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小布歷史上有多少個女王

小布歷史上有多少個女王

發布時間:2021-03-07 12:52:45

㈠ 歷史上的女皇是誰

武則天
武則天(624—705年)81歲,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李治皇後,後改國號武周,定都洛陽。690—705年在位。名曌(zhào,與「照」的讀音相同)。性巧慧,多權術。

武則天,這是一個頗有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她是唐朝開國功勛武士彟(huò,與「獲」的讀音相同)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稱為「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武則天,本名武照,稱帝後改為武曌。她誕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於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彟的續妻,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勢,豪奢的生活,滋養了她無限量的權力欲。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慾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後從政乃至於「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斗爭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於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貞觀十一年(637年), 14歲的則天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後,則天行事干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時日既久,太宗又發現則天學識尚好,且懂禮儀,便把她從侍穿衣著的行列,調人御書房侍侯文墨。這一變故使武則天開始接觸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宮廷大事,並能讀到許多不易得見的書籍典章,眼界頓闊,日漸通曉官場政治和權術。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送長安感業寺削發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後,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於感業寺,並於兩三年後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宮的斗爭中穩操勝券,並日促高宗立己為後。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皇後的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們商定。當高宗把廢皇後王氏,立則天為皇後的打算向諸遂良、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說明後,立即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為後。但是,高宗的主張也得到武則天的同謀許敬忠以及李義府、李績等一些朝中要員的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高宗終於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後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後。自此,皇家內宮大權,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則天登上皇後寶座後,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揮和發展,使高宗對她寵愛之餘,別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後的身份,皇上對己的寵愛,積極參與朝政, 「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從永徽六年(655年)到顯慶四年(659年)的五年時間里,她設法清除政敵,貶尚書右僕射諸遂良,使其郁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諸遂良、長孫元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鳳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託武後協理政事。自此,則天從參政步人執政,「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後,卻遙控了朝廷實權。後來,高宗後悔,圖謀收回大權,並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後。豈知機事不密, 「謀泄不果」,武後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武後更為警覺。

由於則天武後處理政務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諉不決,甚為群臣敬服。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後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竟與高宗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號天皇,皇後號天後,天下人謂之「二聖」。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武後則天掌握之中。

從上元元年(674年),則天以「天後」之尊開始執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稱帝的16年中,武氏為當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准備,採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於長子李弘。武後則不念母子之情,將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被高宗委以臨國之任,處理政務頗為精幹,武後則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後則以皇太後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後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於武後。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從傳統上和輿論上打擊和削弱一貫反對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團,扶植和依靠新興的庶族地主階級。這樣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優越條件,也不能因出身豪貴而為所欲為。而對庶族出身的官員,也不再因門第貧賤而受恥受辱於人。修成的《姓氏錄》再也看不到士族貴族的特權,原來連《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錄》中,卻定為姓氏的第一等。

再次,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為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向舉國表示自己大位一統至高無上的權力。武後的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許多士族官僚的反對。柳州刺史,唐初元勛徐世績之後徐敬業,召十數萬兵馬率先於揚州發難,名著一時的《討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沖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也相繼反武,舉兵討伐。則天武後對此毫不手軟,堅決鎮壓,在她的直接指揮下,這些叛亂很快平息,徐敬業、李沖、李貞等主要發難者,或死於戰場,或被捕殺,無一倖免。

恐怖的斬殺,廣泛的株連,充分地暴露出武後的冷酷果斷。

公元69O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後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接著又一手導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後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改唐為「周」,自號「聖神皇帝」。這年,她已是67歲的高齡。

如果說,武則天在稱帝前三十餘年參政執政的政治生涯中,已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那麼,在稱帝之後的十餘年中,則更充分地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

則天稱帝後,更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的人才,她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使用。為了廣攬人才,她發展和完善了隋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並設立員外官。此外,她還首創了殿試和武舉制度,為更多更廣地發現人才,搜羅人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自武舉異等出」。這樣,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始終有一批「文似仁傑」,「武類休武」的能臣干將為其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的政權。

對於農業生產,則天也非常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農」,「務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她規定,能使「田疇墾辟,家有餘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政的年代裡,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據當時統計,永徽時全國戶數為38O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615萬戶,幾乎增長一倍。僅此一點即可看出這一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

在抗擊外來入侵,保護邊境安寧,改善相鄰各國的關系方面,則天施政時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則天給予堅決的抵禦和反擊。長壽二年(692年)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鞏固西北邊防,打通了一度中斷的通向中亞地區的「絲綢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裡,堅持邊軍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間,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谷數百萬,兵以饒給」。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堅持屯田五年,「軍糧可支數十年」。武氏的這種大范圍的長期屯田。對邊區開發、減輕人民轉輸之勞,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當然,在武則天掌權近半個世紀的較長時期內,也有很多過失。她重用酷吏,獎勵告密。使不少污吏橫行一時。他們刑訊逼供,濫殺無辜,誣陷於人,使不少文臣武將蒙受不白之冤。雖然對武周政權的鞏固起過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響國家的治理和生產的發展。她放手選宮,使官僚集團急劇。增大,官僚機構膨脹,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負擔。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這都不同程度影響和延緩了生產力的發展。不過,這些錯誤和過失,畢竟是武則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夠排除萬難,在統治長達半個世紀的年代,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順應歷史潮流,大刀闊斧改革的歷史功績相比,難以同日而語。她的歷史功過,恰如她給自己立下的那塊「無字碑」一樣,只能由歷史去作出評論和判斷。

一代女皇——武則天

637 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武氏以美貌應召人宮,始為才女,賜號武媚,時年14歲。649年,太宗死,入感業寺別發為尼。時王皇後正與蕭淑妃爭寵,決計利用武媚的美貌,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遂令武氏暗中蓄發,獻給高宗,封為宸妃。翌年生是長子李弘,晉為昭儀。

武氏再次入宮,得力於王皇後,開始對王皇後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後與蕭淑妃有矛盾,便聯合王皇後,奪去高宗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寵後,她認為自己要當六宮之主,必須把王皇後打下去。654 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有一天,王皇後閑得無聊,到昭僅宮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後離去。傳說武氏在王皇後來時故意避開,待王皇後離去後,將小公主弄死,嫁禍於王皇後。655 年,王氏被誣以殺死小公主的罪名,廢去後位,立武氏為皇後。此後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見其專寵之地位。

武氏自立為皇後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後,由太後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後掌實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

武則天稱帝後,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在她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後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受到歷史的譴斥。

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全唐詩》等錄有其詩58首,多為廟堂祭奠之作,然也間有記游抒情詩篇,其《如意娘》詩雲: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作為女皇的武則天,是一個鐵腕人物,給人留下女中須眉的印象,然作為女人,也有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面,於此詩可見。

武則天還有《臘日宣詔幸上苑》詩雲: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後來流傳為一個故事,說武則天於某年冬遊上苑,令花神催開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齊放,唯牡丹傲骨,獨不奉詔。武後大怒,貶之洛陽,「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為冠首。」(高承:《事物紀原》卷十《牡丹》)。案此詩寫於691年,是武則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詩》於此詩題解雲:「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稱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雲雲。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異。後托術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此說較為可信,所謂今花神催開百花,乃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實先有所布置。

據《新唐書·藝文志》錄有武則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輪集》十務已佚。令人輯有《武則天集》行於世。

武則天年譜

1歲,武德七年(624年),生於長安。父,武土彟,年48歲,任工部尚書,判六曹尚書事。母,楊氏,年46歲。異母兄元慶、元爽稍長,姐一人尚幼。
2歲,武德八年(625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其兄建成、弟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八月初八,高祖李淵傳位於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為太宗。封武士彟為豫州都督。
5歲,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誕生。本年,袁天罡為武相面,在當地留下了朝天關、望雲埔等傳說。
12歲,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於長安大安宮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歲。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於陝西三原獻陵,廟號高祖,與太穆皇後合葬。之後,與母親楊氏迴文水葬父。
14歲,貞觀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聽說武士彟之女美麗聰明有才華,召入宮中,立為才人,賜號「武媚娘」。
16歲,貞觀十三年(639年),全國有州府358,縣1551。高麗、新羅、西突厥、吐火羅、康國、安國、波斯、疏勒、於闐、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長相繼遣使朝貢。
20歲,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為太子。
23歲,貞觀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詔軍國機務並委太子李治處理。此後,太子隔日聽政,朝罷,入侍葯膳,武與太子開始接觸,兩人同在太宗身邊侍疾。
25歲,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范》12篇,賜太子李治。
26歲,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詔長孫無忌、褚遂良輔佐太子李治。太宗駕崩。二十八日,武在感業寺出家為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為高宗,時年22歲。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於昭陵,與長孫皇後合葬。
27歲,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為皇後。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業寺行香,見到武。武氏哭泣,高宗傷感落淚。王皇後暗示武氏留長發,並勸皇上接其回宮。
28歲,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入宮,為一般宮女,在王皇後身邊。
29歲,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陳王忠)為太子。十二日,戶部奏:全國有戶380萬。本年冬,武生長子李弘。
31歲,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封武為昭儀。三月十四日,唐高宗應武之請求,加贈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彟等13人官。六月,王皇後的舅父看出皇後寵衰的現實,自請罷官,改封為吏部尚書。十二月十七日,高宗離京師謁昭陵,武從行,生次子李賢於途中。
32歲,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著《內訓》一篇。六月,王皇後與其母柳氏為「厭勝」事發,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宮,後舅罷知政事。此時,在皇後廢立問題上朝臣分為兩派:長孫無忌、褚遂良、朝瑗、來濟、等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後;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袁公瑜等擁護立武則天為後。十月十三日,王皇後、蕭淑妃廢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詔立武昭儀為皇後。十一月初一,舉行隆重的冊立皇後儀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長朝皇後於肅儀門。初七,追贈武後父武士彟為司空。本月,武後處死王皇後、蕭淑妃。
33歲,顯慶元年(656)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後子李弘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贈武後父武士彟為司徒,賜爵周國公。三月十七日,武後祀先蠶於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與武後在安福門樓觀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晉以來,佛事活動從無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後制《外戚誡》獻於朝。十一月初五,武後生第三子李顯於長安。
34歲,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顯為周王。
36歲,顯慶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詔改《氏族志》為《姓氏錄》,以皇族與後族為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殺長孫無忌及柳(特殊字)。九月,高宗下詔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駒半等國置州縣府127個,全國疆域進一步擴大。
37歲,顯慶五年(660年)正月,高宗與武後及太子在東都洛陽過春節。二十三日,離洛陽到並州。二月初十、至並州。十五日,會見隨從官員、諸親及並州官屬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後宴請親戚故舊鄰里於朝堂,宴婦人於內殿。初八,高宗講武於並州城西,引群臣閱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後一行離並回東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後母代國夫人楊氏為榮國夫人,品第一。本月,高宗初患風眩病,委武後處理部分政務,從此,武後參與朝政,處事都符合高宗旨意。
2 武則天年譜
38歲,龍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後請禁止天下婦女為俳優之戲(古代指演滑稽戲的藝人),高宗採納並下詔。四月,高宗欲親率大軍進攻高麗,武後抗表進諫以為不可,被採納。
39歲,龍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後生第四子李旦於蓬萊宮含涼殿,於殿內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滿月,大赦天下,賜宴三日。
41歲,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西台侍郎上官儀謀廢皇後失敗下獄。十三日,殺上官儀等,賜廢太子忠死。此後,高宗視朝,武後垂簾於後,中外稱之為「二聖」。約於本年,武後生太平公主。
42歲,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後與太子去泰山封禪,從駕文武儀仗數百里不絕,東自高麗,西盡波斯,各國朝會者隨從。本年,又獲豐收。
43歲,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於泰山之南。初二,封於泰山之上。初三,禪於社首山,武後為亞獻。初五,禮畢,高宗御朝覲壇受朝賀,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群臣。十九日,離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贈孔子為太師。二月二十二日,還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廟,尊之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後回東都洛陽。令刻《登封記號文》,立於泰山。
44歲,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初三,高宗久病不愈,令太子弘監國,改封殷王李旦為相王。
45歲,總章元年(668年)閏二月,高宗欲建明堂。二十五日,分長安、萬年二縣置乾封、明堂二縣,以明志。九月十二日,李績攻克平壤,擒高麗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健等,完全征服高麗。
46歲,總章二年(669年)正月,封諸王嫡子皆為郡王。十二月初三,李績病死。
47歲,咸亨元年(670年)正月初七,劉仁軌因年老辭官。三月十九日,許敬宗退休養老。八月初二,武後母楊氏病死於九成宮,享年92歲。
48歲,咸亨二年(671年)正月初七,高宗與武後離京師長安到東都,留太子李弘監國,令戴至德、李敬玄等輔政。
49歲,咸亨三年(672年)正月,以梁積壽為帥,發兵討叛「蠻」。昆明蠻14姓3萬戶歸順,設殷、敦、總三州。
50歲,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患瘧疾,病重,令太子李弘於延福殿受諸司奏事。十一月,高宗監制樂章,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九官》、《十洲》、《得一》、《慶雲》等曲。
51歲,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十五日,高宗追尊其祖先,以高祖為神堯皇帝,太宗為文武聖皇帝,高宗自稱天皇,武後稱天後,改元上元,大赦天下。九月初七,高宗下詔復長孫無忌官爵,陪葬昭陵,其曾孫長孫翼襲爵趙公。十月二十七日,武後上意見十二條,高宗贊同,令施行。
52歲,上元二年(675年)三月十三日,武後祀先蠶於邙山之南。本月,高宗風眩病加重,不能聽政,政事皆由武後處理。高宗欲遜位於武後,宰相郝處俊諫止。武後引文學之士於宮中著書,參決表奏,被人們稱為「北門學士」。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五月初五,追謚太子李弘為孝敬皇帝。六月初五,立雍王李賢為太子,大赦天下。八月十九日,葬太子李弘於河偃師恭陵,高宗親撰《孝敬皇帝睿德紀》。
53歲,儀風元年(676年)二月初七,武後勸高宗封禪中嶽嵩山。十五日,高宗下詔今冬有事於嵩山。閏三月,吐善攻鄯、廓、河、芳四州,高宗下詔停封禪,遣相王李旦等率軍抵禦吐蕃。
55歲,儀風三年(678年)正月初四,百官及四夷酋長朝武後於光順門。
56歲,調露元年(679年)五月初七,高宗令太子李賢監國。
57歲,永隆元年(6肋年)正月十九日,武後登洛陽城門樓,宴請諸王諸司三品以上及諸州都督刺史,太常奏新編《六合還淳》舞。八月二十二日,廢太子李賢為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顯為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58歲,開耀元年(681年)正月初十,以太子初立,宴請百官及命婦於大明官。二十九日,高宗下詔免雍、岐、華、同四州兩年地稅。河南、河北遭水災處免稅一年。二月,武後表請赦杞王上金、鄱陽王素節之罪,乃以上金為沔州刺史,素節為岳州刺史,仍不許朝集。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公主下嫁薛紹。閏七月二十四日,高宗病,令太子李顯監國。十一月初八,令廢太子賢遷巴州。
3 武則天年譜
59歲,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十九日,皇孫重照滿月,改元永淳,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五日,立皇孫重照為皇太孫。
60歲,弘道元年(683年)正月初五,武後隨高宗至少林寺,見其母舊營之所未償完功,倍感凄涼,作詩並序,令武三思資金絹等物續成功德。七月,高宗下詔今年十一月有事於嵩山,不久因高宗病重改為來年正月。十一月初三,高宗病情加重,下詔罷來年封嵩山。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高宗欲登則天門樓宣詔,氣逆不能上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詔。當夜,高宗崩於洛陽宮貞觀殿,終年56歲。遺詔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輔政,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武後進止。十一日,太子李顯即位,為中宗。尊武後為皇太後。
61歲,光宅元年(684年)正月初一,改元嗣聖,大赦天下,中宗立韋氏為皇後。武太後撰寫《高宗天皇大帝溢議》及《述聖記》。二月六日,武太後與裴炎等廢中宗為廬陵王,幽於別所。七日,立相王李旦為皇帝,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後處理。八日,廢皇太孫重照為庶人,流韋玄貞於欽州。九日,令丘神績往巴州監視廢太子李賢,以備外虞。以韋待價為山陵修作使,率兵民營造乾陵。三月初五,廢太子李賢在巴州自殺。四月二十二日,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二十六日遷均州。五月十五日,高宗靈柩運往長安,武太後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冊文》,留鎮洛陽。八月十一日,葬高宗於乾陵,廟號高宗,刻述聖記碑立於陵前。九月初六,武太後改元光宅,改東都為神都。二十一日,武太後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為魯靖公,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恭肅王,曾祖儉為太尉、金城義康王,祖華為太原安成王,父士彟為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於文水。二十九日,徐敬業以匡復為名在揚州起兵。十月初六,武太後令李孝逸等率兵30萬討伐徐敬業。十八日,斬裴炎於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後令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討伐徐敬業。十八日,徐敬業敗逃,部將王那相殺徐敬業後投降。李孝逸令追捕余黨,平定揚州。
62歲,垂拱元年(685年)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業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後下詔:「朝堂所置肺石及登聞鼓不預防守。有上朝堂訴冤者,御史受狀以聞。」三月二十一日,再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四月,下《求賢制》,制令自舉。十一月,武太後作《方廣大庄嚴經序》,撰《臣規》兩卷,普賜臣僚,以教為臣之道。
63歲,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太後欲復政於睿宗李旦,李旦固讓,請武太後繼續理政。武太後開始起用酷吏。三月初八,武太後令鑄銅匭,這是一個功能齊全的意見箱。十二月,免並州百姓庸、調二稅,終其身。
64歲,垂拱三年(687年)正月初二,武太後封皇孫成美為恆王,隆基為楚王,隆業為趙王。
65歲,垂拱四年(688年)正月初五,武太後在神都洛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廟,令四時享祀如京師太廟之儀。十一日,令毀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懷義督辦。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讓唐同泰獻上,其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武太後命名為「寶圖」。五月十八日,武太後加尊號稱「聖母神皇」。七月初一,武太後更名「寶圖」為「天授聖圖」,改洛水為永昌洛水,「寶圖」所出為「聖圖泉」,設永昌縣於泉側。封洛水神為「顯聖侯」,嵩山為「神岳天中王」。又以先於汜水得瑞石,改汜水為廣武。八月十七日,琅邪王李沖起兵反對武太後。武太後令丘神績討伐,未至,李沖已為地方軍所敗。二十三日李沖被其舊部殺掉。二十五日,越王李貞起兵於豫州,攻陷上蔡。九月初一,武太後令左豹韜衛大將軍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討伐李貞,削李貞屬籍,改姓虺氏。十一日,兵臨城下,李貞自殺,平

㈡ 歷史上有幾位女皇帝啊

在中國歷史上,女性把持朝政的有很多位,但敢打出「皇帝」招牌,一個從深宮後院走向皇帝寶座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武則天,名副其實的女皇帝,但武則天死後沒有廟號,只有謚號、尊號。

正式登基主持朝政:
690年——705年 武則天 唐代
傀儡政權後被廢除:
528年——?年 元姑娘 北魏 年號武泰 傀儡
《中國史綱要》認同:
?年——653年 陳碩真 唐代 自稱文佳皇帝 農民起義領袖
掌握朝政:
漢代 呂太後 呂雉(公元前291—公元前180年)又稱高皇後
晉代 賈太後 賈南風(公元256年-公元300年)
清代 慈禧太後 葉赫那拉氏(公元1835年—公元1908年)

元氏(528年—?):北魏孝明帝與潘充華之女;528年二月,其祖母胡太後毒死其父孝明帝,假稱她為男嬰,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皇位,其時她還才出生50天;然而她即位當天,胡太後宣布她的真實身份,廢之,立元釗為帝;不到一個月,爾朱榮攻陷首都洛陽,發動河陰之變,沉胡太後和幼主元釗於黃河,另立孝庄帝,女嬰皇帝則不知所終。她的女皇帝身分普遍不被後世所承認,一來是因為她是胡太後的傀儡,二來是因為她是以冒名男嬰而即帝位的。

陳碩真(?—635年):一作陳碩貞,唐高宗時睦州清溪縣(今浙江省淳安縣)農民起義領袖;本為女巫,自稱從上天回到人間,化身為男子,以妖言惑眾;653年十月初起兵,自稱「文佳皇帝」;但起義很快失敗,她本人也於當年十一月被殺。後世大多不承認她為女皇帝,一來是因為她所領導的起義在國泰民安的高宗時代稱得上是叛亂,二來是因為她已經化為男身了;但也有小部分學者承認她的女皇帝身份,如現代史學家翦伯贊在其所編撰的《中國史綱要》中稱她為「中國第一個女皇帝」。

㈢ 日本歷史上有多少位女天皇

日本歷代天皇名單:

代 天皇名
漢風謚號
·追號 謚號的
日語讀法 在位 附註及任內大事
1 神武天皇 じんむ 前660年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歷史上第一任天皇,傳說為天照大神的後裔,更有傳說為中國秦朝為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葯」而一去不返的方士徐福。
2 綏靖天皇 すいぜい 前581年1月8日—前549年5月10日 由綏靖天皇到開化天皇共八代,歷史上只有生誕、即位、以及建宮、立後等記載,沒有治績紀錄,故在日本歷史上稱作欠史八代。
3 安寧天皇 あんねい 前549年7月3日—前511年12月6日 欠史八代。一說安寧天皇元年為前548年 。
4 懿德天皇 いとく 前51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 欠史八代。
5 孝昭天皇 こうしょう 前475年1月9日—前393年8月5日 欠史八代。
6 孝安天皇 こうあん 前392年1月7日—前291年1月9日 欠史八代。
7 孝靈天皇 こうれい 前290年1月12日—前215年2月8日 欠史八代。
8 孝元天皇 こうげん 前214年1月14日—前158年9月2日 欠史八代。
9 開化天皇 かいか 前158年11月12日—前98年4月9日 欠史八代。一說開化天皇元年為前157年
10 崇神天皇 すじん 前97年1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 首位在考古學上可考,確定實際存在的天皇。
11 垂仁天皇 すいにん 前29年1月2日—70年7月14日
12 景行天皇 けいこう 71年7月11日—130年11月7日
13 成務天皇 せいむ 131年1月5日—190年6月11日 在日本國內劃分國、縣、邑等地方行政區域。
14 仲哀天皇 ちゅうあい 192年1月11日—200年2月6日
神功皇後 201年—269年 神功皇後攝政 。
15 應神天皇 おうじん 270年1月1日—310年2月15日
16 仁德天皇 にんとく 313年1月3日—399年1月16日
17 履中天皇 りちゅう 400年2月1日—405年3月15日
18 反正天皇 はんぜい 406年1月2日—410年1月23日
19 允恭天皇 いんぎょう 412年12月-453年1月14日
20 安康天皇 あんこう 453年12月14日—456年8月9日
21 雄略天皇 ゆうりゃく 456年11月13日—479年8月7日
22 清寧天皇 せいねい 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
23 顯宗天皇 けんぞう 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24 仁賢天皇 にんけん 488年1月5日—498年8月8日
25 武烈天皇 ぶれつ 498年12月-506年12月8日 殘暴不仁的天皇。
26 繼體天皇 けいたい 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27 安閑天皇 あんかん 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28 宣化天皇 せんか 535年12月-539年2月10日
29 欽明天皇 きんめい 539年12月5日—571年4月 崇佛廢佛論爭展開。
30 敏達天皇 びだつ 572年4月3日—585年8月15日
31 用明天皇 ようめい 585年9月5日—587年4月9日
32 崇峻天皇 すしゅん 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 崇佛廢佛論爭完結,崇佛派獲勝,佛教地位奠定。
33 推古天皇 すいこ 592年12月8日—628年3月7日 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34 舒明天皇 じょめい 629年1月4日—641年10月9日
35 皇極天皇 こうぎょく 642年1月15日—645年6月14日 女天皇。
36 孝德天皇 こうとく 645年6月14日—654年10月10日 645年定年號為大化,創日本年號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7 齊明天皇 さいめい 655年1月3日—661年7月24日 即皇極天皇,於孝德天皇死後重祚。
38 天智天皇 てんじ 661年7月24日—671年12月3日 天皇制確立。
39 弘文天皇 こうぶん 671年12月5日—672年7月23日
40 天武天皇 てんむ 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 強化天皇中央集權制。
41 持統天皇 じとう 686年9月9日—697年8月1日 女天皇。
42 文武天皇 もんむ 697年8月1日—707年6月15日 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編法典《大寶律令》,
又設置鑄錢司。
43 元明天皇 げんめい 707年7月17日—715年9月2日 女天皇。
44 元正天皇 げんしょう 715年9月2日—724年2月4日 女天皇。
45 聖武天皇 しょうむ 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
46 孝謙天皇 こうけん 749年7月2日—758年8月1日 女天皇。
47 淳仁天皇 じゅんにん 758年8月1日—764年10月9日
48 稱德天皇 しょうとく 764年10月9日—770年8月4日 孝謙天皇重祚。
49 光仁天皇 こうにん 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
50 桓武天皇 かんむ 781年4月3日—806年3月17日
51 平城天皇 へいぜい 806年3月17日—809年4月1日
52 嵯峨天皇 さが 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
53 淳和天皇 じゅんな 823年4月16日—833年2月28日
54 仁明天皇 にんみょう 833年2月28日—850年3月21日
55 文德天皇 もんとく 850年3月21日—858年8月27日
56 清和天皇 せいわ 858年11月7日—876年11月29日
57 陽成天皇 ようぜい 876年11月29日—884年2月4日
58 光孝天皇 こうこう 884年2月5日—887年8月26日
59 宇多天皇 うだ 887年8月26日—897年7月3日
60 醍醐天皇 だいご 897年7月3日—930年9月22日
61 朱雀天皇 すざく 930年9月22日—946年4月20日
62 村上天皇 むらかみ 946年4月20日—967年5月25日
63 冷泉天皇 れいぜい 967年5月25日—969年8月13日
64 圓融天皇 えんゆう 969年8月13日—984年8月27日
65 花山天皇 かざん 984年8月27日—986年6月23日
66 一條天皇 いちじょう 986年6月23日—1011年6月13日
67 三條天皇 さんじょう 1011年6月13日—1016年1月29日
68 後一條天皇 ごいちじょう 1016年1月29日—1036年4月17日
69 後朱雀天皇 ごすざく 1036年4月17日—1045年1月16日
70 後冷泉天皇 ごれいぜい 1045年1月16日—1068年4月19日
71 後三條天皇 ごさんじょう 1068年4月19日—1072年12月8日
72 白河天皇 しらかわ 1072年12月8日—1086年11月26日
73 堀河天皇 ほりかわ 1086年11月26日—1107年7月19日
74 鳥羽天皇 とば 1107年7月19日—1123年1月28日
75 崇德天皇 すとく 1123年1月28日—1141年12月7日 保元之亂。
76 近衛天皇 このえ 1141年12月7日—1155年7月23日
77 後白河天皇 ごしらかわ 1155年7月24日—1158年8月11日 源平之爭開始。
78 二條天皇 にじょう 1158年8月11日—1165年6月25日 賓士之亂,源義朝被殺,
其子賴朝被流放,平氏專權。
79 六條天皇 ろくじょう 1165年6月25日—1168年2月19日
80 高倉天皇 たかくら 1168年2月19日—1180年2月21日
81 安德天皇 あんとく 1180年2月21日—1185年3月24日 平氏一族滅亡。
82 後鳥羽天皇 ごとば 1183年8月20日—1198年1月11日
83 土御門天皇 つちみかど 1198年1月11日—1210年11月25日
84 順德天皇 じゅんとく 1210年11月25日—1221年4月20日 承久之亂發生,朝廷倒幕軍戰敗,
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
後鳥羽天皇、土御門天皇、順德天皇被流放。
85 仲恭天皇 ちゅうきょう 1221年4月20日—1221年7月9日 承久之亂發生後被廢黜,僅在位77日。
86 後堀河天皇 ごほりかわ 1221年7月9日—1232年10月4日
87 四條天皇 しじょう 1232年10月4日—1242年1月9日
88 後嵯峨天皇 ごさが 1242年1月9日—1246年1月29日
89 後深草天皇 ごふかくさ 1246年1月29日—1259年11月26日
90 龜山天皇 かめやま 1259年11月26日—1274年1月26日
91 後宇多天皇 ごうだ 1274年1月26日—1287年10月21日
92 伏見天皇 ふしみ 1287年10月21日—1298年7月22日
93 後伏見天皇 ごふしみ 1298年7月22日—1301年1月22日
94 後二條天皇 ごにじょう 1301年1月22日—1308年8月25日
95 花園天皇 はなぞの 1308年8月26日—1318年2月26日
96 後醍醐天皇 ごだいご 1318年2月26日—1336年8月15日
97 後村上天皇 ごむらかみ 1331年9月20日—1333年5月25日 南朝天皇。
98 長慶天皇 ちょうけい 1336年8月15日—1348年10月27日 南朝天皇。
99 後龜山天皇 ごかめやま 1339年8月15日—1368年3月11日 南朝最後一任天皇。
北朝1 光嚴天皇 こうごん 1348年10月27日—1351年11月7日
北朝2 光明天皇 こうみょう 1352年8月17日—1371年3月23日
北朝3 崇光天皇 すこう 1368年3月11日—1383年10月
北朝4 後光嚴天皇 ごこうごん 1371年3月23日—1382年4月11日
北朝5 後圓融天皇 ごえんゆう 1383年10月-1392年10月5日
100 後小松天皇 ごこまつ 1382年4月11日—1412年8月29日 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將軍足利義滿的協助下,
接收了南朝後龜山天皇交出的傳國神器,
統一了南北朝。
101 稱光天皇 しょうこう 1412年8月29日—1428年7月20日
102 後花園天皇 ごはなぞの 1428年7月28日—1464年7月19日
103 後土御門天皇 ごつちみかど 1464年7月19日—1500年9月28日
104 後柏原天皇 ごかしわばら 1500年10月25日—1526年4月7日 即位21年後才行即位儀式。
105 後奈良天皇 ごなら 1526年4月29日—1557年9月5日 織田信長(1534年)誕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6 正親町天皇 おおぎまち 1557年10月27日—1586年11月7日
107 後陽成天皇 ごようぜい 1586年11月7日—1611年3月27日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樂第覲見天皇。
108 後水尾天皇 ごみずのお 1611年3月27日—1629年11月8日
109 明正天皇 めいしょう 1629年11月8日—1643年10月3日 女天皇。
110 後光明天皇 ごこうみょう 1643年10月3日—1654年9月20日
111 後西天皇 ごさい 1654年11月28日—1663年1月26日
112 靈元天皇 れいげん 1663年1月26日—1687年3月21日
113 東山天皇 ひがしやま 1687年3月21日—1709年6月21日
114 中御門天皇 なかみかど 1709年6月21日—1735年3月21日
115 櫻町天皇 さくらまち 1735年3月21日—1747年5月2日
116 桃園天皇 ももぞの 1747年5月2日—1762年7月12日
117 後櫻町天皇 ごさくらまち 1762年7月27日—1770年11月24日 日本歷史上最後一位女天皇。
118 後桃園天皇 ごももぞの 1770年11月24日—1779年11月9日
119 光格天皇 こうかく 1779年11月25日—1817年3月22日
120 仁孝天皇 にんこう 1817年3月22日—1846年2月6日 天保改革(1841年)。
121 孝明天皇 こうめい 1846年2月13日—1866年12月25日
122 明治天皇 めいじ 1867年1月9日—1912年7月30日 實施明治維新(1868年)。
123 大正天皇 たいしょう 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 體弱多病。
124 昭和天皇 しょうわ 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至現時為止日本在位最長和最長壽的天皇。在位期間與德國、義大利結盟,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遭中、英、美,蘇等國組成的盟軍打敗。
125 今上天皇
明仁 1989年1月7日—
[編輯]
異說天皇、准天皇與自稱天皇者一覽
日本武尊 – 十四代仲哀天皇之父。『風土記』里記為「倭武天皇」。
神功皇後 – 十五代應神天皇之母。古時也將其列為歷代天皇之一。
菟道稚郎子 – 應神天皇皇太子。播磨國風土記記為「宇治天皇」。
市邊押磐皇子 – 十七代履中天皇皇子。二十三代顯宗天皇之父。播磨國風土記記為「市邊天皇」。
飯豐皇女 - 履中天皇之女(也有其他說法)。二十二代清寧天皇死後,在二十三代顯宗天皇與二十四代仁賢天皇互相讓位之時,她曾代理天皇處理政務。扶桑略記等書記為「飯豐天皇」。
蘇我馬子、蘇我蝦夷、蘇我入鹿 - 大臣。邸宅被稱為「宮門」,兒子得到近似親王的地位。
聖德太子 - 日本書紀記為「豐聰耳法大王」、「法主王」。
間人皇女 – 三十六代孝德天皇的皇後、三十四代舒明天皇的皇女。三十七代齊明天皇死後,三十八代天智天皇即位之間的空檔,她似乎曾經即位過。有說法萬葉集里「中皇命」就是指間人皇女。
道鏡法王 - 769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之由而就皇位,而托宣是假的。
鹽燒王 - 天平寶字八年(764年)發生『惠美押勝之亂』,惠美押勝擁立他當「今帝」。後來惠美押勝軍與朝廷軍交戰時戰敗,他在逃跑途中被補,之後被斬殺。
草壁皇子 –四十代天武天皇的皇太子,四十二代文武天皇之父。即位前就病逝,被追尊為「岡宮御宇天皇」,又稱為「長岡天皇」。
舎人親王 –四十七代淳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為「崇道盡敬皇帝」,又簡稱為「盡敬天皇」。
施基親王 – 四十九代光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為「春日宮天皇」,又稱「田原天皇」。
早良親王 – 五十代桓武天皇之弟,後被廢太子(785年沒)。800年,追尊他為「崇道天皇」。
平將門 - 桓武天皇五世孫。940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為由而即位為「新皇」,同年戰敗身死。
敦明親王(小一條院) - 六十七代三條天皇皇子。1016年封為東宮,翌年即辭去東宮之位,後來受到院號宣下,得到准太上天皇的地位。
守貞親王 – 八十六代後堀河天皇之父。受封為太上法皇,稱為「後高倉院」,執行院政。
恆良親王 – 九十六代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後醍醐逃往吉野時曾一度將皇位讓給他,但隨著南朝成立,這件事就不成立了。
懷良親王 - 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做為南朝的徵西將軍,擴張勢力至九州,受到明要求取締倭寇而被冊封為「日本國王」。
足利義滿 - 室町幕府三代將軍。受封為准三宮(待遇等同上皇)。之後不但是將軍,又被明冊封為「日本國王」。死後被封為太上天皇,不過幕府辭去了這個封賜。院號「鹿苑院」。
伏見宮貞成親王 – 一百零二代後花園天皇之父。生前得到太上天皇的尊號,院號「後崇光院」。
中興天皇 - 後南朝的初代天皇。九十九代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義。嘉吉三年十月即位,在吉野北山逝世。
自天王 - 後南朝的二代天皇。後龜山天皇的曾孫,中興天皇的一宮,名叫尊秀。在奧吉野川上即位。長祿元年十二月,遭到赤松家遺臣暗殺。
南天皇 - 後南朝的三代(也是最後的)天皇。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雅。長祿二年八月,遭赤松家遺臣斬傷,負傷後在熊野的光福寺過世。
西陣南帝 - 應仁之亂時,山名宗全擁立的南朝皇胤,其名不詳。
誠仁親王 – 一百零六代正親町天皇的東宮。即位前就過世了,追尊為太上天皇,院號「陽光院」。
閑院宮典仁親王 – 一百一十九代光格天皇之父。1884年,追尊為太上天皇,諡號「慶光天皇」。詳見尊號一件。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據說在日光輪王寺門跡時代(1868年),被奧羽越列藩同盟推戴為「東武皇帝」。
熊澤天皇 - 後龜山天皇第十九代子孫,自稱為南朝第一百一十七代天皇,名諱「尊熟」也是自稱。
長濱天皇 – 自稱是八十一代安德天皇的後代。
璽光尊 – 戰後自稱新天皇的人。改年號為靈壽,命令天皇與皇族、甚至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都要到他的皇居參見,之後遷都金澤,私自發行紙幣,也是某新興宗教的教祖。
三浦天皇 - 南朝長慶天皇的後代,後醍醐天皇皇子尊良親王的另一種稱呼。
橘天敬 – 自稱是一百二十二代明治天皇的私生子,自名為耀禪宮義仁與小松中宮長仁等名字。

㈣ 1300年法國封建王朝沒出過1個女王,起因竟是一場桃色事件嗎

01 納斯爾塔艷情大片

喜歡艷情片的童鞋,可以出門左轉,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劇本《納斯爾塔》,就是根據這一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極盡香艷之能事。不過,就算是真實的歷史,其情節之離奇、影響之深遠,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流量擔當。

故事的開頭,頗有些《格林童話》的氣氛——

在遙遠的法國,有一位偉大的國王,號稱“美男子”的腓力四世——這可不是胡謅,人家在歷史上確有此綽號——國王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路易、腓力、查理。

三位王子都娶了遙遠貴族世家的公主,分別是:瑪格麗特、讓娜、布朗什。

國王還有個小女兒伊莎貝拉,嫁給了更加遙遠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

呼呼……記不住嗎?那二話不說,直接上圖。

“女王派”主要是外戚貴族

這種情況下,腓力派緊緊抓住讓娜她媽瑪格麗特的風流韻事不放,不但質疑了讓娜的正統性,更給“娘家人”在政治輿論上施加了強大壓力。

腓力當機立斷,先去拜會教皇,取得了繼位首肯,後在1317年1月加冕,是為腓力五世。2月份,國王召集教士、貴族、市民、各路學者,召開科研項目結題會,會後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王國不得由女性統治。

這樣的科研傳統流傳至今。

㈤ 魔獸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性聖騎士

  1. 血精靈聖騎士女伯爵莉亞德琳。
    身穿騎士T7套裝「救贖」,手持淬血長矛廣為人知,作為部落方T9套裝聖騎士的代表,她的故事可謂血精靈這個種族一個小小的縮影。她的改變見證著血精靈從天災毀滅性的打擊中一步步走出陰影,重拾信仰的過程。她就是血騎士的領袖,女伯爵莉亞德琳,一位與聖光結下不解之緣的堅強女性。

  2. 血色指揮官瑪爾蘭。

    血色指揮官瑪爾蘭狡猾、精明、為了贏得戰斗不擇手段。但首要的是,她十分忠誠。毫無疑問,你可以在兵營中央大廳里找到她,在血紅的旗幟下戰斗,直到她勝利或是死亡。

  3. 芬娜·金劍,是一支人類和高等精靈聯合部隊的指揮官,是塞拉摩女王吉安娜同父異母的姐妹。

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四位女皇是誰

武則天,葉卡特琳娜一世,葉卡捷琳娜大帝,維多利亞女王(印度女皇)
如果是外國,換上兩位拜占庭(東羅馬)帝國女皇。艾琳、佐伊、葉卡捷琳娜大帝,維多利亞女王(印度女皇)

艾琳(Irene 752-805)

拜占庭伊蘇里亞朝女皇,797-802年在位。出生於雅典,後為拜占廷皇帝利奧四世之妻。帝死後,艾琳成為少主君土坦丁六世的攝政。787年在奈西亞召集第二次教會會議,承認聖像崇拜。少主君土坦丁接近成人時,即與她疏遠。796年,艾琳被從宮中逐出,兩年後復歸。她復位後將君土坦丁六世弄成盲人,予以放逐,自己作為女皇執政。但其治國及在阿拉伯、保加利亞兩條戰線上都不能免於失敗,也不能削弱查理曼大帝治理下作為競爭對手而出現的西羅馬帝國。她想採取接近查理曼大帝政策,並希望與他結婚,但都告失敗。802年,奈塞弗勒所一世發動政變,她波流放,死於累斯博斯島。由於其恢復聖像的熱情及對修道院採取保護政策,被希臘正教會列為聖人。

佐伊(Zoe,Porphyrogente 978-1050)
拜占廷馬其頓朝女皇,又稱「正統嫡系佐伊」,1042-1050年在位。是君士坦丁八世(1025-1028在位)之女,羅梅納斯三世(1028-1034在位)之皇後。其父死後,夫羅梅納斯三世即位,她與心腹宦官約翰共謀,於1034年殺害其夫。同年,與出身微賤的帕夫勒戈尼亞人米海爾結婚,米海爾即位為米誨爾四世(1034-1041年在位)。他死後,侄子米海爾五世(1041-1042在位)圖謀將她排除,但被忠誠於馬其頓朝的首都市民擁立,作為馬其頓朝正統嫡系與妹狄奧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餘歲之身與君士坦丁九世結婚,三人共同執政。此時代在拜占庭帝國史上稱為「佐伊之夫時代」,從此開始了馬其頓朝的衰敗和都市貴族階級的統治。代表「佐伊之夫」的都市貴族和屬省的軍人貴族之間的對立,是造成以後帝國半個世紀不穩定的原因。

武則天(624——705年),並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書武士?Φ吶聘咦誒鈧蔚幕屎螅拼渭搖P鄖苫郟噯ㄊ酢?
637 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武氏以美貌應召人宮,始為才女,賜號武媚,時年14歲。649年,太宗死,入感業寺別發為尼。時王皇後正與蕭淑妃爭寵,決計利用武媚的美貌,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遂令武氏暗中蓄發,獻給高宗,封為宸妃。翌年生是長子李弘,晉為昭儀。
武氏再次入宮,得力於王皇後,開始對王皇後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後與蕭淑妃有矛盾,便聯合王皇後,奪去高宗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寵後,她認為自己要當六宮之主,必須把王皇後打下去。654 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有一天,王皇後閑得無聊,到昭僅宮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後離去。武氏在王皇後來時,她故意避開,及王皇後離去,將小公主弄死,嫁禍於王皇後。655 年,王氏被誣以殺死小公主的罪名,廢去後位,立武氏為皇後。此後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見其專寵之地位。
武氏自立為皇後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後,由太後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後掌實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
武則天稱帝後,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在她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後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受到歷史的譴斥。
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葉卡特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1684年—1727年,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女皇,立陶宛農民塞繆爾·斯卡烏龍斯基之女。

葉卡特琳娜一世皈依東正教前的名字是瑪爾塔。大北方戰爭中,在馬里恩波爾附近成為俄軍的俘虜,不久為彼得一世所寵。丈夫死後,得到近衛軍的支持,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但是不太參與國政,實權被緬希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遺囑建立俄羅斯
科學
院(1726年),創立最高樞密院。臨死前數日,在傳位給彼得二世的遺詔上簽名。

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 Yekaterína II Alekséyevna),原名索非亞·弗雷德里卡·奧古斯塔(Sophie Augusta Fredericka,1729年4月21日出生於德國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於普希金),是俄羅斯帝國的女沙皇(1762年至1796年在位)。

德國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公爵的女兒。1744年被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女皇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烏爾里希(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與彼得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葉卡捷琳娜。在初到俄國之時,她努力學習俄語。後來逐漸取得一些軍隊的支持。由於彼得三世另有新歡,葉卡捷琳娜的皇後地位面臨被廢的威脅,於是在1762年率領近衛軍發動政變而即位。

葉卡捷琳娜二世和伏爾泰、狄德羅等法國思想家交往密切。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員會會議,宣布女皇的訓令,主張君主專制、嚴厲的法治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雖然想改善農奴制度,但是因貴族的反對而沒有成功。此外她還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貴族勢力得到加強,農民和農奴的生存狀況更加惡化。1773—1775年發生普加喬夫起義。

對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蘭,對土耳其作戰取得黑海沿岸地區,並吞並了克里米亞汗國。寵臣和情人波將金去世後,她的以南進重建拜占廷帝國為目標的南進政策受挫。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即俄國歷史上兩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大帝)。

葉卡捷琳娜生有兩個兒子。長子保羅出生於1754年,後來成為保羅一世。由於彼得三世不能生育,有謠傳說他是葉卡捷琳娜與朝臣謝爾蓋·薩爾蒂科夫的私生子。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女皇對這種說法並不介意,並說「如果他真是私生子,那也不是我們家族中的頭一個」。葉卡捷琳娜的情人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近衛軍軍官格利高里·奧洛夫。他幫助葉卡捷琳娜實現了政變企圖。他也是葉卡捷琳娜的第二個兒子阿列克謝的生父。葉卡捷琳娜的另一個著名情人是格利高里·波將金,他因「波將金村」(指為了粉飾太平而人工製造的布景式繁華景象)的典故為世人所熟知。

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1914年以後,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維多利亞的父親是肯特公爵愛德華(喬治三世國王第四子),母親是德國薩克遜-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維多利亞公主,她八個月大即喪父,從小在母親的德國環境中長大,在舅父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的監護下受教育。1837年,她叔父不列顛帝國國王兼漢諾威?跬氖廊ナ潰?8歲即位,將漢諾威王位?予她另一叔父,從此漢諾威不再屬於英國。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雖是君主立憲制度,維多利亞?Υ蟪濟塹撓絆?力依然很大。她在位期間,英國極度擴張,因此世界上許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維多利亞命名的,鴉片戰爭也是在她剛即位不久發生的。

維多利亞年輕時畫像1840年,維多利亞和她的大表哥薩克森-科堡-哥達親王阿爾伯特結婚,他們生有九個孩子,和歐洲各國王室聯姻,以至於到了19世紀末,維多利亞已經成為「歐洲的祖母」。

她生有4個兒子5個女兒,大女兒維多利亞成為德國腓特烈三世的皇後,她的一個外孫就是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一個外孫女是希臘王後;第二個孩子是後來即位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她的一個孫女是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的王後;第三個孩子阿麗絲成為德國西南黑森親王路易四世的王妃,她的一個外孫女是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後,另一個外孫女是現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丈夫菲利普親王的外祖母;另外三個女兒其中兩個是德國南部巴登堡和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親王的王妃。還有一個嫁給蘇格蘭的一位公爵,後來成為加拿大的總督。而兒子們則都是娶了丹麥、俄國和德國各地的公主、郡主們為妻。維多利亞在世時,曾有一張和這些著名的孫子輩親戚們的全家福合影,沒有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是在這些親戚們之間打起來的。

1861年維多利亞的丈夫去世,她離開倫敦隱居,即使出現,也總是一種寡婦的打扮。由於維多利亞隱居,導致首相無法事事?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權利漸漸增大,使英?木髁??制更?完善。此外,這時維多利亞女王受到英國人的普遍敬重,大臣們也開始主動詢問她的意見。1897年,為她在位60周年舉行隆重的慶典。1901年她在懷特島去世。

㈦ 中國古代有過那幾位女皇

三個女皇帝如下:
528年 元姑娘 北魏 年號武泰
653年 陳碩真 自稱文佳皇帝
690——705 武則天

其實中國古代女性執政者不少,比如漢代呂後、清代慈禧,但是都是「垂簾聽政」,沒有名份。敢打出「皇帝」招牌的只有一個從後宮走向寶座的武則天,這是名副其實的女皇帝。 但也有兩個「女性皇帝」有皇帝之名份,只是一個是傀儡,一個是非正常渠道。既然有名份,也是女性,所以不能否認她們是「女皇帝」!所以中國古代有三個女皇帝!
正常渠道登基的當然是武則天,傀儡小皇帝是北魏的元姑娘,還有一個是農民起義領袖陳碩真。

元氏(528年—?):北魏孝明帝與潘充華之女;528年二月,其祖母胡太後毒死其父孝明帝,假稱她為男嬰,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皇位,其時她還才出生50天;然而她即位當天,胡太後宣布她的真實身份,廢之,立元釗為帝;不到一個月,爾朱榮攻陷首都洛陽,發動河陰之變,沉胡太後和幼主元釗於黃河,另立孝庄帝,女嬰皇帝則不知所終。她的女皇帝身分普遍不被後世所承認,一來是因為她是胡太後的傀儡,二來是因為她是以冒名男嬰而即帝位的。

陳碩真(?—635年):一作陳碩貞,唐高宗時睦州清溪縣(今浙江省淳安縣)農民起義領袖;本為女巫,自稱從上天回到人間,化身為男子,以妖言惑眾;653年十月初起兵,自稱「文佳皇帝」;但起義很快失敗,她本人也於當年十一月被殺。後世大多不承認她為女皇帝,一來是因為她所領導的起義在國泰民安的高宗時代稱得上是叛亂,二來是因為她已經化為男身了;但也有小部分學者承認她的女皇帝身份,如現代史學家翦伯贊在其所編撰的《中國史綱要》中稱她為「中國第一個女皇帝」。

真正意義上的女皇帝便是武則天了。若說她是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至於其他二個,大家了解便可。只需知道,在武則天之前,也有人曾有皇帝的名份。)

閱讀全文

與小布歷史上有多少個女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