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哲學是什麼
什麼是哲學
人類經過漫長的科學認識,形成了眾多分門別類的知識。將這些分門別類的知識進行比較,有些知識相對於其他知識來說具有普遍性。這些具有普遍性的知識就是本體論、認識論和概念論。在這三者之外的任何其它知識,都要受本體論、認識論、概念論制約,都是特殊的。這三種普遍性的知識的總和,構成哲學。本體論、認識論、概念論便構成哲學的三個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
有人可能會問,不論是本體論、認識論,還是概念論,都要運用語言,語言不是比本體論、認識論和概念論更具有普遍性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世界上有很多種語言,一個概念可以分別用很多種語言來表示。因此,相對於概念來說,語言是特殊。
作為哲學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的本體論、認識論、概念論,相對於其他知識來說還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本體論、認識論、概念論主要是解決世界觀和方法論問題,因此我們把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的哲學叫做理論科學;也可參照中國哲學史中的道和器的關系,叫做形上學或玄學[1]。而其他知識是解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我們把它叫做實際科學[2]。
在自然科學的大學教材中,有理論力學與應用力學之分。與此相類似的是哲學也區分為理論哲學與應用哲學。理論哲學是研究本體、認識、概念的本質與規律以及三者的關系,應用哲學是把普通哲學的基本原理應用於某一其它科學領域所形成的,如社會歷史哲學、法哲學、科學哲學、價值哲學等等。由於社會歷史哲學(歷史唯物主義)所具有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因此,社會歷史哲學(歷史唯物主義)應屬於理論哲學。
從世界哲學發展的歷史來說,在西方哲學史上,大致說來,中世紀以前的哲學以本體論為主;近代以德國哲學家康德的重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為代表轉向了以認識論為主;現當代哲學以分析哲學為代表則以邏輯學為主。在中國哲學史上,盡管這三個方面的劃分不夠明確,但也有一定的輪廓。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這三個方面的綜合。
我們所接觸的、所認識的世界,直接存在著千差萬別的事物。這些千差萬別的直接存在物最共同的就是存在。古希臘哲學 家、邏輯學家、自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所研究的是「作為存在的存在」。作為直接存在物中的存在也就是客觀世界千差萬別事物中最普遍共同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本體,這也就是本體論(存在論)研究的對象。本體論是關於存在的理論,或者說是關於世界本原、本性或本質的理論;而哲學的其它部分或其它科學只研究存在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本體論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客觀世界的本原[3]是什麼,是物質還是精神?二是客觀事物的最普遍本質和最普遍規律是什麼?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是我們認識客觀世界過程中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
在我們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必然要求我們也要認識認識自身,把認識作為認識對象進行考察。認識論就是關於認識的理論。認識的本質是什麼?認識的普遍規律是什麼?我們的認識究竟能不能認識客觀世界的最普遍本質和最普遍規律?等等,這些重大問題都是需要認識論來回答的。
無論我們對存在的認識,還是對認識本身的認識,不僅作為認識成果都要形成概念,而且在認識過程中還要運用概念進行邏輯推理。因此,在關於存在和認識的認識中,也必然要求我們要對概念進行考察。關於概念的理論就是概念論。列寧說:「概念的關系等於邏輯的主要內容。」[4]當然,作為哲學組成部分的概念論,旨在考察概念的普遍本質和邏輯的基本規律,這與作為在哲學之外的獨立學科存在的邏輯學是有區別的 。
本體論、認識論、概念論,這三部分是相對獨立的。它們的相對獨立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們有各自的研究對象;二是它們不能互相代替。同時,本體論、認識論、概念論又是緊密聯系的。
既然本體論的研究對象是客觀世界的最普遍本質和最普遍規律,因此無論是認識領域還是概念領域都要受它的研究對象的制約。從這個意義上說,本體論是普遍,認識論和概念論是特殊;認識論和概念論離不開本體論的指導;而且只有在正確本體論的指導下,才能認清認識的本質和概念的本質。離開正確本體論的指導去考察認識和概念的本質,是不行的。
無論是本體論還是概念論,都是認識的結果。作為認識的結果,就要受到認識本身的制約。從認識過程和認識結果的意義上說,認識論是普遍,本體論和概念論是特殊。如果對認識的本質和規律認識不清,也不能形成正確的本體論和概念論。
無論是本體論、認識論,在認識中都必須運用概念進行邏輯推理,認識的結果都必須形成概念。因此從認識過程和認識結果作為概念形態來說,邏輯學是普遍,本體論和認識論是特殊。如果我們對概念的本質和邏輯規律的本質認識不清,正確地認識本體和認識自身也是不可能的。
本體論、認識論、概念論,這三部分是互相區別、互相制約、互為根據的。這三部分的和諧統一,使哲學構成一個理論系統。
『貳』 什麼是歷史哲學
人類的存在,在時間中的展開,即為歷史。從最初的歷史意識到成熟的歷史觀以及系統的歷史內哲學,人們一直關容注著自己的歷史命運。對歷史和歷史學的哲學思考,歸根到底是對人的存在的思考。本書是對歷史哲學這門比較特殊的交叉學科的介紹與研究。緒論和第一章,著重分析了歷史哲學的學科性質、特點和地位,概述了歷史哲學的發展過程———包括西方歷史哲學和中國古代歷史哲學思想的演變。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別就歷史主體、歷史單位、歷史進步和歷史分期、歷史過程的必然性和規律性、歷史過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以及歷史認識等問題,作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敘述和評價了歷史哲學重要思想家的相關看法,並且試圖給出唯物史觀在這些問題上的觀點或研究思路。全書的最後,對歷史哲學的當代意義進行了討論,指出了它對於思考人類命運、歷史前景的重大意義。
『叄』 哲學中的歷史觀指的是什麼。
歷史觀指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具體貫徹和表現。
『肆』 歷史和哲學
我記得好多來年以前,看過一本叫源《看三國 講哲學》的書,書里一段一段的一邊講著三國里的故事,一邊結合故事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給讀者詳細的分析和介紹了古人是如何把抽象的哲學原理運用到社會活動當中的。看過讓人愛不釋手。
『伍』 什麼叫哲學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
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
『陸』 哲學中的歷史是什麼意思
個人認為,來歷史就是運動過程。例自如,當您想到這個問題,並且打算在這里提出來,於是您打開這個網頁,敲擊鍵盤,發出您的文字元號,您的問題將通過這個符號傳達到另一個看到這個問題的人的眼睛裡,當然看到這個問題的人還經過了將符號解析為思想的過程。這個人打算回答您的問題了,於是他想出答案,同樣通過符號把意思傳達給您。
這一提問與回答的流水運動的過程,就已經進入歷史了。其實當它的每個細節發生時就已經進入歷史了。就算我們不做這樣的事,事物依然在流水運動著,只不過有些運動的過程對於我們的需求來說是沒有足夠意義的。
『柒』 歷史與哲學什麼關系
歷史復和政治屬於哲學制的研究范疇哲學是研究世界一切事物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可以從哲學角度得到解釋
同時歷史是哲學的載體 沒有歷史 哲學就是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 就像花朵需要土壤一樣的道理
沒有對歷史背景的了解,空談哲學,就像對一個人,看著面善而不了解簡歷,就妄下評價
回答不易!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和被您採納!祝您生活愉快!
『捌』 哲學 歷史
通俗就蘇來菲的世界,不過沒大用,源太淺了。從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看起挺好。如果以前看過些著作,有一點哲學底子了,就找一些專業哲學史教材來看,批判的西方哲學史一類的。中國就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就行,畢竟自己的東西自己還都算了解些,一點就明白。
『玖』 歷史是什麼呢哲學又是什麼呢
歷史,是一切復事物的制發展之後,事物的發展總要是將來、發生、之後的順序出現,這就形成了歷史,歷史的表現是不斷的運動,通過運動才能顯示歷史的存在性,而歷史的載體則是時間和空間(時空:四維度)哲學是基於人類所有實踐通過思考形成的,總體來說哲學屬於形而上學,其它學科則是形而下學,哲學是幫助人們建立成熟的世界觀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的學科,它來源於生活但卻高於生活
『拾』 哲學的歷史性是什麼意思
★★★我的總結是
哲學是什麼:問的是哲學的定義、規定
什麼是哲學:問的是哲學的內涵
★★★以下的論述請仔細閱讀(特別是★部分)
科學哲學是從哲學角度考察科學的一門學科。它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的本質、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科學的邏輯結構等有關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問題。
哲學是什麼?
這是一個問題,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
我們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應該是哲學這門學科最基本的規定,但凡學習哲學的人都要從這個問題開始,如果一個學習或研究哲學的人說他不知道哲學是什麼,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這的確是事實。我們說它復雜就是因為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問題,而且很可能永遠是一個問題。
換言之,「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至今尚未有終極的答案。
對於初學者來說,「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翻翻哲學辭典或者大網路全書就行了,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說的是什麼。但是我們這些號稱研究哲學的人,或者說自認為對哲學「略知一二」的人,卻不能這樣做,因為那並不能解決我們心中的疑問。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也令我們感到汗顏,雖然哲學這門學科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卻至今尚未有定論。由於這個問題太大太難了,即使是以此作為書名的大部頭著作業已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所以我們在此並不想(實際上也不可能)解決「哲學是什麼」的問題,而只是想把這個問題本身當作一個問題,看一看會有什麼答案。
★★★
從問題本身看,「哲學是什麼」可以有兩種表達方式:「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
表面上這兩種表達方式所說的是一回事,都是關於哲學的基本規定或定義,似乎無論把問題中的「什麼」放在後面還是放在前面,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在西方語言中一說到「哲學是什麼」或「什麼是哲學」,其實就是一句話,例如英語中的「what is philosophy」,德語中的「Was ist die Philosophie」。雖然當我們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既可以譯作「哲學是什麼」,也可以譯作「什麼是哲學」,不過通常並沒有要突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在這兩種表達方式之間存在著某種差別,而且這一差別不僅僅是翻譯的方式問題,而且是表述的含義問題。不要以為我們是在玩兒文字游戲,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的確可以有不同的意義。
★★★「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追問某種東西「是什麼」的時候,通常在邏輯上問的是這種東西的「本質」或「本性」,亦即規定它「是什麼」的「定義」。然而所謂「定義」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經如此或現在如此的實際狀態,也可以是將來如此或應該如此的理想狀態,前者說的是「是如何」,後者講的則是「應如何」,一個是「實然」,一個是「應然」。在一般情況下,一門學科的基本規定是沒有這種區別的,或者說上述兩方面是統一的,但是哲學卻不一般。由於哲學家們在「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普遍的共識,使得我們只知道以往人們關於哲學的不同規定,而無法確定關於哲學的一般規定,於是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就出現了差別。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是什麼」問的是作為歷史事實的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而「什麼是哲學」問的則是究竟什麼樣的哲學才能夠被我們稱之為哲學,亦即作為普遍意義的哲學「是什麼」。
當我們以這兩種不同的方式追問哲學的時候,似乎顯得對哲學有點兒不太恭敬,因為★★★這意味著在「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與「哲學應該是什麼」之間存在著差別,把這個問題問到底就很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哲學過去或者現在是什麼樣子,它有可能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有人可能會說,對於一門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之久的學科是不應該產生這樣的疑問的,而且哲學也可以有一般的規定,如「世界觀」和「方法論」等等。從理論上講的確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卻不盡然,因為哲學是一門與眾不同、十分獨特的學問。不僅如此,對於一門學科而言,存在的時間長短其實並不重要,關鍵要看它是否已成定型。我們之所以不會向其他科學提出這樣的質疑,原因就在於它們早就定型了,無論它們的內容、方法甚至對象的范圍等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一門科學的定義通常是不變的。哲學就不同了。因為哲學與任何一門科學都不一樣,我們簡直無法將它看作是科學。
盡管說哲學不是科學很難為人們所接受,對於以哲學為職業的人尤其如此,然而只要有一點兒哲學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實在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2000多年來,哲學家們幾乎在所有的哲學問題都爭論不休,甚至在哲學的對象問題上也難有定論。雖然我們都希望哲學是科學,都認為哲學應該是科學,但是它的的確確並不具備一門科學知識應該具有的基本特徵。因而即使從這個角度看,哲學也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為什麼說哲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科學?
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明顯的原因是,哲學不像科學那樣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或者說,哲學留給我們的不是知識,而是許許多多的問題。譬如就數學而論,通常我們認為只有一門數學,其他各式各樣的數學都是數學的分支或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我們卻不能說歷史上只有一門哲學,其他哲學都是哲學的分支或發展階段。黑格爾曾經主張歷史上只有一種哲學,其他哲學不過是哲學發展的不同階段,現在很少有人持這種庸俗進化論的觀點了,因為它起碼與事實不相符合。無可否認,哲學也有自身的發展過程,然而這個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歷史上的哲學思想的確有某種傳承關系,但是在大多數哲學問題上它們的基本觀點卻是很難調和的。不恰當地說,自然科學類似某種知識積累的「直線運動」,我們可以不管科學的歷史,只要把它積淀下來的成果拿過來使用就行了。哲學卻不一樣,它更像是一種「圓周運動」,圍繞著一些永恆無解的難題,嘗試著一種又一種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盡管在哲學家們之間的確存在著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但是每個哲學家的理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而這種價值並不在於它的知識內容,而在於它提供了什麼樣的解決問題的獨特方式。顯而易見,今天的人們在知識的佔有上是古人無法比擬的,任何一個醫學院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都要比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先進」得多,然而即使是研究哲學的人也極少有人能夠達到柏拉圖或者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雖然他們所表述的知識內容早已過時了,故而哲學很難用「進步」來衡量。
那麼,★★★把「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區分為「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這樣兩種不同的問題形式究竟有什麼意義?
如果這種區別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除了知道歷史上不同的哲學思想之外,究竟能否把握所謂一般意義上的哲學或者說哲學的普遍規定?
首先,上述區別給我們的啟發是,哲學的一般規定與科學的一般規定是不同的,它具有更廣泛的「寬容性」和「歷史性」。關於哲學的規定應該體現它的研究領域和范圍(這種領域和范圍亦有其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亦不應該企圖以一種哲學思想代替全部哲學,除非這種哲學思想確實可以含蓋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哲學(倘若如此,它也就不是「一種」哲學了)。因為哲學的問題和對象根源於人類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達無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就人類有理性而言他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理想,但是就人類的有限性而言他又不可能現實地實現這一理想,雖然他無法實現這一理想但他又不可能不追求這一理想,哲學就產生於這個「悖論」之中。由於在有限與無限、現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暫時與永恆之間橫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我們命中註定要千方百計地去嘗試各種方式以圖超越這一界限,所以真正的哲學問題不僅是沒有終極的答案,而且永遠也不會過時,因而哲學就表現為過去、現在和將來人們面對共同的哲學問題而採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見,哲學不可能存在於「一種」哲學之中,而只能存在於所有哲學之中,因為任何一種哲學都只不過代表著哲學問題的一種解答方式,而不可能代表哲學問題的所有解答方式。我們之所以堅持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作出區別,就是為了說明所謂哲學歸根結底乃是哲學史這個道理。這也就是說,誰要想給哲學下一個定義,他就必須把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可能的哲學都考慮在內,我們不能按照給科學下定義的方式來規定哲學,因為一旦哲學有了這樣的科學的定義,哲學也就不再是哲學了。
我們並沒有正面回答哲學「是什麼」的問題,或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在有些人看來,哲學雖然存在了2000多年,但是時至今日仍然面臨著這樣的困境,這實在令人感到悲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哲學的幸運。因為它意味著哲學而且只有哲學是一門真正開放的、永遠沒有定型的學科,而這也許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當然,即使我們永遠也無法解決「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了解「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存在著差別仍然是有意義的,因為那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不過雖然它們是不同的兩個問題,實際上它們之間又是有聯系的。這倒不是我們有意賣弄「辯證法」,事實就是如此。誰也不可能在沒有哲學的時候憑空想像「什麼是哲學」,只有當我們對哲學的實際狀況感到不甚滿意時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研究哲學史,就是要★★★通過「哲學是什麼」來解決「什麼是哲學」的問題,即通過研究歷史上的哲學來解答哲學究竟應該是什麼的疑問。
如此說來,研究和學習哲學史,從來都不是與過時的歷史打交道,其本身就具有「現實意義」。
學習哲學史就是學習哲學史上哲學家們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們的思想「思想」哲學家們的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對話」。由於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學習哲學史也就是「讀書」,所以與哲學家們的「對話」通常是通過「讀書」來實現的。然而,盡管歷史上的哲學家們斯人已逝,我們讀他們的「書」卻不是讀死書。雖然這些書的內容大多已經過時了,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沒有也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哲學問題並沒有過時,這些問題不僅是他們面臨的難題,而且也是我們面臨的難題,甚至可以說是人類將永遠面臨的難題。既然哲學問題沒有終極的答案,那麼任何一種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它們為後人提供了各式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因此,對於學習哲學史的人來說,學習哲學史無非是將人類精神所思想過的東西再思想一遍,把人類精神已經走過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後選擇或者開創我們自己的路。
由此可見,我們學習哲學史並不是站在哲學史之外,在某種意義上說,前人的思想就構成了我們現存在的組成部分。我們之所以說研究和學習哲學史本身就具有「現實意義」,原因就在於此:當我們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之間的「對話」的時候,他們的思想「復活」了。這並不是說,哲學家的思想「死了」,是我們的「對話」使之「復活」了。其實,歷史上的哲學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因為它們構成了哲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而它們的「復活」並不是「復古」。換言之,哲學家們的思想既是歷史性的,同時又超越了歷史,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現實性。所以,哲學史從來就不是什麼死材料的堆積,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思想律動。
就哲學是哲學史,學習哲學就是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對話」而論,我們與哲學家們之間的思想對話並不是「單向性」的受動活動,而是「雙向性」的互動活動,這種思想與思想的對話類似現代解釋學所說的「視界交融」。
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讀他們的書需要「理解」和「解釋」,而「理解」和「解釋」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再創造」的過程。以往傳統的解釋理論追求知識的客觀性,將理解和解釋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純粹的再現。但是現代解釋學卻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現所謂客觀存在的文本,因為古人有古人的「視界」,我們有我們的「視界」,換句話說,古人與我們處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社會、個人環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們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將古人的視界「復制」到現代來,也不可能徹底擺脫掉自己的視界,純粹沉浸在古人的視界之中。
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解和解釋實際上是不同視界之間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為如此,人類文化才有可能進步和發展。
因此,學習哲學史的過程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富於創造性的「視界交融」,亦即我們與以往的哲學家們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哲學問題進行思想之間「對話」的過程。正是在這種思想對話的過程中,我們由研究「哲學是什麼」而進一步追問「什麼是哲學」。
總而言之,一切研究和學習哲學的人,都應該追問這兩個問題:「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因為,哲學就存在於這種追問活動之中。
★★★以上的論述請仔細閱讀(特別是★部分)
相信樓主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