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法庫財宮多少年歷史

法庫財宮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4 22:03:10

❶ 布達拉宮多少年歷史了,它是怎麼來的

布達拉宮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的白宮及其圓寂後修建的紅宮,「此後歷代達賴又相繼擴建,終成布達拉宮今日之規模。」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據史料記載,紅山內外圍城三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布達拉宮東門外有松贊干布的跑馬場。當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毀滅之時,布達拉宮的大部分毀於戰火。
公元631年(藏歷鐵兔年)布達拉宮由吐蕃松贊干布興建。當時修建的宮殿有999間,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後因雷擊和戰亂遭嚴重破壞。
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毀於戰火,加上雷擊等自然災害,布達拉宮的規模日益縮小,甚至一度被納入大昭寺,作為其分支機構進行管理。如今的布達拉宮只尚存有當時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1]
1645年(藏歷木雞年),五世達賴喇嘛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由第司索朗繞登主持,重建布達拉「白宮」及宮牆城門角樓等,並把政權機構由哲蚌寺遷來。1690年(藏歷鐵馬年),第司桑傑嘉措為五世達賴喇嘛修建靈塔,擴建了「紅宮」。1693年(藏歷水雞年)工程竣工。以後,歷世達賴喇嘛增建了5個金頂和一些附屬建築。特別是1936年(藏歷火鼠年)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建成後,形成了布達拉宮今日的規模。
明末,在蒙古固始漢的武力支持下

布達拉宮
,五世達賴建立葛丹頗章王朝。後來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被毀於戰火,直至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王朝並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後,才開始了重建布達拉宮,時年為1645年。以後歷代達賴又相繼進行過擴建,於是布達拉宮就具有了今日之規模。獨特的布達拉宮同時又是神聖的。因為在今天的中國,每當提及它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起西藏。儼然在人們心中,這座凝結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又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築群,已經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聖地的地位絕對地成為了藏民族的象徵。
1690年,在第巴桑傑嘉錯的主持下,修改紅殿五世達賴靈塔殿,1693年竣工。以後經歷代達賴喇嘛的擴建。300餘年來,布達拉宮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有2500餘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還有貝葉經、甘珠爾經等珍貴經文典籍;表時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的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品、瓷器、琺琅器、玉器、錦鍛品及工藝珍玩,這些文物絢麗多彩、題材豐富。
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築,1933年動工,3年建成。此外還有上師殿、普賢追隨殿、響銅殿、時輪殿、釋迦能仁殿、釋迦百行殿、花師殿、菩提道次第殿、持明殿、世襲殿等殿堂。

❷ 法庫的歷史

「法庫」這個地名的意義和所指,晚近有三種解釋:一是滿洲語「魚梁」,因地形起名;二是「八戶」的轉音,意謂這里原有八戶人家或者八姓人家居住,因名八戶,衍為法庫;三是因山得名,境內有法庫山(俗稱八虎山)。

法庫縣境戰國時期屬燕國的北部邊陲。 秦朝屬遼西郡。 兩漢至隋唐先後為烏桓、鮮卑、契丹之地。 遼代西境設靈山縣治,東境屬祺州。 金代西境仍為靈山縣,東境分屬慶雲、雙城兩縣。 元初屬沈陽路,後改屬開元路。 明初屬三萬衛, 正統七年(一四四二年)修築遼東邊牆,置本地於其外成為蒙古牧地。明末南境屬清割據政權盛京管轄,北境仍屬蒙古牧她。 清初修築柳條邊橫貫本境,置法庫邊門隸屬盛京將軍,設防禦以嚴出入。邊南(俗稱邊里)分屬開原、鐵嶺兩縣,邊北(俗稱邊外)原屬蒙古「賓、達、博」三王旗地,光緒初年設康平縣。光緒三十二年(一九0六年)於法庫邊門設法庫直隸廳治,屬奉天驛巡道,劃開原、鐵嶺、康平、新民三縣一府的毗連地方歸廳領轄,這是法庫政區之始。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改廳為法庫縣,屬奉天省。 一九四五年「九·三」勝利後,成立法庫縣人民政府,屬遼寧省遼西行署。 一九四六年六月八日至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六日國民黨佔領時期屬遼寧省。 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七日法庫縣解放後,屬遼北省。 一九四九年並入遼西省。 一九五四年並入遼寧省。 一九五五年開始先後歸鐵嶺行署、沈陽市、沈陽專署和鐵嶺行署領導。 一九九二年劃歸沈陽市管轄。

❸ 沈陽市有多少道教宮

沈陽道教的宮、觀、廟也是很多的,如果單單說「宮」也算是比較多的了。沈陽市道教活動場所「宮」級別建築;沈陽太清宮、蓬瀛宮、三清宮、天後宮、萬壽宮、碧霞宮、法庫財宮、新民奉天宮、新民長春宮等等。沈陽太清宮文物級別;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沈陽蓬瀛宮文物級別;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沈陽斗母宮、景佑宮等等道教活動場所已經被拆除。

沈陽市道教活動場所「觀」級別建築;沈陽三清觀、沈陽清貞觀等等。

沈陽市道教活動場所「廟」級別建築;沈陽中心廟、鐵西福安廟、沈陽三皇廟、山神廟、龍王廟、天齊廟舊址、平羅關帝廟、大帥府關帝廟、棋盤山關帝廟、蛇神廟、新民關帝廟、關帝古剎(二檯子關帝廟)、二檯子土地廟、大東區火神廟等等。沈陽中心廟文物級別;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三皇廟文物級別;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大帥府關帝廟文物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齊廟舊址文物級別;沈陽市歷史建築。蛇神廟文物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蛇神廟歸入世界文化遺產清昭陵)。

沈陽市被拆除的部分道教活動場所;老虎廟、白虎廟、瘟神廟、天齊廟(沈陽兩處天齊廟,一處拆除一處舊址保留部分建築)、蠍子廟、葯王廟、山東廟、玉皇廟、都城隍廟、魁星樓(1963年公布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拆除)、堂子廟、鄧公祠(即鄧大人廟)、五方廟、財神廟、窮神廟、馬神廟、老爺廟、汗王廟、孫祖廟、倒座關帝廟、斗母宮、關岳廟、景佑宮等等等等。

❹ 沈陽有多少年的歷史

7200年前 人類在此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新樂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 燕國的重鎮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沈陽隸屬遼東郡
西漢時期 沈陽已具有城市輪廓,稱為「侯城」
唐代 改稱「瀋州」
公元921年 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
金代時期 金太祖攻佔沈洲,沿用「瀋州」之名
1296年 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為「沈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由於沈陽地處瀋水(渾河)之北,以中國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沈洲為沈陽。從此,「沈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2年的歷史。
1386年 明朝改稱「沈陽路」為「沈陽中衛」
1625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並在沈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
1643年 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
1644年 清朝遷都北京後,沈陽為陪都
1657年 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
1911年 辛亥革命後,沈陽成為奉系軍閥統治的首府。
1923年 正式設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陽首次出現市的建制
1929年 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改「奉天市」為「沈陽市」
1931年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並侵佔沈陽後,又將「沈陽市」改為「奉天市」
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奉天市」恢復「沈陽市」名稱
1948年11月2日 沈陽正式解放
1953年 沈陽市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 沈陽市改為遼寧省轄市
1964年 中共遼寧省委決定設立沈陽專區
1993年 原鐵嶺市的法庫、康平縣劃歸沈陽管轄,新民縣撤縣建市
[編輯本段]三,行政區劃
沈陽市轄和平、瀋河、皇姑、大東、鐵西、東陵、於洪、渾南、沈北、蘇家屯10個市區.以及新民(市)、遼中、法庫、康平4個縣。
1和平區:總面積37.6平方公里,人口66萬。和平區是沈陽中心城區。東北第一區。
2瀋河區:總面積19.6平方公里,人口61萬。瀋河區是沈陽中心城區,沈陽市的中央商務區(CBD),正在打造沈陽第一個無居民區。
3皇姑區:總面積40.7平方公里,人口80萬。皇姑區是遼寧省人民政府、省軍區及各大省直機關駐地,是遼寧省的行政文化辦公中心。
4大東區:總面積51.2平方公里,人口63萬。沈陽東部工業區,居住區,沈陽汽車城所在地。
5鐵西區:總面積128平方公里, 人口102萬。 鐵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裝備部。
6東陵區:總面積為913平方公里 ,人口30萬。東陵區是沈陽的東部旅遊度假休閑區,區內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港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正在被努力打造成東北亞地區門戶樞紐機場。
7於洪區:總面積774平方千米,人口55萬。於洪區是沈陽大工業區。
8渾南新區:總面積292平方千米 , 人口30萬. 渾南新區是沈陽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9沈北新區:總面積1098平方千米,人口58萬。沈北新區是國務院批準的中國第四個國家級新區,是中國唯一一個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的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未來沈陽的金融商貿開發區。
10蘇家屯區:總面積762平方公里,人口43萬。蘇家屯區是國務院批準的沈陽南部副城,是沈陽經濟區的中心,是沈陽市連接沈陽經濟區的一個戰略門戶。
11新民市:總面積3350平方公里,人口69.5萬。
12遼中縣:總面積1645平方公里,人口53萬。
13法庫縣:總面積2320平方公里,人口44.5萬。
14康平縣:總面積2175平方公里,人口35萬。

❺ 乾隆行宮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300多年

❻ 法庫財宮什麼時候開放

法庫財庫什麼時候開放?也要看你庫裡面有沒有錢。打開沒有錢,你開它幹嘛?內
而且你容也要找能開你財庫的人幫你開,你自己是沒有辦法開的。除非你是一個修道者。財是屬水的。庫裡面的錢滿了,自然就開了。
問題已解決,請採納

❼ 法庫縣歷史圖片

法庫縣境戰國時期屬燕國的北部邊陲。秦朝屬遼西郡。兩漢至隋唐先後為烏內桓、容鮮卑、契丹之地。遼代西境設靈山縣治,東境屬祺州。金代西境仍為靈山縣,東境分屬慶雲、雙城兩縣。元初屬沈陽路,後改屬開元路。明初屬三萬衛, 正統七年(一四四二年)修築遼東邊牆,置本地於其外成為蒙古牧地。明末南境屬清割據政權盛京管轄,北境仍屬蒙古牧她。清初修築柳條邊橫貫本境,置法庫邊門隸屬盛京將軍,設防禦以嚴出入。邊南(俗稱邊里)分屬開原、鐵嶺兩縣,邊北(俗稱邊外)原屬蒙古「賓、達、博」三王旗地,光緒初年設康平縣。光緒三十二年(一九0六年)於法庫邊門設法庫直隸廳治,屬奉天驛巡道,劃開原、鐵嶺、康平、新民三縣一府的毗連地方歸廳領轄,這是法庫政區之始。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改廳為法庫縣,屬奉天省。一九四五年「九·三」勝利後,成立法庫縣人民政府,屬遼寧省遼西行署。一九四六年六月八日至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六日國民黨佔領時期屬遼寧省。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七日法庫縣解放後,屬遼北省。一九四九年並入遼西省。一九五四年並入遼寧省。一九五五年開始先後歸鐵嶺行署、沈陽市、沈陽專署和鐵嶺行署領導。一九九二年劃歸沈陽市管轄。

❽ 法庫縣的歷史沿革


周朝時法庫屬燕國疆域。
秦統一中國後,東北地區設右北平、遼西、遼東三郡。
遼東郡包括遼河以西部分地區。法庫隸屬遼東郡。
漢光武帝時,法庫隸屬幽州。由漢初平元年(190年)至東晉期間法庫為鮮卑慕容部活動地區,隸屬平州。
隋時為契丹屬地。
唐為營州督都府遼州。
遼代,法庫東部村落歸祺州(今康平小塔子)管轄,西部地區隸屬上京道渭州管轄。
金代基本沿用了遼代政區設置,法庫西部隸屬靈山縣,東北部隸屬咸平慶雲縣,東南有一部分屬瀋州雙城縣轄(今石佛寺古城)。
元初設開元路,金時的咸平府歸開元路,咸平府屬的慶雲縣在遼河以西的地方並入順安縣,元代法庫大部分地方歸順安縣管轄。
明初,法庫隸屬三萬衛(今開原)。自修築遼東邊牆後,法庫處於蒙古與明朝軍事對峙之地區。因而住戶遠徙,土地荒蕪成為牧區。明朝後期法庫隸屬兀良哈福余衛。
清順治五至七年,(1648-1650年),修築西段柳條邊通過法庫境內,邊南屬盛京,邊北屬蒙古。康熙初年,鐵嶺、開原建縣,法庫邊門一線屬開原縣,邊門以南、遼河以北的原左翼後旗一部分屬鐵嶺,邊門治所直屬盛京。嘉慶十二年(1807年),設昌圖理事通判,法庫邊門以北隸屬昌圖廳。光緒七年(1881年),設康平縣,邊門以北部分地區劃入康平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法庫撫民廳,劃開原、鐵嶺、康平三縣及新民府的部分村屯歸屬法庫門撫民廳。
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隸屬洮昌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偽大同元年)日本侵略軍佔領法庫縣城,同年成立偽縣公署。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康偽德四年)一月將遼河西岸的王家窩堡村(包括劉家店、高家店、李家窩堡、丈溝子等屯)劃歸鐵嶺縣,將西北部邊沿的王爺陵、陳五十屯、大房子、車家窩堡、大屯、劉秉堡、十家子等村劃給偽東科前旗。全縣劃成1街26村,下轄266個屯。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偽康德十二年),八路軍進軍法庫,解放縣城,組建縣委、縣政府。隸屬遼寧省遼西行署,全縣劃分為7個區,各區設區政府:一區孟家窩堡、二區柏家溝、三區大孤家子、四區三面船、五區雙檯子、六區秀水河子、城關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法庫處於與國民黨軍隊艱苦鬥爭時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17日,全縣獲得解放。1948年8月17日,成立遼北省,法庫縣劃歸遼北省一專署管轄。同年,開始土改。
1958年12月,法庫縣劃歸沈陽市管轄。1960年,改法庫鎮人民委員會為法庫鎮人民公社。
1980年9月,撤銷縣革命委員會,恢復縣人民政府。
1983年末到1984年初,全縣各人民公社全部改為鄉(鎮)人民政府。
1992年12月,法庫縣劃歸沈陽市管轄。

❾ 法庫的歷史名人

開國少將——趙東寰,遼寧省法庫縣人(1907-2002),遼寧省法庫縣人,1936年「西安事變」時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任人民自衛軍團長,北上挺進支隊司令員,八路軍南下支隊參謀長、副司令員,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他指揮河北省梅花鎮軍民同前來進攻的日軍浴血奮戰,與外圍兄弟部隊里外夾攻,擊斃日寇800餘眾。隨即,他在冀中12縣組織開展游擊戰爭,參加了「百團大戰」,為創建晉冀魯豫敵後抗日根據地做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縱隊參謀長、分區司令員、遼西軍區副參謀長兼後勤部長、騎兵支隊司令員、師長、副軍長等職,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四平保衛戰、圍困長春和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以及伏牛山和嵩山地區的大規模剿匪運動。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南軍區人民武裝部第一副部長,華南軍政幹校校長、高級工兵學校校長、軍委軍事建築部副部長、軍委特種工程指揮部參謀長等職,為人民工兵的教育事業,為我國國防科研試驗基地和人防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南軍區司令部軍訓處處長、人民武裝部第一副部長、華南軍政幹校校長、高級工兵學校校長、軍委軍事建築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副參謀長、特種工程指揮部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為人民工兵的教育事業,為我國國防科研試驗基地和人防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他1962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趙東寰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奉系軍閥元老——楊宇霆(1886-1929) 楊宇霆原籍宋道口鎮代嶺村,原名玉亭,字凌閣(又作鄰葛)。祖父楊正榮於清同治年間攜眷逃荒關外,在遼寧省法庫縣蛇山溝村落戶。父楊永昌,母親張氏,以開大車店為生。1885年農歷七月二十日楊宇霆出生時,家境已好轉。父親靠勞動起家,認為讀書無用,因此反對宇霆上學,後經人勸說,才勉強答應他上了私塾。 入學後,啟蒙老師高先生發現他聰穎過人,刻苦好學,有過目成誦之才,怕誤了他的前程,隨將其介紹到鐵嶺縣張秀才那裡就讀,楊宇霆16歲便考中秀才。廢科舉後,由堂兄資助赴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在日本學習期間,常和於珍(後任東北軍將軍)、邢士廉(後任東北軍師長)、熙洽(後任東北軍吉林駐軍參謀長)一起談論國事,與孫中山、蔣介石、傅作義也有書信來往。回國後即步入軍界,由排長、連長,很快晉升為軍械廠廠長。他治軍嚴謹,軍紀嚴明,任少校教官時,深夜搞緊急集合訓練,總能從隊列中挑出不穿襪子的士兵當場處罰。有一次他外出歸來,哨兵聽出是他的聲音,不問口令就放他入內,結果他處罰了哨兵。張作霖非常賞識他的才幹,調他任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協助張作霖逐步打開東北的政治、軍事局面,個人也隨之揚名,成為張作霖身邊的紅人,在東北有「智囊」、「小諸葛」之稱。 賈連元 賈連元(1897-1975年)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人。著名醫生。1927年在南滿醫學堂畢業後,留校任講師。 1929年,賈連元與同窗張柏岩等一起來到哈爾濱,曾任哈爾濱市立醫院內科主任、院長等職。1941年留學日本,獲日本國厚生省醫學博士學位。 日本投降後,他與張柏岩等自發組織了衛生系統維持會,組織醫護人員保護醫院,開展醫療工作,並出任哈爾濱市臨時政府的衛生局長兼哈爾濱第一醫院院長。1946年4月,任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院長,同張柏岩一起為防止1947年鼠疫在哈爾濱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 賈連元學識淵博,通曉英、日、德、法4國語言,特別是在精神病學研究、臨床治療等方面成就卓著;同時,還對癍疹傷寒、霍亂的防治進行過研究,有不少成果問世。在從事醫學教育工作中,賈連元培養了一批內科學和精神病學方面的人才。賈連元是九三學社哈爾濱分社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車向忱 車向忱(1898-1971)原名車慶和。遼寧法庫人。早年就讀於法庫縣中學,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補習班。1919年參加北京五四愛國運動,同年秋考入中國大學法科,後改學哲學。熱心於教育救國,參與創辦中國大學平民夜校,兼主任。1925年大學畢業後回沈陽,先後在省立第三高中、東北大學附中和第一高中任教,並創辦平民學校普及平民教育。1928年9月成立奉天平民教育促進會,任總幹事。1929年夏發起組織遼寧省國民常識促進會,被推選為主任幹事、會長,兼辦《常識半月刊》。在張學良的支持下,共辦城市平民學校41處,農村平民學校200所。他堅持反對日本侵略,進行愛國宣傳教育,並兼拒毒聯合會負責人,發動會員開展拒毒禁煙活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流亡北平,參與發起成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被選為常務委員。11月代表救國會赴南京面見蔣介石,提出出兵抗日、援助東北義勇軍等七項要求。1932年潛往東北慰問東北義勇軍,先後尋見鄧鐵梅、唐聚五、李杜、馬佔山、蘇炳文等部,慰問並鼓勵他們堅持抗日斗爭。 1933年3月率東北大學學生赴長城前線慰問抗日部隊。1934年在北平接辦東北難民教養院,主持東北義勇軍眷屬生產自救事宜。1935年夏應東北軍將領王以哲之邀到西安,創辦東北競存小學任校長。同年冬積極促進王以哲同紅軍實行停戰聯合抗日。1936年9月發起成立東北民眾救亡會,被選為主任委員。他為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做出了貢獻。1937年1月參與發起成立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國大同盟。抗日戰爭爆發後曾遭國民黨當局逮捕,經各方營救獲釋。後在西安主辦東北競存中學,同任教的中共地下黨員密切合作,培養了一批革命人才。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2月到延安會見毛澤東等。1946年返回東北,任嫩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嫩江省聯合中學校長,9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哈爾濱大學校長,主持東北解放區的教育工作。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人民政府委員兼教育部部長並兼東北實驗學校校長、沈陽師范師院院長,遼寧省副省長兼省體委主任、沈陽體育學院院長等職。被選為第一至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遼寧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等。他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愛國民主戰士。1971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張柏岩 張柏岩(1899-1962年)字松山,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人。著名醫生。 張柏岩1915年考入奉天南滿醫學堂,修業6年,於192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之後,曾在沈陽、長春地區鐵路醫院任醫生。 1929年,張柏岩來到哈爾濱,先後在東省特區醫院、哈爾濱市第一醫院任外科主任、院長。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社會上很有名望。 1935年12月,抗日英雄趙一曼在黑龍江省珠河縣(今尚志縣)一次戰斗中左腿負傷,傷口化膿潰爛,生命垂危。日本憲兵隊為了從趙一曼口中得到重要情報,便把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由張柏岩為她治傷。張柏岩欽佩趙一曼高尚的民族氣節,以他高超的技藝精心為之治療,並義正詞嚴地抗議日本特務對趙一曼的摧殘,迫使敵人在趙一曼治療期間不再對趙一曼進行「提審」,使他得以專心為趙一曼治傷。由於張柏岩的精心治療,趙一曼的傷勢得以好轉,從不能走動,恢復到可以拄杖散步。後來趙一曼沒能逃出敵人的魔掌而犧牲。但張柏岩以民族大義為重,冒著危險為民族英雄治傷的事跡卻一直為人民所傳誦。 194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任命張柏岩為市衛生局長、防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撤退時,炸毀了設在哈爾濱平房區「731部隊」本部的細菌工廠,致使哈爾濱在1946年8月天花、鼠疫、霍亂流行。在這危難時刻,張柏岩受命指揮防治工作。他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群眾一起,克服各種困難,終於使這場瘟疫得以撲滅。 東北解放戰爭中,張柏岩於1948年率6個手術隊赴錦州戰役前線救治傷員,勝利完成任務。1955年,張柏岩出任哈爾濱市副市長。 馮基平 馮基平(1911-1983)遼寧省法庫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中共遼陽縣委書記,北平市委軍委東北炮八旅旅委書記。1932年因叛徒出賣在北平被捕,關押在國民黨北平軍人反省分院(亦稱草嵐子監獄)。1935年經黨組織營救,被保釋就醫。出獄後曾任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常委,同蒲鐵路、正太鐵路工委書記,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山西國民軍官教導九團政治部主任,山西青年決死四縱隊十九團團長。1942年進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至1949年,曾任綏蒙保安處副處長,晉綏邊區駐晉察冀邊區辦事處政治委員,晉綏公安局平津工作站站長,中央社會部直屬工作站站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市公安局處長、副局長、局長,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檢察署檢察長、政法委員會副主任、建委主任、農委書記、副市長,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書記,中共陝西省委書記,國務院副秘書長。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八、十二大代表,第十二屆中顧委委員。1983年9月29日,在北京病逝。 徐天欣 徐天欣1937年生,遼寧法庫縣人。1960年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同年參加工作。35年來,他先後在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鐵嶺縣評劇團、文化館、縣委宣傳部、文藝宣傳隊、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區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等單位擔任過教員、編劇、劇團團長、文藝隊長、宣傳科長、劇目室主任等職。1985年任鐵嶺市藝術研究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獲正高級職稱研究員。 多年來,他心系鄉土文化的研究,撰寫了幾百篇文章,先後公開出版了《遼北歷史》、《鐵嶺歷史名人》二本書(合著)。他撰寫的大量文章,有一鮮明的特徵,那就是它的開創性和地域性。他深知「越有民族性,越有國際性,越有地方性,越有全國性。」所以他撰寫論文、考錄十分注意研究和展現遼北歷史文化藝術的表象和內涵;研究當代文化藝術則不忘其指導地域文化的應用價值。這主要體現在《遼北遼金樂舞活動考述》、《從古詩文中看東北秧歌》、《關於遼北文化土層的答問》、《試論遼北秧歌的歷史特徵》等文章之中。徐天欣同志的科研成果,曾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其中有的被市政府採用,被選進《鐵嶺市志》分卷《鐵嶺市文化志》。他撰寫的《鐵嶺歷史名人》一書,被認為政府修志工作的突出成果,成了鐵嶺人民愛家鄉、愛祖國的教材,市長特為該書寫了前言,向全市人民推薦。 徐天欣被喻為「遼北土文化研究第一人」,如他撰寫的《高其佩和指頭畫》,闡述了鐵嶺指頭畫的源流。他撰文介紹法庫人任慶泰是《第一個把中國戲曲搬上銀幕的人》。徐天欣還考證並發現了鐵嶺的張德彝是第一個把外國戲劇介紹給中國的。他發表了《小鳳仙在鐵嶺》、《李成梁故鄉軼事》、《魏燮均及其詩》等文章。他撰寫的論文、考錄,有的被其他刊物轉載,有的被外國翻譯。 徐天欣對遼北文化事業的開拓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他參編的《中國曲志、遼寧卷》,獲得文化部的紀念獎;參與主編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遼寧卷·鐵嶺資料本》榮獲省文化廳二等獎。他撰寫的論文《遼北遼金樂舞活動考述》,獲得了遼寧省文化廳頒發的科研成果一等獎。《太平鼓源流考略》獲省論文一等獎。主持編撰的省重點藝術科研項目《鐵嶺戲曲志》和《鐵嶺曲藝志》均獲得了遼寧省藝術科研成果一等獎。 《中國戲劇年鑒》載文「遼寧戲劇四十年」。在這篇戲劇史冊中,徐天欣被列入遼寧戲劇界名人之一。 徐天欣是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鐵嶺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會員和鐵嶺市政協特邀文史委員。 王愫筠 王愫筠,女,錫伯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她於1942年8月出生在法庫縣一個貧窮的木匠家庭里。 她1960年9月中學畢業就參加了工作,代課教師、民辦教師、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她都干過。坎坎坷坷、風風雨雨地走過二十年。1979年她隨當兵的愛人轉業—同回到她們的故鄉法庫縣。分配到法庫縣文化館創編股,搞文學創作輔導工作。 她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會會員、遼寧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鐵嶺市作家協會理事,鐵嶺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副理事長。在法庫縣文化館工作期間還曾擔任過縣文聯秘書長,縣文化館副書記、副館長等職務。1994年從鐵嶺市文聯退休。 這些年她曾參加過吉林師范大學函授學習兩年,1982年、1984年先後兩次參加省民間文學搜集整理輔導班學習,1985年又參加北京人文函授大學的學習,給搜集整理民間文學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從1985年十月開始,她接受了《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縣區資料本》的搜集整理編輯工作。於1987年4月,《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法庫資料本》出版了,當時是我市各縣區出書最早的一家。受到省委宣傳部、省民委、省民研集成辦的嘉獎,獲得一等獎。並獲鐵嶺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文聯、市民委授予一等獎。她本人又得到國家文化部、中國民研集成辦授予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 她從小就喜歡文學。在國家、省、市級報刊上發表民間故事、民間傳說、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30多篇。 近幾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各條戰線涌現出不少風雲人物,為了弘揚改革開放的成果,弘揚正氣,她幾年來寫了一百多萬字的報告文學,並編輯出版了報告文學集《銀州衛士》等奉系軍閥元老——楊宇霆(1886-1929) 楊宇霆原籍宋道口鎮代嶺村,原名玉亭,字凌閣(又作鄰葛)。祖父楊正榮於清同治年間攜眷逃荒關外,在遼寧省法庫縣蛇山溝村落戶。父楊永昌,母親張氏,以開大車店為生。1885年農歷七月二十日楊宇霆出生時,家境已好轉。父親靠勞動起家,認為讀書無用,因此反對宇霆上學,後經人勸說,才勉強答應他上了私 法庫縣 菩提聖境
塾。 入學後,啟蒙老師高先生發現他聰穎過人,刻苦好學,有過目成誦之才,怕誤了他的前程,隨將其介紹到鐵嶺縣張秀才那裡就讀,楊宇霆16歲便考中秀才。廢科舉後,由堂兄資助赴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在日本學習期間,常和於珍(後任東北軍將軍)、邢士廉(後任東北軍師長)、熙洽(後任東北軍吉林駐軍參謀長)一起談論國事,與孫中山、蔣介石、傅作義也有書信來往。回國後即步入軍界,由排長、連長,很快晉升為軍械廠廠長。他治軍嚴謹,軍紀嚴明,任少校教官時,深夜搞緊急集合訓練,總能從隊列中挑出不穿襪子的士兵當場處罰。有一次他外出歸來,哨兵聽出是他的聲音,不問口令就放他入內,結果他處罰了哨兵。張作霖非常賞識他的才幹,調他任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協助張作霖逐步打開東北的政治、軍事局面,個人也隨之揚名,成為張作霖身邊的紅人,在東北有「智囊」、「小諸葛」之稱。
賈連元
賈連搜索元(1897-1975年)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人。著名醫生。1927年在南滿醫學堂畢業後,留校任講師。 1929年,賈連元與同窗張柏岩等一起來到哈爾濱,曾任哈爾濱市立醫院內科主任、院長等職。1941年留學日本,獲日本國厚生省醫學博士學位。 日本投降後,他與張柏岩等自發組織了衛生系統維持會,組織醫護人員保護醫院,開展醫療工作,並出任哈爾濱市臨時政府的衛生局長兼哈爾濱第一醫院院長。1946年4月,任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院長,同張柏岩一起為防止1947年鼠疫在哈爾濱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 賈連元學識淵博,通曉英、日、德、法4國語言,特別是在精神病學研究、臨床治療等方面成就卓著;同時,還對癍疹傷寒、霍亂的防治進行過研究,有不少成果問世。在從事醫學教育工作中,賈連元培養了一批內科學和精神病學方面的人才。賈連元是九三學社哈爾濱分社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車向忱
車向忱(1898-1971)原名車慶和。遼寧法庫人。早年就讀於法庫縣中學,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補習班。1919年參加北京五四愛國運動,同年秋考入中國大學法科,後改學哲學。熱心於教育救國,參與創辦中國大學平民夜校,兼主任。1925年大學畢業後回沈陽,先後在省立第三高中、東北大學附中和第一高中任教,並創辦平民學校普及平民教育。1928年9月成立奉天平民教育促進會,任總幹事。1929年夏發起組織遼寧省國民常識促進會,被推選為主任幹事、會長,兼辦《常識半月刊》。在張學良的支持下,共辦城市平民學校41處,農村平民學校200所。他堅持反對日本侵略,進行愛國宣傳教育,並兼拒毒聯合會負責人,發動會員開展拒毒禁煙活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流亡北平,參與發起成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被選為常務委員。11月代表救國會赴南京面見蔣介石,提出出兵抗日、援助東北義勇軍等七項要求。1932年潛往東北慰問東北義勇軍,先後尋見鄧鐵梅、唐聚五、李杜、馬佔山、蘇炳文等部,慰問並鼓勵他們堅持抗日斗爭。 1933年3月率東北大學學生赴長城前線慰問抗日部隊。1934年在北平接辦東北難民教養院,主持東北義勇軍眷屬生產自救事宜。1935年夏應東北軍將領王以哲之邀到西安,創辦東北競存小學任校長。同年冬積極促進王以哲同紅軍實行停戰聯合抗日。1936年9月發起成立東北民眾救亡會,被選為主任委員。他為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做出了貢獻。1937年1月參與發起成立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國大同盟。抗日戰爭爆發後曾遭國民黨當局逮捕,經各方營救獲釋。後在西安主辦東北競存中學,同任教的中共地下黨員密切合作,培養了一批革命人才。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2月到延安會見毛澤東等。1946年返回東北,任嫩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嫩江省聯合中學校長,9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哈爾濱大學校長,主持東北解放區的教育工作。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人民政府委員兼教育部部長並兼東北實驗學校校長、沈陽師范師院院長,遼寧省副省長兼省體委主任、沈陽體育學院院長等職。被選為第一至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遼寧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等。他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愛國民主戰士。1971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張柏岩
張柏岩(1899-1962年)字松山,奉天法庫(今遼寧省法庫縣)人。著名醫生。 張柏岩1915年考入奉天南滿醫學堂,修業6年,於192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之後,曾在沈陽、長春地區鐵路醫院任醫生。 1929年,張柏岩來到哈爾濱,先後在東省特區醫院、哈爾濱市第一醫院任外科主任、院長。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社會上很有名望。 1935年12月,抗日英雄趙一曼在黑龍江省珠河縣(今尚志縣)一次戰斗中左腿負傷,傷口化膿潰爛,生命垂危。日本憲兵隊為了從趙一曼口中得到重要情報,便把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由張柏岩為她治傷。張柏岩欽佩趙一曼高尚的民族氣節,以他高超的技藝精心為之治療,並義正詞嚴地抗議日本特務對趙一曼的摧殘,迫使敵人在趙一曼治療期間不再對趙一曼進行「提審」,使他得以專心為趙一曼治傷。由於張柏岩的精心治療,趙一曼的傷勢得以好轉,從不能走動,恢復到可以拄杖散步。後來趙一曼沒能逃出敵人的魔掌而犧牲。但張柏岩以民族大義為重,冒著危險為民族英雄治傷的事跡卻一直為人民所傳誦。 194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任命張柏岩為市衛生局長、防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撤退時,炸毀了設在哈爾濱平房區「731部隊」本部的細菌工廠,致使哈爾濱在1946年8月天花、鼠疫、霍亂流行。在這危難時刻,張柏岩受命指揮防治工作。他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群眾一起,克服各種困難,終於使這場瘟疫得以撲滅。 東北解放戰爭中,張柏岩於1948年率6個手術隊赴錦州戰役前線救治傷員,勝利完成任務。1955年,張柏岩出任哈爾濱市副市長。
馮基平
馮基平(1911-1983),遼寧省法庫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中共遼陽縣委書記,北平市委軍委東北炮八旅旅委書記。1932年因叛徒出賣在北平被捕,關押在國民黨北平軍人反省分院(亦稱草嵐子監獄)。1935年經黨組織營救,被保釋就醫。出獄後曾任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常委,同蒲鐵路、正太鐵路工委書記,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山西國民軍官教導九團政治部主任,山西青年決死四縱隊十九團團長。1942年進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至1949年,曾任綏蒙保安處副處長,晉綏邊區駐晉察冀邊區辦事處政治委員,晉綏公安局平津工作站站長,中央社會部直屬工作站站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市公安局處長、副局長、局長,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檢察署檢察長、政法委員會副主任、建委主任、農委書記、副市長,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書記,中共陝西省委書記,國務院副秘書長。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八、十二大代表,第十二屆中顧委委員。1983年9月29日,在北京病逝。
徐天欣
徐天欣1937年生,遼寧法庫縣人。1960年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同年參加工作。35年來,他先後在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鐵嶺縣評劇團、文化館、縣委宣傳部、文藝宣傳隊、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區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等單位擔任過教員、編劇、劇團團長、文藝隊長、宣傳科長、劇目室主任等職。1985年任鐵嶺市藝術研究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獲正高級職稱研究員。 多年來,他心系鄉土文化的研究,撰寫了幾百篇文章,先後公開出版了《遼北歷史》、《鐵嶺歷史名人》二本書(合著)。他撰寫的大量文章,有一鮮明的特徵,那就是它的開創性和地域性。他深知「越有民族性,越有國際性,越有地方性,越有全國性。」所以他撰寫論文、考錄十分注意研究和展現遼北歷史文化藝術的表象和內涵;研究當代文化藝術則不忘其指導地域文化的應用價值。這主要體現在《遼北遼金樂舞活動考述》、《從古詩文中看東北秧歌》、《關於遼北文化土層的答問》、《試論遼北秧歌的歷史特徵》等文章 法庫縣
之中。徐天欣同志的科研成果,曾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其中有的被市政府採用,被選進《鐵嶺市志》分卷《鐵嶺市文化志》。他撰寫的《鐵嶺歷史名人》一書,被認為政府修志工作的突出成果,成了鐵嶺人民愛家鄉、愛祖國的教材,市長特為該書寫了前言,向全市人民推薦。 徐天欣被喻為「遼北土文化研究第一人」,如他撰寫的《高其佩和指頭畫》,闡述了鐵嶺指頭畫的源流。他撰文介紹法庫人任慶泰是《第一個把中國戲曲搬上銀幕的人》。徐天欣還考證並發現了鐵嶺的張德彝是第一個把外國戲劇介紹給中國的。他發表了《小鳳仙在鐵嶺》、《李成梁故鄉軼事》、《魏燮均及其詩》等文章。他撰寫的論文、考錄,有的被其他刊物轉載,有的被外國翻譯。 徐天欣對遼北文化事業的開拓和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他參編的《中國曲志、遼寧卷》,獲得文化部的紀念獎;參與主編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遼寧卷·鐵嶺資料本》榮獲省文化廳二等獎。他撰寫的論文《遼北遼金樂舞活動考述》,獲得了遼寧省文化廳頒發的科研成果一等獎。《太平鼓源流考略》獲省論文一等獎。主持編撰的省重點藝術科研項目《鐵嶺戲曲志》和《鐵嶺曲藝志》均獲得了遼寧省藝術科研成果一等獎。 《中國戲劇年鑒》載文「遼寧戲劇四十年」。在這篇戲劇史冊中,徐天欣被列入遼寧戲劇界名人之一。 徐天欣是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鐵嶺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會員和鐵嶺市政協特邀文史委員。
王愫筠
王愫筠,女,錫伯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她於1942年8月出生在法庫縣一個貧窮的木匠家庭里。 她1960年9月中學畢業就參加了工作,代課教師、民辦教師、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她都干過。坎坎坷坷、風風雨雨地走過二十年。1979年她隨當兵的愛人轉業—同回到她們的故鄉法庫縣。分配到法庫縣文化館創編股,搞文學創作輔導工作。 她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會會員、遼寧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鐵嶺市作家協會理事,鐵嶺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副理事長。在法庫縣文化館工作期間還曾擔任過縣文聯秘書長,縣文化館副書記、副館長等職務。1994年從鐵嶺市文聯退休。 這些年她曾參加過吉林師范大學函授學習兩年,1982年、1984年先後兩次參加省民間文學搜集整理輔導班學習,1985年又參加北京人文函授大學的學習,給搜集整理民間文學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從1985年十月開始,她接受了《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縣區資料本》的搜集整理編輯工作。於1987年4月,《中國民間文學遼寧卷·法庫資料本》出版了,當時是我市各縣區出書最早的一家。受到省委宣傳部、省民委、省民研集成辦的嘉獎,獲得一等獎。並獲鐵嶺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文聯、市民委授予一等獎。她本人又得到國家文化部、中國民研集成辦授予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 她從小就喜歡文學。在國家、省、市級報刊上發表民間故事、民間傳說、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30多篇。 近幾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各條戰線涌現出不少風雲人物,為了弘揚改革開放的成果,弘揚正氣,她幾年來寫了一百多萬字的報告文學,並編輯出版了報告文學集《銀州衛士》等。

閱讀全文

與法庫財宮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