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城大同的歷史與變遷
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描述為:「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的馬鋪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 (屬於山西朔州市界)是楊家將血戰的疆場。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春秋 為北方少數游牧民族居住地。 戰國 公元前三世紀:趙武靈王就「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置雲中、雁門、代郡」初設平城,隸屬代郡。 秦 朝 秦始皇北逐戎狄,在大同城西「築城武周塞內以備胡」。大同東西分屬雁門郡和代郡,並在境內修築長城。 西漢 沿襲秦制,雁門郡屬並州,代郡屬幽州。白登之圍發生於此。 東漢 漢明帝時,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廟。 三國 大同為烏桓、鮮卑等部族占據 北魏 初中期建都於此,稱「代京」、「平城」,歷經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為當時我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佛教的中心,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繁榮。 唐朝 為雲州 。 五代 時作為幽雲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讓與遼 。 遼代 遼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遼國陪都,從此稱為大同。 金 代 也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金國陪都。 元代 改為大同路,大同又被封為西京(陪都)。1277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大同,他當即盛贊「大同是一座宏偉而美麗的城市」。 明朝 改路為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管轄渾源,應,朔,蔚等四州七縣。明朝時大同為十三重鎮之一,有藩王封地,並駐重兵,最多時有13.6萬人,戰馬5萬多匹,當時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說。1438-1571年:明王朝對蒙古各族採取懷柔和親政策,在大同三設馬市,數辟月市,久立小市,應允韃靼「通貢」。 清朝 為大同府治。 1949年建國後劃歸察哈爾省,並由大同城區設立大同市。 1953年察哈爾省撤銷,大同重新劃歸山西省。 1958年大同縣並入 。 1964年大同縣又分出,為地級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銷,原有縣中的7縣劃歸大同市。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鐵路、北同蒲鐵路、大秦鐵路的交點,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東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與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忻州,總人口321萬(2007年),市區非農業人口112萬,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稱。 - 簡稱 :同 - 別稱 : 鳳凰城 - 舊稱 : 平城,雲中,遼代根據禮運-大同篇稱為大同,並一直沿用至今。 - 坐標 : 北緯40度,東經113度 - 電話區號 : 0352 - 郵政編碼 : 037000 - 車牌編號 :晉B - 中國行政區劃代碼 : 140200 - 市樹 : 油松 - 市花 : 波斯菊 行政 -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 山西 - 行政級別 地級市,較大的市 - 設市 1949年 - 現任市長 耿彥波 - 現任市委書記 豐立祥 -市轄區 : 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開發區(大同新的城市規劃將大同重新劃分為平城區,御東區,口泉區,雲岡區和新榮區)。 -縣 : 陽高、天鎮、廣靈、靈丘、渾源、左雲、大同。
希望採納
B. 大同古城牆的介紹
大同古城牆為明洪武二十五年(1372年)在北魏平城的故城牆舊土城上增築而成,全國頗有名氣。大同城牆的總周長為7270.7米,形制為東西略長的矩形城池。
C. 大同古城牆參觀需要多長時間
走得慢的話,1個半小時,走完3面城牆,走得快的話,看你的速度吧
D. 山西大同城牆距今已有多少年歷史了
現存大同城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將軍徐達奉命依遼、金、元舊城基礎增築新城,距今646年。城牆略呈方形,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周長7.24公里,面積3.28平方公里。
E. 大同古城牆簡介
大同古城牆修建於明洪武五年,城牆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布防嚴密,設施完善,是我國古代軍事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重鎮名城。大同城牆的一大特點是外廓像齒輪一樣,城墩凸出,梯形結構,為大同城牆設防的特殊造型。現存的古城牆是明洪武五年(1372),大將軍徐達鎮守大同時,於漢、魏、唐、遼、元舊城基礎上增築的,周長7.24公里,古城面積達3.28平方公里。城牆一律以規整有制的石條、石板、石方為基,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磚。城牆高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比南京城牆最寬處還寬6.6米。城牆上有62座門摟、角樓、望樓。城門樓四座,其中南門城樓最雄壯,為三層重樓,面寬61米,進深23.35米。城牆四角雄峙著四座角樓,尤以西北角樓最傑,呈八角形,稱為乾樓。54座望樓中以洪字樓為望樓之最,為其他古城牆中少有。同時還建有96座窩鋪。在距牆約40米處,修有護城河,寬10米,深5米。四門外有瓮城,建築面積約為17600平方米。瓮城外又築有月城,將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門。這樣,出入大同城須經三道門卡。各門上還建「箭樓」或二層「匾樓」。城設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牆體上的望樓、角樓、城樓、箭樓間隔而立。護城河吊橋、瓮城、月城、關城、耳城重關疊嶂,防備森嚴。
F. 歷史名城大同的城牆歷史
現存大同城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將軍徐達奉命依遼、金、元舊城基礎增築新城,略呈方形,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周長7.24公里,面積3.28平方公里。城牆一律以規整有制的石條、石板、石方為基礎,在原城牆基礎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磚。城牆高達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城牆四周修築了54座望樓,96座窩鋪。四面城牆建有580對垛子,代表當時大同所轄村莊數。城牆四角建有角樓,四角墩外各建控軍台一座。城設四門,東和陽門、南永泰門、西清遠門、北武定門。四門之上分別建有城樓,其月樓、箭樓、望樓、角樓間隔而立。四門之外建有瓮城、月城、護城河。城牆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布防嚴密,各種防禦設施齊備,自成一體,是我國古代軍事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重鎮名城。由於它在北部邊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鎮」,「 北方鎖鑰」之譽。 清順治六年,大同城池遭受嚴重破壞。明將姜瓖先是投清,後又反叛,多爾袞率軍攻打大同,歷時九個月攻之不下,後因城內彈盡糧絕,姜瓖部下楊振威投敵叛變,殺死姜瓖,把多爾袞放入城內。入城後,為泄私憤,多爾袞下令「屠城」,並把城牆削掉五尺。自此,大同城牆失去了往日的雄風。 2008年,大同市全面實施了歷史文化復興與古城保護工程,大同古城牆得以再度修復,目前東城牆、南
城牆已依明代大同城規制修復完畢,並對遊客開放。修復後的東城牆建有瓮城、月城、吊橋、護城河,並建有城樓、月樓、箭樓各1座,望樓12座。南城牆不僅修復了瓮城、月城,還有關城和東西耳城。城牆上建有城樓、文昌閣、箭樓等古建築樓閣10座,望樓12座,角樓1座。修復後的古城牆雄偉壯觀,特別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古城夜景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燈光,使古城牆樓閣俊俏秀麗,偉岸的輪廓更具魅力。
G. 大同城牆的城牆概況
到了明朝初期,由於是京畿屏藩,軍事位置十分險要,因此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將軍徐達在舊城基礎上增築,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鎮城。最後完工的大同鎮誠呈大致正方形,邊長達到1.8公里和1.82公里,周長7.4公里,面積3.28平方公里,以巨大的條石為基礎,城牆內芯為三合土夯築,外包每塊重達17斤的青磚,城牆高14米,垛牆上又砌長5米、高0.8米、厚0.5米的磚垛,垛間距0.5米,共580對垛子,據說代表了大同當時所轄的村莊數。大同鎮城設四門:東和陽門,南永泰門,西清遠門,北武定門,每個門又各有瓮城。今只有永泰、清遠兩個名字被兩座正好在該位置附近的建築使用,至於這么多的城門,早已經是連個痕跡都找不到了。
在徐達的精心籌劃和嚴明督工下,大同城池的建築達到了有史以來最精美的程度:城牆四角建角樓,西北角有「乾樓」,高大瑰麗,為「大同八景」之一。城牆四周佇立著54座望樓,96座窩鋪。城牆外馬面凸凹相間,排列有序。突出部分為城牆垛子,每邊計12個,外加角墩4個,計52個。墩距113米,墩作梯形結構。四角墩外各建控軍台一座,寬16.6米,縱約15米,與角墩間距6.6米,上架踏板與城牆相通。四門之外是瓮城,瓮城城門的門洞進深約30米,上建箭樓或匾樓。城牆外側修壕塹,深約5米,寬約10米,俗稱護城河,曾經波光漣漪,上設吊橋。城內有4條大街、8條小巷、72條綿綿巷,街衢規整通達。每條大街中段十字路口各建一樓,東有太平樓,南有鼓樓,西有鍾樓,北有魁星樓。城中心為4座精美的牌坊,稱四牌樓。如今這些建築多毀於現代,只有鼓樓碩果獨存,至今仍然聳立在街心,「四牌樓」則只成了一個名字,其附近地區是大同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歷史資料中記載,大同城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它並非一個單獨的四方型堡壘狀城市,大同城格局由四部分組成:主要部分為高大堅固的鎮城,在鎮城的南、東、北牆外另外各有一個自成一體的四邊形小城,分別叫做南小城、東小城、操場城,而各個小城也有獨立的瓮城和月城,均與鎮城相隔不到兩百米,用吊橋與主城連接。這樣如果要進入大同鎮城,必須先要通過三個小城中的某個,光通過的城門就至少需要過4到6個。就是進了外圍的小城,主城的吊橋不主動放下,仍然進不到大同鎮城裡,這種防守措施使大同鎮城真正成為了固若金湯的安全之地,為中國古代軍事建築中頗具特色的重鎮名城。又因大同民間傳說此地為鳳凰降落的地方,因此這種四城有序排列的築城格局被稱為「鳳凰單展翅」,今大同地圖多隻描繪大同城與操場城的故址,而從未見有用同樣標志線標注東小城與南小城,實際上,這兩個關城如今依然可以找到一些蹤跡,只是,這些小城的修築都在明朝中後期,並非徐達所為。
明、清時期,特別是明代,大同是以軍事重鎮而揚名四海。由於它在北部邊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的軍事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即所謂「屏全晉而拱神京」。再加之其布防之嚴密,設施之堅固,建築之高大,在我國古代城防建設史上也屬少見。囚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鎮」和「北方鎖鑰」之譽。
【城牆興建】明朝剛剛建立的第二年(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農歷十月,明朝名將、副將軍常遇春率領郭英、湯和、耿炳義、汪興祖、陳德、謝成、郭子興等攻打大同。當時在大同的元朝右丞相擴廓帖木兒聞風直奔甘肅,守將竹貞也倉惶棄城而逃,使大同不戰而克。從此,大同納入明朝版圖。
但是,明朝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北元蒙古就成為它的北邊心腹要患。元裔及北萬其它蒙古游牧部落的貴族頻頻入犯,迫使明王朝東起鴨綠江、西迄嘉峪關,沿長城邊線陸續設置了九個邊防重鎮,委派將領,統兵守御。而大同就是九邊之一。所以,大同府也稱之為大同鎮。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將軍徐達督率軍民在遼、金、元土城的基礎上「增築」大同城。大同鎮城的規制便於此奠定。
此時的大同鎮城略呈正方形,東西邊長約1.5公里,南北邊長1.75公里,周長6.5公里,面積約2.63平方公里。大同城牆修建得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各種城防設施齊備,自成一個防禦體系。城牆一律以規整有制的石條、石板、石方、石柱等為基,牆體用「三合土」逐段逐層夯成,外圍砌以青磚。青磚分大、中、小三種,根據部位不同分別選用。據實地考察,中等型號的城磚一般長約4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10厘米,重約18公斤,相當於現代常用磚重的七倍。由此可以想見當年建城工程的艱巨。大同的城牆高約14米,最寬處約有16.6米左右。其中大牆的正牆高約12米,垛牆(亦稱女牆)高約2米。垛牆之上又砌以磚垛,高約0.8米、厚約0.5米、長約5米。垛間距離約為0.5米,垛與垛之間稱為垛口,這是守御將士的瞭望孔和射擊口,藉此可以較好地隱蔽自己、打擊對方。據傳,四面城牆共建有五百八十多對垛子,代表著當時大同所轄的村莊數目。在平坦如砥的城牆之上,共有六十二座雄偉的門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門樓亦稱城樓,共有四座,位於四面城牆的中心,平面均呈「凸」字形,城樓均為重檐九脊歇山式屋頂。外有廊柱圍繞,下臨馬道。其中南門城樓最為寬敞雄壯,為三層重樓,面寬61米,進深23.35米,與西門城樓同為明初北方典型的木結構建築。城牆四角,雄峙著四座俊秀精巧的角樓,它們戰時既能觀察敵情和打擊敵人,平時又可以供遊人欣賞塞外的雄偉氣象和秀麗景色,兩者得以巧妙的結合。其中,以西北角樓尤為高大瑰麗。此樓因其位於八卦十二方位之首——「乾」位上,所以稱為「乾樓」;又因它是城內最高的樓閣,作為「鎮城之物」,所以又稱為「鎮樓」;還由於它呈八角形,也稱為「八角樓」。因為平時遊人常常於此登高覽勝,所以又有「鎮樓秋爽」的盛譽。明、請兩代許多著名文人學士登臨此樓時,寫下了不少詠懷之作。
此外,還有五十四座望樓佇立在城牆的四面,並建有九十六座窩鋪,頗為壯觀。其中,「乾樓」之東的望樓——洪字樓,結構和造型頗為精美,為望樓之最。望樓的建造,這是我國其他一些著名古城的城牆建設中所少有的,是研究城垣建築的珍貴實物。
諸多矗立於城牆上的樓台建築物在戰爭中起到了觀察、隱蔽、機動、射擊、接應、制高和前線指揮所等重要作用。同時,它們也是一組極為珍貴的明代建築藝術群體。
大同城牆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外輪廓並未採用通常的平直做法,而是象齒輪一樣,凸凹相間排列有序。凸出的部分為城牆墩子。每一邊計有十二個,外加角墩四個,共五十二個。墩距一般為113米。每個牆墩作梯形結構,底邊長約23米,頂邊長約20米,頂面積為400平方米。在四個角墩的外圍,還各建有控軍台(或稱望軍台)一座,寬約16.6米,縱約15米,與角墩的間距約66米,上架踏板與城牆相通。這在各地城牆中也是不多見的。這些墩台的設置,主要是從戰爭上需要考慮的,它可以很好地發揮側射、策應和瞭望作用,防止「死角」部位的出現;並且還可以根據觀察到的敵情變化,迅速採取應變措施,以增強城防的穩固和應變能力。
另一個特點是,在南城牆的東部,建有「雁塔」一座,俗稱瞭望塔。這在我國城牆建設史上也是僅見的。該塔始建於明代天啟年間,高度約17米,為八角七級磚構寶塔。其形制端莊穩重、秀麗玲瓏,底部每面石碣上還鐫刻著全城歷朝舉子姓名及其功名,以激勵後人奮進。塔內設踏垛磚梯,可攀登至頂層瞭望城郊原野,也是戰時重要的觀察點。
大同城牆很高,所以站在城牆上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俯瞰全城。東、南、西、北四條主街成「十」字形,將城區劃分為四片,每片又由次十字街將其分為四塊,每塊再由兩層十字街分為若干小塊。因此,以四條大街為主幹的規整十字路,是大同城街道格局的主要特色。俗雲:「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條綿綿巷」就是指這種格局而言。四大街的中段各建有一樓,諸如鍾樓、鼓樓、太平樓、魁星樓等等。在城中心四條大街的交點,樹立著一座由四個牌坊連成一體的牌樓,稱作「四牌樓」,是木結構建築,頗為精美。據說是大將軍徐達在「增築」大同城牆竣工之後,為玄耀其功德而樹立的。每條大街都通至城門。東門名和陽、南門名永泰、西門名清遠、北門名武定,四條大街都按城門名定名。四門之外是瓮城。每個瓮城的建築面積約為17600平方米,與城牆成「凸」字形。瓮城旁辟有偏門,門洞一般進深約30米。瓮城之外,又修有一道弧形城牆,將瓮城圈在內,稱作「月城」。月城又辟有城門。這樣,出城或入城必須經過三道門卡。在各門之上還建有「箭樓」或二層「匾樓」。
為了更加有效地防禦,還在城牆外側修有壕塹,深約5米,寬約10米,即護城河。每當夏、秋之際,護城河象一條綵帶似的圍繞著大同城,波光瀲艷,盪漾著城牆的倒影。它的壯美氣勢和秀麗景色,足以使人忘卻軍事重鎮的戰爭硝煙,而作長日的觀賞留連。
大同城內除設有府、縣兩衙負責地方行政、司法、財務以及治安外,主要守御任務由「行都指揮使司」承擔,最高軍事長官為總兵,兼掛征西前將軍印,職銜可達正二品,姓高級武職。總鎮署設於城內西北隅,今之帥府街北端,統八衛、七所、額軍十三萬五千,駐軍總數達到全國兵力的十二分之一。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十月,朱元璋為了加強對大同一線的防衛力量,同時監督大同鎮、府的軍、政、財務,將其第十三子豫王朱桂改封為代王坐鎮大同。代王實際上是大同地區的最高統治者和指揮者。他上馬管軍、下馬管臣,代皇帝行使職權。富麗堂煌的代王府巍峨屹立在城內東北隅。
代王府坐北向南,佔地面積約為十五萬平方米至二十萬平方米左右,共辟有四門: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北曰後宰門、南曰端禮門。端禮門為王府的正門。現今皇城街、東華門、西華門、後宰門四條街皆緣此而得名。王府四周圍有土夯磚砌的高大圍牆,使它成為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獨立大地,當時老四姓稱之為「皇城」。現在還殘留有一段皇城的北牆垣。皇城的平面輪廓基本是正方形,城內主要建築沿三條軸線鋪開,分為左、中、右三組。其中,中組的建築規模最為宏大,從南向北依次為端禮門、承運門、承運殿、崇信門、存心殿、長春殿和北門。左邊一組依次為廣瞻倉、長春宮、望親樓、清署殿、宗廟、燕居之殿。右邊一組戟門之內東西兩側屹立著社稷壇和風雲雷壇,其後為大成之殿、謹德殿等。今之主殿街便是當年的「銀安殿」(古時王府的主殿,俗稱銀安殿)的遺址。王府前有金碧輝煌的照壁——九龍壁,極為威嚴顯赫。
綜觀大同城內的軍事布局和守備設置,無疑是一座上下左右、前後內外、布防周嚴、協調得當的堅城固壘,在我國歷代軍事重鎮的規劃建設中,可以說是最傑出的典範之一。這些眾多的城防設施渾然一體,好象一盤棋局,井井有條,是我國歷史上罕有的「巍然天鎮」。
H. 大同城牆距今多少年
大同古城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元故城牆舊土城上增築而成,全國頗有名氣。大同城牆的總周長為7270.7米,形制方形城池。
I. 長城建成多少年了長城的歷史多久了
中文名稱: 長城
英文名稱: Great Wall
國家: 中國
所屬洲: 亞洲
批准時間: 1987
批准標准: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 (I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建築,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現存的長城,修建於明代, 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8個省、市、自治區。修築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其主要目的在於防禦北方民族的侵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統一前北方互相爭斗的諸侯小國各自建造的長城銜接起來,形成穿山越嶺的北方邊界的屏障,長達5000多公里,是抵禦來自北方蒙古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騎兵襲擊的壁壘,也是秦始皇自身權力和榮耀的一個有利證明。漢武帝也曾多次修築長城,用以保護河套、隴西等地,加強東西方交流,其長度達到了10000餘公里。到明代,為防止前朝(元)殘留勢力南下,也不斷修築北方長城,全長達7300多公里,整個工程延續了200多年。在中國歷史的其它時期,統Zhi者也不同程度地修築長城,長度相加超過50000公里。因此,長城是「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的偉大工程奇跡。
長城作為防禦工程,所經地形極為復雜,根據地形又採用了不同的奇特結構,充分顯示了華夏祖先的聰明才智,在世界古代工程史上可謂罕見。 長城在重要道口、山口、山海交接處設立關城,即便於交通,又有利於防守。在牆身上每隔不遠處建有突出的強台,用於左右射擊。長城每隔一段距離,設有敵樓,用於存放武器、糧食和士兵居住,戰時用作掩體。長城沿線還建有獨立的烽燧、烽火台,用於在敵人入侵時,舉火燃煙,迅速傳遞信息。城牆沿著山坡起伏延伸,穿過沙漠和沼澤。土製的牆以石頭為地基,表面用磚塊貼飾。從?望台上能看到煙霧信號,而在晚上利用篝火,這樣消息能以罕見的速度橫越全國。
自修建以來,長城就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長城的守失關系著許多朝代的更替,關系著中華民族的興衰。伴隨著長城內外著名戰役的發生,英雄人物雲涌而出,大大豐富了這座亘古建築的文化內涵。如戰國時代的趙國名將李牧,後代為紀念其功績,在雁門關修建了李牧祠以為紀念,至今其遺址尤存。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長城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姜女哭長城,在山海關還建有孟姜女廟,前來參拜的人絡繹不絕。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禦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http://bbs.zol.com.cn/index20060511/index_261_16004.html
J. 大同古城牆建於幾年
大同古城牆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北魏平城的故城牆舊土城上增築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