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給我敘述下倫敦眼。包括歷史、直徑、造價、高
"倫敦眼"是倫敦最吸引的觀光點,座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世界最大摩天輪"倫敦眼"將會永久成為倫敦的地標。
高135米的"倫敦眼"是為了慶祝公元2000年而興建的,原定獲准運作5年,但是"倫敦眼"的擁有者希望讓它繼續運作下去。
擁有"倫敦眼"部分權益的英國航空公司說,倫敦地方當局批准讓它成為永久地標。這項決定還需要等待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和英國政府的批准。自2000年3月開放之後,已經有超過850萬人次乘坐"倫敦眼"升上半空,鳥瞰倫敦。"倫敦眼"也是英國最受歡迎的付費觀光點。英航說,這個1500噸重的建築可以維持至少50年。
不過,"倫敦眼"是世上最大摩天輪這項榮譽將維持不了多久。美國消閑城市拉斯維加斯和中國的經貿中心上海已經計劃興建更巨型的觀光摩天輪。它被譽為數學上的奇跡;工程師透露,建造這座摩天輪所需的電腦計算能力,超過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建築。
「倫敦之眼」重一千六百噸,橫躺在浮於河面的一個平台上建造,原本預定九月初立正就位,並於明年一月開放大眾搭乘。直到現在接近完工階段,負責建造的工程師才有信心揭露,他們在設計建造時比原先估計多做了幾百萬次的計算,以確保其安全性。
摩天輪在建造過程中出現多次障礙,使批評者稱其為「不幸之輪」。首先是高度比原先預定的減低了四十五英尺,以減少興建時間;最近各種技術問題與安全上的隱憂,使得直立的工作被迫順延。
然而,這些問題與設計及建造上的成就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一個史上最大技術最艱難的摩天輪,竟然在十六個月內就完成了設計與興建工作。
設計經理湯姆森說:「任何這麼龐大的東西都會受到風力與溫度的影響,更何況它還要旋轉,使得金屬疲勞的問題也要列入考量。當這些因素隨著摩天輪的長度寬度而持續改變,產生了你無法想像的史上最復雜建築問題。」
「倫敦之眼」的構想可回溯至一九九三年星期泰晤士報所舉辦的一場競賽,該報要求參加者提出慶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計畫,兩名建築師異想天開的率先提議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輪。這項計畫激發了英國航空公司董事長艾林的想像力,決定出資使其付諸實現。
對摩天輪的設計者而言,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可以穩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兩支從陸地延伸過來的支架,將承擔摩天輪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條巨型鋼索防止其倒塌;這些支架與鋼索的地樁將打入地底一百八十英尺的深處,確保安全無虞。
這類建築物理論上會受到一些潛在的破壞性力量影響,例如摩天輪可能滿載八百名遊客卻突然遭遇強風,這些變數都要列入計算並加以補強防範。在一般靜止的建築物中,這類的計畫已經極其復雜,再加上摩天輪會周而復始的旋轉,使得計算上的困難度真是前所未聞。
❷ 倫敦的歷史 誰有這方面的資料
倫敦的歷史:
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
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來之前,倫敦就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
至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該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
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具規模的城市。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
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該地生活的凱爾特人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
(2)倫敦眼有多久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為議會大廳。
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
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
白廳是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首相辦公室、樞密院、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等主要政府機構都設在該地。白廳的核心是設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它是英國歷代首相的官邸。
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合作社聯盟、國際筆會、國際婦女同盟、社會黨國際、大赦國際等。
❸ 倫敦的歷史
倫敦最早是一個凱爾特人的城鎮,由羅馬入侵者於公元50年左右建立,作為泰晤士河畔的一個港口,並命名為「Londinium」。公元7世紀羅馬帝國滅亡後,Londinium遭棄城,撒克遜人於今Aldwych以西一英里處建立了Lundenwic的城鎮。直到公元9至10世紀羅馬倫敦老城才再次恢復人煙。
倫敦逐漸地發展、擴大,吸收了附近的村莊、聚居地方,向四面八方擴散。到17世紀時倫敦已經是當時大英帝國乃至歐洲最大的都市。1666年的倫敦大火災毀壞了倫敦城內大部分的建築(奇跡似的,死於這場大火的只有20多人),但大火後倫敦又立即開始了10年間的重建,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在內的標志性建築都是在此期間開始動工的。
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經歷了大規模的發展。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的開通,公共汽車的營運,以及聯系四方的鐵路線,使倫敦的市容與交通面貌一新。倫敦市在19世紀後半期居住人口突降(1851年:128,000人;1871年:75,000人;1901年:27,000人),大量建築新建,從一座喬治風貌的城轉而成為維多利亞特色的城。
倫敦最近100年來的大變化可說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戰期間,倫敦遭到納粹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期間超過3萬的倫敦市民喪生,大部分建築遭到破壞。20世紀50至70年代,由於倫敦的重建未經統一規劃,造成今天建築多樣化的格局,並成為當今倫敦的獨特之處。
20世紀初,倫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為家居燃料,產生大量煙霧。這些煙霧再加上倫敦氣候,造成了倫敦「遠近馳名」的煙霞,英語稱為London Fog(倫敦霧)。因此,英語有時會把倫敦稱作「大煙」(The Smoke)。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間,倫敦的一場大煙霞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於1956年推行了《空氣清凈法案》,於倫敦部分地區禁止使用產生濃煙的燃料。
❹ 英國的Walking tour和London Eye的歷史簡介
名稱: 倫敦眼 The London Eye 全稱: 英國航空倫敦眼 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 別稱: 千禧之輪 Millennium WheelLondon Eye 倫敦眼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它於1999年年底開幕,總高度135米(443英尺),聳立於泰晤士河南畔的貝蘭斯區,面向威斯敏斯特宮與大本鍾。 「倫敦眼」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現在世界第三大摩天輪(僅次於坐落在中國南昌高160米的「南昌之星」摩天輪和2008年4月15日開放的新加坡高165米的飛行者),是倫敦的地標。 高135米(443英尺)的「倫敦眼」是為了慶祝公元2000年而興建的,原定獲准運作5年,由於總投資額為1.2億美元的英國「倫敦眼」摩天輪2000年建成開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世界遊客300萬人次左右,倫敦旅遊市場經濟效益增加了10%,同時還帶動倫敦旅遊就業約1萬人,截至2002年7月,倫敦眼已累積總乘坐人次達850萬。當地市議會於是決定長期保留倫敦眼。 擁有「倫敦眼」部分權益的英國航空公司說:倫敦地方當局批准讓它成為永久地標。這項決定還需要等待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和英國政府的批准。自2000年3月開放之後,已經有超過850萬人次乘坐「倫敦眼」升上半空,鳥瞰倫敦。「倫敦眼」也是 倫敦眼與河對岸庄嚴的大本鍾形成極大的對比 英國最受歡迎的付費觀光點。英航說,這個1500噸重的建築可以維持至少50年。 不過,「倫敦眼」是世上最大摩天輪這項榮譽將維持不了多久。美國消閑城市拉斯維加斯和中國的首都城市北京已經計劃興建更巨型的觀光摩天輪。 它被譽為數學上的奇跡;工程師透露,建造這座摩天輪所需的電腦計算能力,超過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建築。 「倫敦之眼」重1600噸,橫躺在浮於河面的一個平台上建造,原本預定9月初立正就位,並於明年1月開放大眾搭乘。直到現在接近完工階段,負責建造的工程師才有信心揭露,他們在設計建造時比原先估計多做了幾百萬次的計算,以確保其安全性。 摩天輪在建造過程中出現多次障礙,使批評者稱其為「不幸之輪」。首先是高度比原先預定的減低了45英尺,以減少興建時間;最近各種技術問題與安全上的隱憂,使得直立的工作被迫順延。 然而,這些問題與設計及建造上的成就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一個史上最大技術最艱難的摩天輪,竟然在16個月內就完成了設計與興建工作。 設計經理湯姆森說:「任何這么龐大的東西都會受到風力與溫度的影響,更何況它還要旋轉,使得金屬疲勞的問題也要列入考量。當這些因素隨著摩天輪的長度寬度而持續改變,產生了你無法想像的史上最復雜建築問題。」 「倫敦之眼」的構想可追溯至1993年《泰晤士報》所舉辦的一場競賽,該報要求參加者提出慶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計 千禧倫敦 劃,兩名建築師異想天開的率先提議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輪。這項計劃激發了英國航空公司董事長艾林的想像力,決定出資使其付諸實現。 對摩天輪的設計者而言,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可以穩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兩支從陸地延伸過來的支架,將承擔摩天輪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條巨型鋼索防止其倒塌;這些支架與鋼索的地樁將打入地底180英尺的深處,確保安全無虞。 這類建築物理論上會受到一些潛在的破壞性力量影響,例如摩天輪可能滿載八百名遊客卻突然遭遇強風,這些變數都要列入計算並加以補強防範。在一般靜止的建築物中,這類的計劃已經極其復雜,再加上摩天輪會周而復始的旋轉,使得計算上的困難度真是前所未聞。 「倫敦眼」實在是個瘋狂的城市創舉。一個摩天大轉盤,高達450英尺(135米),共有32個乘坐艙,全部設有空調並不能打開窗。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25名,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鍾。帶著明顯的娛樂場氣息,在南岸落地,調皮地與嚴肅的古跡建築群面對面。 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歡它,因為覺得盡管它造價甚巨,仍抹不去一股廉價的氣息,太「不像」倫敦了。但不少市民歡呼雀躍,覺得實在是「太好玩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攀上去,換個角度看看自己的城市。當然,更重要的事實是,它每天不停地轉啊轉啊,卷進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現在已名列倫敦各旅遊點榜首,為倫敦旅遊業賺進了天文數字的收入。 世界第一座摩天輪是由一個美國人設計出來的,放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覽會會場。此後這樣的大轉盤就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倫敦眼」為慶祝新千年而建造,現在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旋轉建築物,裝配起吊的難度可想而知。據說所有部件都用駁船運到泰晤士河,在河上搭建了臨時平台,把轉輪放倒裝配。豎起來之前,它在泰晤士河上搖搖晃晃了一周,把全城人的心都吊了起來。現在它由搭乘平台處的兩座馬達帶動著旋轉,有60個封閉座艙,每個艙可容納20幾個人。座艙里裝著太陽能電池,提供通風、照明和通訊系統的電力。為了保證在強風下的穩定性,有10米長的外支架連接到轉盤的軸心並鎖定在地面上。 這樣,進入「倫敦眼」的人,就可以在半個小時的旋轉中,到達城市中心的上空,俯瞰方圓25英里范圍內的壯麗景色,其間還可以聽到解說一一介紹進入視野的主要地標。 「倫敦眼」在夜間則幻化成了一個巨大的藍色光環,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夢幻氣質。 設計師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是為迎接新千年的活動設計的,它應當能代表千年交替,能帶人們到沒有去過的地方,因為人們都喜歡看地球在自己腳下的樣子,不論是從山上看,還是從高樓上看,看地球像織錦一樣在腳下展開實在是一種樂趣。」 倫敦眼·輝煌 這個千禧摩天輪將會如磁鐵一般吸引數百萬來到倫敦的遊客,使他們從大本鍾跨越西敏橋來到南岸。 這座千禧年之輪有32個25人座的封閉座艙,帶著乘客「飛」在這個首都中心的上空:25分鍾的過程中有相關解說並把視野內的主要地標介紹給乘客。曾有人建議賦予摩天輪一些象徵性意義,如「生命的輪轉」、座艙「象徵著光陰本身的每分每秒」等等。這座舉世最高的觀景摩天輪將為倫敦旅遊業注射一劑強心針。
採納哦
❺ 倫敦眼存在的背景和故事
位於英國泰晤士河畔、和國會大廈隔著一條泰晤士和的摩天輪,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倫敦眼」。它是由英國航空公司投資近9000萬英鎊興建,也是繼埃菲爾鐵塔之後的一個超乎尋常的觀覽項目。它看上去稱得是一個龐然大物,這個直徑135米的「倫敦眼」,建造的時候是全球最高、最大的摩天輪,可以將泰晤士河和倫敦景色盡收眼底。其原本是為了慶祝世紀之交而修建的臨時性建築,存在期限為五年,到期拆除。然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個摩天輪景觀效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非常之好。自2000年3月啟用之後的17個月內,其遊客接待量就突破了500萬人次,並成為與倫敦塔、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相比肩的「倫敦三大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政府也因此將其臨時建築的「身份」,改為倫敦永久標志性建築。英國人的慎重以至保守,是世界聞名的,它們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能夠讓這個龐然大物在如此重要的地方落戶生根,可見其魅力深深地征服了倫敦人及政府。
「倫敦眼」實在是個瘋狂的城市創舉,它一共有60個封閉座艙,每個艙可容納二十多人,座艙里裝著太陽能電池,提供通風、照明和通訊系統的電力。為了保證在強風下的穩定性,有10米長的外支架連接到轉盤的軸心並鎖定在地面上。據說所有部件都用駁船運到泰晤士河,在河上搭建了臨時平台,把轉輪放倒裝配。豎起來之前,它在泰晤士河上搖搖晃晃了一周,把全城人的心都吊了起來,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歡它。當這個高大摩天輪開始在泰晤士河泮轉起來的時候,登上了它觀光的人們便開始歡呼雀躍起來,他們覺得這個摩天輪不僅太好玩了,還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換個角度看倫敦的機會,也讓人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倫敦的另一種風光。因此,摩天輪漸漸被人們認可並熱起來,它每天不停地轉著,人們排隊爭相一睹它的風采,它在帶給人們不同視覺感受和享受的同時,它同樣把成千上萬觀光客的錢裹進了自己的口袋,為倫敦旅遊業賺進了天文數字的收入。
❻ 英國及倫敦歷史
泰晤士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也是最重要的水路,又是英國的母親河。它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山,沿途匯集了英格蘭境內的諸多細流,河水從西部流入倫敦市區,倫敦下遊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為29千米的河口,最後經諾爾島注入北海。全長340公里,通航里程為309公里。在塞爾特語中,泰晤士河意為「寬河」,事實上自倫敦橋開始,河床才開始加深,河面也大大變寬。倫敦橋一帶河寬229米,到格雷夫森德時更是寬達640米。
比起地球上的一些大江大河,泰晤士河不算長,但它流經之處,都是英國文化精華所在,或許可以反過來說,泰晤士河哺育了燦爛的英格蘭文明。倫敦的主要建築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兩旁,尤其是那些有著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歷史的建築,如有象徵勝利意義的納爾遜海軍統帥雕像、葬有眾多偉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聖保羅大教堂、曾經見證過英國歷史上黑暗時期的倫敦塔、橋面可以起降的倫敦塔橋等,每一幢建築都稱得上是藝術的傑作。這些建築雖歷經滄桑,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戰爭洗禮,但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模樣,直至今天還在為人們所使用。在倫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滿了英國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則以其靜態之美而著稱於世。
從倫敦市中心穿過的泰晤士河,使倫敦成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一大良港。而且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隔北海與歐洲大陸的萊茵河口遙遙相對,向歐洲最富饒的地區打開了一條直接航運的通道。同時,倫敦地處地中海與波羅的海中途,從而成為那一地區最理想的商業港,這無疑促進了倫敦的繁榮。
在英國歷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的政治家約翰·伯恩斯曾說: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河流,「因為它是一部流動的歷史。」
作為倫敦市的標志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鍾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鍾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鍾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鍾曾兩度裂開而重籌。現在大本鍾的鍾聲仍然清晰、動聽。
位於 Westminster Bridge的南面橋頭,與 Houses of Parliament 相連,是倫敦的傳統地標,坐地鐵可以在 Westminster 站下車。
大本鍾位於英國議會大廈的北角,鍾樓高79米,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大本鍾建於1859年,根據格林尼治時間每隔一小時敲響一次。二戰期間,議會大廈曾遭德國空軍轟炸,大本鍾倖免於難。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著名的「大本鍾」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技術人員現在還不明白這座有著147年歷史的大鍾為何「罷工」? 英國議會大廈一名工程師28日說,位於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的大本鍾在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07分出現了故障,其分針停止轉動。接著,分針開始緩慢轉動,在10時20分又停了一次。這一 停就是1個半小時,此後才恢復了正常。
一些人猜測說,可能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這一問題。28日倫敦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1.8攝氏度。氣象部門說,這是自1953年以來英格蘭地區5月份中最炎熱的一天。但那名議會大廈工程師認為,這一說法缺乏依據。「我們得知有一點小故障,但接著它就再次開始運轉,」他說。
大本鍾一向以其准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不過,畢竟是有著一百多歲的「高齡」,它也出過一些小問題。例如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鍾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鍾。
"倫敦眼"是倫敦最吸引的觀光點,座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世界最大摩天輪"倫敦眼"將會永久成為倫敦的地標。
高135米的"倫敦眼"是為了慶祝公元2000年而興建的,原定獲准運作5年,但是"倫敦眼"的擁有者希望讓它繼續運作下去。
擁有"倫敦眼"部分權益的英國航空公司說,倫敦地方當局批准讓它成為永久地標。這項決定還需要等待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和英國政府的批准。自2000年3月開放之後,已經有超過850萬人次乘坐"倫敦眼"升上半空,鳥瞰倫敦。"倫敦眼"也是英國最受歡迎的付費觀光點。英航說,這個1500噸重的建築可以維持至少50年。
不過,"倫敦眼"是世上最大摩天輪這項榮譽將維持不了多久。美國消閑城市拉斯維加斯和中國的經貿中心上海已經計劃興建更巨型的觀光摩天輪。
它被譽為數學上的奇跡;工程師透露,建造這座摩天輪所需的電腦計算能力,超過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建築。
"倫敦之眼"重一千六百噸,橫躺在浮於河面的一個平台上建造,原本預定九月初立正就位,並於明年一月開放大眾搭乘。直到現在接近完工階段,負責建造的工程師才有信心揭露,他們在設計建造時比原先估計多做了幾百萬次的計算,以確保其安全性。
摩天輪在建造過程中出現多次障礙,使批評者稱其為"不幸之輪"。首先是高度比原先預定的減低了四十五英尺,以減少興建時間;最近各種技術問題與安全上的隱憂,使得直立的工作被迫順延。
然而,這些問題與設計及建造上的成就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一個史上最大技術最艱難的摩天輪,竟然在十六個月內就完成了設計與興建工作。
設計經理湯姆森說:"任何這么龐大的東西都會受到風力與溫度的影響,更何況它還要旋轉,使得金屬疲勞的問題也要列入考量。當這些因素隨著摩天輪的長度寬度而持續改變,產生了你無法想像的史上最復雜建築問題。"
"倫敦之眼"的構想可回溯至一九九三年星期泰晤士報所舉辦的一場競賽,該報要求參加者提出慶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計畫,兩名建築師異想天開的率先提議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輪。這項計畫激發了英國航空公司董事長艾林的想像力,決定出資使其付諸實現。
對摩天輪的設計者而言,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可以穩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兩支從陸地延伸過來的支架,將承擔摩天輪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條巨型鋼索防止其倒塌;這些支架與鋼索的地樁將打入地底一百八十英尺的深處,確保安全無虞。
這類建築物理論上會受到一些潛在的破壞性力量影響,例如摩天輪可能滿載八百名遊客卻突然遭遇強風,這些變數都要列入計算並加以補強防範。在一般靜止的建築物中,這類的計畫已經極其復雜,再加上摩天輪會周而復始的旋轉,使得計算上的困難度真是前所未聞。
❼ 關於london eye 的介紹
倫敦眼London Eye
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 also known as the Millennium Wheel, opened in 1999 and was the largest observation wheel in the world, until it was replaced by The Star of Nanchang. Now, that record is broken by the Singapore Flyer, which stands 165 metres tall. The London Eye stands 135 metres (443 feet) high on the western end of Jubilee Gardens,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ambeth, London, England, between Westminster and Hungerford Bridges (Coordinates: 51°30′12〃N, 00°07′11〃W). The wheel is adjacent to London's County Hall, and stands opposite the offices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ce.
History
Designed by architects David Marks, Julia Barfield, Malcolm Cook, Mark Sparrowhawk, Steven Chilton and Nic Bailey, the wheel carries 32 sealed and air-conditioned passenger capsules attached to its external circumference. It rotates at 0.26 metres (0.85 feet) per second (about 0.9 km/h or 0.5 mph) so that one revolution takes about 30 minutes. The wheel does not usually stop to take on passengers: the rotation rate is so slow that they can easily walk on and off the moving capsules at ground level. It is, however, stopped to allow disabled or elderly passengers time to embark and disembark safely.
The rim of the Eye is supported by tie rods and resembles a huge spoked bicycle wheel, and was depicted as such in a poster advertising a charity cycle race.
The wheel was constructed in sections which were floated up the Thames on barges and assembled lying flat on pontoons. Once the wheel was complete it was raised into an upright position by cranes, being lifted at 2 degrees an hour until it reached 65 degrees. It was left in that position for a week while engineers prepared for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lift. The total weight of steel in the Eye is 1,700 tonnes.
It was opened by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at 20:00 GMT on December 31, 1999, although it was not opened to the public until March 2000 because of technical problems. Since its opening, the Eye, operated by The Tussauds Group but sponsored by British Airways, has become a major landmark and tourist attraction.
By July 2002, roughly 8.5 million people had ridden the Eye. It had planning permission only for five years, but at that time Lambeth Council agreed to plans to make the attraction permanent.
Although the Eye is listed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as the tallest observation wheel in the world, it is unlikely to keep that title for long. Plans have been announced to build a 170 m wheel on the Las Vegas Strip and a 185 m wheel bbed "Giant Wheel" planned to open in 2008 in Berlin.
對應的中文:
"倫敦眼"是倫敦最吸引的觀光點,座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世界最大摩天輪"倫敦眼"將會永久成為倫敦的地標。
高135米的"倫敦眼"是為了慶祝公元2000年而興建的,原定獲准運作5年,但是"倫敦眼"的擁有者希望讓它繼續運作下去。
擁有"倫敦眼"部分權益的英國航空公司說,倫敦地方當局批准讓它成為永久地標。這項決定還需要等待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和英國政府的批准。自2000年3月開放之後,已經有超過850萬人次乘坐"倫敦眼"升上半空,鳥瞰倫敦。"倫敦眼"也是英國最受歡迎的付費觀光點。英航說,這個1500噸重的建築可以維持至少50年。
不過,"倫敦眼"是世上最大摩天輪這項榮譽將維持不了多久。美國消閑城市拉斯維加斯和中國的經貿中心上海已經計劃興建更巨型的觀光摩天輪。
它被譽為數學上的奇跡;工程師透露,建造這座摩天輪所需的電腦計算能力,超過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建築。
"倫敦之眼"重一千六百噸,橫躺在浮於河面的一個平台上建造,原本預定九月初立正就位,並於明年一月開放大眾搭乘。直到現在接近完工階段,負責建造的工程師才有信心揭露,他們在設計建造時比原先估計多做了幾百萬次的計算,以確保其安全性。
摩天輪在建造過程中出現多次障礙,使批評者稱其為"不幸之輪"。首先是高度比原先預定的減低了四十五英尺,以減少興建時間;最近各種技術問題與安全上的隱憂,使得直立的工作被迫順延。
然而,這些問題與設計及建造上的成就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一個史上最大技術最艱難的摩天輪,竟然在十六個月內就完成了設計與興建工作。
設計經理湯姆森說:"任何這么龐大的東西都會受到風力與溫度的影響,更何況它還要旋轉,使得金屬疲勞的問題也要列入考量。當這些因素隨著摩天輪的長度寬度而持續改變,產生了你無法想像的史上最復雜建築問題。"
"倫敦之眼"的構想可回溯至一九九三年星期泰晤士報所舉辦的一場競賽,該報要求參加者提出慶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計畫,兩名建築師異想天開的率先提議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輪。這項計畫激發了英國航空公司董事長艾林的想像力,決定出資使其付諸實現。
對摩天輪的設計者而言,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可以穩固的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兩支從陸地延伸過來的支架,將承擔摩天輪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條巨型鋼索防止其倒塌;這些支架與鋼索的地樁將打入地底一百八十英尺的深處,確保安全無虞。 The London Eye (Millennium Wheel) at a height of 135 metres (443 ft) , is the biggest Ferris wheel in Europe, and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paid tourist attrac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visited by over 3 million people a year. At the time it was erected it was the tallest Ferris wheel in the world, until it was surpassed by the Star of Nanchang (160m) in May 2006, and then the Singapore Flyer (165m) on February 11, 2008. However, it is still described by its operators as "the world's tallest cantilevered observation wheel" (because the entire structure is supported by an A-frame on one side only).
The London Eye is located at the western end of Jubilee Gardens,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ondon, United Kingdom, between Westminster Bridge and Hungerford Bridge. The site is adjacent to that of the former Dome of Discovery, which was built for the Festival of Britain in 1951.
倫敦眼(千禧輪)高135米(443英尺),是歐洲最大的摩天輪並,已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付費旅遊景點,每年吸引超過300萬的遊客來這里。在建造完成時,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輪,直到2006年5月被南昌之星超過(160米),然後 又在2008年2月11日被「新加坡飛行器」(一六五米)超過。但是,它仍然其運營商描述為「世界上最高的懸臂式觀景摩天輪」 (因為它整個結構是單側的框架支撐的) 。
倫敦眼位於銀禧花園西端,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的南岸,威斯敏斯特橋和亨格福德大橋之間。該景點與發現展覽館(不知道對不對哦)毗鄰,這是專為英國1951年的節日慶典而建造的http://en.wikipedia.org/wiki/London_Eye
http://ke..com/view/114542.htm
❽ 英國的倫敦眼有多長久的歷史還有泰晤士河,那裡風景還可以吧~
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其在政治、經濟、版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權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由於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倫敦亦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
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滿了英國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則以其靜態之美而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