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到底有多少年啊如題 謝謝了
八千多年抄。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襲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
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北京大學歷史系古文字學家葛英會也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
1、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屬於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的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即半坡陶符,於省吾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其中一些是數字。
2、青墩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江蘇省青墩遺址,距今5000年前,有數字刻符。
3、庄橋墳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橋墳遺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連字成句了。
4、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
② 中國文字的發展有多少年歷史了
1、陶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回自公元前4800—答—4300年之間。
2、甲骨文的出現: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王八擔」、「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左右~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現今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檔案,甲骨文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歷史。
3、對於陶文的性質是文字還是簡單符號,學術界看法不一致。
4、如以半坡陶文為中國文字的起源,那麼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5、如以殷墟甲骨文中國文字的起源,那麼距今已有3500年左右的歷史。
③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到底有多少年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④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多少年
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回,之前的時期稱為「答史前時代」。中國歷史中有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代的「倉頡發明文字」等等,但都無證可考。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商代時文明已經十分發達,有歷法、青銅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時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國家組織,並且具有了封建王朝的規模。若從政治和社會形態來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
⑤ 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的有多長時間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有3700年的歷史。而如果算上五帝時候的話呢,是五千多年沒錯。 因為夏600年,堯舜165年,三皇並不是傳說,所以大約有500年。 這樣算就是差不多五千年。
⑥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多少年
人們通常認為,地球上最早的文字,在5200年以前,出現在現今的伊拉克的南部。那是一種楔形文字,也叫「釘頭」文字,因為它的形狀像釘頭。據說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蘇美爾人使用的文字。再晚些時候是古埃及人創造聖書字(約5000年前)再就是我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傳統的說法是在3500年前。楔形文字和聖書字都已在歷史的煙塵中消亡,惟有甲骨文卻演變成現代漢字,成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而且使用地域相當廣闊。從日本、朝鮮半島、沖繩、台灣省、中國大陸、印度支那、新加坡直到南洋群島都處在使用漢字的地帶,再加上遍布各大洲的華裔、華僑,使用漢字的地域可謂遍布世界。
據考古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上面說的文字史可能要重寫,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能出於中國。中國日報最近發表了WANG SHANSHAN 先生的長篇文章《Arkeologists(Archaeologists )[注1]rewrite history 》。如果「the signs carved into 8,600-year-old tortoise shells can be found the meaning of by academics 」,那就將證明中國的甲骨文遠遠早於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⑦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多少年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⑧ 中華上下五千年,已證實的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多少年呢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由於商朝存在於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那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有3000多年。
除甲骨文這本活史書以外,商朝也是青銅時代,銅鼎也成為了商朝文字記載歷史的載體。在銅鼎之上,商人會鐫刻一些精美的圖案和文字,記錄當時的社會風貌,反應當時的等級制度。
總之,商朝開辟了我國用文字記錄歷史的先河。
⑨ 中國有記載歷史有多少年
籠統地說成是抄上下五千年其實是不科襲學的,應該從有文字記載的夏朝算起,即從約為公元前2070年開始算,也就是說中華文明有4000多年歷史了,很偉大的文明啊。
不過,中華文明還並不是最早的,埃及文明更早,而且更發達,而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大家可以想像,在夏朝出現之前500餘年,埃及就有能力建造金字塔了(埃及的文字出現的就更早了),這真是天大的奇跡啊!
再附一個參考資料:由於夏以前無地下史料,只能憑借傳說,因此中華文明史只能從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算起。夏以前是否有中華文明的遺存,中國考古界一直期待著能夠找到實物依據。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就踏上了尋找中華5000年文明起源的征程,他們從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陶器刻劃的符號去尋找,從大汶口文化遺存陶器刻劃的「文字」等跡象去尋找,試圖以此論證中華文明起源可以早到距今5000年甚至6000年,但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⑩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多少年
們通常認為,地球上最早的文字,在5200年以前,出現在現今的伊拉克的南部.那是一種楔形文字,也叫「釘頭」文字,因為它的形狀像釘頭.據說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蘇美爾人使用的文字.再晚些時候是古埃及人創造聖書字(約5000年前)再就是我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傳統的說法是在3500年前.楔形文字和聖書字都已在歷史的煙塵中消亡,惟有甲骨文卻演變成現代漢字,成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而且使用地域相當廣闊.從日本、朝鮮半島、沖繩、台灣省、中國大陸、印度支那、新加坡直到南洋群島都處在使用漢字的地帶,再加上遍布各大洲的華裔、華僑,使用漢字的地域可謂遍布世界. 據考古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上面說的文字史可能要重寫,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能出於中國.中國日報最近發表了WANG SHANSHAN 先生的長篇文章《Arkeologists(Archaeologists )[注1]rewrite history 》.如果「the signs carved into 8,600-year-old tortoise shells can be found the meaning of by academics 」,那就將證明中國的甲骨文遠遠早於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