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洲歷史上英法等國的國王分別叫什麼
英國國王:
諾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魯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底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他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 3、約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相當長,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無名的國王之一。 5、愛德華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愛德華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蘭國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愛德華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蘭國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約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蘭開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蘭國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卡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蘭卡斯特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約克王朝
1、愛德華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蘭國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愛德華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約1483年),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都鐸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 3、愛德華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國國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簡·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於1553年內數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5、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6、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編輯本段]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斯圖亞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並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Charles I,無頭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復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漢諾威王朝
1、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的國王,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二世的孫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 4、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7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3、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4月21日,1952年2月6日即位),全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法國國王: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偉大的國王,在繼位之初,為了獲得國內天主教民眾的支持,於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順利進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擊敗天主教派領袖馬延公爵,摧毀了天主教聯盟,結束了內斗。1598年,將西班牙干涉軍逐出法國,同年頒布南特敕令,給予新教徒相當大的自主權,結束了宗教戰爭。1609年,亨利四世與英國、荷蘭、義大利結盟,准備再次與西班牙開戰,但一年後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繼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瑪利亞攝政,1614年親政。後與其母發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內戰,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戰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親信律因病死,瑪利亞及其親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權。黎塞留勵精圖治,努力加強王權。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後一個堡壘拉羅舍爾,自此法國新教徒不再擁有軍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敗了太後瑪利亞企圖推翻他的陰謀,迫使太後及反對派首領逃往國外。後黎塞留使法國加入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反對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沒能等到戰爭結束就於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繼黎塞留之後死去,幼子路易繼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歐洲著名帝王,號「太陽王」,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繼位後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攝政。法國繼續參與三十年戰爭,並多有勝利。1648年,戰爭結束,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凡爾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滿首相馬薩林統治的巴黎法官發動了第一次投石黨運動,但不久即與王室妥協。1651年,發生了以大貴族為首的第二次投石黨運動,其領袖是三十年戰爭中的名將孔代親王。最終迫使安娜罷免馬薩林。但在後來的權力角逐中,孔代喪失了民心,被迫於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馬薩林東山再起。隨後,孔代率西班牙軍攻入法國,戰爭持續到1655年,最後法西議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國。1661年,馬薩林死,路易十四親政,任命柯貝爾為財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後法國與荷蘭、西班牙、帝國發生了多次戰爭,法軍屢戰屢勝,獲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銷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離法國。1686年,帝國、西班牙、荷蘭、瑞典等國組織大聯盟共同反法,戰爭持續了十一年之久,法軍雖佔有優勢,但在戰後簽訂的和約中獲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國王病死,遺命其外孫即路易十四之孫菲利浦繼位,引起了各國的極大不滿,戰事再起,英國加入反法聯盟,西班牙則支持法國。但由於缺乏良將,法西軍屢敗,西班牙在尼德蘭和義大利的領地喪失殆盡,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國奪走。1713年雙方達成和約,菲利浦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承諾法西永不合並,自此波旁家族進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義大利的領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孫路易繼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奧爾良公爵攝政。1717年,為解決財政困難,任用蘇格蘭冒險家約翰建立銀行、公司多家,約翰的金融業曾輝煌一時,但終於三年後失敗,使很多中小市民傾家當產。1726年路易十五親政,先後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但均遭失敗,造成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為英國奪走。1768年,從熱那亞購入科西嘉島。1774年死後由其孫路易繼位,此時的法國已是危機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繼位時法國財政問題十分嚴重,所以立刻著手解決,但連續撤換了多位財政大臣,都無法解決問題。又於1778年加入美國獨立戰爭,耗費了大量經費。1789年,被迫召開三級會議,以尋求解決財政問題的辦法。 但資產階級提出的條件無法為國王接受,路易十六試圖逮捕其首領人物,但遭到失敗。巴黎人民隨即發動起義,建立了共和國。1791年,路易十六試圖逃出法國,但遭到失敗。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攻下杜伊勒里宮,國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其正在獄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黨人擁立為國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並沒有繼位就死在了監獄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路易遂成為王位繼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聯盟擁立復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幫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國王復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繼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極端反動,1825年頒布賠償法,要求賠償法國貴族在大革命時期的損失,引起全國上下極大不滿。1827年又解散國民自衛軍。1830年頒布敕令五條,妄圖進一步加強專制,巴黎人民隨之發動起義,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繼任為攝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較傾向資產階級,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佔領了安特衛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佔了多處殖民地。1847年,全歐爆發了經濟危機,法國國內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國外。波旁王朝徹底滅亡,共計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結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屬於波旁家族,並一直延續至今,這恐怕是當初路易十四沒有想到的。
B. 歐洲五大歷史名城
義大利的首都羅馬 希臘的首都雅典 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 法國的首都巴黎 英國的首都倫敦 不止五個~~
C. 歐洲四大歷史名城是哪四個
什麼說法都有,但是在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一文中提到的歐洲四大歷史名城是指倫敦,巴黎,羅馬與君司坦丁堡,他們曾經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
D. 世界歷史有哪五大帝國,名稱分別是什麼
古代歷史上,最具世界影響的五大帝國
1 羅馬帝國 ( 公元前27 - 476 ) 歷時503年 ,是傳說特洛伊移民建立的奴隸制共和國 ,屋大維自任奧古斯都即發展成為帝國 ,通常把羅馬帝國分為前期克洛狄王朝 ,弗拉維王朝 ,安東尼王朝和後期塞維魯王朝 。疆域最大時東至美索不達米亞 ,南至撒哈拉 ,西至伊比利亞 ,北至不列顛 ,使地中海成為其內海 。
羅馬本來使用拉丁語 ,但隨著領土擴張至巴爾干、中東一帶 ,希臘語變成了主要語言 。 由於語言上的分歧 ,羅馬帝國在五世紀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 。 羅馬帝國自建立以來 ,一直對外擴張 ,是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級大國 , 繼承並發揚了古希臘和腓尼基的文化 ,對歐洲產生很大影響 。
2 華夏第一帝國 ( 前221 - 420 )歷時641年 , 是中國結束戰國分裂後的統一帝國 ,主要為秦王朝 ,漢王朝 ,晉王朝 。其文明影響在於最早進入封建制度 ,開辟了東西交流 ,通絲綢之路 。發明造紙術 ,渾天儀 ,候風地動儀 ,麻醉術等 。
3 阿拉伯帝國 (632-1258) 歷時626年 , 是由西亞貝督因人建立的一個封建制伊斯蘭帝國 ,而西歐稱作薩拉森帝國 。 主要有神權共和時期和倭馬亞王朝(定都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定都巴格達)兩個世襲王朝 。 後還有與阿拔斯並存的後倭馬(白衣大食),亞易德里,艾格萊卜,圖倫,塔希爾,撒法利,薩曼,法蒂瑪(由突尼西亞遷都開羅)等各王朝 。 --亡於蒙古的巴格達屠城。
帝國最強盛的時候 ,疆域東起印度河 ,西至大西洋沿岸 ,北達裏海 ,南接阿拉伯海 , 是又一個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 。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 ,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展進程 ,在中世紀的歷史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
文明影響在商業貿易 ,宗教傳播 ,航海業 ,數學 ,光學 ,歐洲文藝復興就是源於阿拉伯文化記載的返譯 。發明有等高儀,量角儀,水陀,香水,肥皂等。
4 華夏第二帝國 (581-1279) 歷時698年 , 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時期 。主要有隋王朝 , 唐王朝 , 五代十國各王朝 , 宋王朝 。 疆域最大是唐時東至平壤 ,西至鹹海 ,南至越南清化 ,北達蒙古哈拉和林 。 人口百萬的長安為國際大都 ,各國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
文明影響有發揚佛教 , 擴大海外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 , 建立亞洲各國相模仿的國家體制 , 發明有雕版印刷 , 宋瓷 ,隔水艙 , 紙幣等 。
5 蒙古帝國 (1206-1388) 歷時182年 , 是成吉思汗在1206年統一蒙古而建立的帝國 。 蒙古帝國通常被認為創建於鐵木真統一各部落 , 結束於明太祖建立明朝的1368 年 。 不過蒙古帝國其實早在忽必烈爭位時各汗國就已經事實上獨立而分裂了 ,之後元朝和四大汗國開始各自為政 。 窩闊台汗國在1309年滅於察合台汗國 。 察合台汗國和伊利汗國經多次分裂 , --- 最終均在1388年被帖木兒征服 。
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陸地連續領土幅員最廣闊的帝國 。 東至鄂霍茨克海,南至南海,西至多瑙河,北至西伯利亞 。 蒙古帝國的面積僅次於20世紀的大英帝國 ,(如果包括跨海的殖民地的話) 。
E. 古代歐洲叫把中國叫什麼
古代歐洲把中國叫「賽里斯」
賽里斯(拉丁文:Sinae、Serica、Seres),意為絲國、絲國人,是版戰國至東漢時期古權希臘和古羅馬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對與絲綢相關的國家和民族的稱呼,一般認為指當時中國或中國附近地區。
成書於公元1-2世紀的西方文獻,托勒密著作的《地理志》中記載:有一位名叫梅斯(μαеs),又叫蒂蒂阿努斯 (Titiianus)的蒙奇兜訥人記錄了從石塔(Lithinos Prygos)到Seres(賽里斯,東漢)的首府Sera 城(東漢京師洛陽) 的路程。據托勒密說,正是「由於這次商業旅行(指梅斯商團的中國之行),西方人才了解了這條由石塔至Sera 的道路(指絲綢之路)。」
F. 歐洲名字來歷
歐洲的全稱是歐羅巴洲,英文為Europe。關於歐洲這個名稱的由來,有一些傳說。在回希臘神話中,德答米特(Demeter)是專管農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間五穀豐登、人畜兩旺。在有關這位女神的畫像中,人們總是把她畫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農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這位女神的另一個名字叫歐羅巴,人們出於對女神的敬意,就把歐羅巴稱為大洲的名字。此外,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傳說:「萬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國王的漂亮女兒歐羅巴,想娶她作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歐羅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邊遊玩。宙斯見到後,連忙變成一匹雄健、溫順的公牛,來到歐羅巴面前,歐羅巴看到這匹可愛的公牛伏在自己身邊,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歐羅巴中計,馬上起立前行,躲開了人群,然後騰空而起,接著又跳入海中破浪前進,帶歐羅巴來到遠方的一塊陸地共同生活。這塊陸地以後也就以這位美麗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歐羅巴了。
一般很多事物都是先有一定的傳說作為鋪墊,結合數數代代的人們口口相傳,演變成某種實事上的歷史 三皇五帝很多也是傳說,所以這個還是比較可信的,希望你採納這個答案
G. 歐洲歷史起源是哪個國家
主體是希臘文化,羅馬時代也是承希臘文化的衣缽。印歐語應該是源於兩河流域,但是語言僅僅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就主要的講,基督教出自於猶太教,哲學和倫理思想出自古希臘。靠近中東的地區受到回教文明的影響較多,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分離就是因為拜占庭靠近中東。西歐距離中東較遠,所以文明發展的獨立性較強,近代科學與工業的源於西歐就是證明之一。
歐洲文明的源頭——大家公認的,我的書裡面也是這樣寫的——是「兩希文明」,就是希伯萊和希臘。然後呢,就是羅馬,再加上基督教文明,這就是歐洲文明的源頭。一般都是這樣講。今天我還想補充一下,這個源頭其實還不是原初的源頭,這個源頭的源頭,還要遠一點。
希伯萊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希伯萊文明是了解希臘文明的一個鑰匙。希臘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就是現在希臘本土這一塊加上周圍的一些小島。但是古代的希臘也不止限於此,現在講希臘文化也不是單指它的本土。這就是為什麼剛才我講geographical Europe和cultural Europe的區別。歐洲的文化不止限於它的地理位置。歐洲地理的四圍和它文化的四圍是不完全重合的。問題就在於希伯萊,也在於希臘周圍的地理環境。這就不能不推到遠古的時候了,甚至會有些神話的色彩。希臘的《荷馬史詩》反映的是遠古時代的各種部落各種邦國之間的戰爭,而在描寫這些戰爭的過程當中也就介紹了這些地方的風俗習慣、人情、宗教、哲學、神學等各方面的情況。這是很遠古的事情。
「源頭的源頭」究竟在什麼地方呢?這個源頭恰恰就在現在鬧得不可開交的伊拉克及其附近的地方。大家在讀古代史的時候都知道兩河流域——這塊地方像一個半月一樣,土地非常肥沃,在上古的時候文化比較發達,在兩千到三千年前,原始的商業活動已經出現。這個地方是一個最古老的文化發源地,就像我們的長江黃河珠江三角洲一樣。當時兩河流域到尼羅河流域的地方,幾何學、天文學、醫學就比別的地區發達,當然還有詩歌、音樂這些東西。現在我們雖然回不到古代去了,但是到了那個地方——我在埃及住過兩年——確實是感覺有非常神秘的色彩。你一看就能感覺它的遠古必然會有很豐厚的文化積淀,只是後來沒落了而已。歷史就是這個樣子,特別是在遠古,在很長時期的過程當中,有些文化就泯滅了,其實要是把它恢復再現的話,那是相當輝煌的。你們看希羅多德的《歷史》,這本書我沒有寫到參考書目裡面,但是你們要看一看。為什麼呢?他就把兩河流域這一塊地方,特別是波斯、埃及等地方的文化狀況,遠古時期的(公元前六世紀以前)1000年甚至是1500年的時期的狀況做了描述。那些描述是很迷人的,我想它也不是虛假的。在希羅多德的書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到,兩河流域的文化怎麼樣影響希臘。他講了一個故事,講波斯的國王居魯士(Cyrus)有一次做了一個夢,夢到了一個小夥子,這個小夥子就是後來擊敗他並奪了他的位子的大流士(Darius),很有名的一個波斯的英雄,這個時候大流士才二十歲。居魯士夢見他長了兩個大翅膀,一支覆蓋著亞細亞,另一支覆蓋著歐羅巴——我所見過的「歐羅巴」這個字,除了在希臘神話中有,在正史的文字中我只見到過兩次,一次就是希羅多德的《歷史》。這雖然是一個夢,但是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眼界寬到什麼程度。當然這個歐羅巴還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概念,大概就是波斯西邊的一大塊地方,但是居魯士和大流士想要征服世界的話,這是在他的征服范圍之內的。那個時候波斯國力昌盛,內部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對外則是帝國主義政策,文化是相當發達,波斯的文化通過兩河流域,通過埃及流入希臘。這是希臘文化的一個來源。當然反方向的也有,當時希臘的神學,還有廟宇建築、音樂這些東西也流向兩河流域的國家。
還有一個來源,就是希臘文化的近代來源——愛琴文明。愛琴文明發現得比較晚,也就是一百多年以前才有考古學家在愛琴海附近發現了克里特島(Crete),對這個島進行考古挖掘以後,結果發現了非常奇妙的宮殿建築遺址,甚至有各種各樣的「衛生設備」,但是那些「衛生設備」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可以相信,當時的文明相當發達相當繁榮。這個克里特島實際上成了兩河流域和希臘本土之間的一個跳板,希伯萊的文明,希伯萊的宗教思想、神學也是通過它傳入希臘,跟希臘的哲學相結合。所以這樣看起來,希臘文化有它本土的東西,更多的成分是從兩河流域取得的,是巴比倫文化、腓尼基文化腓尼基就相當於現在的黎巴嫩。腓尼基文化對希臘的影響主要是文字方面。腓尼基的文字是只有子音沒有母音的,到了希臘以後,希臘加上了幾個母音,變成了可以發音的東西,這是希臘語的始祖,恐怕也應該是歐洲語言的始祖。
因此可以說,歐洲文明的源頭是希臘,希臘文明的源頭是同兩河流域的交流。不是說從兩河流域的文化發展出了一個希臘文化,而是說希臘文化受到了兩河流域文化的影響。因為當時的兩河流域的文明程度高於希臘,這樣在以後才有了希臘的古代歷史。
黑格爾經常就說只要一提到希臘,就有一種「家園之感」。那麼大的歐洲把那麼小的希臘當作自己的家園,這話不是偶然的。但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歐洲的家園」,它還有它的根,它還有它的源,就像我們中國追求我們自己的古代歷史一樣。
講這樣一段話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說歐洲文明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有一個歷史的發展的。現在的歐洲文明和古代的歐洲文明已經有很大的不一樣了,我們常說現在歐洲文明的核心——我自己就經常這樣說——是科學和民主,科學和民主在希臘時代就有嗎?當然。希臘時代有過一段時間的民主,有過一些科學的思路。我們要是不了解這些東西,就不容易了解歐洲是怎麼就這樣慢慢地一個世紀一個世紀地發展下來的。我這個課的目的說來說去不過就是要把這條線理出來。從古代的希臘(包括它的源頭)理下來,歐洲文明是有這么一條線的。
H. 歐洲歷史上一共有多少個國家,分別叫什麼
歷史上歐洲曾有過多少個國家難以統計,現共有 45個國家和地區(不包括原蘇聯版圖上亞洲地區的幾個共和國) 。按地理位置通常分為西歐、北歐、中歐、東歐和南歐5個地區。西歐,包括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摩納哥 7 個國家。北歐,包括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5個國家,以及法羅群島(內部自治)。中歐,包括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瑞士等 8 個國家。東歐,包括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7 個國家。南歐,位於阿爾卑斯山以南,包括三大半島上的國家,有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聖馬利諾、梵蒂岡、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摩納哥和馬爾他共17個國家。此外還包括土耳其的西北角。
人口 歐洲總人口7.9億( 1990 ,包括亞洲部分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 , 不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 , 佔世界總人口的16.7%,僅次於亞洲,在各大洲中居第二位。平均人口密度在各大洲中則居首位,比世界平均人口密度超出1.2倍。
民族 居民99%屬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在各大洲中,種族構成相對比較單一。全洲民族種數大約只有70個,比其他各大洲都要少得多,而且絕大多數的民族在人數上都達到一定數量,小部落和小民族較為少見
I. 歐洲歷史
你可以去看《歐洲史》《行走於歐洲歷史》
歐洲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歐和西歐曾廣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隨後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愛琴海地區勃興為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稱愛琴文明,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國家興起,逐漸發展成一個囊括半個歐洲(大不列顛群島至多瑙河口一線以南)及北非、西亞在內的龐大帝國,而義大利所在的義大利半島一直是其政治和經濟的核心區域。紀元初年,歐洲人口約3200萬,其中半數以上分布於南歐,而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合計尚不足1/10。公元3世紀後,羅馬帝國漸趨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歐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大量入侵,這一歷史進程所伴隨的人口大遷移和經濟、文化上的廣泛交流,大大促進了歐洲的全面開發,14世紀中葉全洲人口達到8100萬,南歐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區尤其是東歐均明顯上升。
15~16世紀,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相繼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強國,在隨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西歐進一步確立了在歐洲經濟、文化中的領先地位。19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J. 歐洲古代各國名稱
1、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是一個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1804年),人口約2120萬人(1804年)。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北義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
帝國的首都為奧地利皇室領地內的維也納,奧地利皇帝世襲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放棄羅馬皇帝尊號,神聖羅馬帝國瓦解。
奧地利是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和神聖同盟的三巨頭之一,也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波西米亞王國等其他領地的統稱。
1867年2月,匈牙利獲得自治,6月奧地利帝國正式改組為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政合國,1867年後匈牙利從法理上已經脫離奧地利帝國獨立,但兩國的外交立場保持一致。1918年一戰戰敗後解體。
2、瑞典帝國
瑞典帝國是1611年至1721年期間存在的一個帝國。這一時期瑞典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近代史上又稱為帝國時代(瑞典語:stormaktstiden)。直到18世紀大北方戰爭後地位被俄羅斯帝國取代。
瑞典在十七世紀期間曾崛起為一個歐洲強國。原先瑞典只是北歐一個貧困、人口稀疏的國家,缺乏任何國際影響力或重要性。她的國力得以迅速在歐洲提升至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歸功於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亞塞爾·奧辛斯達拿的努力。
由於成功介入三十年戰爭,以及在俄羅斯及波蘭立陶宛聯邦奪取不少領土,瑞典儼然成為歐洲新教國家的領導者。
3、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原屬中法蘭克王國)和勃艮第還有弗里西亞(今低地國家)。
962年德意志(前身是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後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在帝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其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侯國、公國、郡縣、自由城市。早期是皇帝擁有實際權力的封建帝國,14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邦聯。選帝侯是諸侯中有權選舉德意志神聖羅馬皇帝的諸侯。
選帝制度從13世紀中實行,一直到1806年帝國滅亡為止。
初期有七個選帝侯,分別是三個教會選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和四個世俗選帝侯:薩克森選侯,勃蘭登堡藩侯,普法爾茨選侯(或稱萊茵行宮伯爵),以及波希米亞國王(後期由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皇帝兼任) 。
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4、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志著英國的崛起。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志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
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5、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或西班牙殖民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並對美洲大片領土宣稱主權。
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Tercio),它主宰歐洲戰場。法國著名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西班牙在16世紀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
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斗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沖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在地中海與奧斯曼帝國戰事頻繁;在西歐,法蘭西殖民帝國逐漸崛起並威脅西班牙的霸權;
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帝國競爭,後來的對手還包括大英帝國和荷蘭殖民帝國,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西班牙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
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在亞平寧半島和低地國家的剩餘領土,結束其歐陸帝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