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泰州是什麼樣子

歷史上泰州是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1-03-07 16:29:59

❶ 歷史上的泰州.你了解泰州的歷史嗎

泰州,古稱海陵。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回限極,烈主喜之,以答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

❷ 泰州是什麼樣

泰州
基本概況 滔滔長江,奔流不息,在萬頃波濤即將入海之際,母親河放緩匆匆東行的腳步,用溫甜的乳汁滋潤著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泰州。

泰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沿岸,為長三角經濟區16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約124公里,東西最窄處約19公里,最寬處也僅55公里。全市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總面積中,陸地面積佔82.74%,水域面積佔17.26%。

有鳳凰城美譽的泰州,具有 2100多年的歷史,古稱海陽、海陵,漢初置縣,東晉設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國泰民安,龍鳳呈祥」,泰州之名從此而始。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古之海陵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飲譽神州。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泰州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現存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數百處,其中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的有134處,全市建有5座博物館,珍藏文物萬余件,不少為稀世珍品。千年古剎光孝律寺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園、崇儒祠、岳王廟、安定書院、施耐庵陵園、鄭板橋故居、梅蘭芳紀念館等人文景觀俱是泰州歷史文化的瑰寶。

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儒風之盛、夙冠淮南」,書法評論家張懷瓘、教育家胡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泰州學派」創始人哲學家王艮、評話宗師柳敬亭、「棋聖」黃龍士、「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地質學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歷代名賢中的傑出代表。宋代名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抗金名將岳飛、《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鏡花緣》作者李汝珍、民族英雄林則徐、書畫大師齊白石等均在此主政或興業。泰州也是胡錦濤總書記的故鄉,為泰州歷史留下了更加璀璨的一頁。

2100多年的歲月流轉、滄海變遷,泰州,越發顯得神定氣閑,清新脫俗。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千年文化的遺跡彷彿粒粒珍珠,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連綴成一幅波瀾壯闊、神采畢現的歷史畫卷。

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近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彰顯著泰州人不屈的意志,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泰州人民與外國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用鳥銃與抬槍擊沉英國軍艦。泰州又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員沈毅在這里發動了「五一起義」;抗日戰爭時期,陳毅三進泰州城,唇戰國民黨頑固派,挫敗了他們假抗日真反共的陰謀,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率部挺進蘇中,建立了蘇中抗日根據地;粟裕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戰役;彪炳史冊的「黃橋決戰」在這里拉開戰場,泰州人唱著《黃橋燒餅歌》浴血支前。1949年4月,張愛萍將軍受中央軍委之命在泰州白馬廟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式成立。人民解放軍在這里開始了氣勢磅礴的渡江戰役,揚起了渡江第一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了南京,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覆滅。

泰州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人民海軍從這里駛向大海。

泰州市戰略地位重要,自古以來,泰州就是里下河地區通江達海的門戶,對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泰州市地處沿海和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經濟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發以來,泰州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成為一座以工業為主的工商業城市。

作為長三角16座中心城市之一,泰州站到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起點。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近20年來,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所轄市、區有5個先後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的行列。2003年,全市實現GDP580億元,財政收入66.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5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608億元。2005年,泰州市在全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序中列第57位。200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過150億元,泰州進入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名列第47位。

泰州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科研基地,醫葯經濟總量已連續4年、經濟效益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位。揚子江葯業集團則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企業,2005年銷售收入、利稅和綜合競爭力三項指標均為全國第一位。

2005年10月,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中國醫葯城」----泰州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掛牌成立,一批全球領先、世界第一、世界唯一的高科技醫葯技術項目相繼在園區落戶,標志著泰州「醫葯航母"增添了「核動力」。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素有「教育之鄉」的美譽,全市擁有各類學校 1134所,其中國家級、省級重點高中20多所,高等院校5所。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南師大泰州學院和泰州廣播電視大學不斷發展壯大。

科技事業成績斐然,泰州被列為全國技術創新試點城市。截止2003年底,全市擁有各類科技人才20多萬人,創辦市級以上廠辦科研開發機構105家,其中博士後工作站9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18家,高新技術產品448項,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

中國的新興城市——泰州,必將對泰州地區乃至蘇中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風土人情
合過生辰八字,送過訂婚禮之後,這門兒女親事便是木板上釘釘,准成了。當然,也有訂婚過早,姑娘小伙長大之後不滿意那「娃娃親」,鬧退親的。不過極少,能退得了親的,更少。對年輕人鬧退親,家長和長輩們多半是反對的,「婚姻大事,豈能兒戲,怎麼能說退就退呢!」

親事確定下來之後,結婚之前不論多少年,早先的規矩,女方是不能到男方家去的。若是去了,必定遭到村上人的譏笑和責罵。說,堂堂一個閨女,「馬叉」得很,蹲不穩;又說,自個兒不當人,作賤自己,怕是個騷狐狸。真是什麼難聽的都出得了口。對女方姑娘如此苛求,但對男方小夥子則不是這樣的。男方的小夥子去女方家是名正言順的。按當地說法,平常無事,小夥子登門叫拜望,逢年過節上門則叫「看親」,一年下來至少三次:端午、中秋和過年。這三次是不作興空手而去的,應帶去按例的禮物,有幾樣是少不了的,水面(長命百歲)、京果(果然如意)、肉(福祿雙全)、魚(吉慶有餘)。千萬別小看了這幾樣,早先的鄉民們能否吃得上一日三餐都成問題,能備齊這幾樣的,算不得多。然而,這毛腳女婿上門,每次禮物的厚菲,往往會引起女方的不同反應,尤其是碰到愛沾小便宜的丈母娘,喜怒則完完全全寫在臉上。禮物豐厚,便是眉開眼笑,「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那女婿自然會受到很好的招待。禮物稍菲,則老臉一沉,話中帶刺,那女婿只會落個「毛腳女婿上門,薄粥三盆」。反差如此之大,弄得小夥子每次「看親」都要跟父母反復較勁,多爭取一些禮品,免得上了門之後,難看又難受。難怪當地有「寧可鍋里斷了勺,看親禮品不能薄」的說法。

平常四時八節「看親」的禮品,女方家只計較厚菲,而到了「通話」時,送「通話禮」則頗有考究。「通話」,實際上是男方家向女方家提出,「要帶人」啦!說白了,便是男方想成親,問女方同不同意,此即為通話。在當地,通話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男方先以禮品暗示,一種是送了禮品再請媒人口頭明說。由此看來,這「通話禮」是少不了的。送通話禮,多半在當年中秋節,除去每年中秋節應備的禮品之外,若想過年時成親,就非加送一對鵝、一對藕不可——這兩樣物件皆有講究。鵝,一為表明女婿為人忠厚老實,二為鵝的叫聲「嘎哦嘎哦」,其諧音意為「嫁我」,姑娘家自然明白其意。常聽人說,村莊挨村莊,風俗不一樣。此話不假。同屬蘇中里下河,也有地方通話禮不送鵝,而送一對鴨子的,其意甚明,鴨子即押子,養了兒子跑不掉。據說,高郵、興化一帶就興送鴨子。尚未成親,就想到要押子,是否嫌遠了一些,看來當地人頗看重傳宗之事的。通話禮中另一樣必不可少的物件:藕,一為但願姑娘「出污泥而不染」,二為女方不要阻攔這門親事,能像藕那樣「路路通暢」、「絲絲相連」。

但凡女方家從毛腳女婿的中秋節禮中見到鵝藕之後,心中便知姑娘快成了婆家的人了。如若同意姑娘出嫁,女方收下一隻鵝(或一隻鴨)、一枝藕即可,不同意就全部退回。碰上不肯收禮的情形,千萬不能輕易放棄。女方不肯收禮,有時不過是一種策略。哪個都明白,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擋也擋不住的。不是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么!這當口,得聽女方父母丟下的是什麼話。有的說,「姑娘還小啊。」有的說,「姑娘一年為家裡掙多少多少口糧呢。」如此等等,只不過是多要財禮的托辭,有意抬高姑娘身價的。只要請媒人出面,給女方家一個面子,過年辦喜事多半不成問題,盡管放心地擇佳期,「送日子」。

經濟概況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市實現GDP705.20億元,財政收入86.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4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12.09億元。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

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二百多家,規模以上企業一千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

春蘭集團,其發展之路被中國經濟學界稱為「春蘭現象」、「春蘭模式」、「春蘭奇跡」,已成為高科技支撐、多元化發展、國際化經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揚子江葯業集團,30年前還只是一個作坊式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成葯提取生產基地,綜合效益連續數年在全國6000多家醫葯企業中名列三甲。

緊跟春蘭和揚子江發展的步伐,陵光集團、LG公司、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集團、新世紀造船廠等企業脫穎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強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泰州特產
泰州梅蘭宴

共有21道菜、9道面點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於梅蘭芳的代表劇,如錦鳳還巢、林黛玉憐花、楚霸王別姬、楊貴妃醉酒等。「梅蘭宴」以淮揚風味為主,用料考究,製作嚴謹;追求本味、清鮮平和、菜品雅麗、形質兼美。

靖江蟹黃湯包

是中華六大名點之一,享譽大江南北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其特點:稠而不油、油而不膩、皮薄如紙、湯多味美;剛出籠時「放在盤里如座鍾,夾在筷上像燈籠」,蟹油金黃,輕輕晃動,宛如一枚軟殼蛋。品嘗湯包要記住十二字要領:「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

長江三鮮

包括刀魚、鰣魚、河豚,屬回遊性魚類。刀魚,學名刀鱭,魚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質細嫩,腴而不膩。鰣魚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美肥嫩,列全國「鰣、甲(中華鱘)、鯧、黃」四大名魚之首;加工時不去鱗,以保持其真味。河豚古稱「鰒魚」,有毒,國家衛生部門明令禁食;改革開放後,人工網箱或圍欄養殖獲得成功,無毒或微毒河豚菜餚堪稱一絕;河豚富含膠原蛋白,有滋容養顏等功效。

黃橋燒餅

歷史上,黃橋曾是江淮一帶的糧食集散地,黃橋燒餅成為挑夫們的快餐。在黃橋決戰中又成為支前的主食,從此「黃橋燒餅黃又黃,黃黃的燒餅慰勞忙……」這首著名的《黃橋燒餅歌》,隨著新四軍的腳步傳遍大江南北;並入選開國大典國宴,毛澤東稱贊「黃橋燒餅好出名的喲」。現分普通和精細兩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用料考究、製作精細、色澤黃亮、香脆可口,是江蘇省名點之一。

梅蘭春酒

選用優質高梁、小麥為主要原料,採取高溫制曲、高溫蒸餾工藝,經過長期貯存,精心勾兌而成。色澤微黃,清徹透明,香氣幽雅,酒體醇厚。先後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歷屆江蘇省食品博覽會金獎;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中亞及歐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朝鮮金日成主席訪問揚州時,梅蘭春酒被選作國禮。

靖江肉脯

靖江「雙魚牌」豬肉脯始創於1936年,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產品色澤鮮艷、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回味無窮,曾兩次榮獲國家金質獎,遠銷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是饋贈之佳品。

泰興白果

白果是銀杏的俗稱,泰興是銀杏之鄉,以盛產果大、仁滿、漿足、殼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貯藏的「大拂指銀杏」而著稱於世。泰興白果營養豐富,葯食俱佳,經常食用可預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遺精、帶下、尿頻等疾病,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有特殊療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指定為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權。2004年9月,通過國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雙認證;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中庄醉蟹

歷史悠久,馳名中外, 18世紀曾被選為進京貢品。選料講究,配製精細;肉質細嫩,色清比玉;五味俱全,鮮美誘人;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氨基酸,營養價值頗高。

宣堡小餛飩

以產於千年古鎮(宣堡鎮)而得名,具有皮薄餡嫩、味美湯鮮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中央電視台曾拍攝《宣堡小餛飩》專題片。

難得米酒

取里下河地區的精良糯米,採用傳統工藝釀制而成。風味獨特,含有多種氨基酸,久負盛名,「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為之留下了「家釀亦已熟、呼僮傾益盆,小婦便為客,紅袖對金樽」的佳句。

溱湖八鮮

溱潼湖水域寬闊,水質清淳,物產豐饒,以其水產品製作的「溱湖八鮮」名宴,名揚天下。

(1)、溱湖籪蟹:自古以來「南有澄湖閘蟹,北有溱湖籪蟹」,又稱「南閘北籪」。溱湖籪蟹,青眼紅毛,膏厚肉腴,為上乘之品。

(2)、溱湖甲魚:具有大、厚、團、黑四大特點,經常食用能滋陰補腎、涼血降壓。常與童子雞、甲魚蛋、海參配成「霸王別姬」、「帶子上朝」、「夜戰馬超」等名貴大菜。

(3)、溱湖銀魚:通體透明、如晶如玉,體態纖細、形似柳葉,無鱗無骨,是稀有的水產品之一。

(4)、溱湖青蝦:殼堅色青,體肥肉厚,取其製成的各種佳餚,別具風味。

(5)、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種繁多,各種美食水禽的體內含有賴氨酸、丙氨酸、組氨酸等,既有野生風味,又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6)、溱湖螺貝:殼薄肉嫩,味道鮮美,無臊腥之氣,性溫涼。經常食用可滋陰降火,降壓補腎,平肝宣肺。

(7)、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為青(魚)、白(魚)、鯉(魚)、鱖(魚),「小四喜」為昂(刺)、旁( 皮)、羅(漢)、鰺(魚)。用「大四喜」製作的各式大菜,實為溱湖美食之佳餚。「小四喜」均為野生,營養豐富,味道特別鮮美。

(8)、溱湖水蔬:品種繁多,均為無公害綠色食品,一年四季,源源不斷;色彩嬌艷,水靈脆嫩。

泰州「三麻」

指麻油、麻糕、麻餅。「壽星」牌麻油,不僅質純、香濃、味醇,而且對延緩皮膚衰老和燙(燒)傷後的皮膚再生有奇效。泰州生產麻糕歷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譽。雙色麻餅始創於清同治年間,兼甜、咸兩味,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回味無窮。

刁鋪羊肉

選用精心飼養的山羊,製作方法獨特,無膻味,冷切、紅燒、白燒均別具風味,老少食之皆贊不絕口。「高港全羊席」,更為特色名宴,每到冬季,四面八方慕名品嘗的人,絡繹不絕。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泰州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北岸。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南部瀕臨長江,北部與鹽城毗鄰,東臨南通西接揚州。面積5793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千米。

市人民政府駐海陵區

2005年,泰州市轄2個市轄區(海陵、高港)、代管4個縣級市(靖江、泰興、姜堰、興化)。

泰州市 面積5794平方千米,人口501萬(2004年)。
胡錦濤

胡錦濤,男,漢族,1942年12月生,江蘇泰州人,1964年4月入黨,1965年7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河川樞紐電站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工程師。

現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梅蘭芳

梅蘭芳(1894~1961),本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一字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泰州,生於北京。梅蘭芳8歲學戲,10歲時第一次登台,20歲時被上海各界稱為「伶界大王」。自民國4年(1915年)開始,梅蘭芳對京劇表現當代題材作了大膽探索,排演時裝戲《宦海潮》、《鄧霞姑》、《一縷麻》,揭露官場黑暗,為婦女的悲慘命運鳴不平。對傳統節目也精心加工整理,排演了《宇宙鋒》、《貴妃醉酒》、《奇雙會》、《金山寺》、《斷橋》、《打漁殺家》等。梅蘭芳突破傳統正工青衣專重唱功、不講究身段表情的局限,將花旦乃至刀馬旦的技巧融合運用,除繼承傳統唱腔外,還編制獨具個性的新腔。他的演唱咬字清晰,音色朗潤,唱腔婉轉嫵媚,流暢甜美。對旦角的念白、舞蹈、音樂、化妝、服裝也都作了大膽改進與創新,使之更能表現人物細膩的感情,形成在質朴中見俏麗、嫵媚中顯大方的梅派風格。梅蘭芳還曾與卓別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切磋交流,在美國被授予博士學位,是將中國戲曲傳播到國外並獲得盛譽的第一位戲曲表演藝術家。生平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以及自述傳記《舞台生活四十年》等。

施耐庵

施耐庵(約1296~1370)

元末明初文學家,名彥端,字耐庵,興化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駒場鹽民張士誠起義,興化一帶社會動亂,施耐庵遷居浙江杭州等地。社會安定以後,回到興化,不久遷至白駒,死後葬於施家橋。白駒施氏後裔奉施耐庵為一世祖,建有施氏宗飼。施耐庵結合自身的體驗,對廣為流傳的水滸故事進行加工,著成《水滸傳》這部古典文學名著。

柳敬亭

柳敬亭(1587~約1670)

本姓曹,名逢春(一作遇春),明末清初泰州人,後變姓柳,號敬亭。柳敬事精研說書技藝,受教於雲間(今上海松江)儒生莫後光,技藝大進,幾達「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的境界,曾在寧南侯左良玉軍中為幕僚,南明王朝覆亡後,重操說書舊業。由於親歷破國失家的變故,說書更加感人。且為人慷慨有大節,明末清初的名士多與他有交往。所說書目有《水滸》、《隋唐》、《三國》、《岳傳》等,為揚州評話創始人之一。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畫擅蘭竹。

❸ 泰州有多少年歷史

自公元937年稱泰州至今有1071年的歷史。

泰州,古稱海陵。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
西漢,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
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 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 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
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
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
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
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 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梁時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 蒲濤縣省,臨江縣並入寧海縣。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並入海陵縣,如皋縣並入寧海縣,臨澤縣並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
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並入海陵縣。唐,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並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並入海陵縣。
楊吳,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元宗保大十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 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3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16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21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23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
24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29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38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
民國30年2月至34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北行營與蘇北綏靖主任公署。民國38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7個縣。
1950年1月,蘇北泰州行政區與蘇北揚州行政區合並為蘇北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駐 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行政區,東台、台北兩縣劃屬鹽城行政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並,稱泰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泰州行政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行政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行政區。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
1958年7月,又改為專署轄市。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並,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揚州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目前,泰州下轄四市兩區和泰州經濟開發區。

❹ 有誰知道泰州的歷史

泰州,古稱海陵。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
西漢,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
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 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 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
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
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
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
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 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梁時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 蒲濤縣省,臨江縣並入寧海縣。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並入海陵縣,如皋縣並入寧海縣,臨澤縣並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
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並入海陵縣。唐,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並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並入海陵縣。
楊吳,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元宗保大十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 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3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16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21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23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
24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29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38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
民國30年2月至34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北行營與蘇北綏靖主任公署。民國38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7個縣。
1950年1月,蘇北泰州行政區與蘇北揚州行政區合並為蘇北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駐 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行政區,東台、台北兩縣劃屬鹽城行政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並,稱泰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泰州行政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行政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行政區。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
1958年7月,又改為專署轄市。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並,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揚州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目前,泰州下轄四市兩區和泰州經濟開發區。

——————————————————————————————
泰州名人:
梅蘭芳
梅蘭芳(1894~1961),本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一字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泰州,生於北京。梅蘭芳8歲學戲,10歲時第一次登台,20歲時被上海各界稱為「伶界大王」。自民國4年(1915年)開始,梅蘭芳對京劇表現當代題材作了大膽探索,排演時裝戲《宦海潮》、《鄧霞姑》、《一縷麻》,揭露官場黑暗,為婦女的悲慘命運鳴不平。對傳統節目也精心加工整理,排演了《宇宙鋒》、《貴妃醉酒》、《奇雙會》、《金山寺》、《斷橋》、《打漁殺家》等。梅蘭芳突破傳統正工青衣專重唱功、不講究身段表情的局限,將花旦乃至刀馬旦的技巧融合運用,除繼承傳統唱腔外,還編制獨具個性的新腔。他的演唱咬字清晰,音色朗潤,唱腔婉轉嫵媚,流暢甜美。對旦角的念白、舞蹈、音樂、化妝、服裝也都作了大膽改進與創新,使之更能表現人物細膩的感情,形成在質朴中見俏麗、嫵媚中顯大方的梅派風格。梅蘭芳還曾與卓別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切磋交流,在美國被授予博士學位,是將中國戲曲傳播到國外並獲得盛譽的第一位戲曲表演藝術家。生平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以及自述傳記《舞台生活四十年》等。
施耐庵(約1296~1370)
元末明初文學家,名彥端,字耐庵,興化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駒場鹽民張士誠起義,興化一帶社會動亂,施耐庵遷居浙江杭州等地。社會安定以後,回到興化,不久遷至白駒,死後葬於施家橋。白駒施氏後裔奉施耐庵為一世祖,建有施氏宗飼。施耐庵結合自身的體驗,對廣為流傳的水滸故事進行加工,著成《水滸傳》這部古典文學名著。

❺ 泰州的前身是什麼

周秦時代,今泰州即稱海陽。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前置海陵縣,東晉設海陵郡。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置州,先民祈盼「國泰民安」,因名「泰州」。宋熙寧五年(1072)年,泰州屬淮南東路。元初領海陵如皋兩縣,隸揚州路。明洪武初,省海陵縣入泰州,領如皋縣,屬揚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如皋入通州,泰州遂為散州。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為縣,泰州改稱泰縣。
五代設泰興、興化縣,明置靖江縣。
民國38年(1949年)1月21日,泰州城區解放,劃城區設置泰州市,鄉村設置泰縣。同年4月21日,蘇北行政公署成立,行署駐泰州,下轄泰州、揚州、鹽城、淮陰、南通5個行政區,41個縣(市)。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泰興縣、靖江市、泰縣、海安縣、如皋縣、東台縣、台北縣等縣(市)。
1950年1月,泰州行政區與揚州行政區合並為泰州行政區,地專機關駐泰州,下轄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縣、靖江縣、江都縣、興化縣、高郵縣、寶應縣、儀征縣、六合縣(1953年1月1日又從皖北滁縣地區劃進江浦縣)等縣(市),後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1953年2月蘇北泰州專署改名為江蘇省揚州行政公署。1950年5月至10月,1959年1月至1962年5月,泰州市與泰縣幾度劃並。

1996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將揚州市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市代管;以原縣級泰州市的行政區域設立海陵區。

1997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姜堰市的寺巷、鮑徐、塘灣、白馬、野徐5個鄉鎮和泰州市的口岸、刁鋪、永安洲、田河、許庄5個鄉鎮劃歸海陵區管轄。
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新設高港區,區政府駐口岸鎮;管轄從海陵區劃出的口岸、刁鋪、許庄、田河、永安洲、白馬、野徐7個鄉鎮。

❻ 江蘇泰州簡介

泰州市是江蘇省長江北岸的水陸交通樞紐,新興工業城市。位於揚州市與南通市之間,地當澛汀河、東泰運河、南官河與通揚運河交會外,通揚公路經此,扼省境長江北岸東西間水陸交通樞紐,里下河地區入江門戶。

這里春秋時代開發,長期隸屬吳國。漢代置海陵縣。與揚州幾度分合。1988年改為省轄地級市,並管轄靖江、泰興、姜堰、興化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總人口503萬。

境內地勢平坦,總體上呈現從南到北中間高、兩頭低的形勢,沿江地勢稍低,西北部低窪,河網密布,稱為「里下河水鄉」。自古以農業豐盛、鹽業發達著稱。西漢吳王劉濞設「海陵倉」於此。五代南唐和宋代均於此設海陵監。明代設鹽運使分司,管理淮南鹽業生產和運輸。自淮南鹽業衰落後,泰州經濟亦趨衰落。傳統手工業發達,特別以銀器打造為地方特色行業。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了紡織、機械、化工、電子、食品等工業,所產空調器、機動泵、發電機組、錦綸簾子布、機制紙和紡織品等均享有較高市場聲譽。工藝美術品以地毯、刺綉、絹花著名。20世紀80年代之後,泰州家 電業發展較快,春蘭牌空調曾經領軍中國空調業10年。

泰州市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較多,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渡江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及東進談判舊址、楊根思烈士陵園、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紀念館等現代革命歷史紀念場館,有泰興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興化垛田千島濕地奇觀、興化水上森林、鳳凰河國家水利風景區、河橫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區等自然風光,有泰州學政試院、興化船廳、興化鄭板橋故居紀念館、梅蘭芳故居紀念館、慶雲禪寺、曲江樓、上方寺溱湖明日涉園(又名喬園)、岳武穆祠和五代銅鍾等文物古跡。

泰州市 - 自然地理
泰州綠韻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
泰州南臨長江,北通鹽城,東鄰南通西接揚州,是蘇中里下河地區入江達海5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長江與內河的「T 」型結合部。泰州高港是重要的長江港口。

全市區域呈南北長條狀,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約124公里,東西最窄處約19公里,最寬處也僅55公里。全市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總面積中,陸地面積佔82.74%,水域面積佔17.26%。

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兩頭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在2~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在5~7米,北邊里下河地區真高在1.5~5米。

泰州晨曦全市區域內唯一的獨立山丘——靖江孤山,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鎮,海拔55.6米,周長1.5公里,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之一。全國四大孤山,鄱陽湖畔大小孤山以雋秀聞名,廣東肇慶孤山以俏麗聞名,杭州西湖孤山以嫵媚聞名,靖江孤山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長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
泰州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里的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是古代射陽湖的殘余。

江淮分水線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把揚州至淮安的運河稱為里河,里河與下河之間的地區稱為「里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而里河與下河之間的水位落差較大。里下河地區以興化地勢最低,俗稱「鍋底窪」。

泰州引江河泰州市在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性特徵。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具有無霜期長,熱量充裕,降水豐沛,雨熱同期等特點。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
泰州常年主導風向以東南風居多,春、夏兩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以偏北風為主。泰州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進入春季,6月上、中旬進入夏季,9月中旬開始進入秋季,11月中旬轉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個多月,夏季有3個多月,春、秋季各2個多月。一般情況下,該市四季的氣候特徵比較明顯。

春季,該市天氣多變。春季冷暖氣團互相爭雄,旋進旋退,因此天氣就時寒時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春天孩兒面,一天有三變」。春雨對三麥、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長,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時下種和萌
發都是極為有利的,這真是「春雨貴如油」。

初夏,來自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會帶來一段高溫多雨的天氣。該市夏季最典型的兩種天氣是梅雨和伏旱天氣。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是由於冷暖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均力敵,形成准靜止鋒天氣系統。這時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稱為梅雨(亦稱「黃梅雨」、「霉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正是梅雨季節的景象寫照。梅雨天氣一般持續23天左右。梅雨有利於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但由於夏季風強弱不一,雨期來臨有早有晚,持續期有長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現「空黃梅」或「旱黃梅」、「澇黃梅」、「遲黃梅」等不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氣最易出現旱澇災害,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的影響。

泰州人民公園梅雨過後的盛夏,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這時正值三伏季節,人們稱之為「伏旱」。伏旱天氣多出現旱災,尤其是對「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區威脅最大。盛夏,正值稻穀生長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開始揚花結籽,棉花開始吐絮,甘薯塊根開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應。
秋季天高氣爽,冬季風逐漸南遷,冷空氣慢慢占據該市,氣壓也逐漸升高,多出現晴朗天氣,這時的風力也不大,有利於此季的農作物成熟和收割。

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市也常受到台風的侵害。台風出現時,多強風、特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這也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等帶來嚴重的災害。

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受到寒潮侵襲。當冷鋒過境時(即北方冷空氣南遷時),全市普遍降溫,氣壓上升,有時還會出現大風、雨雪、霜凍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後,天氣轉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氣變化過程。如果遇到強冷空氣爆發南下(即冬季風強烈作用),48小時內氣溫驟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氣。寒潮是該市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寒潮入侵時,會造成劇烈降溫,有時還會出現大風、大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這對農業生產、水陸交通、市政建設及人民的生活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泰州市 - 歷史沿革

過江陰大橋就進入泰州境內泰州,古稱海陽、海陵,是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周秦時稱海陽,東晉設海陵郡,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美譽,南唐時建泰州,寓意「國泰民安」。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周代,稱海陽,屬吳國。

西漢,建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海陵區)。

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

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

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

泰州望海樓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

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

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南梁時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蒲濤縣省,臨江縣並入寧海縣。

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並入海陵縣,如皋縣並入寧海縣,臨澤縣並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並入海陵縣。

海陵區,泰州老城區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並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並入海陵縣。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政權將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南唐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

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代,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古民宅記錄了遙遠的過去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2月至34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北行營與蘇北綏靖主任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7個縣。

泰州古巷子1950年1月,蘇北泰州行政區與蘇北揚州行政區合並為蘇北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駐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行政區,東台、台北兩縣劃屬鹽城行政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並,稱泰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泰州行政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行政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行政區。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

1958年7月,泰州市改為專署轄市,屬揚州專區。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並,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

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

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調整揚州市行政區劃,「揚泰分設」: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

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

由此,泰州下轄四市兩區和泰州經濟開發區。

泰州市 - 人口民族

泰州海光廣場夜景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泰州實際登記總人口為4785759人。

在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中,有本地戶籍人數為4742737人,其中農業戶口3569774人,非農業戶口1172963人,農與非農人口的比例為3∶1。全市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403310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22%;女性人口2382449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78%。

每十萬人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為:大學程度人口2379人,高中程度人口12081人,初中程度人口36469人,小學程度人口34849人。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學程度佔2.51%,高中程度佔12.75%,初中程度佔38.50%,小學程度佔36.79%。

泰州市總人口共由38個民族構成,漢族人口為4779742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9.87%;少數民族6017人,佔0.13%。有8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0人,其中,土家族1425人,苗族1291人,壯族570人,回族554人,布依族374人,侗族370人,滿族267人,彝族222人。

泰州市 - 經濟概況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1996年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市實現GDP705.20億元,財政收入86.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4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12.09億元。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魚米之鄉」泰州擁有32.6萬公頃耕地、11.3萬公頃水面灘地,是國家重點糧棉、蔬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以無公害大米為主的河橫綠色食品基地被聯合國環境署認定為「全球500佳」,「大佛指」銀杏是昆明世博會指定的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被譽為「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鮰魚蜚聲中外、名滿天下。5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著泰州農業實現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歷史性跨越。

泰州工業經濟在江蘇省處於中上游水平。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

春蘭集團曾經占泰州經濟「半壁江山」
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3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或年利稅過億元企業。

工業經濟是泰州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擁有輕工、紡織、冶金、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醫葯、機電、船舶、化工等四大優勢主導產業,戴南不銹鋼、靖江微特電機、泰興減速機、姜堰五金等十大特色產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及生物產業等新興產業。培育了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新世紀造船等大型企業集團,陵光集團、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鋼簾線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團隊。中成葯、VC、鋼簾線、汽車零部件、離子膜燒鹼等產量全國領先,空調、冰箱、微特電機、船舶成為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核心,創成國家火炬計劃醫葯產業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和國家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力打造「中國醫葯第一城」。

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

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000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春蘭集團,其發展之路被中國經濟學界稱為「春蘭現象」、「春蘭模式」、「春蘭奇跡」,已成為高科技支撐、多元化揚子江葯業集團,30年前還只是一個作坊式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成葯提取生產基地,綜合效益連續數年在全國6000多家醫葯企業中名列三甲。緊跟春蘭和揚子江發展的步伐,陵光集團、LG公司、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集團、新世紀造船廠等企業脫穎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強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泰州城區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

泰州是一個開發開放步伐加快的濱江城市。截止2004年9月份,先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泰州投資興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7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9.77億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韓國LG公司、雅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國GMT公司、荷蘭阿克蘇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戶。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全市現有自營進出口獲權企業256家,出口市場發展到137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勞務輸出遍及亞、非、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澳大利亞拉特羅布市、韓國陰城郡、芬蘭科特卡市等4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

泰州境內長江岸線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較為穩定的深水岸線60公里,正成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目前,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編制完畢。楊灣海螺水泥、陵光重交瀝青——燃料油等重點產業項目已落戶沿江,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州電廠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中石化(泰州)開發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等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

❼ 泰州被稱為什麼

泰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沿岸,為長三角經濟區16座中心城市之一,有鳳內凰城的美譽、「水陸要容津,咽喉據郡」之稱。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歷史,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吳楚越之韻,匯聚江淮海之風。千百年來,風調雨順,安定祥和,被譽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泰州已進入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和中國宜居城市行列,也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園林城市。

❽ 泰州古稱什麼

最佳答案 - 由提問者2006-01-27 10:10:44選出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靖江、泰興、姜堰、興化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總人口503萬。
泰州是一個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歷史。古稱海陽、海陵,漢初置縣,東晉設郡,南唐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從此而始。古代泰州與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應,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泰州歷史人文薈萃、名賢輩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泰州學派」創始人哲學家王艮、「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地質學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歷代文化名人中的傑出代表。抗金英雄岳飛、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書畫大師齊白石等曾在泰州或主政或從業,為泰州歷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頁。泰州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現存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數百處,其中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的有134處,全市建有5座博物館,珍藏文物萬余件,不少為稀世珍品。千年古剎光孝律寺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園、崇儒祠、岳王廟、安定書院、施耐庵陵園、鄭板橋故居、梅蘭芳紀念館等人文景觀俱是泰州歷史文化的瑰寶。泰州又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員沈毅在這里發動了「五一起義」;抗日戰爭時期,陳毅率部挺進蘇中,三進泰州,決戰黃橋;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戰役。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白馬廟誕生。

❾ 泰州在歷史上是屬於揚州地區的嗎

泰州市地處江蘇中部,長江中下游。北毗鹽城,南頻長江,與蘇、錫、常、鎮地區隔江相望;西鄰揚州,東近黃海,與鹽城市的大豐、東台和南通市海安、如皋接壤。泰州是1996年新組建的地級市,現轄興化、靖江、泰興、姜堰4市和海陵、高港2區,總面積5790平方公里,總人口498.56萬,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人口58.80萬,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衛生城市。
泰州濱江近海,地勢平坦,水網稠密,土地肥沃,氣候溫潤,物產豐富,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改革開放20年來,泰州的社會經濟經歷了發展最快的時期,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海陵區(原縣級泰州市)列全國首批80個小康城市第21位,有4個市(區)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行列,泰州被命名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建國50年來,泰州交通建設發展迅速,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2849公里,其中國道275公里,省道275公里,縣道858公里,鄉道1665公里,實現了鄉鄉通公路,特別是水網密集的里下河地區徹底告別了「大澤茫茫不通陸」,「進村出庄一枝櫓」的歷史,境內主要干線有寧通高速公路、寧鹽一級公路,328國道、泰高公路和江寧公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港口泰州港接河臨江通海,與蘇北平原內河主航道之一的南官河及新開挖的引江河的長江入口處相鄰,是河、江、海換裝的重要樞紐港口。經過50年的建設,港區有19個泊位,其中萬噸級泊位4個,新建成的楊灣港區可接停2.5萬噸級海輪和第二代國際集裝箱大輪,年吞吐量為1064萬噸,集裝箱10萬標准箱。已貫通的泰高公路港區段和正在建設的新長鐵路、蘇北高速公路將與之連接,區位優勢更為顯著。

❿ 泰州歷史文化怎麼樣

泰州,古稱海陵。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
西漢,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 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 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 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 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 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 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 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 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梁時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 蒲濤縣省,臨江縣並入寧海縣。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並入海陵縣,如皋縣並入寧海縣,臨澤縣並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 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並入海陵縣。唐,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並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並入海陵縣。 楊吳,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元宗保大十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 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泰縣(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3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16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21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23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 24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29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38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 民國30年2月至34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北行營與蘇北綏靖主任公署。
泰州(1949年-今)
民國38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舊稱東泰)、台北(今鹽城大豐)7個縣。 1950年1月,蘇北泰州行政區與蘇北揚州行政區合並為蘇北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駐 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行政區,東台、台北兩縣劃屬鹽城行政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並,稱泰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泰州行政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行政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行政區。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 1958年7月,又改為專署轄市。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並,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揚州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目前,泰州下轄四市兩區和泰州經濟開發區。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泰州是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