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與中國開始用機器織布的歷史背景有什麼不同
應該是南宋的黃道婆吧,比歐洲早400年發明出腳踏「三綻三線」紡紗車和「踞織腰機」織回布機,提高了織答錦質量,成了一名「中國古代偉大的女紡織家」。以「踏車椎弓」織出的黎錦、筒裙的圖案艷麗素雅,有雞花紋、馬尾紋、青蛙紋等200多種,譽為「機杼精工,百卉千華」。
⑵ 織布的織布的歷史
《淮南子.俶真訓》:若夫真人,則動溶於至虛,而游於滅亡之野……臣雷公專﹑役誇父﹑妾屬宓妃,妻織女,天地之間何足以留其志!漢班固《西都賦》: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後常用此典以詠夫妻暌隔,或藉以表達男女相思﹑相愛之情。 手工粗布純棉含量100%,是一種純天然綠色環保產品,產品舒適、對皮膚無任何刺激,抗靜電、不起球、透氣性強,還具有獨特的自然按摩特點,能增加人體的微循環,調節神經、改善睡眠質量。在物質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的今天,一味追逐高檔、追逐潮流的觀念正在逐步被「崇尚綠色、回歸自然」所代替,老粗布產品又以其自身的特色贏得了消費者的寵愛。
四匹繒老粗布是一種傳承久遠的純棉手工生態紡織珍品,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有著機織布不可比擬的諸多優越性。不久前,其工藝被列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⑶ 說出兩個相關歷史事件
古今中外。卧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吳王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准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准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喜否 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美女西施和珍寶賄賂伯喜否 ,伯喜否 答應帶西施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西施,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喜否 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精明強干,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准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里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再說吳王夫差自從戰勝越國後,以為沒有了後顧之憂,從此沉迷於西施的美色,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顧人民的困苦,經常出兵與其它國家打伏。他還聽信伯喜否 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釵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啟示:夫差放虎歸山,又沉迷於驕奢淫慾的生活,而越王勾踐發奮圖強,吳國的失敗早已註定。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其間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細細體味。
⑷ 請說出相關的歷史事件
卧薪嘗膽公元前年,吳王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吳王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准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准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喜否 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美女西施和珍寶賄賂伯喜否 ,伯喜否 答應帶西施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西施,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喜否 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精明強干,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准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里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再說吳王夫差自從戰勝越國後,以為沒有了後顧之憂,從此沉迷於西施的美色,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顧人民的困苦,經常出兵與其它國家打伏。他還聽信伯喜否 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釵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啟示:夫差放虎歸山,又沉迷於驕奢淫慾的生活,而越王勾踐發奮圖強,吳國的失敗早已註定。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其間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細細體味。
東山再起dōng shān zài qǐ
解 釋 指退隱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得勢。
成語錯解:打假活動是長期的,如果我們稍有疏忽,冒牌貨又會東山再起。
解析:它用於人而不用於物。
出 處 《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重新得勢。
示 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9回:「還有~之日,也未可知。」
近義詞 重整旗鼓、卷土重來、死灰復燃
反義詞 風流雲散、一去不返、過眼煙雲
燈 謎 謝安復職;夕陽西下幾時回。
故 事 東晉時期,賢人謝安堅決辭去官職到會稽附近的東山隱居,經常有文人前來拜訪他,與他飲酒賦詩。前秦南侵,東晉危在旦夕,謝安臨危授命,當了東晉的宰相,率軍在淝水成功打敗前秦軍隊,並趁機率軍北伐收復失地
⑸ 中國使用織布機的歷史背景
黃道婆,又名黃婆,我國元代著名的棉紡織革新家。元貞年間,回 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生答活三十餘年所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了一整套扦、 彈、紡、織工具(如攪 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極大地提高了當時的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在當時一度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對當時植棉和紡織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⑹ 我國是什麼時候開始用機器織布的比一比,英國與中國開始用機器織布的歷史背景
是南宋的黃道復婆吧,制比歐洲早400年發明出腳踏「三綻三線」紡紗車和「踞織腰機」織布機,提高了織錦質量,成了一名「中國古代偉大的女紡織家」。以「踏車椎弓」織出的黎錦、筒裙的圖案艷麗素雅,有雞花紋、馬尾紋、青蛙紋等200多種,譽為「機杼精工,百卉千華」。
珍妮機
18世紀中期,英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供應不足。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在棉紡織部門,人們先是發明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Spinning Jenny)」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率。
⑺ 紡織歷史
紡織業的歷史
世界各個地區開始紡織生產的時間遲早不一,大約公元前5000年,世界各文明發祥地區都已就地取材開始了紡織生產。
如北非尼羅河流域居民利用亞麻紡織。
中國黃河長江流域居民利用葛、麻紡織,這個時期的原始紡紗工具紡專和原始織機零件已在中國河北、浙江等地區出現。中國西南部少數民族還保存了倚膝立地豎式紡織紡紗的古代工藝。
南亞印度河流域居民和南美印加帝國人民均已利用棉花紡織;小亞細亞地區已有羊毛紡織。
希臘保存的公元前550年的紡織品上,有用吊式紡專紡羊毛的古代手紡圖像,
南美安第斯地區則把卧式紡專放在腿上紡紗。原始織機有懸掛式和平鋪式兩種,平鋪式織機的兩根軸用四根木樁固定於地面上,稱地織機。
埃及出土公元前4000年的陶碟上繪有這種地織機的圖像。還有一種織工用雙腳抵經軸的平鋪式織機,而把織軸縛於腰間者,是原始腰機。
秘魯出土公元前200年的陶碗上繪有古老的原始腰機圖像。懸掛式織機的經軸掛在上面,經紗靠自身重量或懸吊小錘自然下垂,依次織入緯紗。
北美奧傑布韋部落曾用這種織機編織麻袋,稱豎織機。另有一種狹幅的織帶機用方形或多邊形綜板開口,稱綜板織機。在埃及公元前900年、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公元前200年的遺物中都曾發現這種織機。
原始織機最初是直接用手指分開經線,後來改用棍子開口兼打緯。這種棍子逐漸演化,在形狀、粗細和功能上有了區別,即有了綜竿(或綜桿)、分經棍和打緯刀的分工。綜竿也由一根發展到數根或十數根,以適應織花紋的需要。
位置也從兩組經紗之間移到經紗平面上方,繞於竿上的綜環則下垂而逐一套在一組經紗的每一根上,形成吊綜竿。這種吊綜竿加上外框就是後來廣泛使用的綜框。
墨西哥格雷羅和北美洲西南普韋布洛地區的傳統豎織機上還保存著這種早期樣式的綜框。
人類在舊石器時代已使用礦物顏料著色,如中國山頂洞人和歐洲克羅馬農人。世界很多地方都發現了古代著過色的織物。
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使用茜草和靛藍;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使用菘藍和紅花;秘魯地區居民很早就掌握製取蟲紅染料的方法。
新石器時代的紡織產品主要是各種短纖維織物。如北非尼羅河流域的亞麻織物;南亞恆河、印度河流域的棉織物;南美華加普利安特地區的棉、
毛交織布和瑪雅人織制的棉、劍麻交織布;裏海、愛琴海沿岸和西亞兩河流域的毛織物;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的絲織物。
在這些織物上,有的用手繪花紋,有的用織紋構成簡單圖案,有的用刺綉。有人認為高加索地區的古代居民甚至已有了原始印花。
紡織業的現狀
伴隨國際市場的需求不斷萎縮,給許多紡織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2008年,中國紡織業正遭受著近十年來最艱難的一年。
受美國次貸危機、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貨幣政策從緊、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影響,紡織行業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眾多紡織行業生產企業陷入了生產經營困難的窘境,掙扎在虧損的邊緣,企業紛紛倒閉,停產、半停產的更多。這些,已給紡織行業構成嚴峻挑戰。
盡管紡織的出口退稅率有所提高,但國家淘汰低層次產品和企業的決心沒有改變。自主創新、節約成本,才是紡織行業走出困境的良方。
(7)與織布有關的歷史事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紡織業將面臨的問題:
環保政策常態化行業洗牌加速自2017年環保要求全面收嚴,2018年各類環保政策法規密集落地,2019年環保高壓仍將持續,新一輪中央環保督查全面啟動,環保常態化成為必然趨勢。
2019年1月1日,我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同日,號稱為「史上最嚴」,
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諸多「令人乍舌」的嚴格規定的《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也開始施行。環保政策壓力下,「散亂污」企業將進一步淘汰。
近些年,東南亞(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紡織服裝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歐美客商的青睞,部分來自歐美市場的訂單轉向東南亞。
在產能過剩和國內環保政策的壓力下,中國部分紡織企業紛紛轉戰東南亞一帶。但於此同時,東南亞國家當地工人文化低、紀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員工技術培訓成本高,
工資薪資漲幅過快,政府營商環境不佳,行業開放水平還有待提高等問題不少,且對紡織企業來說,東南亞轉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負擔,同樣的還有東南亞局勢安全問題。
中西部地區的企業發展迅速,給當地的就業人員提供了很多崗位,工人們可以就近在家鄉就業,在很大程度上也減少了江浙地區的勞動力資源。
工人的觀念由工資多少轉向了是否有休息時間,以前在工廠都會為了討個好彩頭,初八復工。可是如今工人復工時間越來越晚,正常生產一般都要到正月十五左右了。
對於很多紡織老闆來說,2019年用工或將是一個大難問題。另一方面,面對紡織行業人力成本攀升,是年輕人不願意從事紡織行業的窘境。
⑻ 歷史上紡織業的發展有哪些重大事件
中國的嗎?黃道婆發明了紡棉,製作了專門的紡車,效率很高,明朝末期江南已有了規模較大的織戶,資本主義萌芽
世界上,先是有飛梭的發明,接著水力帶動,然後是蒸汽動力
⑼ 關於紡織的歷史
中國紡織歷史: 中國紡織歷史起於何時,今無定論。從考古實物看,早在距今6000-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紡輪一類的紡織工具。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和甘肅永靖商代遺址出土的麻布實物,其細密均勻的程度,完全可與現代細麻布相比。由此可知,那時的紡造技術以處於成熟階段。我國最早的紡織品所採用的原料主要是麻(指大麻和薴麻)、葛纖維。大麻和薴麻都是優良的紡織原料,我國是大麻和薴麻的原產地,所以國際上又將大麻稱為「漢麻」,將薴麻稱為「中國草」,其中用薴麻織成的夏布,潔白清爽,清涼吸汗,很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大約在春秋戰國之前,以出現多綜提花技術,能夠織造出幾何花紋紡織物。湖南長沙戰國墓出土的一塊平紡織物,每厘米經緯紗分別為28根和24根,其細密程度甚至超過了現在的細布。秦、漢時期,古人在紡織實踐中不斷創新,將提綜改為腳踏,利用多根踏桿提沉多片綜框,這種能織出復雜花紋的織機,被稱為「多綜多躡花機」。湖北江陵馬山楚墓、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紋樣精美,組織復雜,色彩豐富的絲織物,大多出自這種織機。
唐、宋之後,有關織造工藝的文獻傳世很多,這些著作不僅對織機的構造、操作程序紀錄得十分詳盡,而且多附有圖示,為我們了解那個時代的紡織情況提供了詳細依據。元代的黃道婆被稱為我國紡織業的革新家。元貞年間,她把崖州(今海南島)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紡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
⑽ 紡織的起源
中國機具紡織起源於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紡輪和腰機。西周時期具有傳統性能的簡單繅車、紡車、織機相繼出現,漢代廣泛使用提花機、斜織機,唐以後中國紡織機日趨完善,大大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紡織原料多樣化
古今紡織工藝流程發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國用於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毛、麻、棉三種短纖維,如地中海地區以前用於紡織的纖維僅是羊毛和亞麻;印度半島地區以前則用棉花。古代中國除了使用這三種纖維外,還大量利用長纖維——蠶絲。
蠶絲在所有天然纖維中是最優良、最長、最纖細的紡織纖維,可以織制各種復雜的花紋提花織物。絲纖維的廣泛利用,大大地促進了中國古代紡織工藝和紡織機的進步,從而使絲織生產技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紡織技術。 紡織是一種服務於人類穿著的手工行業,紡紗織布,製作衣服,遮醜飾美,禦寒避風,防蟲護體,大約便是紡織起源發展的重要動機。古史傳說中國先民是從「不織不衣」①、「而衣皮葦」②,然後演變到「婦織而衣」③。這種傳說是與穿著文化的發展規律相吻的。
據考古資料,中國紡織生產習俗,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見萌芽,距今約 2 萬年左右的北京山頂洞人已學會利用骨針來縫制葦、皮衣服。這種原始的縫紉術雖不是嚴格的紡織,但卻可以說是原始紡織的發軔。而真正紡織技術和習俗的誕生流行當在新石器文化時期。
《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所謂衣裳,便是指用麻絲織成布帛而縫制的衣服。這則記述反映的正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紡織業誕生,麻、絲衣服開始出現並流行的真實情況。甘肅秦安大地灣下層文化出土的陶紡輪,表明原始的紡織業在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便已出現,距今已有 8000 年左右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紡織業開始呈現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大發展趨勢。全國各地文化遺址普遍可見到與紡織有關的遺物,其中,最為重要者有下列諸例: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距今年代近 7000 年。曾在出土的牙雕盅上發現刻劃蠶紋四條,並發現苘麻的雙股線痕跡和出土了木質紡車和紡機零部件。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距今約 6000 年。發現迄今最早的葛纖維紡織品,實物是用簡單紗羅組織製作,經線以雙股紗線合成的羅地葛布。
1926 年,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經人工割裂過的「絲似的、半個繭殼」,這是迄今最早的蠶繭實物,距今約 5000 多年。
河南鄭州青台遺址,距今約 5500 年。發現了粘附在紅陶片、頭蓋骨上的薴麻、大麻布紋和絲帛殘片,同出十多枚紅陶紡輪。其中絲帛殘片是迄今最早的絲織品實物。
河北正定南楊庄仰韶文化遺址,距今 5400 年,1980 年出土兩件陶塑蠶蛹,這則是迄今最早的陶塑蠶蛹。
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距今 4700 年。除發現多塊麻紡織技術較草鞋山葛布先進的薴麻布殘片外,還發現了絲帶、絲繩和絲帛殘片。從絲織品編織的密度、拈向、拈度情況看,錢山漾的繅絲、合股、加拈等絲織技術已具有相當的水平。
以上實例情況說明,麻織和絲織的技術與習俗,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均已獲得迅速的發展和流行。尤其是草鞋山羅地葛布的發現,證實了傳說的「五帝」時代即新石器時代的確存在「夏日衣葛」的習俗。
《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帛即絲織品,萬國持有絲織品,其語雖未免有些誇大,但卻反映了禹時及夏朝的絲織習俗的盛行。《帝王世紀》:「未喜(妹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夏桀王為討好妹喜而撕裂的繒,便是指絲織品之一種。《管子?輕重甲》:「昔者桀之時,女樂三千人……無不服文綉衣裳者。」這種「文綉衣裳」,自然非絲織品而莫屬,以此足見夏代絲織業之發達和絲織習俗之流行。有關夏代的紡織情況,在考古發掘中也有所表露:
1960 年,二里頭遺址出土的一件銅鈴上,粘附有一層紡織物痕跡,經發掘者觀察認為是麻布痕跡。
1980 年,二里頭遺址Ⅲ區發掘的二號墓中的一件玉圭,在刃部和頂端都粘附有麻布殘跡。
1981 年,二里頭遺址墓葬出土的獸面銅牌和一件銅鈴上,也都發現麻布痕跡。
以上考古發現表明,夏代除了流行如文獻傳說的絲織業外,在社會的中、下層,恐怕主要是流行麻葛類紡織習俗。
商朝的紡織,至少已有絲織、麻織、毛織、棉織等等。
商代的絲織,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錄中,已有充分的反映。甲骨文已見桑、蠶、絲等字,桑字如桑樹的象形,商代已種植桑樹,這是沒有疑問的。種桑是為了養蠶,蠶字也是蠶蟲的肖形。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曾發現過半個蠶繭,浙江河姆渡牙雕盅上也見蠶的刻劃圖形,鄭州青台、浙江錢山漾發現的絲織品,均說明新石器時代的養蠶習俗存在當確鑿無疑,養蠶習俗至商朝更加盛行,這是合乎常規的繼承發展,說商代養蠶業十分發達,這也應毫無疑問,殷墟考古發現的玉蠶即是一有力的佐證。養蠶是為了抽取蠶絲,抽取蠶絲後便可以進行絲織,甲骨文的絲字,是兩束纏繞好的抽絲象形。桑、蠶、絲是絲織的前提,種桑、養蠶、抽絲技術的發生與發達,使商朝的絲織業也取得了空前發達的成就。《說苑?反質篇》說:殷紂王「錦綉被堂……非惟錦綉、絺、紵之用邪!」《帝王世紀》也說:殷紂王時「婦女衣綾紈者三百餘人」,此兩則記述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商代絲織的發達情形,考古發掘也證實了商朝的絲織已達到品類繁多、精益求精的階段。如河北藁城台西遺址發現的粘附於青銅器上的絲織物,就包含有平紋紈、皺紋縠、絞經羅、菱紋綺等等;殷墟婦好摹銅器上粘附的絲織品有紗紈(絹)、硃砂染色帛、雙經、緯縑、回紋綺等;武官大墓三件銅戈上也發現絹帛痕跡,殷墟其它地點的墓葬也經常發現有絲繩、絲帶和覆蓋屍體的絲帛片等,在傳世的商代銅器上,也見發現花綺的報道。
商代的麻織,由於更具有廣泛性、大眾性,故其發達情況亦絲毫不遜於絲織。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的苘麻痕跡和紡車等,說明麻織業在中國淵源甚早。商代麻織品的發現,已見於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墓葬和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遺址等,這些發現共同表明,商代麻織的技術水平已達到一定的高度。
商代的毛織,主要見於新疆哈密五堡遺址,該遺址出土的毛織品,有平、斜兩種組織,並用色線編織成彩色條紋的罽,表明毛織技術已具一定水平,遺址年代在公元前 13 至 14 世紀,距今約 3200 年左右,相當於商代晚期。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遺址也曾在麻織品的夾雜中發現一根羊毛,經鑒定屬山羊絨。這些發現表明,中國毛織的技術與習俗,至少在商代便已出現。
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葬中曾出土有青灰色棉布,經鑒定是聯核木棉。武夷山船棺葬的年代與前述新疆哈密五堡大略相同,故木棉紡織的技術與習俗據此而知,大約在商代晚期亦已發生。
西周時期的紡織,基本繼承了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絲、麻、葛織等傳統,並繼承了商代的毛織習俗。考古發掘所見的西周紡織資料,主要有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出土的絲織山形紋綺殘片,青海都蘭出土的用綿羊毛、氂牛毛製成的毛布、毛帶、毛繩、毛線等毛織品。文獻記載中則有不少絲織、麻織、葛織的流露。《詩?大雅?瞻印》:「婦無公事,休其蠶織」、《詩?豳風?七月》:「蠶月條桑……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揚,為公子裳」,《詩?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員」,《陳風?東門之扮》:「穀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以上是有關桑、蠶、絲織、麻織和絲麻衣服成品的記述,至於葛織情況,《詩?魏風?葛屨》、《小雅?大東》均有「糾糾葛屨,可以履霜」的詩句,從句意看,此時期的葛織已不是「夏則衣葛」①或「夏日衣葛絺」②的情景,而是局限於製作葛鞋上了。《孟子藤文公上》說:「許子衣褐」,褐即是毛織的衣服,《詩經》中也見到「無衣無褐」之語,結合出土材料可知,西周時期顯然是流行毛織生產習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