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上林湖泊有多久歷史

上林湖泊有多久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5 16:58:48

❶ 廣西上林縣簡介

林縣位於廣西中南部,大明山東麓,縣城距南寧市區130千米。地處東經108°23′~108°52′,北緯23°12′~23°28′,東北鄰來賓市,南接賓陽縣,西南毗武鳴縣,西北連馬山縣,北靠忻城縣。東西最大橫距50千米,南北最大縱距65千米。總面積1876平方千米(簡冊)/1890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46萬人。
上林縣轄7個鎮、3個鄉、1個民族鄉: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喬賢鎮、西燕鎮、澄泰鄉、木山鄉、塘紅鄉、鎮圩瑤族鄉。縣人民政府駐大豐鎮。

歷史沿革

2003年6月27日,上林縣由南寧地區劃歸南寧市管轄。

2000年,上林縣轄7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7998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大豐鎮 50310 明亮鎮 26881 巷賢鎮 35268 白圩鎮 47644 三里鎮 43517 喬賢鎮 28243 西燕鎮 33990 澄泰鄉 32813 覃排鄉 14543 木山鄉 16087 塘紅鄉 23101 中可鄉 7261 鎮圩瑤族鄉 20328

2003年,上林縣轄7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西燕鎮、喬賢鎮、澄泰鄉、覃排鄉、塘紅鄉、木山鄉、中可鄉、鎮圩瑤族鄉。共131個村委會、898個村民小組、1355個自然村。年末總戶數110630戶,其中農業戶數9.76萬戶;總人口455719人,其中農業人口411887人。壯族人口佔全縣人口總數的80.9%。
大豐鎮 位於上林縣境西部,東部與澄泰鄉相交,西靠大明山,南鄰明亮鎮,北與西燕鎮相接,為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積185.9平方千米。轄城北、城南、大豐、皇周4個居委會;擁軍、雲城、里丹、三聯、雲里、雲蒙、皇主、雲溫、東春9個村委會。共72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57412人,其中農業人口36755人。
明亮鎮 位於上林縣西南部,西部與武鳴縣毗鄰,鎮人民政府駐亭亮圩,距縣城10千米。面積120.06平方千米。轄亮亮社區居委會;江林、塘隆、溯浪、羅勘、甘六、九龍、萬古、三黎8個村委會。《年鑒》資料為:轄9個村委會,共75個自然村屯。年末總人口30075人,其中農業人口28747人。
巷賢鎮 位於上林縣城東南部20千米處,西部與武鳴縣、賓陽縣毗鄰。鎮人民政府駐巷賢圩。行政區域157.33平方千米。轄高賢社區居委會;六聯、蘇仁、長聯、興塘、木字、三水、盧柱、耀河、萬加、大山、光全、五村12個村委會。《年鑒》資料為:轄13個村委會,共93個自然坡(屯)。年末農業人口42675人。
白圩鎮 位於上林縣東南部,東南部與賓陽縣毗鄰。鎮人民政府駐繁榮圩,距縣城17千米。面積142.84平方千米。轄繁榮社區居委會;高長、覃黃、朝韋、逢寨、龍寶、文嶺、長嶺、長崗、獅螺、陸永、石塘、玉峰12個村委會。《年鑒》資料為:轄13個村委會,共106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55191人,其中農業人口52760人。
三里鎮 位於上林縣東北部,東部與來賓市毗鄰。鎮人民政府駐三里圩,距縣城27千米。面積112.78平方千米。轄三里社區居委會;韋寺、雲姚、山河、森隆、高仁、大黃、龍聯、雙良、雙羅、雙吳、黃境、黃礎、長塘、東吳14個村委會。轄15個村委會,共167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51110人,其中農業人口48761人。
喬賢鎮 位於上林縣北部,北部與忻城縣毗鄰。鎮人民政府駐喬賢圩,距縣城50千米。面積126.37平方千米。轄喬賢社區居委會;寨受、龍頭、橫嶺、水頭、六浪、龍保、公木7個村委會。轄8個村委會,共109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34095人,其中農業人口32526人

西燕鎮 位於上林縣西北部,西北部與馬山縣毗鄰。鎮人民政府駐西燕村,距縣城25千米。面積97.34平方千米。轄西燕社區居委會;雲靈、覃浪、雲桃、塘昶、北林、江盧、侯面、東敢、寨鹿、岜獨、大龍洞11個村委會。共134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41626人,其中農業人口41186人。
澄泰鄉 位於上林縣中部,東南部與白圩鎮毗鄰,西部接大豐鎮、明亮鎮,北部與西燕鎮接壤,東部跟三里鎮相接。鄉人民政府駐澄泰鄉,距縣城8千米。面積90.63平方千米。轄澄泰社區居委會;弄貶、大坡、安寧、圩底、雲龍、高頂、漫橋、下江、新聯、洋渡、東紅11個村委會。轄12個村委會,共119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40799人,其中農業人口37184人。
覃排鄉 位於上林縣東南部,東部與來賓市毗鄰。面積189.88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覃排圩,距縣城25千米。轄覃排社區居委會;愛長、登山、趙坐、龍樓、大浪5個村委會。轄6個村委會,共63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18042人,其中農業人口17576人。
木山鄉 位於上林縣東北部、東部與來賓市平陽鄉、塑社鄉相連,北部與忻城縣馬蹄鄉毗鄰。鄉人民政府駐木山圩,距縣城60千米。面積149.83平方千米。轄木山社區居委會;白境、古樓、那良、廠圩、琴水、下丹6個村委會。轄7個村委會,共72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19878人,其中農業人口19072人。
塘紅鄉 位於上林縣北部,南部與三里鎮相接。鄉人民政府駐塘紅村,距縣城50千米。面積118.96平方千米。轄塘紅、馬里、萬福、那君、岜森、龍祥、石門6個村委會。轄7個村委會,共116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30135人,其中農業人口29181人。
中可鄉 位於上林縣北部,北部與忻城縣毗鄰。鄉人民政府駐中可村,距縣城65千米。面積65.27平方千米。轄中可社區居委會;弄陳、石逢、古春、弄周4個村委會。轄5個村委會,共68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9689人,其中農業人口9625人。
鎮圩瑤族鄉 位於上林縣西北部,與馬山縣、忻城縣毗鄰。鄉人民政府駐鎮馬村,距縣城43千米。面積23.09平方千米。轄鎮馬社區居委會;望河、佛子、龍貴、洋造、正萬、古登、東羅、懷因、排紅、正浪10個村委會。轄11個村委會,共156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22731人,其中農業人口22266人。

2004年,上林縣轄5個鄉、1個瑤族鄉、7個鎮,共131個村(社區)居民委員會、898個村民小組、1355個自然村。年末總戶數10.94萬戶,總人口460011人。其中:農業戶數9.08萬戶,農業人口415963人;少數民族人口39.2萬人。

2005年,撤銷覃排鄉、中可鄉,分別並入白圩鎮、塘紅鄉。6月25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南府發[2005]70號):
1、撤銷覃排鄉建制,整體並入白圩鎮,擴大白圩鎮的管轄范圍。調整後白圩鎮管轄高長、覃黃、朝韋、蓬寨、龍寶、文嶺、長嶺、長崗、獅螺、陸永、石塘、玉峰、愛長、登山、龍樓、大浪、趙坐等17個村和繁榮、覃排2個社區,總面積221平方千米,人口7.54萬人。白圩鎮人民政府駐繁榮社區。
2、撤銷中可鄉建制,整體並入塘紅鄉,擴大塘紅鄉的管轄范圍。調整後塘紅鄉管轄馬里、萬福、那君、岜森、龍祥、石門、弄陳、石逢、古春、弄周等10個村和塘紅、中可2個社區,總面積245平方千米,人口4.13萬人。塘紅鄉人民政府駐塘紅社區。

❷ 南寧上林縣的所有歷史

請參看ke..com/view/132787.htm 裡面很詳細的介紹了南寧上林縣的所有歷史

❸ 上林湖的傳說故事

關於上林湖底玉眠床的傳說
栲栳山下的上林湖,山清水秀,沿湖有七十二家瓷窯廠回,所出青答瓷,名聞中外。那一年,七十二家窯廠東家合計,要聯合燒一張價值連城的「玉眠床」(實為瓷眠床),顯示上林湖窯工的高超技藝,窯工們十分歡喜,分工負責,日夜操勞。苦幹數日,這件稀世之寶「玉眠床」快完成了,還差一根「落木檔」。這事卻被朝中奸臣嚴嵩知道了,因當時浙東何御史與嚴嵩不和,奸臣嚴嵩便趁隙向皇上告狀,說浙東何御史圖謀不軌,已在上林湖燒好「玉眠床」,作登基時「龍床」之用。皇上聽信奸臣讒言,派人暗來上林湖察訪,果然有「玉眠床」之事。龍顏大怒,把何御史查辦,何遭到滿門抄斬之禍。不久,嚴嵩派人來上林湖索取「玉眠床」運回京都,自己享用。窯工們知道嚴嵩是當朝大奸臣,陷害忠良,心中十分氣憤。為了不使寶床落人奸臣之手,七十二家窯工連夜動手,把尚未燒好「落木檔」的「玉眠床」沉入上林湖底。
嚴嵩找不到「玉眠床」,心中不悅,下令上林湖七十二窯全部封閉,把窯工趕出浙東,流落異鄉。從此上林湖「越窯」就熄火停工,為浙南龍泉的哥窯弟窯的瓷器所代替,一部分「越窯」技工,流入龍泉窯。據說這張「玉眠床」沉在大廟嶺與吳家溪之間的湖底,至今尚未出土。

❹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窯址簡介

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絲路營行網多
次調查,發現慈溪上林湖、古上嶴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銀錠湖(今彭東)四周古窯址120餘處。上林湖最集中,沿湖木杓灣、鰲裙山、茭白灣、黃鱔山、燕子坤、荷花心、狗頭頸山、大埠頭、陳子山、吳家溪、周家嶴等,窯場密布。燒制始於東漢,盛於唐、五代,延至宋。
餘姚上林湖越窯址東漢至宋代瓷窯址 。 在今浙江慈溪縣上林湖一帶。古代屬越州,故名越窯。1957年以來,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對窯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在慈溪縣上林湖、上吞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銀錠湖周圍共發現古窯址100餘處。越窯開創於東漢,唐、五代時得到蓬勃發展,在中國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為早、中、晚3個發展時期。 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窯激增,制瓷工藝顯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裝飾、窯具和燒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進和提高。唐代晚期,創制和使用了匣缽,坯件裝在匣缽內燒成,不再相互疊壓和受煙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潔,色澤一致。瓷器胎質細膩,並且把各種生活用瓷做成花、葉、瓜果的形式,出現了敞口碗、蓮花碗、海棠式碗、荷葉形碗、盤,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穎活潑,輕盈可愛。釉層均勻,色澤淡稚,達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紋飾除劃紋、印花外,還在嬰、缽、香爐等大件瓷器上,採用釉下彩繪工藝,繪以褐色的雲紋和蓮瓣紋等,使器物更加莊重華麗,同時在一部
分宮廷用瓷和貢瓷中鑲嵌金邊、銀邊和銅邊,即「金扣「、「銀扣」和「金棱」瓷器。由於制瓷工藝技術的進步,上林湖自唐代開始設立「貢窯」,專燒進貢用瓷。1980年在調查上林湖張家棣窯址時,發現1件碗底殘片,其上劃「官樣」2字,當是官窯的產品。 宋初,上林湖的瓷業仍處在興旺發達階段。瓷器製作精細,品種豐富,碗、盤、盞托、注子、蓋盒、罐、缽、香熏等等胎骨細薄,式樣優美,並運用刻、劃、鏤、雕和堆塑等各種裝飾方法來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劃相對飛舞的蝴蝶,首尾相隨的鸚鵡或鴛鴦,或者刻飾嬰兒圖;在碗、盤等飲食器皿中,刻劃神龍或游魚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種逐漸減少,裝飾簡朴,製作逐漸粗糙,上林湖瓷業趨向衰落。到南宋時終於停燒。

❺ 上林湖的居住生活

清源·上林湖位於杭州銀湖風景別墅區內,南臨九龍大道,北依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高爾夫國際球場為鄰,佔地約810畝,規劃建有獨立別墅、雙聯別墅、聯排別墅等。清源·上林湖花園距杭州市中心28公里,三面環山,坐北朝南,以獨特山水資源為背景,環境優靜、空氣宜人,是一處與自然融合、與山水為鄰的理想棲居地。
「樹是年華開始的記憶」,清源·上林湖水清木華,原生態環境無可比擬。穿越大小青山之間集野趣與賞景為一體的500米山間小徑,眼前豁然開朗,50000方天然湖泊依山環波,自然形成里外兩湖,自然水景與疊巒倒影相映,臨水遠眺,令人陶然。毗鄰300畝野生竹林和3000畝森林海,眾多原生水系和泉眼,山林蔥郁,物種豐富,區內白鷺成群,夏蛙鳴田,宛若一幅獨具田園風情的水彩畫鋪展而來。銀杏、香樟、野楊梅、修竹、蘆葦、茶田……猶如一個珍藏在銀湖的自然博物館。千頃森林氧吧涵養無量清新空氣,溫潤的泥土,沁心的山間花香,風起而塵不揚,讓人沉醉……
位於杭州別墅群內,這里群山環繞,水庫、湖泊星羅棋布,讓人遐想英格蘭「湖區」勝境。園區鑲嵌於銀湖深處,三面環山,坐北朝南,地形谷中有坡,坡上有谷,山坡對景,山水相嬉,東南面有向陽出口。

❻ 上林湖有多深

上林湖依慣於群山懷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的四周山勢峻峭、果木豐盛。湖南面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傳曾有仙人居住。山中極其幽靜,小徑蜿蜒,溪流淙淙,鳥聲啁啾。豐水時節,瀑布飛瀉,猶如白練騰舞。緩步前行,溪邊兀立著兩塊巨石,一左一右分列道旁。相傳這兩塊巨石重十萬八千斤,有位赤腳大仙挑著擔子路過這里,見泉水清澈,便擱下擔於歇歇腳,飲水解渴,誰料到一放下擔子就再也挑不上身,赤腳大仙只好怏怏而去,故當地人稱此為"松杠石"。山上還有一處奇特的景觀--石屋,它由一塊天然巨石製成,旁有能容1人的狹道,輾轉入室,室內競能容納數十人之多。此外還有湖東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勝古跡,增添了無限的情趣和遐思。
折疊編輯本段居住生活
清源·上林湖位於杭州銀湖風景別墅區內,南臨九龍大道,北依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高爾夫國際球場為鄰,佔地約810畝,規劃建有獨立別墅、雙聯別墅、聯排別墅等。清源·上林湖花園距杭州市中心28公里,三面環山,坐北朝南,以獨特山水資源為背景,環境優靜、空氣宜人,是一處與自然融合、與山水為鄰的理想棲居地。
"樹是年華開始的記憶",清源·上林湖水清木華,原生態環境無可比擬。穿越大小青山之間集野趣與賞景為一體的500米山間小徑,眼前豁然開朗,50000方天然湖泊依山環波,自然形成里外兩湖,自然水景與疊巒倒影相映,臨水遠眺,令人陶然。毗鄰300畝野生竹林和3000畝森林海,眾多原生水系和泉眼,山林蔥郁,物種豐富,區內白鷺成群,夏蛙鳴田,宛若一幅獨具田園風情的水彩畫鋪展而來。銀杏、香樟、野楊梅、修竹、蘆葦、茶田……猶如一個珍藏在銀湖的自然博物館。千頃森林氧吧涵養無量清新空氣,溫潤的泥土,沁心的山間花香,風起而塵不揚,讓人沉醉……
位於杭州別墅群內,這里群山環繞,水庫、湖泊星羅棋布,讓人遐想英格蘭"湖區"勝境。園區鑲嵌於銀湖深處,三面環山,坐北朝南,地形谷中有坡,坡上有谷,山坡對景,山水相嬉,東南面有向陽出口。

❼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介紹

上林湖越窯遺址位於在今浙江慈溪縣慈溪市鳴鶴鎮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帶(原屬余內姚縣),容為越窯青瓷主要產區之一。因古代地屬越州,故名越窯。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絲路營行網多次調查,發現慈溪上林湖、古上嶴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銀錠湖(今彭東)四周古窯址120餘處,上林湖最集中。越窯開創於東漢,唐、五代時得到蓬勃發展,可分為早、中、晚3個發展時期,到南宋時停燒。以上林湖為中心地的越窯青瓷的發展,使瓷器同絲織品一樣成為明州港輸出的主要商品。上林湖越窯青瓷深受世界各國的鍾愛,成為古代寧波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林湖依偎於群山懷抱中,此外還有湖東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勝古跡。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遺片,成為室外的越窯青瓷博物館。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❽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相關歷史

東漢至隋代,前一段瓷器簡朴。東漢常見器物罍、罐、壺、洗、缽、碗等,釉呈青灰、青綠或褐色。後一段主產碗、罐、碟、雞首壺、水盂等。因裝燒採用疊放,胎骨粗厚,故器皿笨重。
唐代,瓷業繁榮。徐寅《貢余秘色茶盞》詩: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贊頌貢窯青瓷。
以上林湖為中心地的越窯青瓷的發展,使瓷器同絲織品一樣成為明州港輸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開辟了從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達高麗(朝鮮),東至日本。南經廣州,通向兩條路線,一是向東南,通向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諸國;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達泰國、緬甸,經孟加拉灣,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現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國古港口、古越堡遺址,均發現有上林湖所產青瓷遺物。1942年考古家趙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中嘆稱:古名窯如越州秘色,今已不可得見,只空存此一名詞,令後人羨煞耳。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遺片,成為室外的越窯青瓷博物館。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林湖是中國越窯青瓷發祥地和著名產地之一,位於慈溪滸山街道東南10公里處。
上林湖一帶燒制青瓷的歷史悠久,可溯東漢晚期,經兩晉、隋唐直至北宋,有千餘年之久,從未間斷。
上林湖越窯青瓷深受世界各國的鍾愛,唐宋以來,通過明州(寧波)港,遠銷朝鮮、日本及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國,都有越窯上林湖生產的青瓷遺物出土,成為古代寧波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
上林湖依偎於群山懷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面碧波盪漾,湖的四周山勢峻峭、果木豐盛。湖南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傳曾有仙人居住。山中極其幽靜,小徑蜿蜒,溪流淙淙,鳥聲啁啾,宛轉從容。豐水時節,瀑布飛瀉,猶如白練騰舞。
此外還有湖東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勝古跡,增添了無限的情趣和遐思。尤其是入夏,楊梅沉甸甸地壓枝頭,滿山紅艷艷,誘得遊人垂涎欲滴。
瀲灧的湖光山色與飛禽走獸相映成趣、諧為佳景時,曾使無數遊客融入其中,成為畫中之人。

❾ 清源上林湖的介紹

清源·上林湖位居銀湖上風上水之地,距杭州市中心25公里,南臨九龍大道;北依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南望黃公望國家森林公園;東面向陽出口,含山藏水,溪澗交錯,池湖相應;西鄰5萬平米的上林湖,東擁傳奇逸事的七星池,集山地、水系、湖泊、田園、林地於一體,為世所罕見的田園別墅營造的天然美地。

❿ 洪澤湖到底有多久歷史

據史料記載,東漢建安五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三十里,以防淮水東侵,高專家堰便是洪澤湖屬大堤的萌芽。南宋時因戰亂,造成黃河奪淮,直到明萬曆七年,河督潘季順實行「蓄清刷黃」政策,即將高家堰加高並向南延伸六十里,形成洪澤湖大堤。從1580年(明萬曆八年)起,洪澤湖大堤就開始增築直立條石牆護面,歷經明清兩代171年,使用千斤條石6萬多塊,達60萬立方米以上,且規格統一,築工精細,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

閱讀全文

與上林湖泊有多久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