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

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5 14:07:03

A. 內蒙古有多少年的歷史

內蒙古自治區是1947年成立的。你要是蒙古,或者蒙古地區,那麼告訴你:今年是蒙古,the Great Mongol Empire建立800周年紀念日回。成吉思汗在公園1206年統一了蒙古部落,建答立了蒙古國。

B. 呼市的有多少年的歷史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為「青色的城」)至今大約有430年的歷史。

1581年(明朝萬曆九年),蒙內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容勒坦汗(即俺答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今呼和浩特市的原址正式築城。由於當時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C. 內蒙古的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3)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近代內蒙古: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蒙古的各族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正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建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深刻歷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

D. 呼和浩特歷史名稱的演變

呼和浩特過去稱「歸綏」。漢語「歸綏」是「歸化」「綏遠」兩詞的簡稱,是明、清兩朝在呼和浩特建立的兩座軍事要塞,曾駐有中央派來的軍隊和管理當地事務的地方行政長官。

明朝大破元朝後,蒙古勢力的殘部退回到草原,各股勢力散落各處,各自為政。1449年,成吉思汗的後裔巴圖孟克重新統一了紛亂的蒙古草原,即位蒙古大汗,史稱「達延汗」。

清代將較早內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稱為「內札薩克蒙古」,將後來陸續歸附的喀爾喀、厄魯特等部稱為外札薩克蒙古,不設札薩克的察哈爾、唐努烏梁海等部稱為內屬蒙古。「內札薩克蒙古」後來演變出「內蒙古」一詞。

歸化城與綏遠城相距不遠,後把它們統稱「歸綏」。「歸化」和「迪化」意思相近,「綏遠」是平定、安撫邊遠地區的意思。1954年,我國政府正式把歸綏改稱「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4)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1、蒙古族人的傳統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野菜及麵食為主要原料。烹調方法相對比較簡單,以烤最為著名。

2、蒙古包一詞來自於滿族人對蒙古族住所的稱呼,是游牧生活的產物。

3、蒙古族傳統宗教活動,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頭、土塊、柳條等壘築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無邊草原上建立起來的能識別方向、道路、邊界的標志,後成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

E. 呼和浩特的歷史

呼和浩特, 蒙古語為"青色的城市" 現新命名為"中國乳都",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土城為內外兩重,外城周邊3公里,是座長方形土築小城,為當時的民居及兵營所在地;內城為官署駐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它的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和林格爾縣境。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於雲中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契丹人建立了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慶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此城築成後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與明王朝和睦相處,以致蒙漢兩族不用兵革達30年之久。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這位草原女傑,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軍焚毀。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為徹底打敗新疆境內之蒙古准噶爾部隊,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對准噶爾部戰爭勝利後,距舊城2.5公里處又增建一駐防城即新城,並命名為「綏遠城」。清朝末年,將舊城(歸化城)和新城(綏遠城)合並,稱「歸綏」。1928年,綏遠建省,將歸綏縣城區設為歸綏市,作為省會。日寇佔領期間,曾改稱為「厚和特別市」。1954年,撤消綏遠省建制,組建內蒙古自治區,並將「歸綏」更名為「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城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俺答汗傳》中。是書載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歷,即明隆重慶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
"哈刺兀那",蒙古語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稱作"哈朗兀"、"喀朗烏"、"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為呼市西北烏素圖谷匯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綏遠通志稿》中之"札達海河"。《俺答汗傳》中的呼和浩特之稱,是迄今所見最早的記載。該書約成於1608至1612年間。
1611年瞿九思編撰的《萬曆武功錄》中的《俺答列傳》記載著:明朝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歸化"。其含義為:"歸化遠人"或"遠人歸化",明顯地帶有歧視、貶低少數民族的用意。後來明、清的許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稱為"歸化"了。關於城市的確切位置,清顧祖禹編撰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水泉營堡正北三百里,即歸化城。水泉營堡即今山西偏關縣水泉營村。這一記載與《俺答汗傳》所記相符。
1687年張鵬翱出使俄羅斯,他在《奉使俄羅斯日記》中寫道:"抵歸化城,蒙古名庫庫河屯。"這是把呼和浩特與歸化並稱的第一部著作。1719年范昭逵隨兵部尚書范時崇西行,在所著《從西紀略》中記有:"二十二至二十九計八日,共起居於庫庫河屯即歸化城也。"
從上述各種著作中的記載,完全證實了:歸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的舊城。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原分為新、舊兩城。舊城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年),相傳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領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時謂之庫庫和屯,明廷命名為「歸化」。新城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命名為歸綏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綏遠省,設歸綏市。1954年,撤銷綏遠省建制,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又稱「召城」。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千米的林格爾縣境。
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明隆慶六年(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曆九年(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清初,三娘子城焚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面。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千米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寇投降後,復稱歸綏市。
1950年1月20日,成立歸綏市人民政府。1954年,撤銷綏遠省建制,組建內蒙古自治區。同時,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1960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駐察素齊)劃歸呼和浩特市領導。1963年將土默特旗劃歸烏蘭察布盟。1970年烏蘭察布盟所屬土默特左旗(駐察素齊)、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1995年11月21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1996年5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2000年5月14日,國務院(國函[2000]42號)批准:(1)調整呼和浩特市市轄區行政區劃,郊區更名為賽罕區。(2)調整後各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如下: ①新城區:轄錫林郭勒北路、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海拉爾東路4個街道辦事處,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健康街以北、呼倫貝爾南路以西的部分,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和迎新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東風路以北的部分,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毫沁營、保合少、小井3個鄉,巴彥鎮的塔利、生蓋營、討思浩、榆樹溝、姚家灣、古路板、甲蘭板、野馬圖8個村委會,巧報鄉的府興營、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新城西街。 ②回民區:轄通道街、中山西路、環河街、新華西路、光明路、海拉爾西路6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彼彼板鄉,西菜園鄉的金龍居委會和青山、廠漢板、倘不浪、西龍王廟、四合興、什拉門更、小府、塔布板、孔家營9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通道南街。 ③玉泉區:轄小召、大南街、興隆巷、長和廊、石羊橋東路5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從原郊區劃入的桃花、小黑河2個鄉,西菜園鄉的西霞園、巴彥烏素、蘆花園、落雁、辛興5個居委會和范家營、西瓦窯、五里營、南八里庄、西菜園、南茶坊、鹼灘、大圍困、南營子、西水磨、辛辛板、小黑河、溝子板13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公園西路。 ④賽罕區:轄原郊區的太平庄、西把柵、章蓋營3個鄉和榆林、金河、黃合少3個鎮,巧報鄉的東瓦窯、後巧報、雙樹、小台什、帥家營、大台什、橋靠、前巧報8個村委會,巴彥鎮的商業街居委會和黑土凹、後羅家營、喬家營、郭家營、壩堰、膝家營、羅家營7個村委會,以及從新城區劃入的人民路、大學西路2個街道辦事處,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健康街、烏蘭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和迎新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東風路以南的部分。區人民政府駐巧報鄉。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呼和浩特市總人口2392895人。其中:新城區 409629人、回民區 284676人、玉泉區 266888人、賽罕區 445762人、土默特左旗 340606人、托克托縣 185582人、和林格爾縣 176474人、清水河縣 125748人、武川縣 157530人。
?年,全市轄9個旗縣區,20個街道、96個鄉鎮,412個居委會和1095個村委會。?年,呼和浩特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1個旗,25個街道、18個鎮、59個鄉。

F. 誰知道呼和浩特的歷史

30~50萬年前,呼和浩特地區就有人類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許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動。戰國趙武靈王於陰山河曲築雲中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古城村西),秦置雲中郡,治在雲中城。漢仍置雲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雲中郡增設定襄郡,建成樂城為郡治(遺址在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魏設雲中縣。魏齊王年間(240~254),鮮卑族拓跋部定都成樂城,改稱"盛樂",北魏建國後設為北都,北齊於此置紫河鎮。隋唐時期稱"白道川"和"哈羅川",先後為突厥人和回紇人據地,中央王朝與之時戰時和。隋於盛樂城置金河縣,並於城南築大利城,唐於此設單於都護府。唐神龍三年(707),邊將張仁願築東受降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城關鎮北),以扼突厥。遼、金、元三代稱"豐州灘",遼神冊年間(916~921)築豐州城(遺址在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遼初又在東受降城置東勝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東勝州舊址置東勝衛,並於南部置鎮虜衛(衛址在托克托縣黑城子)。明成化年間(1465~1487),蒙古達延汗統一蒙古諸部,領有此地;後其孫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駐牧豐州灘,隆慶五年(1571)受明封為"順義王",次年築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清初為清王朝靖北據點。雍正元年(1723),置歸化城理事同知廳,直隸山西朔平府。雍正十三年(1735)議築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為八旗兵駐防城,乾隆四年(1739)築就,設將軍署,後增置綏遠同知廳。1912年改歸化廳為歸化縣,1913年合並綏遠廳為歸化縣,1914年改為歸綏縣。1928年綏遠省建立,以歸綏城區設歸綏市,為省會。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954年4月25日,撤歸綏省,並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市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的城"。

G. 呼和浩特歷史的變遷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譯成漢語是「青色的城」,所以呼和浩特簡稱「青城」。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這里還被譽為「中國乳都」、「北方葯都」。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關於其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呼和浩特在建城時,明朝政府曾派人來這里幫助燒磚,當時燒出的都是青磚,用青磚蓋起來的城市遠遠望去泛著青色,所以把它叫做「青城」;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呼和浩特南臨黃河、北依陰山,陰山又稱之為大青山,所以呼和浩特就因北面的青山而得名「青城」。歷史上的呼和浩特主要有新城和舊城兩大部分組成,這兩座城市大部分修建於明清之際,呼和浩特的舊城史稱「歸化城」,是蒙古族土默特部的首領阿拉坦汗主持修建的,關於阿拉坦汗修建呼和浩特,在當地有許多傳說,它印證了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也開拓了呼和浩特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在公元16世紀初,也就是明朝時期,蒙古族著名的領袖阿拉坦汗率部駐牧在豐州灘,並把這一地區改稱「土默川」。公元1579年(明萬曆七年)阿拉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名字叫鍾金)主持修建了弘慈寺(現在的大召)。1581年明朝政府批准了他建城的請求,並派來了大批能工巧匠,援助了大量物力,幫助阿拉坦汗修建城池。竣工後明朝給這座城市賜名為「歸化城」,意思是歸順、化一。蒙古族則習慣稱之為庫庫和屯(即呼和浩特的諧音)。在阿拉坦汗去世後,他的妻子三娘子堅持同明朝的友好互市關系,交換雙方所需物資。為穩定大局,按照當時的婚俗繼續下嫁,此舉深受明政府推崇和欣賞,於是把她封為「忠順夫人」。三娘子當時居住在呼和浩特,她勤政為民,深得百姓愛戴,所以後人又把歸化城(舊城)稱為「三娘子城」,目的是用以紀念這位蒙古族的巾幗英雄。關於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我們如果有機會參觀一下城寺結合的「美岱召」,就會有更多的了解。明朝中後期滿族在東北崛起後,清軍迅速入關,蒙古諸部對於歸順清朝的問題上,政見不一。康熙年間,漠西蒙古的准葛爾部逐漸強大起來,其首領葛爾丹發動兵變,嚴重威脅清政權。康熙皇帝親征葛爾丹,在征戰期間康熙曾駕臨呼和浩特,在這里他認識到呼和浩特在軍事防務上的重要性。後來在雍正十三年,大臣們積極上奏,要求在呼和浩特修一座新城,被稱之為「綏遠城」,意思是綏靖遠方。因為綏遠城在歸化城東北部,修建年代晚於歸化城,所以老人們習慣上把歸化城稱之為舊城,把綏遠城稱之為新城加以區別。歸化城和綏遠城相距約5公里。但是新城和舊城之間沒有直接到達的交通道路,從新城去舊城,必須向西直走現在的新華大街,然後轉到姑子板巷,折向西南,才能到達舊城。在1913年,北洋軍人張治任綏遠將軍時,認為舊城與新城交通不便,於是開辟了一條直通舊城與新城的大馬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現在這條路是呼和浩特的商業中心,老牌的民族商場、天元商廈、新興的商業精英--維多利商廈、維多利購物中心,王府井商廈,即將崛起的海亮大廈也在這條路上。後來在歷史的變遷中,逐漸把新舊兩個城市統一起來,於是又有了歸綏市的稱謂。抗日戰爭期間,日寇為欺騙和擾亂人心,將其改名為厚和市,抗戰勝利後恢復原名歸綏市,知道新中國成立後,在1954年恢復了舊稱「呼和浩特」的稱謂,並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如今的呼和浩特市下轄有一旗(土默特左旗)、四縣(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和武川縣)、四區(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和賽罕區)和一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開發區,總面積1.7224萬平方公里。

H. 呼和浩特有多少年歷史急

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潔特市西南托克托縣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土城為內外兩重,外城周邊3公里,是座長方形土築小城,為當時的民居及兵營所在地;內城為官署駐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它的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林格爾縣境。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於雲中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契丹人建立了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慶六年(1572),蒙古土默持部領主阿勒坦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此城築成後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與明王朝和睦相處,以致蒙漢兩族不用兵革達30年之久。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這位草原女傑,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軍焚毀。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為徹底打敗新疆境內之蒙古准噶爾部隊,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對准噶爾部戰爭勝利後,距舊城2.5公里處又增建一駐防城即新城,並命名為「綏遠城」。清朝末年,將舊城(歸化城)和新城(綏遠城)合並,稱「歸綏」。1928年,綏遠建省,將歸綏縣城區設為歸綏市,作為省會。日寇佔領期間,曾改稱為「厚和特別市」。1954年,撤消綏遠省建制,組建內蒙古自治區,並將「歸綏」更名為「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I. 呼和浩特的歷史是什麼

  1. 呼和浩特陰山一帶遠古人類活動,有悠久歷史。文明起源於大窯文化,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在1973年發現並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

  2.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

  3.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

  4. 西漢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的塔利村(舊稱「塔布陀羅亥」,蒙古語譯音)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

  5. 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盛樂經濟園區西)。

  6. 唐代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

  7. 708年(唐中宗景龍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8. 公元12世紀初,女真滅遼建金,呼和浩特仍稱豐州,是當時的軍事重鎮,也是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州邑之一。

  9. 元朝建立後,豐州的經濟文化發展迅速。元人劉秉忠詩曰:"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平明城上樓。車馬喧闐塵不到,吟鞭斜裊過豐州",寫的就是當時的熱鬧景象。

  10. 1368年(洪武元年),元亡明興,元朝的殘余勢力退往嶺北地區,明朝在漠南地區先後設置了衛所40多處分別為九大塞王轄區。土木堡之變英宗復辟後河套無人駐守,韃靼在天順年間(1457—1464)開始有規模地進入河套,1572年(明隆慶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

  11. 1581年(明萬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12. 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面。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千米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

  13. 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 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寇投降後,復稱歸綏市。

  14. 1949年9月19日,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國民黨將領董其武,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主張,率部起義,綏遠省及省會歸綏獲得和平解放。1950年1月20日,成立歸綏市人民政府。

  15. 1954年3月5日,內蒙古人民政府、綏遠省人民政府委員會、綏遠軍政委員會、綏遠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在歸綏市聯合召開擴大會議,綏遠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時撤銷,原綏遠省轄區並入內蒙古自治區,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同時,從1954年4月25日起,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閱讀全文

與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