦即「中華吟誦」,是中華吟誦學會的主要工作內容。我們也用這個概念申報世界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吟誦的體系
一、吟誦的語音,與當地方言有密切的關系。但是,沒有全部用方言口語語音吟誦的。吟誦使用的是文讀系統的語音。在北方,更接近官話,在南方,更接近當地方言。文讀與方言口語的差異,在北方可在10%—30%左右,在南方更大,最多者甚至可達到80%。
二、吟誦的腔調,舊稱為吟詩調、讀書調等,我們統稱吟誦調,在音樂學上的分類屬於民歌的小調類。此前學界的關注極少。
三、吟誦調與當地的音樂體系相近,與當地的宗教音樂、民歌、琴歌、戲曲、說唱等都可能有互相影響的關系。吟誦調各地都不一樣。一片地區也有相對固定流行的吟詩調,但是細究起來,則代代不同、人人不同、次次不同。
四、吟誦調和吟誦的方法,對於
中國音樂,尤其是聲樂的影響非常大。中國音樂體系的很多特點,都與吟誦有密切的關系。
五、吟誦是自娛的,不是表演藝術。更重要的是,吟誦是學習方法。怎樣去吟誦一篇詩文,實際上就是怎樣理解這篇詩文。學習者往往通過反復吟誦,不斷修正,達到對詩文的記憶和理解。
六、吟誦又是即興的,因為每次吟誦,吟誦者對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情都會有變化,所以吟誦每次也有不同。
七、古代的吟誦,還具有文人的特點。其審美趣味也是文人的。
八、各地的吟誦有各種發聲特點,與漢族其他聲樂有同有異,但總的來說,是漢語式的自然和自由地發聲。它和漢語的特點結合非常緊密,是適合漢語特點並且放大漢語特點的。吟誦講究以氣馭聲,依字行腔,腔音特徵比較明顯。
九、吟誦原則上沒有節拍,不是均分律動的節奏。因為吟誦跟著感情走,感情的變化是沒有節拍的。有節拍的吟誦是特殊情況。吟誦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始終控制著聲音的高低、強弱、疾徐、曲直,變化分明。
十、一般吟誦是拖長腔的,所謂曼聲
長吟。古代的詩詞文賦,本來每個字之間的間隔就是比較長的,並非如今口語的快速讀過。音長超過口語常規,自然會讓人聯想其深意,是為言外之意。詩詞文賦的涵義,就是建立在每個字拖長的語音形式之上的。這就是吟誦的創作方式。所以也用吟誦來欣賞之。
吟誦的價值
一、吟誦是中國漢語
古詩文的活態。在吟誦中,包含了很多語言本身所沒有的意義,這些意義也是附著詩文一起流傳的。古人的心態、情態、意境,只有吟誦的時候最接近,最能體會。現在的古詩文只剩文字,意義已經和古代有很多的不同,現代人無法體會了。不吟誦的古詩文,已經不是古詩文的原貌。
二、吟誦是高效的學習方法,用這種方法,不僅記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誦里,已經包含了句讀、格律、結構、修辭等等一系列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寓教於樂。吟誦尤其對於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吟誦還是培養創造力和個性的重要方法。
三、吟誦是詩樂傳統的核心。古代的傳統是詩樂一家,即所謂詩樂傳統。在詩樂傳統中,最重要的就是吟誦傳統。因為不是所有的詩都是唱的,但是所有的詩文在吟誦這里,都是入樂的。因此,在古代,文人即詩人,詩人即
音樂家。人人都會用自己的音樂抒發自己的感情。現代西方文化把音樂變成了職業化的東西,大眾只能欣賞,不能創作。大家都只能唱別人的歌。搶救和恢復吟誦傳統,也可以恢復中國古代的詩樂、吟唱的優秀傳統,讓人人都敢張口唱,人人都敢唱自己的曲調。
四、吟誦是傳承中國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吟誦裡面,包含了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無處不滲透著中國文化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吟誦的方法,以及經過吟誦以後的詩文內容,都把中國文化的精神本質表現出來,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五、吟誦是培養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吟誦的方法和內容,都包含著中國傳統的文人品格,其正直、高尚、關注生命、投身社會,先天下而憂,後天下而樂的精神,都是今日青少年非常需要學習的。
六、吟誦也是健身手段。日本在這方面頗有發展,因此吟誦在日本也很興盛。
七、吟誦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它是語言、音樂、
詩歌結合最緊密的地方,可以揭示語言-音樂-詩歌的關系,從而證明詩歌的意義究竟與語言的意義有什麼樣的差異,為什麼有差異,以及怎樣確定這個差異。如果對每首詩歌的意義的解釋都改變了,整個文學史、文學理論當然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㈧ 詩詞吟唱有多少年的歷史
詩詞在中國文化歷史上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的文化瑰寶,比如說:唐詩、宋詞、元曲等等,他們各領風騷,獨具魅力。
㈨ 常州吟誦的歷史沿革及分布情況
常州吟誦屬於吳地吟唱流傳下來的一脈,迄今為止,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傳承歷史。考察其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吳地吟唱(吳吟),肇始於戰國時代,經唐宋發展,明清走向繁盛。
常州古屬吳地,吳地的概念最先源於春秋後期五霸之一的吳國,當時吳國的疆域大致在今天的蘇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區和皖東地區,狹義上的吳地一般就是指的蘇南(蘇錫常)、浙北(杭嘉湖)。如《戰國策·秦策二》中就有「誠思則將『吳吟』」的描述,可以算是運用吳語吟誦的最早記載。
秦漢以後,「詩」、「歌」雖然分家,但吟誦作為最基本的表現手段之一,仍以其獨具的魅力被傳承了下來。即便在魏晉南北朝的「清商樂」中,也依然能感受到來自吳吟、越唱的影響。至唐、宋二代,有關「吳吟」的描寫更不乏見於文人詩作:如《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李白);「越調管吹留客曲,吳吟詩送暖寒杯」(白居易《戲和賈常州醉中二絕句》);「楚國茱萸月,吳吟梨栗船」(貫休《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名垂小篆矜垂露,詩作吳吟對綺霞」(徐鉉《送應之道人歸江西》);「吳吟未至慢,楚語不假些」(陳師道《與魏衍寇國寶田從先二侄分韻得坐字》);「馬蹄又入風埃去,回首吳吟謝迮翁」(秦觀《題湯泉二首》)等,其流行的程度可見一斑。明清以降,常州讀書之風熾盛,文人名士輩出,為東南之冠,有「常州星象聚文昌」(袁枚)的美譽。
由於吟誦歷來為前人慣用的讀書方式,而讀書風盛又帶動了常州吟誦風盛,故「吳吟」傳統在當地被很好地繼承下來。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了近代,直到「五四」運動前,吟誦不僅是當地文人在創作、交流和欣賞詩文時的通用方式,也是少兒學習詩詞古文必不可少的入門工具。
「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後,白話文、新體詩逐漸取代了文言文、舊體詩的歷史地位,傳統的吟誦藝術漸趨衰微,吟誦日見稀少,以至於吟誦成為了少數文人學士掌握的「絕學」品種。
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當地採集、收錄的情況看,吟誦者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界,所吟內容在相當程度上還保留著歷史的傳承,與社會上零星分散的藝人或愛好者(僅吟「絕句」)相比,其掌握的吟誦音調要豐富得多。
㈩ 吟誦調的歷史淵源
常州吟誦迄今為止,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傳承歷史。考察其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吳地吟唱(吳吟),肇始於戰國時代,經唐宋發展,明清走向繁盛。常州古屬吳地,吳地的概念最先源於春秋後期五霸之一的吳國,當時吳國的疆域大致在今天的蘇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區和皖東地區,狹義上的吳地一般就是指的蘇南地區(蘇錫常)。關於吳吟有許多記載,最早出現在《戰國策·秦策二》:「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吳地獨特的方言和人文地理,也造就了吳地獨特的音樂、語言和文學藝術,吳吟基於吳地方言,有獨特的音調,李白在他的詩文中多次提到「吳吟(吳歌)」,「我有吳趨曲,無人知此音」(《贈薛校書》)、「試發清秋興,因為吳會吟」(《送麹十少府》)、「昨夜誰為吳會吟?風生萬壑振空林」(《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等。所以,後人說「平頭均楚制,長耳嗣吳吟」。 常州吟誦與江南吳地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既凝聚了常州的人文歷史,又飽含著先輩們的文化基因。據載,盛唐時常州有著名的「茶山境會」,宋代時常州每年春季借「勸農」之機舉行「春遊詩酒會」,明代的時候常州亦有「詩酒藝會」。但隨著科舉制和私塾的消亡,傳統的吟誦為西方的朗誦取代,漸趨沉寂。有幸的是,在上世紀20年代國學大師趙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誦,1971年趙元任先生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舉行的「中國演唱文藝研究會」活動中,主講《各種不同形式的吟誦》,並用常州方言示範吟誦了多種不同形式的古詩文,並錄唱片,為後來的常州吟誦再次興起留下了火種。近現代以來,「常州吟誦」領域擁有諸多的吟誦名家,先後出現了趙元任、周有光、鄒宗浩、丁彥士、吳玉良、史肇美、何祖述、陸汝挺、屠岸、羊淇、史曼倩、錢璱之、鄒醒國、惲正平、羊漢等一批代表性人物,其影響遍及海內外華人界與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近年來,常州加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力度,成立了常州吟誦藝術協會,促進了研究和傳承工作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