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壯錦的溯源
壯錦作為工藝美術織品,是壯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創造之一,其歷史也非常悠久。據說,早在漢代,當地就已經產生了細者宜暑,柔熟者可禦寒的峒布。聰明智慧的壯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纖維,織制出葛布,絡布作為衣料。據《廣東新語》轉引當時記載說,這種布料,「細者宜暑,柔熟者禦寒」。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在廣西羅泊灣漢墓的七號殘葬坑內發掘出土了數塊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證實漢代廣西已有織錦技藝。唐代,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志》記載說:當時壯族人民所織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布、絲布,食單等九種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為貢品。唐人張籍的《白#歌》稱贊白薴布說:「皎皎白薴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意思說人們穿著白薴布縫制的衣服好像年輕多了。壯錦經歷了從單色到五彩斑斕,圖案花紋從簡單到繁復的發展變化。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的黑地桔紅回紋錦殘片,可看作是壯錦的濫觴。唐代,壯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斑布、絲布等已成為宮廷貢品。但真正能夠稱為錦的紡織品則出現於宋代。宋代白質方紋,佳麗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壯錦。北宋元豐年間,呂大防在四川設蜀錦院,織錦四種之中,即有廣西錦(即壯錦),為上貢的錦帛之一,可見壯錦之名貴。據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記載,壯錦當時出產於廣西左右江,稱為羰布。當時左右「兩江州峒」出產的「淡布」,「如中國線羅,上有遍地小方勝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絨布「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所謂「白質方紋」就是指當時生產的壯錦,其裝飾花紋為方格幾何紋,其色調為單色,這是早期的壯錦,具備了「厚重」和織有方格紋圖案的基本特徵。到了宋代,壯族的手工紡織業更為發達當時,宋王朝需要「綢絹納布絲錦以供軍需」,在四川設了「蜀錦院」,有大量的蜀錦運來廣西,再由廣西輸出口外。壯族人民很快接受蜀錦的工藝,著名的壯錦也就應運而生。(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當時,各州縣都有出產,壯人愛采,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線雜以織,如花鳥狀。嫁奩,土錦被面決不可少,以本鄉人人能織故也。土錦以柳絨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價值五兩,未笄之女即學織。壯錦不僅成了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裝飾品,編織壯錦更是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壯錦是嫁妝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清末民初,壯錦開始衰落。
⑵ 壯錦由來
壯錦,與雲復錦、蜀錦、宋錦並稱制中國四大名錦,據傳起源於宋代,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壯錦壯文稱為mbaw laiz fax,意為天紋之頁,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天地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忻城縣是廣西壯錦的起源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忻城壯錦曾經是廣西壯錦中的精品,作為貢品晉獻皇宮。
⑶ 誰給我普及一下,壯族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壯族”中華民族族群之一。原作“僮族”、“僮人”,亦稱“撞丁”、“俍人”、“俍兵”、“土人”、“土丁”。自稱“布壯”、“布越”、“布土”、“布儂”、“布沙”(沙人),“布曼”(意為“村人”)等。
歌圩是青年男女進行文化娛樂與社交活動的傳統場所。傳統的民族節日有三月三歌節、牛王節、吃立節、更將節等。解放後逐步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建有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和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⑷ 壯族有多少年歷史了﹖
壯族起源於古代越人。但是關於越人的歷史、地域等細節問題在學術上還未取得一直版的意見。中國商代的權史書中出現過關於越人的記載。此後「越」這個字常用來指現今杭州一帶的國家—越國。越國在戰國中期成為最強盛的國家。
公元前334年,越國為楚國所滅。現在普遍認為越國的滅亡使越人的政治體系瓦解,形成了「百越」。「百越」是對居住在中國東南、南部具有文化共性的不同群體的總稱。作為百越後裔之一的壯族,有三個重要的文化特徵:
第一, 他們最先種植蕎麥(buckwheat)和水稻的民族之一。
第二, 他們沿著河岸在峭壁上創造了長達200公里的花山壁畫。
第三, 他們創造了銅鼓文化,並且保存至今。廣西境內發現了大量的銅鼓,其中一些傳世銅鼓在宗教活動、節日中依然被當作樂器使用。
中國人大量出現在壯族地區是在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修築靈渠用武力征服南越之後。雖然之後南越在秦朝崩潰後獨立,但是隨著漢武帝最終打敗南越,使得中國人與壯族先民開始了廣泛的接觸。
⑸ 壯族的起源以及歷史文化有哪些
壯族是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以廣西最多。1990年人口1548萬。使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南宋時已出現方塊漢字構成的土俗字。但使用面不廣,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得到推廣,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壯族的先民是廣西乃至整個嶺南地區最早的土著,也是中國歷史上民族的主體很少遷徙的民族之一。 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統一為「僮」,1965年根據周恩來倡議,國務院批准,把「僮」改為「壯」。壯族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岩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壯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以農歷三月初三最為隆重。大的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是壯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綉球、碰蛋等娛樂活動 ,吃五色糯米飯、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等,預祝五穀豐登。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廣西寧明、龍州等地的斷崖陡壁上留下了壯族先民繪制的眾多崖壁畫。鑄造和使用銅鼓在壯族已有2000多年歷史。壯錦是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壯族的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但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數與當地漢族相同。部分地區居民住二層干欄,樓上住人,樓下養畜堆物。近年來已有改變,實行人、畜分居。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還有許多地方仍保留著本民族服飾特點,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裝。衣料過去多為自織的土布。過去有文身習俗,現已改變。飲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主食大米和玉米。年節時,用大米製成各種壯族婦女粉、糕。婦女有嚼檳榔的習俗。結婚送聘禮時,必贈檳榔。除祭祀祖先外,還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陽神等。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有傳教士到壯族城鎮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響不大。在壯族居住地,人們在路上與老人相遇時,須主動與老人打招呼,並退讓到路旁請老人先過去。老人進屋時,要請老人坐上座,如果有人在老人面前翹腿而坐,則被認為是對老人的不尊敬,會受到眾人的譴責。
⑹ 壯錦的起源與它的幾大特點。
概述
中國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據傳約起源於宋代。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粗而無拈的真絲作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反面形成對稱花紋,並將地組織完全覆蓋,增加織物厚度。其色彩對比強烈,紋樣多為菱形幾何圖案,結構嚴謹而富於變化,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用於製做衣裙、巾被、背包、檯布等。主要產地分布於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傳統沿用的紋樣主要有二龍戲珠、回紋、水紋、雲紋、花卉、動物等20多種,近年來又出現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團結」等80多種新圖案,富有民族風格。 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壯族古代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從宋代起,才改稱為僮,現在又改稱為壯。壯族有很古老的歷史,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國西南部的廣西、雲南、貴州和湖南部分地區。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的壯錦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廣西通志》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雜以織布為花鳥狀,遠觀頗工巧炫麗,近視而粗,壯人貴之。」 壯錦是在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上,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壯錦最適合作被面、褥面、背包、掛包、圍裙和檯布等。壯錦是用棉或麻的股紗作經線,以不加捻或者微捻兩種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對稱花紋,並將地組織完全覆蓋,增加厚度,還有用多種彩緯挑出的,紋樣組織復雜,多用幾何形圖案,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
[編輯本段]溯源
壯錦作為工藝美術織品,是壯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創造之一,其歷史也非常悠久。據說,早在漢代,當地就已經產生了"細者宜暑,柔熟者可禦寒"的"峒布"。聰明智慧的壯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纖維,織制出葛布,絡布作為衣料。據《廣東新語》轉引當時記載說,這種布料,「細者宜暑,柔熟者禦寒」。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在廣西羅泊灣漢墓的七號殘葬坑內發掘出土了數塊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證實漢代廣西已有織錦技藝。 唐代,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志》記載說:當時壯族人民所織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布、絲布,食單等九種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為貢品。唐人張籍的《白#歌》稱贊白薴布說:「皎皎白薴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意思說人們穿著白薴布縫制的衣服好像年輕多了。壯錦經歷了從單色到五彩斑斕,圖案花紋從簡單到繁復的發展變化。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的黑地桔紅回紋錦殘片,可看作是壯錦的濫觴。唐代,壯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斑布、絲布等已成為宮廷貢品。但真正能夠稱為"錦"的紡織品則出現於宋代。這一時期,壯族的紡織業進一步發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還出現了絲、麻、絲棉交織的錦。宋代"白質方紋,佳麗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壯錦。北宋元豐年間,呂大防在四川設蜀錦院,織錦四種之中,即有廣西錦(即壯錦),為上貢的錦帛之一,可見壯錦之名貴。據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記載,壯錦當時出產於廣西左右江,稱為"羰布"。當時左右「兩江州峒」出產的「淡布」,「如中國線羅,上有遍地小方勝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絨布「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所謂「白質方紋」就是指當時生產的壯錦,其裝飾花紋為方格幾何紋,其色調為單色,這是早期的壯錦,具備了「厚重」和織有方格紋圖案的基本特徵。到了宋代,壯族的手工紡織業更為發達當時,宋王朝需要「綢絹納布絲錦以供軍需」,在四川設了「蜀錦院」,有大量的蜀錦運來廣西,再由廣西輸出口外。壯族人民很快接受蜀錦的工藝,著名的壯錦也就應運而生。(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到了明代,壯錦越來越流行,工藝也越來越精湛。明代萬曆年間,織有龍、鳳等花紋圖案的壯錦已成為朝廷的貢品。明清時期,壯錦已發展到用多種色彩的絨線編織,使壯錦呈現出絢麗的色彩,雖仍為皇室貢品,但平民百姓亦可享用。當時,各州縣都有出產,"壯人愛采,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線雜以織,如花鳥狀"。"嫁奩,土錦被面決不可少,以本鄉人人能織故也。土錦以柳絨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價值五兩,未笄之女即學織"。壯錦不僅成了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裝飾品,編織壯錦更是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壯錦是嫁妝中的不可或缺之物。 清末民初,壯錦開始衰落。
[編輯本段]壯錦的傳說
歷經千餘年發展的壯錦有自成體系的三大種類、20多個品種和50多種圖案,以結實耐用、技藝精巧、圖案別致、花紋精美著稱。據說宋代有一名叫達尼妹的壯族姑娘,看到蜘蛛網上的露珠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異彩,從中得到啟示,便用五光十色的絲線為緯,原色細紗為經,精心紡織而成。從此就產生了瑰麗的壯錦。當時的壯錦是用絲、麻、絲棉交織而成的。
關於壯錦的美麗,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傳說,古時候,住在大山腳下的一位壯族老媽媽,與三個兒子相依為命。老媽媽是一位手藝精湛的織工。她織出了一幅壯錦,上面有房屋,有花園,有田地、果園、菜園和魚塘,還有雞鴨牛羊。一天,一陣大風,把壯錦卷向東方的天邊去了,原來是那裡的一群仙女拿壯錦做樣子去了。老媽媽先後派出了兩個年齡稍長的兒子出發去尋找壯錦,但他們都畏懼路途艱辛,拿著錢到城裡享福去了。後來,老媽媽的三兒子,在大石馬的幫助下,越過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紅衣仙女,讓她還回壯錦。紅衣仙女正拿著老媽媽的壯錦樣子在織錦,老三趁機拿走了自己家的壯錦,騎馬回到老媽媽的身邊。老三回到家中,壯錦在陽光下漸漸地伸寬,變成了美麗的家園。但是,讓老三沒想到的是,仙女實在是太喜歡老媽媽的壯錦了,便偷偷在壯錦上綉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帶回家中。於是老三就跟她結為夫妻,過上了幸福生活。
[編輯本段]主要特點
壯錦圖案精巧,色彩絢麗,既是精美的工藝品,又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壯錦以其花紋圖案別致,色澤鮮麗,堅固耐用,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而馳名中外。壯族民間織錦品種有被面、床毯、背帶、掛包、檯布、圍裙、頭巾、衣服邊角飾等。
1、織造技術
壯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琢磨出了一整套壯錦織造技術。他們使用的是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使用的傳統小木機,又稱竹籠機,機上設有"花籠"用以提織花紋圖案,用花籠起花為壯錦織機的最大特點。
2、壯錦色彩
"紅配綠,看不俗",這體現了壯族織錦藝人對壯錦配色的一些要求:既要艷麗奪目,還要經久耐看。壯族多喜重彩,以紅、黃、藍、綠為基本色,其餘是補色,對比鮮明強烈,以紅為背景,充滿熱烈、活躍、歡騰的氣氛;用綠作烘托,有開朗的情調;如以黃綠配置,則艷麗動人。一幅壯錦,常常用幾種顏色甚至是十幾種顏色搭配組成,由於配置得當,顯得斑斕絢麗,豐富統一。對比和諧,古艷深厚,華而不俗。壯錦色彩運用的特點是:以少見多,純朴中見豐富,素雅中見多彩,對比鮮明強烈。顯示壯族人民熱情、爽朗、勇敢、樸素的性格。
3、壯錦圖案
壯錦圖案構成的式樣大致有三種:一是平紋上織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幾何紋,組成連綿的幾何圖案,顯得樸素而明快;二是以各種幾何紋為底,上飾動植物圖案,形成多層次的復合圖形,圖案清晰而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種幾何紋大小結合,方圓穿插,編織成繁密而富於韻律感的復合幾何圖案,有嚴謹和諧之美。傳統圖案有數十種之多,大都選取生活中的可見之物和象徵吉祥幸福的花紋,尤以幾何紋為多。常見的有方格紋、""字紋、水波紋、雲紋、回字紋、編織紋、同心圓紋以及各種花草和動物圖像,如蝶戀花、鳳穿牡丹、雙龍戲珠、獅子滾球、鯉魚跳龍門等。鳳的圖案在壯錦中獨占鰲頭,"十件壯錦九件鳳,活似鳳從錦中出"。這是由於壯族喜愛鳳凰,視之為吉祥的象徵。 豐富而精彩的紋樣,充分反映了壯族人民淳樸健康的審美情趣,反映了他們對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崇敬。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近幾十年來又增添了桂林山水、糧食豐收、葵花向陽、民族團結等反映壯族人民新生活、新風貌的圖案,使其更加豐富多彩。
⑺ 壯錦是不是也屬於中國的四大名錦……
四大名錦,抄即雲錦、壯錦襲、蜀錦、宋錦。雲錦,產地南京,可追溯至宋朝,因色澤光麗燦爛,狀如天上雲彩,故而得名,流行於明清時期,雲錦是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它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壯錦,又稱僮錦,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的著名絲織物,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蜀錦,以產於蜀地而得名,因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圖案華美,成都「錦官城」得名於秦漢時期,秦漢至隋唐時期的錦織品幾乎均為蜀錦。蜀錦是絲綢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亦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前身。宋錦,產地蘇州,始於宋末,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宋錦色澤華麗,圖案精緻,質地堅柔,產品分大錦、小錦、綵帶等數種。大錦又稱「仿古錦」。請採納
⑻ 壯族的歷史有多久(有多少年)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著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說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註:「 越駱,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 壯族聚居地區
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由此可見 壯族從先秦時期就有了 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1年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就是這樣啦
⑼ 壯族的歷史背景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抄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譯音「俚」字,實是壯語中對「蛇」的稱呼)、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
⑽ 壯族的起源和歷史
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
唐五代時期,壯族先民仍被稱為俚、僚、烏滸(烏武)等,但也出現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稱,如「西原蠻」、「黃洞蠻」、「儂洞蠻」或泛稱「洞蠻」、「洞氓」等。宋代以後,壯族族稱又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撞」、「布土」、「土人」等稱謂。
元明以後,被侮譯為「獞」,另外還有自稱壯、儂、郎、土、沙等。這些稱謂原來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時期,「壯」的稱呼已廣泛見於整個廣西和廣東西部,成為壯族最普遍的一種族稱。1952年統一稱為「僮」(音壯)。1965年改寫為「壯」。
(10)壯錦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據民國17年(1928年)版《連山縣志》的記載,壯民多是在明洪武年間從廣西遷來的。永豐鄉覃姓的族譜中,有「洪武初來程山古縣落籍」的記載(連山宋代稱程山,置縣治於宜善)。
從族譜考察,部分韋姓先祖自桂北山區的南丹、慶遠、都安一帶;覃姓於萬曆九年(1581年)從廣西賀縣遷來;莫姓分別於永樂、正德、萬曆前後從封開遷來;賢姓是天順年間從廣西崇化(平樂)遷來;梁姓於成化年間從廣西藤縣遷來。
由此推斷,壯族由廣西遷來連山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和相鄰的漢、瑤族交錯雜居,在生產和生活方面,關系密切。此後形成小聚居的局面,形成獨特語言圈和現今的分布狀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