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人為什麼選擇了阿道夫·希特勒
1929年10月的一場世界經濟危機給希特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希特勒稱經濟危機是「政府無能」,是政府接受《凡爾賽和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結果,是共和國和歷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
㈡ 希特勒是被歷史選擇,還是他創造了歷史
兩樣都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㈢ 為什麼歷史選擇了希特勒,為什麼人們選擇了希特勒
經濟大危機沖擊了民主制度本不建全的德國,很多人失業,老百姓生活困難,由於生產過剩,以至於成摞馬克成為孩子們的積木。希特勒是有野心的,在這種條件下他抓住了機遇,不斷想辦法獲得大家的支持。大家正出在經濟危機的折磨下,聽信了他所謂的繁榮,就選舉了他,就這樣人民選擇了他。可他一上任就不是那麼碼事了,他上任做了什麼也不用我多說,反正歷史就這樣的選擇了他。總結一下歷史選擇他的原因:一、德國政治制度不夠健全;二、經濟危機的打擊;三、希特勒有野心;四、人們聽信了他的謊言。
㈣ 德國人是非常嚴謹的,為什麼當時會選希特勒上台呢
當時的希特勒之所以會被很多的民眾選上台,其實就是因為當時德國內部的經濟實在是太差了,而希特勒也是正好藉此來宣言自己的政治口號。其實有時候我們並不能夠把大部分的普通民眾想的太過於理智或者是過於睿智,很多民眾在聽到了希特勒的這些政治宣言以後就以信以為真,於是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一些大的財閥,都是把自己的票投給了希特勒。
所以也有人戲稱,如果在1938年的時候希特勒就去世了,那麼希特勒將會成為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元首,而希特勒也會成為世界范圍內傳奇人物之一。但可惜的是,希特勒並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在德國經濟和軍隊都恢復了之後便開始蠢蠢欲動,這才有了二次世界大戰。
㈤ 回復:德國人民為什麼選擇希特勒
小鬍子是德國人的精神領袖,出色的政治家,演說家,他上台後結束了德國分崩離析的局面版,使德國富權強起來,德國崛起,是希特勒的功勞,也使德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大大提高,所以當時德國人很崇拜希特勒,,某方面來說,希特勒是一個很優秀的領袖,他讓祖國強大了,也讓人民幸福了,(希特勒使德國的絕大多數的失業工人找到了工作,結束了德國的經濟危機)
正如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就指出過,「他要為德國人民爭取生存空間」以至於悍然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大部分德國民眾也無條件支持他,從德國人的角度來看,跟隨一個偉大的領導人開疆擴土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情。凡事都有兩面性,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解釋的。
㈥ 德國人民為什麼會選擇希特勒
在對待歷史的問題上,德國人的反思是深刻的,但這反思卻與民族性無關,而是因為有了公民政治意識。在戰後一段時間,許多德國人對歷史的看法其實充滿謬誤,尤其在涉及到納粹的國內政策和猶太人問題上。歷史是大人物創造的,但在大人物背後卻站著千千萬萬小人物,他們是納粹統治的民眾基礎,沒有他們歷史就沒有體積。
正是由於這一點,二戰剛結束,美國記者邁耶就重返德國,在十年居住期間,他跟蹤采訪了十位普通德國人,了解到為什麼大多數普通德國人會擁護納粹,其答案正如他為自己的書所取的書名:他們以為他們是自由的。
一戰後,德國背負了巨額戰爭賠款,新建的魏瑪共和體制一直處於混亂之中,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更使德國雪上加霜:馬克大幅貶值,失業率高達30%,而各派政治力量卻整天互相攻訐、無計可施。希特勒上台前,這十位普通德國人都處於失業狀態,生活無著。在他們的回憶中,1933年納粹上台至1939年戰爭爆發前是德國歷史上最好的時光。納粹靠著使德國強大和富裕的承諾贏得選舉,上台後即大搞基礎建設,整頓社會秩序,迅速振興了經濟,恢復了公共服務。僅僅三年間,德國的高失業率即下降為零,成為當時的經濟強國,並且實現了共同富裕,連工薪階層也能和管理階層一樣去國外度假。
納粹所以能迅速壯大,全靠大量工人、失業者、農民與中產人士的支持。在那段時間,這十位德國人的家庭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不再受窮挨餓。一位裁縫告訴記者,1918年的共和使他父親變窮,是納粹給了他父親工作。他想要的就是安全保障、國家提供的工作,而且有保險和養老金;1935年他成為納粹成員後,這些夢想全都實現了。一位木工則說,納粹縮小了貧富差距,每個人都有了工作機會,而戰後雖然有了自由,但自由卻不能作為生活的替代品。
這表明,盡管納粹上台後就開始鎮壓反對派,迫害猶太人,但只要讓民眾得到他們想要的物質生活,他們就會支持納粹。在他們看來,如果希特勒不發動戰爭,他就仍將作為歷史上振興德國的偉人而載入史冊。
那位木工就發現,納粹制度「有許多好處」:納粹打破了階級區分,使他與上層人之間有了同等地位,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在群眾組織「勞工戰線」中,他與一位教師也成了戰友,大家完全平起平坐。那位裁縫曾給大學教授做衣服,他對此既自豪又忌恨,成為納粹成員後,他發現自己可以對教授們指手劃腳了,這使他感到極大的心理滿足。希特勒非常懂大眾心理,他爭取他們支持的辦法不是提高福利,而是增強他們的翻身解放意識。社會福利的增加畢竟是有限度的,而平等甚至在政治上比他人優越卻能使普通人獲得幸福感,哪怕他們的生活並不是太好。
實際上,這些普通人都是很正派勤勞的人,他們在納粹統治下沒有受過迫害,也不認識任何高層人士,甚至不知道大屠殺。即使他們知道一點也不相信,認為是猶太人的謠言。由於缺乏公民權利意識,他們總覺得猶太人經商太有錢,感到很不公平,認為剝奪猶太人的財產是應該的。那位裁縫就告訴記者,正是猶太人偷走了自己祖先的所有東西。一位銀行職員則認為,應當讓猶太人的經濟下降到與他們的人數成比例。他們渴望社會公平,但卻缺乏把各種事實聯系起來的能力,把宣傳和事實分開來的能力,因而看不到納粹的「公平」是在攻擊人的基本價值和所含的權利。
導致納粹上台的不是民主制度本身,而是當時的德國人的政治觀點多是從個人處境出發,對他人的權利漠不關心。他們沒有社會公民意識。
所以與許多普通德國人一樣,納粹宣傳說通貨膨脹是猶太人造成的,他們就相信了。報紙上整天告訴他們,「猶太人是世界資本家」,「猶太人統治著英國」,「猶太人控制著俄國」。那位裁縫曾與記者談到毒氣室,說:「如果發生了那種事,那它是不對的,但我相信它沒發生過。」偏見使他只相信官方媒體的宣傳,而不是相信事實。即使發生了屠殺事件,他也認為領袖是好的,壞事都是周圍人乾的,是地方上的納粹濫用了黨的原則,領袖只是受騙了。但他自己每天看到猶太人佩帶恥辱的袖章,卻視為理所當然。1938年11月10日,發生了猶太會堂縱火案,一群孩子從被砸的猶太人糖果店搬運糖果,警察和成人在旁邊看著。此事他們也都知道,但並不覺得這是在犯罪,因為他們從沒有聽說過穆勒所說的「多數人的暴政」,也沒有聽說過漢密爾頓的名言:「先生,你們的『人民』是一隻巨獸。」
為了鞏固對民眾的思想統治,納粹強調的都是一些非智性的品格,諸如忠誠、純潔、勞動、簡朴和愛國主義等,並把喜歡思考的知識分子看成是不可靠的、有危害性的階層,這給那些不願思考的人提供了一個不思考的借口。對於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多數普通人只有二選一的簡單思路,一位收賬員曾告訴記者,他最喜歡的希特勒的名言是:「要麼這樣,要麼那樣。」這給大多數德國人的選擇提供了一個解釋:為了實現國家富強完全可以放棄維護個人權利。在這位美國記者看來,這些普通德國人不是不關心政治,而是缺少政治權力意識,不懂得自己擁有最高權力的公民的責任,總認為國家是崇高的,而個人無足輕重,因而對他人的苦難漠然置之,甚至參與迫害。
戰後德國人開始了新生活,這十位普通人的生活又一度變得艱難,他們需要承擔比從前更多的個人選擇和責任,對此他們總是抱怨和不滿,覺得納粹曾經把一切都管理起來,統治得很好。這表明,他們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受騙,他們以為他們在納粹統治下是自由的。事實上,他們渴望的從來不是自我實現的自由,而是想要擺脫「自由選擇的可怕負擔」(陀思妥耶夫斯基語)。
這位美國記者由此得出結論,這是自由制度與不自由制度造成的價值觀之別。從一個習慣於凡事自主的美國人的角度看,這些普通德國人缺少的其實是公民意識和勇氣:「一種能夠使人既不被統治也不統治別人而是能夠自我統治的勇氣。」
對於同一事物,不同的價值觀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是現代世界分裂的主要原因。對於從前的許多德國人來說,納粹並不是一目瞭然的邪惡,只有當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了價值觀,具備了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公民意識與責任,明白對他人權利的剝奪即意味著對自己權利的剝奪,才會真正認識到納粹的實質與危害。
㈦ 二戰中德國人為什麼會選希特勒當國家元首
呵呵,朋友看你的問題你大概不懂政治?
我先問你一個問題,戰國時期秦國人為什麼選秦始皇當皇帝,他對其他六國進行侵略,攻城略地,濫殺儒生。我來回答你,他為了統一我中華,屠殺儒生是為了把那些逆黨消滅在萌芽,每個偉大領袖和統治者都有「統一大業」這個心願。
希特勒還沒有上台時德國經濟十分蕭條,家家都有下崗職工,溫飽都不能解決,希特勒在競選和演講中鼓勵大家不要放棄,並且關心民生,老百姓都擁護他上台了,之後德國經濟在希特勒的帶領下發展迅速,三年以後已經達到世界第一了,希特勒一邊發展國力一邊和美英巧妙的處理外交關系,和蘇聯結盟,他是個天生的政治家。
到了1935年左右,德國的軍事實力,財力,教育,科技都到達世界第一的水平了。希特勒認為德國可以發兵攻佔其他國家建立一個新的文明世界,他先是強行打下歐洲然後撕毀了和蘇聯的互不侵犯條約。雖然最後失敗了,可是希特勒卻是德國歷史上最好的領袖,沒上過一天軍校可以打下整個歐洲,國家衰落時人民都沮喪只有他不放棄,目光高瞻遠矚一生不屈不撓,這都是他的人格魅力。
另外我告訴你,希特勒不是什麼惡魔,別忘了現在世界受美國英國控制,他們打敗納粹德國以後就可以以勝者為王的身份隨便評論戰敗者,客觀的來看希特勒不是什麼惡魔,他只是個能力很強的政治家軍事家,由於得罪了美國,英國,蘇聯,遭到全世界抨擊。
沒有希特勒德國不會發起戰爭,可是蕭條的經濟,下崗的人群,由誰來解決這個我真不知道。
你不了解希特勒,他發動二戰和秦統一六國,曹操打劉備,一個意思,戰爭不死人就不叫戰爭了,朋友你要是能力出眾到可以當上國家主席,你把國家發展到很強盛很強盛,周圍的朝鮮,日本,印度還在封建時代你回做什麼?
㈧ 有些人為何會崇拜希特勒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第一:獨特的身世。他是一個42歲的農婦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是他爸爸第三次結婚生的,前3個孩子都不幸夭折。
第二:年輕時特有的幻想。從帕騷市到維也納,到慕尼黑,年輕時充滿了離奇坎坷的經歷。尤其是他一戰時的經歷,使他開始投身政治。
第三:傳奇的政治生涯。由一個下士,進入政壇,改造德國工人黨。從慕尼黑啤酒館暴動,進入監獄,由一本《我的奮斗》,蠱惑了德意志名族,並成為學校教材。繼而重建納粹黨,後門奪權,建立獨裁體制,在1921年成為納粹黨黨魁,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1934年成為德國元首。
第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戰爭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被公認為是二戰的主要發動者。在二戰前期,德國及其他軸心國佔領了大部份的歐洲、北非、東亞及太平洋諸島嶼。瘋狂的迫害猶太人,屠殺了將近600萬。
第五:神秘的最後歲月。1945年德國戰敗,他的下落成為歷史之謎。不僅如此,希特勒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未解之謎的人物,一個非德國本土出生的人,既沒有政治經驗,也沒有資金和政治背景,居然成為了德國元首,並發動了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二戰。
第六:留下了太多的名言和軼事。例如關注國民健康,與中國的軍火交易等。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里下手。
最後總結一下,不可否認這個歷史人物留給了後世太多的恐懼和陰影,也留給了後世太多的未解之謎。我們應該崇拜的是給人類創造了和平、價值和財富的名人,不宜去崇拜一個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災難的罪魁禍首。從歷史的角度看,帝國主義發展到這個階段,歷史必將出現一個這樣的人,不論是歷史選擇了希特勒還是希特勒創造了歷史,這都是一段充滿了血淚的過去,展望未來,我們的目光應該聚焦在光明中……
㈨ 為什麼有人崇拜希特勒
希特勒是梟雄,其個人能力和一手建立起來的第三帝國,雖然建立在戰爭和屠殺之上,但是不可否認,歐洲除了拿破崙外,無人再能超越希特勒建立的第三帝國的成就和輝煌。
希特勒白手起家,而且通過大選合法上台,是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唯一一個得到民眾支持合法上台的政權(墨索里尼是政變,而日X是軍部奪權),而最終,希特勒建立了一個橫跨歐洲大陸的大帝國,且不論其手段如何,但是這確實是一個驕人的戰績。希特勒是雄,但不能是英雄,便給他梟雄的名頭。
其實,凡是有能力,建立過霸業的人,大部分人都對其有一種莫名崇拜。比如拿破崙,建立法蘭西帝國,發動侵略戰爭橫掃歐洲大陸;再如曹操,篡奪大漢江山,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不做第二人。他們的成就也不都建立在血與火的戰爭之上么?但是現在,拿破崙是法國人心中的偉人,曹操甚至超過劉備等人,成為大多數人承認的三國第一霸主。
人們嚮往強者,崇拜強者,東郭先生是好人,可是他卻成了反面典型(東郭先生和狼),而且沒人會喜歡那個老好人。相反,暴君秦始皇,殺人無數,名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萬,但是他們非但沒有背上千秋罵名,相反,白起冤死,無數後人為其惋惜,秦始皇死後,依然有人對其功績大加贊賞。
這就是強者的魅力,無論什麼時候,強者總有他超越普通人的過人之處,希特勒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個優秀的政治家,優秀的統帥,而且成王敗寇,若二戰德國取勝,現在的歷史絕不會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