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滿族是什麼族
滿族的演變與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演變脫不開干係,滿族先前叫滿洲族,回曾經是東北地區三大民答族之一。滿洲族最早的起源地在黑龍江-長白山一帶,東北肥沃的黑土地就是受到了滿族人的開發,滿洲族人曾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耕種、放牧。目前被廣為承認得最多的說法,是滿洲族人最早的祖先應該是肅慎人,就像漢族最早的祖先是華夏民族一樣。戰國時期後,有個經常向中原王朝進獻貢品的少數民族,叫挹婁。挹婁人當時是中原王朝的一個附庸,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都曾向中原地區有過參考。挹婁人早先就會織麻造船、圈養畜牧,後來經過代代繁衍,挹婁人的後裔分為了十數個部落。在後來挹婁分成的十數個子部落中,有白山、安車骨等部,部落之間派系繁雜,甚至到後來各自為政,相繼發生爭端,而後在我國唐代時期統一。唐代時期統一的部族政權叫做靺鞨,經常帶兵進犯唐朝,但鮮少成功過。後來由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東北地區長久以來的部族爭端才得以緩解並統一,努爾哈赤還大力謀求社會發展,採取了關乎政治、經濟的各方面措施,最後「滿洲國」才得以成型。
B. 清朝的滿族人,是現在的什麼民族現在的皇帝後裔是誰
滿族人就是滿族 ,全稱滿洲族。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無子,沒有後裔。清朝皇家到是有後代。
C. 滿族前身是什麼族
滿族,亦稱滿洲族,是生活在滿洲地區的通古斯民族,古代以游牧生活為主。唐時期稱為「靺鞨」,宋元明時期稱為女真。明朝末年,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於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繼位,改國號為「清」,改「女真」為「滿洲」。辛亥革命後稱滿族。
滿族是目前中國人口第二多的少數民族,截止2000年人口超過1000萬。(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滿族有語言滿語和文字滿文,中國北宋時期,滿族的前身女真人逐漸強大,並滅北宋入主中原,根據漢字創制了自己的女真文字,
女真文字後來由於金朝的滅亡而逐漸失傳,最後在明末徹底消亡。滿族形成後並沒有文字,是在征服蒙古並與蒙古結盟後,借用蒙古文字母拼寫自己的口頭語言創造出來的,到清朝後期,滿族貴族逐漸漢化,已經很少使用滿語,民國建立後,滿族人逐漸放棄了自己的語言,到上世紀50年代,已經沒有滿族人會講滿語了。目前滿族人通用漢語,能夠正確使用滿文,說滿語的人都是些專家了,因此滿族人正在大力發展民族語言推廣計劃。錫伯族人民使用的文字錫伯文是根據滿文略加修改而成的,在新疆的錫伯族人還在使用錫伯文,並有定期出版的錫伯文報紙。目前也有觀點認為錫伯文就是滿文的分支,目前,在故宮研究滿文檔案的人大多數是錫伯族人。
現在中國北方滿族人分布很廣泛,例如在北京高校,滿族學生的比例可以達到1/50。
D. 清朝的滿族是現在的什麼族
就是現在的滿族。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內四旗,稱為正容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制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由皇帝自將,稱為上三旗,餘下五旗稱為下五旗。
清朝的八旗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體是騎兵,他們的普通士兵分為三個等級,馬兵,戰兵和守兵,軍餉依次降低。普通的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男子十歲開始每三年可以參加考試,達標為守兵,享有軍餉,以後每三年可以參加晉級考試,考試合格升入高一級,增加軍餉。馬兵,戰兵和守兵是等級而不管你是否騎馬。漢軍八旗也叫烏真超哈(重裝部隊)其主要是炮兵。
E. 滿族歷史是什麼
滿族的由來:滿族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據文獻記載,滿族的祖先肅慎人於公元前一千餘年即遣使向周天子進貢「楛矢石砮」。
到了漢代,肅慎被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代稱為靺鞨。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受唐封為渤海郡王,建立渤海國,這是滿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地方政權。
公元12世紀,黑水靺鞨的後人完顏部落興起,公元1115年建立金國,這是滿族先人建立的第二個地方政權。到公元16世紀後期,建州女真的傑出領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以女真人為核心,吸收了其他族人,如鄂溫克人、鄂倫春人、錫伯人、赫哲人、達斡爾人等,形成了一個以滿族先人為主體的民族共同體。
早期八旗滿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時期「凡出兵圍獵……各隨族黨屯寨而行。」
這里說的族黨就是血緣關系,一個有血緣關系的家族;屯寨講的就是地緣關系,說白了就是一個寨子、一個屯子、一個村子或更大一些范圍的地方的族群。其基層組織叫牛錄,管理人叫牛錄章京,譯成漢語就是佐領。女真人編入旗藉後,工作生活永遠要歸佐領管理。
族黨、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領是依政府法令編制而成的,帶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清代滿族人嚴格固定在佐領之下。
住,則居於一處;行,則統一行動;打獵、出兵作戰都由佐領管理,調到新地仍聚居一處。公家的事聽佐領的,家庭的事婚喪嫁要聽族長的,哪支、哪輩、老姓是什麼都由族長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長處登記,不會近親結婚,也不會亂倫。
辛亥革命以後,廢棄了八旗制度。佐領和族長(滿語叫穆昆達)相繼逝去,典籍記載大多丟失燒掉,所以現在許多滿族人難以知道自己的老姓了。
努爾哈赤去世後,其第九子皇太極於1635年登基稱帝,將農歷10月13日定為頒金節,改後金為大清,把女真族改為滿珠或滿洲族,但滿族一詞仍未出現。辛亥革命前,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為號召推翻清朝。
民國建立後,孫中山改定五族共和制:漢滿蒙回藏,始有滿族一說,但仍為較含糊的說法,社會大多稱為旗族或旗人。人們聊天談話,問您在旗嗎?回答在或不在,並不問是滿、是蒙、是漢。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才開始正式稱為滿族。
清末民國初年時有過一次統計,北京作為滿族的第二故鄉有人口60餘萬人。張勛復辟時,一些上層親貴到攝政王府,動員載灃支持復辟,再度出山。遭到載灃嚴辭拒絕,說復辟是不得民心的,其結果或是人頭落地,或是60多萬人被驅逐回東北老家。
F. 清朝是滿族,明朝時什麼族
滿族居於中國東北。明初為壓制北元殘余勢力,在今中國東北一帶設立奴兒干都回司及遠東指答揮使司來管理東北,女真各部皆臣服於明朝。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後因叛亂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1583年,中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並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曰大金,公開抗擊明朝政府,史稱後金,年號天命,定都於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
明朝和後金之間的戰爭,如果從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突襲撫順之役開始,至清攝政王多爾袞率清兵入關,入主北京為止,前後歷時28年。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公開叛亂明朝,舉國震驚。同年,爆發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
G. 清朝滿人是什麼族
滿族居抄於中國東北。明襲初為壓制北元殘余勢力,在今中國東北一帶設立奴兒干都司及遠東指揮使司來管理東北,女真各部皆臣服於明朝。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後因叛亂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1583年,中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並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曰大金,公開抗擊明朝政府,史稱後金,年號天命,定都於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
明朝和後金之間的戰爭,如果從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突襲撫順之役開始,至清攝政王多爾袞率清兵入關,入主北京為止,前後歷時28年。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公開叛亂明朝,舉國震驚。同年,爆發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
H. 清朝的滿族人是現在哪個地方的人
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逐步統一全國,從此開始了滿族貴族對全國的統治,辛亥革命之後,清廷覆亡。
滿族人口分布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多,其他散居於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8)歷史上的滿族是現在的什麼族擴展閱讀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宋、金時代,女真人曾有過自己的文字,早期女真文字是從漢字脫胎出來的表詞音節文字,但久已失傳。16世紀末,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各部後,以蒙古字母拼寫滿語讀音,形成一種新的文字,稱為「老滿文」。
到20世紀80年代,除了東北個別邊遠地區和新疆的錫伯族少數老人尚能使用滿語外,滿語已經消失了。但是,作為曾經廣泛使用的語言,滿語在許多地方的漢語方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今天東北各地和北京等地的漢語中,還保留有大量的滿語語音和詞彙。
滿族稱姓氏為哈拉(hala),豐富而復雜,極富民族文化特色。最初,一個哈拉就是一個穆昆(家族)。後來隨著人口繁衍、家族分支與隨任駐防調往別處,原來的穆昆又分化出數個新穆昆。一般一個穆昆只有一個哈拉,但也有數個穆昆屬於同一哈拉的情況。
歷史記載,滿族姓氏有600多個,在中國各民族的姓氏中,僅次於漢族。與其他歷史悠久的民族一樣,滿族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圖騰崇拜,但就後來的發展看,主要有以居住地為氏和以部族為氏兩種。
滿族食品也極富特色,歷來有「滿點漢菜」之說。最能代表滿、漢族飲食文化交融的莫過於「滿漢全席」。其菜餚選料、製作和吃法上都保持著滿族特色,其中山珍如猴頭菌、熊掌、人參、鹿茸等大都是來自東北地區。
它是滿點與漢菜融合的精品,在清乾隆時期就已成型,流傳了二百餘年,乾隆間《揚州畫舫錄》所載,揚州地方的「滿漢席」,已有菜點100餘道了。日常生活中,滿族民間還有許多風味小吃和種類繁多的點心。
喜歡吃小米、黃米干飯與黃米餑餑(豆包),每逢過節時吃「哎吉格餑」(餃子)。每當陰歷除夕,晚飯吃滿族獨有的風味食品白煮豬肉,炙豬肉及糕點中至今猶存的「薩其瑪」等。今天中國北方的餃子、火鍋、酸菜、京味糕點等均與滿族飲食文化有著淵源關系。
I. 古代滿族是什麼民族是蒙族嗎
滿族,全稱滿洲族,辛亥革命後被稱為滿人、滿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滿族散居中國各地,以居住在遼寧的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點。現在的主要聚居區已建立岫岩、鳳城、新賓、青龍、豐寧等滿族自治縣,還有若干個滿族鄉。2000年統計的滿族人口數為1,068萬。 \滿族歷史早期文明 滿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上溯到距今約6000-7000年前肅慎族系新開流文化[2]和茶啊沖文化。公元前22世紀肅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今吉林省長春市),早期肅慎王國的第二代王室開始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我國考古學界認為今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湖南端的鶯歌嶺原始社會遺址[3],距今3000年左右,相當於西周時期,當是肅慎的文化遺存。出土了許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豬、陶狗、陶熊。豬的飼養,說明古時民族部落已經過著相對穩定的以原始農業為基礎兼漁獵的原始生活。陶豬、陶狗、陶熊是作為陪葬品埋入墳墓的,是對死者靈魂崇拜的一種有力的證明。」滿族的先民肅慎自公元前22世紀的舜禹時便見諸史籍。《山海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竹書紀年》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肅慎)來朝,貢弓矢。」禹定九州時,周武王、成王時,肅慎均派使來貢,最著名的貢品為「楛矢石砮」。周人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時的肅慎王國、漢至兩晉時的挹婁、北魏時的勿吉、隋唐時的靺鞨、北宋至明時的女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之前清朝在東北方向上的全部領土,大致上西迄貝加爾湖、葉尼賽河、勒拿河一線,南至山海關,東臨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個亞洲東北部海岸線,包括楚克奇半島、堪察加半島、庫頁島、千島群島的廣闊地區是滿族先民(肅慎族系)的發祥地。 史書上關於滿族的祖先和中原往來最早的記載見於周代,周武王時,肅慎人貢獻過「楷矢石奢」。成王時,肅慎又派使來貢。成王命大臣榮伯作「賄息慎之命」。周人在列舉其疆土四至時,稱:「肅慎、燕、毫,吾北土也。」 漢代以後,不同朝代的史書上分別記載的挹婁(漢、三國)、勿吉(北朝)、靺鞨(隋、唐)、渤海、女真(遼、宋、元、明),是肅慎的後裔,都是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渤海郡國 渤海國 7世紀末(唐代中期)粟末靺鞨(滿族先人的一部)領袖大祚榮建立了渤海國。其統轄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到9世紀末,渤海國被遼政權所滅。 遼代女真 遼朝(相當於北宋)時期,女真人在現中國東北地區分別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黃龍府女真,順化女真,長白山女真等等,這些女真部族之間並不相互統屬。其中生女真的完顏部逐漸強大,建立金國,消滅遼國和北宋占據中原地區。金朝繼承了北宋和遼國的君主制政體,遷入中原的金國人在文化和血統上也逐漸和中原民族融合。 金朝時期 金朝(1115年-1234年),或稱大金、金國,創建人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完顏部領袖),建於1115年,都城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年)時滅於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共經歷9位帝王。金國是當時中國華北地區的一個強大政權,其全盛時代的統治范圍為:東北到日本海、黑龍江流域一帶;西北到河套地區;西邊接壤西夏;南邊以秦嶺到淮河一線與南宋交界。 金朝在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不斷向外擴張的過程中,女真各部也很緊密的集合在一起,人們對一個統一的女真民族的認識更加清晰,在金朝統治中原時期,進入中原的女真人雖逐漸漢化但保持著相對的民族獨立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國所滅,除當初留在東北以及後來陸續回到東北的女真人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在長期與漢民族雜居的過程中逐漸融合,最終成為構成北方漢民族的一部分。 明清時期 明代女真分為建州、海西(扈倫)、東海(野人)女真三部。 161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漢、蒙古、朝鮮、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納入同一族名之下,滿族自此形成。同時,也有一部分遼代女真的後人並未被編入八旗, 變成現在的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但他們是今天滿族的近親,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被編入八旗的還有當時相當數量的遼東漢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鮮人,甚至一些俄羅斯人,在八旗內部長期融合的過程中,他們已徹底融入了滿族。 作為血統最為「純正」的組成部分,建州女真人被稱為「佛滿洲」(舊滿洲),其他 人則被稱為「依徹滿洲」(新滿洲)。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 「清」,同時也改元「崇德」。1644年入關滅李自成,建立了覆蓋滿洲、前明關內領土及西北新領地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因滿洲族大部分定居在關內,故官方改稱為「滿族」,建國以後延用滿族稱謂至今。
J. 滿族的前身是什麼民族
滿族的起源抄,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以及後來的挹婁、勿吉、靺鞨和女真。肅慎人是東北地區最早見於記載的居民之一,他們生活在長白山以北,東濱大海以及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肅慎人以狩獵游牧為主業,擅騎射,性勇猛。
戰國以後,肅慎人改稱挹婁,有時仍沿用舊稱。挹婁人也用「楛矢石砮」狩獵,種五穀並長於養豬,能織麻布,會造小船。南北朝、隋、唐時期,靺鞨後來發展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七部。
(10)歷史上的滿族是現在的什麼族擴展閱讀
滿族歷史:
滿族歷史悠久,滿族歷史據推測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沖文化時期。 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滿族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
1583年,努爾哈赤起兵,逐步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公元1635年皇太極廢舊族名,改稱「滿洲」。滿族主要從事農業。散居城市的滿族人大多從事工業和文化科學事業。滿族重視教育,崇尚理學,善於學習,文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