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遵義發生過什麼地方

歷史上遵義發生過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2021-03-05 23:31:33

⑴ 遵義地區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地震

聽老年人講,從來未遇到過。

⑵ 遵義在歷史上是貴州的還是四川的

只有短暫的時間屬於四川,127年

從清朝以後,遵義均隸屬於貴州省。那麼從夜郎國以後的2300年歷史看,遵義隸屬於貴州地區的歷史大約有了1400年了,包括夜郎時代,牂牁郡時代,黔中道時代,1727年以後,而處於單獨的地方政區大約有700年,真正屬於四川的歷史時期也就是127年。

1600年,播州(遵義)被平定,播州被分為兩個地區,其中北部劃入四川,設立了遵義府,南部劃入了貴州省,設立了平越府。到了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將遵義劃歸貴州省,遵義真正隸屬於四川的歷史總共有127年。


(2)歷史上遵義發生過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元朝時期,遵義臣服於元朝,表面上,歸屬於湖廣行省。明朝時期,表面隸屬於四川布政使司。但是不管是宋朝、元朝還是明朝,都是一個地方政權,夔州路,湖廣行省,四川布政使司都無法真正管轄。

1598年,播州末主楊應龍公開叛亂,血洗綦江。1600年,萬曆帝決定平定,派遣六省24萬軍隊圍,成為「萬曆三大征」之一。這場戰爭經歷了四個月,最終播州(遵義)滅亡,明朝也消耗很大。

從唐朝639年設置播州,到明朝1600年平定播州,總共經歷了960多年,如果把朗州也算上,則有1000多年。這1000年的時間中,實際上不屬於任何地區的時間超過700年,隸屬於黔中道大約200年。

⑶ 貴州歷史上出現過哪些名人呢

近代以來,貴州出了不少軍政名人:

1.張之洞,祖籍河北南皮縣,生於貴州興義,與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被稱為晚清四大名臣。清流派領袖人物,曾任湖廣總督,推進近代化改革,湖北成為開風氣之先的地方。

9.曠繼勛,貴州思南人,紅軍高級將領,曾任紅25軍等多個軍軍長,屢立戰功,對張國燾錯誤多有抵制。1933年被張國燾殺害。

10.楊至誠,貴州三穗人,侗族,共和國開國上將。黃埔五期生,曾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他是我軍後勤戰線傑出領導人,後勤工作奠基人之一。建國後曾任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軍事科院院副院長等職務。1967年病逝。

⑷ 南昌、井岡山、遵義,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經常提到的一些地名,請列舉每個地方發生的一個歷史事件,並說

南昌。事件:1927 年南昌起義。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內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容、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它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的時期。
井岡山。事件:1927 年創建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意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或事件:1928 年朱德、毛澤東會師(或者井岡山會師)。意義:誕生了一支光榮而革命的軍隊——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遵義。事件:1935 年遵義會議。意義: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⑸ 遵義有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

一、歷史事件如下:

1、遠古時期,遵義一帶即有人類棲息繁衍。在桐梓縣岩灰洞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測定,為距今20.6~24萬年。桐梓縣馬鞍山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中,也發掘出大量石器骨器,還有豐富的用火遺跡,年代距今為1.8萬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習水縣境內,也先後發現許多石斧、石錛、石網墜等古人類工具。

2、公元前八至五世紀前後的春秋時期,現在的遵義市所轄地域,先後或分別屬於牂柯、巴、蜀、鱉、鰼等邦國。

3、「夜郎」郡縣

(1)戰國時期,今遵義一帶屬於「大夜郎國」的范圍。西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為郡,郡治鱉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於夜郎地置牂柯郡,作為邦國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國」之名從此消失。

(2)此後,作為郡縣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縣」之名曾多次出現,與今遵義有關的,一是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縣,在今桐梓縣境,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這個夜郎縣。至德二載(公元757年),大詩人李白被「長流夜郎」就是這里。這個夜郎縣之名到五代時期廢除,北宋時期復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廢,計先後存廢達480年。此後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夜郎」郡縣之名。

4、作為二級政區的州、郡名稱,歷代屢有變更。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將隋代的郎州改名為播州,領轄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歷經五代、宋、元到明朝末葉,存在了962年。所以人們常習慣用「播州」來代稱古代的遵義。

5、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將播州所領的羅蒙縣改名遵義縣。這是「遵義」名稱最早的出現。遵義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縣名外,歷史上曾有過遵義砦、遵義軍、遵義軍民府、遵義府、遵義專區、遵義行政公署、遵義市等建制名稱。

6、播州從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間,為楊氏土司所世襲統治。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播之役」後,取消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於次年分播州為遵義、平越兩個「軍民府」,分別隸屬四川、貴州兩省。

7、清康熙年間取消「軍民」二字,直稱遵義府。今遵義市大部分地域屬於這兩府,還有部分地域屬於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直到民國初年,廢除「府」的建制。民國24年(公元1935年),貴州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黔北十餘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8、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後稱遵義地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並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礎新建遵義市。此後的數十年間,遵義地區領轄的縣市曾有少許變動。

9、199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遵義地區改建為遵義市(地級市,1997年11月掛牌),原遵義市改建為紅花崗區,原遵義地區領轄的縣、自治縣即歸新建的遵義市領轄;赤水市、仁懷市為省轄市,由遵義市代管。

10、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由紅花崗區和遵義縣北部劃出部分地區,在原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上,新成立匯川區。至此, 全市共轄2區、2市、8縣和2民族自治縣,即:紅花崗區、匯川區、赤水市、仁懷市、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正安縣、鳳岡縣、湄潭縣、余慶縣、習水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二、遵義簡介

1、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轄3個區、9個縣、2個縣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2、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1] 「茅五劍」之一的茅台酒的故鄉。

⑹ 遵義市的古代建設歷史,以及其在古代的名稱和古代其城市布局是古代的啊。

春秋時期,現遵義市分屬鱉、鰼、巴、蜀和牂牁等國,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漢時置郡,唐代改為播州,明朝萬曆年間置遵義軍民府,屬四川。清雍正年間劃歸貴州,改置遵義府。民國中期設專員公署。遵義之名始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取義於《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遵義因其歷史和地域獨特的原因,而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長徵文化為主線的獨特地方文化藝術,在其文化的深層里,依稀可以看到巴蜀文化睿智休閑的靈氣,和本土少數民族勤勞、質朴、驍勇的銳氣。從現存文物上看,位於紅花崗南郊的楊粲墓,其墓室石刻工藝精湛,結構規模宏大,墓內殘存的銅鼓,陶器等物都工藝精細,文飾雕鐫,其與其他中原同時代文物相比,並不遜色,可見當時遵義的文化藝術已相當發達。到近現代,更是名人輩出,鄭珍、莫友芝並稱西南儒宗,名重晚清儒林;黎庶昌兩度出使日本,至今飲譽扶桑;殿試探花楊兆麟,可惜未展英才而卒;活躍於30年代文壇的才女盧葆華,雖英年早逝,卻才華橫溢;國內近代文壇前輩,著名文學家蹇先艾等都是出自遵義。綜觀遵義歷史與文化,從漢代「三賢」盛覽、舍人、尹珍,清代「三儒」鄭珍、莫友芝、黎庶昌,到瓶底會議和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遷臨,遵義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以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和長征精神為文化依託,融時代精神,形成了與時俱進的遵義文化藝術,她是黔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⑺ 遵義在歷史經歷過多少個朝代

您好,我查到「遵義」的稱謂最早出現於唐代,歷經唐、五代、宋、元、明、清,至今大致6個朝代。相關資料如下,希望能夠幫到您。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將隋代的郎州改名為播州,領轄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歷經五代、宋、元到明朝末葉,存在了962年。所以人們常習慣用「播州」來代稱古代的遵義。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將播州所領的羅蒙縣改名遵義縣。這是「遵義」名稱最早的出現。遵義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縣名外,歷史上曾有過遵義砦、遵義軍、遵義軍民府、遵義府、遵義專區、遵義行政公署、遵義市等建制名稱。播州從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間,為楊氏土司所世襲統治。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後,取消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於次年分播州為遵義、平越兩個「軍民府」,分別隸屬四川、貴州兩省。
清康熙年間取消「軍民」二字,直稱遵義府。今遵義市大部分地域屬於這兩府,還有部分地域屬於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
民國初年,廢除「府」的建制。民國24年(1935年),貴州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黔北十餘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後稱遵義地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並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礎新建遵義市。

⑻ 遵義在歷史上經過多少朝代

遠古時期,遵義一帶即有人類棲息繁衍。在桐梓縣岩灰洞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版遺址發現的人類牙權齒化石,經科學測定,為距今20.6~24萬年。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將播州所領的羅蒙縣改名遵義縣。這是「遵義」名稱最早的出現。遵義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歷經唐,宋(北宋,南宋)元,明,清。

⑼ 遵義歷史

這歷史也太多了,說不完的。去遵義看看吧

⑽ 貴州在歷史上屬於什麼地區 在三國時屬於什麼國 遵義又叫什麼

三國時,西南大部地區蜀漢政權佔有。貴州屬牂牁郡、朱提郡、興古郡、江漢郡、涪陵郡。

兩晉南北朝,今貴州境內,除置牂牁郡外,邊遠地區又分屬朱提、江漢等郡。

隋時,在貴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陽郡。此外,今貴州東北地區分屬黔安郡和沅陵郡。

唐代,在今貴州地區推行經制州與羈縻州並行的制度。唐在貴州建置的經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羈縻州有矩州、蠻州等。從地域上看,烏江以北多系經制州,烏江以南多系羈縻州。

宋代,今貴州地域分別隸於夔州路、荊湖北路、潼川路、廣南西路、劍南西路、劍南東路等,而主要屬夔州路。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

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為奉寧軍承宣使知思州軍事土著首領田佑恭加授貴州防禦使銜,"貴州"才成為行政區劃的名稱。但當時的"貴州"僅限於今貴陽一帶。

元代在今貴州地區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貴州境內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蠻安撫司、烏撒烏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別隸屬於湖廣、四川、雲南3行省。

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廢思州宣慰司與思南宣慰司,保留水東土司與水西土司,同屬貴州布政司管轄。明末,貴州布政司領貴州宣慰司及貴陽、安順、平越3軍民府並都勻、黎平、思州、思南、銅仁、鎮遠、石阡7府。

清代前期,貴州的行政建置有較大的變化。

雍正五年(1727年),將四川所屬遵義府及其所屬各縣改隸貴州,同時,將畢節以北的永寧全境劃歸四川,將廣西紅水河、南盤江以北之地置永豐州,與廣西的荔波、湖廣的平溪、天柱一並劃歸貴州管轄。至此,貴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貴州建置設有12府、2直隸廳、13州、13廳、43縣。

民國2年(1913年),貴州地方政區進行了一次調整,以前的府、廳、州,一律改為縣。全省設3道觀察使。1920年廢道。1937年,貴州置6個行政督察專員區,分管各縣。1941年置貴陽市。至1948年,貴州設1個直轄區、6個行政督察區、下轄78個縣(市)。

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入貴州,並在部分地區建立革命政權。1934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即紅二軍團)進入黔東,建立黔東特區,7月成立了特區委員會,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縣建立了縣、區、鄉革命委員會。

1935年1月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中的領導地位。 1935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進入貴州,1936年2月在大定建立了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後遷畢節縣城),以後還在畢節、大定、黔西等地建立了縣、區、鄉人民政權。

(10)歷史上遵義發生過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貴州地處高原,貴州人的吃穿住行用以及性格特點無不打上山的烙印。走進貴州,就走進了大山王國,幾乎找不到大一點的平整土地。

群山林立,自然的隔阻使貴州人保留了許多本色的東西。因此,貴州人像大山一樣的豪放、堅韌、淳樸。

說起貴州,有句諺語說「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

的確,貴州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做支撐的省份,走進貴州,就走進了山之國,山之海洋,幾乎找不到大一點的平整土地。

省會貴陽就建在群山環抱的「壩子」里,山裡風光無限,進入貴州就像進了大公園,到處懸崖峭壁,峽谷川流,氣魄雄偉,有驚心動魄之感。

貴州雨水多是實情,說「天無三日晴」卻不免誇張,其實省會貴陽冬暖夏涼,氣候在全國僅次於昆明,而且不像昆明那樣多風,避寒避暑都是理想去處。由於交通不便,貴州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仍然比較貧窮落後。

在貴陽的山與山之間,散布著一塊塊或大或小的「壩子、盆地或河谷階地」,這些壩子就成了人們繁衍生息的地方。在連綿如濤的喀斯特山地上,貴州人會因為最基本的生活忙忙碌碌,但他們總是有著最純凈的笑容和歡樂。

在他們身後,大山靜寂無言,流水捎走四季,留下的只是山與人的交響。有山就得爬山,在與山的長期交響中,必然形成豪放、堅韌、淳樸、偏狹、保守的性格。

民間素有「雲南的煙,貴州的酒」之說,讓這兩個同處高原的近鄰省份聞名全國。貴州絕大多數人都愛酒,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自己釀酒,有客人來必然會以酒款待。

到某一家,若無好菜招待還說得過去,若沒有酒就不像話了。貴州農村辦各種紅白喜事,都必然會備酒,喝酒,以至於人們去送禮,不說去送禮,而說去「吃酒」。

而貴州民間待客有一個習慣,不僅要以酒款待,而且喜歡想方設法把對方灌醉,好像客人沒醉酒就算不得好客似的,而看到客人醉酒,他們就像看到了革命勝利的果實一樣快活。

總之,酒儼然成了貴州人維系人緣交往、社會和諧的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可以想像,若沒有酒,一切紅白喜事都會癱瘓。我敢斷言,若中國政府突然下令禁止酒的生產和銷售,第一個起來造反的肯定是貴州人,而且是群起響應。

貴州盛產美酒,自然也盛產酒鬼。貴州人愛酒,酒幾乎成了貴州人生活甚至身體的一部分。這並非誇張,我看到很多人嗜酒如命,以至於他們必須有酒在肚子里才覺得舒服,否則他們的身體就會顫抖,像打擺子一樣,那情景就像機器少了一個重要零件。

對很多貴州人來說,酒就是人生,人生就是酒。走鄉串寨,隨處可見男男女女劃拳、行令、唱山歌、酒令歌的熱鬧景象。貴州有很多酒鬼,哪怕生活再窮,他也不會放棄喝酒,因為他的信念是:再窮也不能窮酒杯。

貴州酒鬼有一句名言「寧願傷身體,也不願傷感情。」

貴州茅台酒是貴州人的驕傲,所以貴州人常說「產茅台酒的地方,我們為什麼不喝酒呢?」

當然在貴州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大部分人是喝米酒的,香甜的米酒自己釀,自己喝,來了客人更是毫不吝嗇的敬上三碗,喝得鬆了褲腰帶才算滿足。喝酒凸顯出貴州人豪放大方,熱情好客的特點。

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貴賓,貴州苗族、土家族等一些少數民族同胞們常常會在寨門前擺上十二道攔路酒,由穿著盛裝的少女向客人敬酒。這般場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這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最隆重、最高規格的接待貴賓的禮儀。

的確,貴州酒醇厚,更重要的是民風淳樸。在酒鄉,老鄉都會釀酒,走人其家,端酒待客,品酒話談,無不投機。

會覺得酒的醇厚與人的淳樸交相輝映,彷彿酒就是人,人就是酒,當真酒不醉人人自醉矣。

喝貴州的酒,賞靈山秀水,會覺著如入仙境,流連忘返。喝酒使貴州人養成了一種「難得糊塗」、樂天知命、得過且過的處世態度。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遵義發生過什麼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