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娛樂中心是什麼
我覺得吧應該是管仲建立的妓院,他是妓院的祖師爺,也是最早的夜總會
⑵ 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娛樂的宮殿叫什麼
阿房宮殿
⑶ 如何看待娛樂歷史的小說
誤解歷史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很多人讀過《三國演義》或者看過相關的影視劇,恐專怕沒有多少屬人去認真研讀過《三國志》,這對於這些人、或者中國文化有任何不好的影響么?!還有,研究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本來就真真假假、爭論不斷,甚至就是當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真相,何況我們這些幾百上千年後的人。研究歷史可以無限接近真相,但是絕對無法完全復原真相。——至於普通人對歷史的誤解,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大可一笑而置之。
⑷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人們娛樂方式有哪些有何變化
1、一年難得看上幾回的露天電影,現在的個性化的家庭影院;
2、收音機中收聽樣板戲,到現在遍地開花卡拉OK;
3、單純地追求「吃飽飯」,到現在追求生命質量的健身運動;
4、打檯球,現在的網路游戲;
5、看小人書到觀看各種電視劇。
30年對於具體的每一個人來說,最能反映變化過程無外乎吃穿住行。
精神消費上更是30年前的人所無法想像的,現在人的閱歷和思想超越了父輩,典型如日常接觸的電視、電影、唱片。
手機與世界相連接,進而影響著大多數的中國人。
(4)娛樂歷史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現在的各種娛樂方式:
1、電視
電視引進中國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代表性事件是1958年成立的中央電視台開始試播(當時還叫「北京電視台」),央視也是中國第一家電視台。
以近鄰日本為例,懷舊感十足的《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中,東京城區的人們看上黑白電視也是50年代末的事情。差不多在二十年後,大街小巷的人們聚集電視機前面圍觀的場景在中國重演。
電視對走過80年代的幾代人來說都是一份珍藏的回憶,屏幕發光的13寸電視機打開了一個國家封閉已久的大門。
2、電影
無論是作為一種視聽藝術還是娛樂手段,電影的出現都比電視更早,它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過強烈的沖擊變化。
雖然中間甚至一直到現在都受到電視的沖擊,不過電影依然擁有它無以倫比的魅力,這也讓成千上萬的人湧入電影院,而不是守在家中面對背投等技術都換不來的環境。中國電影始於世紀初,跟隨世界電影的大潮走過了默片、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等多個階段。
3、錄像帶
錄像帶的流行要分開來說,80年代電視機得到迅速普及,與電視機配套的錄像機跟著走上了歷史舞台。當時電視節目也不豐富,它既可以彌補電視的單一缺陷,用來看電影,實用性極佳。
從80年代到90年代,受當時港片興盛等多方影響,錄像帶領域基本維持著以香港電影為主體、外國片為輔助的受眾歡迎模式。
總之錄像帶和錄像廳的美好時光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最後毫無懸念地被VCD和DVD淘汰並終結,難覓其蹤。許多人是到了後來才知道,他們一直看的錄像帶僅是VHS畫質。
4、唱片
與電影、電視一樣,唱片背後的音樂是大眾娛樂的另一塊根據地,唱片捧紅了無數內地港台歌手。經過二十多年的動亂和空白時期,刺耳的高音喇叭成為過去式。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唱片和收錄機把中國人帶離了眼前現實,憧憬一個美好又不可描述的未來。歌聲里的愛情、夢想和希望成為許多人的心中所往,抄歌詞、找海報更像是一場全民運動,真正把追星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正是來自這一領域。
5、唱盤
唱盤沒有大規模流行是因為70年代的國外,黑膠唱盤已經被卡式錄音帶所取代。由於唱盤體積大,遠不如卡帶來得便攜,加上每一面錄制的歌曲數目有限和程序麻煩,唱盤在中國始終顯得曲高和寡,被取代也是早晚的事情。
不過一直到今天,也有極少部分的黑膠唱盤愛好者懷念著當年的音樂,他們認為那種略帶粗糙的逼真質感是後來CD等介質所無法呈現的。
6、卡帶
80年代開始,能跟黑白電視、膠片電影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的是卡帶的流行,卡帶的超強影響力使它成為了磁帶的總稱,一般說起磁帶就是指卡式錄音帶。
卡帶成本低廉,可以反復使用。在國外像日本,卡帶與索尼隨身聽一並出現。在中國由於條件所限,卡帶更多是收錄機相伴十餘載。
雖有形式差異,不過是同樣流行。到了90年代,隨身聽也成為都市年輕人的選擇。
7、MP3
MP3是一種數字音頻編碼和有損壓縮格式,它通過一個演算法使得人類聽覺不會識別出被丟棄的音頻部分,從而大幅度地降低音頻數據量,容量極小。
MP3能發揮作用的領域遠不止於此,它能儲存於電腦、手機等終端。即便後面有MP4甚至MP5的推出,MP3在國內依然吃得很香。
8、手機終端
電視、電影、唱片三個領域互有影響,但是電腦的出現將它們集合在了一起,甚至極大地改變了它們的作用地位。比如現在歌手的專輯唱片銷量再好,卻只有黃金時代的幾十分之一。
隨著液晶顯示器和數字電視的出現,電腦與電視的的聯系變得緊密,卻依然有著無法克服的天然缺陷。
⑸ 古代人聽歌休閑娛樂的地方叫什麼
古代人聽歌休閑娛樂的地方叫:教坊、妓院、戲院等。
裡面彈琴的女子叫:歌妓、聲妓、謳者、歌姬、歌女等。
歌女是中國近代對以唱歌為職業的女性的稱呼,古代則有歌妓、聲妓、謳者、歌姬等稱呼。像中國古代其他類型的藝人或藝妓一樣,歌妓的社會地位低下,她們多在教坊或妓院表演,近代再加上夜總會、舞廳等,有些會(但不一定)提供性服務。有些歌妓是王公貴族的家妓,除了用作宴客、娛樂外,貴族還以她們作為身份、財富的象徵。
各種稱呼及其由來:
古漢語「妓」是指女性的藝術表演者,而「伎」是「妓」的本字,因此以演唱為業的女性稱為歌妓(伎)或聲妓(伎)。後來「妓」在漢語中變成「女性性工作者」的同義詞,為免引起誤會,就多用「歌伎」或「聲伎」。
「謳者」的「謳」是歌唱的意思,「謳者」就是「唱歌的人」。
「歌女」一詞則出現於1920年代末至1930年之間。而歌姬則是美稱,「姬」在古漢語里是對女性的美稱,也有美女的意思,日語中的「姬」也保留了美稱的意義,常用來稱呼貴族女性,日語至今仍然把女歌手稱為「歌姬」。但現在於中文裡稱女歌手為歌姬或歌女則含有貶義,尤其指於酒廊、酒樓、夜總會、游樂場等場所走場演唱為生的女歌手,已故香港女歌手梅艷芳就曾說自己小時候走場表演唱歌,被稱呼為「歌女」,受同學歧視。
「商女」、「秋女」、「秋娘」見於唐朝,杜牧的七言絕句《泊秦淮》中的「商女」就是指歌妓「商女不知亡國恨」。而商女的稱呼源自秋女、秋娘,秋女、秋娘是唐人對歌妓的稱呼,白居易《琵琶行》就把歌妓稱為「秋娘」,古人把五音(宮、商、角、征、羽)與四季相配,因為商音凄厲,與秋季肅殺之氣相應,故以商配秋。於是「商女」就成為歌妓的別稱。
台灣日治時期,有一種叫「藝旦」的歌妓,也作「藝妲」,常於酒樓以戲曲悅客,此名稱最早見於清朝同治年間,她們一般不提供性服務。
英語稱為Sing-song girl,由字面上看,很多人會認為是直譯「歌女」一詞,其實不然。據張愛玲所述,「Sing-song girl」是源自吳語的「先生」一詞,吳語把高級妓女稱呼為「先生」(「先生」可以是對任何人客氣的稱呼,不限性別),而她們必會在宴席上歌唱,英美人就誤把「先生」當作「Sing-song」(唱歌)了。
(5)娛樂歷史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歷史來源:
先秦時期:歌妓歷史悠久,原始宗教崇拜中有不少歌唱和舞蹈,那些於宗教儀式中表演歌舞的女性相信為後世歌妓、舞妓的前身。夏朝時,夏桀就蓄養三萬女樂,亦即歌舞女藝人。至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地方還保留巫娼,有些歌舞表演則脫離宗教崇拜,變成純娛樂性質。成語「秦樓楚館」為妓院別稱,而古代妓院為歌舞表演場所,所以先秦時期已有歌妓。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嫁給呂不韋前就是邯鄲的歌妓。
漢朝:皇宮中和貴族府中都有很多歌妓,用作於宴席上表演,娛樂君主、貴族、大臣等,少則數十,多則數百。東漢梁冀就蓄養上千名歌妓這些歌妓有時會成為貴族的寵婢,有些會被正式納為妾侍,有些更成為後妃。例如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後衛子夫,本來是漢武帝姊姊平陽公主府中的歌妓。
魏晉南北朝:蓄納聲妓、歌妓的風氣盛行,貴族府中的歌妓往往數以百計,這段時期的歌妓作為貴族顯示財勢的功用最為明顯,亦常出現搶奪歌妓的事,《世說新語》就記載不少關於歌妓的故事。三國時期曹操有一歌妓,唱歌唱得很好,但脾氣很壞,曹操雖然生氣,但又怕殺了她就聽不到那麼悅耳的歌聲。
隋唐:蓄歌妓的風氣亦很盛行,貴族、文人與歌妓酬唱、交往也很普遍,有些文人更把歌妓引為知己,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就有不少開於歌妓的描述。唐人傳奇故事中有不少女主角都是歌妓,例如《虯髯客傳》的紅拂女原為楊素府中的歌妓,《柳氏傳》的柳氏為歌妓,《霍小玉傳》的霍小玉被逐出霍王府後淪為歌妓等。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設置「國營妓院」,稱大院,後稱舊院,因此歌妓多集中於秦淮河一帶。
清末民初至現代:上海的妓院有不少歌妓,韓邦慶的小說《海上花列傳》就是描寫這些歌妓的生活。她們通常被稱呼為「先生」,當時上海有不少從歐洲或美國來的外國人,而歌妓在招待客人時必會唱歌,吳語「先生」又與英語「sing song」音近,所以英語把她們稱為「Sing-song girl」。而中文「歌女」的名稱在1920年代末葉才出現,即民國十四年之後。
⑹ 娛樂,歷史,情感,故事,美食,游戲,人物,地理風景。你最喜歡看哪方面呢或者哪方面看得多
第1天 北京-長白山 飛機/汽車 從北京搭乘航班赴長白山機場,抵達後赴萬達國際一流滑雪場參加雪上娛樂活動,滑雪、雪圈、雪地摩托馬拉爬犁雪上高爾夫等,擁有滑雪道43條,冬奧會標準的高級雪道9條,雪道總長度約30公里,2條國際上最先進的8人拖掛式暖箱索道,3條拖掛式吊椅索道,2條固定抱索器吊椅索道,10條魔毯,可同時容納8000位滑雪者。 備註:滑雪和雪上娛樂活動,客人可任選其一 第2天 萬達度假區滑雪 藍景溫泉 早餐後赴萬達國際一流滑雪場參加雪上娛樂活動,滑雪、雪圈、雪地摩托馬拉爬犁雪上高爾夫等,擁有滑雪道43條,冬奧會標準的高級雪道9條,雪道總長度約30公里,2條國際上最先進的8人拖掛式暖箱索道,3條拖掛式吊椅索道,2條固定抱索器吊椅索道,10條魔毯,可同時容納8000位滑雪者。激情滑雪後乘車赴長白山腳下第一鎮-二道白河鎮,晚餐品嘗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韓式烤肉,後夜遊大戲台。河風景區,(98元/人,游覽時間約1.5小時),感受一片流光溢彩的不夜森林,整個森林河谷霓虹迷離,彩瀑流韻,霧氣飄漫,如夢如幻,仿若人間仙境,後乘車抵達酒店,晚享受長白山天然溫泉浴,藍景溫泉五星級標准設施豪華,室內設有按摩池,中葯池室外玫瑰花池,親親魚療,並伴有古箏彈奏表演,不限時間。 備註:滑雪和雪上娛樂活動,客人可任選其一 用餐特色:正宗韓式烤肉 住宿特色:長白山最具特色溫泉度假酒店 第3天長白山-狩獵場-萬達 汽車 早、中、晚 森林別墅 早餐後赴【北景區】(大門票125元/人),換乘環保車(85元/人)進入景區. 視天氣情況可乘倒站車(80元/人,往返加游覽約90分鍾), 俯瞰因火山強烈噴發而形成的高山湖泊---長白山天池(它是中朝邊境的界湖、是中國最深的湖泊和最大的高山湖泊,參觀時間約1.5小時包含乘坐導站車往返時間),游覽結束後乘坐倒站車下山至中轉服務站,換乘景區環保車去瀑布停車場,徒步游覽落差68米的瀑布-- 長白瀑布(往返加游覽60分鍾,它長年流淌,冬季結冰而不凍,美不勝收),之後觀賞中國海拔最高、溫度最高、四季水溫不變的溫泉- 聚龍溫泉群(去瀑布途中觀看),後乘車赴綠淵潭,帶您到了冰雪琉璃世界彷彿置身於童話中,晚餐後乘車赴[露水國際狩獵場](車程40公里,約1小時),後入住森林別墅,體驗原生態,夜色朦朧,星光熠熠,數一數深藍色天空中近在咫尺的銀河星辰,才知道,夜原來還可以如此與眾不同! 用餐特色:原汁原味山珍宴 住宿特色:原始森林內原生態森林別墅。 第4天 狩獵場-萬達 清晨,在東方剛剛出現的那一絲晨曦的映襯下,乘皮筏觀霧凇(視天氣而定),在熱氣騰騰、雲霧繚繞的河面上時隱時現,由於碧泉河、九龍泉屬低溫溫泉,河水常年不凍,如遇有溫差變化,沿河兩岸樹木霧凇巧扮,銀裝素裹,玉潔冰清,使人充分領略在原始森林中旅遊的樂趣,早餐後開始體驗激情狩獵,冬季的長白山狩獵場更為愜意,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場獵源極其豐富,由於大面積原始森林的遺存以及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態,使得這里成了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理想樂園。繁殖馴養了馬鹿、梅花鹿、狍子、野豬、野兔、山雞等幾十種動物,供獵人捕捉,下午乘車赴萬達度假區(車程100公里 約1.5小時),晚餐後自由活動與萬達小鎮里商業街。後自行乘萬達班車赴機場結束愉快行程,返回北京! 用餐特色:品嘗親手獵殺的野味地理作業,選擇自己喜歡的目的地旅遊路線設計方案
⑺ 歷史上的娛樂場所分別叫什麼
宋朝娛樂場所叫「瓦子」也叫「瓦舍」,在裡面可以聽說書、看雜耍、魔術等。
⑻ 歷史真實與娛樂之間的關系
從葛紅兵與易中天「歷史該不該庸俗化」論戰,到崔永元炮轟「庸俗歷史劇」毒害青少年,以及商家以「日本兵」作秀的「國恥娛樂化」爭論,中國歷史隨各人喜好而轉變,在不同的人手中變出了不同的「花樣」。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歷史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神聖的存在。「青史留名」、「是非功過由歷史評說」等都彰顯了中國人歷史感之重。於是,當今天歷史遭遇「戲說」甚至「惡搞風」的時候,人們紛紛感嘆中國人歷史感的喪失。
而高考作文中「曹操與趙文卓結婚」的笑話,也讓人們懷疑,當「歷史和娛樂聯姻」之後,「崇拜皇帝和喜愛格格,也許會從一種好奇好玩變成一種深入人心的歷史觀」的憂慮會不會成為現實?
正方:「戲說歷史」是中國人的傳統
在中國,有個特殊的文化現象:與歷史相關的書永遠不愁賣。即使黃仁宇那樣的准學術作者都可以成為暢銷書作家,金庸的小說如果不跟歷史傍上,想必也不會那麼招人喜歡。
中國人喜歡的歷史永遠不是嚴肅的,二十四史擱到灰塵滿身也賣不出去,所以中國人真有的是「戲說歷史癖」。所謂的「戲說」絕非中國人近兩年才有的愛好,更不像很多正義的電視評論家所言,是《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電視劇帶出的壞毛病。假如說「戲說」是「戲」劇的「戲」,那麼古已有之。從《趙氏孤兒》、《二進宮》到《三岔口》,京劇里的哪一出不是從歷史中脫胎出來的?戲劇以外,說書的話本以及話本演變成的小說,又有幾個不是歷史題材?四大名著裡面,三部都是演繹的歷史。老百姓看不懂真的歷史,也沒條件到學校去學歷史,他們全憑戲說。正是如此,才有了《三國演義》開篇的「白發漁樵江渚上」,也能「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了。
中國的歷史戲說,已經說了幾千年,到了今天,恐怕還要說下去。戲說是中國人的愛好、習慣乃至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不能說戲說一定是不嚴肅的。
專家觀點:顧曉鳴:面對大眾,歷史無需裝深沉、擺架子。僅僅死記硬背的灌輸並不能觸摸到歷史的靈魂,恰恰在品味情境、咀嚼故事中,才能讓人有所悟、有所得。只要有學理依據,「趣說」「妙說」都是不錯的傳播手段。畢竟好看、有共鳴,才會有人樂意去讀、去品。
而且「古史今說」的模式也非今日才有,魯迅的《故事新編》、莎士比亞的戲劇都屬此類,中華民族的「說書」藝術、野史「小說」更是源遠流長。司馬遷的《史記》多處採用生動的文學筆調,刻畫細節、想像場景,卻依然位居正統「二十五史」之首,是「文」與「史」結合得極好的典範。因此,不必把重新闡釋視為洪水猛獸。歷史劇也好、學者的個人見解也罷,如果能認真對待大眾的閱讀和鑒賞,把嚴肅歷史講得雅俗共賞,意味盎然,一定還會激發各種觀眾的興趣,追問歷史原貌、求諸歷史原典,甚至反溯到史論、考古等領域,對推動史學的發展大有裨益。
反方:「戲說歷史」會誤導觀眾
歷史與娛樂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為什麼娛樂就一定要背離歷史真實呢?史書當然不可能包羅萬象,野史遺聞也不足以支撐起歷史的全貌。因此,歷史劇的虛構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歷史劇作為文學不是也應該遵循文學虛構的原則嗎?這虛構的原則前人已有了很好的概括,那就是:虛構要合情合理。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學,都應該根據已有的現實真實來虛構。如果超越真實來虛構,又要打著歷史劇的旗幟,那未免讓懂歷史的人倒盡胃口,不懂歷史的人了解錯誤的歷史。
因此,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不能打著娛樂的旗幟而遠離歷史。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薩爾》的信中提出了一個歷史劇的批評標准——歷史的標准和美學的標准。歷史劇的目的不是為了娛樂,而是使觀眾在美的享受中了解歷史,而了解歷史的目的是為了借鑒。遠離了歷史真實,高度娛樂化的歷史劇,也就失去了借鑒的意義,最終也就使歷史失去了存在的依據。
學者觀點:葛紅兵:「大眾化不等於娛樂化,把歷史文化娛樂化不是普及文化的好思路。通俗不可庸俗、普及不能粗鄙。比如品三國,應該是品中國人的國家觀念,忠義觀念,品出一點天、地、人、神的大義來,應該有反思,有批判,有褒揚。否則品的只不過是鉤心斗角的智慧,對人的角力的崇拜……這樣的三國能給讀者什麼呢?」
我們該如何對待歷史
和其他文明古國相比,中國有著最悠久、最豐富、最連續、最完整的歷史記錄。
對歷史的信念,是中國人的生命哲學之一。司馬遷遭受奇恥大辱,隱忍苟活,在於他相信歷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秦檜設計害岳飛,一度猶豫不決,怕死後遭唾罵。文天祥從容就義,他的精神支柱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說白了,從中國人的理解來看,歷史就是人心,就是人性。這種歷史感是很了不起的,因為它內在於人,它更樸素本真。
認真汲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避免重蹈覆轍。然而此言之前提在於我們學習的是准確的歷史,是基於正確的歷史觀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