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成語有哪些
歷史成語及其相關的歷史人物
煮豆燃萁(曹植) 破釜沉舟(項羽) 紙上談兵(趙括) 背水一戰(韓信)
指鹿為馬(趙高) 圍魏救趙(孫臏) 卧薪嘗膽(勾踐) 負荊請罪(廉頗)
聞雞起舞(祖逖) 三顧茅廬(劉備) 望梅止渴(曹操) 完璧歸趙(藺相如)
驚弓之鳥(更贏) 程門立雪(楊時) 毛遂自薦(毛遂) 胸有成竹(文與可)
草船借箭(諸葛亮) 鐵杵成針(李白) 精兵簡政(毛澤東) 四面楚歌(項羽)
草木皆兵(符堅) 赤壁之戰(周瑜) 約法三章(劉邦) 老馬識途(管仲)
濫竽充數(南郭) 老驥伏櫪(曹操) 逼上樑山(林沖) 草船借箭(諸葛亮)
明鏡高懸(秦始皇) 開門見山(寓公) 名落孫山(孫山) 懸梁刺股(蘇秦)
班門弄斧(梅之濱) 紙醉金迷(孟斧) 按圖索驥(伯樂) 暗箭傷人(公孫子都)
百步穿楊(養由基) 杯弓蛇影(杜宣) 鞭長莫及(伯仲) 病入膏肓(緩)
不寒而慄(火縱) 車水馬龍(馬皇後) 出爾反爾(孟子) 出人頭地(歐陽修)
唇亡齒寒(宮之奇) 打草驚蛇(王魯) 大義滅親(石 鵲 ) 東窗是發
東山再起(謝安) 分道揚鑣(元志) 風聲鶴唳(符堅) 汗流浹背(曹操)
鶴立雞群 雞鳴狗盜(孟嘗君) 驕奢淫逸(州吁) 口蜜腹劍(李林甫)
口若懸河(郭象) 鹿死誰手(石勒) 洛陽紙貴(左思) 門庭若市(鄒忌)
南轅北轍(季梁) 怒發沖冠(藺相如) 破鏡重圓(徐德言) 騎虎難下(楊堅)
巧取豪奪(米芾) 日暮途遠(伍子胥) 如火如荼(夫差) 投筆從戎(班固)
兔死狗烹(范蠡) 退避三舍(垂耳) 望洋興嘆(河伯) 嫣然一笑(宋玉)
偃旗息鼓(趙雲) 陽春白雪(宋己) 葉公好龍(葉公) 夜郎自大(夜郎)
一敗塗地(劉邦) 一籌莫展(蔡幼學) 一鼓作氣(曹 ) 一箭雙雕
一目十行(蕭綱) 一竅不通(紂王) 一丘之貉(楊惲) 一日千里(周穆王)
以德報怨(孔子) 以身試法(王尊) 越俎代庖(許由) 亦步亦趨(顏回)
易如反掌(褚遂良) 朝三暮四(狙公) 中流砥柱(大禹) 趾高氣揚(屈瑕)
眾叛親離(鄒吁) 自慚形穢(王濟) 捉襟見肘(曾參) 鞠躬盡瘁(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精忠報國(岳飛) 江郎才盡(江郎) 鑿壁偷光(匡衡)
樂不思蜀(劉禪)
⑵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1、望梅止渴
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們聽了,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加以安慰。
2、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3、四面楚歌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為什麼楚人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4、卧薪嘗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5、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⑶ 帶有歷史的史的成語
1、名垂青史[míng chuí qīng shǐ]: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 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2、史無前例[shǐ wú qián lì]: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 指前所未有。
3、稗官野史[bài guān yě shǐ]:稗官:古代的一種小官,專給帝王搜集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以供省覽,後稱小說或小說家為稗官。指舊時的小說和私人編撰的史書。
4、史魚之儔[shǐ yú zhī chóu ]:像史魚一樣正直。 常用於形容剛直的人。
5、史不絕書[shǐ bù jué shū]:書:指記載。史書上不斷有記載。過去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6、漁經獵史[yú jīng liè shǐ ]:漁、獵:涉獵。泛覽群經,博涉諸史。形容博覽群書,知識廣博。
7、史爭旦夕[shǐ zhēng dàn xī]: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8、諮經諏史[zī jīng zōu shǐ]:指商討、研究經史。
9、六經三史[liù jīng sān shǐ ]: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泛指古代典籍。
10、暮史朝經[mù shǐ zhāo jīng]: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11、左圖右史[zuǒ tú yòu shǐ]:形容室內圖書多。
12、青史留名[qīng shǐ liú míng]:青史:史書。 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13、史策丹心[shǐ cè dān xīn]:表示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14、左史右經[zuǒ shǐ yòu jīng ]:左邊放著史書,右邊放著經書。形容博覽群書或藏書豐富。
15、東觀續史[dōng guān xù shǐ]: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後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
16、朝經暮史[zhāo jīng mù shǐ]: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17、飽諳經史[bǎo ān jīng shǐ]:熟知經書史籍。形容學問淵博
18、九經三史[jiǔ jīng sān shǐ]:泛指古代典籍
19、枕籍經史[zhěn jí jīng shǐ]:枕著經典,墊著史書。形容專心一意讀書。
20、研經鑄史[yán jīng zhù shǐ]:精研經史。 形容學問淵博。
⑷ 歷史經典故事成語
很高興能幫助你,如果有疑問,可以追問。
有志者事竟成
東漢初期,地方豪強張步佔領著青州十三地,劉秀的大將耿龠自告奮勇要去平定張步。耿龠真撲張步的巢穴鳳縣,張步調集二十萬軍隊准備決一死戰。在激戰中,耿龠腿部中了一箭,他咬咬牙,揮刀砍斷了箭桿,然後他沖入敵陣,繼續與敵人拼殺。第二天,部將陳俊建議休戰,耿龠不聽,他激勵將士再戰。經過一天的激戰,終於把張步的軍隊殺敗了。劉秀前來慰問,他說:「耿將軍,你勝利了。真的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有志者事竟成這個成語說明一個人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和決心,最後一定能取得成功。
半途而廢
戰國時代,有個叫樂羊的人到別國去尋師求學。一年後,他興沖沖地回家了。妻子正在織布,她問:「你的學業完成了?」 「還沒有,我很想念你,特意回家來看看你。」 妻子馬上拿起剪刀,把機上的絲線剪斷了。 「好好地一匹布,幹嘛要把它剪斷?」 「布是一絲一絲的累積成的,把它從中剪斷,前面的功夫就白費了。你在外面求學,若是半途而廢,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樂羊恍然大悟,告別妻子,馬上就走。樂羊這一去,直到七年後才回來 這個故事載於《後漢書·列女傳》,告訴後人,做事必須有始有終,成語半途而廢,由此而來。
安步當車
戰國時,齊國有個文人叫顏斶,他有官不做,偏偏跑到深山去隱居。在山裡,他吟詩作畫,下棋操琴,日子過得很悠閑。有一天,齊國國王派人找他到宮里去。國王見了他便喝到:「喂,走上來!」 「你找我,應該你過來。」齊國國王見他這樣嘴硬,十分生氣。邊上的大臣勸顏斶趕快走上去,大臣說:「國王是一國之君,你得聽他的。」 他說:「照你這樣說,我走上去,不是巴結他嗎?」 國王大怒:「是國王高貴,還是你高貴?」 「當然,我比你國王高貴。」 「好,你舉個例子聽聽,說不出我就殺了你。」顏斶講了一個故事: 一次,秦兵去攻打齊國,大隊兵馬來到魯國名士柳下季的墓地,將領傳令道:「誰在損壞墓地,就殺誰的頭!」 士兵從墓地邊上恭恭敬敬地走過去,到了齊國,將領說:「誰殺了齊王,就封他做大官。」 於是顏斶說:「齊王的頭還比不上名士的墓。」 國王不得不服輸,並拜顏斶為師。國王留他住在宮里享受富貴,他拒絕了。國王派車送他,他也拒絕了。他說:「走路安穩自在,跟坐車相差無幾。」 於是用安步當車表示一種安於清貧生活的清高思想,另外還有用緩慢的步行代替乘車的意思。
不求甚解
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二十歲那年死了父親。當時,陶淵明家鄉潯陽一帶,水旱災害連年不斷,陶淵明一家過著非常清苦的生活。他不羨慕榮華富貴,卻喜愛閑散恬淡的田園生活。他在耕作之餘,勤奮讀書,覺得很自在。陶淵明二十幾歲那年,在江州做了個名叫「祭酒」的學官。他看到官場的丑惡情形,非常失望,沒過多久,他就辭官回家。他家門前有五棵大柳樹,柳蔭下是他經常飲酒賦詩的場所。陶淵明讀書,主要在於領會文章的要旨,不在於在字句上花功夫。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記進了他的讀書生活: 「好讀書,不求甚解……」 陶淵明一生中寫了不少詩文,是東晉時期的一位大文學家。成語「不求甚解」原意是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了解一個大概,不死扣字句。現多指學者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況不深入。
快刀斬亂麻
高歡是北朝東魏孝晉帝的宰相,他身邊有好幾個兒子,個個天真活沷。有人問高歡:「哪個公子最聰明?」經人一問,高歡就想考考他們。他叫管家找來許多亂麻,他對兒子們說:「看誰將亂麻理得又快又好。」 高洋和兄弟們一起整理亂麻,高洋見哥哥和弟弟半天沒理出頭緒來。他靈機一動,找來一把刀,幾下就將亂麻斬斷。高歡問道:「為何如此做?」 高洋道:「亂者必斬。」長大後,高洋篡位,當了北齊文宣帝。文中亂者,指造反的百姓,由這個事引出快刀斬亂麻這個成語,比喻辦事果斷。
草木皆兵
兩晉末年,西北方建立了五胡十六國,其中前秦的符堅氣勢最盛。 他率領八十萬兵馬入侵南方,妄圖統治全國。晉武帝派謝玄為先鋒都督,帶兵八萬去阻擊。謝玄先以精兵五千挫敗符堅手下的良臣大軍,接著,他又切斷後路,逼迫秦兵渡淮河北逃。這一仗,符堅損失兵將1.5萬人。符堅惶惑不安,登上壽陽城樓,察看軍情,只見晉軍陣式嚴整,士氣高昂,符堅膽戰心驚,看到山上草木,以為都是晉兵。最後,謝玄以少勝多,在淝水之戰中大敗秦軍。由於恐懼驚慌而疑神疑鬼,連一草一木都當作士兵,稱為草木皆兵。
汗牛充棟
唐代有位學者叫陸質,他最愛讀孔子的書。他和朋友交談,滿口都是孔子書上的話。他研讀孔子的《春秋》幾乎花去畢生精力,他寫了許多有關研究《春秋》的書。他死後,許多學士都爭先都讀他的書。文學家柳宗元很尊敬他,曾寫過紀念文章,文章中誇獎陸質書寫得又多又好. 他說:陸質的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意思說,陸質的書,堆在家裡能碰到房梁,出門用牛馬搬運,能累得牲口滿身是汗。 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即汗牛充棟的來歷,專用來比喻書多。
閉門造車
古時候,山裡住著一個老頭,他上山去砍柴,太陽下山時才回家。第二天,他背著柴去鎮上賣。 一路上,他走得滿身大汗。突然,一輛獨輪車從他身邊悠悠駛去,他尋思:這東西好,用上它,省力多了。 他到山裡砍來木頭。他關上門,獨自在家裡又鋸又刨。 鄰居問:「你在幹嘛?」 他說:「我在閉門造車。」 老頭把造好的新車推到門外,小車立刻飛跑起來。 成語本意是贊揚閉門造車,出門可以合轍。現在卻與願意相反,諷喻這樣做不符合實際。
東施效顰
春秋時期,越州薴暨縣內住著兩戶人家。村的西面,有位生得天姿國色的姑娘叫做西施,村口東面,住著一位長得很醜的姑娘,叫做東施。 西施是一個有名的美女,她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人們的注意。有一次,西施發了心痛病,她只得按著胸口,雙眉緊皺地回來家裡去。村民見了都說,西施這副病樣子,比平時別有一種美姿。東施見人們贊美西施捧心皺眉的樣子,心裡很羨慕,於是她就模仿西施捧心皺眉的樣子,在村子裡走來走去。人們見了,覺得東施更丑了,可她自以為可以與西施比美了,十分得意。她只知道,西施捧心皺眉好看,卻不知道西施本來就長得美啊。後人便稱缺乏自知之明,一昩模仿他人者,為東施效顰。
汗馬功勞
古時打仗離不開戰馬。出征時,戰馬駝著主人跋山涉水,日行千里。途中它嚼的是草,飲的是水,吃苦耐勞;打仗時它跟隨主人沖鋒陷陣,浴血奮戰。它仰天長嘶,騰起前蹄將敵人踩成肉泥,敵人紛紛潰逃,戰馬窮追不舍。岔路口敵人設下陷井,戰馬縱身騰起,猶如天馬行空,飛馳而過。它直搗敵人巢穴,配合主人一舉殲滅敵人。忽聽鳴金收兵,戰馬跟隨主人凱旋而歸。戰馬在鏖戰中立下了功勞,這時,它已大汗淋漓。成語汗馬功勞現常常比喻為在各行各業中辛辛苦苦立下功勞。
一字之師
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家鄉江西宜春,他以文會友,以常和一些文人往來。當地有個叫齊己的和尚,對詩文很有興趣,他早就仰慕的鄭谷才名,就帶著自己寫的詩稿前來拜會,齊己把詩稿一首一首地請鄭谷看。鄭谷詩到《早梅》這首詩時,不由得沉思起來。鄭谷吟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 鄭谷面對齊己說:「梅天數枝,就不算早了。」 鄭谷又沉吟了一會兒說:「不如把『數』字改為『一』字貼切。」齊己聽了驚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文人們知道了,就把鄭谷稱為齊己的一字之師。 成語一字之師是指能糾正一個錯別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處的老師。
疾風知勁草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做皇帝,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軍紛紛起義,漢朝宗室劉秀也起兵響應。劉秀領兵經過潁州時,當地人王霸召集了一些朋友前來投奔劉秀,劉秀非常熱情地接待他們。不久,劉秀到河北去招撫各州郡歸順,他委任王霸為功曹令史,讓他帶領幾十名賓客隨軍同行。一路上,艱難困苦,實在難以忍受,隨從人員紛紛離開劉秀,另找出路去了。過了黃河,只剩下王霸和幾個親兵相隨。劉秀對王霸說:「從潁州出來的人只剩下你一個了,真是疾風知勁草啊!」成語疾風知勁草比喻危難時才顯出人的意志堅強,經得起考驗。
約法三章
秦始皇死後,胡亥繼位,他荒淫無道,天下老百姓怨聲載道。劉邦繼項羽後起義。公元206年,他統率大軍到了霸上,此時,秦二世胡亥被趙高殺死,胡亥侄兒子嬰繼位,子嬰見劉邦已兵臨城下,就出城投降。 劉邦進入城內,看到宮殿雄偉壯麗,想住進去享受一番,樊噲和張良都勸他不可貪圖享受,因為這樣會失去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勸戒,封閉宮殿寶庫,又把隊伍帶到霸上。劉邦邀請地方父老和英雄豪傑,向他們宣布約法三章。劉邦還把約法三章的文告張貼出去。劉邦又派人到各鄉各縣去宣揚約法三章,老百姓十分高興,都來慰問將士。劉邦入關後約法三章,贏得了關中百姓的擁護,為日後平定天下奠定基礎。約,約定。約法三章就是約定法律三條,現指約好或規定幾點,大家遵守。
孺子可教
戰國末期,張良因暗殺秦始皇沒有成功,逃到下邳隱避起來。一天,他在橋上看到一位老人,那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去,叫張良去撿。張良心裡並不願意,可看那老人頭發胡須都白了,就下橋去把鞋子撿了上來。想不到老人說:「替我把鞋穿上。」 張良稍稍一愣,跪下來替他把鞋穿上了。老人連謝都不謝,站起來就走了。張良覺得奇怪,就跟在後面觀察,老人突然轉過身來說:「孺子可教也。五天後一早,到橋上來等我。」五天後一早,張良趕來,可老人已經到了,老人責備張良不該遲到,五天後再來。第二次,張良聽到雞叫聲就起床趕來,可老人又比他來得早。又過了五天,張良不到半夜就到了。等了不一會兒,老人來了,老人拿出一部書交給張良說:「我叫黃石公,你好好讀這本書,將來大有用處。」 張良回去一看,原來是部《太公兵法》,後來他熟讀此書,成為漢朝開國功臣。成語孺子可教由此而來,指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大公無私
春秋時,有一天,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官缺額,你看派誰去最合適?」祁黃羊想了想,說:「派解狐去最合適!」 晉平公覺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 「你只問我什麼人最適合這個職位,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晉平公採納了祁黃羊的意見,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為,為當地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受到人們的稱頌。有一天,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誰能勝任?」祁黃羊回答:「祁午最能勝任!」 「祁午是你的兒子,你推薦自己的兒子,不怕人家講你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勝任法官,並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祁午當了法官後,非常稱職,深受人民的愛戴。孔子十分稱贊祁黃羊,說他是個公正嚴明的人,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成語「大公無私」形容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專心致志
孟子說,下棋在技藝中是比較容易的,可是如果不專心不致志地學,也是學不好的。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兩個人慕名而來,同時拜他為師,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藝傳授給他們,講課特別認真。一個學生專心致志地聽他講課,另一個學生表面上也在認真地聽課,而實際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從窗外飛過,聯想到要吃天鵝肉。 弈秋講完課,就叫兩人對弈。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就對弈起來。開局不久就見分曉,一個從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個手忙腳亂地應付。弈秋一看,兩人的棋藝相差懸殊。 他對棋藝差的學生說:「你兩人一起聽我講課,他能專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成語專心致志由此而來,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一鼓作氣
春秋時,齊國出兵去攻打魯國,魯庄公親自率領軍隊在長勺迎戰齊軍。齊軍擂響了戰鼓,氣勢很盛,魯庄公正要擂鼓迎戰,大臣曹劌說:「時機還沒有到。」 齊軍第二次鼓聲響起,曹劌還是阻止魯軍出戰。齊軍第三次擂起戰鼓,曹劌對魯庄公說:「現在可以出擊了。」 魯軍隨著出擊的鼓聲奮勇沖殺過去,齊軍大敗而逃。戰斗結束以後,魯庄公問曹劌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曹劌說: 「打仗靠的是士氣,一鼓作所,再而衰,三而竭。」 魯庄公這才明白了,以後對曹劌十分看重。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最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好。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春秋時,吳王執意起兵伐楚,他三令五申:「誰在勸諫,立刻處死。」於是想直言相勸的人只好閉口不言。 這事讓宮里一個侍從官的兒子知道了,少年帶上彈弓,悄悄溜進宮後花園去打鳥,他接連去了三次,終於讓他碰上了吳王。吳王見他滿身大汗,笑道:「孩子,你在干什麼么?」 少年說:「一隻蟬在歡叫,卻不知螳螂就在身後。螳螂也十分可悲,沒防備身後的黃雀要吃它。」 吳王聽後大悟道:「哦,我去伐楚,也要防範後患啊!」於是,他收回伐楚的命令。只圖眼前得益,而不顧防範後患,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或「螳螂捕蟬」
破鏡重圓
有一年,隋文帝發兵攻打南陳。這時,太子舍人徐德言十分不安,因為他的妻子是南陳皇帝的妹妹樂昌公主。他取來一面鏡子,將它摔成兩半,一半他自己留下,一半讓妻子藏好,他們約好,如果夫妻散離,元宵節在長安相會。不久,樂昌公主被隋軍押走,徐德言懷念妻子,便帶上鏡子尋到長安。正月十五,他看見一個家僕拿著一面鏡子。家僕把他帶到官府,原來,樂昌公主當了妾。主人知道了這件事,讓他帶著妻子回家團聚。比喻夫妻重新團聚稱破鏡重圓。
螳臂當車
春秋時,齊庄公駕車出外打獵。傍晚,他命令御者把獵獲的禽獸運回宮。 車子使到半路上,忽見前面車轍里有隻蟲。那蟲子昂首抬臂,阻擋車子而不肯避讓半步。齊庄公好奇地問御者:「這是什麼蟲啊?」 御者停下車子說:「這是螳螂。」 「勇士!」齊庄公大加贊賞。齊庄公命令御者不要傷害螳螂,於是車子從螳螂身邊繞行而過。 人們都稱頌齊庄公敬重勇士。消息傳開,天下勇士紛給前來投奔。 成語螳臂當車原本不含貶義,現在則諷喻其不自量力。
名落孫山
宋朝時,蘇州有個書生叫孫山。孫山為了功名刻苦讀書,一年他和幾個同鄉一起去參加考試,考試以後,他們都住在客店裡等待發榜。結果孫山考取了末名舉人。 他一個人先回鄉去,他回到鄉里,那些同窗的家長都來探問自己的孩子考試情況,他見那些老人十分關切自己子弟的考試情況,不忍心正面回答。 可是東家走了西家來,他不回答總不是個辦法,他只得謅了兩句詩:「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作為回答。這詩的意思,榜的最末一名是我孫山,你的兒子落在孫山的後面,當然落榜了。成語名落孫山比喻投考不中,或選拔時沒有被錄取
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 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如魚得水
三國時,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失意一時。為了日後能成大業,他求賢心切,向荊州名士司馬徽請教。司馬徽告知劉備:此地有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從謀士徐庶那裡得知,伏龍就是諸葛亮,躬耕田畝,鑽研史書,是位人才。劉備渴望得到人才,特意找上門去,但諸葛亮有事出門了。第二天,劉備得知諸葛亮已經回家,再往隆中拜訪,可惜只碰到諸葛亮的兄弟。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眼看哥哥幾次上門都沒有碰上,就勸他不要再去。
門可羅雀
汲黯是漢武帝時的一位名臣。他當官時,每天拜訪他的客人很多。後來他辭去官職,回家靜養。清晨,他打掃庭院。中午,他打開大門,總見門前許多麻雀在尋覓食物,在那裡嬉戲跳躍。他感慨地說:「從前我當官,賓客盈門,現在不當官,我可以張網捉鳥了。」 不久,皇帝又下詔請他回去做官。過去常來的客人又紛紛來拜訪他了。汲黯經過一場貧賤富貴的交替,看清了世態的炎涼。於是他在大門上貼上一張紙條「謝絕會客」。那班客人望著門上的字,只好覥著臉,悻悻地走了。成語「門可羅雀」是說大門外可以張網捕鳥,形容門庭冷落。
覆水難收
姜太公年輕時,就深通兵法,才學出眾,他殺過牛,賣過粥,可到老也沒混出個模樣來。老婆嫌他沒出息,丟下他跑了。 後來他住在渭水邊,天天在那裡釣魚。一天,周文王遇見姜太公,對他很崇敬。周文王拜太公為國師,請他出計謀。後來,太公輔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天下,太公也當了齊王。一天,他遇見了從前的老婆,老婆見太公這樣體面榮耀,就要求重歸於好。太公叫人取來一盆水沷在地上,讓她收起,她自知無法挽回,只好不告而別。形容事情無法挽回,稱覆水難收。
沉魚落雁
春秋時越國諸暨的薴蘿村,有個非常美麗的姑娘,名叫西施。西施每天在溪邊浣沙,溪里的魚在清澈的溪水中游動,時而冒出水面吐水泡,魚兒看見西施那麼美,羞慚得不敢再冒出水面來,後來,魚兒們乾脆沉到水底去了。漢元帝時,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朝要求和親,宮妃王昭君為了漢朝與匈奴和平相處,自願遠嫁匈奴。王昭君抱著琵琶出塞去,空中飛過的大雁,看到王昭君的絕代美姿,非常驚訝,它們一隻只從空中墜落到樹林子里。 魚兒見了西施,羞慚得沉到水底,雁兒見了王昭君,被她的美姿驚異得掉下來。後來,人們稱贊女人容貌的美麗,往往用沉魚落雁這句成語來形容。
杯弓蛇影
晉朝有個叫的樂廣的人愛喝酒。一天,他邀請朋友到家裡來對斟對飲。忽然,朋友看見酒杯里有條蛇影在游動,他受了驚嚇,回去就一病不起,請醫服葯,都無起色。 樂廣跑來看他,問明起病的緣由。他讓朋友坐在原處,斟滿酒問:「有蛇影嗎?」 「杯子里還有『蛇影』!」樂廣隨手取下牆上的弓。這次, 「蛇影」不見了! 「杯子里原來是弓影呀!」朋友的病頓時好了! 杯弓蛇影比喻把虛幻當成真實的恐懼心理。
東山再起
東晉時,謝安才識出眾,年輕時應召在朝廷做官。可是他過了一個多月,他就辭官回鄉了。謝安隱居到會稽附近的東山,他博學多才,又很有名望,經常有一些名士專程來拜訪。他和客人飲酒做詩,過著悠閑的生活。他四十多歲的那年,北方的前秦發動百萬大軍南下,東晉危在旦夕,朝野一片驚惶。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謝安才出山當了宰相。面對強敵,他從容鎮定地指揮作戰。淝水一戰,大敗前秦符堅百萬大軍。後來,謝安率軍北伐,為晉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語東山再起,原指再度任職,現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也比喻失敗後恢復力量再戰。
拋磚引玉
趙嘏是唐代有名的詩人,杜牧特別欣賞趙嘏寫的詩「長笛一聲人倚樓」。常建也是有名的詩人,他寫的《題破山寺後禪院》為人們所傳誦。但常建十分仰慕趙嘏的詩才。有一次,住在蘇州的常建聽說趙嘏要來蘇州,非常想得到趙嘏的詩跡。他想了個辦法,他在靈岩寺的牆上比較醒目的地方題了兩句詩。不出所料,趙嘏果然也來靈岩寺,走啊走,忽然看見寺裡面的牆上怎麼只寫了兩句詩。趙嘏讀啊讀,於是拿起筆來,順手補了兩句。趙嘏走後,常建好高興,因為他終於得到了趙嘏的詩。遊客們都說趙嘏的詩跡果然好,常建是拋出磚頭引來了美玉。成語拋磚引玉表示自謙,比喻自己的看法粗淺,希望能引出別人的高見。
打草驚蛇
古代十國的時候,南唐有個叫王魯的人,在當塗縣當縣令。王魯貪心很重,到處索賄受賄。有一天,一大群老百姓涌進縣衙來,王魯暗暗吃驚,以為百姓們找他算賬來了。原來,百姓聯名遞狀,控告他手下的主簿。王魯接過狀紙,只見上面列舉了這個主簿很多罪狀,百姓們強烈要求王魯把他的主簿依法嚴辦。這個主簿的罪狀幾乎與王魯的所做所為一模一樣。他一面看,一面渾身發抖,不知該怎樣處理這個案件。王魯不由自主地在狀紙上批道:「汝雖打草, 吾已驚蛇。」百姓們怎能知道,他們告發主簿,也使王魯受到了警告。成語打草驚蛇由「汝雖打草,吾已驚蛇」簡化而成,現比喻做事不嚴密,反使對方有了防備。天衣無縫
從前有個叫的郭翰人,因夏天炎熱,就躺在庭院中乘涼。他仰望著夜空,看到繁星滿天,月光皎潔,不禁心曠神怡。忽然,他見天上一朵白雲向他飄過來,白雲飄近,他一看,卻是個白衣女子。郭翰連忙起來向她依拜。那女子對郭翰說:「我是天上的織女。」 織女身上的衣服漂亮極了,郭翰仔細地打量著。看著看著,他發現這衣裳上下沒有針線縫織的痕跡。郭翰覺得奇怪,就向織女請教。 織女說:「我穿的是天衣,本來就不是用線縫成的。」 郭翰聽了,不由得連聲贊嘆:「真是天衣無縫啊!」 成語天衣無縫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渾然天成,沒有破綻。
車水馬龍
漢光武帝劉秀去世後,太子劉庄即位,就是漢明帝。他為了紀念那些幫助光武帝中興漢朝的功臣,命畫師在南宮雲台中畫上他們的像。在這些功臣像中,卻沒有大功臣伏波將軍馬援的像,這是為什麼?原來,皇後馬氏是馬援的女兒,明帝為了避免親寵外戚的嫌疑,故意不畫的。馬皇後牢記父親遭人嫉妒陷害含冤而死的教訓,處處虛心待人。馬皇後那時沒有親生兒子,明帝立賈氏的兒子為太子,委託馬皇後教養。馬皇後把他當作親生兒子一般,精心培養,母子十分親熱。明帝去世後,18歲的太子繼皇位,就是漢章帝馬皇後被尊為皇太後。漢章帝根據一些大臣的建議,打算把馬太後的兄弟封爵,馬太後遵照光武帝生前的規定,後妃家族不得封侯的制度,堅決反對。她說:「從前外戚外出的情景,真是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如此招搖,實在不好啊!」 後人把車如流水,馬如游龍簡略為成語車水馬龍,形容車馬不絕的熱鬧景象。
驚弓之鳥
戰國時代,魏國武將更羸是個神射手。一天,他陪著魏王出遊,只見幾只鳥在天空飛過。更羸說:「我只要拉響空的弓,不發箭,就能把鳥兒從天空摔下來。」 魏王半信半疑,說:「射箭的技術可以達到這種地步嗎?」 過了一會兒,有隻大雁從東方飛過來,更羸就拉滿弓,用力扣動弓弦,弦聲直沖天空,那隻大雁真的從空中落下來。魏王又驚又喜說:「啊,奇怪,空弓虛箭怎麼能射下雁來?」更羸說:「不是說我的本領高,而是這只大雁有毛病。」魏王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它有毛病?」 「因為這是一隻孤雁,飛得慢,叫聲又凄慘,顯然受過驚嚇。所以一聽到弓弦聲就下得摔了下來。」 成語「驚弓之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情況就特別膽怯的人。
黔驢技窮
唐朝大文學家柳宗元寫了一篇文章,名叫《三戒·黔之驢》。文章里說:貴州沒有驢子,有個人好奇地用船把一頭驢子運到貴州。可是,驢子在貴州沒有什麼用處,那人就把驢子放在山腳下,讓它自己吃草。山上有隻老虎,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驢子,見它個頭大,心裡有點害怕。 老虎不敢接近驢子,躲得遠遠的,觀察著。忽然,驢子大叫了一聲,老虎以為要來吃它,嚇得拔腳就逃。後來,老虎又來觀察驢子, 發覺它只是吃草, 並不發狠。於是,它壯著膽子,慢慢地向驢子靠攏。驢子見老虎走近,驚惶地踢了兩腳,再沒有什麼動作了。老虎想:這傢伙原來並不厲害,我怎麼會害怕它呢?於是,老虎猛撲上去, 一口咬斷了驢子的喉嚨,飽餐了一頓。成語「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用完,再沒有什麼高招了。
水滴石穿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乖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乖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乖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 張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現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
⑸ 關於歷史的成語
1、負荊請罪 [ fù jīng qǐng zuì ]
指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請求對 方責罰。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例 句
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
2、三顧茅廬 [ sān gù máo lú ]
也說三顧草廬。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出 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例 句
劉廠長~,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3、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出兵攻晉,前鋒在安徽壽春洛澗被晉軍打敗。苻堅登壽春城瞭望,看到晉兵布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晉兵,認為遇到了勁敵,因而感到害怕。後來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出 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例 句
敵人嚇得驚恐萬狀,~。
4、背水一戰 [ bèi shuǐ yī zhàn ]
在不利情況下和敵人作最後決戰,比喻面臨絕境,為求得出路而作最後一次努力。
出 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乃使萬人行;出;背水陳(陣)。……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例 句
預選賽出現的全部希望就在這最後一搏,隊員們決心~。
5、卧薪嘗膽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只有嘗膽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才有「卧薪嘗膽」的話)。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出 處
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遣以來;卧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例 句
六十年代初,我國人民~戰勝了嚴重自然災害和國際上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
⑹ 源於歷史故事的經典成語有哪些
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抄o lú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sān gù máo lú ]
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出 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例 句
1. 劉廠長~,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⑺ 關於歷史的成語有哪些
退避三舍、洛陽紙貴、邯鄲學步。
⑻ 帶歷史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歷史的成語 關於歷史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歷史的成語25條
成語標題 成語解釋
里程碑 路邊標志里數的碑。比喻歷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出處:毛澤東《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一九四九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發展的里程碑。」
朝經暮史 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群書,多知故事。」
大江東去 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後借用為詞牌名。多表示陳跡消逝,歷史向前發展。
出處:宋·蘇軾《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洞鑒古今 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
斷爛朝報 斷爛:形容陳腐雜亂;朝報:古代傳抄皇帝詔令和官員奏章之類的文件。指陳舊、殘缺,沒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記載。
出處:《宋史·王安石傳》:「黜《春秋》之書,不使列於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
開天闢地 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出處: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名標青史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出處:唐·杜甫《贈鄭十八賁》詩:「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出處:唐·杜甫《贈鄭十八賁》詩:「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披古通今 披:翻閱。通:通曉。研究歷史,通曉古今。
青史標名 青史:史書。標:記下。在史書上記下姓名。比喻在歷史上留下好的名聲。亦作「青史留名」、「青史傳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六回:「眾將軍年雖弱冠,各負雄才,文武兼通,正堪為朝廷之股肱,廟廊之梁棟。今能順天知命,解甲而降,准擬青史標名,流芳千古。」
青史傳名 青史:史書。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出處: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青史垂名 青史:青指竹簡,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垂:流傳下去。指在歷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出處:唐·李咸用《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詩之八:「且圖青史垂名穩,從道前賢自滯多。」
青史流芳 指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出處:元·沈僖《一枝花·題張思恭望雲思親卷》套曲:「看古來孝諸賢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青史留芳 青史:史書。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出處: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青史留名 青史:史書。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出處: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史無前例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處:清·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
數典忘祖 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
出處:《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以古非今 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以古為鑒 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出處:《新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按《舊唐書·魏徵傳》「鑒」作「鏡」。
以古為鏡 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同「以古為鑒」。
出處:《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永垂青史 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在歷史上。
出處:唐·杜甫《贈鄭十八賁》:「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源遠流長 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出處: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誌銘》:「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
屬辭比事 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後泛稱作文紀事。
出處:《禮記·經解》:「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盤古開天地 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出處:徐凱雲《天地變》:「那裡,據說是盤古開天地創世以後的葬身之處,那裡是精靈族想像中的聖地,是他們靈魂的歸宿之處。」
時勢造英雄 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盪,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出處: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沒有含有「歷 史」兩個字的成語!
『包含有「歷」字的成語』
「歷」字開頭的成語:(共17則) [l] 歷兵秣馬歷兵粟馬歷精更始歷久彌堅歷井捫天歷精圖治歷精為治歷歷可辨歷歷可見歷歷可考歷歷可數歷歷落落歷歷在耳歷歷在目歷日曠久歷世摩鈍歷世磨鈍
第二個字是「歷」的成語:(共12則) [d] 多歷年稔多歷年所[j]久歷風塵[l] 來歷不明歷歷可辨歷歷可見歷歷可考歷歷可數歷歷落落歷歷在耳歷歷在目[s] 身歷其境
第三個字是「歷」的成語:(共9則) [g] 過都歷塊[j] 交臂歷指[m] 捫參歷井[p] 蓬頭歷齒[q] 崎嶔歷落嶔崎歷落欹嶔歷落[w] 無冬歷夏[y]崟崎歷落
「歷」字結尾的成語:(共2則) [g] 隔年皇歷[z] 再接再歷
「歷」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無
『包含有「史」字的成語』
「史」字開頭的成語:(共2則) [s] 史不絕書史無前例
第二個字是「史」的成語:(共7則) [j] 經史百子[q] 青史標名青史傳名青史垂名青史流芳青史留芳青史留名
第三個字是「史」的成語:無
「史」字結尾的成語:(共14則) [b] 稗官野史[c] 垂名青史[d] 東觀續史[g] 功標青史[m] 名標青史名垂青史[t] 鐵面御史[y] 永垂青史研經鑄史[z] 枕籍經史朝經暮史諮經諏史左圖右史左右圖史
「史」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無
⑼ 描述歷史的成語有哪些
【史不絕書】:shǐ bù jué shū,書:指記載。史書上不斷有記載。過去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作謂語、分句;指歷史上經常發生這樣。
【源深流長】:yuán shēn liú cháng,源:河流的源頭;流:流程。源頭很深,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作謂語、定語;指歷史悠久。
【青史標名】:qīng shǐ biāo míng,青史:史書。標:記下。在史書上記下姓名。比喻在歷史上留下好的名聲。亦作「青史留名」、「青史傳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勸誡人等。
【青史留名】:qīng shǐ liú míng,青史:史書。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勸誡人等。
【名標青史】:míng biāo qīng shǐ,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作謂語、賓語;指功業、名聲等。
【青史傳名】:qīng shǐ chuán míng,青史:史書。歷史上留下好名聲。作謂語、賓語;指流芳百世。
【以古非今】:yǐ gǔ fēi jīn,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用歷史故事非難當今。
【源遠流長】:yuán yuǎn liú cháng,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作謂語、定語;指歷史悠久。
【青史垂名】:qīng shǐ chuí míng,青史:青指竹簡,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垂:流傳下去。指在歷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míng chuí qīng shǐ,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作謂語、定語、分句;指好名聲。
【朝經暮史】:zhāo jīng mù shǐ,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作賓語、定語;指讀書。
【青史留芳】:qīng shǐ liú fāng,青史:史書。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青史流芳】:qīng shǐ liú fāng,指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勸誡人等。
【永垂青史】:yǒng chuí qīng shǐ,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在歷史上。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業績。
【史魚歷節】:shǐ yú lì jié,史魚:春秋時衛國大夫,以直諫著名;歷:指歷盡;節:節操。史魚歷盡節操。形容人保持節操,堅持正義而忠貞不渝。作賓語、定語;用於為人。
【數典忘祖】:shǔ diǎn wàng zǔ,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
【大江東去】:dà jiāng dōng qù,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後借用為詞牌名。多表示陳跡消逝,歷史向前發展。作賓語;比喻歷史向前發展。
【天地開辟】:tiān dìkāi pì,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開天闢地】:kāi tiān pì dì,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作謂語、定語;比喻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
【源廣流長】:yuán guǎng liú cháng,源:源頭;流:流程。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作謂語、定語;指歷史悠久。
【盤古開天地】:pán gǔ kāi tiān dì,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作賓語;比喻歷史的開端。
【董狐直筆】:dǒng hú zhí bǐ,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作賓語、定語;指尊重歷史事實。
【暮史朝經】:mù shǐ zhāo jīng,史:指歷史書籍;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作賓語、定語;用於學習等。
【史無前例】:shǐ wú qián lì,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作謂語、定語;用於重大事情。
【名不常存】:míng biāo qīng shǐ,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以順誅逆】:yǐ shùn zhū nì,順:順應;逆:違反發展趨勢。順應趨勢,征伐逆歷史趨勢的勢力。
【屬辭比事】:zhǔ cí bǐ shì,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後泛稱作文紀事。作賓語、定語;指撰文記事。
【斷爛朝報】:àn làn cháo bào,斷爛:形容陳腐雜亂;朝報:古代傳抄皇帝詔令和官員奏章之類的文件。指陳舊、殘缺,沒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記載。作賓語、定語;指無用的資料。
【秉筆直書】:bǐng bǐ zhí shū,秉:持,握住。寫史書根據事實記錄,不隱諱。作謂語;形容客觀對待歷史。
【名書錦軸】:míng shū jǐn zhóu,錦軸:古代把歷史寫在帶軸的錦緞上,代稱歷史。將名字寫在史書上。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留取丹心照汗青】: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丹心:赤紅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歷史書冊。留取這顆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作賓語、定語;用於為人。
【一治一亂】:yī zhì yī luàn,治:太平盛世。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太平盛世與亂世相間隔。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以古為鑒】:yǐ gǔ wéi jiàn,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以古為鏡】:yǐ gǔ wéi jìng,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同「以古為鑒」。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時勢造英雄】:shí shì zào yīng xióng,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盪,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作賓語、分句;指社會造就人才。
【洞見古今】:dòng jiàn gǔ jīn,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
【洞鑒古今】:dòng jiàn gǔ jīn,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
【留芳千古】:liú fāng qiān gǔ,一個人在歷史上享有聲望或給後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名聲及功績等。
【疑今察古】:yí jīn chá gǔ,疑:疑問;察:考察。對於當世有所懷疑的事,通過考察歷史來尋求解決。
【里程碑】:lǐ chéng bēi,路邊標志里數的碑。比喻歷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作賓語;指路邊標志里數的碑。
⑽ 歷史的成語有什麼
空城計、
張燈結綵、
身不由己、
舌戰群儒、
青山不老、
招兵買馬、
光陰荏苒、回
身在曹營心答在漢、
賠了夫人又折兵、
威風凜凜、
氣宇軒昂、
初出茅廬、
胸懷大志、
器宇軒昂、
知遇之恩、
詭計多端、
養精蓄銳、
笑容可掬、
反戈一擊、
孔孟之道、
大吉大利、
強詞奪理、
搖搖欲墜、
虛虛實實、
無名小卒、
勢不可當、
大雨滂沱、
赤膊上陣、
物傷其類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