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有多少可信

歷史有多少可信

發布時間:2021-03-05 07:21:02

㈠ 中國史書的可信度有多少

和皇帝,宮廷,被殺大臣,權臣,朝代末期的歷史大多有所出入,無關緊要的歷史事件可能可信度高一些。

㈡ 歷史真的可信嗎

不可信,凡是人寫出來的東西,都有人的主觀好惡,及利害相關在里版面,這個世界絕沒有一個權絕對誠實的成年人,人總是要說謊,無論出於任何目的。文字的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窮盡所有的事物,文學語言常用各種修辭手法,使描述出來的東西偏離事實。
歷史的真相是不可知的。

㈢ 中國的史書到底有多少可信

就連中學老師紀連海也耐不住寂寞,不去認真教學生,緊急跟風,把野史、正史、傳說、故事拼湊起來歪講,亦引起眾人青睞,轉瞬間成了名人。雖說教授先生們都客客套套地說:僅代表自己的判斷與分析。但誰又會相信呢?他們心底里未嘗不是在說:我講的就是反映真實客觀的中國歷史,不容你非議。 對於我們普通人歷史都未曾深學,歷史知識淺薄的很。但從我看來,他們所講的不應該稱之為歷史,確切的說應叫做「講述過去的故事」。因為歷史畢竟是歷史,不可以肆意編造,即使有自己的史觀,也離不開真實這一基線,而飄動過大。而故事則不然,只要滿足了受眾的獵奇心理,把正說成反,把白說成黑,把暴君說成仁者,把淫盪說成貞潔,都未嘗不可。 書載:文天祥被俘,對元朝丞相博羅說,一部十七史從何說起,引喻大國的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你一胡人又知甚麼?然也是這就話,讓我們覺得中國的歷史也確實難以說起,如果我們仔細品味二十四史,就有這種感覺:中國史書的可信度太低了。 首先,就《春秋》來講,在孔子以前,列國典籍守於史官,大事記於策,小事記於牘,未曾有真正意義上的史學著作,孔子按歲時月日,記遠近,別同異,使歷史系統化了,雖用魯國紀年,但據魯親周,所記之事兼及列國,成為中國的第一部編年史,也被後世史家譽為中國史學之起點,就是這樣一件好事,然由於是長著花崗岩腦袋的孔老二寫的,它的史學價值就大打折扣了。春秋二百四十年間,魯國見弒君有四(隱公、閔公、子般、子惡)見逐者一(昭公),見戕者於外者又一(桓公),這樣的重大歷史事件,《春秋》為親者諱,不見其文。閔二年,「狄滅衛」《春秋》為賢者諱而該書「狄入衛」。晉侯傳見周天子,《春秋》因不願損周王之尊嚴,而變為「天王狩於河陽」。同時弒君,卻有書「殺」書「弒」書「及」之分。春秋筆法亦來源於此。這不算最糟糕的,隨著漢代「罷黜百家,獨崇儒術」的帝王旨意下達,孔子的官帽越戴越大,御用儒者在孔聖人的光環下得到了實惠,對歷史的疑惑也不想有了。雖後有司馬遷只有一點點不敢苟同,卻丟掉了褲襠里的命根子。其次,

㈣ 中國歷史可信度是多少

中國歷史是中國人行為選擇的記錄,它關系著社會的各個階層,錯綜復雜,包羅萬象回,中國是一個文明答古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背景,在語言文字上更是豐富多彩,所以中國有資治通鑒和史記等之類的比較全面的歷史記錄,但是,中國歷史只是在一個角度去記錄和了解它,它側重的是人,而且是那些在眾多的行為選擇中正確多於錯誤的成功人士當中,以便給當朝統治者以借鑒和參考,而對於其他的社會階層和則沒有過多的的描述。並且在所有記錄中,只是文字記錄所發生的時間、事件等信息,缺乏對事件主人公的心理探測(行動往往伴隨著動機),只有了解行為動機之後才可能更好的了解歷史。所以在了解程度上就沒有很全面,這多多少少會給中國歷史的真實性帶來創傷。並且,中國的歷史大多是正史,全被當朝權貴所控制,所報喜不報憂,報功不報罪在所難免。對歷史記錄本身的一個可靠性應該只有50%,綜合一下應該不到30%。

㈤ 中國歷史到底有多少是可信的

大部分還是可信的,只是很敏感的東西不怎麼提及了,成吉思汗入侵東歐不怎麼說了,和印度,越南的兩仗直接不提,越來越為政治服務了,但也不像小日本直接篡改了。

㈥ 歷史真的存在嗎歷史的可信度是多少

有人說歷抄史是勝利者的功勞簿,失敗者的恥辱史,也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雖然這么說,不過我們現在所知的歷史,除非很久遠或者極為缺少歷史資料,一般來說和真實的歷史事件相差不大,至少在大體上,當然在一些細節方面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而我們對一段歷史的了解往往可以從很多方面,比如說大量的歷史書籍和文獻,這包括官方史官撰寫的正史和相關材料(包括奏章、書信等),民間史學家的著作,文人的詩詞文章,地方的縣志,家族的族譜記載、有時甚至可以從其他國家的史書中找到相關的記錄等等,再加上歷史實物,如果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互相佐證,這樣的歷史記錄應該是可信的,而且近代的歷史事件有的史實證據,像是影像資料、名人傳記、國家檔案、報紙書刊、當事人的口述記錄等等,有人說歷史不是科學,缺少客觀性,我不認同,歷史同樣是門科學,它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只有文學家才能僅憑一支筆就能進行創作,而歷史學家的著作是建立在對大量歷史資料的研究考證之上的。當然對於野史、民間傳說、電視劇、戲說歷史之類的就當消遣吧,這些都是缺乏可信度的,不能算是真正的歷史,只有經過仔細考證的歷史史實才是真正的歷史。

㈦ 中國歷史 到底有多少是可信的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歷史真相的追尋近乎瘋狂,同樣,出於對歷史對子孫負責的使命感,真實而嚴謹的記錄下「今天」發生的事被提到國家高度。史官,不僅是備受尊重的國家公務員,而且擁有連皇權也不能侵犯的神聖權力,死後事跡交國史館立傳更是所有臣子夢寐以求的光榮。每當改朝換代,新王朝一定組織最優秀的人才編修前代史書。歷史也證明,幾千年來史官們的表現無愧於這份地位崇高的工作,最有名有太史公司馬遷,春秋的董狐直筆,還有齊太史一家,而那汗牛充棟的史書便是一代又一代史官心血和榮譽的結晶。可惜,李世民破壞了這個光榮傳統,他手下的史官也讓這份職業蒙羞。

早期史官的記錄是公開的,這對保證史料的真實性有積極作用。所以,齊太史一家寧可被殺也不改一字,除了職業榮譽感更因為輿論和道義上的絕對優勢。後來,為了真實性與史官的生命之間尋找平衡,史官的記錄被嚴格保密,直到皇帝晏駕後為了編纂實錄和後世修史的時候才拿出來。這不僅高度保證了原始資料的真實性,更對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形成了不小的震懾力:史筆如鐵,你做的所有壞事今天或許迫於淫威沒人指斥,但絕對哄騙不了後人,更影響不了他們的正確判斷和批判。所以,才有了「孔子做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可惜,李世民這所謂的天可汗破壞了規矩。

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專題

㈧ 書中的歷史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歷史主要是文字記載為主、文物發掘斧正、不同方面相結合、人們版口口相傳為參考、得勝權者掌握對己有利角度、摻雜修史者個人意志、不同時代有不同角度等綜合因素決定的,事實不一定是歷史,歷史不一定是事實。這個很難有人能有司馬遷的胸懷,但司馬遷寫的也不一定全部、完全符合事實。

㈨ 歷史是勝利的人寫的,有多少可信呢

考古復界有一句話:
歷史永遠不能還制原,只能無限接近真實。

歷史往往都是由勝利者書寫,但是不同的東西往往會出現在一些野史傳說中。
要想知道真實的歷史情況,已經不肯能了,只能根據這些情況推測。
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自己猜測去吧!
人在歷史面前,好渺小哦!

閱讀全文

與歷史有多少可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