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歷史的形成
從以前的事件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熟知的古代事情,就是歷史的形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嘻嘻。
『貳』 形成北宋歷史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北宋從宋太祖時實行的一系列加強君權的措施導致了積貧積弱的狀況
『叄』 歐洲歷史和中國歷史之間有什麼不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歷史圈子有極端人士這樣總結,說歐洲史就是世界史。而中國歷史一直在重復著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間的權力游戲,是一個與世界隔離的文明。而再看看歐洲史,從亞歷山大遠征印度,到十字軍東征,奧斯帝國的建立。中間還穿插著蒙古大軍的入侵,阿拉伯文明的崛起,匈奴勢力的擴張。到了後來,歐洲還搞起了黑奴貿易,到了近代,還有海外殖民地的建立以及八國聯軍進中國……可以說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和歐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到了近現代以來,歐洲啟蒙思想以及工業運動又引領了世界,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無論歐洲歷史也好,中國歷史也罷,都已經是過去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沒必要人為地分一個高低貴賤。我們只要從這些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來為我們今後的發展做打算就可以了。即使歷史上那些事情都是假的,又有什麼關系呢?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不需要專心鑽研歷史的真實性,我們僅僅從這些故事中,讓自己理性起來,擺脫狹隘和單調,就可以了。歷史不是用來吹噓的,是用來思考問題的,但今天有幾個人願意靜下心來思考歷史問題呢?
『肆』 歷史:漢族是如何形成的
所謂中華民族或者華族者,在古代是專指漢族的。漢人血統基本上屬於亞洲蒙古利亞人,而影響漢人血統的主要是四大民族:古漢人,即秦漢時代漢人,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韃靼人,主要包括匈奴人、蒙古人,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當然,關於匈奴人的語言問題,很多人還有不同的看法;東胡,主要有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古越人可能有馬來亞語系,也可能有漢藏語系。從相貌、體質上看,古漢人方臉,面貌中正;韃靼人圓臉,面龐較大、粗放;東胡人長臉或瓜子臉,前額大,鰓及下巴較窄,小眼;古越人膚色稍黑,眼球突出,體毛少。所以今天漢人相貌千變萬化,有人博眾家之長,俊美;有人集眾家之短,醜陋。
此外,漢人血統中還有大量的同屬漢藏語系的羌、氐、黨項血統,有部分不知源頭的白人血統(1019537兄認為古漢人中的白種成分源自在亞歐草原上游牧的伊朗--印度種雅利安人,在此表示感謝),以及部分突厥血統,極少量黑人血統。
不妨從上古時代開始,大約在4500年前,黃河流域出現了兩支比較發達,人口眾多的文明,一支是居住在黃河下游的九黎部,是漢藏語系,語族不詳,首領蚩尤;一支是黃河中游的諸夏部,屬於漢藏語系漢語語族,首領炎帝。九黎部善於製造和使用金屬武器,民風剽悍。而黃河中游一帶由於自然條件適宜,土地豐沃,農耕業發達,民風文弱。兩大部族勢均力敵,時常發生戰爭沖突。
黃帝部是諸夏的一支,屬於漢藏語系漢語語族,居住在西北,生存環境相對惡劣,造就了他們尚武的民風。他們不服炎帝的旗號,由黃帝率領南下,擊敗了炎帝,成為諸夏部的首領。因為炎黃部族本屬於同一族系,故而並沒有像同一時期的民族征服一樣產生滅絕性的屠殺,而是實現了真正的融合。黃帝得勢後,在部族內部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內部的聯合和整頓,擴大部族首領的權力,安定農業生產,擴張軍備,使諸夏部族得到了很大發展,形成了今天所謂的"華夏"先民。化,就是華美、華麗的意思,夏,是廣大的意思。"華夏"可以理解為穿著華麗衣服,住在廣闊大地上的人。
黃帝整頓華夏以後,開始與九黎部發生沖突。九黎雖然不如華夏發達,但他們擁有先進的金屬武器,連續九次與黃帝大戰。黃帝卻從這些戰斗中總結出一些用兵的法則,最終一舉擊敗九黎,殺死蚩尤。迫使黎人南遷,從此,夏族人周圍便不在有強勁的,威脅民族生存的對手,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夏人將四周落後的民族和地區稱為蠻、夷、狄、戎。蠻、夷、狄、戎不是指某一個民族,而是生活在華夏族周圍的相對落後的民族們的統稱。
蠻,有南遷的漢語族即華夏系諸族,也有黎人南遷的一部,是後來楚人和苗瑤彝侗人的先族。夷,有東遷的漢語族即華夏系諸族,也有黎人留守故鄉的一部。狄,一部可能是韃靼人的祖先,也有一部分白人,可能是突厥人的祖先。戎,有諸夏留守故鄉的一部,可能也有一支閃米特人或者閃米特與土著黃人的混血後代,也有可能是與突厥先祖同源的一支白人或混血部族。
對四周落後民族,夏人採取了相對寬松政策,不是一味屠殺或武力征服,而是將夏人分封到各處做國君,實行"華君夷民"政策。約4000~4200年前,夏人基本上取得了黃河流域的統治地位,並擴張到長江流域。此時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理的水害,而且將夏人的統治區域劃分成為了九個行政區,即"九州"。夏人開始與周遍民族融合。大禹與其子啟建立了夏朝。
夏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持續了500年左右,直到公元前16世紀,生活在東方的華夏族的一個分支,也可能是夏人與黎人的混血後代的商人推翻了夏人,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殷商。從此中國社會進入了繁榮的青銅器時代。商人的統治維持了500多年,這500多年間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飛速提升,發展了比較成熟的漢語族的文字系統,同時農業、手工業、商業、藝術有了長足發,軍事上開始大量使用馬拉戰車。東方的黎人在與夏人對峙融合的1000年中一直處於下風,在不斷的反省與學習中他們的民族習性發生了質的飛躍。但被打散的黎人無法憑借一個分枝與整個夏人集團對抗,他數百年後,這些黎人便與夏人融合了,融合奠定了中國社會文化的基礎,為後來漢民族的形成創造了各種有利的條件。
夏人與黎人之間對峙從上古開始,到公元前10世紀左右,持續了1500年或更久遠。這兩大民族的對峙非常獨特,具有鮮明的東方色彩。雖然也有戰爭爆發,但雙方總體上卻能和睦相處,誰的科技和文化先進,誰就占據最富饒的黃河中游地區。失敗利承認成功者的統治地位,成功者也沒有殘酷地迫害失敗者;文化上雙方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最終形成了民族、文化上的徹底融合。 周人居住在現在中國陝西一帶,其國君是夏人。但國民血統未能考證,可能是夏人一支,也可能是夏人與狄戎的混血,但語言無疑是漢語族。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周人有可能間接甚至直接受到西亞文明的影響。他們大概是中國最早接觸並使用鐵器的部族,3000年前,他們雖然在人口與文化上落後於商,但軍事技術處於領先地位。於是在公元前10世紀,周人以反對暴政為名,入侵中原地區。他們以4萬5千精銳部隊擊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自己的商軍,一舉攻克商首都朝歌,滅亡了商朝,建立周朝。
周延續並發揚了商的文化,文字和書寫系統更加完善,鐵器得到廣泛應用,周的疆域擴張到了長江以南。在周的周邊,有南方的楚蠻和西、北面的狄戎,同時,在四川盆地,古蜀人建立了國家。
楚蠻臣服於周人,楚人是諸夏和黎人混血後代的另一支,和商人相比他們沒有什麼顯著的進步,他們十分尚武。周天子分封夏人的後代做了楚蠻國君,開始對他們實行教化、統治,並開發長江流域。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成效的舉措,雖然剛開始楚君的爵位僅僅是"子",但楚人在楚君的領導下不斷擴張並與周人融合,漸漸建立了一個幾乎可以與整個中國北方抗衡的國家,還稱了王,試圖和周天子平起平坐。
狄戎的一部分也受到了分封,建立了一些小諸侯國,其中最大最長久的是中山國,中山人是白人,族源不可考,以釀酒著稱。大部分狄戎部仍游離與周朝之外,不斷侵凌,周後期漸漸形成匈奴。
因為地理關系,古蜀國與周朝聯系不緊密。周朝後期,一些諸侯國實力越來越強大,周王室名存實亡。諸侯國之間不斷地兼並、融合,楚人漸漸周化,古蜀被秦滅,中山也被滅,狄戎不斷南侵,一部分與周人融合。漢人的雛形乍現。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統一了文字、度量衡、貨幣,疆土擴張到了珠江流域。不久秦便被漢取代,古漢人正式形成。古漢人主要有夏人與黎人融合而成,還古蜀人和部分狄戎,其中,狄戎既有黃人也有白人,黃人部族與韃靼的祖先同源,白人部族不可考。
漢人的周邊,北方有匈奴;東北有東胡;西北有白人,其中大部分與突厥同源,小部分是波斯人;南方有越人;西南有苗、彝等蠻族,苗人是黎人最後的後裔。
匈奴人屬韃靼,阿爾泰語系,基本上與漢人同時形成,稍早於漢人,並與漢人展開了數百年的對峙。匈奴游牧為生,居住環境惡劣,尚武,掌握先進的騎兵戰術,雖然文明程度遠不如漢人,卻足以同漢人對抗。西北的白人基本上不沒有與漢人發生融合,但也有一小部分習漢俗,歸漢化。苗、彝等西南民族比較封閉。漢人擴張到珠江流域以後,與當地土著融合,融合過程十分漫長。
漢擊敗匈奴,匈奴一部西遷,一部留守降漢。漢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大分裂大動盪時代,北方野蠻民族大規模入侵中原,而南方的漢人進一步開發珠江流域,原珠江流域的土著被漢人同化。漢族進入了第二個大融合時期。這一時期大約有100萬匈奴人,50萬鮮卑人和其他各北方民族共計200萬以上人口被漢人同化,而南方漢人同化的越人則難以統計。至公元7世紀漢人實現了第二次大統一,民族大融合基本完成。漢族的血統基本上與現代相同。
這一時期融入漢人的民族中,以韃靼人為主,其次是東胡人和羌氐,以及少數突厥人。至於越人,難以數記。少數民族大約有300萬至400萬融入漢人,血統可能占當今漢人血統10%。唐代是一個非常開明且具有包容性的朝代,唐代擊敗了突厥,使其被迫西遷,小部繼續被漢人同化。唐代還出現了來自非洲或印度的黑人"昆侖奴",是漢人血統中具有了一丁點黑人血統,值得一提。
至宋代,韃靼人和東胡人重新在北方崛起,契丹、女真、蒙古一步步深入中國內部直至完全滅亡中國。契丹人和黨項人一部融入蒙古,一部融入漢。蒙古退回漠北後,漢人已經和現在沒有什麼差別了。
『伍』 歷史是怎樣產生的
歷史是指過去的一切因素
包括人、非人生物、自然現象、、事件、巧合等
糾集一起形成了歷史,並且一直在繼續發生,
對於今天來說明天就是歷史,今天也是明天的歷史
『陸』 美國的歷史的是怎樣形成的
大概有 500年的歷史
美國人民是個勇敢而愛好自由的民族。他們原本來自世界各地,是許多不同的文化、種族和宗教,經過長時期的共存結合而形成的,漸漸他們以身為美國人而自豪。
17世紀以前,北美廣大原野僅有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居住,但經過百餘年的移民,這里已成為歐洲國家人民的新家園,而其中最主要為英國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這13州殖民地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幾經協商與改革,聯邦體制的美國,於法國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早期的美國很歡迎外來的移民,這些移民使她迅速地成長。美國人口,在1776年只有300萬人,而現在則超過2億。在人口迅速增加的過程中,新的生存空間,也跟著不斷開拓,而方向則由東向西,拓疆的先驅們不但從事農耕畜牧,也尋找礦產及其它資源。到了20世紀,美國不但已成為世界強國,並且也是科學、技術、醫葯及軍事力量的先進國家。
殖民時期以前(1607以前)
在兩萬多年前,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約有2,000萬,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754~1783)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擴張,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自覺到英國的迫害,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4年,來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
1775年,在麻州點燃戰火,5月,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
1781年,美軍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783年,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1784~1819)革命的成功,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他們採取一項原則,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同時,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此外,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820~1849) 19世紀初期,數以千計的人,越過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動,有些開拓者,移居到美國的邊界,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1850~1869)引起內戰的原因,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對這個國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驗。經過了這次考驗,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
南北之間,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金融的中心,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另組政府,北方則表示,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內戰爆發了,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打了四年,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1865年,北方戰勝了,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回復統一,而且,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870~1916) 19世紀初期,美國開始工業化,而內戰之後,則步入成熟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全國性的鐵道網,增進了貨品流通。應大眾的需要,許多新發明應市了。銀行業提供貸款,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1917~1929) 在戰後的10年間,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可說是個無生氣、無感情,屬於商人階級的10年。據1929年統計,居城與居鄉的比率是56%∶44%,這時舉凡現代生活的特色,諸如汽車、電話、收音機、洗衣機,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戰後經濟呈現極度的繁榮,原因有二,一為政府不再干涉私營企業且有立法保護之,二為新技術的帶動。雖然經濟成長很快,但是基礎不穩。
不景氣時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59) 經濟大恐慌,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經濟大恐慌,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工廠商店關門,銀行倒閉……一片蕭條。1932年,羅斯福當選總統,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國,關系日趨惡化,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加緊准備,一如戰時,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1960年以來 美國歷史自1960以來,許多方面仍是戰後發展的延續。經濟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則仍不斷膨脹;從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繼續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過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黑人問題成為美國內部最主要的問題。
1960年代中期,許多美國人開始不滿政府的對外政策。此外,由於工業的發展,人口的集中,60年代後期,生態環境的污染,廣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
1981年4月12日,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里根連任總統,在日新月異的人類發展史中,美國將展開新的一頁
『柒』 歷史是怎樣形成的書評
歷史是怎樣形成的
一、慾望與民族性
從有人類起,人類就一直與兩件事物做斗爭,一是自己的內心,而是大自然的環境與資源。無論是茹毛飲血的氏族部落,還是擁有奴隸和土地的貴族領主,無論是世襲傳承的王侯將相,還是侵略殖民的帝國首腦,無一不是在自己內心的慾望驅使下,攻城掠地、開疆拓土、爭名奪利,來滿足自己的物質享受——財富和精神享受——權力。這種慾望,不因種族、智商、時期、地域而有所差異,這是一種從基因中便產生的「原罪」,應該說每個人都有。至於慾望的表現程度,則是由於人後天的思想、道德、價值觀與自身的能力與機遇有所差異罷了。
再來談談民族性,應該說這是由於資源所決定的,文明首先誕生在了資源豐盛的土地上。於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或黃河流域的人類文明首先開始發展,這地方的人類從捕獵者最先轉變為了農耕者,而地處溫帶以北的羅馬人、匈奴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由於資源的匱乏,開始形成攻擊性的侵略風格。我們將前者的名族性稱之為「奴性」 (這里並沒有貶低的意思),將後者稱為「獸性」。奴性民族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體現為懦弱、安定、重視文教等性格特點,而獸性民族以匈奴和日耳曼為代表,體現為野蠻、攻擊性強、崇武等特點。這並沒有孰高孰低之分,就好比文官和武將,各有千秋,只不過由於千百年來生活環境所產生的資源豐富程度不同,而導致了民族性的不同。
所謂「靠山吃山」,農耕社會的方圓一公里農田養活的人口,也許游牧民族需要十倍的放牧面積,這也決定了游牧民族侵略的必然性。再者比如,葡萄牙的彈丸之地,只能通過發展航海,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而日本也只能通過軍國主義來為自己的發展形成支柱。外界的環境加上生存的本能,就形成了一個地域的生活方式,而幾千年的傳承,就成為了今天的民族性。
二、文明與科技
今天的人類,常常對瑪雅文明和亞特蘭蒂斯文明感到不可思議,對金字塔和秦始皇陵等的技術感到驚嘆,但這一切都是基於我們以為「今人比古人聰明、進步」的前提下。殊不知,歷史在發展,文明與智慧未必在同比例的進步。今天我們所沾沾自喜的,都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成果,然而文明不僅僅只是科技能代表的。哲學、宗教、人性,這些社會學科的智慧並沒有像自然學科一樣,大幅度超越古人,反而常常是在前任的基礎上亦步亦趨。其實,今天的科學,更多的是從微觀的層面,將世界的物理結構、自然規律在逐步細分的學科中研究得更加透徹,但卻少了像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那樣「網路全書式」人物,也少了中國古代諸子百家的先賢聖者。古人身兼天文地理、人文邏輯、哲學宗教等知識,往往從宏觀層面去研究萬事萬物的本質,而對人性的理解,也能從「戰國策」「三十六計」等權謀之術中發現其精深。因此,我們只能說,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在不同時期向著不同的側重點進步著。
三、歷史的規律
國家的興替在歷史的規律中不斷發生著,這並非是優勝劣汰的規律,因為人與人之間本沒有那麼顯著的差異,奴性民族雖進取不足,卻易安居樂業,獸性民族雖肆虐天下,卻難以守成。縱觀歷史,蒙古的元朝統治,最終難以融合而被驅趕;即使清朝的滿族統治,最終也是被漢族文化同化才得以延續數百年。由於人天生自我為中心的本能,因此民族優越性使得民族和文化的融合絕非在幾代人中就能完成,而奴性民族在受欺壓的本能反抗下,極大的促進了進步的智慧產生。獸性民族如果好比一隻狼的話,那麼「奴性」民族就好比一群羊。狼餓了就要吃羊,但不會將羊吃光,否則自己也餓死;羊在狼沒來的時候,悠閑吃草,在狼來的時候,學會奔跑,這就是歷史的規律。狼群在征服羊群的過程中逐漸壯大,但隨著羊群奔跑技能的提高,狼群因吃不到足夠的羊而減少,而羊群隨著威脅降低而疏於練習奔跑,於是狼群又漸漸征服了羊群,如此循環反復。
小時候常有疑問,為什麼我們國家老是受侵略、受欺侮,這是由於民族性決定的。人只有在生死存亡才能迸發出前進的巨大動力,但要說這是一種不平等,那也未必。游牧民族長期過著資源不足的動盪生活,享受著征服和統治時的短期快感;農耕民族長期享有穩定平和的日子,卻也不得不忍受被奴役的命運。人類當今社會形態的表現,恰好說明這種平衡也是一種歷史的規律。
『捌』 歷史是怎樣形成的
....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佛家講的芥子須彌........時間這東西也是不確定的
如果你想問的是文字記載的歷史,那些都不過是勝利者外衣罷了
『玖』 中國的歷史是怎樣形成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專」字與「事」相似,指事屬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范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