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天鎮縣磚窯村有多少年歷史

天鎮縣磚窯村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5 19:23:29

㈠ 天鎮縣袁家河有多少年歷史

新名字只有20年歷史。

㈡ 臨清的具體位置在哪有什麼好的歷史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於北緯35°47'~37°02'和東經115°16'~116°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38個,約有6.73萬人。市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49畝。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2001年末,全市企業單位1219個,事業單位1481個,機關單位1010個,全部單位在崗職工人數為325020人的。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㈢ 求一本有關歷史題材的書籍的讀後感(500字左右)

世界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了書也就沒有了人類的文明與智慧。自從讀了這本《世界上下五千年》書後解開了我心中的許多疑惑,比如說:「三皇五帝」是哪八個皇帝?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是:伏羲、女媧、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少皞、太皞。
這本書里有許多歷史事件和許多歷史人物,他們有著不同的風格:言而有信的晉文公、賣國賊秦檜、狡猾的李林甫、虛心的孔子、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穩坐釣魚台的姜子牙、知錯就改的廉頗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機智的管仲,公元前663年,北方燕國派來使者向齊國求援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了,齊桓公徵求管仲的意見,管仲說:「山戎經常騷擾中原,是中原安定的一大隱患,一定要征服他。」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後發現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追蹤的時候又被敵人引進了圈套。茫茫無垠的黃沙,讓人人不清東南西北,大對人馬怎麼也走不出去。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管仲想出了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前面帶路,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齊桓公雖然將信將疑,但也沒有其他辦法,就叫人挑了當地的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面走,大隊人馬跟在後頭。這幾匹老馬果然走出了迷谷,並且打敗了山戎,他表現出來的鎮定、機智、智慧,讓我感到敬佩
我最不喜歡的歷史事件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繼《南京條約》簽訂以後,英國人越來越不滿足他們已經獲得的權利,總是千方百計尋找借口,想謀求更大的好處。於是他們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不久別的國家也趁機派兵入伙,咸豐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看到富麗堂皇的宮殿園林,眼花繚亂的侵略軍馬上開始了瘋狂的劫掠。接著聯軍司令部下達了可以「自由搶劫」的通知,一萬多名英法官兵你來我往,爭相入園,各個滿載而歸。把園內珍藏的許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畫、鼎彝禮器、金珠珍品、銅瓷古玩搶走。這還不算,他們認為只有把著名法國大文豪雨果在寫給布特勒上尉的信中描寫「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圓明園燒毀才是對中國皇帝產生最大的震動,才能達到並滿足他們的無理要求。於是他們手持火把,在圓明園到處放火,園內的三百多名太監、宮女和工匠全部葬身火海,這座巨大宮苑烈焰沖天三日,余煙月余不息。火燒圓明園後,英法聯軍又威脅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內,將皇宮也予以焚毀。腐朽無能的滿清政府馬上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北京條約》,換得侵略者的撤退。
《世界上下五千年》記載了成千上萬的古代發生的事情,讀了這本書我增長了不少知識,了解了許多成語故事的由來,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深深感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這樣,將來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

讀《上下五千年有感》
我讀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裡面有許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驚心動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無窮。在那麼多的小故事中,有幾個故事我印象最深。比如,《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劉備三顧茅廬》等等。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說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卧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僕,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痹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後,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嘗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和復興越國的雄心。他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這樣做,真是難能可貴。經過自己的頑強毅力,勾踐終於打敗吳國。勾踐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奮發圖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劉備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聽徐庶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前二次去請,諸葛亮都不在家。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出山後,關羽、張飛說:「諸葛亮能有什麼本事?」劉備聽了以後說:「我得了孔明,就像魚得了水一樣。」關羽和張飛聽到劉備這么說,也就不再說什麼了。果然,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場戰役劉備就大獲全勝。從中可以感到劉備求賢若渴,很敬重諸葛亮,前兩次去隆中拜訪他,可他都不在家,劉備還要第三次去拜訪他。見了諸葛亮在睡覺,他一聲不吭,一直等到諸葛亮醒來才和他談話。
在《上下五千年》里還有許許多多這樣有趣動人的故事,有興趣的話可以買來看看哦!

讀《改革開放有感》
概括地說,改革開放,我們「改」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直觀地考察我們的現實社會,經過改革開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從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看,早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經濟體制看,已經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從出發點看,過去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現在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

在全黨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後,通過改革開放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以上五個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要素。

這樣一些重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和社會成員帶來什麼呢?

首先是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是7100億元(見十二大報告),到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1.09萬億元,即使扣除價格上漲因素,也增長了幾十倍之多。我國的經濟發展之快,被國際輿論視為奇跡。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進入歷史新時期的時候,我國大約九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口竟有2.5億之多。現在,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還留下一個不小的尾巴),廣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顯改善。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實,不必一一列舉。

綜合國力大幅度增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增強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變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壯年文盲已基本掃除,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學的毛入學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過去年代存在的那種個人迷信、思想僵化狀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人們敢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大大增強。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呢?以上這些,就是現實存在的、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年,鄧小平曾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8頁)回過頭來看,確實是這樣。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實踐和歷史的角度看,改革開放,其意義決不亞於民主革命時期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特別要強調的是,生產力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准。

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的路線是正確的,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體現

但是,國際國內都有人認為,改革開放搞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或者說,中國現在是共產黨領導的資本主義。有人甚至想當然地列出幾條,作為標准,對照現實社會,指責改革開放偏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這里涉及到一個老問題,就是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丟開老祖宗,隨心所欲地發議論。那麼,什麼是科學的社會主義呢,老祖宗是怎麼說的呢?

馬克思和恩格斯著重在經濟方面講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從經濟上分析和判斷社會性質是唯物史觀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滅資產階級的私有制,由社會佔有生產資料。恩格斯強調:社會主義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於,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組織生產。(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4卷第693頁)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公有制」與「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兩個概念在同一意義上使用,但這兩個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體實現形式決不限於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要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總量。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提出了這個要求,以後他們又不斷地闡述這個思想。

「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3卷第633頁)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強調,他們的理論是活的行動理論,而不是必須機械照搬的教條,這些基本原理的具體運用,完全取決於人們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就是說,要從各國的實際出發。

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頁)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講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的思維方法,是列舉幾條特徵,來判斷社會主義,而不善於從基本思想的高度、從本質的高度理解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我們認定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我們強調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為本。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較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由於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特別要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用中國語言表達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應當提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

應當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更多更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從消滅了剝削制度、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及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看,都屬於科學社會主義的范疇。但是,由於在指導思想上對什麼是社會主義認識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中確有不少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概括地說,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純」的所有制、計劃經濟體制、以階級斗爭為綱、高度集權。通過改革開放,這些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有的相當徹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變。總之,我們的改革開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國實際的東西,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東西,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重道遠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轉變還遠遠沒有完成,我們的改革開放任重道遠。

觀察我們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秩序還不夠規范,市場的發育程度還比較低;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還有殘存,舊體制的思想、觀念、習慣、活動方式、領導方法還存在,等等。還要看到,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還存在一些非社會主義的東西,這主要是指封建主義的殘余影響。鄧小平曾指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現象、家長制現象、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這些弊端都帶有封建主義色彩。最近揭露出來的山西黑磚窯,是比封建主義還要落後的東西,帶有奴隸制的色彩。以上這些,其性質都是非社會主義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總體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誤失衡。現實社會中的各種關系,最基本的是經濟與政治、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的關系,而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不夠協調,經濟體制改革邁出了幾大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政治體制改革卻是碎步緩行,進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沒有削弱,還有增強之勢。目前存在的民生問題突出,貧富差距拉大,為富不仁現象增多,丑惡現象陳渣泛起,社會風氣敗壞,腐敗嚴重等問題,都同政治體制改革不到位有關。

目前改革處在關鍵階段,問題很多,矛盾復雜,難度很大,各種議論紛起,我們要下最大決心,拿出民主革命時期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那樣的決心、氣概和魄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我們體會到,從舊體制轉變為新體制,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轉變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確實是一場革命。在改革進程中,困擾改革者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姓資姓社」的問題。改革從起步時起,就有人指責是走了資本主義道路;改革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姓資姓社」的爭論。

鄧小平針對「姓資姓社」的爭論,明確指出:「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2頁)這就是有名的「三個有利於」標准。「三個有利於」標准不僅是實踐標準的發展,更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三個有利於」標準是鄧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個有利於」標準是廓清「姓社姓資」迷霧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領導幹部所說,這些年,我們就是靠「三個有利於」標准壯了膽。

堅持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以「三個有利於」為判斷標准。我們看到,有的文章談論改革,洋洋萬言,引了不少鄧小平的話,但就是不講「三個有利於」標准,真是咄咄怪事!不贊成「三個有利於」為判斷標准,必然要另立判斷標准,這是挑起「姓社姓資」爭論的習慣做法。實踐已經證明,離開「三個有利於」標准談改革開放,很可能南轅而北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頭腦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㈣ 溱潼磚窯有多少年歷史

據嘉慶年間的《東台縣志》:唐王李世民到海陵建城時,就出現了溱潼磚瓦業。到清代時,溱潼磚瓦業以初具規模。上世紀30年代,溱潼磚瓦業達到鼎盛時期。
如果從唐代算起的話,溱潼磚窯應該有1380多年的歷史。

㈤ 山西省最北的天鎮縣的歷史

天鎮縣位於山西省最北端,地處山西、河北、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境域面積1635平方公里。自秦漢以來,已有兩千多年的置邑歷史。這個地方,雖然經濟在歷史上一直處於弱勢,但由於其區位和地形優勢突出,是中原與北域的天然分界線,使得歷代中原王朝在此不斷築城、築堡,設軍、設衛,與北方少數民族分疆對壘。天鎮因此得以「邊城」的稱號,擁有了長期的色彩斑斕的邊塞史,也繼承了大量寶貴的邊塞文化遺產。 長期的邊塞歷史 談到天鎮的過去,人們常說:「先有新平堡,後有天鎮城。」新平堡是天鎮縣北部的一個村莊,作為軍事要塞,它最晚在西漢時已修築。而「天鎮」第一次在歷史上出現是在1646年(清順治三年),朝廷將當時的「天成衛」「鎮虜衛」合二為一,稱為「天鎮衛」。隨著民族的融合,國家的統一,1725年,(清雍正三年)牞「天鎮衛」改為 「天鎮縣」。由此可見,天鎮縣是由一個軍事基地慢慢發展起來的。這個基地的作用,早在戰國時就得以發揮,趙襄子擁有代郡後,這里就為趙國的北部邊疆。趙武靈王之後,歷代中原王朝更是不斷固防,阻擋南下入侵之敵。唐朝在此設立了天成軍。到了明代,這個基地的規模和作用發展到最大,被稱為三晉北門之鎖鑰,東路最沖,是大同鎮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朝廷在天鎮設有大同東路和新平路,僅天成衛和鎮虜衛合計駐將士一萬多人,各個城堡也都有駐軍。鎮不僅是軍事要塞,而且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交通要道,明隆慶年間,朝廷在新平西部設西馬市,為對外貿易口岸牞除了與北方少數民族貿易外,還與中亞、西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貿易。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爾丹凱旋曾駐蹕此地,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慈禧攜光緒皇帝西逃也曾途經此地,並分別留下一段發人深思的傳說。長期的邊塞歷史,還為天鎮造就了大批的軍事人才,歷史上武進士、武舉達70多人,大小軍官數不勝數。明代高策,官薊州中路副總兵,不僅任天成衛指揮和署都指揮僉事時戰功卓著,還曾於1592(萬曆二十年)和1596年(萬曆二十四年)兩次赴朝鮮抗擊倭寇,收復失地。去世後,萬曆皇帝命禮部設壇祭奠,追封都督同知,追贈祖父四代官至一品。兩千多年間,在這塊土地上,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反復地對抗、碰撞、交融,發生在這里的大小戰事數不勝數。據史志記載,僅嘉靖十四年到嘉靖三十三年,就發生戰爭八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古代天鎮的歷史主要是一部邊塞史、軍事史。 豐富的邊塞文化遺產 天鎮的邊塞文化遺產主要分三個部分。首先是邊塞遺址。主要由長城和城堡組成。現存最早的長城是漢長城。位於平遠堡與河北懷安縣西洋河交界處,南北走向,長約5000米。還有北魏長城遺址,現僅存殘跡和基礎,從新平爾經大營盤到平遠頭明長城南側,長約6000米。明代長城保存最為完好。境內明長城是萬里長城進入山西的第一段,從河北懷安進入雞鳴聞三省的平遠頭,向西南一直延伸至陽高縣十九墩,全長68.5公里,其中現存完整的牆體33公里。境內長城為土築,一般高6-10米,寬5-8米,每隔百米左右置一敵台,台高15米左右。李二口長城是保存最好、最具觀賞價值的一段。冬天的大雪過後,遠遠望去,白茫茫的山野中,長城像一條黃色的巨龍從東向西逶迤而去,蔚為壯觀。沿著長城,共分布各種墩台190多個。這些墩台,根據距敵位置遠近、大小、功能等分為大邊墩台、二邊墩台、腹里接火墩、火烽墩、火路墩等。除了長城和墩台,還有眾多的堡寨。明正德《大同府志》載,正德八年(1513)年,天成衛下設43個堡寨,鎮虜衛下設26個堡寨,其中的瓦窯口堡、樺門堡、保平堡、永嘉堡、新平堡、平遠堡、鎮口堡、鎮寧堡和天鎮城為當時大同鎮72城堡中的八堡一城,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這些城堡,有的是磚砌,有的是夯土,大的駐兵一兩千人,小的駐兵二三百人。查閱天鎮的地名,除了叫「堡」的村子多外,叫「口」的村子也不少,水磨口、榆林口、白羊口、馬市口、平遠口、瓦窯口等。長城、城堡、墩台和天然的峪口共同構成了一個功能完備、有機統一的戰略防禦體系。其次是具有邊塞風格的建築和器物。這些文物充分地體現了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徵。最典型的是關外巨剎慈雲寺,該寺初建於唐代,原名法華寺,遼代和明代分別進行了重修。廟宇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特別是一對鍾鼓樓,為上下二層圓形建築,形似北京的祈年殿。將遼、金、元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精華與漢文明巧妙地融為一體,為全國之獨有。1955年夏家溝出土的黑釉剔花壇,器身黑釉,剔有灰白色胎的蓮花、卷雲紋,造型素雅大方,是遼瓷的代表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故宮博物院收藏。第三是漢墓群。有沙坡梁漢墓群、平遠堡漢墓群、張西河漢墓群,現存封土堆50多冢,經測定,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為東漢時期戍邊將士墓。此外,還有明代驃騎將軍於韶庵墓,清薊鎮副將羅光乾、高策墓等。2006年,慈雲寺和沙坡梁漢墓群雙雙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㈥ 天鎮縣袁家夭村歷史上多少年

在歷史上的他的歷史的話,也就是300來年

㈦ 快遞能不能到這個地方,河北省邢台市寧晉縣賈家口鎮黃兒營村磚窯

寄快遞問一下,郵政至少會郵到離你最近的那個分部,但相對慢

㈧ 天黎高速是哪兒至哪兒

天鎮—黎城

左權至黎城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三縱十二橫十二環」東縱天黎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主線長78公里,2013年4月開工建設,2016年5月交工驗收。項目起點左權縣東北遼陽鎮殷家莊處,接邢汾高速公路左權樞紐,

終點在黎城縣北停河鋪鄉元村處接長邯高速公路黎城北樞紐,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准,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24.5米,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一I級。

(8)天鎮縣磚窯村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左權至黎城高速公路全線共有特、大中小橋60座、通道77道、涵洞89道、隧道10座,橋隧比例40%。全線設收費站3處(左權東收費站 · 桐峪收費站 · 西井收費站)、

服務區2處(左權南服務區、黎城服務區)、停車區1處(黃崖洞停車區)、治超檢測站3處(左權東治超檢測站、桐峪治超檢測站、西井治超檢測站)。

左權至黎城高速公路途徑革命老區晉中市左權縣、長治市黎城縣的7個鄉鎮、49個村。沿線有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左權將軍紀念亭、板山、黃崖洞風景區等重要旅遊資源,是享譽全國的紅色旅遊之鄉;

有煤炭、鐵礦、鋁礬土、鉻鐵礦、藍晶石、石灰岩、石英砂、蛭石、鉀長石、磷礦等礦產資源;還有核桃、花椒、柿子、棗等豐富的農副土特產品。長期以來,交通閉塞,特別是缺少高速公路而成為制約沿線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修建高速公路、實現內通外聯成為沿線群眾的期盼。

㈨ 崇文塔的歷史有哪些

陝西崇文塔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咸陽城北32公里處涇陽縣崇文鄉(現位於崇文鎮崇文中學後操場)。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在李世達倡導主持下,由南京鎮江工匠官施工,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竣工。塔身13層,高87.218米。根據八卦懸頂的古建築原理設計,塔基至塔頂全用青磚砌成。為八棱形,底邊長9米。底層為重檐式,在南向塔門上刻有"崇文寶塔"4字。最高層為城堡式塔垛,以銅葫蘆收頂。1979年在塔頂部發現8尊銅佛像、菩薩像和天王像等,造型逼真生動,為明代珍品。 據《鐵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眾記》碑文記載,該塔為倡導涇陽、三原、高陵三縣學童努力向學而建,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耗時19年,至萬曆三十六年(1608)竣工,修塔人為明刑部尚書、本縣人李世達。咸陽涇陽崇文塔簡介 崇文塔坐落在涇陽縣城東南10公里的崇文中學內,巍然矗立於涇河北岸。該塔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每年修建一層,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竣工。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文塔身13層,高817米,系根據八卦懸頂的古建築原理設計、每層都是八卦懸頂收頂,由塔底至塔頂全用青磚修建。全部塔身均為八棱形狀,底層每邊9米,周圍共計72米。每層各有四個窗,每層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佛龕中置明代石佛像,或立或坐,形態不一,極為精緻生動。二層內部鑄有金屬站立佛像一座。底層是重檐式,南向塔門上刻有"崇文寶塔"四字。由塔內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頂,每層內外均可游覽。最高層周圍築起城堡式的城垛,如天氣晴朗登塔可以望見西安和華岳、驪山景色。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為群眾登塔會期,熙熙攘攘,十分熱鬧。1、交通:咸陽乘2路公共汽車到涇陽,西安、咸陽乘汽車到涇陽縣城。2、門票:3元3、開放時間:9:00~18:00 【歷史】
崇文寶塔位於涇陽縣城東南10公里的崇文中學院內,是中國至高磚塔,歷史久遠。此塔距今約360年,為國內保存最好的磚塔之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文管所和專人保護。
崇文塔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由涇陽人尚書李世達倡導主持,南京鎮江工匠官施工所建,萬曆三十三年(1605)竣工。屬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層,總高度83.218米,根據八卦懸頂的古建築原理設計,從塔下至塔頂全部用青磚修建。
【結構】
崇文塔身13層,屬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高83.218米,系根據八卦懸頂的古建築原理設計、每層都是八卦懸頂收頂,崇文塔由塔底至塔頂全用青磚修建。全部塔身均為八棱形狀,底層每邊9米,周圍共計72米。崇文塔每層各有四個窗,每層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佛龕中置明代石佛像,或立或坐,形態不一,極為精緻生動。二層內部鑄有金屬站立佛像一座。底層是重檐式,南向塔門上刻有「崇文寶塔」四字。由塔內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頂,每層內外均可游覽。最高層周圍築起城堡式的城垛,如天氣晴朗登塔可以望見西安和華岳、驪山景色。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為群眾登塔會期,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全部塔身為八棱形狀,底層每邊九米,周圍共計72米,每層各有四窗,每層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佛龕內置明代石刻佛像或坐或立,形態各異,極為生動。二層南向塔門刻有「崇文寶塔」四個字,為國內磚塔之最,由塔內可曲折攀登,直至塔頂,每層內外均可游覽。崇文塔整體塔身全部用青磚修建,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門四龕,龕中置或坐或立、形態各異、造型生動的明代石刻佛像。塔內有磚砌台階,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頂。每層塔檐有數層巨磚疊折外伸,形成一米余寬的腰檐平台,以供遊人巡迴遊覽。各層斗拱,磚檐椽頭,以特殊磨製磚件拼裝,榫卯相扣,嚴絲合縫,並有磚雕各式各樣的花紋,極為壯觀。每檐角掛有風鈴,晨曦月夜之中,風鈴叮咚作響,更為古塔增添了神韻。最高層周圍築有城堡式城垛,當天氣晴朗時,遊人們憑垛遠眺,巡視八方,可遠望八水繞長安、驪山晚照之盛景,更可觀歷歷在目之涇、渭二河。塔頂原有銅盆一口,盆下置有各型迥異銅佛像8尊,可惜的是銅盆在關中大旱中1929年後被人擊破竊走,小銅佛像也於 1980年被當地小孩子挖出賣銅,幸被縣文化單位發現贖回,現存於縣博物館。過去,最高層曾長有數株常綠柏樹,現在已無,第13層即塔頂,系以5米左右之高銅葫蘆收頂,頗為雄偉壯觀。
【傳說】
據說明朝第十二代皇帝萬曆的寵妃倩倩死了,皇帝聽說她的精靈飄到了蓬萊島,於是傳見工部李尚書,讓他在離京二十里處,修座高三十丈的「望仙塔」。
這李尚書名崇文,原籍涇陽縣。居官二十多年也末還家,時常思念家鄉。今聽要離京(涇)二十里建塔,自然有說不出的高興。忙帶夫人、女兒星夜趕路。回鄉後,尚書將建塔之事曉喻州、縣籌集銀兩,就立即著手選址,清基。附近百姓聽說李尚書為涇陽造塔,人人歡喜,爭著募捐,在涇陽縣南數十村莊,建起磚窯(這一帶後稱窯坊),又有村子專門為建塔磨米面(後稱該村為磨子村),數日之間,能工巧匠紛紛而來。
正當運石開基之時,尚書被宣進京,以誤領旨意,改「京」為「涇」引起萬曆震怒,遂被問斬。消息傳到家鄉,涇陽人沒有一個不為尚書掉淚。這時匠工中有人說:「如今尚書被害,磚石堆了一河灘,不如乾脆為尚書建座紀念塔。」大夥集於尚書村,你一言,我一語,要夫人拿主意。尚書有一女兒,叫翠雲。翠雲小姐正在痛不欲生,聽到鄉親們的議論,她的心被掀動了。她想,父親已是不能復生,不如趁著鄉親的心意來完成父親的願望,給家鄉建一座塔。她拜別母親,換上男裝,自稱為尚書公子,大方、灑脫的風度幾乎讓人辨認不出。她暗暗對天發誓,塔不建成,不著女裝。就這樣,涇河灘上,又熱鬧了,運料的、挖基的,人山人海。翠雲好不忙碌,她不時在人群中穿來穿去。這一天開基地方出現難關,只見塔基已挖下三丈多深,下面全是流沙、淤泥,這樣的地質怎能撐起二三十丈的高塔?翠雲不禁犯愁起來。翠雲扮男裝建塔的精神感動了九天玄女,她給翠雲託了一個夢說:「你建這塔,高出世間,涇河灘地恐托不起,特為你召金家八弟兄,他們每人一方,作為基石,這下可萬元一失。」翠雲起身一看,坑內果然金光耀眼,忙令眾人下坑清除淤泥、流沙,下邊便見一塊八邊青石,周方五六丈,上有八尊銅樣的、尺來高的人,石盤中央,刻有四句詩,是:「天心民心,建塔涇濱,孝女感天,名塔崇文」。大夥一看,老天相助,一個個格外賣力。日月迅速,不覺已是七年,塔建了七層,離原計劃還差四層,原來的銀兩已經將要用完了。翠雲變賣家中房產,鄉人也紛紛捐銀,還是入不敷出。翠雲小姐一急之下,自己改換道姑行裝,走遍關中募捐銀兩。後不到六年就建成了十三層,比原定還多了兩層。接著又在崇文寺塔下的翠雲庵正殿內塑了尚書泥像,還特地為九天玄女在塔頂建立金身。
崇文塔建成慶賀之日,涇陽東面,崇文塔周圍,簡直是人山人海,大夥歡歌起舞快樂無比。後來,便把塔北一村起名永樂(現為永樂鎮)。【現狀】
那個萬曆帝,當日為與愛妃魂靈相見,卻振起子關中民心,修成這拔地三十丈的奇塔,為陝西一大奇觀,塔名崇文塔。每年塔會,遊人不絕,人們憑高望遠,長安、咸陽、華清、溫泉、太白、驪山、昭陵、乾陵全然可見,景象實為壯觀。

閱讀全文

與天鎮縣磚窯村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