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五大道著名風情建築的介紹
1、達文士樓
達文士樓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該建築作為五大道上較早建設的住宅位於當時的天津英租界的馬廠道,東臨法國羅曼風格的原天津工商學院主樓建築群,西接歐洲象徵主義風格的原中華民國政府海軍總長劉冠雄故居(現天津財經大學分院辦公樓)。
2、蔡成勛舊居
蔡成勛舊居坐落於舊英租界新加坡道即33號路(今和平區大理道1號),是當年蔡成勛的寓所和祠堂。
此建築建於1935年,是一座公館式建築,中西合璧建築風格。院落寬敞,圍牆高闊,朱褐色大門有一種豪華和森嚴的氣派。院內的主樓即寓所為三層磚木結構的西式建築,風格為法國羅曼式。
3、慶王府
慶王府,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原英租界劍橋道)55號,地處天津歷史風貌建築最集中的「五大道歷史風貌建築區」腹地,為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慶王府始建於1922年,原為清末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為華人樓房之冠。後被清室第四代慶親王載振購得並舉家居住於此,因而得名「慶王府」。
(1)五大道的建築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五大道建築特色:五大道的原住戶洋人很少,基本上是中國房主,他們不懂得西方建築的風格,於是就隨心所欲地去刪減與添加,這反而給建築師們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比起解放北路那些正矩的西方建築,五大道的洋樓要隨意得多了。
另外五大道建築的私秘性構成深遂和幽靜的氛圍。這種心理外化在五大道的環境形象上。房屋的尺度宜人,傾向低矮,沒有高樓;隔院臨街,院中花木掩住里邊的樓窗。頂緊要的是,院牆全是實牆,很少使用欄桿。
⑵ 五大道的建築風格及其各風格的由來
這里匯聚著抄英、法、意、德、襲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這些風貌建築從建築形式上豐富多彩,有文藝復興式、希臘式、哥特式、浪漫主義、折衷主義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構成了一種凝固的藝術。
哥德式建築(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
⑶ 天津五大道有哪些名人故居它們背後有哪些歷史呢
今天上官將為大家介紹位於天津市和平區的五大道景區,在186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後,天津被劃為通商口岸,隨即英、法、美、德、日等九國相繼在天津劃分租界,簽訂北京條約。當年在九國租界中面積最大的美英租界就是五大道景區。
天津五大道,無數名人故居建於此地,曾居住過兩位總統和多名領導
大理道兩邊各式的歐陸風格的單體小樓是非常有特色的,首先是大理道三號蔡成勛舊居。蔡成勛是天津人,曾任北洋政府陸軍總長。這座小洋樓是在西式風格的庭院中建起了中式祠堂,成為五大道風貌建築中的一景。是大理道57號有一棟英式建築,它就是潛伏諜報博物館,據說電視劇潛伏中的原型人物活動地點就是這里了。位於大理道66號的是和平賓館,原是孫振芳的舊居,解放以後改為政府招待所。
⑷ 五大道的景點介紹
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長方型地區。共有22條道路,總長度為17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歷史上曾是英租界的「牆外推廣界」,地勢低窪,後被填平,各國建築師紛紛在此建造房屋,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天津城建部門為了統一管理,按照由南至北的順序,將這一地區東西走向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等統稱為「五大道」地區。如今,「五大道」已經成了天津小洋樓的代名詞。五大道地區的地名有三個特點:一是獨立宅邸多,里巷數量少,而名人名樓概以門牌為標識,不另命名,不設匾牌張。二是街巷通名以「里」為主,「胡同」之名在這里已銷聲匿跡。三是出現了「大樓」、「別墅」、「村」、「坊」一類公寓庄園的通名,如:香港大樓、馬場別墅、劍橋大樓、安樂村、育文坊等。
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修築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坐落在馬場道上的還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於1922年,建築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天津工商學院(現為天津外國語大學)建於1921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檐大塊蘑菇石牆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鍾,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風格。
睦南道,長2.08公里,有風貌建築74幢,名人故居2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道路兩旁綠樹掩映著風格各異的小洋樓,漫步其間,使人感到路、房、樹的空間尺度恰到好處。睦南道20號為孫殿英舊宅。建於1930年,為三層帶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館,頗為豪華氣派。24號為中國近代外交家顏惠慶舊居,建築具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28號的羅馬柱廊意式公館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後代李叔福舊居,李曾任天津殖業銀行經理。50號為張學良二弟張學酩舊居,紅磚清水牆,坡瓦頂,具有英國庭院別墅風格。
大理道3號、5號的蔡成勛舊居。3號是主樓,外觀法國羅曼式,內裝修使用中式木雕。5號為中式四合院家廟,垂花門及門窗隔扇,磚、木、石雕,無一不精。是中西合璧的公館。
重慶道55號慶王府。為清朝慶親王載振的公館,主樓平面由二層樓的四合院構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裝修,頂層為祖先堂。庭院東部為中式花園,有假山、石洞和六角涼亭。也是中西合璧的公館。
⑸ 五大道的歷史沿革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五大道地區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窪塘淀。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版,散落著一權些窩棚式的簡陋民居,當時有「二十間房」、「六十間房」、「八十間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後劃為英租界。1860年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開辟,五大道地區被劃為英租界。1911年辛亥革命後,許多清朝皇親國戚、遺老遺少從北京來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許多富賈巨商、各界名流、紅角、北洋政府時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過足跡。一些北洋政府內閣包括總統、總理、總長、督軍、省長、市長等各界名流人士百餘人下野後在此寓居,力圖東山再起。五大道成為「國中之國」是因為社會與朝政更迭變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風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與海關之利,充滿了商機。
五大道地區,作為天津租界市政園林和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而別具特色———第一,它形成了姿態萬千的西式建築群體景觀;第二,建築的私密性構成了深幽寂靜的街市風格;第三,近代許多政客買辦、達官顯貴居於此。
⑹ 五大道的建築特點
天津最早的小洋樓住宅,多為開辟租界的洋人們居住。那時五大道地區還是一片水窪葦盪。洋人們的住宅挨著辦公區,靠近解放路一帶,還有一些在河北原義大利租界的馬可波羅廣場周圍。進入20世紀後,一方面社會與朝政更迭變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風港;另一方面天津得地理,交通與海關之利,充滿了商機。
⑺ 誰能給我五大道各道路歷史資料
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
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與南京路交口以西長方形地區內的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馬場道地區,共有22條馬路,總長度為17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佔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其中風貌建築和名人名居有300餘處,被公認為天津市獨具特色的萬國建築博覽會,又被稱為五大道地區。
五大道濃厚的歷史感也是特有的,五大道地區作為近現代天津歷史的一個體現,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多少近現代名人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每幢建築里都蘊含著故事,充分展現了近代中國百年風雲。包括大總統曹錕、徐世昌以及北洋內閣六位總理、美國3l屆總統胡佛、國務卿馬歇爾等上百位中外名人曾居住於此。
五大道現在仍保持著幽雅別致安靜的風貌,來到五大道會讓我們遠離了喧鬧的浮華世界,象走進安靜的萬國建築博物館。
五大道之馬場道
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修築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19世紀末,英商在佟樓「養牲園」一帶修建別墅和賽馬場。此後在馬場以東修了一條連接英租界牆子河的馬場道。路長3.2公里,寬約20米,並設街心花壇。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坐落在馬場道上的還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於1922年,建築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工商學院建於1925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檐大塊蘑菇石牆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鍾,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風格。
五大道之睦南道
睦南道,長2.08公里,有風貌建築74幢,名人故居2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道路兩旁綠樹掩映著風格各異的小洋樓,漫步其間,使人感到路、房、樹的空間尺度恰到好處。睦南道20號為孫殿英舊宅。建於1930年,為三層帶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館,頗為豪華氣派。24號為中國近代外交家顏惠慶舊居,建築具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28號的羅馬柱廊意式公館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後代李叔福舊居,李曾任天津殖業銀行經理。50號為張學良二弟張學酩舊居,紅磚清水牆,坡瓦頂,具有英國庭院別墅風格。
⑻ 天津五大道的由來
天津「五大道」馳名海內外,但具體指哪五條道,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另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重慶道、成都道。五大道地區,作為天津租界市政園林和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而別具特色———第一,它形成了姿態萬千的西式建築群體景觀;第二,建築的私密性構成了深幽寂靜的街市風格;第三,近代許多政客買辦、達官顯貴居於此,使五大道成為近代名人薈萃之地。
天津五大道
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與南京路交口以西長方形地區內的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馬場道地區,共有22條馬路,總長度為17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佔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其中風貌建築和名人名居有300餘處,被公認為天津市獨具特色的萬國建築博覽會,又被稱為五大道地區。
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修築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19世紀末,英商在佟樓「養牲園」一帶修建別墅和賽馬場。此後在馬場以東修了一條連接英租界牆子河的馬場道。路長3.2公里,寬約20米,並設街心花壇。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坐落在馬場道上的還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於1922年,建築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工商學院建於1925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檐大塊蘑菇石牆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鍾,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風格。這兩座建築現位於天津外國語學院內。
⑼ 關於第五大道的歷史由來
第五大道(Fifth Avenue),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南起華盛頓廣回場公園,北抵答第138街。由於第五大道位於曼哈頓島的中心地帶,因此曼哈頓島上東西走向的街道有時會以這條街道為界而加以東西的稱呼。(例如第五大道以西的十街就稱為西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