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夷狄驕盛是什麼歷史內容

夷狄驕盛是什麼歷史內容

發布時間:2021-03-06 01:06:11

㈠ 歷史上的四大奸臣分別是啊幾個出自什麼年代

沒有四大奸臣一說,有十大奸臣。

中國古代十大奸臣

(一)慶夫———春秋魯國專貴族,「屬慶夫未死,魯難未已」

即源於此。

(二)趙高———秦朝宦官,原系趙國貴族,「指鹿為馬」者即為趙高也。

(三)梁冀———東漢大臣專橫朝政、貪得無厭,所掠財產竟相當於全國半年租稅。

(四)董卓———東漢涼州豪強,承帝時任並州牧掠奪白銀逾百萬,後被呂布所殺。

(五)來俊臣——唐武則天時酷吏,「請君入瓮」即是此人手段也是其下場。

(六)李林甫——唐朝權臣,玄宗時任禮部尚書兼中書令,位高一時。

(七)秦檜———北宋歷任御史中臣等職,以莫須有罪名將名將岳飛殺害。

(八)嚴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書,官至太子太師。

(九)魏忠賢——明朝宦官,為害一時,最為兇殘。

(十)和坤———原在清庭鑾儀衛當差,因逢迎獻媚,為乾隆所寵

㈡ 歷史:自古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中夷狄指什麼

夷狄指除漢族外的少數民族。

㈢ 請教歷史問題:「材料」:官壅於天下,民國於外,夷狄驕盛,寇盜橫熾,不可不更張以救之。

難道你是實驗的?

㈣ 問個歷史問題。

翻譯如下:
河北的農民,生下來靠近邊疆(二邊意指邊疆,古代河北之外就是關外),生活很是辛苦。家家生下來的孩子,男的學耕地,女的學織布,輸送給朝廷卻被朝廷派去服侍關外的野蠻人。今年有大旱災,千里之地,一片荒蕪,朝廷不體恤民情仍舊催著賦稅。一家大小忍受不了都來到了南方,南方人即使是大豐收自己也沒有飯可以吃(因為賦稅重)。朗朗晴天,卻要哀愁天地之間太黑暗,路邊過路的也都一樣沒有歡樂。
下面是網路詞條里的資料
王安石 《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老小相攜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
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
《河北民》是王安石古詩中的代表作,作於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當時,遼和西夏結成聯盟,經常侵擾中原,所到之處,「俘掠人民,焚盪村舍,農桑廢業,閭里為墟」。而北宋政府卻採取苟安政策,搜刮民脂民膏獻於遼和西夏,以求得暫時的安寧。廣大人民尤其是黃河以北的平民百姓深受邊患、賦稅、徭役等壓榨之苦。這首詩便是當時黑暗社會的真實寫照。
詩的開篇寫道:「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這里,「河北民」是白居易新樂府詩「首句標其目」的寫法;「二邊」,指當時北宋王朝與兩個少數民族政權遼和西夏相毗鄰的地區。這兩句詩突出「近」與「長」二字,概述黃河以北邊地的人民因「生近二邊」而長期飽嘗遼和西夏的侵擾之苦,暗寫是北宋王朝實行「守內虛外」政策造成了嚴重的邊患,總領全詩。
接下去,詩人選取了一組典型材料,具體描寫「河北民」的「長苦辛」:
一是賦稅之苦。「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官家」,指朝廷;「事」,是供奉;「夷狄」,古稱東方和北方的少數民族,這里指遼和西夏。黃河以北邊地的人民家家養兒育女,讓他們男耕女織,結果是「谷未離場,帛未下機,已非己有」,全都上繳朝庭供奉遼和西夏的貴族。這里,既反映「河北民」深受賦稅之苦,也點明其緣由是「官家事夷狄」,從而譏刺了北宋王朝靠搜刮大量的民脂民膏供奉遼和西夏來求苟安的屈辱行為。
二是飢饉加徭役之苦。「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赤」,意為空盡無物;「給河役」,即做河工。大旱之年,遼闊的土地上空盪盪的一無所有,「河北民」飢腸轆轆,度日如年,然而,官府卻不管其死活,仍然催促逼迫他們去做河工。天災人禍,飢饉加徭役,「河北民」的苦辛更不堪言。「家家」兩句詩寫「河北民」受賦稅之苦,刺「官家」;這兩句詩寫「河北民」受飢饉加徭役之苦,刺「州縣」。二者結合起來,便集中而深刻地揭露了當時暗無天日、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
三是流亡之苦。「河北民」無計可消除賦稅、飢饉、徭役之苦,只得老少相互攙扶著逃荒到黃河以南,以期能脫離苦海:「老小相攜來就南。」根據這句詩,我們可以想像得出:「河北民」蓬頭垢面 ,衣衫襤縷,老少相攙著背井離鄉,三五一群,步履維艱地走向黃河,設法駕一葉小舟飄向黃河南岸……
「長苦辛」的「河北民」逃荒到黃河以南,而黃河以南百姓的命運又是如何呢?這就極自然地引出下文:「南人豐年自無食」,黃河南岸的百姓豐收尚且無衣無食,歉收就更不待言了。「南人豐年自無食」,取材精當,表明當時「長苦辛」的不只是「河北民」,還有「河南民」,也即所有的勞動人民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災荒之年無處求生,苦不堪言,即便是豐收之年也無衣無食,「難以卒歲」。這句詩里滲透了詩人對北宋王朝屈辱求和,轉嫁賦稅於民,向遼和西夏進貢,地方官吏則借機向百姓敲榨勒索的憤懣之情。
至此,黃河兩岸人民深受階段剝削和民族壓迫的悲慘遭遇已基本上反映出來了,但詩人猶嫌不足,又推出這樣一個鏡頭:「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你看,行人面無血色,悲愁充塞天地,白日為之昏暗,詩人以此景物描寫和誇張之筆續寫百姓之苦,更具形象性、典型性。
詩的最後兩句「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是「卒章顯其志」。「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貞觀之治為唐代最興盛的時期。李世民曾於貞觀十五年(641)自稱有兩大喜事:一是連年豐收,「長安斗粟值三四錢」;二是「北虜久服,邊鄙無虞」。這里,詩人將國富兵強的太平盛世貞觀之治與北宋王朝「守內虛外」政策所造成的積弱積貧、邊患嚴重的社會現實相對照,委婉地表現了詩人對北宋王朝的不滿和對理想世界的嚮往,深化了詩的主題。
從以上的簡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在寫作上的顯著特點是剪裁精當,言簡意賅。全詩旨在反映當時平民百姓深受階級剝削和民族壓迫之苦,表現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世界的嚮往。為此,詩人精心選取了一組富有典型意義的材料:一是「河北民」家家男耕女織,繳納賦稅給朝廷「事夷狄」;二是大旱之年無收成,可官府仍逼迫他們忍飢挨餓「給河役」,人禍天災;三是為了謀求生路,「河北民」背井離鄉,「老小相攜」逃荒到黃河以南;四是「南人」豐收也與歉收一樣無衣無食;五是行人(包括「河北民」與「南人」)面無血色,悲愁充塞天地,白日為之昏暗;六是與當時社會現實形成鮮明對照的唐太宗貞觀之治。這些材料,以一當十,圍繞「河北民」的「長苦辛」,巧妙自然地構成了一幅完整的藝術畫面,真切深刻地再現了彼時彼地的社會生活,也使《河北民》成為一首名作。

中國歷史 夷狄是指什麼

夷指蠻夷,也就是除去中原地區的其他民族,狄,同義復用,如戎狄(古代生活在北方的民族)。即夷狄是指非中原人民,是對其他民族的一種蔑稱!

㈥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寫於 哪1年

1043(慶歷三年),由於群臣交薦,宋仁宗任范仲淹為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深知當時「官亂於上,民困於下,夷狄驕盛,寇盜橫熾」的嚴重危機,當政以後,力舉改革政事。

㈦ 慶歷三年范仲淹提出的十項改革內容是什麼

慶歷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詔條陳十事》,指出今日"綱紀回法度,日削月侵,答宮壅於下,民困於外,夷狄驕盛,寇盜橫熾,不可不更張以救之。"因而提出十項革新主張:嚴明官吏升降制度,嚴格限制官僚子弟恩蔭特權,嚴密貢舉制度,選擇地方長官,均公田,注重農桑,整修武備,加強京師防衛力量,推廣朝廷恩澤與信義,慎重頒布命令,嚴肅朝廷政令,減輕徭役。

㈧ (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既能變通則成長久之業,我國家革五代之亂,富有四海,垂八十年。

(1)政府機構臃腫(官員冗濫),吏治腐敗;人民生活困難;外有少數民回族的威脅(6分)
(2)重視答儒學,關注民生(2分)改革科舉考試制度和官吏任用制度(2分)指明了宋代經學即「道學」或「理學」的方向,推動了儒學復興(3分)對王安石變法起到奠基作用(2分)

㈨ 官亂於上,民困於下,夷狄驕盛,寇盜橫熾 哪位好心人 能給我用白話給我翻譯一下這句號 謝謝

在上位的官吏治理混亂,在下位的民眾生活困窘,外來的夷狄氣焰囂張,社會上的盜賊橫行不法。

與夷狄驕盛是什麼歷史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