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心閣有多少年的歷史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重要標志之一,但其始建年代,至今仍不了了。
多年以前,有論者據清雍正《湖廣通志》、乾隆《長沙府志》等圖籍,認為天心閣始建清初。顯然未確。
近年,又有學者據明末清初詩人俞儀《天心閣眺望》一詩,指出明末時已有天心閣。此說自當不謬,但俞儀縱跨兩個朝代,天心閣存在之期,仍使人有模糊之感。
其實,天心閣的年代還應往前推,推到俞儀的詩作之前。最近在明代崇禎《長沙府志》卷八「公移」之《分地方申詳》一文,找到新證。
《分地方申詳》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善化縣知縣唐源為長沙城內劃分界限、明確職守的條陳。
當時,長沙為明朝藩王封地之一,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明皇朝將自己的子弟分封地方為王。長沙先後封有四王,其中吉王歷時最久,傳7代,共195年。藩王們依仗天子威儀,在長沙城內大興土木,營建王府,侵佔地皮,以致「城內地方半屬王府」,「而有司不敢問」。為此長沙府和長沙、善化兩縣感到「勢更岌岌,不容坐視」。
唐源的這一條陳,就是為了謀求劃清城內管轄界限、明確有司職責,而向上級政府(即長沙府)的報告。在這個條陳內,唐源指出:「善化所轄城內之地止一鋪、二鋪、三鋪,不過自縣治北抵織機巷,南抵天星閣,東抵王府稻田,西抵王府大街而已。」
條陳中所說的縣治,當時在縣正街北,今已成為蔡鍔南路中的一段;「織機巷」,即後來的織機街,今已並入人民西路中;王府稻田可能是古稻田所在;而文中所謂的「天星閣」則是今天天心閣之前身。
考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李汪度《重修天心閣記》一文。李氏在文中特別指出,「或曰:(天心閣之)『心,舊作星』」,說明在當時即有人指出,往時天心閣舊作天星閣,為我們留下了考證天心閣歷史的一條例證。
1914年,長沙開始拆除城牆,天心閣及其所在城牆因屬古城勝跡,被保留了下來。1924年辟為公園,將舊閣修復,並於閣兩側仿北京文瀾閣增建二閣,以游廊連接。。新中國成立以後,長沙市人民政府將此建為公園。1983年又在舊址重建天心古閣,1984年12月竣工,恢復了古閣的雄姿舊貌。
『貳』 許昌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太早了,殷商是就有了,但2007年在許昌發現距今8萬—10萬年較完整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那就更久遠了。
『叄』 嶽麓書院有多少年的歷史
嶽麓書院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長盛不衰。到了清末,在興辦新式學堂、廢除科舉的大潮中,嶽麓書院改為湖南高等學堂,之後陸續更名,直到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
從嶽麓書院至湖南大學的千年辦學歷史,反映了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遷,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嶽麓書院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
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嶽麓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栻主教,理學史上頗負盛名的「湖湘學派」即發展於此;朱熹兩度講學,書院盛極一時,出現了「座不能容」、「飲馬池水立涸」的盛況。
其後,明代中葉的陽明學、明末的東林學、清乾嘉時期的漢學及晚清的新學,都曾在此得以傳習和交流。嶽麓書院的學術與教育,對湖湘文化傳統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今日的湖南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理、工、農、商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修復後的嶽麓書院,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仍擔負著學術研究和培養人才的重任。千年學府正在續寫新的歷史篇章。
(3)許瞳鎮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嶽麓書院改制(學堂-工專、法法專、商專時期)(1897-1926)。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維新變法運動興起,要求廢科舉、興學堂。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時務學堂創辦,後相繼改名求實書院、湖南大學堂。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與嶽麓書院合並改為湖南高等學堂。湖南優級師范學堂創建於1907年,以造就初級和中學堂教職員為宗旨。
辛亥革命後,改學堂為學校,1912年,湖南都督譚延闓首擬創辦湖南大學,1912年,湖南優級師范學堂遷入嶽麓書院,改名為湖南高等師范學校,1917年成立籌備機構,1924年,省議會決議正式籌組湖南大學。
1926年1月,省府頒布《湖南大學組織暫行條例》,委任李待琛等十人為校行政委員會委員,李待琛為委員長。1926年2月1日,湖南工專、法專、商專三個專門學校合並成立省立湖南大學,校名匾額懸於嶽麓書院大門,並以嶽麓書院校舍為第一院。
1937年7月,國民政府明令將湖南大學由省立改為國立,任命皮宗石為校長。下設文、法、理、工、商五個學院。其後,經歷了抗日戰爭的遷校復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辦學規模擴大。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達為湖南大學校長。1950年8月毛主席應李達校長之請,為湖南大學題寫校名。1953年院系調整,改為中南土木建築學院,1958年改為湖南工學院,1959年復名湖南大學。1978年,國務院確定湖南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
參考資料:嶽麓書院-鳳凰網文化
『肆』 煙雨江南第一鎮是哪座古鎮距今有多少年歷史了
煙雨江南第一鎮是哪座古鎮?當然是甪(lù)直古鎮了!甪直古鎮,景緻真的很不錯。估計他們今後意識到這一景點的名字取錯了,或許在未來將會進行更改。你們覺得呢?
江蘇最讓“最可惜”的古鎮:已有2500多年歷史,卻被取名耽誤了
『伍』 壽縣一共有多少年歷史,不要分析。
壽縣歷史悠久。古復稱壽春、壽制陽、壽州,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屬淮夷部落,夏為揚州域,商周為州來國地,春秋屬楚,戰國後期楚國遷都於此。三國是為魏地,已是十餘萬人的重鎮。自晉以後到唐、宋,壽縣繼續以繁華著稱於世,所謂「揚(州)壽(州)皆為重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博物館內更有許多珍貴的收藏」。
『陸』 新場古鎮有什麼美譽了距今有多少年歷史了
上海一直都是大家想要前往的城市,這里擁有數量較多的高樓大廈,甚至會成為年輕人追逐夢想的好去處。本身上海就有魔都之稱,大部分人對於上海的印象,一直都把它當作繁華都市,這里人來人往,燈紅酒綠,現代化氣息很濃郁,誰也未曾想過,在繁華的大上海竟然還能找到古鎮的存在。古鎮所處位置不同帶給遊客的看點也是各不一樣的。有些古鎮被遊客發現之後,成了大家心目中最想到達的旅遊景點。
遊客們在前往古鎮時,為的就是尋找它的歷史軌跡,了解它之前所發生過的故事,還要游覽古代建築物。根據這些能夠讓遊客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甚至幻想著自己身臨其境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對於上海的新場古鎮,你們都知道嗎?
ps: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場鎮海泉街128號;
門票:免費;交通:上海旅遊2號線可直達
『柒』 評劇有多少年的歷史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產生於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於灤縣、遷安、玉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發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於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1]。
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韓少雲《小女婿》劇照評劇來歷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閑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地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東路評劇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後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西路評劇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並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小白玉霜、新鳳霞、筱俊亭、韓少雲、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市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捌』 歙縣有多少年的歷史
2006年11月8日、10日拍攝的安徽歙縣許村古鎮,古名溪源、任公村。在第六批全國重點文回物保護答單位公布的名錄里,安徽黃山市歙縣許村古建築群(15處)列入其中。從此,古老的許村成為「國寶」村鎮。據記載,黃山市許村源於東漢,古稱富資里、溪源、任公村。到了唐朝末年,戶部尚書許儒為避戰亂,徙居於此。嗣後人丁興旺,並改名為「許村」。大學士許國、末代翰林許承堯均是許村的後裔。許村歷史上先後共出進士四十八人,時為徽州古村落之最。南宋以後,徽商崛起,許村依託著安慶府和徽州府之間的徽安古道迅速繁榮起來,至明清時達到鼎盛。 黃山市許村村落選址採用傳統的「風水」速理論,整個村落布局保留著「臨水而建,雙龍戲珠,倒水葫蘆,」的基本風水態勢。昔日歷史輝煌的許村,留下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錯落有致,尤如一座浩瀚的民俗博物館。目前,許村正在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