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武乙是個什麼樣的

歷史上武乙是個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1-03-05 02:04:32

1. 史上死因最離奇的中國皇帝·破除迷信陋習而獻身的第一個古代君王

武乙,商朝國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後於前1147年繼位,在位35年,卒於回公元前1113年,死後由其子太答丁(也作文丁)繼位。傳說被雷擊而死於渭水流域,一說死於戰事,葬於殷。
武乙在位時,巫教勢力極大,經常假借天意鉗制商王的行動,武乙便想方設法打擊巫權。有一次,他命工匠雕了一個木偶,狀貌威嚴,冠服齊整,稱作天神。他約天神和他賭博,又命令一個臣子代替木偶,作為天神來與他賭博,臣子怕武乙,步步退讓,以大輸而告終。武乙推局指著木偶大笑說:「你既然是天神,怎麼會輸給我,如此不靈驗,不配稱天神。」還命令左右痛打木偶。
又有一次,武乙命人製作了一隻皮袋,盛滿獸血,掛在樹枝上,他親自挽弓仰射,射破皮袋,獸血噴出,武乙擲弓大笑說:「今天,天被我射了一個窟窿。」
經過種種斗爭,終於使巫權大為降落,王權大為上升。
當時,西方的旨方和羝方聯合攻打商朝,武乙出兵征伐,俘虜了旨方幾千人.
後來,武乙到黃河、渭水之間去游獵,據說被雷擊死。一些學者認為,此說很有可能是仇恨武乙的巫師們編造出來貶低武乙的。從武乙晚年經常用兵於渭水流域的史料來分析,他可能死於征伐西方方國部落的戰斗中。

2. 武乙的歷史評價

司馬遷《史記》:「帝武乙無道」
范曄《後漢書》:「武乙暴虐」
司馬貞《史記索隱》:「武乙無道,禍因射天。」

3. 歷史上的妲己是個怎樣的女人

第一篇 歷史上真實的達己

在中國的歷史上,達己不是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女人,但她說歷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女人!比如夏桀的妹喜,可能是後人編出來的故事。是後人給夏桀加上一條罪狀。所以我選取了達己作為中國歷史的第一個女人!

中國人對於達己的認識,基本上都是來源於《封神榜》。達己一個狐狸精的形象在中國人的腦海中,好像已經固定了!其實《封神榜》只說對了一點,那就是達己是蘇姓。但是在殷商時代,女人能否擁有自己的名字呢?我表示懷疑。達己,這名字,可能是商紂王給她取的名字,也可能是周武王奪取了商的政權後,為了方便述說歷史,給她取的名字。

如何見得那時女人沒有名字呢?周文王的母親夠讓周人尊重吧。可她只能得到一個大任的稱呼。大任,是什麼意思呢?用今天來說,就是姓任的女人,叫任氏吧!周文王的母親是東方任國人。任國在現在的山東一帶,應該是東夷族 的。周文王的祖母,周人也很尊重,可她也只是得到了太姜的稱呼。太姜,也是說姜姓女人,姜氏。說到太姜,可能你會想到一個人:姜太公!沒錯,太姜就是姜太公一組的!這可能就顛覆了這么經典的故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太公就是周文王的親戚,用不著願者上鉤。還有更加傳奇的故事呢:達己,其實就是姓姜,和太姜、姜太公都是同一個氏族的。

或者有人覺得奇怪了。姜太公是姓姜,可他還有個姓,是姓呂。沒有錯,姜太公姓姜,也姓呂。就像達己,既姓蘇,也姓姜。很奇怪吧!原因就在於中國古代,在秦漢以前,中國人的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表明你的血緣,氏是表明你的部族。這樣例子很多的,最好的證明是在春秋時期。某個貴族被封到了某地,他的姓就變了。像商鞅,剛開始叫公孫鞅,也叫衛鞅。公孫鞅的公孫不是他的姓,其實這個要明白。公孫只是說他是衛國貴族的後代,是某公之孫的意思,是一種尊稱,就 如同我長聽到的公子一樣。其實公子和公孫有區別嗎?無非是孫與子的區別而已。衛是商鞅的姓。在他沒有被封侯之前,衛是商鞅的姓;被封侯後,衛就成了他的氏了,商就是他的姓。他的兒女,會叫商某某,而不是衛某某!當然在畢竟遠古的時候,大家聯系不是很多,所以氏是不怎麼丟的,搬到了一個地方,會保留氏的。像商鞅,他的兒子要是想保留氏,就會叫商衛某某,姓在氏前!這就是今天姓氏的來源。到了漢代,大家都這么記得了這些遠古的記錄了,或許是秦始皇燒書的結果,姓和氏混為一談了。所以姜太公姓姜,姓呂,達己姓蘇,姓姜,都沒有錯,按今天的說法。

他們是一家人,聽起來有點像看電視、電影。是的,按照血緣,是一家人。在商紂王時,姜氏除了部分保留姜姓外,還有幾個姓也是姜姓,分別是呂、蘇、溫!達己的蘇姓就是姜氏。

這是達己的身份。

達己是怎麼來到商紂王的身邊的呢?

這就要介紹下當時西邊的民族情況了,西邊除了周,姜,蘇、呂、溫等民族,還有其他的民族,主要就是鬼方、九方,也就是九侯了。九侯,有時候也叫九牧。九侯,其實就是九個部族的簡稱了。叫九侯,九牧是尊敬點,叫鬼方就是當時商朝的官方語言了。說到九侯,我倒有一個聯想。大家都知道,中國也叫九州,為什麼叫九州呢?一半認為是大禹制定九鼎得來的。我覺得九州的來源,倒是和九侯有關!因為九侯的稱呼出現並不只是在商紂王的時候。在傳說的黃帝時代,不管是黃帝的十二牧,還是蚩尤的十二大夫。都准確的表達出一個清晰的概念:所謂的十二牧,十二大夫,都是十二侯。當然我們不能僅僅認為只有十二個,只能說當時是以十二表示天下的意思。後來人們覺得九更加的尊重,九侯,九牧就出現了,再後面九州就出現了!正如我們知道九州的九並不是數字九,而是一。九州不是九個州,而是一個州,一個國!

好了,回到正題!九侯應該是包括呂、溫、蘇,也許還有姜,甚至周也是九侯之一。因為在商紂王的爺爺帝武乙時,西方九侯造反。武乙去征討時被殺死。歷史是這樣記載的:「武乙獵於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武乙去狩獵的時候,天上打雷,被雷給劈死了!這語氣很像,我們再罵人時說,你出門小心給雷劈死!首先要說的,狩獵這個字的意思,不是去打獵,而是去巡視天下。為什麼去巡視?不是吃飽了沒事做,而是有人造反,才去征討的。武乙去征討時,死在了黃河和渭水之間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在周的東邊。也就是周是參與了這次的叛亂了的。

到了紂王時。情況就不同了。首先我們看歷史對紂王的描述「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從這些文字里,你看到了什麼呢?紂王絕對不是一般的人,「文武雙全」「智勇雙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絕對絕對是全能型人才!真的不是吹牛!

你看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說明他思維很好,聰明,反應力強!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我不知道羅馬的角鬥士敢不敢空手玩野獸,文明的西班牙鬥牛士也還是不斷的有人命案發生。要是他們和紂王比,絕對是不能比,因為他們肯定不敢都老虎的。可是紂王敢。

如果你認為是吹牛皮,那周人為什麼在歷史里這樣描述商紂王呢?說軟弱無力不是更好。難道是為了表達他們討伐了強大的紂王?

歷史里沒有武王的描述,要是周武王和商紂王單挑,結果很明顯,呵呵!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是說他善於辯論;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是說他高傲。這么聰明勇敢的人,能不高傲嗎?

我們只所以說商紂王的聰明勇敢,善辯,只是想改變我們印象中的紂王形象:他不是一個昏君,雖然可能是個暴君!正是他的能力太強了,在他祖父時叛變的西方九侯,在他登位後,給他討伐得服服帖帖。叛變的周,順從了商,也許也是因為周投降了商,所以才能保存實力吧。像姜姓,包括呂、蘇、溫,都歸服了商。西方的威脅暫時解除了。

如果沒有紂王的討伐成功,就沒有達己的出現!達己是作為禮物,作為失敗者向勝利著貢獻的禮物,勝利者應獲得的禮物,來到商紂王身邊的。周朝人掩蓋了這個歷史。在他們的歷史記載中,沒有周歸順商的歷史。而對於他們送給商紂王的禮物:達己!更是鞭笞萬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達己是他們失敗的禮物,或者是失敗的原因,還是有著更加深刻的原因?如果醜化達己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後代吸取商滅亡的原因,似乎理由也不成立。為什麼呢?有什麼理由說明周人鞭笞達己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後代吸取教訓呢?;理由有二:一是周滅商後,由於商朝的貴族非常流行喝酒(當時喝酒是一種非常高貴的享受,不像今天我們這樣隨便可以喝!),為了防止周人隨便的喝酒,以至於亡國,周公頒布了《酒誥》,大意是周人不得喝酒,如何喝了是要受到懲罰的,商人就是因為喝酒才亡國的,他們愛喝隨便他們喝酒。但是我們沒有見周頒布《色誥》,事實上也不可能。所以說商的滅亡,和達己無關,和女人無關。至少說達己不是商滅亡的關鍵。二是西周時的周幽王寵愛褒擬時,沒有人搬出商紂王和達己的事例,而是採取了醜化褒擬的出身的手法。難道他們會忘記他們滅商的事跡了嗎?這個事例不是更有說服力嗎?可是沒有人說過。所以說,達己誤國,純粹是後代小說家的污衊。

當然我並不否定歷史上有達己這個人。我只是說達己在商的滅亡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另外一個猜測是,達己是不是周人等九牧送給商紂王以擾亂商紂王對西方關注的美女間諜呢?可以肯定的是,達己絕對沒有擾亂朝政的能力。就像唐朝的楊玉環一樣!也許達己和紂王間有真的感情,後面的證據可以證明。但那時的專制政治不是後代的專制一樣的,貴族是擁有政治豁免權的。那就是屈原說的「刑不上大夫」,也就說貴族犯法,是不受刑法的約束的。這並不是說他們就可以無法無天了。不是的。可以驅逐,流放他們,可以剝奪他們祭祀的權力!沒有祭祀的權力,就意味這他不是這個族的人了。可算是非常毒辣的懲罰,在崇拜祖宗的年代裡。殺戮是對於外族的。有些聲名大的貴族,勝利者也是不殺的。歷史上商湯並沒有殺死夏桀,只是趕跑了夏桀。刑不說大夫的好處,就是貴族可以自由的參與政治,可以說是民主政治,只不過是貴族民主政治而已。帝皇並不能決定一切的事務,他肯定要考慮別的貴族意見的。所以在那個時候女人想參政,根本不可能,因為還不是專制政治。達己最多能決定後宮的事務,僅此而已。

達己擾亂紂王以幫助周,即使有,作用也不會很大。一是我上面說的政治制度不允許,二是交通通訊不發達,達己離開西方,就不可能再有西方的消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她即使有心,也無力。

達己和紂王間沒有真正的感情呢?我很認為有很大的可能。證據何在?一是達己在商紂王自殺後,也自殺了。周人攻佔了朝歌,她可以不自殺的。再說她和紂王這么多年,能沒有孩子么?由於孩子的原因,周人還是可以赦免她的。即使沒有,一個女人,周人也沒有必要殺。不殺她比殺她更好。為什麼?不殺她可以顯示周人的大度。她,紂王的妃子,我們都沒有殺,你們這些商人的貴族就更加放心了!周人在那時必須赦免商貴族,因為一來商人的力量還很強大,周人沒有能力控制,二是周人並沒有取得政權的必要合理性,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上天的授權。這對於信奉鬼神的當時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周人討伐商朝是因為紂王的個人行為,並沒有得到上天的指示。沒有天權神授的周人,只能以德來才治國。

上面說了,達己沒有死的必要。但是她自殺了!為什麼?難道這不足以證明她和紂王之間有真感情嗎?她這應該是殉情。

或許如果達己沒有自殺,那她就只能是歷史上眾多的默默無聞的妃子之一。為什麼?達己被醜化,可能就在與她自殺後發生的事情。周武王砍下紂王的頭顱,懸掛在大白旗說,砍下達己的頭顱,懸掛在小白旗上。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周人利用已經死了的人,做了自己的一次德政演說。周武王的這個行為,在歷史上可以說絕對很少見的,後世對於暴君就是殺了,對於他們的妃子,砍下頭來懸掛的事例,真的是很少見。曾經有人指責周武王的殘忍。砍下紂王的頭顱懸掛,還可以理解,而砍下達己的頭顱,就很難讓人理解了。因為不管這么樣,她始終是個女人,一個已經死了的女人!即使有什麼大錯,應該結束了。即使是祭社,也沒有必要用到達己的頭顱!

可以肯定的說,周人利用了達己的頭顱,捏造了歷史,證明了自己的合理性。

現在我們來看下,達己的一生:禮物——禮物!開始是失敗者送給勝利者的禮物,最後是曾經的失敗者的勝利者捏造歷史的禮物。她的一生都逃不過禮物兩個字。

還有一個要說的,就是著名的鹿台。印象中好像鹿台是個很高的建築物。歷史的記載也用到「登鹿台」的詞語。但其實鹿台是後人的誤解。鹿台其實只是個地名,是殷商的行宮,是商王打獵的地方,並非紂王獨自創造的。還有酒池肉林!這個在奴隸時代,非常的正常了。那是他們的享受,我相信不僅僅是紂王這樣做,別人也是這樣做。並且這個故事被誇大了。真實的酒池肉林,酒池不好說,肉林就很簡單,就是在樹林掛上一些肉,非常的簡單。

最後,要說的就是,歷史上的達己,可能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歷史也沒有清除的說明達己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可能是歷史上人們對於歷史斷句的錯誤,使得我們一直認為達己是一個人名字。實際說,達己是兩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達、己。《史記 殷本紀》是這樣記載的:「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我認為應該是這樣斷句:愛達、己,達、己之言是從。

為什麼說達己是兩個人呢?因為如果達己是一個人,史記里的記載就矛盾了。殷本紀里後面說「殺達己」。而在周本紀里,說的是,二妃皆經自殺。武王斬其頭懸於小白旗!

為什麼在周本紀里自殺的兩個人,而在殷本紀里殺的是達己。還有一個是誰呢?

有沒有可能還有另外一個是我們還不知道的紂王的妃子呢。我認為不大可能。

首先,達己,這個名字,很古怪。不像是一個人的名字。不要用現在的思維去解析,因為那時還沒有這樣的思維。

其次,那時的人,名字多數都是單名的。因為那時歷史是寫在鼎上面的,不可能用太多的字給用。所以那時的人的名字都是單名。為什麼一個女人,一個在那個年代裡還沒有名字的女人有雙名呢?這很特別。

紂王名字是辛,武王名字是發,周公的名字是旦,周文王的名字是昌,崇侯的名字是虎。絕大多數的男人都是單名。雖然有些人是例外的,比如比干、武庚、祿父,這些都是比較的特殊,並且是很少。

所以,達己是不是兩個人的名字呢,甚至是兩姐妹的名字。她們分別叫蘇達、蘇己!

4. 如何看待武乙射天後被暴雷劈死這一詭異歷史現象

武乙在渭河平原上打獵,晴天白日里忽然來一個霹靂,不偏不倚正好專擊中武乙,武乙當場倒屬地身亡。 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此種說法很有可能是仇恨武乙的巫師們編造出來貶低武乙的。從武乙晚年經常用兵於渭水流域的史料來分析,他可能死於征伐西方方國部落的戰斗中。
就像歷史上君主常有母親夢日月北斗入懷,生產時滿室香氣或者紅光,仙鶴繞梁什麼的一樣,基本屬於傳說。

5. 歷史上的蘇妲己長的什麼樣子

每個王朝的滅亡,幾乎都與一個女人有關,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時的龍涎,商紂王時的妲己,周幽王時的褒姒。

傳說周幽王為博褒姒的一笑,亂舉烽火,導至西周的滅亡,留下傾國傾城的無窮思索,至今陝西驪山距華清池不遠還保留有烽火台的古跡。

事實上,歷史上這類女子多被冤枉,商紂王時的妲妃也算一個,把一個政權的滅亡完全算到一個女人的頭上是欠公允的。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李,妖媚動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荒淫誤國。周人滅商後,欲殺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舉刀手軟而不忍下手,最後在周武王的正氣威迫下,終於現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斬首了。

《封神榜》屬於神話小說,還有許多稗官野史,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具體的事實約有這么四條:

第一,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

第二,嚴冬之際,妲己遙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而將他雙腳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凍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婦大腹便便,為了好奇,不惜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已慫恿紂王殺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說法,結果什麼也沒能看得出來。

此外根據正史的記載,是紂王征伐有蘇部落(今海南溫縣),俘獲到美艷的妲己為妾,紂王非常寵愛她,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與她酣飲作樂,更設炮烙之刑,使人裸體相逐,妲己於是大樂。到武王代紂,斬妲己頭,懸在小白旗上示眾。

以上的種種記載及傳說,久已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時,才對妲己和紂王的真實面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

首先,「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會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臉上抹灰吧!他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其次,帝辛暮年熱衷於聲色之娛與酒食之樂是事實,虐殺比干也有確切的記載,然而砍掉赤腳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腳,以及剖開孕婦的肚皮就有些難以令人置信了,特別是「唯婦人之言是聽「這一條罪狀,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商人頗重迷信,任何重大舉措,都要求神問卜來決定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確切記載的,妲己能夠影響的力量,實在微乎其微。

再說帝辛性情剛猛,好自用,不喜聽人擺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侶,談不上言聽計從,干涉到商朝的政治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寵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權力,何以有蘇氏的一族人,始終就沒有能夠得勢呢?妲己的惡名是周人宣傳的結果。

帝辛二十歲嗣位,當時商朝開國已經三百年了,國力雄厚。物阜民豐,帝辛血氣方剛,孔武有力,能手格猛獸,神勇冠絕一時,又能言善辯,還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剛愎自用,於是憑豐沛的國力與自己過剩的精力,大舉向東南方發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從而拓地無算,國威遠播。

他在位的第四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他又對有蘇部落發動進攻。這時他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征伐有蘇部落,載回的戰利品之一就是妲己,當時帝辛已經垂垂老矣,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骨肉婷勻,眉宇清秀,混身充滿了幾近爆炸性的火熱氣韻,加上游牧民族那種粗擴而開放的氣質,迅速地在帝辛的內心深處,重新點燃起他生命的火焰。

當時的商朝,已經從游牧社會進入農牧社會,十分迷信鬼神巫卜為了酬神祭把,時常載戰載舞,飲酒歡唱,甚至作長夜之飲,幾至醉死,宮廷如此,民間也是這樣。

妲己進入帝辛的生活領域時,正是商朝國力如月中天的時候,那時新的都城正在風光明媚,氣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縣)建造起來,四方的才智之士與工匠,也紛紛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熱鬧與繁榮。離宮別館,次第興築,狗馬奇物,充盈宮寶,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絲竹管弦漫天樂音,奇獸俊鳥遍植園中,從此戎馬一生的商紂王帝辛,終於在妲己這個小女人的導引下,寄情於聲色之中。

就在帝辛寵愛妲己時,在陝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漸發展壯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後稷的後裔,早在古公時代,便有了東下圖商的企圖,《詩經》中的《魯頌》中有這么一段;

「後稷之孫,實維大王,居歧之陽,實始鎮商。」

事實上對付強大的商朝,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一直傳到姬昌,力行仁政,國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開始沿黃河東下,把觸角伸向商都朝歌。

姬昌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周文王,他的長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覲時,竟然感於妲己的美色,展開熱烈的追求行動,因而觸怒帝辛,把他剁成構醬,賜食姬昌,並把姬昌囚禁在安里兩年,由於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並向帝辛納賄,才獲得釋放,種下了深仇大恨。

在往後的日子裡,帝辛的臣子們似乎都刻意地在經營東南一帶的廣大地區,而忽略了雄踞兩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並吞了涇、渭平原上的密須、阮等部落;更越過黃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黃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風歸附,用人的勢力漸漸威脅到商的中心地區。

周人的首都由歧地遷到渭南的豐邑(今陝西鄂縣),一面整軍經武,一面展開對帝辛的宣傳攻勢,重點放在污衊妲己與醜化帝辛上。說妲己是一個驕奢淫逸的妖孽、心腸毒辣的蛇蠍美人;說帝辛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殘酷昏淫的暴君,歸結到「唯婦言是用」的傀儡。

姬昌死亡,由他的第二個兒子姬發繼位,他的第四個兒子姬旦(周公)有賢德,多才藝,對於政略的掌握和戰略的運用都十分嫻熟,爭取馬國、離間商朝君臣、爭取民心與鼓舞士氣,自封其二哥姬發為周武王,貶抑帝辛為商紂王,並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狀,於是聯合天下諸侯,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進軍商朝的新都朝歌。

6. 中國歷史上八大狂人都是誰呢

一、王毛仲滿寵殺身

王毛仲本是唐玄宗時期一個養馬的,因為非常擅長養馬,讓唐玄宗非常欣賞。王毛仲官職一路升遷後來竟被提拔為開府儀同三司,品級等同宰相。

王毛仲嫁女兒,唐玄宗問他需要什麼,王毛仲磕頭道:“我家什麼事情都准備好了,只是少客人罷了。”唐玄宗回答說:“這很簡單,我明日就讓宰相與六部官員都去你家祝賀。”

唐玄宗對王毛仲的寵愛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王毛仲想要當兵部尚書,唐玄宗不同意,王毛仲很不開心。這一天,他的小兒子滿三朝,唐玄宗命高力士前往道賀,賞賜了很多東西。還加封王毛仲的小兒子為五品官。王毛仲竟然還不滿足,抱著小兒子對高力士說:“難道我這個孩子就不能做三品官嗎?”高力士回宮稟奏唐玄宗,唐玄宗勃然大怒,當即下詔,賜死王毛仲。


智伯得意道:“這天下的災難都由我來控制,我不發難,誰敢發難?”

後來,智伯同時向趙韓魏三家討要地盤,三家非常不滿,其中趙襄子公開不給,智伯於是率領韓魏兩家共同攻打趙家,強兵壓境之下 ,趙家城池被悉數攻破。只剩晉陽一座城池,智伯將晉陽城圍困,引大水倒灌,河水上漲,晉陽城距離城池被淹沒只剩下三板。

智伯非常得意,與魏韓兩位大夫登高遠眺,得意洋洋道:“我今天才知道水也可以讓人亡國。”魏家韓家兩位大夫聽聞,臉色大變。

他們的主城地勢較低,也會被水攻破城。二人心中忌憚,就此決定聯盟。在智伯攻打趙家時,背後倒戈,三家大敗智伯軍隊。

最終,勢力最強大的智伯被殺死,土地被瓜分,智伯本人的頭顱也被砍下,被趙襄子做成了人頭酒杯。

七、宋康王射天

宋國有隻雀在城牆的角落裡孵化了一隻大鳥,事情很奇怪,宋康王讓太史占卜,太史道,此事大吉,小鳥生了大鳥,象徵我們小小宋國也將稱霸天下。宋康王聞言大喜,起兵南征北戰,奪地數百里。更加自信,認定自己即將稱霸天下,於是他射箭蒼天,鞭笞大地,斬斷社稷,用火焚燒,在宮中不分晝夜飲酒,人們都稱呼他為“萬歲”。天下各國聽聞這件事,稱其為“桀宋”。

後來宋康王又去招惹齊國,齊國大怒,發兵伐宋,百姓四散奔逃,宋城被破,宋康王在逃亡中被殺死。

八、武乙得天

商朝天子武乙,昏庸無道,他自恃武力強悍,傲視一切。武乙曾經製作了一個木偶人,稱它為“天神”,讓人背著木偶人與他搏鬥。武乙三下兩下輕松獲勝,於是得意洋洋。他又用皮革裝滿鮮血,讓人拋起,他張弓射之,箭了囊破,武乙自以為“得天”,即擊敗了上天。

後來,這位武乙大王在河洛之間打獵,天降神雷,把他給活活劈死了。

7. 商朝王武乙是怎樣的帝王

武丁是歷史上一名君,武丁之道指賢明的政治。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的國勢就一直處於上升階段。到了武丁統治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發展,國力趨於鼎盛,史稱「武丁中興」。

8. 歷史上的妲己是怎麼樣的人

在中國的歷史上,達己不是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女人,但她說歷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女人!比如夏桀的妹喜,可能是後人編出來的故事。是後人給夏桀加上一條罪狀。所以我選取了達己作為中國歷史的第一個女人!

中國人對於達己的認識,基本上都是來源於《封神榜》。達己一個狐狸精的形象在中國人的腦海中,好像已經固定了!其實《封神榜》只說對了一點,那就是達己是蘇姓。但是在殷商時代,女人能否擁有自己的名字呢?我表示懷疑。達己,這名字,可能是商紂王給她取的名字,也可能是周武王奪取了商的政權後,為了方便述說歷史,給她取的名字。

如何見得那時女人沒有名字呢?周文王的母親夠讓周人尊重吧。可她只能得到一個大任的稱呼。大任,是什麼意思呢?用今天來說,就是姓任的女人,叫任氏吧!周文王的母親是東方任國人。任國在現在的山東一帶,應該是東夷族 的。周文王的祖母,周人也很尊重,可她也只是得到了太姜的稱呼。太姜,也是說姜姓女人,姜氏。說到太姜,可能你會想到一個人:姜太公!沒錯,太姜就是姜太公一組的!這可能就顛覆了這么經典的故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太公就是周文王的親戚,用不著願者上鉤。還有更加傳奇的故事呢:達己,其實就是姓姜,和太姜、姜太公都是同一個氏族的。

或者有人覺得奇怪了。姜太公是姓姜,可他還有個姓,是姓呂。沒有錯,姜太公姓姜,也姓呂。就像達己,既姓蘇,也姓姜。很奇怪吧!原因就在於中國古代,在秦漢以前,中國人的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表明你的血緣,氏是表明你的部族。這樣例子很多的,最好的證明是在春秋時期。某個貴族被封到了某地,他的姓就變了。像商鞅,剛開始叫公孫鞅,也叫衛鞅。公孫鞅的公孫不是他的姓,其實這個要明白。公孫只是說他是衛國貴族的後代,是某公之孫的意思,是一種尊稱,就 如同我長聽到的公子一樣。其實公子和公孫有區別嗎?無非是孫與子的區別而已。衛是商鞅的姓。在他沒有被封侯之前,衛是商鞅的姓;被封侯後,衛就成了他的氏了,商就是他的姓。他的兒女,會叫商某某,而不是衛某某!當然在畢竟遠古的時候,大家聯系不是很多,所以氏是不怎麼丟的,搬到了一個地方,會保留氏的。像商鞅,他的兒子要是想保留氏,就會叫商衛某某,姓在氏前!這就是今天姓氏的來源。到了漢代,大家都這么記得了這些遠古的記錄了,或許是秦始皇燒書的結果,姓和氏混為一談了。所以姜太公姓姜,姓呂,達己姓蘇,姓姜,都沒有錯,按今天的說法。

他們是一家人,聽起來有點像看電視、電影。是的,按照血緣,是一家人。在商紂王時,姜氏除了部分保留姜姓外,還有幾個姓也是姜姓,分別是呂、蘇、溫!達己的蘇姓就是姜氏。

這是達己的身份。

達己是怎麼來到商紂王的身邊的呢?

這就要介紹下當時西邊的民族情況了,西邊除了周,姜,蘇、呂、溫等民族,還有其他的民族,主要就是鬼方、九方,也就是九侯了。九侯,有時候也叫九牧。九侯,其實就是九個部族的簡稱了。叫九侯,九牧是尊敬點,叫鬼方就是當時商朝的官方語言了。說到九侯,我倒有一個聯想。大家都知道,中國也叫九州,為什麼叫九州呢?一半認為是大禹制定九鼎得來的。我覺得九州的來源,倒是和九侯有關!因為九侯的稱呼出現並不只是在商紂王的時候。在傳說的黃帝時代,不管是黃帝的十二牧,還是蚩尤的十二大夫。都准確的表達出一個清晰的概念:所謂的十二牧,十二大夫,都是十二侯。當然我們不能僅僅認為只有十二個,只能說當時是以十二表示天下的意思。後來人們覺得九更加的尊重,九侯,九牧就出現了,再後面九州就出現了!正如我們知道九州的九並不是數字九,而是一。九州不是九個州,而是一個州,一個國!

好了,回到正題!九侯應該是包括呂、溫、蘇,也許還有姜,甚至周也是九侯之一。因為在商紂王的爺爺帝武乙時,西方九侯造反。武乙去征討時被殺死。歷史是這樣記載的:「武乙獵於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武乙去狩獵的時候,天上打雷,被雷給劈死了!這語氣很像,我們再罵人時說,你出門小心給雷劈死!首先要說的,狩獵這個字的意思,不是去打獵,而是去巡視天下。為什麼去巡視?不是吃飽了沒事做,而是有人造反,才去征討的。武乙去征討時,死在了黃河和渭水之間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在周的東邊。也就是周是參與了這次的叛亂了的。

到了紂王時。情況就不同了。首先我們看歷史對紂王的描述「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從這些文字里,你看到了什麼呢?紂王絕對不是一般的人,「文武雙全」「智勇雙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絕對絕對是全能型人才!真的不是吹牛!

你看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說明他思維很好,聰明,反應力強!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我不知道羅馬的角鬥士敢不敢空手玩野獸,文明的西班牙鬥牛士也還是不斷的有人命案發生。要是他們和紂王比,絕對是不能比,因為他們肯定不敢都老虎的。可是紂王敢。

如果你認為是吹牛皮,那周人為什麼在歷史里這樣描述商紂王呢?說軟弱無力不是更好。難道是為了表達他們討伐了強大的紂王?

歷史里沒有武王的描述,要是周武王和商紂王單挑,結果很明顯,呵呵!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是說他善於辯論;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是說他高傲。這么聰明勇敢的人,能不高傲嗎?

我們只所以說商紂王的聰明勇敢,善辯,只是想改變我們印象中的紂王形象:他不是一個昏君,雖然可能是個暴君!正是他的能力太強了,在他祖父時叛變的西方九侯,在他登位後,給他討伐得服服帖帖。叛變的周,順從了商,也許也是因為周投降了商,所以才能保存實力吧。像姜姓,包括呂、蘇、溫,都歸服了商。西方的威脅暫時解除了。

如果沒有紂王的討伐成功,就沒有達己的出現!達己是作為禮物,作為失敗者向勝利著貢獻的禮物,勝利者應獲得的禮物,來到商紂王身邊的。周朝人掩蓋了這個歷史。在他們的歷史記載中,沒有周歸順商的歷史。而對於他們送給商紂王的禮物:達己!更是鞭笞萬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達己是他們失敗的禮物,或者是失敗的原因,還是有著更加深刻的原因?如果醜化達己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後代吸取商滅亡的原因,似乎理由也不成立。為什麼呢?有什麼理由說明周人鞭笞達己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後代吸取教訓呢?;理由有二:一是周滅商後,由於商朝的貴族非常流行喝酒(當時喝酒是一種非常高貴的享受,不像今天我們這樣隨便可以喝!),為了防止周人隨便的喝酒,以至於亡國,周公頒布了《酒誥》,大意是周人不得喝酒,如何喝了是要受到懲罰的,商人就是因為喝酒才亡國的,他們愛喝隨便他們喝酒。但是我們沒有見周頒布《色誥》,事實上也不可能。所以說商的滅亡,和達己無關,和女人無關。至少說達己不是商滅亡的關鍵。二是西周時的周幽王寵愛褒擬時,沒有人搬出商紂王和達己的事例,而是採取了醜化褒擬的出身的手法。難道他們會忘記他們滅商的事跡了嗎?這個事例不是更有說服力嗎?可是沒有人說過。所以說,達己誤國,純粹是後代小說家的污衊。

9. 客觀的談談商紂王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歷史上真的有妲己這個女子嗎

歷史上真實的達己

在中國的歷史上,達己不是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女人,但她說歷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女人!比如夏桀的妹喜,可能是後人編出來的故事。是後人給夏桀加上一條罪狀。所以我選取了達己作為中國歷史的第一個女人!

中國人對於達己的認識,基本上都是來源於《封神榜》。達己一個狐狸精的形象在中國人的腦海中,好像已經固定了!其實《封神榜》只說對了一點,那就是達己是蘇姓。但是在殷商時代,女人能否擁有自己的名字呢?我表示懷疑。達己,這名字,可能是商紂王給她取的名字,也可能是周武王奪取了商的政權後,為了方便述說歷史,給她取的名字。

如何見得那時女人沒有名字呢?周文王的母親夠讓周人尊重吧。可她只能得到一個大任的稱呼。大任,是什麼意思呢?用今天來說,就是姓任的女人,叫任氏吧!周文王的母親是東方任國人。任國在現在的山東一帶,應該是東夷族 的。周文王的祖母,周人也很尊重,可她也只是得到了太姜的稱呼。太姜,也是說姜姓女人,姜氏。說到太姜,可能你會想到一個人:姜太公!沒錯,太姜就是姜太公一組的!這可能就顛覆了這么經典的故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太公就是周文王的親戚,用不著願者上鉤。還有更加傳奇的故事呢:達己,其實就是姓姜,和太姜、姜太公都是同一個氏族的。

或者有人覺得奇怪了。姜太公是姓姜,可他還有個姓,是姓呂。沒有錯,姜太公姓姜,也姓呂。就像達己,既姓蘇,也姓姜。很奇怪吧!原因就在於中國古代,在秦漢以前,中國人的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表明你的血緣,氏是表明你的部族。這樣例子很多的,最好的證明是在春秋時期。某個貴族被封到了某地,他的姓就變了。像商鞅,剛開始叫公孫鞅,也叫衛鞅。公孫鞅的公孫不是他的姓,其實這個要明白。公孫只是說他是衛國貴族的後代,是某公之孫的意思,是一種尊稱,就 如同我長聽到的公子一樣。其實公子和公孫有區別嗎?無非是孫與子的區別而已。衛是商鞅的姓。在他沒有被封侯之前,衛是商鞅的姓;被封侯後,衛就成了他的氏了,商就是他的姓。他的兒女,會叫商某某,而不是衛某某!當然在畢竟遠古的時候,大家聯系不是很多,所以氏是不怎麼丟的,搬到了一個地方,會保留氏的。像商鞅,他的兒子要是想保留氏,就會叫商衛某某,姓在氏前!這就是今天姓氏的來源。到了漢代,大家都這么記得了這些遠古的記錄了,或許是秦始皇燒書的結果,姓和氏混為一談了。所以姜太公姓姜,姓呂,達己姓蘇,姓姜,都沒有錯,按今天的說法。

他們是一家人,聽起來有點像看電視、電影。是的,按照血緣,是一家人。在商紂王時,姜氏除了部分保留姜姓外,還有幾個姓也是姜姓,分別是呂、蘇、溫!達己的蘇姓就是姜氏。

這是達己的身份。

達己是怎麼來到商紂王的身邊的呢?

這就要介紹下當時西邊的民族情況了,西邊除了周,姜,蘇、呂、溫等民族,還有其他的民族,主要就是鬼方、九方,也就是九侯了。九侯,有時候也叫九牧。九侯,其實就是九個部族的簡稱了。叫九侯,九牧是尊敬點,叫鬼方就是當時商朝的官方語言了。說到九侯,我倒有一個聯想。大家都知道,中國也叫九州,為什麼叫九州呢?一半認為是大禹制定九鼎得來的。我覺得九州的來源,倒是和九侯有關!因為九侯的稱呼出現並不只是在商紂王的時候。在傳說的黃帝時代,不管是黃帝的十二牧,還是蚩尤的十二大夫。都准確的表達出一個清晰的概念:所謂的十二牧,十二大夫,都是十二侯。當然我們不能僅僅認為只有十二個,只能說當時是以十二表示天下的意思。後來人們覺得九更加的尊重,九侯,九牧就出現了,再後面九州就出現了!正如我們知道九州的九並不是數字九,而是一。九州不是九個州,而是一個州,一個國!

好了,回到正題!九侯應該是包括呂、溫、蘇,也許還有姜,甚至周也是九侯之一。因為在商紂王的爺爺帝武乙時,西方九侯造反。武乙去征討時被殺死。歷史是這樣記載的:「武乙獵於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武乙去狩獵的時候,天上打雷,被雷給劈死了!這語氣很像,我們再罵人時說,你出門小心給雷劈死!首先要說的,狩獵這個字的意思,不是去打獵,而是去巡視天下。為什麼去巡視?不是吃飽了沒事做,而是有人造反,才去征討的。武乙去征討時,死在了黃河和渭水之間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在周的東邊。也就是周是參與了這次的叛亂了的。

到了紂王時。情況就不同了。首先我們看歷史對紂王的描述「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從這些文字里,你看到了什麼呢?紂王絕對不是一般的人,「文武雙全」「智勇雙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絕對絕對是全能型人才!真的不是吹牛!

你看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說明他思維很好,聰明,反應力強!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我不知道羅馬的角鬥士敢不敢空手玩野獸,文明的西班牙鬥牛士也還是不斷的有人命案發生。要是他們和紂王比,絕對是不能比,因為他們肯定不敢都老虎的。可是紂王敢。

如果你認為是吹牛皮,那周人為什麼在歷史里這樣描述商紂王呢?說軟弱無力不是更好。難道是為了表達他們討伐了強大的紂王?

歷史里沒有武王的描述,要是周武王和商紂王單挑,結果很明顯,呵呵!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是說他善於辯論;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是說他高傲。這么聰明勇敢的人,能不高傲嗎?

我們只所以說商紂王的聰明勇敢,善辯,只是想改變我們印象中的紂王形象:他不是一個昏君,雖然可能是個暴君!正是他的能力太強了,在他祖父時叛變的西方九侯,在他登位後,給他討伐得服服帖帖。叛變的周,順從了商,也許也是因為周投降了商,所以才能保存實力吧。像姜姓,包括呂、蘇、溫,都歸服了商。西方的威脅暫時解除了。

如果沒有紂王的討伐成功,就沒有達己的出現!達己是作為禮物,作為失敗者向勝利著貢獻的禮物,勝利者應獲得的禮物,來到商紂王身邊的。周朝人掩蓋了這個歷史。在他們的歷史記載中,沒有周歸順商的歷史。而對於他們送給商紂王的禮物:達己!更是鞭笞萬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達己是他們失敗的禮物,或者是失敗的原因,還是有著更加深刻的原因?如果醜化達己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後代吸取商滅亡的原因,似乎理由也不成立。為什麼呢?有什麼理由說明周人鞭笞達己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後代吸取教訓呢?;理由有二:一是周滅商後,由於商朝的貴族非常流行喝酒(當時喝酒是一種非常高貴的享受,不像今天我們這樣隨便可以喝!),為了防止周人隨便的喝酒,以至於亡國,周公頒布了《酒誥》,大意是周人不得喝酒,如何喝了是要受到懲罰的,商人就是因為喝酒才亡國的,他們愛喝隨便他們喝酒。但是我們沒有見周頒布《色誥》,事實上也不可能。所以說商的滅亡,和達己無關,和女人無關。至少說達己不是商滅亡的關鍵。二是西周時的周幽王寵愛褒擬時,沒有人搬出商紂王和達己的事例,而是採取了醜化褒擬的出身的手法。難道他們會忘記他們滅商的事跡了嗎?這個事例不是更有說服力嗎?可是沒有人說過。所以說,達己誤國,純粹是後代小說家的污衊。

當然我並不否定歷史上有達己這個人。我只是說達己在商的滅亡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另外一個猜測是,達己是不是周人等九牧送給商紂王以擾亂商紂王對西方關注的美女間諜呢?可以肯定的是,達己絕對沒有擾亂朝政的能力。就像唐朝的楊玉環一樣!也許達己和紂王間有真的感情,後面的證據可以證明。但那時的專制政治不是後代的專制一樣的,貴族是擁有政治豁免權的。那就是屈原說的「刑不上大夫」,也就說貴族犯法,是不受刑法的約束的。這並不是說他們就可以無法無天了。不是的。可以驅逐,流放他們,可以剝奪他們祭祀的權力!沒有祭祀的權力,就意味這他不是這個族的人了。可算是非常毒辣的懲罰,在崇拜祖宗的年代裡。殺戮是對於外族的。有些聲名大的貴族,勝利者也是不殺的。歷史上商湯並沒有殺死夏桀,只是趕跑了夏桀。刑不說大夫的好處,就是貴族可以自由的參與政治,可以說是民主政治,只不過是貴族民主政治而已。帝皇並不能決定一切的事務,他肯定要考慮別的貴族意見的。所以在那個時候女人想參政,根本不可能,因為還不是專制政治。達己最多能決定後宮的事務,僅此而已。

達己擾亂紂王以幫助周,即使有,作用也不會很大。一是我上面說的政治制度不允許,二是交通通訊不發達,達己離開西方,就不可能再有西方的消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她即使有心,也無力。

達己和紂王間沒有真正的感情呢?我很認為有很大的可能。證據何在?一是達己在商紂王自殺後,也自殺了。周人攻佔了朝歌,她可以不自殺的。再說她和紂王這么多年,能沒有孩子么?由於孩子的原因,周人還是可以赦免她的。即使沒有,一個女人,周人也沒有必要殺。不殺她比殺她更好。為什麼?不殺她可以顯示周人的大度。她,紂王的妃子,我們都沒有殺,你們這些商人的貴族就更加放心了!周人在那時必須赦免商貴族,因為一來商人的力量還很強大,周人沒有能力控制,二是周人並沒有取得政權的必要合理性,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上天的授權。這對於信奉鬼神的當時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周人討伐商朝是因為紂王的個人行為,並沒有得到上天的指示。沒有天權神授的周人,只能以德來才治國。

上面說了,達己沒有死的必要。但是她自殺了!為什麼?難道這不足以證明她和紂王之間有真感情嗎?她這應該是殉情。

或許如果達己沒有自殺,那她就只能是歷史上眾多的默默無聞的妃子之一。為什麼?達己被醜化,可能就在與她自殺後發生的事情。周武王砍下紂王的頭顱,懸掛在大白旗說,砍下達己的頭顱,懸掛在小白旗上。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周人利用已經死了的人,做了自己的一次德政演說。周武王的這個行為,在歷史上可以說絕對很少見的,後世對於暴君就是殺了,對於他們的妃子,砍下頭來懸掛的事例,真的是很少見。曾經有人指責周武王的殘忍。砍下紂王的頭顱懸掛,還可以理解,而砍下達己的頭顱,就很難讓人理解了。因為不管這么樣,她始終是個女人,一個已經死了的女人!即使有什麼大錯,應該結束了。即使是祭社,也沒有必要用到達己的頭顱!

可以肯定的說,周人利用了達己的頭顱,捏造了歷史,證明了自己的合理性。

現在我們來看下,達己的一生:禮物——禮物!開始是失敗者送給勝利者的禮物,最後是曾經的失敗者的勝利者捏造歷史的禮物。她的一生都逃不過禮物兩個字。

還有一個要說的,就是著名的鹿台。印象中好像鹿台是個很高的建築物。歷史的記載也用到「登鹿台」的詞語。但其實鹿台是後人的誤解。鹿台其實只是個地名,是殷商的行宮,是商王打獵的地方,並非紂王獨自創造的。還有酒池肉林!這個在奴隸時代,非常的正常了。那是他們的享受,我相信不僅僅是紂王這樣做,別人也是這樣做。並且這個故事被誇大了。真實的酒池肉林,酒池不好說,肉林就很簡單,就是在樹林掛上一些肉,非常的簡單。

最後,要說的就是,歷史上的達己,可能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歷史也沒有清除的說明達己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可能是歷史上人們對於歷史斷句的錯誤,使得我們一直認為達己是一個人名字。實際說,達己是兩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達、己。《史記 殷本紀》是這樣記載的:「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我認為應該是這樣斷句:愛達、己,達、己之言是從。

為什麼說達己是兩個人呢?因為如果達己是一個人,史記里的記載就矛盾了。殷本紀里後面說「殺達己」。而在周本紀里,說的是,二妃皆經自殺。武王斬其頭懸於小白旗!

為什麼在周本紀里自殺的兩個人,而在殷本紀里殺的是達己。還有一個是誰呢?

有沒有可能還有另外一個是我們還不知道的紂王的妃子呢。我認為不大可能。

首先,達己,這個名字,很古怪。不像是一個人的名字。不要用現在的思維去解析,因為那時還沒有這樣的思維。

其次,那時的人,名字多數都是單名的。因為那時歷史是寫在鼎上面的,不可能用太多的字給用。所以那時的人的名字都是單名。為什麼一個女人,一個在那個年代裡還沒有名字的女人有雙名呢?這很特別。

紂王名字是辛,武王名字是發,周公的名字是旦,周文王的名字是昌,崇侯的名字是虎。絕大多數的男人都是單名。雖然有些人是例外的,比如比干、武庚、祿父,這些都是比較的特殊,並且是很少。

所以,達己是不是兩個人的名字呢,甚至是兩姐妹的名字。她們分別叫蘇達、蘇己!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武乙是個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