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的孫武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孫武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2021-02-05 16:00:39

A. 春秋戰國時期的孫武最後怎麼死的

【4】孫武 辛亥革命抄元勛
孫武,湖北夏口人。1896年考入武昌武備學堂,1900年參加唐才常漢口自立軍,被推為岳州司令。1904年9月赴日本,入成城學校習陸軍。1905年11月歸國。加入武昌日知會,並幫助劉靜庵辦江漢公學。1908年夏,再往日本,入大森軍事講習所,研究野外戰術及新式炸彈;8月與焦達峰等在東京組織共進會,任軍務部主任,不久被推為湖北主盟。回鄂策劃革命。1909年編會黨為五鎮,旋赴梧州參加起義,事敗退居香港,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被武漢共進會、文學社等團體推為主席。武昌起義後,任湖北軍政府軍務部部長,1912年3月,自行引退。1915年12月,任參政院參政。1922年,鄂督蕭耀南委其為漢口地區清查督辦。1926年夏,任湖北地區清查督辦。北伐軍抵武漢後,孫退居北平。
1939年11月10日,孫武病逝於北平。

B. 孫武是怎麼死的

孫武見夫差不仁,於是隱退於吳國,專心著書研究學問,最後於公元前470年病逝。

孫武一生的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號為《孫子兵法》,共計五千餘字。除此之外,孫武還有一些論兵法的著作。不過由於它們游離於十三篇之外,所以後來大多失傳了。

《孫子兵法》闡述了戰爭中制勝敵人的規律,軍隊應該怎樣組織和建設,作戰時必須遵循的戰略原則,臨陣擊敵的戰術技巧,一些特殊的戰斗方法,以及軍隊的後勤工作等,《孫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體現了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

(2)歷史上的孫武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孫武的一些軍事觀點和治軍思想,為後世的軍事家傳誦和應用,它是中國軍事史上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他編寫流傳至今的《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兵書,北宋神宗時,被列為《武經七書》之首,被譽為兵學聖典。

全書共分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5900餘字。《孫子兵法》揭示了戰爭的規律,論述了戰爭論、治軍論、制勝論等多方面的法則,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被譽為「兵經」、「兵家鼻祖」。

其宏富的思想內涵和精闢的辯證哲理,為古今中外軍事家、政治家所重視。《孫子兵法》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譯本,國際上認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書」,現在不僅於軍事領域,而且在經濟、體育等方面,都受到了關注和應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武

C. 孫武最後怎麼死的

《史記》中未說明孫武的最終去向。據史學家猜測,以歷史資料和孫武對吳王的了解,應該是退隱了,而不是象他的同僚伍子胥那樣,落得賜劍自殺的悲慘下場。依孫武這樣的處事原則來看,是很得罪人的。與他齊名的吳子(吳起),雖然使楚國強盛一時,但得罪了不少楚國權貴。給他撐腰的楚王一死,權貴群起而攻之,吳起被箭射成刺蝟,死在楚王的屍體旁。而功成身退的留侯張良何其英明!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
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孫武的祖先叫媯滿,
被周朝天子冊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
河南淮陽)。後來由於陳國內部發生政變,孫武的直系遠祖媯完便攜家帶口,
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齊桓公早就了解陳公子媯完年輕有為,任命他為負責
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媯完在齊國定居以後,由姓媯改姓田,故他又被稱為田
完。一百多年後,田氏家族成為齊國國內後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來越顯赫,
在齊國的領地也越來越擴大。田完的五世孫田書,做了齊國的大夫,很有軍事
才幹,因為領兵伐莒(今山東莒縣)有功,齊景公在樂安封給他一塊采地(諸
侯封賜給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又稱「采邑」式「食邑」),並賜姓
孫氏。困此,田書又被稱為孫書。孫書的兒子孫憑,做了齊國的卿,成為齊國
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級官員。孫憑就是孫武的父親。
由於貴族家庭給孫武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孫武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
《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實
,加上當時戰亂頻繁,兼並激烈,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
他從小也耳聞目睹了一些戰爭,這對少年孫武的軍事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但孫武生活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齊景公初年,左相慶封滅掉
了右相崔杼。接著田、鮑、欒、高等四大家族又聯合起來,趕走了慶封。後來
,內亂日甚一日,齊國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的
斗爭,愈演愈烈。孫武對這種內部斗爭極其反感,不願糾纏其中,萌發了遠奔
他鄉、另謀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頭。當時南方的吳國自壽夢稱王以來,聯
晉伐楚,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孫武認定吳國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實現
抱負的地方。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孫武正值18歲的
青春年華,他毅然離開樂安,告別齊國,長途跋涉,投奔吳國而來,孫武一生
事業就在吳國展開,死後亦葬在吳國,因此《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就把孫武稱
為「吳人」。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蘇州市)郊外結識了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
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
,結為密友。這時吳國的局勢也在動盪不安之中,兩人便避隱深居,待機而發。
公元前515 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以專諸為刺
客,襲殺吳王僚,然後自立為王,稱闔閭。闔閭即位後,就禮賢下士,任用伍
子胥等一批賢臣,他又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也女色,注意發展
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
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志要使吳國更加強盛,時而向長江
中游發展,滅楚稱雄。隱居吳都郊外的孫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隱
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並請伍子胥引薦自己。終於,孫武寫
好了13篇兵法。這13篇兵法,講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全書構
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

D. 孫武怎麼死的 揭秘孫武死因的歷史疑雲

雖然孫武助吳國稱霸,但夫差在稱霸後卻開始變得驕傲,並將伍子胥殺死。史書中對孫內武的後期生容活並無記載,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後人對孫武晚年的說法中,其中一種說法為孫武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於是退隱江湖,並以其戰爭經驗改良孫子兵法,使之成為一代巨著;另一種說法為孫武在伍子胥被殺後不久,亦被吳王處死。

E. 春秋時期孫武怎麼死的

《史記》中未說明孫武的最終去向。據史學家猜測,以歷史資料和孫武對吳王的了解,應該是退隱了,而不是象他的同僚伍子胥那樣,落得賜劍自殺的悲慘下場。依孫武這樣的處事原則來看,是很得罪人的。與他齊名的吳子(吳起),雖然使楚國強盛一時,但得罪了不少楚國權貴。給他撐腰的楚王一死,權貴群起而攻之,吳起被箭射成刺蝟,死在楚王的屍體旁。而功成身退的留侯張良何其英明!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
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孫武的祖先叫媯滿,
被周朝天子冊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
河南淮陽)。後來由於陳國內部發生政變,孫武的直系遠祖媯完便攜家帶口,
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齊桓公早就了解陳公子媯完年輕有為,任命他為負責
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媯完在齊國定居以後,由姓媯改姓田,故他又被稱為田
完。一百多年後,田氏家族成為齊國國內後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來越顯赫,
在齊國的領地也越來越擴大。田完的五世孫田書,做了齊國的大夫,很有軍事
才幹,因為領兵伐莒(今山東莒縣)有功,齊景公在樂安封給他一塊采地(諸
侯封賜給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又稱「采邑」式「食邑」),並賜姓
孫氏。困此,田書又被稱為孫書。孫書的兒子孫憑,做了齊國的卿,成為齊國
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級官員。孫憑就是孫武的父親。
由於貴族家庭給孫武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孫武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
《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實
,加上當時戰亂頻繁,兼並激烈,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
他從小也耳聞目睹了一些戰爭,這對少年孫武的軍事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但孫武生活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齊景公初年,左相慶封滅掉
了右相崔杼。接著田、鮑、欒、高等四大家族又聯合起來,趕走了慶封。後來
,內亂日甚一日,齊國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的
斗爭,愈演愈烈。孫武對這種內部斗爭極其反感,不願糾纏其中,萌發了遠奔
他鄉、另謀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頭。當時南方的吳國自壽夢稱王以來,聯
晉伐楚,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孫武認定吳國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實現
抱負的地方。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孫武正值18歲的
青春年華,他毅然離開樂安,告別齊國,長途跋涉,投奔吳國而來,孫武一生
事業就在吳國展開,死後亦葬在吳國,因此《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就把孫武稱
為「吳人」。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蘇州市)郊外結識了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
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
,結為密友。這時吳國的局勢也在動盪不安之中,兩人便避隱深居,待機而發。
公元前515 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以專諸為刺
客,襲殺吳王僚,然後自立為王,稱闔閭。闔閭即位後,就禮賢下士,任用伍
子胥等一批賢臣,他又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也女色,注意發展
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
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志要使吳國更加強盛,時而向長江
中游發展,滅楚稱雄。隱居吳都郊外的孫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隱
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並請伍子胥引薦自己。終於,孫武寫
好了13篇兵法。這13篇兵法,講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全書構
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

F. 春秋吳國孫武怎麼死的

自然老死的

隨著吳國霸業的蒸蒸日上,夫差漸漸自以為是,不再像以前那樣勵精圖治,對孫武、伍子胥這些功臣不再那麼重視,反而重用奸臣伯嚭。越王勾踐為了消沉吳王鬥志、迷惑夫差,達到滅吳目的,一方面自己親侍吳王,卧薪嘗膽;一方面選美女西施鄭旦入吳。西施入吳後,夫差大興土木,建築姑蘇台,日日飲酒,夜夜笙歌,沉醉於酒色之中。孫武、伍子胥認為:勾踐被迫求和,一定還會想辦法到以後報復,故必須徹底 滅掉越國,絕不能姑息養奸,留下後患。但夫差聽了奸臣的挑拔,不理睬孫武、伍子胥的苦諫。由於伍子胥一再進諫,夫差大怒,遂製造借口,逼其自盡,甚至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一隻皮袋裡,扔到江中,不給安葬。伍子胥的死,給了孫武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的心完全冷了。他意識到吳國已經不可救葯。孫武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於是便悄然歸隱,息影深山,根據自己訓練軍隊、指揮作戰的經驗,修訂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孫武之子孫明被吳王封為富春侯,是為富春孫氏之始。孫武墓的主流看法是在蘇州城北陸墓。
一歲:據《史記》和《新唐書》所記,孫武子系陳國公子陳完(又稱田完、田敬仲)後裔,生於樂安(今山東廣饒縣)[4] 。至公元前544年,孫武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齊景公五年,孫武子在齊。子產執鄭政,鄭國大治。
三歲: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齊景公六年,孫武子在齊。
四歲: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齊景公七年,孫武子在齊。晉趙武死,韓宣子執晉政。
五歲: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齊景公八年,孫武子在齊。春,晉侯使韓宣子聘魯,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春秋》,說:「周禮盡在魯矣,吾乃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六歲: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齊景公九年,孫武子在齊。> 齊之田氏放貸,大斗出,小斗進,「民歸之如流水」。
七歲: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齊景公十年,孫武子在齊。楚會蔡,陳,鄭,許,徐,滕,頓,胡,沈,小邾之君及宋世子佐,淮夷於申(今河南省南陽北)。楚靈王與陳,蔡等攻吳,破朱方(今江蘇省江東),執殺齊慶封。
八歲: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齊景公十一年,孫武子在齊。魯廢中軍,四分公室。楚聯越攻吳,敗於鵲岸(今安徽銅陵一帶)。

《孫子兵法》
九歲: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齊景公十二年,孫武子在齊。楚攻徐,吳人救之,楚令尹子盪攻吳,敗於房鍾(今安徽省蒙城西南)。
十歲: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齊景公十三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六年,章華之宮落成,召魯君往賀,魯昭公不得已赴楚。衛襄公死,子靈公元立。
十一歲: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齊景公十四年,孫武子在齊。楚滅陳。
十二歲: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齊景公十五年,孫武子在齊。
十三歲: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齊景公十六年,孫武子在齊。田,鮑二氏攻欒,欒施,高疆奔魯。田桓子無宇對貧困孤寡者都發給糧食,其勢益大。
十四歲: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齊景公十七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十三年,誘殺蔡靈侯,滅蔡,以公子棄疾為蔡公。吳王餘祭死,弟餘眯立。
十五歲: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齊景公十八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十一年,派兵圍徐以威脅吳。
十六歲: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齊景公十九年,孫武子在齊。楚公子棄疾(蔡公),公子比(子干),公子黑肱(子皙,三人均靈王之弟)率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入楚,靈王西歸自殺,立子比為王。棄疾以靈王將至恐嚇子比,子皙,二人自殺,棄疾即位,名熊居,是為楚平王。吳餘眯二年,來州來(今安徽省鳳台)。
十七歲: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齊景公二十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初立,恐國人及諸侯叛之,乃施惠於民,結好鄰國,息兵五年。
十八歲: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齊景公二十一年,孫武子在齊。吳王餘眯死,子僚立。
十九歲: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齊景公二十二年,孫武子蒙山求學。齊攻徐,至蒲遂(今江蘇省睢寧西南)。
二十歲: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齊景公二十三年,孫武子蒙山求學。吳王僚攻楚,戰於長岸(今長江裕溪口一帶),大敗,失王船「余皇」,公子姬光(諸樊子)夜襲楚軍,奪回「余皇」。
二十一歲: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齊景公二十四年,孫武子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
二十二歲: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齊景公二十五年,孫武子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少師費無極(忌)欲平王疏遠太子建,請在城父(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北)築城,使太子居之,以通北方。楚在州來築城以拒吳。田書因伐莒功大,景公賜姓孫,食采於樂安。
二十三歲: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齊景公二十六年,孫武子在齊,博覽群書,研究歷代戰爭兵法理論,作著《兵法》的准備工作。費無極譖太子建將以方城之外為叛,楚平王召見,建奔宋,繼又奔鄭,為鄭人所殺。楚殺伍子胥父兄及全家三百餘口,伍子胥奔吳。
二十四歲: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齊景公二十七年,孫武子是年與田淑賢成婚。
二十五歲: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齊景公二十八年,孫武子在齊。周景王死。國人立長子猛。子朝猛爭位。晉出兵助猛。猛旋死,謚悼王。立其弟匄,是為周敬王。
二十六歲: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齊景公二十九年,孫武子在齊。吳王僚八年,攻州來。楚與頓,胡,沈,蔡,陳,許之兵往救,戰於雞父(今河南省固始東南,一說在安徽壽縣西南),楚軍大敗。
二十七歲: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齊景公三十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師與越人窺吳境,楚平王至圖陽(今安徽省巢縣南境)而還。吳躡楚之後,滅鍾離(今安徽省鳳陽東北)。
二十八歲: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齊景公三十一年,孫武子在齊。魯昭公率師攻伐季孫氏,「三桓」聯兵反抗昭公,昭公兵敗奔齊。孔子因魯亂帶弟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
二十九歲: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齊景公三十二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死,子珍立,是為楚昭王。
三十歲: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齊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聯合欒,鮑,田三家反晏嬰,孫武子參與其中,恐遭敗後株連,孫武子奔吳,隱於穹窿中,著成《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僚十二年,攻楚圍潛(今安徽省霍山東北)。楚左尹伯卻宛等絕其後,吳軍被困不能退。公子光利用時機,設宴請吳王僚赴會,遣專諸刺王僚。姬光繼位,是為吳王闔廬(閭)。楚伯卻宛等乘吳亂大敗吳師,凱旋而還。費無極,鄢將師妒火中燒,設計殺伯卻宛全家,伯卻宛子伯喜奔吳。國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殺死費無極,鄢將師。
三十一歲: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吳王闔閭元年。闔閭舉伍子胥為行人,伯喜為大夫。伍子胥奉闔廬之命,請孫武出山練兵斬姬。闔廬拜孫武子為元帥兼軍師,執掌吳之國政。
三十二歲: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吳王闔閭二年。孫子子在吳(今無錫,並著孫子兵法)。
三十三歲: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吳王闔閭三年。吳取分兵擾楚之策,討吳叛臣,斷楚翅翼,滅徐與鍾吾。
三十四歲: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吳王闔閭四年。吳取三師以敝楚,多方以誤楚之策,攻楚之夷,潛,六,楚軍往救,吳軍攻弦,楚軍往救,吳軍又退。楚人探知吳軍確已返國,乃自回軍。楚軍一退,而吳之又一軍復出,進攻養邑,楚人救援不及,吳遂攻克養邑,殺公子掩余與燭庸。
三十五歲: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吳王闔閭五年。楚聯越伐吳,為吳軍所敗。闔閭使伍子胥增築都城。
三十六歲: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吳王闔閭六年。孫子在吳。
三十七歲: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吳王闔閭七年。吳為繼續施行多方誤敵之策,誘桐叛楚,投餌釣魚,囊瓦上鉤,率師攻吳,被吳軍擊敗於豫章,吳遂取巢,獲公子繁以歸。自此役之後,楚國豫章山以東諸邑及附庸,屬國全為吳所有。
三十八歲: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吳王闔閭八年。孫子在吳。楚囊瓦向蔡昭侯索裘及佩玉,又向唐成公索馬,兩君不肯,囊瓦無理扣留唐蔡二君。
三十九歲: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吳王闔閭九年。晉以周王室名義會十八國諸侯於召陵,謀攻楚。晉荀寅向蔡昭侯求賂,不得,伐楚夭折。囊瓦圍蔡,吳往救,開始了吳破楚入郢之戰。吳軍至淮納棄舟,越大別山,進攻楚囊瓦軍於柏舉(今湖北省麻城東),勝機攻入郢都。囊瓦奔鄭;昭王逃入雲夢澤中,被「盜」襲擊,又奔隨。楚申包胥求救於秦,哭秦庭七日,秦哀公乃許出兵。
四十歲: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吳王闔閭十年。秦救楚,敗吳兵,闔閭弟夫概回吳自立,闔閭先回吳,奪回王位。吳軍相繼班師回國。楚昭王回郢。
四十一歲: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吳王闔閭十一年。吳攻楚,敗其舟師,又敗其陸師於繁陽(今河南省新蔡北)。
四十二歲: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吳王闔閭十二年。孫武見夫差日益專橫生活糜爛沉溺於酒色不納臣諫遂以回國探親為由隱遁山林回齊國,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並於公元前503年編著孫子兵法。
七十三歲:公元前472年是年吳亡回吳國
七十五歲:公元前470年終於吳國姑蘇(江蘇吳縣)
史書記載: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古隊長。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原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G. 孫武是怎麼死的

公元前480年(衛庄公元年)左右。從退隱到壽終,孫武一直沒有離開吳國,死後則葬於吳都郊外。

死因爭議:

1、孫武終老說的最早依據就是《唐太宗李衛公問 對》所記載的:「若張良、范蠡、孫武,脫然高引,不知所往。」

其後《曲品校錄·能品》也說:「孫子十三篇,興吳,吳幾霸矣。功成身隱,蓋不欲為胥江之怒濤耳。」

而且,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東漢《越絕書·記吳·地傳》明確記載:今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巫門外大冢,吳王客齊孫武冢也,去縣十里」。那麼孫武顯然是飄然高隱,終老吳地了。

2、關於孫武的結局,也有的史書說他是被殺戮而死的。《漢書·刑法志》稱:"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功滅亡於後。

"顏師古注"誅戮"的人名雲:"孫武、孫臏、吳起、商鞅、白起也。"唐李筌《太白陰經·善師篇》亦承襲其說,謂"孫、吳、韓、白之徒,皆身被刑戮,子孫不傳於嗣"。

此說把孫武與吳起、商鞅、韓非、白起並列在一起,可知他晚年的景況必然不妙。在伍子胥被殺以後,孫武可能受到牽連。

他或者因與伍子胥同樣諍諫,激怒了夫差而遭不幸,或者就因為他是伍子胥的知友,夫差誅殺伍子胥後遷怒於他。不過,孫武被"誅戮"之說始見於《漢書·刑法志》。《史記》本傳既沒有記載,《漢書》也未言其原委和出處,故這個說法還可存疑。

(7)歷史上的孫武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孫武對後世的影響:

孫武被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兵家至聖)等。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孫武為「滬瀆侯」。 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孫武。

孫武的一些軍事觀點和治軍思想,為後世的軍事家傳誦和應用,它是中國軍事史上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他編寫流傳至今的《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兵書,北宋神宗時,被列為《武經七書》之首,被譽為兵學聖典。

全書共分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5900餘字。《孫子兵法》揭示了戰爭的規律,論述了戰爭論、治軍論、制勝論等多方面的法則,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被譽為「兵經」、「兵家鼻祖」。

其宏富的思想內涵和精闢的辯證哲理,為古今中外軍事家、政治家所重視。《孫子兵法》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譯本,國際上認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書」,現在不僅於軍事領域,而且在經濟、體育等方面,都受到了關注和應用。

H. 孫武怎麼死的他兒子是誰

《史記》中未說明孫武的最終去向。據史學家猜測,以歷史資料和孫武對吳王的了解,應該是退隱了,而不是象他的同僚伍子胥那樣,落得賜劍自殺的悲慘下場。依孫武這樣的處事原則來看,是很得罪人的。與他齊名的吳子(吳起),雖然使楚國強盛一時,但得罪了不少楚國權貴。給他撐腰的楚王一死,權貴群起而攻之,吳起被箭射成刺蝟,死在楚王的屍體旁。而功成身退的留侯張良何其英明!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孫武的祖先叫媯滿,被周朝天子冊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後來由於陳國內部發生政變,孫武的直系遠祖媯完便攜家帶口,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齊桓公早就了解陳公子媯完年輕有為,任命他為負責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媯完在齊國定居以後,由姓媯改姓田,故他又被稱為田完。一百多年後,田氏家族成為齊國國內後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來越顯赫,在齊國的領地也越來越擴大。田完的五世孫田書,做了齊國的大夫,很有軍事才幹,因為領兵伐莒(今山東莒縣)有功,齊景公在樂安封給他一塊采地(諸侯封賜給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又稱「采邑」式「食邑」),並賜姓孫氏。困此,田書又被稱為孫書。孫書的兒子孫憑,做了齊國的卿,成為齊國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級官員。孫憑就是孫武的父親。由於貴族家庭給孫武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孫武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實,加上當時戰亂頻繁,兼並激烈,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他從小也耳聞目睹了一些戰爭,這對少年孫武的軍事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孫武生活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齊景公初年,左相慶封滅掉了右相崔杼。接著田、鮑、欒、高等四大家族又聯合起來,趕走了慶封。後來,內亂日甚一日,齊國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的斗爭,愈演愈烈。孫武對這種內部斗爭極其反感,不願糾纏其中,萌發了遠奔他鄉、另謀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頭。當時南方的吳國自壽夢稱王以來,聯晉伐楚,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孫武認定吳國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實現抱負的地方。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孫武正值18歲的青春年華,他毅然離開樂安,告別齊國,長途跋涉,投奔吳國而來,孫武一生事業就在吳國展開,死後亦葬在吳國,因此《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就把孫武稱為「吳人」。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蘇州市)郊外結識了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結為密友。這時吳國的局勢也在動盪不安之中,兩人便避隱深居,待機而發。公元前515 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以專諸為刺客,襲殺吳王僚,然後自立為王,稱闔閭。闔閭即位後,就禮賢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賢臣,他又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也女色,注意發展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志要使吳國更加強盛,時而向長江中游發展,滅楚稱雄。隱居吳都郊外的孫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隱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並請伍子胥引薦自己。終於,孫武寫好了13篇兵法。這13篇兵法,講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全書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

I. 孫武怎麼死的

病死的,伍子胥被迫自殺後,他就從各種史書中消失了,應該是退隱山林了(其實自從闔閭死了以後,就沒有他的記錄了,但是鑒於他和伍子胥的關系,伍子胥是不會讓他走的)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孫武怎麼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