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學說史的研究對經濟學研究有什麼作用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對經濟學來說,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實驗室。
學習經濟學說史共有三大好處:一是可以通過對以往經濟學說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從而吸取靈感,與最先進的經濟學動態融會貫通,創立或者發展現有經濟學理論,比如1993年諾獎獲得者道格拉斯 諾斯和羅伯特 福格爾 就是從經濟史研究中創立新經濟史學說。二是學習經濟學說史的時候帶著質疑的態度,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經濟學理論不斷進步。縱觀經濟學說史,經濟學不斷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批評完善再批評完善的過程,但是批評必須建立在以前的學說之上,正所謂「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三是學習經濟學說史可以了解經濟學發展的軌跡,有哪些學派,各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歷史淵源等等,個人認為這點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學習宏觀經濟學的時候,如果你了解了宏觀經濟學的歷史就會發現宏觀經濟學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那麼亂,它其實揮然一體,自成體系的。宏觀經濟學自產生之後就朝著兩個方向發展:贊成凱恩斯的政府調控派和反對凱恩斯的自由派。前者先後出現了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綜合派和新凱恩斯主義三個學派;後者沿著自由主義的道路不斷批評凱恩斯的觀點,先後出現了供給學派,貨幣主義,預期學派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四個學派。他們有各自代表人物和觀點,所以在學習宏觀經濟學時如果能夠搞清楚某個經濟學家或者某個經濟理論的所屬學派,那麼學習起來就簡單多了,而且一個主義下各個學派往往是一脈相承,理論是一步步接下來的,所以弄清經濟學說史非常有助於學習經濟學。
此外經濟史對經濟學來說是最好的實驗室。經濟學不同於物理化學,有時候不能做到什麼實驗都可以在可控的條件進行反復實驗,或因代價太大,或因條件不足,或因無法控制變數。這時歷史上的經濟事件就是最好的實驗了,經濟學家可以考察歷史上的一系列相同時間從而分析得出結論。比如通貨膨脹,你不能因為要研究通脹就來一次通脹實驗,那太可怕了,只能從歷史事件中考察。
PS:有的人把經濟學說史當成歷史來對待,覺得枯燥乏味,棄之如草芥,真是可笑,可悲。殊不知有很多時候很多東西的出現是偶然,不能以常理度之的,如果沒有歷史資料做背景,任你絞盡腦汁也是無用的。
㈡ 歷史 秦始皇統一全國,從經濟上看其最大作用是什麼為什麼
秦始皇統一中國在經濟方面最大作用在於,有利於社會生活的安定和社回會生產的發答展。
原因:
結束了分裂割據局面,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環境;統一後,採取的措施,有利於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如:確認土地私有;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等等。
㈢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呵呵,我也來說兩句。中國史是我在上小學時讀的。沒辦法。家裡長輩說為人者先得通史(有點老頑固的意思)。。。
綜觀人類文明史,工業革命以前在人類社會活動中的主流地域是亞,歐兩大陸,當然,還有非洲的小部分地區比如說埃及。
下面我主要談兩個方面,政治,經濟影響和科技貢獻:
一,政治,經濟影響:馬克思說「政治是經濟的上層建築」談經濟不可不談政治。中國古代社會,由於社會經濟的繁榮,在政治影響上以東南亞地區為主。這里舉一個例子--日本。日本人是不咋地。可是他的民族思想里有一點叫「與強者為師,為伍」古代時他們學習中古,是因為中國古代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處於領先地位。就如同他們現在學習美國一樣。
Ⅰ中國人(少數民族除外)的民族的名字為什麼叫漢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漢朝時期,中國在對外貿易中通過「絲綢之路」讓世界上一些本不了解中國的國家對中國的印象。我也可以提供一些漢朝時期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往來給你以供參考:
{(一)朝鮮:
1、來往:秦漢之際,「燕、齊、趙人往避地者數萬人」;三韓多次派人晉見武帝和光武帝。
2、影響:辰韓「嫁娶以禮」、語言、稱謂與秦相似,被子人稱為「秦韓」。
3、貿易:檀弓、果下馬等輸入中國,中國銅鏡、漆器、鐵制工具等輸至朝鮮。
(二)日本:
1、政治關系:武帝時,有30多國通過朝鮮「使譯通於漢」;光武帝時,「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帝賜以印綬」。
2、經濟關系:中國鐵器、銅器、絲帛傳入日本。
(三)越南:
象牙、犀牛、珍珠輸入中國,中國鐵犁牛耕和水利工程技術在越推廣。
(四)絲綢之路:
1、陸上絲綢之路:A、出玉門關或陽關往西到中印度半島等地。
B、鐵器、絲綢和養蠶繅絲、鑄鐵、井渠、造紙等技術西傳。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
2、海上絲綢之路:A、從廣東向西沿海岸線、印支半島南下,繞過馬來半島、出馬六甲海峽,到孟加拉灣沿岸各國,最遠達印度半島南端。
B、加強了和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關系,溝通了東西外交圈之間的聯系。
(五)安息、大秦:
1、重要地位:西亞大國,利用絲綢之路與漢頻繁交流,通過水上絲綢之路在漢與大秦間轉手貿易。處於陸上絲綢之路的西端,直接交往受安息等國的阻隔。
2、人員來往:97年,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到達波斯灣。
166年安敦使者到達東漢,《後漢書》中有與歐洲直接往來的最早記載。}
Ⅱ現在國外中國人聚居的地方為什麼叫「唐人街」還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老華僑為什麼喜歡稱呼自己為「唐人」?那重要是因為唐代是中國古代最繁榮強盛的一個朝代。從唐太宗貞觀開始,拓土開邊,威震中亞、西亞及南海諸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稱唐太宗為「天可汗。」武功之盛,可想而知。到了唐玄宗開元之治,國威更加繁盛,遠近各國都派人前來「訪問」。從此,海外人對中國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稱,如稱中國人為「唐人」,稱中國的字為「唐字」,稱中國為「唐山」等等,這種情形延續至今。 唐朝覆亡後,由於唐對世界經濟、文化的影響,外國人對中國人稱為「唐人」的習慣一直未變,從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明史·真臘傳》中說:「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直到目前,老一輩的華僑仍喜歡自稱「唐人」,稱中國為「唐山」,至於華僑聚居的地方稱為「唐人街」,這幾乎舉世皆知。可以這么講,當年的唐大都,不亞於今天的美國紐約。稱之為世界的經濟中心本人認為亦不為過。
綜上兩點,中國由於在軍事,經濟上的繁盛對世界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漢,唐兩個時期。還有一點就是「鄭和下西洋」,訪問南海諸國以及亞,非等地,說明當時中國在航海領域上領先於世界諸國。不過此行意在示恩威,影響上有,不過沒前兩個朝代的大。
Ⅲ 中國為什麼叫China?這主要源於「絲綢之路」的突出貢獻。在英文中,china是瓷器的意思。由於瓷器的傳入,於是乎他們也由此來稱呼我們的國家了。
二,科技貢獻:中國的四大發明三項影響了世界(造紙,火葯,指南針)。而另一項(印刷)也影響了不少亞洲國家。
1 造紙,在蔡倫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比較象樣一點的(刻在岩石,牆壁,寫在樹葉上的不算)主流的書寫記錄方式中國的是竹簡法,而歐洲一般都寫在羊皮上(得殺多少只羊啊,汗)他的發明,無疑是對世界的文明,科技,乃至於經濟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 火葯,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中國人拿來放炮仗。而諾貝爾卻發明改良成了槍炮(雖然他的本意是善良的。是為開山裂石)
3 指南針,他在有衛星定位之前對人類的探險(主要是航海)起的關鍵作用不言而喻,不再細說。
4 活字印刷。中國人有,歐洲也有,中國北宋時期由畢升發明。不過歐洲到了1450年才由德國人古登堡發明出來。
對了,在補充一點,東南亞很多國家,比如說朝鮮和日本。漢字都是做為他們的政府辦公文字和正式文字被使用許久。中國古代由於經濟的優越對射界的影響可見一斑。
就先說這么多,希望能幫到你。
㈣ 熟悉中國古代的人史對經濟學有什麼好處
在秦統一中國和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帝國前的戰國時期,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學術思想空前繁榮的局面。諸子百家競相著書立說,其中最著名的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他們的經濟思想,對中國的封建經濟思想以至中國封建經濟本身的發展,起著深遠的影響。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因而反映這個制度要求的各家經濟思想以及以後的演變,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除在重視農業生產、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而外,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經濟思想,主要如下: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經濟思想。道家所說的「道」不單指自然界的道,同時也指人類社會的道。道家從自然哲學出發,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反對在當時日益發展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儒家所提倡的禮制和法家所主張的刑政。這種經濟思想在漢代司馬遷的著作《史記·貨殖列傳》與《史記·平準書》中得到闡發。司馬遷反對當時桑弘羊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主張封建官府壟斷鹽鐵等重要工商業的經營,主張農工商各業應任其自然發展。道家這種經濟思想後來傳到西歐,對17~18世紀在西歐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響。
義利思想 即關於人們求利活動與道德規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利」主要指物質利益,「義」是指人們行動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在當代中國的價值是儒家道德經濟學與儒商的興起,就如歐洲宗教改革的新教倫理帶來的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發展,同樣,儒家的現代化改革將帶來的是有社會責任和倫理約束的現代化後工業文明;因而,儒家在新經濟時代具有新的經濟管理與企業文化意義。義利關系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長期爭辯的一個問題。儒家承認求利之心,人人皆有,因而不反對求利,但是他們把義放在首位,認為求利活動應受義的制約,主張重義輕利,先義後利。這就是說,要把合乎封建等級利益的規范,作為求利的前提。盡管當時(如法家)和以後也有重利輕義或義利結合的主張,但是儒家貴義賤利的理論,卻占統治地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妨礙了人們對求利、求富問題的探討和論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使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富強,提出了各種見解或政策。孔丘提出要「足食足兵」,孔門有若(公元前 518~?)提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這是儒家早期的富國思想。以後商鞅在秦國變法,提出富國強兵和「重本抑末」政策,他是法家富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和實踐者。商鞅和以後的韓非,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又是戰士之源,發展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唯一途徑,因此,富國必須「重本」。同時,他們認為工商業是末業,易於牟利,如不加限制,就會使人人避農,危害農業生產,因而主張「禁末」。不僅如此,他們還主張「強國」就須「弱民」,即採取刑賞的手段,使生產者把除了生活和再生產所需之外的生產品,上交國君,私人不得保有多量財富。反光材料《管子》的富國思想,在「重本」一點上和商鞅、韓非相同,但對「末」有不同理解,認為要限制的只是「刻鏤」、「文章」的工事。它把商、工與農、士同列為四民,四民同列,重點是在分工。此外,《管子》主張富國必須富民,認為「民必得其所欲,然後聽上」。以後,荀況在儒學的基礎上吸收各家的富國思想,著有《富國》專篇,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富國理論。他「重本」,但也肯定工商各業在社會經濟中起作用,只是說對商賈的數量要有所限制;並明確提出富國必須以富民為基礎,主張「上下俱富」。富國之策,受到漢以後歷代思想家的重視。到宋代,李覯著有《富國策》十篇。富國思想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史上具有獨特地位,這與中國長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這一特點有著密切關系。
賦稅思想
對土地課征賦稅是中國封建社會農產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國思想家經常論述的主要問題之一。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後,對農業生產改為按所有田畝課征賦稅。因此,中國古代的經書、史籍如《尚書》、《周禮》、《國語》等,常有關於田地分級和貢賦分等的論述。管仲相齊時,提出「相地而衰征」的賦稅徵收制度,即按土地好壞差別征以不同的稅額,體現了使納稅者負擔公平的原則。led燈飾廠儒家在賦稅問題上主張「薄稅斂」,即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但荀況不是象孔丘、孟軻那樣主張恢復「藉田以力」的「公田」制來達到這個目的,而是追隨管仲的思想,認為「相地而衰征」是「王者之法」,因而主張「等賦」,即按田地優劣制定賦稅的等差。折疊床這些都表明中國古代思想家在公元前就有了樸素的級差地租觀點。
平價思想
平價思想即關於穩定物價的思想。中國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有這方面的論述。如《周禮》一書很注意對市場、物價進行管理的問題,提到當時官職中有司市、賈師掌握「平市」、「均市」、「成價」、「恆價」等事。戰國時代,李悝、范蠡鑒於谷價大起大落對農民和工商業者都不利,提出國家在豐年購進糧食,在歉年出售糧食的「平糴」、「平糶」政策,使糧價只在一定范圍內漲落。小提花面料《管子》的《輕重》篇,則從貨幣流通量影響物價的角度,提出國家可利用收縮或投放貨幣的政策來平抑物價和積蓄重要物資,同時也可用來作為打擊富商大賈囤積居奇操縱物價活動的手段。漢武帝時,桑弘羊實行的平準、均輸政策,主要目的也在於平抑谷價。這一平價思想也被用於國家儲備糧食的常平倉制度和救濟貧民的義倉制度。
㈤ 經濟在歷史上的作用
1. 規范生產流程和產品質量
標准作為重復使用的共同文本.主要從生產流程和質量控制兩個方面規范企業的生產活動。首先,標准可以改善企業的生產工藝,優化企業的生產流程。通過制定和採納標准,企業可以對復雜的生產過程進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促進新技術的應用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從而加快產品生產的節奏和進度。其次標准具有控制產品質量的功能。標准不僅可以對企業的最終產品提出嚴格的市場准入要求,而且能夠對企業的中間產品進行層層把關。標准不僅可以就產品的成份提出具體要求,還能夠通過建立多個指標來限定產品的外觀、尺寸等,在保證產品健康安全的基礎上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奠定基礎。
2. 降低運行成本,實現規模效益
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有助於創造規模需求,當標準的市場規模增大時,極易形成市場壟斷,企業由此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相反,缺乏標准或者設計不好的標准往往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成本。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按照一定的業務標准實施內部控制,可以加強員工之間的專業化協作,從而提高組織的整體運行效率。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為國家所有。標准對企業生產活動的規范作用被政府充分利用,利用的途徑則是將標准以行政意志強制執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獨立經營,自主管理,是市場的主體。生產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均由企業獨立完成,產品的質量標准也是由企業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企業的市場定位自主選擇和實施。標準的作用主要通過為企業所帶來的實際收益得以體現。
二、為科技與產業化搭建橋梁
標准為科技與產業化搭建橋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它是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的橋梁和催化劑及技術標準的發展能帶動科技進步兩個方面。
1. 技術標準是科技成果迅速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和催化劑
科技成果能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而科技成果在轉變為生產力的過程中,技術標准起著橋梁和催化劑的作用.
首先,技術標准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新產品進而形成產業,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過程中,除需要資金、人力、規模化生產等軟體外,技術標準是其非常重要的支持條件、由於技術標準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基礎,在把新技術轉化為產品,以及採用新技術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標准,沒有標准就無法完成生產的規模化。也無法完成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
信息化是新技術的產物,在這一領域*科技更需要與標准緊密結合,新的信息技術往往在產業化之前,一些制式、介面等均須事先約定,也就是標准化需要先行,通過構築標准化平台,實現互通、互連和資源共享。
其次,技術標准能夠加速科技成果佔領市場的進程。
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意味著在不同企業之間建立了一個共同遵守的約定。市場上的企業均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技研發的風險,減少了匿名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極大地縮短了產品生產和市場推廠周期,加快了標准擁有者佔領市場的步伐.
科研成果可以形成專利,企業可以將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納入企業標准。通過技術標准這個載體,企業可以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新產品,並使其生產標准化,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企業效益。
2. 技術標準的發展帶動科技進步
首先,市場准入所設定的標准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提高,它將引導、促使科技界及相關方集中力量突破技術難關,加快生產技術的更新速度,縮短產品更新周期,加速產品換代的速度。其次,與科技成果緊密結合的技術標准在推廣過程中顯現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反過來又會刺激和激勵科技研發的進一步開展,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進步。
所以說,要想提高標準的競爭力,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得到科技研發的支持。得到科技研發支持的標准將起到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橋梁和催化劑的作用,這種作用又能進一步帶動科技進步,從而又一次推動標準的發展。
三、為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提供支撐
標准對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提供支撐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
1. 促進產業的延伸和市場的拓展
標准作為市場競爭的游戲規則,在促進產業的延伸和市場的拓展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某產業或產業環節對新標準的採納,能對處於該產業上下游產業以及相關的產業產生巨大的波及效應。在高標准企業的影響下,處於產業上游的企業必須加快技術創新的速度,提高其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與高標准企業要求相適應,處於下游的產業由於應用高標準的產品,其生產技術水平、產品質量與經濟效益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每一個新標準的確立,都意味著潛在市場機會的出現和競爭格局的重新調整。因此,標準的確立不但牽動著單個企業的命運,而且可以帶動整個產業乃至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表現為群體突破的態勢。
2. 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標准不僅可以通過政府有意識的推動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而且可以通過市場的力量淘汰落後的生產方式,將相應產業引導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首先,政府部門可以將標准與產業政策進行有效結合.進而調整現行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的發展路徑,加速產業升級的步伐。其次,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可以強化符合標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淘汰不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同時保證企業依照標准進行生產的經濟收益和市場份額,從而實現優化產業布局的目的。
四、為促進貿易和統一市場創造條件
標准為促進貿易和統一市場服務主要體現在規范市場秩序和促進市場的形成兩個方面。
1. 規范市場運行秩序
市場經濟的運行主要依靠價格機制進行調節。但是,市場經濟中存在契約不完整、調節時間過長,代價太高等許多復雜問題,都能導致價格調節機制的失靈。更重要的是,單純依靠價格機制進行調節,只能實現供求的總量平衡,無法對產品的質量以及市場秩序的其他方面形成約束。
標准能彌補價格機制的不足,引導市場經濟有序運行,因為1)標准作為市場准入制度的補充,可以將那些不符和標準的、危害人們安全健康的產品排除在市場之外,保證商品流通環節的安全。2)在商品的交易過程中,標准成為向消費者傳遞有關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水平的信息,讓消費者以此為依據,決定對產品和服務的選擇,引導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3)標准和技術法規的有機結合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標准和技術法規所包含的有關條款.可以成為解決市場糾紛和進行貿易仲裁的參照文本。
2. 促進統一市場的形成
標準是人類社會交流和貿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標准要適應市場不斷發展和延伸的需求而產生發展,並且為促進貿易和交流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的急劇增加,新興技術在國與國之間的廣泛傳播,加深了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標准逐漸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利用,標准對普遍性和統一性的要求適應了建立國際統一市場的需求。
五、為國際競爭提供手段
標准為國際競爭提供手段,主要有如下兩方面的內容:
1. 標準是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貿易組織(WTO)於1995年在WTO/TBT協議中規定,各國制定技術法規、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時,應以已有的國際標准為基礎。2002年,ISO、IEC兩大國際標准化機構根據WTO/TBT委員會的重大決策,描繪了確保全球經濟大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宏偉的標准化戰略藍圖——「一個標准,一次檢測,全球接受」。另外,在國際貿易中,除了國際標准,產品所要銷售國家或地區的國家標准或區域標准成為雙邊貿易的重要規則。
2.標准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
標准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它是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日益成為世界各國開展競爭的手段。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中,就容許國際標準的普遍約束力和國家標准間的差異是同時存在的。WTO/TBT協議也指出;任何國家都可以在其認為適當的程度內,以保護國家安全等為目的,辦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只要這些措施的實施不構成歧視或對國際貿易的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只要這些措施的實施不構成岐視或對國際貿易的變相限制。
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的總框架內,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圍繞標準的制定和國際市場的佔領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標准戰略逐漸成為發達國家積極運作的一種微妙的外資調節方式,成為後發達國家自我保護的工具。
六、為實踐以人為本提供支持
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歸根結底是為了促進最佳秩序和共同效益。這就要求我們不僅看到標准所包含的巨大經濟利益,同時還要關注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面標準的重要作用。通過標准戰略的推行來實踐「以人為本」的思想。
「以人為本」主要關注三方面的問題:人的健康與安全,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子孫後代的生存和發展。
1. 為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提供技術支撐
標准提供的這種技術支撐,主要體現在如下四方面:1)在標准中規定生產和操作的流程以及最終產品應符號的安全指標,使工人的生產和大眾的消費得到基本的安全保證。2)在標准中規定產品標志、標簽、說明書等需要明示的內容,使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保證。3)在標准中建立比較高的性能指標,帶動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得到較高層次的生活享受。4)通過對標准包含的各指標加以細分,對標准本身進行模塊化和內部組合,可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
2. 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不僅可以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還可以改善人居環境,帶來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以及人類社會代際延續的良性循環。這種保障可以從如下兩方面體現:1)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可以增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標準的各項指標,可以對企業生產的每個環節層層把關,防止超量排放污染物。2)技術標准可以規范和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技術標准在資源的開采、能耗限定、產品節能等方面可以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規定,達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從而規范和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從上面的介紹中,不難看出標准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僅關繫到國際大市場的開拓和國際利益的爭奪,而且影響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標准作用的發揮是有條件的.失去這些前提條件,標准不僅不能發揮正向的促進作用,而且可能產生較大的負面作用。為此,我們在認真了解和貫徹現行標準的同時,更要對現行標準的結構、內容和支持環境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從而使標准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
㈥ 在中國歷史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原因:樣武器也的誘導作用版;外商企業的刺激作用;自然經濟的進權一步解體
3分布地區:東南海口地區
4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既昌隆繅絲廠,貽牟機器磨紡
5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徵: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內地很少,絕大部分是輕工業,重工業很少
6評價: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促使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但由於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同時又遭受本國封建勢力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導致民族資產階級革命又妥協的兩面性
㈦ 中國近代歷史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晚清時期
「中國科技落後,貧窮;西方科技先進,船堅炮利。」以往覺得必然的,已經是無條件地接受的既定事實。但是,在滿清乾隆時,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卻是全球第一 (在曹仁超的投資者日記常有提及) 國力盛極一時。1775年的清帝國全圖即可見當時國家的強盛。
但是,中國何以在晚清時落得如此屈辱的下場呢?俄國的彼得大帝及日本的明治天皇能夠在這關鍵時刻向西方學習,令自己的國家現代化,成為國際強國;而中國卻不能,並且不斷受人欺壓。實在,中國不是一開始與西方接觸就立即被徹底打敗的。外人初時並不知中國是如此不濟的。他們只不過是希望可以通通商,沒有侵佔的野心。後來知道了清庭的無能才起瓜分中國的野心。在這段漫長的日子裡正常人也可以看見對手的強盛及自己所受的威脅。我們是有百多年的時間去從後趕上的,但卻白白錯過了。這是我們要檢討的地方。
初期與西方接觸,中國視之為藩屬進貢之舉。對傳教士帶來的文明技術不屑一顧。後來戰敗了數次才能夠明白西方的「船堅炮利」,需要「自強」。但是,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發動的自強運動還抱著「中學為體,西方為用」的自大心態,普遍士大夫們還抗拒西方的事物,再加上官僚體制的腐敗……自強運動隨著中日甲午戰敗而證實失敗。後來還有康有維、梁啟超等倡議的百日維新改革也隨著清朝的滅亡而證實失敗。
被人欺負了百多年還以泱泱大國自居,如瞎了眼般無視迫在眉睫的危機威脅。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欺負,只求偷安,不求上進。今天我可以想像何以魯迅先生要寫《阿Q正傳》去喚醒中國人了。中國敗不在於科技落後,是敗於驕傲狂妄自大!
統一、主權獨立的重要
國際間的角力,利益競爭猶如黑幫般運作。有沖突就先「講數」,「曬冷」顯示實力,擺不平則動武。一些實力較低的就要向較強的靠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換取生存空間。當「大佬」施壓,一切違反國家利益的政策也要執行。美國攻打伊拉克,日本及南韓就要出兵。1985年美國要日圓升值,日圓就要升值。
最近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能夠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調整幣值,令自己的經濟持續發展,就是主權獨立的好處之一。中國要長治久安也必須如此。
再看二戰後的中國,她實在有再次被列強瓜分的危險。當時日軍已投降,蘇聯本應把東北歸還給中國。但卻遲遲不肯撤軍,令人懷疑其企圖。後來撤軍時則洗劫東北工業廠礦,把價值廿億美元的設備當作「戰利品」運往俄國。另一方面, 國民政府則不斷向美國求援,似會成為美國另一附庸之勢。
毛澤東雖然打著********的招牌,但不用聽命於蘇共的情況下崛起。(見頁554, 397) 建立了主權獨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他的能耐。他建立了一個大致上統一的中國。令中國踏上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但同時也帶領中國走了三十年的冤枉路。
在建國初期的一連串運動如: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為人民帶來更多的苦難窮困。打著「為人民」的旗號為人民帶來更多苦難,無論動機如何的善良,結果不及格,都應該退位讓賢。政治制度不完善,讓不稱職的領袖繼續執政,遺害民間。這是中國需要突破的地方。中國需要進行政治現代化,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權力交接制度。否則每次領導人任期屆滿時都出現不穩定因素,令人不敢作長遠的投資,不是好事。
㈧ 經濟因素、上層建築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各自的作用
首先明白概念:經濟基礎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指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同物質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的總和。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對立統一,上層建築包括政治上層建築和思想上層建築。
其次明白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關系: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是指: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起決定作用;上層建築依賴於經濟基礎,又對經濟基礎起反作用。
(1)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上層建築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定的經濟基礎必然會產生一定的上層建築為它的鞏固和發展服務。
其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或早或晚就會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
再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發展。社會的經濟基礎發生了變化,上層建築必然或遲或早也要發生改變;經濟基礎還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發展的方向。
(2)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當它沿著與經濟基礎發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發展;
當它沿著與經濟基礎發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時,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
當上層建築所服務的經濟基礎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上層建築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積極的或進步的力量;反之,就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阻礙社會前進的消極的或反動的力量。
當上層建築嚴重地阻礙經濟基礎實現變革的時候,上層建築的革新,對於經濟基礎的發展就有巨大的反作用。
最後討論兩者對歷史發展進程的作用:
(1)當經濟基礎發展過前,而上層建築還是很落後的時候,新的經濟力量就會形成新的力量推翻舊的上層建築,建立起新的適應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比如英國、法國、美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革命後建立了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築,促進了經濟基礎的進一步發展。
(2)當上層建築發展過前時,也會出現不和諧的狀況。如巴黎公社,法國的整體社會狀況還沒有發展到能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程度,因此巴黎公社只能算是歷史發展必然中的偶然事件。又比如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躍進」和人民工社會運動的失敗也是基於這個因素。
(3)只有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適應的時候,社會的發展才會健康、和諧。這就需要建立起與經濟狀況相適應的生產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