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書籍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書籍

發布時間:2021-03-04 13:49:18

⑴ 請推薦給我『歷史』類書籍

上古 公元前2207年前
夏 公元前2207年—公元前1766年
商 公元前1765年—公元前1122年
西周 公元前1121—公元前771年
周朝以前典籍缺乏,可以看《史記》五帝、夏商部分。也可以看《資治通鑒》這是編年體通史。 小說《封神榜》

東周 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
春秋:(前770-前476) 戰國:(前475-前221) 這一時期百家爭鳴,各類典籍較多,推薦看《戰國策》《左傳》 《東周列國志》
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新王莽:公元9—23
年更始帝:公元23—25年 《漢書》
東漢:公元25—220年
《後漢書》小說有《東漢演義》

三國
魏:公元220年—265年
蜀:公元221年—263年
吳:公元222年—280年
《三國志》 小說《三國演義》

西晉公元265年—316年
東晉、十六國:公元317年—420年
《晉書》 小說《兩晉演義》
南北朝 公元420年—589年
《南史》、《北史》、《宋書》、《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北周書》
隋 公元581年—618年
《隋書》
唐 公元618年—907年
《新唐書》、《舊唐書》 小說《隋唐演義》
五代十國 公元907年—960年
《新五代史》、《舊五代史》
北宋、遼
北宋:(960-1127)《宋書》 小說《宋史演義》《楊家將》《岳飛全傳》 》《水滸傳》 還有狄青的,版本較多不再列出。
遼:(916-1125)《遼書》
西夏:(1038-1227)
南宋、金
南宋:(1127-1279)
金:(1115-1234) 《金史》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元史》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明史》
清 公元1644年—1911年 《清史稿》

( 以上所列並不詳盡,不足並錯誤之處望見諒)

上述史書多是斷代史,只記載一朝一代,《史記》和《資治通鑒》都是通史,《史記》從三皇五帝寫到漢武帝,《資治通鑒》也從太古記敘到五代十國。 二十四史內榮非常多,要讀完讀通一部尚且不易,全部讀完基本上不可能。 可以先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對個朝代有基本了解,而且對歷史會有一個偏向喜歡,在了解的基礎上對自己較為感興趣的多加以研究,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秦漢,三國,隋唐等均為歷史精彩部分。其餘歷史可以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慢慢積累學習。
讀史書也應該有所選擇,比如一些歷史名人的傳記,像《史記》名篇——《項羽本紀》,以及歷史著名時期等歷史記載可以優先閱讀並仔細閱讀。

在下對歷史雖喜愛,也只是粗有涉獵,希望LZ也能喜歡上歷史,多多學習,定能有所建樹。

⑵ 我對歷史不是很了解,誰能給我推薦幾本學習歷史的好書

國史部分:《史來記》、《源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前四史必讀)
其他:錢穆《國史大綱》、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近代名家名著,其他人的也可以選)

世界史:希羅多德《歷史》、……(世界史的名著)

至於教科書,課堂只能作為歷史學習的引子,上學習下就算了,,不能當作正經的書來讀
初讀書當讀名著,這是最基本的;讀書多了,則眼界應放寬,寬到什麼程度,讀什麼書,書讀多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⑶ 誰有一些歷史書籍,符合歷史的,讓人長見識還不太沉悶的書呀~推薦給我吧!或者人生必讀的經典好書!

你好,呵呵,說一些參考的話吧。
你可能喜歡歷史。
不過你說「符合歷史內的」,你的意容思也許是屬於歷史范疇是書籍,側重於歷史的,
應該是這樣吧?
「符合歷史的」,准確的理解是具有歷史觀點的書。
那麼目前存在的所有的書,幾乎都是具有經過驗證、具有歷史觀點的書。
所有的書都是讓人長見識的,至於不太沉悶,這就沒有一定的標准了。
我認為,像電視里由語音講出來的歷史節目,比如百家講壇等頻道,即使是學術性的、純歷史的東西,我們也不會覺得沉悶。
反而是書本,即使是有一定描寫、故事情節的書籍,我們看的時候反而會覺得比較沉悶。

既然你喜歡看書,而且是歷史方面的,我推薦《明朝那些事兒》《百家講壇》等,
至於人生必讀的經典好書,你只要到了大型書城,裡面會有專門的地方,放著許多書,書的封皮上都寫著「青少年成長必讀」啊「國學經典」啊等等的,讓你目不暇接。

⑷ 歷史書的好處

、增強修為。學歷史能增加你的社會閱歷,在遇到事情時拓展你的思維,拓寬你的知識面,增加你的判斷力,明是非,知得失,做出最行之有效的決斷。世界的發展是由每個人的發展所組成的,換句話說,你就是歷史的一部分,你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從大看小,你能把很多知識和思維運用到生活之中,給你帶來更多的學習方法和邏輯思維的提升,讓你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律也就掌握自身的發展規律,在人茫然和無法選擇的時候,歷史總能給你很多指引方向,
二、開發腦力。學歷史能完善你的知識體系,促進理解,加深記憶,側面提升了你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啟發了智能,開發了腦力。也就是說,歷史學好,能讓你什麼都能學得好,學得更有效率。
三、增強內涵。學歷史可以增加人的氣質文化內涵底蘊,這里所指的是行業性的。無論什麼行業,做到最後都是比拼和研究行業文化和歷史,那麼在行業中歷史精通,就會讓別人對你的印象大為提高,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成熟厚重,你的人生也會得到更多機遇

四、鍛煉性格。學歷史能鍛煉你的性格,培養堅忍的特質。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個人都有遇到危難的時候,學習歷史可以鍛煉你的決心和提升你堅強的心理素質,讓你一步步走向光明
五、增強親和力。學歷史可以大幅增加你的親和力。這就是前言所謂的學歷史會聊天了,當然聊天只是一小角。你出去旅遊,外出辦事,找人洽談,生意往來,了解各地歷史、文化、發展、語言、紀聞、特產等等,都能跟當地人或目標群體拉近關系,也會給你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實惠與機遇
六、傳承文化。學習歷史可以傳承文化。這一點聽起來是很大的命題,但卻隨時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對傳承文化感興趣或者就職於傳統文化推動的人士。不知其以前,何知其以後?傳統文化流失日益嚴重,這也是人們越來越關心的話題,傳統文化同樣需要更多人去維護、去傳承。
七、最實際的一點,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中,歷史是必考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成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不但完善了自身修養,更能讓世界更多的認識你,為你的人生添加更多的機遇和魅力。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學習歷史給你帶來的好處。總會有一個時刻,你會微笑著對自己說「還好,我了解。」
這里,我們贈送給不看重歷史學習的年輕人一句話,這是一句無數影視、文學和生活中都會出現的台詞——年輕人,好好學點歷史!

⑸ 閱讀歷史類書籍有什麼好處!速度!!!!!!!

最起碼能增長見識,心中有東西,在與同學交流時,也不至於落下風。我認為很大的好處是對學習有幫助,在寫作文是很有用

⑹ 誰給我介紹幾本關於中國文化,歷史方面的書籍。

http://www.guoxue.com/
這個網站。你了解下國學的體系。看他有什麼書,在根據書面看自己專有興趣的。屬
個人來講,我認為文化歷史太龐雜了,單歷史的話,基礎最好就需要讀「24史」加「清史」。
但是這些需要有一定得語文知識,而且很枯燥。慢慢看。
現在網上,語言風格比較現代的是《萬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讀起來不會枯燥。
國學還是慢慢看,堅持看下去吧。

⑺ 讀歷史書籍有什麼用

第一可以來讓你有點常自識,知道一些基本的史實起碼不會貽笑大方。也能讓你免遭王者榮耀的荼毒。

多讀點書你就能知道,荊軻不是個性感女刺客,而是個陽剛的男孩子,諸葛亮最厲害的不是大招能鎖定人一下打掉半管血,人家在歷史上是正兒八經的謀略家,智謀舉世無雙,為劉備的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要一出門看到教學樓里貼著的「非淡漠無以明志」下面署著諸葛亮的名字就硬覺得老師是智障,諸葛亮的台詞明明是「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真的,老師會覺得你是個智障。

知道史實,不是要去賣弄去炫耀,而是對自己的祖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構建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二知曉歷史也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幫助。雖然古今大環境不同,但君子明哲保身,不也小人蠅營狗苟的道理是一樣的。

看看歷史上有多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故事,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交朋友,哪種朋友是酒肉朋友,逢場做個戲也就行了,別傻了吧唧對著誰都掏心窩子的好,參看最近的賈乃亮。

所以多讀書!讀好書!

⑻ 誰能給我提供一些關於歷史的書名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中國的大歷史》,《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地北天南敘古今》,《放寬歷史的視界》,《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全球通史> 作者:斯塔夫理阿諾斯[美]

書名:《全球通史》第7版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諾斯 著 董書慧 王昶 徐正源 譯
版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初版於20世紀70年代初,是風靡全球的史學經典,讀者對它早已不陌生。那現在為何還推薦?只因作者為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按社會的發展,對本書從架構到內容都做了大幅度的「優化升級」。誠如作者在第七版的《致讀者》里談到:「為什麼需要一部21世紀的全球通史?每個時代都要書寫它自己的歷史。不是因為早先的歷史書寫得不對,而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會面對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疑問,探求新的答案。這在變化節奏成指數級增長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們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問並給出新的答案的新歷史。……應當保留那些行之有效的,拋棄那些不合時宜的——這正是當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去做的。也正是本著這樣一種精神,本書才有了這個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於這一再評價的過程,從而實現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拋棄他所反對的「卑微目的」。

<萬曆15年>自出版後即成為一本長銷不衰的經典歷史著作。書名雖為萬曆十五年,然而 其內容卻俯瞰了整個明朝的興衰,並且告訴我們與以往歷史書中不同的海瑞、張居正…… 讀黃仁宇的書,你會深刻體會「歷史給人以智慧」!

⑼ 有關歷史書籍的讀後感

那就楚漢之爭的觀後感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作為一個「楚漢之爭」的失敗者,得到了遠比成功者劉邦更高的認同度與同情,實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即所謂的「成王敗寇」,一個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間擁有如此的知名度,實在是很令人佩服。

項羽不渡烏江是出於一種高貴的品質,是從早日消除人民的戰爭苦難考慮的。項羽認識到了長期內戰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這場戰爭盡早結束。項羽確實曾有結束戰爭的願望,也曾想過通過他與劉邦的個人決斗來將戰爭結束,他覺察到「楚國久相持不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所以對劉邦說:「天下匈奴長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最後他甚至不惜違背自己個性,想要犧牲自己的利益通過和談換取劉邦的讓步,以鴻溝為分界。但是劉邦卻違約出兵追殺楚軍。當項羽失利並且認識到自己無法立即消滅劉邦而又無法談和的情況下,項羽只有犧牲自己以結束數年的殘殺。據說,項羽當時還是有可能與劉邦抗衡的。

或許正因為如此,項羽的悲劇才顯得如此悲壯,項羽的失敗才更讓人扼腕嘆息,項羽的一生才更充滿了人情味,項羽的自殺才更讓後人唏噓不已。他留在歷史上冊頁裡面的,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大丈夫的英雄形象,博得後人無限的同情和景仰,李清照的詩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而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直是鼓舞人心的詩篇。

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一個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個是屢敗屢戰、打不過就跑的漢中王。中國歷史上,可能再沒有比「楚漢爭霸」更富戲劇性、更具有傳奇色彩的雙雄對決。如果我是劉邦,願以鴻溝為界,西屬漢,東歸楚,平分天下。

在做人方面,劉邦和項羽有什麼區別呢?劉邦豁達大度,項羽氣量狹窄,這是他們兩人的第三點不同。到了楚漢戰爭的最後關頭,劉邦的軍隊已經打到了楚國境內,准備和項羽在垓下會戰,這時韓信按兵不動,彭越按兵不動,英布也按兵不動。劉邦約定他們一起來合圍,他們就是不動身。這時候劉邦就問張良,說,子房啊,看來這個天下也不是哪一個人的,我准備勝利以後把天下給分了,你看分給哪些人比較合適呢?張良說,一個彭越,一個英布,一個韓信。彭越和英布本來是在楚漢之間搖擺的,現在傾向於漢,韓信本來是你手下的,現在他獨當一面。如果你願意把土地分給他們的話,他們一定會南下來幫助你合圍項羽的。劉邦說,好,行,就這么跟他們約定了,勝利以後什麼什麼地方給誰,什麼什麼地方給誰,給了給了,都給他們,不在乎。結果這幾支軍隊全都來了,把項羽團團圍住,予以消滅——這是劉邦的大度。

項羽呢?他為人小氣。韓信就說,項王這個人婆婆媽媽的,我們將士如果有誰受了傷,他會親自拎著飯籃到醫院去探視,流著眼淚拉著你的手,說長道短。可是我們有了戰功,他要封一個官爵,一顆印捏在手上,磨過來磨過去,直到方的變成圓的,他都不給人——這是項羽的小氣。中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⑽ 關於歷史方面的書籍讀後的感想或者論文

全球通史讀後感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奉天承運,寒假裡要讀若干名著,吾好史,遂取《全球通史——1500以前的世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涉獵之。

時間緊迫,我只能從中截取部分感興趣的內容走馬觀花,雖然倉促,卻也學到些許東西。下面就談一下我的讀史感受。

在《中文版序言》一節中,斯塔夫里阿諾斯劈頭就上來一句「不過我也感到有點不安,因為我擔心中國學生在閱讀時將不會給予足夠的批評。」這倒奇了,人家不批評他倒感覺忐忑不安?作者緊跟著說道:「人們閱讀任何東西都應提出批評,這是因為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東西能作為真理或完整的模式而被人接受的時代。」

妙哉!此言正對我的胃口。無論對待什麼事物,我總會很盡量去發掘它的缺陷,要知道,在這個社會,「危機即商機」,任何缺陷只要能夠被及時發現,並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斷獲取成功,反之則步步被動。

正是持著這種批判的態度,作者看到「在富有魅力的美國,我們發現太陽並不明亮,人民也並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國也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國家,許多嚴重的問題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麼世界性的社會模式了,因為所有社會都處在深深的危機中……就總的社會模式而論,卻沒有一個可鑒用。」作者還不無幽默地告誡我們「或許,我們應該記住毛主席的勸告:我們能從反面的經驗中學到某些東西。」

作為一位西方學者,作者能夠勇敢地批判其所屬的的社會,而不會像我們諸多的歷史粉飾家那樣遮遮掩掩,粉飾太平,大叫「光明是事物的主要方面」、「應該多看光明面」!這一點對於研究歷史是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的。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為打破史學界多年的積習——「西歐中心論」(或「歐美中心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全書應用了嶄新的「全球史觀」,亦正如作者所說「就如一位棲身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倫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觀察者的觀點判然不同。」

長期以來,我國的史學研究深受「西歐中心論」和意識形態的束縛,動輒用十分機械的「階級分析法」來切割歷史。而今,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的逐步推進,我們應當以更加科學和全面的眼觀,來看待我們的歷史,我們現在周邊發生的事件,以及我們的未來。這也正是我們學習《全球通史》的意義所在。

西方人著史,習慣於擺出史實,羅列例證,再在最後做一個概括性的總結。而非像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一樣,喜歡給出現成的結論,讓你去背誦。實際上,真正的歷史學也正應如此,擺出史實,是非由你讀者自己去作獨立判斷。不應該為了強求個人思想與主流意識形態「高度統一」而把作者的意志強加在讀者頭上。實話說,對以前歷史教科書上的諸多說法,我是不能苟同的,有時為了應付考卷上的試題,不得不照搬書裡面的結論,總令我感到陣陣的惡心和不服。

本書的作者又言:人類歷史中的許多災難都源於這樣的一個事實,即社會的變化總是遠遠落後於技術的變化。這是不難理解的,因為人們十分自然地歡迎和採納那些能提高生產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術;但是,人們卻拒絕接受新技術所必需的社會變化,因為採納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總是令人不快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的孩子還是幸福得多了,現在的歷史教材都隨著中國社會改革的發展一步步進行著改革。自然,書中還有不少的「西歐中心論」和所謂意識形態的束縛,但畢竟已經比我們讀中小學那個時代好得多了。

在書中,作者主要提出了如下這些內容,值得我們思考。

第一是關於學習。作者認為,人類進步關鍵在於各民族之間的可接近性和互相影響。只有那些最接近、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的民族,才最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並處於領先地位。他們是被迫這樣做的,因為這樣做既選擇了機會同時也選擇了壓力。如果沒有抓住機會,他們就會不斷被同化或消滅。這樣的理論頗可以引用到個人和社會的關繫上。我們的社會充滿競爭,只有不斷向周圍的人學習,我們才能適應社會的競爭環境,避免被淘汰的命運。一味地閉關自守驕傲自大,最終則是自取滅亡。

第二是關於合作雙贏。作者認為,以往人類生活在短缺的世界中,可資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一方得益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受損。因此不可避免地導致個人之間和國家之間為了生存和發展進行的損人利己的戰爭。而在當代,人類進入一個物質財富能滿足所有人類需求的時代。目前我們人類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不再是經濟效率,而是能否建立一種合作雙贏的社會關系,使充足的物質財富得以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從而使人類回歸到自由和睦的狀態之中。

這些便是我泛讀《全球通史》,縱覽世界後的些許體會。

閱讀全文

與歷史告訴我們什麼書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