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錫名勝泰伯廟的簡介
泰伯廟又名至德祠、讓王廟,在今無錫梅村鎮的伯瀆河畔。為紀念古公父(周回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泰答伯,孔子稱他為「至德」,司馬遷在《史記》里把他列為「世家」第一,他的事跡被歷代史學家載入史冊。他因讓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南朝梁無錫令劉昭認為《史記》沒有明確說明方位的梅里是今無錫梅村一帶)建「勾吳」國,築「泰伯城」(沒有考古方面的證明),成為吳文化的發源地。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4),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廟。
『貳』 無錫歷史故事有哪些
無錫建制沿革
無錫建制沿革:無錫始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屬會稽郡。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均屬常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仍合而為一,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16年(1927年),無錫縣直屬江蘇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後,分無錫縣為無錫市、無錫縣,無錫市直屬蘇南區。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市轄無錫、宜興、江陰(代管)3縣。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陰、宜興、無錫先後撤縣設市。2001年1月,撤錫山市(原無錫縣)設錫山區、惠山區。
無錫歷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無錫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過著定居生活。在鴻聲彭祖墩、新瀆廟墩、葛埭橋庵基墩和玉祁蘆花盪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點。無錫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後屬於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創造和豐富了太湖流域輝煌的遠古文化。
公元前11世紀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從現屬陝西的歧山南奔荊蠻,定居梅里(今錫山市梅村鎮),並入鄉隨俗,斷發文身。太伯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被奉立為君主,自號為「勾吳」。太伯帶領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耕。相傳他率領眾人開鑿了長數十公里的太伯瀆(俗稱伯瀆港)。還栽桑養蠶,制陶冶銅,「數年之間,民人殷富」。周滅商後,因太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從太伯至闔閭共24世,前後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吳國的都城。太伯、仲雍將中原地區的文化帶入江南。與江南地區原有文化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吳文化。
無錫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無錫歷史悠久,據仙蠡墩遺址、許巷遺址等出土文物證明,早在夏朝以前,無錫即有部落聚居,生息勞動。 在新瀆廟墩、 葛埭橋庵基墩和玉祁蘆花盪、高城墩、祁頭山、駱駝墩等地,均有原始民族的聚居點。無錫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後屬於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無錫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稟父的長子泰伯,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從現屬陝西的歧山南奔荊蠻,偕弟仲雍,南來梅里(今無錫縣梅村)定居,並入鄉隨俗,斷發文身,受到當地百姓擁戴,被奉立為君主,築起城廓,建立荊蠻小國,自號勾吳,築吳城。周滅商後,因泰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 從泰伯至闔閭共24世,前後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吳國的都城。泰伯、仲雍將中原地區的文化帶入江南,與江南地區原有文化有機融合,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吳文化,留下了伯瀆港、闔閭城,以及東漢時期的泰伯廟、泰伯墓等許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跡。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滅吳,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滅越,無錫屬楚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無錫設置縣的時間始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稱無錫縣,屬會稽郡。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均屬常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仍合而為一,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16年(1927年),無錫縣直屬江蘇省。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後,分無錫縣為無錫市、無錫縣,無錫市直屬蘇南地區。1953 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市轄江陰、無錫、宜興3縣。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陰、宜興、無錫先後撤縣設市。2001年1月,撤錫山市(原無錫縣)設錫山區、惠山區。行政區劃2001年,無錫市轄7個區,2個縣級市。全市共有92個鎮,31個街道。
『叄』 無錫的歷史沿革
無錫是江南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
前世紀末,公亶父長子泰伯為讓位於三弟季歷,偕二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今無錫梅村),築城立國,自號「勾吳」。今無錫有泰伯殿堂。
商末,周滅商,因泰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分封泰伯的後裔周章少子為安陽侯,今惠山區陽山又名安陽山。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國滅亡吳國,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國滅越,無錫屬楚國。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秦始皇派王翦駐守無錫。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無錫縣,屬會稽郡。王莽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名有錫縣。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名無錫縣。三國時,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今常州)。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今常州)。
唐代,無錫屬江南道之江南東道。宋代,無錫屬於兩浙路常州。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於兩浙西路常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
宣統三年(1911年),推翻清朝統治,錫金軍政分府成立於原金匱縣署,轄原無錫、金匱兩縣;同年5月,撤銷錫金軍政分府。
民國元年(1912年),錫、金兩縣合並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蘇常道,無錫縣直屬江蘇省。
民國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934—1937年),為無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日戰爭期間,無錫四鄉先後建立中共領導的錫北、錫東、太湖、武南、澄西等抗日民主政權。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分無錫為無錫市、無錫縣,市、縣同城,無錫市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無錫縣屬先後多次變化,曾經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
1958年8月25日,蘇州專區的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1962年,無錫縣劃歸蘇州專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原屬蘇州地區的無錫縣、江陰縣與原屬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為無錫市管轄。
1987年起,先後撤銷江陰、宜興縣,改設江陰市(1987年4月)、宜興市(1988年3月)。1988年,曾在馬山鎮包括馬圩地區設立馬山區。
1995年6月,撤銷無錫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錫山市。1995年3月,無錫市市區和無錫縣行政區劃進行部分調整,組建無錫新區。
2000年12月,撤銷錫山市,設立錫山區和惠山區;撤銷馬山區,將馬山區的行政區域和錫山市的部分鎮(9個)並入無錫市郊區,並將郊區更名為濱湖區。
2015年10月,撤銷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合並設立梁溪區;設立無錫市新吳區,將無錫市錫山區的鴻山街道和濱湖區的江溪、旺庄、碩放、梅村、新安街道劃歸新吳區管轄。
(3)無錫泰伯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無錫市位於北緯31°07′—32°02′,東經119°33′—120°38′,長江三角洲江湖間走廊部分,江蘇省的東南部。
東鄰蘇州,距上海128千米;南瀕太湖,與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千米;北臨長江,與泰州市所轄靖江市隔江相望。
無錫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國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吳文化的發展開創了江南古文明,當時由吳泰伯所開創的基業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
吳國歷經了740年,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比不了的。吳地區域文化簡稱為吳文化,通常來說為吳地從古至今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隨著考古的發展、歷史遺跡的發掘以及古文物的研究,無錫的古文化甚至還可以推到更遠古的年代,而不只是現在所說的吳國。
無錫最著名的神話無疑就是「阿福阿喜」。在惠山泥人中,人們最熟悉,也最受歡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溫順馴服的猛獸,朝著人們甜甜地微笑。
一副孩子氣,一臉福相,確實惹人可愛。提起大阿福,這里還有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帶荒草叢生,古木參天,經常有野獸出沒,危害人類。
人們談獸色變。但是,事情總是一物降一物的。在深山裡,不知何時開始,住來了兩個人形巨獸,名叫"沙孩兒",它們力大無比,山中各種猛獸長蟲。
只要見到它們微微一笑,就會俯首貼耳地投入它們的懷抱,任其吞食。自從出現了"沙孩兒"之後,附近的百姓從此都安居樂業了。有一年冬天來臨,上山伐木的農民紛紛下山。
雄的"沙孩兒"出於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樹下玩耍。這時,這棵大樹突然倒下,把它壓死了。雌"沙孩兒"尋蹤到此,見此慘狀,傷心不已。為了殉情,也就一頭撞死在這棵樹下。
後來,人們為了懷念它們,便根據它們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兩個泥人,取名為"大阿福"。從此,這一對大阿福就作為鎮山驅獸、避災辟邪的吉祥物流傳於民間。
在此之外,在傳說中,趕走從錫山中跑出的危害四方的大錫人 ,運天河水灑為太湖,丁山蜀山紫砂泥的由來等也和阿福阿喜有關。
『肆』 鴻聲泰伯墓有什麽歷史怎麼由來的啊
泰伯墓是江南第一古墓,位於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鴻聲鎮風景秀麗的鴻山。鴻山泰伯墓作為聯繫世界吳氏宗親的紐帶,正越來越發揮出「血濃於水」的親情召喚作用。由該鎮主持、世界各地吳氏宗親襄助建設的泰伯陵園也正在成為世界各地吳氏宗親心中的一處聖地。
古人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如果說黃山是以「奇松怪石傳四海」;廬山是以「匡廬奇秀甲天下」,那麼,鴻山則是以「泰伯至德聞九洲」。泰伯,乃公元前十二世紀周太王之長子,他三讓王位,從陝西來到荊蠻之地無錫梅里,築泰伯城,建句吳國,創吳文化,江南社會從此由原始走向文明。泰伯卒後,葬於鴻山南麓。
泰伯墓始建於東漢年間(154年),後歷代都有修建。為了緬懷這位淡泊權位、開拓江南的吳國始祖,每逢清明節前後附近百姓和泰伯後裔便會自發祭祀泰伯,由此形成一年一度的泰伯廟會,參加人數達幾十萬。「西有黃帝陵,東有泰伯墓」足見泰伯的歷史地位。
現存的泰伯墓,前有月牙池,四面疊石,周長67米。池北為欞星門(即墓門),是三門四柱花崗石坊,下立柵門。柱上飾雲龍花紋,石坊上刻「至德墓道」四字,中門上有「古皇山」篆刻。石坊柱頂橫貫「日」、「月」、「雲」版。墓東側有歇山單檐式墓廬三間。第二進為戟門,即供祭祀用的享堂,為硬山式筒瓦頂,三間四架,兩邊立八字照牆。享堂設左中右三門。中門堂上懸「三讓高蹤」匾額,錢偉長書。拾級而上,為青石徹的封土墓墩,上端為瓦筒形。墓南嵌碑,刻陰文楷書「泰伯墓」三字。
景區內有雄偉的石碑樓、高矗的仰止閣、小巧玲瓏的御碑亭,還有明代建造的月牙池和四棱碑。鴻山十八景,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耐人尋味、引人入勝、令人留戀忘返,為古今尋根訪祖、觀光旅遊之勝地。
『伍』 無錫的歷史有多長
無錫作為歷史古城整整已有3500多年了。
商末(前十二世紀)周太王長子泰伯為讓王位偕弟仲雍,三讓天下,東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梅村鎮),築城立國,自號「勾吳」,開創了吳國歷史。
秦始皇統一六國,派王翦駐守無錫縣。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無錫縣,縣城位於今崇安區(原無錫縣城西門內側),屬會稽郡,自此至今2000多年之間無錫城擴建多次,但未有遷動。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為無錫侯國;征和四年(前89年)復為縣,屬吳郡。王莽9年改名為有錫縣,
梅里古都 至德名邦——無錫梅村
東漢光武25年復無錫縣。三國時,孫吳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
宋代屬於常州,隸屬於兩浙路,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於常州、兩浙西路。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 年)復為無錫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
宣統三年(1911年11月6日),秦毓鎏在無錫起義,成立錫金軍政分府於原金匱縣府,轄原無錫、金匱兩縣;秦毓鎏被推為總理,繼稱總司令。
1912年1月20日,錫金軍政分府實行軍民分治,成立無錫縣民政署。5月,錫金軍政分府奉命撤銷,無錫縣民政署成為無錫縣最高行政機關,直屬蘇常道。11月,無錫縣民政署改為無錫縣知事公署。
1927年,廢蘇常道,無錫縣直屬江蘇省。
1934年12月-1937年11月為無錫行政督察區(一度改為第二區)區政府、專員公署駐地,下轄無錫縣、吳縣(蘇州)、武進縣(常州)、江陰縣、常熟縣、崑山縣、寶山縣、吳江縣、太倉縣、嘉定縣共10個縣。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1月25日無錫淪陷。
1940年9月,成立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下轄吳縣(蘇州)渭黃等多個自衛會。
1941年2月,縣、區自衛會撤銷正式成立無錫縣政府,下轄無錫全境以及江陰、
騎行太湖(36張)
常州、蘇州的部分地區,無錫縣政府隸屬於江南第二行政區;無錫四鄉先後建立中共領導的錫北、錫東、太湖、武南、澄西等多個抗日民主政權。
1949年4月23日22時左右,人民解放軍29軍第87師先頭部隊經梨花庄佔領無錫火車站。23時,87師260團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從光復門入城,無錫宣告解放。無錫解放後析出無錫縣城和附近郊地置無錫市(後武進縣馬跡山地區劃入),其餘鄉村地區仍屬無錫縣,市、縣同城分治(後成立錫山市後治所遷往東亭鎮)。
1949年4月26日,奉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命令,蘇南人民行政公署(簡稱「蘇南行署」)在無錫宣告成立,並確定無錫市為行署駐地、行署直屬市。
1951年10月27日,經蘇南行署批准,無錫市建立8個區,各區成立人民政府,區名按一至八順序排列。其中第一至第五區為城區,第六至第八區為郊區,原郊區辦事處撤銷。
1952年7月,第六、七、八3個區合並為第六區。
1953年1月1日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下設第一至第八共8個區。
1955年7月12日,第一至第五區分別改名為崇安、工運、南長、西新、北塘區,原第六區設立郊區。
1958年6月16日,5個城區合並為3個城區。由此無錫市基本形成了四區格局,即崇安、南長、北塘3個城區和1個郊區(濱湖區);工運區所轄地區分別並人崇安區和南長區。西新區所轄地區分別並人北塘區和南長區。1960年設立太湖區。1963年太湖區更名為郊區。1968年崇安區更名為崇武區,1978年復名崇安區。
無錫縣屬先後多次變化,曾經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1958年8月25日,
古運河畔
蘇州專區的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1962年,無錫縣劃歸蘇州專區。
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蘇州地區的江陰縣、無錫縣和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歸無錫市代管。市區轄崇安、南長、北塘、郊區4個市轄區。無錫市共轄3縣4區。
1987年起,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江陰、宜興縣,改設江陰(1987年4月)、宜興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馬山鎮包括馬圩地區設立馬山區。無錫市共轄2市1縣和5區。
1994年調整市區行政區劃:將無錫縣坊前鎮所轄的金橋、群星、同心、春豐、春潮五個村,新安鎮所轄的西宅、過家橋、宅基、金華、旭明、高浪度、東裕七個村,梅村鎮所轄的荊協、荊同、香一、齊心、高田、北張、聯心7個村劃出合並設立金梅鄉,金梅鄉和無錫縣的碩放鎮、胡埭鎮劃歸無錫市郊區管轄。
1995年6月,撤銷無錫縣(華夏第一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錫山市。
太湖廣場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錫山市,設立無錫市錫山區和惠山區。錫山區轄原縣級錫山市的東亭、東北塘、八士、張涇、東湖塘、港下、羊尖、安鎮、查橋、厚橋、盪口、甘露、鴻聲、後宅14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東亭鎮;惠山區轄原縣級錫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橋、長安、石塘灣、錢橋、藕塘、楊市、陽山、陸區1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堰橋鎮。撤銷馬山區,將原馬山區的行政區劃和原縣級錫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華庄、東絳、雪浪、南泉、碩放、胡埭9個鎮並入無錫市郊區;將無錫市郊區更名為濱湖區。區人民政府駐河埒鎮。無錫市共轄2縣(市)6區。
『陸』 泰伯廟距今約多少年
你要看哪裡的,比如無錫 或者蘇州,反正時間都很長了
『柒』 從泰伯是哪個朝代的
泰伯 商朝末期的 周文王的大伯 吳國第一代君王
可參考《史記·泰伯世家》 也可以網路下嘛
『捌』 無錫的歷史有哪些
無錫有3000年的歷史,據《史記》記載,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及其弟仲雍從陝西來到這里定居,建「勾吳」國,這就是無錫建城的開始。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年)封仲雍後人周章為吳君,吳國隨之建立。戰國末年,無錫成為楚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無錫縣。新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無錫縣為有錫縣。東漢建武年間復稱無錫縣。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無錫縣。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縣為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合並為一,復稱無錫縣。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
無錫以江南文明的發源地彪炳史冊。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無錫充滿了溫情和水。無錫地處江蘇省南部,太湖之濱,北臨長江,南接浙江、安徽兩省,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地形為平原地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全市總面積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632.70平方公里,下轄江陰市、宜興市、錫山市和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郊區、馬山區、新區六個區。人口430萬,市區約92萬,目前發展為輕工、紡織、電子、化工、機械等工業的中等城市.
無錫的經濟發展有深厚的基礎,在唐武則天時,無錫就是重要的漕運之地,在明朝,織布、陶瓷、制磚等手工業非常發達。明弘治年間,無錫的手工織布業繁興,成為「布商雲集、布行如列」的布碼頭。聞名的布碼頭,和漢口的船碼頭、鎮江的銀碼頭齊名,清後期無錫和九江、長沙、蕪湖合稱為「中國四大米市」,無錫的稻米質地優良,尤其是太湖邊的香米,粒粒如玉,既香又糯,被列為皇室貢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我國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物榮宗敬、榮德生先生率先在家鄉開辦了中國首批民族工業,無錫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樣地之一而載人史冊。到三十年代,無錫已發展成為擁有300多家工廠的新興工業城市。從此,無錫便以「小上海」稱譽海內外。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無錫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綻開了「鄉鎮企業」這一工業新花,無錫又在中國的經濟史上添上了「鄉鎮工業創始地區」的輝煌一筆。
無錫方言屬吳方言。吳方言習慣上稱吳語。無錫方言隨著社會、歷史的長期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無錫的標志:88米的靈山大佛、錫惠的文光塔。
無錫溪水條條,自古城南最美,據說,此河為東漢名士梁鴻所開,故無錫又稱「梁溪」。
無錫市,東距上海市128公里,西離南京市183公里,滬寧鐵 路橫亘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水陸空交通便捷。
無錫市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錫境內地勢平坦,間有低山殘丘,河流湖泊縱橫 交織,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
『玖』 無錫的人文歷史有哪些
無錫建制沿革
無錫建制沿革:無錫始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屬會稽郡。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均屬常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仍合而為一,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16年(1927年),無錫縣直屬江蘇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後,分無錫縣為無錫市、無錫縣,無錫市直屬蘇南區。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市轄無錫、宜興、江陰(代管)3縣。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陰、宜興、無錫先後撤縣設市。2001年1月,撤錫山市(原無錫縣)設錫山區、惠山區。
無錫歷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無錫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過著定居生活。在鴻聲彭祖墩、新瀆廟墩、葛埭橋庵基墩和玉祁蘆花盪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點。無錫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後屬於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創造和豐富了太湖流域輝煌的遠古文化。
公元前11世紀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從現屬陝西的歧山南奔荊蠻,定居梅里(今錫山市梅村鎮),並入鄉隨俗,斷發文身。太伯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被奉立為君主,自號為「勾吳」。太伯帶領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耕。相傳他率領眾人開鑿了長數十公里的太伯瀆(俗稱伯瀆港)。還栽桑養蠶,制陶冶銅,「數年之間,民人殷富」。周滅商後,因太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從太伯至闔閭共24世,前後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吳國的都城。太伯、仲雍將中原地區的文化帶入江南。與江南地區原有文化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吳文化。
無錫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無錫歷史悠久,據仙蠡墩遺址、許巷遺址等出土文物證明,早在夏朝以前,無錫即有部落聚居,生息勞動。 在新瀆廟墩、 葛埭橋庵基墩和玉祁蘆花盪、高城墩、祁頭山、駱駝墩等地,均有原始民族的聚居點。無錫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後屬於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無錫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稟父的長子泰伯,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從現屬陝西的歧山南奔荊蠻,偕弟仲雍,南來梅里(今無錫縣梅村)定居,並入鄉隨俗,斷發文身,受到當地百姓擁戴,被奉立為君主,築起城廓,建立荊蠻小國,自號勾吳,築吳城。周滅商後,因泰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 從泰伯至闔閭共24世,前後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吳國的都城。泰伯、仲雍將中原地區的文化帶入江南,與江南地區原有文化有機融合,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吳文化,留下了伯瀆港、闔閭城,以及東漢時期的泰伯廟、泰伯墓等許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跡。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滅吳,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滅越,無錫屬楚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無錫設置縣的時間始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稱無錫縣,屬會稽郡。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均屬常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仍合而為一,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16年(1927年),無錫縣直屬江蘇省。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後,分無錫縣為無錫市、無錫縣,無錫市直屬蘇南地區。1953 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市轄江陰、無錫、宜興3縣。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陰、宜興、無錫先後撤縣設市。2001年1月,撤錫山市(原無錫縣)設錫山區、惠山區。行政區劃2001年,無錫市轄7個區,2個縣級市。全市共有92個鎮,31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