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中的評價和影響的區別
1、影響指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評價指歷史事件的性質、作用、版地位等。
2、影響應該從正權、反兩個方面去考慮,影響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評價屬於意義的范疇。
3、評價是對個人所做的事的總結,影響是對後世發展軌跡的引導。
(1)什麼是歷史評價擴展閱讀: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
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理解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
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
㈡ 李鴻章歷史評價是什麼
李鴻章的歷史評價:
李鴻章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跡,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但後人也多詬病李鴻章曾作出的錯誤決策。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簽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這也牽涉到湘軍和淮軍的整體評價。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人物簡介: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肥東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
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後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㈢ 周公的歷史評價是什麼
周公旦是周王朝重要的締造者與制度的開創者.他的政治實踐及其所創立的制度、提出的治國思想,不僅影響了有周一代,而且延澤於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周公是中國歷史上推動了華夏文化發展進步的偉大人物.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繼王位之後,周公旦成為他的最主要助手.周公旦常和武王一起討論治國、勝敵、滅殷之策.牧野之戰,周武王率軍伐紂,戰爭中周公旦「夾輔武王」,為滅商大業做出了貢獻.因此,他可說是周王朝重要的開創者.
周王朝建立後兩年,周武王病篤.當時,周王朝不僅內部矛盾趨於尖銳,而且殷商殘余勢力也趁武王逝世之機,勾結管叔發動叛亂,史稱「三監」叛亂.由周公領導的東征最終獲得勝利.平叛之後,周公便著手建立周王朝的各項基本制度及設定基本國策,並且營建成周雒邑.因此,他又可說是周王朝的締造者.
史載東征之後,周公開始制禮作樂.制禮作樂,開創了有周一代的制度與文化精神傳統.分封制是周王朝的立國之本,而周公東征平叛之後所進行的分封,則與武王時期的分封很不同,他非常強調宗法血緣關系,這就保證了分封制度的實施完全貫穿著宗法精神,使得分封與宗法構成了周王朝的兩大支柱.周公開創性地確立了分封制與宗法制,從此便具有了明確的典章文物.
夏商以至西周,文化已積累了近千年,周公制禮作樂,可說是對夏商以來文化傳統的繼承.而周公以禮樂規范人心,並不局限於貴族階層,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行為准則.周公制禮作樂,促進了周人的文化進步,也從根本方面推動了華夏文明的進程.
全文參見《文史知識》2005年第4期,晁福林《周公為政及其歷史功績》
㈣ 對戴笠的客觀歷史評價是什麼樣的
戴笠在情報界可說抄是少有的天才,襲他在無師自通下一手建立軍統局這以他為核心的龐大情治機關,在抗日戰爭時期軍統局的敵後諜報偵搜以及中美情報合作對於戰爭的勝利有著無可抹滅的貢獻。但是因為他的立場忠於蔣中正,與上海杜月笙關系良好,因此蔣中正在抗戰結束前也將戴笠視為其最重要的親信之一,在檯面上無法解決的事情就必須藉由軍統之手執行,因此他的行動也就包含了以檯面下手段幫蔣介石鏟除敵人。
戴笠畢生積極發展軍統特務勢力,排除異己,殘害人民,破壞革命。1933年6月暗殺民權保障同盟副主席楊銓,同年11月捕殺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共產黨員吉鴻昌,次年將上海《申報》主持人史量才刺殺於滬杭道上,種種血腥事件,都由戴一手布置。
台灣對戴笠卻有不同的看法。由於軍統為國民政府的情報單位之母,自然對軍統之父戴笠有著正面評價,而軍統的後身-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岩一帶國防部軍事情報局,附近地區甚至有以戴笠為名的雨農路、台北市立雨農國民小學、台北市士林區雨聲國民小學,以及在芝山岩上的雨農閱覽室。
㈤ 歷史評價標準是什麼
不同的人和時期有不同的標准,不過時間會給一個正確的答案
㈥ 對程克繩歷史評價
對於乘客城的歷史,全家完帳篷叫他在一定時期的,那可以說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發展,促進了中國建築業的話,它是中國的一帶建築業大師。
㈦ 歷史評價遵循什麼原則
首先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以及社會背景,其次要客觀公正地進行內評價,用唯物辨證法看待這些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運用是否推進生產力發展和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兩條標准來評價,然後是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樣的教訓或啟示。
㈧ 文中屬於歷史評價的內容是什麼
大哥自說自話呢吧!~
㈨ 曾國藩的歷史評價是什麼
曾國藩(1811-1872年),字伯函,號滌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這句話從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國藩的個人作用和影響。他也是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人物。
曾國藩是晚清漢族地主階級的進步分子,創立湘軍,屢敗屢戰,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這裡面主要是太平天國腐化內亂的因素,當然曾文正的戰斗精神可嘉--屢敗屢戰,哈哈)。他的另外一個主要成就是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師夷智以造炮製船」、「師夷智以制夷」的主張,籌建了江南製造局等近代工業,派遣留學生學習西方西方先進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講,曾國藩等漢族地主通過鎮壓天平天國起義和興辦洋務運動起家,實際支撐著清朝的危局,為近代北洋軍閥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曾國藩可謂是北洋軍閥的鼻祖。
總體來說,曾國藩是進步的封建地主階級,對於清朝統治者而言,他是股肱之臣,有功之臣。很多人甚至將他成為晚清中興之臣。對於勞苦的農民兄弟而言,他只是滿清的走狗,屠殺農民起義的劊子手。客觀上,通過洋務運動,建立了近代工業雛形,促進了中國近代化。但是任何人都無法脫離時代的局限,曾國潘終究是落後的封建地主,他的大思維更當時的西方列強相比,是遠遠落後的。當時掌權的是愚昧無知、軟弱無能的慈禧太後,曾國藩在鎮壓國內人民(太平天國)功勛卓著,在對外(西方)方面毫無建樹(幸好他死的早,沒想李鴻章在1895年那樣受辱) 。洋務運動的成果---北洋海軍、福建水師等在與日本、法國的戰爭中被動挨打,全軍覆沒,可悲可嘆。 由於曾國藩在傳統文化、官場權術方面的確有過人之處,備受後人推崇,包括梟雄和英雄。
毛澤東:①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②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蔣介石:辛亥以前,曾閱曾文正全集一書,……民國二年失敗以後,再將曾氏之書與胡左諸集,悉心討究……實不愧為當世之名將。
題外話:
一說到近代歷史,很多人都會說落後就要挨打,其實不盡然。看看中法戰爭(法國不勝而勝,清朝以勝求和)、甲午海戰(實力占優卻一味避戰,躲進威海衛死亡之港,讓日本三面夾擊全軍覆沒,),恐怕對西方包括倭寇的畏懼情緒和懦弱才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害怕與列強結怨,不敢與之真刀真槍的干,寄希望於國際調停,一味割地賠款,目的只有一個:維護自己的統治,魚肉百姓,貪圖享樂,苟安思想嚴重。(跟南宋一個德行)其實以晚清的實力絕對可以戰勝日本,完全遏制日本的任何侵略中國的企圖,那樣歷史就改寫了。可惜晚清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謂朽木不可雕也。
英雄生在近代,大都壯懷激烈,卻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既不能摧鋒於正銳,也不能挽瀾於極危,縱是英雄也枉然啊。
近代史著實讓人郁悶難當,建議大家多研究建國後的對外斗爭史,抗美援朝、1962中印邊界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那才解氣,那才是中華血性男兒的本色。
㈩ 為什麼②屬於歷史評價,而不是③,③屬於什麼
你這個搞錯了吧??我也覺得3是評價啊,2應該屬於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