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城的歷史沿革
唐堯建國、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夏的都城均在運城。
商為九州中央冀州之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春秋時統屬晉國,晉獻公於公元前669年定都於絳(今絳縣)。
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魏國都城在安邑。
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治所白馬城(今臨汾堯都區)。
唐為河東道,轄山西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區,治所河中府(今永濟)。
北宋時期運城為陝西路永興軍路,治所京兆府(今西安市)。
宋為河東路,轄山西大部、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區,至金朝未變。
元、明、清與臨汾同為平陽府,治所平陽(今臨汾堯都區)。
民國三年至十九年,運城、臨汾及石樓、靈石、交口同屬河東道。
1939年4月置運城,轄安邑、襄陵、汾城、萬泉、榮河、臨晉、猗氏、曲沃、翼城、解縣、虞鄉等20縣。
1949年,運城、臨汾及石樓、交口成立晉南行政公署,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晉南區。1950年,原陝甘寧邊區晉南區的運城、臨汾晉南28縣正式劃歸山西省,成立運城專區和臨汾專區,運城轄1鎮17縣。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並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銷,按原建制劃分為運城、臨汾兩個地區。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地級運城市。
(圖冊部分圖片來源 )
㈡ 山西有多少年的歷史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還被譽為「華夏文明的搖籃」。「女媧補天」的傳說就發生在山西。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動。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為「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隋朝末年,李淵父子起兵晉陽(今太原市),繼而奪取長安,建立唐朝,後把太原定為大唐帝國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而山西尤其是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成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即由此而來。明清時期,晉商和山西票號的崛起,著稱中外。 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臟地區,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中國旅行的義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贊。明代,山西的商業迅猛發展,曾領全國之先。 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斗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上黨戰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幾十年來,山西人民為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為重大貢獻。 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唐朝名相狄仁傑、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有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創立「制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學家、書畫家傅山,清末維新派揚澤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弟等。可以說,山西是人傑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 山西是厚重的黃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珠串全省,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全省境內,具有珍貴價值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大同旅遊區的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以及中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忻州旅遊區的五台山、蘆芽山、代縣楊家將故地;太原旅遊區的晉祠、晉中的平遙古城、昔日晉商的豪宅大院;臨汾旅遊區的堯廟、洪洞縣的大槐樹、廣勝寺、吉縣黃河壺口瀑布;運城旅遊區的解州關帝廟、芮城永樂宮壁畫、夏縣司馬光墓、永濟黃河鐵牛、永濟普救寺和鶯鶯塔,等等。其中平遙古城和雲岡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1年,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高君宇,就在太原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展革命活動。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毛澤東親自率領紅軍主力渡河東征,在晉西、晉中、晉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種。全國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三大主力挺進山西,創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八年抗戰中,山西是華北抗戰乃至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山西地方黨組織培養了15萬名共產黨員,根據地向八路軍輸送了60萬熱血青年。解放戰爭期間,山西成為支援全國解放的戰略基地,廣大民眾積極支援前線,大批地方幹部南下或東進、西進,奔赴新區,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前的劉胡蘭精神,解放後的大寨精神、太舊精神、李雙良精神激勵著人們為爭取新生活不斷艱苦拚搏。
記得採納啊
㈢ 運城歷史、地理、風土人情
運城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黃河金三角經濟圈黃金位置,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全市轄1區2市10縣、146個鄉鎮(辦事處)、3338個行政村。全市鄉村人口351萬,佔71%。全市總耕地877.3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2.15畝。是2006年CCTV十佳魅力城市。
運城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8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的都城均在這里。春秋時統屬晉國,晉獻公於公元前669年定都於絳(今絳縣)。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當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夏縣禹王城一帶)。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以後兩千多年,建置頻繁,但一直慣稱這一地區為「河東」。新中國建立後,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並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消,重設運城地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運城市。?
運城市人文薈萃,英賢輩出,文化燦爛。春秋時期著名商人猗頓,戰國時期思想家荀況、武將廉頗,三國名將關羽,西晉科學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學家王績、王勃、王維,中唐政治家、文學家柳宗元,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元代戲曲家關漢卿都是這里人。這里還有曾出過59位宰相、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的聞喜裴氏家族。全市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旅遊景點達16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馳名中外的有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四大名樓之一永濟鸛雀樓、藝術宮殿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祭祀聖地萬榮後土祠、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以及鹽湖舜帝陵、黃河大鐵牛、萬榮秋風樓、夏縣司馬光墓等。?
運城市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傳統的農業大區。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時,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212天,農業生產條件較為優越。歷史上「嫘祖養蠶」、「後稷稼穡」、「舜耕歷山」等與農業有關的優美傳說均發生在這里。在四、五千年以前,河東先民已掌握了種植高粱的技術,開中國高粱栽培之先河。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勞動人民在黃河、汾河谷地建立了農業據點。春秋末期,這里的汾河谷地就因農業發達、人口聚集而興起了著名的城市絳州(今新絳)。新中國成立後,運城一直是山西省乃至全國的麥棉基地。13個縣(市、區)中有11個曾被列為山西省商品糧基地縣,其中六個被確定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兩個被列為國家商品棉基地縣,一度被稱為「山西的烏克蘭」。近年來,堅持科技調產,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果、畜、菜、糧、棉五大主導產業,糧經比例由過去的8:2調整為5:5。僅蘋果一項就達300多萬畝,成為全國優質果品基地之一。龍頭企業發展到232家,32家初具規模,帶動全市22萬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粟海、忠民、新絳蔬菜產業集團跨入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全市負有盛名的十大農產品是:小麥、棉花、蘋果、稷山板棗、王過酥梨、絳縣山楂、蒲州柿子、臨晉醬玉瓜、萬榮大黃牛、黃河鯉魚,一批優質農產品已經打入首都和國際市場。?
運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興的工業基地。
這里有全國最大的無機鹽化工基地南風集團、裝備規模居世界第一的運城製版集團、亞洲最大的鋁工業基地山西鋁廠、全國第二大銅冶煉基地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鐵道部的龍頭企業永濟電機廠等大型企業。近年來,初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六大產業群體。即:鋁電材聯營、鋼鐵和鎂業等冶金產業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醫葯產業群,機械及精密鑄造產業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點產業群,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群,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群。
培育了海鑫、陽光、通達、振興、忠民、粟海、龍門、南風、關鋁、製版、亞寶、豐喜等一批年產值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大集團。海鑫、陽光、通達、振興、粟海、龍門等6家民營企業進入全國500強,海鑫集團成為全國民營企業最大納稅戶。[1]
㈣ 運城這個城市始建於何時它的形成歷程是
運城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黃河金三角經濟圈黃金位置,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全市轄1區2市10縣、146個鄉鎮(辦事處)、3338個行政村。全市鄉村人口351萬,佔71%。全市總耕地877.3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2.15畝。是2006年CCTV十佳魅力城市
運城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8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的都城均在這里。春秋時統屬晉國,晉獻公於公元前669年定都於絳(今絳縣)。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當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夏縣禹王城一帶)。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以後兩千多年,建置頻繁,但一直慣稱這一地區為「河東」。新中國建立後,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並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消,重設運城地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運城市。? 運城市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傳統的農業大區。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時,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212天,農業生產條件較為優越。歷史上「嫘祖養蠶」、「後稷稼穡」、「舜耕歷山」等與農業有關的優美傳說均發生在這里。在四、五千年以前,河東先民已掌握了種植高粱的技術,開中國高粱栽培之先河。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勞動人民在黃河、汾河谷地建立了農業據點。春秋末期,這里的汾河谷地就因農業發達、人口聚集而興起了著名的城市絳州(今新絳)。新中國成立後,運城一直是山西省乃至全國的麥棉、花生基地。13個縣(市、區)中有11個曾被列為山西省商品糧基地縣,其中六個被確定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兩個被列為國家商品棉基地縣,一度被稱為「山西的烏克蘭」。近年來,堅持科技調產,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果、畜、菜、糧、棉五大主導產業,糧經比例由過去的8:2調整為5:5。僅蘋果一項就達300多萬畝,成為全國優質果品基地之一。運城英才網是山西運城最大型、最專業的人才招聘網路媒體。現已擁有了12萬份以上有效的、專業的人才資料庫,為超過10000多家企業會員提供了高效的人才招聘服務,成為企業招聘優秀人才的有效工具,給企業的人才招聘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32家,32家初具規模,帶動全市22萬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新絳、粟海、忠民、存寶花生米產業集團跨入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詳細情況請參考網路 http://ke..com/view/4723.htm
㈤ 運城歷史 。
運城地區居黃河流域中游,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據芮城西侯度古文化遺址發掘出土文物證明,早在10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運城地區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嫘祖養蠶,後稷稼穡等歷史傳說,都發生在這塊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全區現存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多達數百處,僅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就有60多處。自古以來,人文薈萃,代不乏人。春秋霸主重耳(晉文公)、戰國時代與孟子齊名的荀況、三國蜀將關羽、東晉文學家郭璞、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晚唐大文豪柳宗元、宋代名宰相兼史學家司馬光、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清末「戊戍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等名垂青史的文武俊傑,都孕育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運城地區地處晉、陝、豫3省的交通要沖,襟山帶河,形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前205年(漢高祖二年)楚漢戰爭中,漢軍以韓信、曹參等人奔襲安邑,是河東戰場上一次大戰。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紛紛起來反抗王莽的統治,當時河東地區已被綠林起義軍佔領。公元24年(更始二年)劉秀背叛綠林軍,指揮鄧禹率軍兩萬攻打河東的綠林軍,綠林軍迎戰數日,結果兵敗。南北朝時期,542年(五代後梁大同八年)和546年(大同十二年)東魏和西魏為爭奪河東之地,在玉壁城(今稷山縣西南10公里處)進行了兩次激烈戰斗,史稱"玉壁大戰/,結果東魏兵敗而還。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元朝統治,當山東曹州、濮縣的農民起義軍途經垣曲、聞喜、新絳時,諸縣農民也加入了起義軍,與元兵激戰,義軍寡不敵眾退入中條山,再渡河入河南陝縣。1631年(明崇禎四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反對明朝的統治。同年10月,起義軍渡河,在稷山、聞喜、絳縣等地,與寧武總兵孫顯祖部大戰於稷王山麓。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該區展開了義和團運動,當時稷王山、峨嵋嶺一帶和垣曲、聞喜、新絳等地的廣大農民紛紛參加了義和團,掀起了"反洋教、殺洋人、滅贓官"的農民革命運動。
20世紀初期,河東地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開展起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張士秀、王用賓、景梅九、李鳴鳳等民主革命人士積極響應,1912年(民國元年)在運城成立了河東軍政分府,對維護山西的辛亥革命成果作出了特殊的貢獻。1919年五四運動後,嘉康傑、安英俊、尉子嘉等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在他們的影響下,廣大農民、進步知識分子、教師、青年學生積極投身民 ...
㈥ 運城有多少歷史名人]
具體數量無從統計,知名的有張儀、關羽、王勃、薛仁貴、衛玠等。
1、張儀
張儀(?-前309年),姬姓,張氏,名儀,魏國安邑(今山西運城市萬榮縣王顯鄉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早年入於鬼穀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游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張儀失去寵信,出逃魏國,擔任相國,次年去世。
2、關羽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借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占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3、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運城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
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4、薛仁貴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運城河津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於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
唐高宗時,薛仁貴累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5、衛玠
衛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運城夏縣北)人,曹魏尚書衛覬曾孫、太保衛瓘之孫。晉朝玄學家、官員,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衛玠是魏晉之際繼何晏、王弼之後的著名清談名士和玄學家,官至太子洗馬。永嘉四年(310年),遷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衛玠去世,時年二十七歲,葬於南昌,後遷葬江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衛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薛仁貴
㈦ 山西運城的歷史
運城地區居黃河流域中游,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據芮城西侯度古文化遺址發掘出土文物證明,早在10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運城地區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嫘祖養蠶,後稷稼穡等歷史傳說,都發生在這塊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全區現存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多達數百處,僅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就有60多處。自古以來,人文薈萃,代不乏人。春秋霸主重耳(晉文公)、戰國時代與孟子齊名的荀況、三國蜀將關羽、東晉文學家郭璞、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晚唐大文豪柳宗元、宋代名宰相兼史學家司馬光、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清末「戊戍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等名垂青史的文武俊傑,都孕育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運城地區地處晉、陝、豫3省的交通要沖,襟山帶河,形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前205年(漢高祖二年)楚漢戰爭中,漢軍以韓信、曹參等人奔襲安邑,是河東戰場上一次大戰。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紛紛起來反抗王莽的統治,當時河東地區已被綠林起義軍佔領。公元24年(更始二年)劉秀背叛綠林軍,指揮鄧禹率軍兩萬攻打河東的綠林軍,綠林軍迎戰數日,結果兵敗。南北朝時期,542年(五代後梁大同八年)和546年(大同十二年)東魏和西魏為爭奪河東之地,在玉壁城(今稷山縣西南10公里處)進行了兩次激烈戰斗,史稱"玉壁大戰/,結果東魏兵敗而還。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元朝統治,當山東曹州、濮縣的農民起義軍途經垣曲、聞喜、新絳時,諸縣農民也加入了起義軍,與元兵激戰,義軍寡不敵眾退入中條山,再渡河入河南陝縣。1631年(明崇禎四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反對明朝的統治。同年10月,起義軍渡河,在稷山、聞喜、絳縣等地,與寧武總兵孫顯祖部大戰於稷王山麓。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該區展開了義和團運動,當時稷王山、峨嵋嶺一帶和垣曲、聞喜、新絳等地的廣大農民紛紛參加了義和團,掀起了"反洋教、殺洋人、滅贓官"的農民革命運動。
20世紀初期,河東地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開展起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張士秀、王用賓、景梅九、李鳴鳳等民主革命人士積極響應,1912年(民國元年)在運城成立了河東軍政分府,對維護山西的辛亥革命成果作出了特殊的貢獻。1919年五四運動後,嘉康傑、安英俊、尉子嘉等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在他們的影響下,廣大農民、進步知識分子、教師、青年學生積極投身民主革命活動。
運城地區又是中共黨組織創建較早的地區之一,1926年運城地區第一個黨組織正式建立,點燃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火種。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日本侵略軍入侵。5月歷0日,稷山縣的陳捷弟、尹志平領導的縣大隊300餘人,在縣城殲滅日軍100多人,擊斃日軍小隊長,繳獲武器彈葯100多件,馬100多匹。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內應外合,巧奪稷山》的報道,大大鼓舞了人心。從此,該區抗日武裝力量日趨壯大,開辟了中條山游擊根據地,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垣曲、平陸、夏縣、聞喜、稷麓、安邑、康傑、萬泉等價個抗日民主縣政權,一直堅持到抗日戰爭取得勝利。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一個旅向中條山解放區進攻,全區軍民奮起還擊,將胡軍全部殲滅在聞喜縣東峪溝一帶。10月,國民黨軍閻錫山部73師又向聞喜北垣一帶進攻,全區軍民隨即給予痛擊,俘獲200餘人,打死打傷100餘人,繳獲部分彈葯。1947年5--12月,人民解放軍對運城守敵3.6萬餘人先後發起3次攻擊,取得了最後勝利。12月28日,運城地區全境解放。
1949年設運城專區,專署駐運城鎮,轄安邑、萬泉、河津、稷山、新絳、聞喜、絳縣、垣曲、夏縣、平陸、解縣、芮城、虞鄉、永濟、臨晉、猗氏、榮河等17縣及運城鎮。1954年,撤銷運城專區,並入晉東南專區,1970年設立運城地區,地區駐運城縣。晉南專區的運城、新絳、絳縣、稷山、萬榮、永濟、夏縣、聞喜、平陸、垣曲、芮城、河津、臨猗等13縣劃歸運城地區。至1995年,運城地區轄運城市、永濟市、河澤市和夏縣等3市10縣,下轄75個鎮、130個鄉、10個街道辦事處。
㈧ 運城多少年歷史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十年改革看深圳,百年變遷看上海,千年滄桑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 .運城市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物古跡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相傳後稷教民稼穡於稷山,嫘祖教民養蠶於夏縣。舜建都蒲坂(今永濟),禹建都安邑(今夏縣)。重要文化遺址有芮城的西候度;垣曲的南海峪岩洞;夏縣的禹王城、東下馮、西陰;永濟的獨頭、堯王台;河津的西王村、北里村;絳縣的原窯河;平陸的七里坡等。重要文物古跡有芮城永樂宮,它不但建築別致,而且有著精美的元代巨幅壁畫,以其精湛的藝術魅力著稱於世。此外還有解州關帝廟;永濟普救寺鴛鴦塔、萬國寺;萬榮的飛雲樓,秋風樓,稷山的青龍寺;新絳的稷益廟等,都是運城的重要文物古跡。 運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以來,公候將相、學者志土,代不乏人。上古時期就有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後稷稼穡,嫘祖養蠶,黃帝戰蚩尤等歷史傳說,春秋時富賈大商猗頓,漢代絳候周勃,三國名將關羽,隋未哲學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唐初「四傑」之首王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玄宗寵妃楊玉環,大將薛仁貴、張守硅、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等,皆為本市歷史名人。戊戌變法的六君子之一楊深季以及辛亥革命時期的張士秀、李岐山、景梅九等著名人士,在河東大地上都負有崇高聲譽。從春秋戰國到辛亥革命,在這將近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河東地區的農民起義運動,前仆後繼,風起雲涌,大大小小幾十次,打擊了統治勢力,推動了歷史前進,那事跡是可歌可泣的。東漢未年,黃巾起義,席捲全國。後來,黃巾起義雖被鎮壓下去,但黃巾余部仍在各地堅持斗爭。中平五年(188),黃巾余部郭太在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西)舉行起義,號稱白波黃巾軍,與匈奴族義軍聯合,北攻太原,南逼黃河,軍隊很快發展到十餘萬人。董卓派親信牛輔率重兵圍剿,也被白波黃巾軍擊敗。與白波黃巾軍遙相呼應,浴血奮戰在太行山區的,還有黃巾余部黑山軍。這里山軍中有支張白騎的義軍,其首領騎白馬、提鋼槍,威風凜凜,率領六七千人馬,活動在河東一帶,給了地主勢力以沉重的打擊。南北朝時,河東人民不堪忍受拓跋魏的血腥統治,紛紛揭竿而起。河東汾陽(今榮河)人薛永宗,太平真君六年(445)起兵攻打聞喜,與陝西農民軍蓋吳互相策應,曾大兵親征,他轉戰河東,終因寡不敵眾,出戰失敗。薛永宗戰敗之後,英勇不屈,率全家跳入汾水死去。另外,還有薛修義在河東府舉義,龍門毋端兒起義和絳州敬盤陀起義,都給了北魏政權以沉重打擊。南宋時,岳家軍中王彥所組織的忠義民兵,活動在太行山周圍。當時河東的絳州、解州,都有忠義民兵,他四齣活動,反抗金人統治。平陽的梁小哥在金天春元年(1138)率眾起義,曾以四十人的輕騎,一舉攻克了平陽府的神山縣。元未,紅巾軍將領李進與崔德在龍鳳二年(13560西征,大軍渡河轉入山西,攻克平陸、安邑。另一支紅巾軍政克絳州、晉寧(今臨汾)。人民群眾用順口溜來表示對紅巾軍的歡迎與支持:"拉拉弓,放放箭,要把元賊齊趕散。"明未崇禎三年,四年(1630--1631),陝西農民軍在首領王嘉胤的率領下,先後攻佔了河津、新絳、稷山,進逼蒲州。後王嘉胤為部下殺害,紫金梁代之而起,聯合老回回、高迎祥、張獻忠等三十六營,率眾二十餘萬,轉戰河東各地。這就為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東渡黃河、占據河東,進軍北京,奠定了基礎。明朝未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涌,度卷全國名地,而河東地區更是農民軍的主要根據地。據《明史》載,李自成於崇禎三年起兵,率眾入晉,為高迎祥部第八隊隊長,稱闖將。崇禎三、四年間,陝北農民軍大部入晉,有老回回、高迎祥、張獻忠各部,號三十六營,擁眾二十餘萬。農民起義軍以河東為中心,分兵四齣,所向披靡。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