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醫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指中國傳統醫學,又稱漢醫、漢方,東瀛人稱之為「皇漢醫學」。中醫葯是我國古代版燦爛文化的重權要組成部,慢慢開始 被大多數當代中國人民所接受,同時在國際上也有著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漸漸開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熱愛和歡迎。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中醫診察疾病的手段主要為望、聞、問、切「四診」;中醫透析疾病主要以八綱來辨證,就是指從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方面來歸納和概括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印證彼此力量消長等情況。
2000多年了!
Ⅱ 杜興華磁療棒這個牌子有久的歷史了有人知道嗎
聽說是十幾年的老牌子吧,杜老師好像是個老中醫,更詳細的我就不知道了
Ⅲ 磁療的歷史是什麼
磁療是利用磁場作用於人體治療疾病的方法。
世界上的一切物體,小至基本粒子,大至天體都具有一定的磁性。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人體一直受著地磁場這一物理環境因素的作用,地磁場成為生物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不可缺少的環境因素。
在二千多年前,我國西漢時代已利用磁石(Fe3O4的天然礦石)來治病。在國外,在16世紀末已製成各種磁療器械,如磁椅、磁床、磁幅等用於臨床。近20年來,國內外對磁場的生物學作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包括磁場的治療和診斷疾病的應用,磁衛生學、磁生態學、生物磁學等,並且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一、磁場對人體的作用機制
(一)電動力學理論
一切磁現象都是由於運動電荷所產生的,磁現象的本質就是電荷的運動。磁場對電荷,一磁場對另一磁場,都會產生作用力。磁場對運動電荷產生勞倫茲力,對載流導體產生安培力;磁場能改變原子和分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方向;通過電磁感應作用,磁場還能使導體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人體組織人生物物理學觀點看,是極其復雜的,在磁場中將會受到磁場的各種作用而產生各種效應:
1.產生微電流人體各種體液都是電解質溶液,屬於導體,在交變磁場中,磁力線做切割導體的運動,將產生感生電流;隨著心臟的收縮與舒張,血管也不停地進行運動,而且血液也是不斷地在流動,所以雖是恆定磁場,由於血管和血流的運動,對磁力線進行切割,也將在體內產生電流。進行磁療所產生的感生電流是很弱小的,即微電流。微電流的產生可對體內生物電活動發生影響,從而影響各器官各組織的代謝和功能。例如,在交變磁場作用下,Na+、K+、C1-等離子的活動能力加強,改變了膜電位,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促進細胞膜內外物質的交換等。
2.磁場對生物電的作用人體內有各種生物電流,如心電、腦電、肌電和神經動作電位等。生物電是生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磁場作用下,生物電流將受到磁場力的作用,即磁場將對生物電流的分布、電荷運動形式及其能量狀態發生作用,因而引起有關組織器官的功能發生相應的變化。此外,生物體的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發生電子的傳遞;磁場可能對電子傳遞過程產生作用而影響生化反應過程。
(二)酶學說
酶是在細胞內生成的,其化學本質屬於蛋白質的生物催化劑。有些酶類的催化活性,除了蛋白質部分外,還需要金屬離子,即金屬離子是酶活性中心的組成部分。有些酶的分子中雖不含有金屬,但需要金屬離子激活。例如,許多磷酸移換酶需要Mg++,許多水解肽鍵的酶需要Co++、Mn++、Mg++或Zn++的激活,才轉變成具有活性的酶。此外,Na+、K+、Ca++、Cu++等十餘種陽離子及一些陰離子(C1-)等均對某些酶具有激活作用。磁場可能通過對上述金屬離子和非金屬離子的作用影響酶的催化活性,而對人體產生作用。有人認為磁場有鎮靜止痛、降低血壓和減輕炎症反應等作用,同磁場提高膽礆酯酶、單胺氧化酶、組胺酶和激肽酶的活性有關。
(三)經穴作用
許多疾病的磁療是用於穴位而產生療效。例如磁片貼敷大椎、肺俞、膻中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旋磁作用神閾,有顯著止瀉療效等。現代儀器檢查證實,穴位經絡存在電活動現象。例如,穴位比周圍皮膚有較高的電位。當某臟器功能亢進時,相應經絡穴位的皮膚電位增高或電阻值下降;當某器官活動功能減弱時,相應經絡穴位的皮膚電位也隨之降低,而電阻值則升高。因此推測阻值則升高。因此推測,磁場可能影響經絡的是電磁活動過程而起機能調節作用。
(四)神經內分泌作用
磁場作用於全身時,各系統參與反應的程度可按下列順序排列:神經,內分泌、感覺器官、心血管、血液、消化、肌肉、排泄、呼吸、皮膚、骨。神經和體液系統對磁場的作用最為敏感,即機體對磁場作用的反應中,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起重要作用。在磁場作用時,神經既能參與原始反應的快速感受系統,也參與其緩慢感受系統。當弱磁場作用較長時間時,也能引起緩慢系統的反應。內分泌系統也明顯參與機體對磁場作用的反應。在磁場作用下,觀察到動物某些激素分泌增加。
二、磁場的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
(一)生理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對磁場作用最敏感的是神經系統,而其中又以丘腦下部和大腦皮質最為敏感。磁場對動物條件反射活動主要是抑製作用,腦電圖表現為大腦個別部位慢波和錘形波數目增加,在行為中伴有抑制過程占優勢。在磁場作用後觀察動物腦髓的超微結構,發現神經細胞體的膜結構,突觸和線粒體有變化,而軸突的結構較穩定。
2.對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強磁場可引起機體應激素反應,伴有ACTH和11-羥皮質酮的釋放。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胰島、甲狀腺、性腺等都對磁場的作用有感受性。動物實驗表明,交變磁場短時間作用(5分和15分鍾)主要增加ACTH在垂體和血液中的含量。交變磁場作用7~8分鍾,血中11-羥皮質類固醇含量增加38%,作用10~15分鍾後幾增加一倍,以20mT(毫忒斯拉),頻率50Hz的交變磁場作用15分鍾,過一小時後甲狀腺素分泌增加。
3.對血液的作用磁場對白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隨白細胞數量的變化而不同。健康人和化膿性感染性患者在430~510mT的磁場3小時作用下,白細胞吞噬功能顯著增高,而肝病毒性疾病患者在400mT的磁場作用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降低。磁場400mT作用於肝癌患者2~3小時,其白細胞對抗其自身癌細胞的細胞毒素活性增高,有人認為可用以治療肝癌。對凝血系統的影響,取決於磁場的作用強度和時間。高強度恆磁場作用於動物頭部,動物血液的凝固性升高,纖維蛋白活性增高,纖維蛋白活性增高;低強度磁場對凝血影響不大。強磁場長時間作用可顯著地減緩血流的速度,認為強磁場可用於內部止血和血流速度的調節,並認為這種效應與勞倫茲力對血細胞中原生質流動的力的作用有關。
4.對組織代謝的影響在磁場作用下,體內許多過程和機能活動發生改變,例如,脂質的過氧化反應和氧化還原過程、某些酶的活性、細胞器的機能活動、生物膜通透性、內分泌功能以及微循環的改善等,因此引起組織代謝復雜變化。
5.對皮膚反應的影響脈沖式動磁場16mT,作用10分鍾,可使皮膚對化學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使皮膚對某些離子滲透性增強。用恆定磁場30mT,10分鍾,10次作用於豚鼠致敏等皮炎時,表明恆磁場有降低致敏的效果,能減輕致敏動物皮膚的變態反應。
(二)治療作用
1.止痛作用磁場有明顯止痛作用。動磁場止痛較快,但不鞏固;恆磁場止痛較慢,但止痛時間較長。磁療常用於治療各種疼痛,如軟組織損傷痛,神經痛,炎症性疼痛,內臟器官疼痛和癌性疼痛等。磁療止痛效果快慢不一,多數病人在磁療後數分鍾至10分鍾即可出現止痛效果。磁療止痛作用的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磁療改善微循環和組織代謝,因而糾正由缺血、缺氧、水腫、致痛物質聚集等所致疼痛;磁場能提高致痛物質水解酶的活性,使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等致痛物質水解或轉化;磁療還有降低神經興奮性的作用等。
2.鎮靜作用磁療可改善睡眠狀態,緩解肌肉痙攣,減輕面肌抽搐,減輕喘息性支氣管炎和搔癢症等。這可能與磁場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有關。中葯磁石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作用。
3.消腫作用磁場有明顯抗滲出作用,這在臨床和實驗中得到證實。實驗觀察表明,磁場既有降低致炎物質(組織胺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又能加速蛋白質從組織間隙轉移的作用,說明磁場的消腫作用與其影響通透性和膠體滲透壓有明顯關系。磁療對軟組織損傷,外傷性血腫,凍傷,燙傷,炎症等有明顯消腫止痛的作用。
4.消炎作用磁場有一定消炎作用,這與磁場改善微循環、消腫、止痛和促進免疫反應性增強等有關。磁場無明顯直接抑菌作用。
5.對冠心病和高血壓的治療作用低強度恆磁場(15~50mT)治療冠心病或早期高血壓患者,多數病人在治療後一般狀況改善,頭痛,心區痛減輕或消失,血壓下降,脈率減慢。有的作者提出低頻交變磁場(50Hz,10~20mT)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較恆磁場為佳,而對心律失常無效。臨床和實驗資料表明,交變磁場對心痛綜合征、心肌收縮性、血流流變性、脂質代謝、微循環等有良好影響,而對心臟的傳導系統無明顯影響。
6.對腫瘤的作用磁療對良性和惡性腫瘤有一定影響,可使良性腫瘤,如纖維瘤、脂肪瘤、毛細血管瘤、腱鞘囊腫等縮小或消失。對惡性腫瘤也有縮小腫塊及改善症狀的作用。大劑量非均勻磁場效果顯著,一般均勻磁場對惡性腫瘤無效。磁場對腫瘤作用的機制尚不清楚。
三、設備與治療方法
(一)磁場類型
1.恆定磁場磁場強度和方向保持不變的磁場稱為恆定磁場或恆磁場(圖6.4),如鐵磁片和通以直流電的電磁鐵所產生的磁場。
圖6.4 恆定磁場
2.交變磁場磁場強度和方向在規律變化的磁場(圖6.5),如工頻磁療機和異極旋轉磁療器產生的磁場。
3.脈動磁場磁場強度有規律變化而磁場方向不發生變化的磁場(如圖6.6),如同極旋轉磁療器、通過脈動直流電磁鐵產生的磁場。
4.脈沖磁場用間歇振盪器產生間歇脈沖電流,將這種電流通入電磁鐵的線圈即可產生各種形狀的脈沖磁場。脈沖磁場的特點是間歇式出現磁場,磁場的變化頻率、波形和峰值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
恆磁場又稱為靜磁場,而交變磁場,脈動磁場和脈沖磁場屬於動磁場。磁場的空間各處的磁場強度相等或大致相等的稱為均勻磁場,否則就稱為非均勻磁場。離開磁極表面越遠,磁場越弱,磁場強度呈梯度變化。
圖6.5交變磁楊
圖6.6脈動磁場
(二)磁療器械
1.恆定磁場磁療器械
(1)磁片即永磁體。磁片的材料有鐵氧體、金屬磁和稀土鈷三類。鐵氧體有鋇鐵氧體(BaFe12O9)和鍶鐵氧體(SrFe12O9),其矯頑力(抗退磁能力)較高,導阻率高,磁性較低,價格低廉。金屬磁性材料通常分為5類磁鋼(AINiCO-5)和8類磁鋼(AIMiCO-8),矯頑力較低,磁性強。稀土鈷磁性材料是由稀土元素,如釤、鈰、鐠等與鈷元素合成的合金材料,如釤鈷合金(SmCO5)、鈰鈷合金[Ce(CoCuFe)5]、釤鐠鈷[(Smpr)CO5]等,其特點是磁性強,矯頑力高,但價格昂貴。磁片的形狀常用的有圓形、方形、柱形和圓珠等,有各種不同面積和厚度,它們的表面磁場強度為數十至數百mT(毫忒斯拉)。
按照穴位位置,將磁片縫綴在布料上而製成的磁帽、磁衣、磁腰帶、磁表帶、磁枕等,以進行長時間治療,適用以治療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神經衰弱、慢性腰痛、乳腺增生等。
(2)直流電磁機將直流電通到有鐵芯的線圈,鐵芯便產生恆磁場,磁場強度可達數十至數百mT。
2.交變磁場磁療器械
(1)異極旋轉磁療器在一微型馬達的軸上裝一有機玻璃或硬塑料轉盤,轉盤上安裝兩片或四片磁片(圖6.7),異極排列(圖6.8)。馬達通電,轉盤旋轉而產生交變磁場。治療時將轉盤靠近穴位或病變部位。
圖6.7異極旋轉磁療器
(2)電磁療機用硅鋼片作鐵芯,繞上數千匝至數萬匝漆包線,通以不同電壓的交流電,即可產生數十至數百毫忒斯拉的交變磁場。電磁療機可製成大小不同,形狀不同以適應不同部位的治療。
3.脈動磁場磁療器械
(1)同極旋轉磁療器旋轉磁療器轉盤上的兩片或四片磁片為同極(南極或北極)向外(圖6.9),當通電轉盤旋轉時即產生脈動磁場,磁場強度有規律變化而方向不變。
(2)磁按摩器在電動按摩器的按摩頭上裝有2片或4片磁片,同極排列,當通電時,按摩頭帶著磁片一起上下振動,形成脈動磁場。
4.脈沖磁場磁療器械
將各種不同頻率和波形的脈沖電流通過電磁鐵的線圈,即產生脈沖磁場,磁場峰值強度可達數百mT。
(三)磁療方法
磁療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1.磁片貼敷法用膠布或其他方法將磁片固定在治療部位進行治療。根據病情可貼敷一塊或多塊磁片,常用異極對置法(圖6.10)。磁片與皮膚在距離越大,作用於組織的磁場強度越弱,因此,常將磁片直接貼在皮膚上或只墊一層薄的紗布。磁片貼敷法操作簡便,病人不需要經常到醫院,根據病情定期到醫院復查即可。
圖6.8異極旋轉磁療器磁片排列
圖6.9同極旋轉磁療器片排列
圖6.10磁片不同極性不同放置法的磁力線分布
2.旋轉磁療法用旋轉磁療器的磁頭對准治療部位進行治療,磁頭貼著治療部位。如用同極旋轉磁療器,磁場是脈動的,用異極旋轉磁療器,磁場是交變的。
3.電磁療機這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的磁療機,電流形式不同,所產生的磁場形式也不同,可以是靜磁場、交變磁場和脈沖磁場。這種磁療法同時有熱的作用,但要防止燙傷。
原文轉自:http://www.zhao-kao.com/yixue/weishengzige.html
(四)磁療的劑量
1.磁療的劑量磁療劑量包括治療部位多少、磁場強度、面積、場型、梯度、時間、間隔等,其中以磁場強度最為重要。場強一般分為小、中、大,小的場強在50mT以下,中場強在50~150mT,高場強在150mT以上。應用場強大小應視病情而定,一般可依據下列幾點:
(1)病人情況年老體弱,久病,兒童,過敏體質等開始先用小的場強,而年輕體壯者可用中或大的場強。
(2)病變性質急性疾病開始時用小或中場強,慢性疾病開始即可用中或大的場強。
(3)治療部位頭,頸、胸部開始時用小場強,腰、腹、四肢及深部開始即可用中或大的場強。
2.磁療的時間和療程磁療時間一般每次20~30分鍾,每日或隔日一次。磁片貼敷可連續進行,根據病情定期復查,一般貼敷一周後休息1~2天再貼。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壓,慢性結腸炎等,須長期貼敷。(楊永輝)
(五)磁處理水及其應用
水以一定流速(0.1米/秒左右),垂直於磁力線方向通過磁場後,即為磁處理水。為此制有專門的磁水器。磁水器的磁場強度一般為200~500mT,水流切割磁場數次至十幾次。飲用量為2,000~2,500ml/日,用以治療尿路結石,慢性胃炎等。
磁處理水能使水分子間的結合狀態發生變化。水並非均以單分子H2O所組成,水分子之間存在力的作用呈結合狀態。水分子是極性分子,當水分子通過磁場時,其兩端正、負電荷受到勞倫茲力的作用,水分子發生形變而改變了水分子的結合狀態,從復雜的長鏈折散成簡單的短鏈。這樣水容易滲入堅硬水垢的縫隙中,使原來較堅固的大塊結晶變成小圓球,而使原來較松軟的結石表現為平板破碎。長期飲用大量磁處理水,對結石的局部及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症有溶解、沖洗和消炎作用。(郭友池)
四、臨床應用范圍及禁忌證
(一)適應證
1.內科疾病: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高血壓,冠心病,急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2.外科疾病:急慢性軟組織損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變形性骨關節病、肋軟骨炎,肩關節周圍炎,網球肘,腱鞘炎,纖維瘤,凍瘡、前列腺炎,血腫,頸椎病,滑囊炎,殘肢痛。
3.神經科疾病:神經官能症,三叉神經痛,面肌抽搐,血管性頭痛,神經炎等。
4.小兒科疾病:單純性嬰幼兒腹瀉,遺尿等。
5.皮膚科疾病:硬結性紅斑,毛細血管瘤,神經性皮炎等。
6.五官科疾病:中心性視網膜脈絡炎,單純性青光眼,急慢性咽炎,眶上神經痛,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牙痛,慢性非化膿性腮腺腫大,冠周炎等。
(二)禁忌證
磁療法目前尚未發現有絕對禁忌證,但下列情況一般不用磁療。
1.白細胞總數在4.0×109/L以下者;
2.出血或有出血傾向者;
3.體質衰弱或過敏體質者;
4.孕婦。
有時磁療出現一些副作用,主要症狀有心悸、心慌、惡心、嘔吐、胃內減退、無力、頭昏、胸悶、白細胞減少、皮炎等。停止磁療後副作用可迅速消失,不留任何後遺症。
[附]處方舉例
1.交變旋磁治療右腳背60~90mT每日一次15-20分鍾8次
適應證:外傷性血腫,急性扭挫傷。
2.磁片貼敷毛細血管瘤部位200mT連續貼敷每1~2周復查一次。
適應證:毛細血管瘤。
3.磁片貼敷「天突」、「大椎」、「肺俞」等穴位150~200mT連續貼敷3天復查一次。
適應證: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氣管支氣管炎。
4.低頻交變磁療,鐵心感應頭直接置於病變關節兩側65~80mT每關節10~15分鍾,總治療時間不超過40分鍾每天一次12~18次為一療程
適應證:變形性骨關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Ⅳ 中醫有多少年歷史了
中醫的歷史有五千年,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至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回形成。
自清朝末年答,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Ⅳ 中醫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醫學,來又稱漢醫、漢方,源東瀛人稱之為「皇漢醫學」。中醫葯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慢慢開始
被大多數當代中國人民所接受,同時在國際上也有著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漸漸開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熱愛和歡迎。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中醫診察疾病的手段主要為望、聞、問、切「四診」;中醫透析疾病主要以八綱來辨證,就是指從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方面來歸納和概括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印證彼此力量消長等情況。
2000多年了!
希望你能滿意喲!
Ⅵ 至今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現代抄測定,地球的年齡襲是46億年 而中國歷史據記載是從元謀人開始,據今已有170萬年了 順序是:元謀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半坡與河姆渡人,大汶口,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的傳說,接著是黃帝和炎帝,堯舜禹,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這些都無文字記載,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公元前16世紀建立. 此外,應該還有史前文明. 歷史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到底按照人類開始生產生活開始算起還是按照人類有了文明後算起.結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Ⅶ 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地球至今有45.5億年歷史
Ⅷ 中醫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醫有多少年的歷史中醫中葯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
Ⅸ 中醫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中醫的歷史來有5000年了,中醫誕生自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同時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 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後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
Ⅹ 鍾磬有多少年的歷史
磬是用石頭磨製的,其起源時間可以上溯到石器時代。人們在磨製石具的實專踐中,注意到不同屬石塊受打擊時會發出不同聲音,因而受到啟發,開始磨石為磬。最初用
普通石頭磨製,後來逐漸採用某些特殊石頭(或玉石)製成發各種固定單音的磬,再後來又發展成為具有幾個至一系列固定音的編磬。編磬的出現朝代不晚於商。
鍾是由鐃發展演化而來的。鐃為青銅制,一般是用手拿著敲擊,鐃口向上。後來因為鐃愈做愈大,手不能執,於是掛起來敲,口部遂向下,這就成為鍾。
鍾比磬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