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傳統文化的歷史沿革
中華傳統文化即是先秦時期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關於對人、對社會的認識,以及對社會行為規范的追求,----即「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者們強調「禮」,追求「禮」,即是要樹立一種人類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用以調整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古「文」字是指紋理、花紋之意。後來發展為包括美好的言語、思想、行為、待人、處世等表之於外的都稱為「文」。文明一詞就是「文」的延續。「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經過西周幽、厲時代的大混亂,這期間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這三百多年時間里,周國以及所有的諸侯邦國的人民沒有得到很好的休養生息,也沒有真正地得到安居樂業,一直生活在戰亂中。《周禮·柞氏》:「若欲其化也。」《國語·晉語》:「勝敗若化。」《禮記·樂記》:「和故百物化焉。」《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荀子·正名》:「狀態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易·系辭傳》:「知變化之道。」《說文》:「匕,變也。」徐灝曰:「匕化古今字。」用為變化,改變之意。
戰國時期兼並戰爭比春秋時更為激烈和頻繁,規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遼東,滅齊,中國統一,這期間又是兩百多年,孔孟思想雖沒有滅跡,但也少有人傳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對這些思想的傳承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 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到宋朝,公元後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發現了儒、道、佛之學的破綻,於是專心儒學,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他在本土儒道與董仲舒陰陽五行理論的基礎上,融合外來的佛教,實現了最早的洋為中用,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然而在中國元明清三代,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把朱學扭曲鞏固起來,作為在上層建築領域實行政治文化專制的理論依據,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1919年的「五四運動」,乃是反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運動,一方面是企盼與要求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的實現與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全盤性反傳統的興起與泛濫。直到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仍然有全盤西化的思想在存在。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斥儒學、佛教、道教為封建糟粕,以為只有「科學」才能強國、才能救國。
② 歷史沿革怎麼寫
沿,就是延續。革,就是變遷。
歷史沿革就是某地方從古到今的繼承與變遷。
③ 歷史沿革怎麼寫文言文
嚴格怎麼寫文言文?歷史沿革寫文言文和現在都是一樣,大同小異,
只不過就是現在小學的中學的課本改了
④ 企業歷史沿革怎麼寫
企業歷史沿革著手抄寫:
1. 從企業最早成立的時。
2. 最初的情況寫起。
3. 然後寫類似於大事記一樣。( 把發生的重大事件,主要負責人更換,單位名稱的變化等,按年份羅列。)
涉及政治活動規律和政治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節點,重點是說明這些節點的關系,包括形成原因、相互影響、實際作用、歷史和現實意義,根本中改革開放對企業發展的基本利益出發,突現了歷史革命,簡稱歷史沿革!
拓展資料
內容包括:
1.社會風俗的歷史沿革。
2.歷史沿革地圖。
歷史沿革例句如:
1.師傅介紹了北京烤鴨的歷史沿革和加工製作方法。
2.每一個學院都有它自己的的歷史沿革,所得,規章和組織形式。
3.論文首先介紹了社會保障立法的歷史沿革,然後分析了社會保障制度中存在的法律問題,最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⑤ 標點的歷史沿革
1919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漢語標點史溯源到甲骨文中使用的線條和間空作為分詞分段的手段。林氏認為,狹義的標點指書寫形式的標點,廣義的標點還應包括非書寫形式的標點,如間空、大寫、分段等,並把非書寫形式的標點作為研究對象。鉤識號從先秦至少到漢代一直用來斷句。《說文解字》已把「 」「、」正式列為條目,兩者配對,是漢語早期的句讀符號。然後逐次介紹唐代寫本和《金剛經》刻本的標點,宋代至清中葉的標點,清末至民國時期的標點,以至新中國的《標點符號用法》,稱得起是一部扼要而又系統的標點符號簡史。句讀是中國傳統的標點,則在第一篇中設「句讀·圈點」作了專門的討論。
西方標點源於古希臘。林著說,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銘文,用詞連寫,只是偶爾用直行的二連點和三連點分隔詞句。大學者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辭學》中提到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為連寫難以斷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標點系統的奠基人是義大利語法學家和出版家A.馬努提烏斯(約1450~1515年)。他以語法原則取代誦讀原則制定五種印刷標點:逗號(,)、分號(;)、冒號(:)、句號(。)和問號(?)。他的家族在百年間出書近千種,行銷歐洲各地,這幾種基本標點為各語種普遍採用。歐洲各語種也逐漸形成自己的標點體系,英語標點是在18世紀晚期才完備的。
幾千年來,漢語和西方一些語種的標點符號的發展和變化是有很大差異的,從宏觀上考慮,也有相似的前進軌跡。那就是由字、詞、句的連寫,而逐步採用標點或非標點的方式斷詞斷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見解、不同學派採用不同的標點符號,逐步舍異求同,而在一個語種內採取統一或基本統一的標點符號體系。
耐人尋味的是,人類在古代就創造出燦爛的文明,但是創造為數不多的標點符號卻是步履維艱。中國在殷商時代已創造出甲骨文,發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載約有4 500個單字(可識者約為三分之一)。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從那時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認可使用的還只有句(。)、讀(、)、表示著重的(.)、表示專名的(——)等幾個標點而已,而且這些標點符號常常同其他符號(如評點符號)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才有成為系列的12種標點。
古代希臘文明是令人耀目的。在公元前5世紀前後已經是哲人輩出,為後世留下哲學、史學、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大量文獻。可是直到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阿里斯托芬(公元前257~前180年)才創制出三級點號:中圓點(· )、上圓點(˙)、下圓點(·),從無到有,且成序列,彌足珍貴。歐洲幾個較大語種的標點符號,到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才最後定型。
標點符號的形狀遠比文字簡單,而數量又遠比文字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創造出來,而系統的標點符號卻姍姍來遲,東方如此,西方也如此,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問題。
嘆號是14世紀下半期義大利人文主義學者的創造。在現存的文獻中最早的嘆號見於佛羅倫薩城邦執政官、作家科盧特喬·薩盧塔蒂的拉丁文著作《論法律和醫學之高尚》1399年抄本(參見第二篇2.2)。德國刊印的書籍在16世紀開始使用嘆號。英語和俄語的嘆號出現於17世紀初。莎士比亞在1610~1611年寫成的《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把「嘆號」稱為note of admiration(贊嘆符)。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劇作家本·瓊森說嘆號在句子「帶贊嘆」的口氣說出時使用。1657年英語嘆號開始使用現代名稱exclamation mark。
1897年王炳耀在《拼音字譜》中自擬的10種標點中有「慨嘆之號」(!)和「驚異之號」( )。魯迅1909年在《域外小說集·略例》中提出四種新式標點符號,其中有(!),表示「大聲」。1919年《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定名為「驚嘆號」,1951年《標點符號用法》改稱「感嘆號」,1990年以後正式名稱簡化為「嘆號」。
西方的標點符號在16世紀主要有朗誦學派和句法學派兩個學派,主要是由古典時期希臘文和拉丁文演變而來,在17世紀後進入穩定階段。俄文的標點是依希臘文而來,到了18世紀採用西歐的標點方法。
古代的漢字作品無標點符號,到了19世紀開始使用「。」作為斷句。日本在8世紀時,使用返點和訓點作為標點系統。 中國標點符號的歷史:
兩漢的時候,有了「句讀」作為停頓標志,類似我們今天的斷句。符號有「↓」和「、」兩種,比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鉤識也,居月切」,「、」則為「有所絕止,而識之也,之主庾切」。就是說,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來標記,文中有可以句讀的地方,就用「、」來標示,也就是今天的句號和逗號。
到了宋代,鉤號變成了圓圈,標形如「○」,有大中小之分。朱熹在著《四書章句集注》時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後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段落號,用「∨」或「∧」表示,畫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現了「。。。。。。」「……」這樣的密圈、密點加在字的右旁,強調句子的精彩部分。這一用法直到20年代還有沿用。劃在人名或者地名旁邊的「_________」則晚至明代出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標點符號多用來表示停頓,沒有多少意義上的差別,而且沒有標點的書居絕大多數。
鴉片戰爭以後,新思想傳入,西洋標點也跟著進來了。第一個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的是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同文館是洋務運動中清政府為培養外語人才而設立的,張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學生中的一員。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駐華公使浦安臣帶領「中國使團」出訪歐美,張德彝也成為隨團人員中的一名。張德彝有一個習慣,就是無論到了哪個國家,都喜歡把當地的風景、名物、風俗習慣都記錄下來,以「述奇」為名編成小冊子。在1868年-1869年期間,他完成了《再述奇》。這本書現在稱作《歐美環游記》,其中,有一段介紹西洋標點的,雲:「泰西各國書籍,其句讀勾勒,講解甚煩。如果句意義足,則記。;意未足,則記,;意雖不足,而義與上句黏合,則記;;又意未足,外補充一句,則記:;語之詫異嘆賞者,則記!;問句則記?;引證典據,於句之前後記「」;另加註解,於句之前後記();又於兩段相連之處,則加一橫如——。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聯名提出的《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方案》。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誕生,成了語言文化發展史上值得記錄的一筆。
1919年4月,以胡適為首,包括錢玄同、劉復、朱希祖、周作人、馬裕藻在內的六教授,極不願看著「現在的報紙、書籍、無論什麼樣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講文法的區別,連賞鑒的意思都沒有了」,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大會上,他們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頒布通行「,。;:?!——()《》」等標點。11月底,胡適對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號總名為「新式標點符號」,次年被批准。
⑥ 在你熟悉的詞語中,能否列舉出類似「秋波」一詞在歷史沿革中意義發生了很大變化的詞
空穴來風,我國古代成語,原意為「消息和傳說是有原因的」,現多用來比喻「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⑦ 名詞解釋 歷史沿革
歷史沿襲、發展、變革的歷程
⑧ 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沿革
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沿革
何謂文化
文化的本質:
文化的本質屬性就是非強制性的影響力。對一種文化要從思想、行為、表象三個層面切入,抓住真、善、美三個主題內容,使用選擇排序、表現方式、區別特徵三個關鍵要素來進行認識[3]。--《極簡管理:中國式管理操作系統》。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備的國家。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占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佔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文明。
http://www.jixue.cn/xwdt/jyjj/20145/36044.html
⑨ 詞語是怎樣演進的
詞語的演變
一. 詞語的歷史演變和地域差異:
答;近代漢語的時間跨度長達千年之久。人們最容易感覺到詞語的變化。
1.詞語在意義變化的同時,其結構和性質也發生了變化。
2.詞語演變的另一種情況是詞語的意義沒有改變。但詞語的外形卻有所改變。
此外,詞語的歷史演變還有一種情況,即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詞語來表達。
所以說,研究近代漢語的歷史演變和地域差異,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
二、什麼是模式詞語?
1.有一定的字數(三個);
2.有不變的字(不)
3.有固定的組合模式(A不A,其中A多由形容詞或動詞充當)。
4.有固定的意義類型(A不A=A或AA );
5.「A不A 」具有能產性,可以造出同樣的新詞。
三.近代漢語偏義復詞的特點:
1.有些偏正復詞可以顛倒字序,如「吉凶「亦可作」凶吉「。
2.有些偏正復詞的偏義有擺動性,即有時偏義於前字,有時偏義於後字。如「早晚「有時偏義於早,有時偏義於晚。
3.有些偏義復詞常出現在某些固定格式的慣用語中。
四.劃分詞綴和助詞,大抵依據下列原則:
1.詞綴是使用詞素,是比詞小的單位,助詞是詞。
2.詞綴是使用屬於詞法范圍,一般與整個句子沒有直接關系,助詞的使用則常常會對句子的結構。時態或語氣產生影響。
五.倒反詞語幾個特點?
答:有兩個特點。
1.倒反意義比較穩定,有一定的結構形式。
2.也是和這類詞語的口語基礎密切相關的。
六.比較法有:
1.時間和地域 2。范圍和頻率
3.沿用和替代 3。整齊和參差
5.配套和空缺 6。分工和混用
七.詞語訓釋法有:
1.排列歸納法。
2.比較法。
3.因聲求義法。
八。詞的意義有:
1,本義,別義,常用義。
2。引申義,影響義。
一.近代漢語的上下限是:
1.十二。十三世紀為過渡階段。
2。自宋元明清至鴉片戰爭以前,是漢語的近代時期。
3。以晚唐五代為界,把漢語的歷史分成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兩個大的階段比較合適。
三。諸家對近代漢語上下限劃分的三點相同的認識:
1。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漢語」這個稱呼。
2。大家都同意近代漢語是漢語發展史上一個獨立的階段。
3。諸家對近代漢語上下限的劃分有遲早不一的參差情形。
四。認識近代漢語歷史范圍的兩條原則:
1。認識主幹部分的原則。
2。前後階段可以部分重疊的原則。
五。近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相比,有何特點?
答:近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發展演變而來的。與古代漢語相比,比近代漢語在詞彙,語法,語音等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特點。
1。從詞語的內部結構來看,雙音詞,多音詞的數量大大增加,出現了多種具有固定形式和能產性質的多音詞語結構。如「不僧不俗」,「不葷不蔬」等等。此外,還涌現出一大批新的成語,諺俗語,歇後語,偏義語,隱語,行業語,術語 以及外來語等。這些數量龐力的新詞語和詞語的新義使近代漢語的詞彙面貌煥然一新。
2。近代漢語語法也很有特點,如前綴,後綴的使用比較頻繁,常見的前綴有「阿」,「兀」等。
3。在句法方面,近代漢語里出現了許多新的句型,如(難道。。。。不成?)(連。。。也。。。)等等。
4。近代漢語語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聲母方面,如從雙唇音(幫系)里分化出唇齒音(非系),韻母方面,如北方話里韻母消失等。
從上面舉例中,不難看出,近代漢語具有區別於古代漢語的一系列的特色。
六。使用近代漢語文獻應注意的問題:
1。錯誤 2。奪文,衍文
3。錯簡 4。俗體字,通假字
5。句讀,標點
七。常用的語言調查法有:
1。窮盡調查 2。抽樣調查
四。近代漢語的綜合研究可以分為兩類
1。近代漢語與內部的綜合研究
2。近代漢語和其他學科的綜合研究。
一。歷史文化在他們發展的過程中對近代漢語有何影響?
答:1。由於佛教的廣泛的傳播,出現了大批佛教徙徒宣講佛的白話作品。許多佛教詞語進入近代漢語,反映了外國文化和中教文化對漢語的影響。
2。文化的發展不僅是使近代漢語產生的新詞語,而且許多詞語之所以具有特定意義。
3。近代漢語雙音詞多音詞在整個詞彙中的比例明顯高於古代漢語。
4。文化的發展不僅催促著詞語的發展,而且也對語法的發展不斷提出新要求。
5。文化因素不僅影響著詞法的變化,同樣也影響著句法的變化。
6。此外,近代漢語句型比前代更加豐富,句中輔助成分——定語,狀語和補語的音節數量增加,內部結構更加復雜,因而造成更多的長句。
7。歷史文化的發展也影響著近代漢語語音的變化。
總之,以歷史文化為廣闊背景來考察近代漢語,我們將獲得對歷史語言的更加豐富,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近代漢語文獻反映口語的程度,大抵有三種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是充分反映,如《水滸傳》《金瓶梅》《西遊記》等小說,元代雜劇中的賓白部分,許多禪中語錄等,基本上是用當時口語寫作的。
第二種類型是有所反映,但不基本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間,如《三國演義》
第三種類型是略有反映,即基本上以文言寫作,偶爾使用口語或語句子,如宋代孫光憲所作筆記《北夢瑣言》
三。近代漢語與其他學科綜合研究的例子:
1。與文學 2。與版本 3。與宗教
4。與心理習慣 5。與民族
四。表示動作數量的常見形式有如下兩種:
1。動詞+數詞+量詞
例:師日「今日打著一個也」又打三下
2。數詞+量詞+動詞
例:好個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樹
五。常見的表示概數的形式有如下二種:
1。連用數詞表示概數
例:少也值二三兩銀子
兩邊影射了三四年
2。使用某些表示概數的詞:約,可,數,許
例:約有三二萬人
可行十里,逐即息於道旁
⑩ 一個單位的制度和歷史沿革用什麼詞來概括合適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