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歷史小論文寫什麼主題的好呢急~~~~
提供幾篇高中歷史小論文(節選),供參考. 1.<林則徐禁煙運動新評 一百六十年前林則徐在中國發動了一場禁煙運動,不僅在當時轟動世界,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林則徐也從此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而名揚中華,流芳百世。今天,一百多年後,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再度就林則徐當時的禁煙運動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有許多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新的認識,特別把林則徐的行為完全稱之為愛國行為有許多值得懷疑和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做分析,以引起人們爭論。 一、林則徐禁煙運動前的中國 從十四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現代文明,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新航線的開通,現代工業的興起,縮小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相互的距離。古老的東方,特別是充滿神迷感的中國,西方各國早就意欲打開閉關鎖國的古老中國的大門。最早來華的是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當時海上的強國,葡萄牙是自西而東,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間(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間到達廣州沿海,在廣州附近的一些小島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條葡萄牙船來到廣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寧波,明朝官兵還與葡萄牙人發生武裝沖突,據西方人記載,葡萄牙死於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來華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貨物濕水,需要借地晾曬,重金賄賂廣東地方官,租下了澳門,每年完納地租銀一千兩,一七四0年減少為五百兩,歷來均向山縣繳繳納...... 2.<試論「半殖民地」概念在中國近代史中的適用性 [摘要]通常認為,從1842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社會開始了半殖民地化過程,但這種觀點片面誇大了西方國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抹殺了近代歷屆中國政府在內政外交領域的主動、積極的方面,作為史學研究,我們需要一種中性的和較為客觀的理論來對中國近代史予以界定。 [關鍵詞]鴉片戰爭,半殖民地,近代中國. 「半殖民地」是指一個國家受到外來勢力的影響,而且受到外力影響的嚴重程度已使該國的獨立地位受到重大影響,得這種影響的程度又沒有使該國完全喪失獨立國家的地位。也就是說該國形式上有自己的主權,實際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要受制於殖民者。因此「半殖民地」概念所描述的狀態是一個介於獨立國家和完全殖民地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對於獨立的主權國家和完全殖民地國家之間的區別,我們會毫不費力地找出一個分界點,但如何劃出獨立國家和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分界線,就面臨相當大的難度,「半殖民地」是否具有起碼的一些客觀上量化的指標? 一般認為,從1840年起近代中國就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已成為被史學界普遍接受的定論。各種近代史著作也是以這一理論作為基礎來敘述歷史事件,把近代中國的內政、外交、經濟、文化、軍事等諸方面因素與「半殖民地」普遍聯系,似乎只有與緊密相連才能說明清王朝的腐敗、頑固、落後,才更能說明北洋軍閥的倒退、賣國,才更能說明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動本質。從而為人民的革命斗爭、反帝斗爭提供理論依據。新中國的史學界也在「半殖民地」等範式的指導下,對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進行研究,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 3.<試論王安石變法與張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摘要本文從「改革策略」、「改革步驟」、「改革者的地位與許可權」、「和同僚的關系」、「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個方面,論述了王安石變法與張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關鍵詞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成效 ) 北宋和明朝進入中葉後,都面臨著「積貧積弱」的局面。王安石和張居正就是在這種相近的背景下各自進行了變法與改革。但是,將王安石的變法與張居正的改革進行比較,則王安石變法的成就不能與張居正的改革相提並論。 王安石變法之時就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反對,以失敗而告終。後世學者對王安石變法也褒貶不一,可作為王氏變法不如人意的佐證。① 與王安石變法不同,張居正任相之時改革卻得以全面推行。雖然張居正身亡之後,其改革措施(除「一條鞭法」外)被明神宗廢而不用,他本人也遭誣劾而被削官奪爵;但到萬曆末年,人們認識到改革的益處。因此,他的文集問世後,為其作序跋的文人、士大夫無不對其改革稱許有加,認為在他執政的「十餘年間,海宇清晏,蠻夷賓服」,②並把他譽為「救時宰相」。③天啟朝,廷臣開始為居正鳴冤。於是熹宗下詔「復(居正)故官,予葬祭」;到崇禎朝,居正父子官復原職,尚書李日宣等更稱:「故輔居正……肩勞任怨,舉廢飭馳,弼成萬曆初年之治。其時中外義安,海內殷阜,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論定,人益追思。」④可見張居正以他的改革精神贏得後世對他的追思與懷念。這是王安石變法失敗後所沒有的。......
② 高中研究性學習課題歷史
名稱:難以磨滅的傷痕——「九一八」!
課題背景:1、戰爭給世界帶來的是災難,但目前有些國家比如日本,其右翼勢力不敢正視自己的歷史,妄想篡改歷史教科書,不承認曾經侵略的歷史,為了警示戰爭的潛在威脅
2、許多年輕人覺得戰爭離我們很遠,把我們曾經受到的恥辱忘記了,為了勿忘國恥
課題目標和意義:目標是為了警示戰爭的潛在威脅,為了勿忘國恥
意義:讓人們珍惜和平,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祖國強大而努力學習
主要研究內容:1、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原因及其目的 2、給中國和東北人民帶來那些災難
3、給中國的啟示和教訓有那些?
研究涉及的知道基礎、資源: 時間 地點 具體歷史過程
高一歷史必修一課本、《九一八》歌曲和影片、博物館、相關資料和網站
研究思路:通過查閱史料、參觀博物館、探訪受害人或者受害人的自述、查找《九一八》歌曲和影片, 集中展示和合作探討,形成論文
研究小組成員分工:XX查史料、XX參觀博物館、XX去探訪受害人、XX查找歌曲和影片、XX記錄
③ 高中歷史必修一人民出版社裡的重要課題有哪些
一、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
1、了解西周的建立:
西周(約前1046—約前770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為維護統治,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數民族來犯,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周天子大權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壞,諸侯
不再聽命於周天子,各諸侯國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間進行戰爭。奴隸社會瓦解時
期。
戰國時期(前474-前221年),一些強大的諸侯紛紛改稱王,為富國強兵,開始進行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改革和變法,力圖通過兼並戰爭來統一天下。封建社會確立時期。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實力日益強大,先後滅掉六國,於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天下,建立秦朝。
2、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西周的分封制——嶄新的政治風格
目的:維護周王室的統治
對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貴族
權利: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有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的獨立性。
義務:向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有守土作戰、朝覲述職等義務。(理解「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的意思)
影響:
進步性: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促進文化交流,擴大統治疆域。
局限性:後來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並,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3、理解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西周的宗法制——典型的政治特徵
概念:按照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
目的:鞏固王權,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
特點:①嫡長子繼承製;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③嚴格的等級制;④宗法制與分封制緊密結合。(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結果:由血緣關系的親疏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由宗法關系決
定的等級結構
影響:它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維護統治集團的穩定和團結,同時
也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
二者的關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實行的基礎,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具體體現。它
們互為表裡,相互依存。
4、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徵
①王權與神權結合;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③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二、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了解秦的統一(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前提):
前提條件:戰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
過程: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結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蒙恬)北伐匈奴,修築長城和直道,收回河套
南征百越,統一嶺南(開鑿靈渠,勾通湘水和灕水,把長江和珠江連在一起),設置三郡:
南海郡、象郡、桂林郡
管轄「西南夷」,納入版圖:東到東海、南到南海、西到臨洮、北到長城一帶。
影響: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2、了解「始皇帝」的來歷和秦朝中央官制:
秦國統一六國後,秦王嬴政創「皇帝」稱號(「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為我國歷代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謂被沿用。
皇帝制度的基本內涵:皇帝獨尊、皇權至上(集行政、司法、軍事指揮等大權於一身)、皇位世襲。皇權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內容。
評價:君主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國家變成一個人的國家,政治變成一個人的政治
秦朝中央三個最高官職,後世習稱「三公」:即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系統);太尉是(秦朝最高軍事長官,主管軍事)。
3、理解郡縣制度的建立和作用:
郡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始設36郡,後增至40餘郡。
郡是直屬於中央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郡」設郡守、郡尉、監御使等職官;縣隸
屬於郡;縣級以下設「鄉」「里」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郡——縣——鄉——里)
郡縣制的特點有: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②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作用:其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評價: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了解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西漢初年郡國並行制(郡縣與封國並行)
危機:隨著諸侯王的勢力不斷增強,割據一方,開始形成分裂勢力,威脅中央集權
解決:漢景帝平定「七國(封國)之亂」;漢武帝為強化皇權,鞏固國家統一和中央
集權,採取建立中朝、設置刺史和頒布「推恩令」等措施,最終解決了危機
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唐在中央設中書省(決策或草擬)、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尚書省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作用:三省最高長官都是宰相,相權削弱,皇權加強。
唐代中央機構:
5、理解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
(1)含義:世官制: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世代繼承祖上的權位
察舉制:由官吏向中央察訪推薦合適人才,最後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選官制度
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
(2)特點:世官制——血緣門第、貴族世襲
察舉制——以官舉士、世族壟斷
科舉制——考試選官、維護統治
(3)演變:秦漢以前以世官制為主(以宗法制為內核的分封制即為世官制之一)
漢武帝即位後詔令官員舉士,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察舉制之一)隋唐以後科舉製成為主要的選官制度
(4)評價:①世官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但不利於人才的選拔;
②察舉制以官舉士,權操於上,百姓不得參與,帶有封閉性;
③科舉制擴大了專制王朝的統治基礎,有利於官員素質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其考試選官方式帶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但考試范圍局限於儒學經義,特別是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禁錮了思想自由,更不利於有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才的培養。
6、小結:⑴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秦朝: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唐:三省六部制度;宋:中書門下制度;明:廢丞相,設內閣;清:設置軍機處。
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廢除。
⑵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秦朝:郡縣制;西漢:郡國並行制;元朝:行省制度
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中央集權不斷發展,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動性越來越受到壓制。
(3)、矛盾:A.君主專制:皇權與相權,其斗爭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廢除。
B.中央集權:中央與地方,其斗爭趨勢是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動性越來越受到壓制。
四、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1、了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原因:丞相專權亂政,妨礙皇帝行使權力)權分六部,直接隸屬於皇帝;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
實質: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是君主專制的產物。(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內閣大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作用:進一步鞏固了皇權(不能制約皇權)
2、了解清朝設置軍機處:
目的:適應西北軍務的需要;加強君主專制集權
設置:清朝雍正年間設置,後成為常設機構
特點:職事廣泛,中樞輔助,秘書班子,人員欽定,秉旨辦事,效率較高,封閉性強。
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強化,標志我國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發展到頂峰。
3、認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積極:維護了國家統一,在恢復發展古代經濟方面曾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消極: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 歷史系畢業論文題目
要做一篇十分重要的論文了,其重要程度等同於畢業論文。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認為歷史學就是研究政治史和經濟史,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的思路可以說是開闊了一些。歷史,從廣義上說,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進程。因此無論是什麼問題,其實都可以納入歷史學的研究范疇。只是「術業有專攻」,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科分類越來越精細,因此自然科學方面的問題和歷史,主要由理工科類去研究,而「歷史」作為一個學科,主要或是說完全轉向了人文、社會領域的研究。
除了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其他的諸如服裝、各種文化現象、思想發展潮流等等都可以成為歷史學科的研究范圍。我個人現在更對文化史感興趣。這部分歷史和問題,與社會學、心態學、哲學、思想潮流都有極其緊密的聯系。而且研究的問題也都更有趣,更輕松。但要做成學術論文的樣子還是很難。
這次要做的論文,我想寫寫「八大胡同與娼妓文化」的相關事情,想把自己從政治史和經濟史中解放出來。這個題目挺變態,但老師沒說存在什麼道德上的問題。這只是正常的學術討論和寫作,只是了解我們不知道的歷史。老師還說讓我實地考查。但我現在對歷史非常的排斥,論文也許寫起來會很痛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心情翻閱資料和書籍……
對歷史研究認識的狹隘,也是現行中學教育的一個的弊病。迫於各種考試,我們的歷史課幾乎是只將政治、經濟和軍事,這就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誤區。而孰知,歷史也許就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中……
⑤ 有好的歷史論文題目嗎
學術抄堂整理了襲15個好寫的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民間借貸中的暴力沖突:清代債務命案研究
2、「冠帶榮身」與明代國家動員——以正統至天順年間賑災助餉為中心
3、皇帝「私」禮與國家公制:「開元後禮」的分期及流變
4、全新世以來浙江地區史前文化對環境變化的響應
5、先秦社會最高權力的變遷及其影響因素
6、出土文獻與先秦自然宇宙觀重審
7、18世紀中國南北方市場整合程度的比較——利用清代糧價數據的研究
8、逐鹿或天命:漢人眼中的秦亡漢興
9、明清時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災害時空分布特徵
10、秦漢帝國擴張的制約因素及突破口
11、金朝初葉的國都問題——從部族體制向帝制王朝轉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態
12、清代耕地數據恢復重建方法與實證研究
13、科技考古視野下的商王朝錫料來源與「金道錫行」
14、南宋朝廷與四川地區的文書傳遞
15、秦軍功爵制的經濟學分析——兼論秦軍功爵制功效何以遠超六國
⑥ 高中歷史論文要怎麼寫啊有什麼題目可以寫啊
寫里約瑟難題吧,這個好寫
⑦ 論文選什麼題目好寫
所謂選題,顧名思義,就是選擇畢業論文的論題,即在寫論文前,選擇確定所要研究論證的問題。 在論述選題問題時,我們首先應當把課題、論題、題目三個概念搞清楚。這三者同屬於某一學科中的學術問題,但又有所區別。首先,論題不同於課題。課題通常是指某一學科重大的科研項目,它的研究范圍比論題大得多。比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是一個大課題,其中包括許多論題,如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精神文明的內容和特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關系,精神文明中的文化、教育、科學的發展,思想道德的建設,等等。其次,論題又不同於題目。題目是指論文的標題, 它的研究范圍一般比論題要小。 比如作者選定的論題是研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就可以選擇很多具體題目來寫論文: 《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外資企業中黨組織的建設問題》、《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導方針》、《思想政治工作要掌握人的思想規律》,等等。 正確而又合適的選題,對撰寫畢業論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選題,可以大體看出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學術水平。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科學面前,「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選准了論題,就等於完成論文寫作的一半,題目選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畢業論文的成果與價值,最終當然要由文章的最後完成和客觀效用來評定。
但選題對其有重要作用。選題不僅僅是給文章定個題目和簡單地規定個范圍,選擇畢業論文題目的過程,就是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選擇一個好的題目,需要經過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較、反復推敲、精心策劃的一番努力。題目一經選定, 也就表明作者頭腦里已經大致形成了論文的輪廓。正如我國著名哲學家張世英所說:「能提出象樣的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說它不容易,是因為提問題本身就需要研究;一個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問題。 也正因為要經過一個研究過程才能提出一個象樣的問題,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問題提得象樣了,這篇論文的內容和價值也就很有幾分了。這就是選題的重要性之所在。」(轉引自《怎樣寫學術論文》王力、朱光潛等著,第59 頁)論文的選題有意義,寫出來的論文才有價值,如果選定的題目毫無意義, 即使花了很多的功夫, 文章的結構和語言也不錯, 也不會有什麼積極的效果和作用。
一個好的畢業論文題目,能夠提前對文章作出基本的估計。這是因為,在確定題目之前, 作者總是先大量地接觸、 收集、 整理和研究資料, 從對資料的分析、選擇中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題目。在這一研究過程中,客觀事物或資料中所反映的對象與作者的思維運動不斷發生沖撞, 產生共鳴。正是在這種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中, 使作者產生了認識上的思想火花和飛躍。這種飛躍必然包含著合理的成分,或者是自己的獨到見解,或者是對已有結論的深化,或者是對不同觀點的反駁,等等。總之,這種飛躍和思想火花對於將要著手寫的畢業論文來講,是重要的思想基礎。如本書第十二章「畢業論文例文評析」中收入的《淺析領導者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與藝術》一文,作者周建平長期以來從事黨政領導工作,先後擔任過鄉鎮黨委書記、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勞動人事局局長、縣財稅局局長等領導職務。在工作實踐中,他深深體會到,領導幹部擔任的職務不同,工作崗位也要經常變動,鄉鎮工作管轄范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上面一根針,下面干條線,樣樣都要管。擔任縣機關部門的領導,雖然職能相對比較單一,但線長點多范圍廣。作為主要領導,如何有效地領導好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這里就有一個科學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問題。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大專畢業論文選題時,他在多方收集材料,深思熟慮的基礎上,運用唯物辯證法,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選擇了抓工作重點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這一題目,取得了成功。 (論文、秘書第一我們在研究客觀資料的過程中,隨著資料的積累,思維的漸進深入,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紛至杏來,這期間所產生的思想火花和各種看法,對我們都是十分寶貴的。 但它們尚處於分散的狀態,還難以確定它們對論文主題是否有用和用處之大小。
因此,對它們必須有一個選擇、鑒別、歸攏、集中的過程。從對個別事物的個別認識上升到對一般事物的共性認識, 從對象的具體分析中尋找彼此間的差異和聯系,從輸入大腦的眾多信息中提煉,形成屬於自己的觀點,並使其確定下來。正是通過從個別到一般,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邏輯思維過 程,使寫作方向在作者的頭腦中產生並逐漸明晰起來,畢業論文的著眼點、論證的角度以及大體的規模也初步有了一個輪廓。 選題還有利於彌補知識儲備不足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高效率地獲取知識,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撰寫畢業論文,是先打基礎後搞科研,大學生在打基礎階段,學習知識需要廣博一些,在搞研究階段,鑽研資料應當集中一些。而選題則是廣博和集中的有機結合。在選題過程中,研究方向逐漸明確,研究目標越來越集中,最後要緊緊抓住論題開展研究工作。愛因斯坦說過,「我不久就學會了識別出那種能夠導致深邃知識的東西,而把其它許多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腦袋,並使它偏離主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引自《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第7 頁,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 年版)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具備較多的知識積累。對於初寫論文的人來說,在知識不夠齊備的情況下,對准研究目標,直接進入研究過程,就可以根據研究的需要來補充、收集有關的資料,有針對性地彌補知識儲備的不足。這樣一來,選題的過程,也成了學習新知識,拓寬知識面,加深對問題理解的好時機。 對於大學生來說, 撰寫畢業論文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如果畢業論文的題目過大或過難,就難以完成寫作任務;反之,題目過於容易,又不能較好地鍛煉科學研究的能力,達不到寫作畢業論文的目的。因此,選擇一個難易大小合適的題目,可以保證寫作的順利進行。 選題有利於提高研究能力。 通過選題,能對所研究的問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加以條理使其初步系統化;對這一問題的歷史和現狀研究,找出症結與關鍵,不僅可以對問題的認識比較清楚,而且對研究工作也更有信心。科學研究要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但專業知識的豐富並不一定表明該人研究能力很強。有的人書讀得不少,可是忽視研究能力的培養,結果,仍然寫不出一篇象樣的論文來。可見,知識並不等於能力,研究能力不會自發產生,必須在使用知識的實踐中,即科學研究的實踐中,自覺地加以培養和鍛煉才能獲得和提高。選題是研究工作實踐的第一步,選題需要積極思考,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在開始選題到確定題目的過程中, 從事學術研究的各種能力都可以得到初步的鍛煉提高。選題前,需要對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下一番鑽研的功夫,需要學會收集、整理、查 閱資料等項研究工作的方法。選題中,要對已學的專業知識反復認真地思考,並從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深化對問題的認識,從而使自己的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判斷和推理、聯想和發揮等方面的思維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 有的學生自己不作獨立思考,完全依賴教師給出題目;有的學生缺乏研究分析,不加思索,信手拈來,拿過題目就寫。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因為它一方面不利於作者主觀能動性的再調動,限制主觀能動性的再發揮,不利於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同時,撰寫畢業論文不經過選題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過程,文章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胸中無數」,材料的准備更顯不足,這樣勉強提筆來寫,就會感到困難重重,有時甚至一籌莫展,可能推倒重來。 要能夠正確而恰當地選題,首先要明確選題的原則,明確了選題原則,就能比較容易地選定一個既有一定學術價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適合個人研究能力,因而較有成功把握的題目。一般來說,選擇畢業論文題目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畢業論文的題材十分廣泛, 社會生活、 經濟建設、 科學文化事業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論文的題目。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理論來源於實踐,理論為實踐服務。
⑧ 高中生如何選課題
不要在乎別人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就像,自己喜歡什麼就干什麼
⑨ 高中歷史研究性課題要求千字論文,不論內容,特求!!
高中歷史課網路教學模式的初探
近十年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社會的進步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校園網路的發展和教學觀念的轉變,計算機網路技術開始應用於中學的課堂教學中,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本人主要就應用學校網路教室進行高中歷史課網路教學的實踐,談一些淺見。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認知學習理論的普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必須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理想交互作用方式以利於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及合作性的發展。」 1999年隨著校園區域網絡的發展和教學觀念的轉變,計算機網路技術開始應用於我校的課堂教學中,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在高中歷史課網路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消極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動、積極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這是通過學生自己發現獲取新知識的過程。這里的發現,不是讓學生去創造人類前所未有的新理論和新學說,而是學生用自己的頭腦親自對信息進行捕捉、加工、重組,通過積極的探索獲得新知識。學生的學習超越了所給的信息,這一超越就是對歷史知識歸納、分析,獲得歷史概念、探索歷史規律,運用概念和規律解決新的歷史問題,對歷史的價值性的判斷和估計。教學重心由教師傳授答案轉移到學生尋求答案。
我們探索的歷史課網路教學模式主要是:提供學習資源,指導自主學習;打造網路平台,展示自學成果;組織網上討論,學會合作學習;設置網路檢測,及時鞏固提高;引導縱深研究,拓展創新思維。「五個環節」的網路教學新模式。
第一個環節:提供學習資源,指導自主學習。
設計製作好網路教學主頁,是上好網路課的前提和基本條件。它不僅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立體、個性化學習的環境,也為教師在開放的渠道中增加教學密度,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提供了准確、生動、有針對性的指導。歷史組充分利用「科利華」歷史教學備課系統和東北師大、泰達平台的豐富教學資源,以及互聯網上大量的信息資源,大膽嘗試了網路教學軟體的設計,到目前為止,已完成的歷史網路教學軟體有《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等多個教學網頁,和中國近現代史的網路檢測《百題訓練》兩套,使其初具規模,並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設計、製作歷史教學網頁的框架模式。
我們已經做成的歷史網路教學軟體,大多具備如下特點:第一,有明確的目的性。在設計軟體時,首先考慮了可自學原則,如在每一章節的「學習指導」中提供翔實的材料,以使學生了解本節要達到的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能力培養目標和情感教育目標,了解本節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第二,內容的詳實性與層次性。以教材涉及到的內容為中心,並選取相關信息適當加以延伸,按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網路教學環節,編製成相應的教學專欄。如「閱讀材料」以教材為主,分大字和小字部分。大字為課本的必讀部分,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困難或錯誤,配以小字作針對性的補充、說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圖片圖表」、「影視資料」等專欄使學生走入過去的時光,重溫歷史事件。「專家點評」 、「引申分析」 、「縱深研究」等專欄,集眾多史學專家的智慧對某一歷史專題作分析、總結,以開拓學生的思路。這樣設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機地融合,後來還充分利用校園寬頻互聯網的功能,有選擇地連接,登陸相關網站,例如與「天津教研網」、「歷史風雲網」、「歷史天地」、「歷史星空」等相關主頁的友情鏈接,使有餘力的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獲取更多的有效信息。第三,打造平台,展示自學成果。如「讀書筆記」、「構建體系」「學生作品」等專欄,是展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利用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Flash等多種工具,梳理本章節的知識要點,並根據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思維、認識方法、建立起「有別於」教材體系的「新」知識系統和「創造」出「新」的歷史知識。第四,交互、反饋的多樣性。「質量檢測」、「專題訓練」等專欄,是根據學生層次的差異即理解能力、綜合能力的不同,設計不同等級的思考題,進行網上自我檢測。「專題討論」、「網上交流」等專欄,是為學生合作學習、交流體會、爭論問題,提供自由、和諧、民主的環境。
由於教師設計製作的網路主頁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圖文並茂、形聲兼備的學習信息資源,學生可以從網路中獲得的學習資源不僅是數量大,而且還是多視野、多層次、多形態的。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或幾本教材和參考書為僅有的信息源相比,學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選擇空間,選擇的自由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和關鍵。在網路環境下,學生可以不再被那僅有的信息源(教師或教材)牽著走,他們可從網路主頁的信息源中選擇他們所需的學習材料;學生有可能按照他們各自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和安排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網路中學習還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達和傳播相結合,學生通過他所表達和傳播的對象,使自身獲得一種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
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給學生留足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防止「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意味著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調控作用不可忽視。教師可以通過教師機及時觀察每一台學生機的屏幕信息或學生的操作情況。學生有問題時,可以通過學生機的電子舉手功能向教師提出疑問或請求幫助。教師會及時知道每個環節教學信息輸出的難易程度、數量和節奏,並做出適當的調整,使絕大多數學生易於接受。對於少數不能完全接受的學生,應採取其它措施加以彌補。必要時,教師還可以到某個學生身邊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克服思想和學習障礙,把學生的學習心理、思維活動調整到最佳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師機來控制全體學生或個別學生的操作內容與操作許可權。比如,布置自學思考題、解釋共性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網路進行屏幕廣播,讓所有的學生機畫面與教師機保持同步。
在此環節中,由於與互聯網的友情連接,個別學生有時會出現私自脫離網路主頁環境,隨意在其它系統中漫遊的現象,教師要及時進行提醒,教育他們要按要求自覺完成學習內容。
第二個環節:打造網路平台,展示自學成果。
現在高中普遍開設了計算機課程,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迅速普及,使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大大增強,不僅具有一定的文字輸入速度,而且掌握了上網、瀏覽、下載以及在網上發布信息的方法。設計編程、製作主頁也不再是個別計算機愛好者的「專利」,不少學生不僅對計算機和網路非常熟悉,而且將其作為課余學習、獲取信息、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這樣的條件下,多數學生願意在網路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大膽嘗試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製作、展示自學成果。為此我們在網頁製作中設計了「讀書筆記」、「構建體系」、「學生作品展示」等專欄,展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的學習成果,他們利用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Flash等多種工具,梳理本章節的知識要點,並根據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思維、認識方法、建立起「有別於」教材體系的「新」知識系統和「創造」出個性化的、「新」歷史知識。通過展示學生自學成果,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在這個環節中,最好和計算機老師配合,歷史老師利用歷史課布置成果展示的內容,計算機老師利用信息技術課指導製作的技術與方法。這樣做既解決了歷史課時間不足的問題,又為計算機可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演練內容,取得異曲同工的效果。在展示學生自學成果時,最好讓學生自己介紹作品的設計思路,這樣做既可以達到交流借鑒的目的,又可以讓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享受到成功後的喜悅,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
第三個環節:組織網上討論,學會合作學習。
在網路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至關重要的。在班級教學環境中交流是受時間、空間限制的。而運用計算機網路教學不但可以給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適宜環境,也可以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合作學習空間。因此,我們在設計歷史網路軟體時,特別注意將自主學習與集體活動結合起來,開辟了「分組討論」、「專題討論」、「網上交流」等專欄,讓大家圍繞某個問題展開師生間、學生間、小組與小組間,正方和反方間的網上討論、交流和辯論,使每個人(學生、教師)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相互激發學習的靈感,發揮優勢互補的作用。由於是在網路教室集體進行,還可以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當時間不足,或思維的火花產生碰撞時,也可以通過語言進行唇槍舌劍的辯論。
這一環節中,教師具有群組編制功能和實施調控功能。教師最好課前把確立的討論主題交給學生,並引導學生利用網路信息查找資料,確定自己的論點和論據,並形成電子文稿。如上辛亥革命評價的網路教學活動課時,教師提前兩周向學生布置本節活動課的教學目的、課程安排和整體思路,讓學生進行認真的准備。學生在分析、比較、歸納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形成自己對辛亥革命的認識和基本觀點,在計算機課老師配合下,利用計算機課,將其主要觀點打成電子文稿,使討論交流有的放矢。上課時,先通過瀏覽教師提供的網路主頁,進一步充實完善自己的觀點,教師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通過網上討論平台,自願進入最感興趣的窗口,對辛亥革命的積極作用、消極作用和得到的啟示三個部分,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教師在此環節中,一方面參與討論,另一方面提示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評價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本國史與世界史的橫行聯系與比較,客觀地加以分析。討論一段時間後,教師又根據學生中「成績是主要的,但也有明顯缺點」、「失敗是主要的,但也有一些功績」以及「功過各半」等不同觀點進行口頭辯論,再次激起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火花,將討論引向深入。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到辛亥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徹底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但它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使中國在政治民主化上邁出了艱難的一步,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從而對學生進行辯證、發展地看待歷史事物的教育。有時一節網路課需要解決幾個方面的認識問題,我們就採取分組討論,小組歸納整理,然後大組進行交流的辦法。這樣既可以在有效時間內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言的機會,使問題討論充分,又可以使全班認知匯總,對問題的理解達成共識。
在這種「機機交互」的活動中,討論過程成為師生間、學生間信息傳遞的互動過程。他們之間的討論與觀念的碰撞,是產生智慧火花極好契機。在這樣一個自由、和諧、民主的環境中,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協作學習,通過對他人觀點的認同與辯駁獲取知識與經驗。由此可見,網路信息的交互性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促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進行新的研究和探索,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四個環節:設置網路檢測,及時鞏固提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通過學生的作業或者課後的測驗,才能對學生掌握的知識情況有個了解。而教學過程中,准確地進行反饋和調控是取得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實現教學過程整體優化的關鍵性措施。計算機網路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信息反饋功能,網路教學軟體中可以依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適量的檢測題,教師利用網路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問題,准確地對學生當堂知識吸收的情況有個定量、定性的分析,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深入、細致的講解;對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輔導,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均有所收獲,讓每個學生的潛在才能和才華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為了能讓教師及時、准確地對學生當堂知識吸收的情況有個定量、定性的分析,我們嘗試根據計算機網路教學的特點設計網路檢測、統計兩部分:學生使用的是「檢測」部分,教師使用的是「統計」部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及時得到反饋信息,找出學生所表現的行為與行為目標的差距,並依據診測結果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輔導。
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不要強調統一進度,讓學生自己把握,遇到疑難問題,教師可以及時提示,通過「疑難導析」窗口查找有關信息。對共性的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口頭討論,教師加以點撥的方法突破難點。
最近我們還針對高一歷史期末會考復習,研製了有關中國近現代史的網路自測「百題訓練」,學生不僅可以選擇任一題開始,還可以在交卷之前任意修改;當學生交卷之後及時得到信息反饋,提交後不僅顯示完成的時間,還能顯示正確率和查找正確答案,讓每個學生對自己的答題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師機上隨機進行觀察「統計」。在學生答題的過程中,隨著學生的回答與修改,表格中對應的答案也在隨之出現或改變,這樣教師對學生的情況一目瞭然。當教師了解到全班的檢測情況後,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對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輔導,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均有所收獲,讓每個學生的潛在才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可見,反饋系統是連接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雙向交互的紐帶。
第五個環節:引導縱深研究,拓展創新思維。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現代社會要求教育要與之相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特別是互聯網的應用,又為歷史研究性學習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廣泛的交流幫助和高效適時的處理等條件。在歷史網路教學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們設計布置相關的研究性課題作為課後作業,讓學生通過網路登陸與歷史課題研究相關的網站,搜集與研究相關的資料,通過分析比較、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逐步揭開歷史的面紗,得到准確的結論,在於社會現實相結合,得出自己的認知和感受。例如:《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網路教學課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願組織起來,確立研究的課題;通過網路去搜集研究的素材;通過計算機處理分析搜集到的信息;通過社會調查和他人交流,得到他人的幫助,並通過計算機和網路展示研究成果……在這些研究過程中,學生始終以自主的精神參與,以積極的姿態開展研究。有能力的學生還在教師的指導下,製作了《「洋務運動」與「東局子的變遷」》、《辛亥革命與孫中山》等相關網站,通過校園歷史網站發布網頁,學生把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展示出來,供他人評論、質疑,從而使問題解決得更為圓滿;通過網路借鑒和交流,學生能從他人的思想中得到啟發,從而產生新的見解和觀點,找到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將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題的組織者、情感的支持者、學習的參與者、信息的咨詢者、技術的指導者。教師的責任將更大,不僅面對知識,更重要的是面對人和社會,通過參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教師自身的整體素質也得到了升華和提高。
綜上所述,網路教學基本體現了「個性化」、「協作型」、「反饋式」、「研究性」教學模式。其中:第一、二個環節中「個性化」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差異問題,體現和發展了個性化學習,有利於發揮認知主體的主動性,在人機交互的活動中,提供展示「個性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真正實現了因人而異的教學效果。第三個環節中「協作型」教學模式,側重解決較高級認知能力的培養,如落實分析、綜合、評價等學習目標,在機機交互的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問題的研究與探索,體驗合作學習、思維碰撞後的快感。第四個環節「反饋式」教學模式,側重解決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惑答疑。第五個環節「研討型」教學模式則是課堂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擴展和發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研究他們感興趣的歷史問題與社會現實問題,開拓創新思維,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這四種網路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結構發生了變化,教師的作用、學生的地位發生了變化,真正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幾乎是把學生所有的感覺器官都調動起來,用高超的技巧將學生的才智與計算機互動式多媒體技術密切結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教學時間的無效消耗,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和知識密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吸收知識的速度,挖掘了學生的創造潛力,訓練、強化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獨立探索精神。
總之,歷史網路教學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沃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習者,初步具有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並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綜合、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分析比較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研究與合作學習的態度和創新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整體素質的提高都會產生終身效應,也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改革,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這是我自己寫的論文,現已經退休了,給你可能會有用。
⑩ 如何選擇歷史研究性學習課題
」因此,許多教師和學生在談到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感覺最困難的是「發現問題」和「提出課題」。思維起始於問題,無問題則無思維;研究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是選擇課題,選擇那些值得研究又有條件研究的課題。一、選擇課題的基本原則實踐性原則。實踐是研究性學習的首要原則,學生通過提出課題、查閱文獻、討論論證、調查取證等具體的初中活動,可以鍛煉動手能力、驗證思維、體驗情感。近年國際教育界滸的一句話也正好說明了初中性在研究性課題中的地位:你聽來的會很快忘掉,你看見的就能記住,你做的就能學會。實用性原則。亦即意義性原則,課題設計必須注意實用價值,研究性學習的實用價值體現在解釋疑問、幫助學習、指導生活、為決策提供參考等。課題提出要防止簡單化的傾向和糾纏於一些無意義的問題,如「西安事變發生在哪一天?」「袁世凱究竟長有幾根胡須?」等問題。課題設計實用性原則符合教育學中學習利益驅動原則。只有研究自身感興趣並且認為有價值的課題,研究者的探索熱情才會進步,同樣,只有真正有價值的課題,才有研究的餘地和給學生鍛煉提高的可能。可行性原則。課題切忌大而深的問題,中學生的特點、學習時間、佔有資料和研究手段等限制決定了他們的研究要量力而行,切口小、有一定深度、易佔有資料、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的課題較適合中學生。如都是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研究文化大革命對家庭的影響肯定比研究文化大革命對世界的影響更具可行性。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首先在於直接參與來源、范疇的多元性,它既可以是學生提出,可以是教師提出,也可以是社會人士提出;它可以是課本知識的拓展,可以是課外知識的開拓,可以是歷史實踐活動的設計和開展;它可以是具體歷史的挖掘,可以是純理論的探討,可以是社會調查,還可以是模型製作等。其次,開放性原則最重要的表現為學生自主選擇申報哪個課題。發揮學生在設計、選題時的自主性,課題開放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和批判思維。二、選擇課題的基本方法(一)質疑思維法在歷史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或用已經掌握的正確知識,或應用本朔查原著的手段,或應用理論分析,對疑竇進行分析,對誤點進行羋,對疵點進行解析,從而表達自己正確的見解。比如歷史書上曹操同戲劇舞台上的曹操有很大差別,曹操為何被醜化?從何時被醜化?在普通百姓心中究竟是什麼樣的?老師可以把有興趣的同學組織起來,成立課本釋疑小組,經過一兩年的研究,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二)視角轉換法避開常用的方法,另闢溪徑,創造性的進行思維,用全新的觀念和角度研究問題,往往得出新穎而獨到的見解。其常見的方式有:一是反向立論。即認為言之有理而加以接受。二是學科滲透,應用美學、哲學、心理學、法學、經濟學等角度來研究歷史。比如我國傳統上將葉名琛描述為「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總督」,一個學生在參加拓展性選修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