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是怎麼死的
乾隆三十年(1765年),永琪不幸染上了風寒,久治不愈,導致卧床不起。乾隆為了鼓勵版他早日恢復健權康,便封其為和碩榮親王。
永琪封王後即染病不起,四個月後不幸英年早逝,謚號「純」。他死後20多年,乾隆還一直念念不忘。
歷史上永琪的真實畫像
乾隆在歷史上十分喜愛五阿哥永琪。永琪母妃家族身份低微、母妃也不得寵,全靠自己的才幹獲得了乾隆的喜歡。永琪膽識也十分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而乾隆的弟弟弘晝當時40多歲,被嚇得手足無措,乾隆因此很生氣)。
乾隆甚至曾打算將皇位傳於他。乾隆曾說:「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此話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馬戈爾尼謁見乾隆時,乾隆帝在談到諸位皇子時提到的。在外國使節面前毫不諱言地指出要傳位於榮王,又是在榮王逝世二十多年後,足以表現乾隆對榮王的喜愛和懷念。
愛新覺羅·永琪——網路
B. 愛新覺羅永琪是怎麼死的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五阿哥
新覺羅·永琪,字筠亭,號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五子,母親是愉貴妃珂里葉特氏。生於乾隆六年二月初七日(公元1741年3月23日),死於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日(公元1766年4月16日),享年25歲。
據《清史稿·列傳八·諸王七》記載:「永琪少習騎射,嫻國語,上鍾愛之。」也就是說,五阿哥永琪從小就練就了一身馬上的功夫,騎馬射箭不在話下。
而且,更加讓乾隆皇帝看重的是,五阿哥永琪為人孝道,不僅精通漢語,而且對滿語也非常的熟練。這樣一位能文能武的孩子,當父親的沒有不喜歡的道理。
除此之外,五阿哥永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對於天文歷法也頗有研究。
五阿哥永琪還曾經在大火之中捨身救出過乾隆,讓乾隆皇帝大為感動。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月初五日,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
當時,一同陪同乾隆去圓明園的還有他的弟弟和親王弘晝。然而,當大火突起的時候,四十多歲的和親王弘晝不知是被嚇呆了,還是這么著,總之是沒有沖進火場去救自己的皇兄乾隆。
反倒是22歲的五阿哥永琪冒著大火和濃煙沖進了房屋,救出了身陷火海的父皇乾隆。
事後,乾隆皇帝對於和親王弘晝的行為大為惱火,而對五阿哥永琪的捨身之舉非常感動。
然而,不幸的是,兩年後的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五阿哥永琪不幸染上風寒,並引發骨結核,自此卧病不起。
為鼓舞自己的愛子戰勝病魔,乾隆皇帝於當年的十一月,晉封年僅24歲的永琪為榮親王。
但是,病魔最終還是帶走了這位孝子。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日(公元1766年4月16日)五阿哥永琪去世。
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在會見英國使臣馬戈爾尼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
在五阿哥永琪去世二十多年後,乾隆皇帝終於在公開場合表達出了自己對於這個愛子的喜愛之情,明確表示自己當時已經有意要將皇位傳於五阿哥永琪。只可惜天妒英才,五阿哥英年早逝,失去了成為九五之尊的機會。
永琪去世後,下葬於今北京密雲區不老屯鎮的定親王墓。
C. 歷史上真實的五阿哥永琪是怎樣的呢
《還珠格格》因為新穎獨特的題材、跌宕起伏的劇情和生動鮮明的人物,一度成為了我國影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也成為了不少人的青春記憶、童年回憶,被無數次重映和循環播放。
不過,乾隆帝盡管因為永琪文武雙全、德才兼備,還救過自己一命而對他十分喜愛,卻始終沒有讓他當太子,他最終也沒能當上帝王,其中的原因到底為何呢?首先,筆者認為就像上文所說的,永琪在被封為親王的數月之後便病重去世,這樣的話,即使乾隆皇帝有心立永琪為儲,眼看他病情逐漸惡化,最終撒手人寰,也不得不打消這一念頭。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聲稱乾隆帝之所以封永琪為親王,就是因為他生了重病,為了安撫他,乾隆才破了這個例,畢竟其他皇子此前都是死後才會被追封為親王。這樣看來,永琪如果是健健康康,很可能就會和其他皇子一樣無法封王,這或許能夠說明,永琪雖好,卻並非乾隆帝心目中唯一的接班人。
於是,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原因,即永琪面臨激烈競爭。乾隆皇帝共有十七個皇子,其中除去早逝的六個,還剩下十一個。這十一人中,不乏聰慧好學者,也有著才能超群,深得皇帝喜愛的,永琪與他們相比雖然並不差,但也沒有明顯的優勢,而乾隆帝身體健康,並沒有急於尋找接班人,而是想要多觀察,選出自己最心儀的。
D. 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是怎麼死的,深受乾隆賞識為什麼沒能當上皇帝
愛新覺羅·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其生母愉妃是珂里葉特氏,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榮親王。五阿哥永琪年幼聰慧學,善書畫,博學多才精通多滿語、漢語、蒙古語多種語言,而且少時喜愛騎術射擊,武技也頗為精湛。另外他對天文歷法也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對此他還特著了《蕉桐賸稿》永世流傳。五阿哥出眾的才華和得體的言行都深得乾隆喜愛,但乾隆覺得其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恪盡孝道。史書記載,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發生火災,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也當是和親王愛新覺羅·弘晝卻沒有及時趕到,引發乾隆的極度不滿。也就是在此事過後的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三十年(1765)十一月,乾隆就將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他也是最早由乾隆帝親封的第一個皇子。
歷史上的永琪是在25歲的時候病逝的,他所得的病是附骨瘡(也就是附骨疽)。附骨疽屬於現代醫學所說的骨結核一類的病症,附骨疽本來不屬於遺傳病,但是在愛新覺羅家族中得這種病的人比較多。附骨疽主要表現為三陰不足,外邪過盛,而且疼痛會越來越嚴重。
不過附骨疽在當時也不是無葯可醫,當時為什麼永琪得了附骨疽後卻沒辦法治癒,可能是和永琪的體質有關,也有可能是因為永琪從小就愛騎射,經常風餐露宿最後導致病情十分嚴重而不能治癒。
E. 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到底是怎麼去世的呢
五阿哥是生病去世的。
所得的病是附骨瘡(也就是附骨疽)。附骨疽屬於現代醫學所說的骨結核一類的病症,附骨疽主要表現為三陰不足,外邪過盛,而且疼痛會越來越嚴重。
愛新覺羅·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清王朝宗室。字筠亭,號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五子,母親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榮親王。永琪少習騎射,嫻國語,上鍾愛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薨,謚曰純。
(5)歷史上五阿哥永琪是怎麼去的擴展閱讀
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物,他從小的勤奮好學,學習騎馬射箭,武藝比較高強。
五阿哥永琪博學多才,不僅精通滿語、漢語、蒙古語三種語言,而且對天文、地理、歷算也非常精通。尤其在天文演算法方面有很大的造詣,他所寫的八線法手卷非常精密,並且著有《蕉桐賸稿》傳世。五阿哥永琪還能書會畫,尤其精通書法。
五阿哥永琪也是乾隆非常器重的,並且一直有傳位於永琪的心思。
永琪之所以受到乾隆的器重,不僅是因為他的博學多才,工書善畫,還因為永琪的恪盡孝道。五阿哥永琪恪盡孝道的事實很多,尤其是在九州清晏殿火災事件中表現出來。
當時乾隆正出在清晏殿中,發生火災時是五阿哥永琪沖進去把乾隆背出火中的。這也給了乾隆非常大的震撼,於是五阿哥永琪成為了第一個在世被封為親王的皇子。
五阿哥永琪才華橫溢,被乾隆覺得「貴重」,但是卻英年早逝。在被封為榮親王後4個月就因病逝世。
乾隆心裏面是非常看重永琪的,永琪是第一個在世被封為親王的皇子,而且是被封為「榮親王」,這「榮」字是非常尊貴的字,在清朝只出現過兩次。
F. 歷史上的五阿哥最後永琪究竟是怎麼死的
病死的。
歷史上的永琪幼聰慧學,少習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多才,嫻習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歷算。尤其精於天文演算法,所書八線法手卷,至為精密。著有《蕉桐賸稿》傳世。
其演算法傳子綿億,再傳孫奕繪,奕繪著《本形篇》記其梗概。永琪工書善畫,尤長於書,與其弟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齊名。
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三十年(1765)十一月,封和碩榮親王。深得乾隆鍾愛,曾屬意其繼承大統。
永琪封王後即染病不起,四個月後不幸英年早逝,謚號「純」。
(6)歷史上五阿哥永琪是怎麼去的擴展閱讀:
電視劇中的永琪在被愉妃召回宮後,在一次醉酒後與欣榮有了一個孩子,也就是後來的榮郡王綿億。
永琪在綿億滿月後去雲南和小燕子過上了快樂幸福的日子,最後沒有說到永琪成為皇帝的事情。這是電視劇的結局。其實在歷史上的永琪,最後沒有去雲南,也沒有能成為皇帝。
歷史上的永琪同樣也是博學多才、武藝高強,而且對乾隆非常孝順,甚至在九州清晏殿火災中把乾隆從火中背出。
乾隆對永琪很是看重,有想要傳位於永琪的意思,即使是在永琪死後的20多年後,還當著眾臣的面說本來是想傳位於永琪。不過,最終永琪是沒有成為皇帝的。
歷史上的永琪在26歲的時候,就因得了附骨疽而不治身亡。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病,永琪應該是能成為皇帝的。
因為在乾隆心裏面是非常看重永琪的,永琪是第一個在世被封為親王的皇子,而且是被封為「榮親王」,這「榮」字是非常尊貴的字,在清朝只出現過兩次。
歷史上的永琪是在26歲的時候病逝的,他所得的病是附骨瘡(也就是附骨疽)。
附骨疽屬於現代醫學所說的骨結核一類的病症,附骨疽本來不屬於遺傳病,但是在愛新覺羅家族中得這種病的人比較多。附骨疽主要表現為三陰不足,外邪過盛,而且疼痛會越來越嚴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永琪
G. 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是怎麼死的,深受乾隆賞識為什麼沒
愛新覺羅·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其生母愉妃是珂里葉特氏,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榮親王。五阿哥永琪年幼聰慧學,善書畫,博學多才精通多滿語、漢語、蒙古語多種語言,而且少時喜愛騎術射擊,武技也頗為精湛。另外他對天文歷法也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對此他還特著了《蕉桐賸稿》永世流傳。五阿哥出眾的才華和得體的言行都深得乾隆喜愛,但乾隆覺得其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恪盡孝道。史書記載,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發生火災,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也當是和親王愛新覺羅·弘晝卻沒有及時趕到,引發乾隆的極度不滿。也就是在此事過後的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三十年(1765)十一月,乾隆就將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他也是最早由乾隆帝親封的第一個皇子。
永琪在乾隆的眾多皇子中是十分出色的一位,深受皇帝賞識。他自幼聰慧好學,少年時即精通騎射、意氣風發,具備了尚武的滿洲後人的基本素質。但他不是「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武人,文采、風騷也不遜色。他繼承了祖父康熙帝的基因,求知慾強,學識廣博,通曉漢、滿、蒙等多種語言,並曾深入研究過天文歷算之學,尤其是他所作的《八線法》手卷,除用「甲乙丙丁」代現代幾何學中的ABCD以外,其計算精度,也為當時所罕見。
永琪表現出眾,本來是皇儲的不二之選,可惜他的一生只是匆匆廿五載。乾隆帝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接見英國使節馬戛爾尼時曾對他說:「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州、蒙古語、馬步、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乾隆不但不避嫌談及當年立儲屬意永琪,且在他逝世後二十多年,足以表現對永琪的喜愛和懷念。
榮親王永琪及其後裔被編入右翼近支鑲紅旗,族分為第一族。榮親王府位於宣武門內太平湖西側,據昭槤《嘯亭雜錄》記載「此園俱好,園林亦佳」,而榮王府更成為後來醇親王奕譞的府第。永琪死後葬入定安親王永璜墓,即在北京城東北面的不老屯鎮楊各庄村二里,循郡王永璋亦同葬於此,那裡風水極佳。因所葬是乾隆的皇長子永璜和皇儲大熱永琪,故人們又稱墓園為「太子陵」。(由於1958年興建密雲水庫的關系,「太子陵」建築群已被拆除,昔日墓園所在也長埋水庫之下。而因未被盜墓,開啟地宮後發現陪葬品甚豐,珍品現已移送到首都博物館展出。
歷史上的永琪是在25歲的時候病逝的,他所得的病是附骨瘡(也就是附骨疽)。附骨疽屬於現代醫學所說的骨結核一類的病症,附骨疽本來不屬於遺傳病,但是在愛新覺羅家族中得這種病的人比較多。附骨疽主要表現為三陰不足,外邪過盛,而且疼痛會越來越嚴重。
不過附骨疽在當時也不是無葯可醫,當時為什麼永琪得了附骨疽後卻沒辦法治癒,可能是和永琪的體質有關,也有可能是因為永琪從小就愛騎射,經常風餐露宿最後導致病情十分嚴重而不能治癒。
H. 到底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是住在哪個宮
永琪並沒有住在宮里,永琪府邸為榮王府。
在宣武門內太平湖西側,現為中央迴音樂學院所在地答,其府門、正殿、後樓等建築仍然可見。
愛新覺羅·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清王朝宗室。字筠亭,號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帝第五子,生母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榮親王。永琪少習騎射,嫻國語,上鍾愛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薨,謚曰純。
(8)歷史上五阿哥永琪是怎麼去的擴展閱讀:
榮王的博學多才,工書善畫,恪盡孝道正是乾隆覺其「貴重」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幾個方面正是乾隆帝所推崇並親歷實行的,榮王在這幾個方面都做的十分出眾。
尤其是九州清晏殿火災一事,乾隆當時曾因為和親王愛新覺羅·弘晝沒有及時前去救援一事大發雷霆,而榮王親自將乾隆背出火中,想必在乾隆帝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震撼。
也就是在此事過後的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清廷親王的冊封每五年進行一次),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乾隆就將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
I. 歷史上的五阿哥永琪到底是怎麼去世的呢
五阿哥永琪是患骨結核病去世的。
永琪生於乾隆六年二月初七丑時,自幼勤勉好學,每天還是眾皇子中最早到書房上課的,
而他與十五弟顒琰(即嘉慶帝)感情頗深。永琪多才多藝,不但精通滿蒙兩語,亦熟諳天文、地理、歷算,尤其精於天文演算法,所書八線法手卷,至為精密,有《蕉桐幐稿》傳世。此演算法傳子綿億,再傳孫奕繪,奕繪所著《本形篇》記其梗概。
他還能畫能詩,書法既與十一弟永瑆齊名,亦擅長騎馬射箭,乾隆帝對他十分鍾愛滿意。加上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圓明園九洲清宴殿失火,永琪親背父親脫險,皇帝十分欣慰,遂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於永琪病中封其為榮親王,成為在生諸皇子中第一個被封王者,而封號為「榮」,也可見乾隆對他鍾愛和寄望之深。
五阿哥永琪是怎麼死的?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患骨結核病多月的永琪離世,謚號和他皇父一樣為「純」,此號也為其一生之表。在子以母貴的清朝,有一位地位不高的母親,自己卻能封為親王,並被欲立為儲,這能說明乾隆帝對永琪的鍾愛來自他本人,而不像皇二子永璉、皇七子永琮般是因為其母親是孝賢皇後的緣故。從這點上來看,永琪確實是一位優秀的皇子,同時也是乾隆眼中及格的繼承人。愉妃得寵,是因為乾隆對她的兒子很是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