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的社會結構指什麼作用

歷史上的社會結構指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1-03-05 05:28:02

① 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有哪些特徵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如何

一、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徵:
第一,家天下的延續。
家天下的主要特點是:一姓家庭統治一個朝代,只要這個朝代不滅亡,這個家庭就一直統治下去。
第二,封國制度不斷
這種制度保證了權利集中在一個血緣家族之中,同時也存在著容易引起叛亂等弊端。
第三、家族制度長盛不衰
整個中國古代五千年,戰爭、動亂時有發生,戰爭和動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個舊家族的滅亡和隨之而來的新家族的誕生。各朝各代,都有一些豪門貴族和大的家族在產生、在發展、在擴大。
另一方面,家族制度在經濟領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中國的「老字型大小」企業幾乎都是某一個家族承辦的。如「樂仁堂」、「榮寶齋」,都是家族企業。現在,我們要發展私人企業,私人企業也大多是家族企業。家族制度運用的好,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為這是最佳的利益共同體。
第四,家國同構
家國同構是指家庭、家族和國家在組織 機構方面的共同性。《詩經•小雅•北山》中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是天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國王的,每一個臣子都是國王的臣民。
家國同構的格局導致了「忠孝相通」,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就是把對家長的孝和對國家的忠相提並論。孝敬父母就是忠順皇帝,忠順皇帝就是孝忠國家,忠孝同義。這種宗法制度下的產物使得許多中華民族上許多愛國英雄以忠於皇帝為初衷,以忠孝國家為結果。
二、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
(一)宗法制度的產生與確立
1 、由於自然環境和各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血緣關系在居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現形態也有很大的差異.地中海沿岸國家較早從事海上的工商業貿易活動,形成了以地域和財產關系為基礎的城邦社會.中國人則過著與世隔絕、聚族而居的生活,較多地保留了血緣家族的社會組織形式.
2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演化而成的,產生於商代後期.主要內容包括嫡長子繼承製、封邦建國制和宗廟祭祀制.
3 、西周宗法制度的創立者是周公.
(二)宗法制度影響下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徵
1 、宗法制度影響下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徵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續,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家族統治史;二是封國制度不斷;三是家族制度長盛不衰;四是家國同構.
2 、戰國時期,一些不同於西周禮制的新制度不斷產生,而且已經相當成熟,如郡縣制、官僚制、俸祿制、符璽制、上計制、耕田制等.
3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施中央集權,廢分封制,行郡縣制,實行編戶齊民.
4 、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響中華民族的主要原因是小農自然經濟生活方式的一直延續.
5 、宗法制度的本質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6 、中國封建時代,統治和束縛人民的有四權:政權、神權、夫權和族權.族權是從父系社會家長制演化而來的,即是政權的補充,又能起到政權無法起到的特殊的社會作用.宋代以後族權膨脹與宋明理學學發展宗法制度的推波助瀾是分不開的.
7 、家國同構是指家庭、家族和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的共同性.中國傳統社會家與國的組織系統都是嚴格的父家長制.受中國長期以商品經濟不發達的小農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影響,中國的國家結構一直有著很深的家族結構的印記.家與國的組織系統與權力配置都是嚴格的父家長制.
8 、宗族和宗法關系在中國長期存在,導致了「家國同構」的格局.
9 、商鞅制定連坐法,把百姓按5 家一伍,10家一什的戶籍辦法編制起來.
(三)專制制度與中國社會政治結構
1 、歐州政治與文化源於地中海沿岸國家,主要有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和古希臘.
2 、歐州封建皇權的專制一直受到宗教力量的抗衡,宗教勢力一直制約著皇權.
3 、中國從邁向文明開始,統治者就憑借武力使神職人員成了它的奴僕,形成了以個人為核心的權力專制體制.
4 、中國君主專制的階級基礎是奴隸主和地主,所依賴的經濟基礎是小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統治者普遍採取對工商業和貿易壓制的態度,重農抑商成為歷代統治者的基本國策.
5 、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有四:一是以武力為先導,控制宗教勢力,專制時間漫長;二是經濟基礎穩固,土地國有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維護了專制者的統治;三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走向極端,以皇帝與以丞相為首的百官共同決策的機制逐步被皇帝獨斷所取代;四是對人身控制嚴密.
6 、從春秋時期開始,以郡縣制為其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體產生,這種新的專制一直持續到封建社會末期.
7 、以宗法色彩濃厚和君主專制度高度發達為主要特徵的中國傳統社會政治結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三:一是社會結構的宗法型特徵導致中國文化形成倫理型範式.其正面價值是使中華民族凝聚力增強,注重道德修養,成為禮儀之邦;其負面影響是使三綱五常的倫理說教,「存理滅欲」修身養性和排外心理等成為中國文化健康發展的障礙.二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專制型特徵導致中國文化形成政治型範式.其正面價值是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整體觀念、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認同;其負面價值是使國人存有嚴重的服從心態,對權威和權力迷信,缺乏個人自信心.三是宗法與專制相結合,在政治上表現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為倫理政治化和政治倫理化,突出地表現為內聖外王的心態,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② 高中歷史,社會結構、社會階層分別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廣義地講,它可以指經濟、政治、社會等各個領域多方面的結構狀況,狹義地版講,在社會學中主權要是指社會階層結構。
社會階層是指全體社會成員按照一定等級標准劃分為彼此地位相互區別的社會集團。同一社會集團成員之間態度以及行為和模式和價值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不同集團成員存在差異性。如:印度 的等級社會( 印度種姓制度 ):一個人自出生,就自然進入了這個等級社會,一生也沒法擺脫。

望採納!

③ 中國古代社會結構

就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結構而言,無論是朝代更迭還是社會變革,也無論是分裂還是統一,高度的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都是主體形態。其核心是地方權力歸於中央,中央權力歸於君主。這一政治結構的設計師是戰國時代的韓非。

韓非認為,國家權力運行與管理的實現,應當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這里所說的「聖人」就是君主。中央對於地方,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指揮自如;君主對於全國,則是「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

以對地方與人口的管理為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觀念根深蒂固,中央王朝通過全國劃一的戶籍管理、土地賦稅管理以及嚴格的上計制度,將所有的土地與人口都納於其直接控制之下,地方政府缺少自主權與支配權,實際上只是中央王朝的派出代理機構。

宋朝以後,州縣長官都改作「知州」與「知縣」。「知」就是代理、兼任,這些人的正式職務都是中央官員,是以中央官員的身份兼任地方,如清官包公的第一個職務就是以中央王朝的「大理評事」兼「知建昌縣」。

這一點與歐洲中世紀大相徑庭。歐洲中世紀各國之君與中央政府是小政府與有限君權,地方的控制者是分封采邑而形成的領主,領主對封地內的所有事務擁有全權,國君對於領主封地內的土地與人民無權過問。

當時歐洲流行著一則格言,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與中國自古以來固有的「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觀念的實質正好相反。

與之相聯系,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管理上,王朝政府幾乎是唯一的主體。中國古代的各級政府是實施社會管理的全能的一元化政府從中央到地方,有著構造齊全、涵蓋幾乎所有事務的機構與管理者。從國計民生的大小事務,到司法、治安以及宗教、教化等,都在各級政府的一元化管理體系之中。

如經濟事務的管理,從農業到工商業,無一遺漏中央王朝既有大農令、大農丞、勸農使,又有均輸官平準官,還有工部、戶部、少府等。縣一級則有工曹、戶曹、市曹等,連縣城中的市場也設有市令與均平令進行市場秩序與物價管理。

社會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在一元化的管理下,倡導什麼禮俗,尊崇什麼宗教,以至於表彰孝子烈婦,調和鄰里之爭都在政府的統轄之下。與之相應,中國古代歷史上沒有獨立於政府管理之外的宗教體系與宗教組織,也沒有自成體系、相對獨立的工商業行會或居民自治組織。

雖然中國歷史上存在著工商業行會,也有過村社組織,但都在政府的管理之中,實際上是政府體系的末梢或變體,一旦成為異己的力量,政府會毫不猶豫地將其加以革除。

而在歐洲中世紀,則是另一番景象。從經濟體系看,歐洲是典型的二元體系一方面是領主領地內自給自足的庄園經濟體系,另一方面則是游離於其外自發形成的城市工商業經濟體系。無論是君主還是領主,對城市工商業與市民都沒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工商業行會的自主管理與市民自治是主要的管理模式。

宗教體系也是如此。歐洲中世紀的教權和君權雖然經歷過激烈的斗爭,但從總體上看,是君權屈服於教權。宗教體系獨立於國家體系之外,制約著人們包括君主與領主的精神世界與社會生活,實際上也制衡著君主權力的行使。

④ 什麼是社會結構

「社會結構」一詞只怕難以有確切的科學定義。自從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各民族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人們總是在不斷地尋求社會總人口的各種分類。例如可以按性別分男女,按年齡分老幼。北朝時,出現了按男子年齡分丁、中、老、小四等的劃分,此後的一些朝代又作了變更。但此類劃分顯然與今人的社會結構的概念有別。《漢書》卷24《食貨志》提出「四民」的概念,說: 「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四民的概念在中國古代長期流行,大體上可說是職業的劃分。其中的士,後世或稱「士大夫」。士大夫一詞出現較早,但各個時代的詞義又有差別,留待後面詳述。在傳世的《唐律疏議》中,則對唐朝的社會總人口規定了身份差別,其中主要有兩類,一是「良賤」之別,良是指良人,即平民,賤則有部曲和奴婢兩等。二是「官」和「庶人」之別,[一]但官員擁有的各種特權,在《唐律疏議》中也並未作全面而完整的規定。[二]

近代西方思潮沖擊中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將社會總人口劃分為階級。眾所周知,階級論不是馬克思主義的首創。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論又有其鮮明的特色,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說:「這種新的歷史觀,對於社會主義的觀點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證明了:過去的全部歷史都是在階級對抗和階級斗爭中發展的;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是一直存在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表述的階級,既有政治上的統治和被統治,又有經濟上的剝削和被剝削,他們雖然廣泛地使用階級一詞,卻又從未對階級一詞下過定義。應當承認,將社會總人口劃分為階級,是人類對自身社會認識的一次飛躍。階級區分不能說是將紛繁復雜的社會結構包舉無遺,卻是抓住了人類文明社會結構的根本和核心問題。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階級以及階級壓迫和剝削是生產不發達的產物,只要生產發展沒有達到相當的水平,階級是不可能用各種人為的、行政的手段加以消滅的,而只能改換階級壓迫和剝削的方式。

列寧在《偉大的創舉》一文中則是從經濟范疇對階級下了定義:「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關系(這種關系大部分是在法律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它們在一定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列寧對階級所下的定義應當說是一種粗線條的、大致的,而又是純經濟的,主要著眼於對生產資料是否佔有或佔有的多少和主次,以及由此產生的在勞動組織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得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少。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社會本身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復合體,而經濟是基礎,社會總人口的階級區分首先從經濟的角度出發,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列寧這種純經濟的定義,卻又難以對各民族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階級區分,作出完備的概括。

例如利用政治權力和等級制,即使並沒有直接佔有生產資料,照樣也可巧取豪奪,支配和享受超額的社會財富,這當然是一種剝削行為,不能不納入社會的剝削階級的范疇,卻無法用列寧上述的定義加以歸納。如果要較為科學地考察中國古代歷朝的階級結構,除了經濟因素外,是不可能完全置政治因素於不顧的。至於文化因素,依筆者個人之見,只怕難以作為區分階級的依據。

但是,社會既然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復合體,如果將社會結構單純地理解為階級結構,無疑是不妥當的,社會結構應有更為豐富的內涵。例如在中國古代,宗族組織和制度就應是社會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與階級結構固然密切相關,卻完全不能混為一談。又如宋朝城市的廂和坊,鄉村的鄉和里,管或耆,以及後來的保甲,固然是基層的地區或行政單位,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也可說是社會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大致是古代鄉黨聚落組織的延續。宗族組織是血緣性的,而鄉黨組織是地緣性的,兩者都是家庭之上的社會基層細胞。又如社會總人口的文化教育層次,也應是社會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

總的說來,社會結構的概念及其涵蓋范圍,不是筆者所能一語道破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只能按自己的一些理解,作若干力所能及的、以偏概全的論述,以就教於讀者和專家。

⑤ 社會結構是什麼

社會結構是一個在社會學中廣泛應用的術語,但是很少有明確的定義,最早的使用應該在20世紀初漢語社會科學的形成時期。

在當前的漢語社會科學中,這個模糊的概念仍然被廣泛使用,廣義地講,它可以指經濟、政治、社會等各個領域多方面的結構狀況,狹義地講,在社會學中主要是指社會階層結構。

在歐美社會理論語境中,社會結構常常還在更加抽象的層次上使用,用來指獨立於有主動性的個體並對個體有制約的外部整體環境,經常與「能動性」對立使用。一定意義上,這種對立類似於「社會VS個體」的對立。

(5)歷史上的社會結構指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社會結構的主要指標:

1、種群數量結構

種群數量結構是社會結構的基礎結構。1978—2007年,我國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從18.25%。下降到12.10%。、從12.00%。下降到5.17%。,人口死亡率保持在6.5%。

2、家庭結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我國家庭結構、結構模式及其社會整合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家庭規模小型化;二是家庭類型多樣化;三是家庭結構模式變化。

3、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是指社會組織在社會中的分布結構。合理的組織結構有利於社會發展,不合理的組織結構甚至有可能危及整個社會的存在,比如一個蜂巢或蟻巢中如果缺少甚至沒有工蜂或工蟻,巢中的其他成員(蜂後或蟻後、雄蜂或雄蟻、蛹、幼蟲、卵和兵蟻)就難以甚至無法生存。

4、收入結構

對人類來說指的是個體對錢的收入,對其他動物指的是個體對生存生產資料的收入。如果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就會正常運轉,如果不合理,比如說在蜂群中如果蜂王得到的食物少,蜂王產卵量和產卵質量就會下降,直接威脅種群的繁衍,如果工蜂得到的食物少,那麼工蜂就會沒有力氣幹活,甚至因為壓力過大而逃離蜂群,這樣就直接威脅整個蜂群的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結構

⑥ 簡單來說歷史學科中的社會結構是什麼

歷史學科的中的社會結構簡單的說就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較量,從古至今無一例外。

⑦ 各個主要朝代的社會結構是什麼

石器時代占人類歷史總長度的99.9%以上
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在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發現有藍田人、北京人、和縣人等。此外還發現大荔人、馬壩人、山頂洞人、 柳江人等智人。
人類從不會用火到會用火,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北京人會用火並能控制火。他們用火燒烤食物、照明、取暖和驅獸,促進了身體和大腦的發展,增強了同自然斗爭的能力。
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人類已進入智人階段,流星索的廣泛使用、人工取火的發明、鏢槍的改進、弓箭的出現,使漁獵經濟有重要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產生了靈魂信仰和審美觀念。
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製作技術有了更大的突破,開始生產細石器,出現磨製、穿孔技術,並利用骨、角原料製作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不僅有骨錐、骨針、骨鏟和骨刮削器,還發明了脫柄骨魚鏢和弓箭。

把陶器和農業的出現作為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志。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定居下來,刀耕火種,從事原始農業生產,並把一些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從而有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人類還改進漁獵手段,從事制陶、紡織、木作等手工生產。新石器時代前期(約1萬年前至5千年前),氏族集團日益擴大,並營建了規模很大的聚落。人們的宗教信仰日益發展。仰韶文化居民創造的彩陶藝術,展現了他們的創造力。
新石器時代後期,犁耕技術開始出現,農作物的品種和產量均大有增加。手工業分工及其技術均有發展,人們已掌握冶銅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最遲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黃河流域已種植粟和黍,長江中、下游已種植稻。
北方以飼養豬、狗、雞為主,南方以飼養豬、狗、水牛為主。
原始聚落,生產資料公有、集體勞動、共同消費是母系氏族經濟生活的基本原則。
隨著生產領域的擴大,人們的思維意識逐漸提高,原始藝術與宗教也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雕塑、繪畫,既反映了原始人的藝術水平,又反映了原始人濃厚的宗教觀念。
其主要原始文化有:黃河上游的馬家窯、半山和馬廠文化;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長江下游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東北地區的富河文化和紅山文化;南方沿海地區的曇石山文化和石峽文化;西南地區的卡若文化等。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了父權制、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掠奪戰爭的頻繁,加速了原始社會的瓦解。文字的萌芽、禮器的出現、城市的興建,閃爍著古代文明的曙光。

夏、 商、 西周、 春秋
(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1世紀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夏朝的建立和文化
約公元前21世紀時,相傳禹治水成功,奠定的夏族在中原文化區的中心地位。禹死後其子啟繼承了王位,開創了王位世襲制的先河,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
當時的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生產工具主要還是石、蚌和骨制的。青銅製品主要是為數不多的禮器、武器和工具。採用復合范鑄造的青銅爵,表明青銅器生產已經經過了一定的發展過程。這一時期的玉器製品也相當精緻,出現了銅嵌玉的新工藝。

商朝的建立和強盛
約在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最初建都於毫,最後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前後歷時600餘年。

商代的經濟和文化 &
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繁榮時期,當時青銅器的鑄造已廣泛使用多種形式的合范分鑄法,能鑄造出許多造型復雜、精美的鑄件,其中主要是禮器和兵器。農業是商代的主要生產部門,用高嶺土製作的青釉器,已經具備了瓷器的基本特點。車輛成為當時的重要交通工具。商代音樂已經有了半音、標准音的觀念。半音音程的出現,為十二律的出現准備了條件。商代的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文字。

西周的建立
周族是活動在今中國西部陝西省、甘肅省一帶的古老部落。約在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聯合許多方國部落,大敗商軍於牧野,滅商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豐、鎬為都城,因在東周都城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以西,史稱西周。滅商第二年,武王病死,由周公攝政,武王弟管叔、蔡叔與商王後裔武庚叛亂。經過三年東征,平定了叛亂,遷部分商遺民於洛邑,建造東都「成周」。同時,大封諸侯,「以藩屏周」。

西周的禮制與刑罰
西周是繼商代之後中國青銅時代的全盛時期,西周的統治階級在血緣關系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宗法、分封、等級、世襲制度,以及嚴密的禮制與刑罰制度。

西周的經濟
西周時的土地制度,全國土地名義上皆歸周王所有,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級貴族和平民從周王那裡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權,不能轉讓和買賣。在青銅冶鑄方面,西周中期以後許多銅器上鑄有長篇銘文。原始瓷器的製作已經比以前普遍,並且在建築上開始使用瓦。

王室衰微 大國爭霸 L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開始了大動盪的春秋時代。東遷後,王室的勢力大為衰落,強大的諸侯展開了激烈的相互戰爭。齊桓公、晉文公、楚庄公、秦穆公以及吳、越等大國相繼稱霸。春秋晚期,各諸侯國的卿大夫勢力逐漸壯大起來,出現了「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

春秋時期的經濟文化
春秋時期除使用塊煉鐵外,還掌握了冶煉生鐵的先進技術。秋時期,在青銅冶鑄方面發明了錯金、錯銀、嵌紅銅等新工藝。春秋中期以後,各諸侯國已經大量使用貨幣。金屬貨幣的流通,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春秋是社會大變革時期,出現了老子、孔子等思想家、教育家和孫武等軍事家,其學說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夏至春秋時期的周邊各族
漢族的前身華夏族,是由很多民族不斷融合發展起來的。早期的華夏族主要是指居住在黃河流域中原文化區的夏、商、周等族,他們的經濟文化水平發展較高,最早進入階級社會,建立起中國早期國家。

戰國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以田氏代齊和韓、趙、魏三家分晉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是兼並戰爭空前激烈的時期,也是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時期。當時封建制已佔據了主導地位,新的生產方式處在上升階段。列國諸侯為在兼並戰爭中抗衡和發展,不斷變法圖新,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新的社會制度和經濟的發展,促使適應變革需要的新思想、新學術紛紛涌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藝術領域生氣盎然;自然科學、醫學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少發現、發明遙遙領先,居於當時世界的前列。各地區經濟、文化聯系的加強和各族人民的融合,為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雄並立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之間,爭城奪地的戰爭十分激烈。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先後實行變法。西方的秦由於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日益增強,逐漸形成兼並東方六國的優勢。

戰國時期的經濟
各國的變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促進了經濟的飛速發展。鐵制工具的廣泛使用,水利設施的普遍建立,促進了農業產量的提高。手工業、商業的空前繁榮,使原先是各國政治、軍事中心的城市,也成為各地區的經濟中心和工商大都會。

百家爭鳴和科學文化
封建制的確立、經濟的發展和統一戰爭的加劇,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和學術思想的活躍,使多種富有哲理的思想得以闡明和發揚,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戰國時期天文學、光學、農學、醫學等方面有不少新成果,處於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文學、史學、樂舞、繪畫等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戰國時期的主要學派

學派 代表人物 O
墨家 墨翟
儒家 孟軻 荀況
道家 莊周
法家 李悝 商鞅 韓非
名家 惠施 公孫龍
陰陽家 鄒衍
縱橫家 張儀 蘇秦
兵家 孫臏 吳起
農家 許行
雜家 呂不韋

戰國時期的周邊各族
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周邊的北方和東北地區,有逐水草而居的林胡、樓煩、東胡和以農牧為主的東夷;聚居在今江蘇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廣東、廣西等地的越族,包括很多分支,統稱百越;西南諸族,大多源於本地古老的文化,也有是從甘肅、青海地區移入的。今四川境內的蜀人、巴人、受秦、楚文化影響很多。雲貴地區的青銅文化,則具有明顯的地方特點。它們和諸侯各國的聯系越來越加強,互相影響,互相融合,有些族逐漸被諸侯國兼並。

秦 0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
秦統一中國 
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的十年間,先後兼並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滅六國後,秦王嬴政自稱為「皇帝」,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開馳道,築長城,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對後世中國政治體制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由於秦朝徭役繁重,刑罰嚴酷,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反秦風暴席捲全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的起義隊伍攻佔秦都咸陽,煊赫一時的秦朝被推翻。

西漢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西漢的強盛
西漢前期鑒於秦朝速亡的教訓,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漢武帝劉徹即位後,繼續削弱地方割據勢力;通西域,大規模反擊匈奴的侵犯;實行鹽鐵官營、貨幣專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中央集權制度得到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發展,西漢進入全盛時期。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於公元8年代漢稱帝,改國號為新。他為了擺脫困境,托古改制,把私田改為「王田」,土地和奴婢都不得買賣,又多次改革幣制,但皆遭失敗。南北各地相繼爆發綠林、赤眉、銅馬等農民起義。公元23年,王莽的新朝被推翻。

西漢時期,社會經濟獲得很大發展。鐵制農具已普遍使用,牛耕得到推廣,耕作技術有顯著改進,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在各地興修。手工業生產門類眾多,絢麗多彩的絲綢、精緻輕巧的漆器等,都達到很高的水平。商業和交通較前更為發達,海外貿易也有發展。

漢代的周邊各族
當時除中原人口眾多的漢族以外,主要有北方的匈奴族,東北的烏桓族、鮮卑族,西北的羌族和西域各族,東南和南方的百越,西南的西南夷等族。各族人民創造了各具特點的文化,為多民族國家歷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漢代的科學文化
西漢時,人們發明了用廢舊麻料製成原始型的植物纖維紙,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技術,擴大原料來源,製造出質量較好的植物纖維紙,人稱「蔡侯紙」。西漢時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太陽黑子和新星的記錄,東漢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地震的地動儀。漢代的張仲景奠定了中醫辯證施治的基礎,華佗在世界上最先施用全身葯物麻醉以進行大手術。

西漢武帝時確定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儒家經典立為官學。東漢思想家王充在哲學問題上跳出經學的圈子,闡發了唯物主義思想。源於巫術、神仙方術的道教在西漢後期形成,東漢時逐漸興盛。起源於古印度的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中土,東漢時開始譯佛經、立佛寺,後來傳播漸廣。漢代散文、辭賦都有不少佳作;樂府民歌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東漢時出現了一些模仿其風格寫成的五言詩。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後世封建史書的範例;東漢班固的《漢書》開創了斷代為史的體裁。漢代的繪畫、雕塑富於寫實,藝術水平很高;樂舞百戲融有外來成分,更加豐富多彩。

「絲綢之路」漢代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西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一條自首都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和天山南路,直達中亞、西亞,進而連接歐洲和非洲大陸的陸路通道。
l#zG'I%
東漢 a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東漢豪強勢力的擴張
新朝滅亡後,漢皇族劉秀於公元25年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依靠豪強勢力建立的東漢王朝,代表豪強地主的利益。豪族大姓往往世代高官,有眾多的「門生」、「故吏」和私家武裝,實際上
控制著中央和地方的政權。

東漢後期政治腐敗,社會危機嚴重。巨鹿人張角利用太平道組織農民,經過長時間的准備,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於公元184年發動了黃巾大起義,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

東漢時期,社會經濟繼續發展。牛耕進一步推廣,鐵農具應用更加普遍,水利建設也有進展。冶鐵、陶瓷等手工業生產取得新的成就。南方得到更多的開發。豪強地主經營的田莊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具有自給自足的經濟特點。

三 國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Y A(d+2uP"
西 晉
(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東 晉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南朝
(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北 朝
(公元386年-公元581年)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動盪不定而又有許多發展的時期。政爭和內戰頻繁。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之後,與南方漢族政權長期對峙。南方經濟有了一定發展。北方各族政權不同程度地接受漢族制度、文化,開始了向漢族融合的過程。中國與外國有了更多交流,特別是西域佛教文化的大量進入,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久遠的影響。科學技術在這時期時有較高成就。文化藝術則處在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

魏、蜀、吳三國鼎立
曹操集團以擁護漢朝皇帝為名,擊敗呂布、袁紹、劉表、韓遂、馬超集團,據有黃淮。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廢漢建魏,定都洛陽;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並重張漢朝名號,史稱蜀;公元229年,吳王孫權稱帝,遷都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

三國政權努力恢復經濟,建立了官府直接經營的屯田系統,有民屯和軍屯。公元221年、227年,魏國詔令恢復使用五銖錢。劉備、孫權政權也發行了大面額貨幣,以解決財政問題。產於吳國的青瓷器和銅鏡是三國手工業的兩類代表產品。

中外文化交流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各王朝和東、西方的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東晉高僧法顯,是中國佛教史上西行求法的先驅,也是沿絲綢之路歷游中亞、南亞諸國,又從海路回到國內的第一人。

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科學文化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發展階段。在科學技術領域內,數學、天文學、農學、醫葯學、冶鑄和機械製造等方面,都出現了許多有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他們的創造和發明,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文學、史學、地理學繼承了漢代的優良傳統,有許多重要作品問世;書法、繪畫和雕刻,名家輩出,更有不少優秀作品流傳至今。由於民族的融合,佛教的傳播,同時汲取了許多外來文化的影響,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內容極其豐富,異彩紛呈,開啟了歷史性的新風氣。

西晉的短期統一
公元263年,魏滅蜀。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魏政權,建立晉朝,仍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晉滅吳,南北統一。「八王之亂」。北部地區的匈奴族趁勢而強,公元308年,匈奴貴族劉淵稱漢帝,匈奴漢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公元316年西晉滅亡。

南方的進一步開發
公元317年,西晉皇室成員司馬睿在南方稱帝,定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史稱東晉。公元383年,東晉軍隊在淝水擊敗了強大的前秦軍隊,保持了南方的相對和平,經濟能正常發展。公元420年,將軍劉裕取代東晉政權,公元479年、502年、557年,將軍蕭道成、蕭衍、陳霸先相次取代前朝,分別建立了宋、齊、梁、陳四朝,史稱南朝。

西晉末年以來,為躲避戰亂,大量北方人口南遷,南方增加了勞動力和技術。手工業的代表產品瓷器仍主要在南方地區燒制,多見類型化、風格簡練的器物,也不乏精品。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公元316年,西晉滅亡,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從公元439年起,北魏統一北方,歷時近百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又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代替。公元577年,北周攻滅北齊,
北方再次統一。

北方各族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雜居生活中,不斷加深融合,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到隋朝建立以後,北方實力進一步加強。公元589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對峙的局面。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唐、 五代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統一南北的隋朝
公元581年,北周貴族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公元589年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270餘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隋朝建立後,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地方為州、縣兩級制,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始行科舉制。同時減輕賦役,發展生產,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獲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當時主要的手工業部門是絲織業、陶瓷業和造船業。
隋代開鑿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弧拱橋」——趙州石橋。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尤其是隋煬帝統治時期,大興土木,巡遊江都,窮兵黷武,終於被農民起義推翻。

強盛的唐朝
公元618年,隋朝貴族李淵建立唐朝。
唐朝的東、西兩京是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和洛陽。西京長安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城周長約35公里,建築宏偉。城內居民約百萬,各國商人和留學生常住的就有數千人。東都洛陽則為交通樞紐,是漕運糧食、物資至西京的必經之路。當時洛陽城的大型官倉含嘉倉,面積40多萬平方米,糧窖數百座,儲糧可達數百萬石。
唐前期國力強盛,政治清明,賦役較輕,經濟文化呈現繁榮昌盛景象,相繼出現了歷史上稱道的「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成為當時居世界前列的文明國家。

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而衰。
唐代邊疆各族 Lra
通過設立邊疆行政機構、通婚、會盟、冊封、茶馬交易等方式,擴大並加強了與邊疆各族的密切關系。 L
唐代建立的地方性民族政權有北部和西北地區的突厥、回紇,西部地區的吐蕃,西南地區的南詔,東北地區的渤海等。邊疆各族在發展進程中,吸收了漢民族先進的經濟文化,同時也影響和豐富了漢民族文化。在相互交往融合中,不斷加深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系,有利於邊疆地區的開發。

唐代經濟
唐代出現了便於耕作的曲轅犁,利於灌溉的水力筒車和牛(車免)高轉筒車,注重興修水利,擴大了耕地和灌溉面積,提高了糧食畝產量,促進了經濟作物的發展。
唐代創新的花釉瓷、絞釉絞胎瓷、釉下彩繪瓷及三彩釉陶等,以新的工藝技法,展現了唐代陶瓷裝飾多樣化的特點。出現了利用緯絲顯花的緯錦,並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經錦。絞纈、蠟纈、夾纈等印花工藝廣泛使用,使唐代絲織品的紋飾色彩更加斑斕。精美富麗的金銀器,鑄造精良的銅鏡等,均顯示了唐代手工業發展的成就。
唐代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特別是唐中期以後,商業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夜市、儲蓄和支付錢幣的「櫃坊」、類似匯票的「飛錢」以及「行」的組織等,為宋代封建經濟的高度繁榮創造了條件。

唐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唐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開放的時期,中外交流更加頻繁。東起首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至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橫越亞洲腹地的絲綢之路空前暢通,中國的絲綢、陶瓷等商品經此路運往西方,同時西方的珠寶、葯材、香料等也不斷輸入中國。唐朝文化的影響亦隨之遠播。唐中期以後,隨著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海上商路也發展起來,其重要性日趨顯著。沿著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商隊、旅行家及留學生的往來絡繹不絕。許多外國商人定居中國各地,中國工匠也遠去阿拉伯半島從事手工業生產。唐朝還有許多高僧外出求法或講學,最著名的有西行印度求法的玄奘、東渡日本講學的鑒真等,他們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唐代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
這時期在天文學、地理學、醫葯學等科學技術領域都有新的突破。雕版印刷已經出現。在文學藝術中,特別是詩歌、書法、繪畫、雕塑以及音樂舞蹈領域成就卓著,名人輩出,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隨著城市的繁榮,唐人的社會生活也更加豐富多樣,在服飾、生活用具,以及娛樂項目等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反映出唐人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的改變。

僧一行測量子午線
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僧一行命人在河南實地測量日影長度和北極高度,這是世界上首次測量子午線的記錄。

唐末農民起義和五代十國 }hy
唐朝後期,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土地兼並加劇,加上統治階級橫征暴斂,終於導致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唐王朝陷於崩潰。
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在以後的50餘年中,相繼統治黃河流域的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這一時期在南方和山西先後建立的前蜀、吳、閩、吳越、楚、南漢、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10餘個政權,史稱十國。當時北方戰亂頻仍,政局動盪;南方相對穩定,社會經濟得以發展。後周建立後,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對安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從而為宋朝統一奠定了基礎。
l/_G(:%2y
宋、 遼、 西夏、 金、 元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公元916—公元1125年 公元1038年 —公元1227年 公元1115年 Dybqe
—公元1234年 公元1271年 —公元1368年
公元10世紀60年代至13世紀70年代的兩宋,是中國封建社會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公元960年建立的宋朝延續了320年,先後定都於開封和杭州,習慣上稱公元960年定都開封的宋朝為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遷都於杭州的宋朝為南宋。在以漢族為主體的宋帝國周邊長期並存著幾個地方民族政權。契丹族建立的遼、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都與宋朝發生過戰爭,但也維持較長時間的和平相處。
公元13世紀70年代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結束了從五代至南宋370餘年多政權並立的局面,統一了全國。

⑧ 歷史中的社會結構是什麼

包含人口結構、家庭結構、社會組織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就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社會階層結構等若乾重要子結構,其中社會階層結構是核心。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社會結構指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