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故宮的歷史多少年

故宮的歷史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1-03-05 20:12:31

⑴ 故宮經歷了多少年的歷史

截止至2019年九月九日,故宮經歷了599年的歷史.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1)故宮的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午門後有五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

坤寧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於火,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屢遭焚毀,多次重建。

北京故宮作用價值:

故宮博物院的創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勝利,是對復辟勢力的一次致命打擊;其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業績。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舉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博物館是以文化教育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實物的機構。將作為君主法統象徵和僅供皇帝觀賞享用的珍貴文物,變為全民族的共有財富。故宮博物院成立時,就制定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章程》。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關博物館的法律,後來又頒布了《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這兩份文件在故宮博物院的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標志著博物院已由草創走向成熟,也是中國博物館事業走上正軌的開端。

⑵ 故宮的歷史有多久

  1. 歷史: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始建。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2. 簡介: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它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9萬平方米,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周圍築有十米多高的城牆,並有一條寬五十二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了「城中之城」。宮殿建築均是鑽石結構、黃金瓦頂、大理石底座。

⑶ 北京故宮是歷時多少年建成的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是中版國古代建築最高權水平的體現。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其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故宮。從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將末代皇帝溥儀趕出故宮,結束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統治,故宮一直是中國統治階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後經歷了24位皇帝。

⑷ 北京故宮歷時多少年建成

14年建成。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歷時14年建成。北京故宮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 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辟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它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

(4)故宮的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費時約十四年。如果從1420年開始算起,至2019年已經有599年的歷史。

永樂皇帝明成祖雖然是明朝很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但皇位的來歷卻不光彩。他每日戰戰兢兢,想要遷都北京,建造屬於自己的宮殿。便開始派他的心腹親信們奔赴全國各地,為這項巨大工程做准備。

他們中有工部尚書宋禮、吏部右侍郎師逵、戶部左侍郎古樸,他們去往四川湖廣等地的群山峻嶺,去開采楠木,但這過程是艱難而又充滿危險的,死於其中的數不勝數,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⑸ 故宮有多長時間歷史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⑹ 北京故宮有多少年歷史了

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距今591年

⑺ 故宮有多少年的歷史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至今已有591年的歷史了。

⑻ 北京故宮多少年歷史

故宮(Palace
Museum,Forbidden
City)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俗稱五鳳樓。其平面為凹形,中有重樓,重檐廡殿頂,兩翼各有重檐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清代皇後去祭先蠶壇前,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准備情況。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明時為皇後住所。清代改為祭神場所。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⑼ 故宮到現在有多少年歷史了

到2019年為止總共是599年。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9)故宮的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故宮原名紫禁城,本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隨著1949年解放,這里就成了故宮博物院,供遊客進行游覽和參觀。

倦勤齋是乾隆晚年居住的地方,看這九間房子的名字「倦勤齋」就知道,乾隆用「齋名」明確地告訴世人,這里是休息的地方。

乾隆為了讓自己的晚年能夠住得舒服一點,他就讓京城最好的工匠,將倦勤齋裝修成了江南的格調,郎世寧的徒弟還在倦勤齋的天棚,牆壁,全都畫上了通景畫,技藝高超的工匠還用「竹簧」的工藝,讓倦勤齋處處充滿了精美絕倫的竹雕。

為了打破現代工匠,無法修復清朝的通景畫和「竹簧」工藝的「魔咒」,故宮的工作人員和民間工藝品大師展開了攻關合作。經過他們兩年多的不懈試驗,艱苦修復,倦勤齋終於舊貌換新顏,關閉了幾十年的房門在2008年打開,開始接受遊客們的參觀和品評。

雨花閣是清朝皇帝禮佛的地方,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成,裡面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這里不開放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雨花閣中,有一座非常珍貴的城壇。城壇是藏傳佛教的至高聖物,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說法像。

第二個:因為事關佛教佛事和佛法,故此,還是請遊人遠離,讓這里以清凈為主。第三個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雨花閣的第四層供奉著三尊歡喜佛,這個有些不適合參觀。

故此,雨花閣才遲遲也未開放,不過聽故宮方面的口氣,雨花閣一旦條件合適,也會適度地限制遊人,並向社會開放。最後一個沒法開放的地方就是三希堂。

⑽ 故宮有多少年的歷史

故宮1420年建成,到現在(2019年)已經599年了。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0)故宮的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故宮的主要建築:

1、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2、中和殿

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屬於明清傳統宮殿建築。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

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極殿為中和殿。

明清兩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大型慶典前在此休息准備。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慶典的官員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參與慶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農壇祭典時,皇帝都會先到中和殿閱讀寫有祭文的祝版,查看親耕用的農具。在參與天壇、地壇、社稷壇、太廟的類似活動前,皇帝也會在這里閱讀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譜。纂修工作完畢後就會在中和殿上舉行儀式,送呈皇帝審閱。給皇太後上徽號時,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閱讀擬好的奏摺。

有時候皇帝也會在這里召見官員或賜食。

3、保和殿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是明清傳統宮殿建築,屬於北京故宮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築。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幾經焚毀、重建。現存主體梁架仍為明代建築。

保和殿於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後、皇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及每科殿試等均於保和殿舉行。每歲終,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以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

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至順治十三年(1656年),順治帝福臨曾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大婚亦在此舉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時稱「清寧宮」。二帝居保和殿時,皆以暫居而改稱殿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故宮

閱讀全文

與故宮的歷史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