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行通濟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行通濟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發布時間:2021-03-04 12:10:47

⑴ 行通濟的歷史

從明末清初開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鄉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200多年來,佛山人祖祖輩輩延續著行通濟的風俗。而且還流傳著「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蔽翳」是粵語方言,意指憂愁、衰氣。)行通濟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
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距今300多年。被稱為佛山舊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國後通濟橋被拆,但行通濟的習俗不變,人們每年仍不約而同地走過橋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重建通濟橋,以延續行通濟的習俗。
據記載,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開始是木石參半的拱橋,建成時,取名為「通濟橋」。因為橋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當朝的戶部尚書李待問回到佛山時,發起募捐修橋。在建橋時,他徵求了鄉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鄉父老的意見,用木石參半的方法,這樣既能使橋結構雄偉堅固,又不至於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眾人。
「行通濟,無閉翳」這種說法在何時盛行?《行通濟》一書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間,行通濟之風日趨旺盛,每到正月十六。從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戶,攜子帶女,手舉紙制風車、風鈴、小花燈,擁到通濟橋邊,再繞道回家。」「閉翳」是指憂愁、衰氣的意思。「閉翳」是廣州方言,亦作「屓」。其意為氣悶之外,還有陰暗困壓的意思。

⑵ 台山通濟橋的歷史

根本沒什麼歷史,以前沒有通濟橋時,那座橋斷了,後來就起了通濟橋。專因為那裡車輛多,屬人流多,小橋根本承受不住,就加寬,改造,後來因為交通意外增多,就起了紅綠燈。因為旁邊是通濟河,因此這橋就叫通濟橋,上面就叫通濟塔,附近就叫通濟路。

⑶ 有關佛山通濟橋的資料與歷史

通濟橋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意義,是佛山最早興建的第一座大木橋,據專家考證,該橋早期由鄉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
通濟橋橫跨洛水河,北連金魚街,始建於明代,分別於嘉靖38年(1559年)、隆慶2年(1568年)、萬曆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啟六年(1626)戶部尚書李侍問再次發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濟橋」取其「必通而後有濟也」之意。後人在橋旁石柱刻以對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往來,曲橋跨水,艷稱村尾村尾垂虹」,並建有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民國初年,通濟橋附近河道淤塞,已極少往來。解放後,佛山馬路多次擴建,通濟橋下的河涌被改為暗溝,橋面被改為大馬路,這一帶再也找不到「橋」的痕跡了。
歲月變遷,昔日通濟橋已蹤跡 難覓,使年年「行通濟」徒有其名,實為憾事。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於2001年1月18日復原通濟橋。修復後的通濟橋建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
通濟橋長32米,寬9.9米。橋兩端的抱鼓石,以祥雲和蝙蝠襯托風車,體現出通濟橋民俗的象徵物——風車。橋身上雕刻著相傳八仙過海時所執的神器,寓意市民過橋時祈求消災、尋求平安的美好祝願。橋柱的上部,用大象的頭「拱」出一個果籃,裡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橋上得到體現:以防滑條取代台階,在橋的北端安置9條,在橋的南端安置13條。不僅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系數,同時體現了過橋企福的意念。通濟橋下面的水體面積2000平方米,並設立了親水台階、知魚軒、樂魚亭,取意於古詩「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
通濟橋的牌坊上高高掛著「通濟」的木碑額,稍下一點有一對對聯:
左聯是「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
右聯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
對聯概括了原通濟橋的風貌特色,但重建後的通濟橋遠遠遜色於原橋,沒有了舟舫如織,沒有斜陽映橋如虹,最重要的是,這只不過是紀念原橋的一個景點,沒有了原橋的那種真摯、親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通濟橋廣場以通濟橋、閘門樓及南北兩個廣場為主軸線,再配以橋下水體、周邊綠化,形成一個面積7300平方米的公園。閘門樓的主體用青磚砌成,兩邊配拱形門洞。閘門的屋脊採用石灣公仔圖案,表現佛山美術陶瓷的魅力,畫面中勾畫出古代通濟橋興旺發達的情景,裡面有財神、舞獅、賣風車等。而公仔圖兩邊分別有一條龍和鳳,寓意是龍鳳呈祥。閘門樓公仔屋下面,是灰雕圖「蝙蝠踩雙錢」,用「福」「錢」寓意富貴。
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佛山盡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就沒有煩惱、憂愁,事事順利,「行通濟」這一民間活動寄託著佛山人的美好祝願。每年的農歷正月15日夜晚到16日,沒有任何人出面組織,佛山萬人空巷,為了一個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條橋,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順德的一些村鎮的群眾也趕來參與「通濟行」。這一習俗從明末清初就已開始,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至今已延續400多年。

⑷ 金華通濟橋的歷史,故事有米人告訴下

通濟復橋,俗稱金華大橋。以制前它是通向蘭溪、衢州的要道,現在它緊連婺州南北,也是金華的名景之一。
通濟橋橫跨在婺江上,婺江將金華分成南北兩區。很早以前只有浮橋相通,但每遇江水暴漲,往往橋斷舟散,交通斷絕。大約在元代大德四年,西峰寺及庵禪師為溝通南北,倡議改建石橋,並為之輸財集資,四處奔走,耗時五年半,砌成了11個橋墩,可惜還來不及架橋梁,及庵禪師去世,工程也就停下來了。又過了許多年,方由西峰寺主持雲龍帶頭一盡衣缽寺產作建橋之資,集成裘,通濟橋終於在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大功告成。
當時的通濟橋是11孔石墩木樑橋。墩形西正方而東小橢,以殺水怒。墩高去水41尺,橋面又高出墩上8尺,橋長780尺,上覆瓦屋五十間,間以三殿兩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雄偉壯觀。
後屢經修復,到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改為13孔石拱橋,掀掉屋瓦,加築石欄,別有風光。解放後橋面加固加寬,北岸增建二孔石拱旱橋,橋上設置了形如花樹的路燈,中間為行車道,兩旁為人行道。如今白晝,通濟橋上汽車成隊賓士,行人接踵如流;入夜,燈光橋影,江水搖曳,分外妖嬈。
參考資料:金華公交報

⑸ 廣東朋友.行通濟橋是幾月幾為什麼要行通濟橋

卻說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園附近以前有一條河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河現在沒了,橋還在,每年這一天,人們都到這里走過橋,燒香拋生菜和轉風車,人流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從明末清初開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鄉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200多年來,佛山人祖祖輩輩延續著行通濟的風俗。而且還流傳著「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蔽翳」是粵語方言,意指無憂愁、無衰氣。行通濟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 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距今400多年。被稱為佛山舊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國後通濟橋被拆,但行通濟的習俗不變人們每年仍不約而同地走過橋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重建通濟橋,以延續行通濟的習俗。 據記載,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開始是木石參半的拱橋,建成時,取名為「通濟橋」。因為橋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當朝的戶部尚書李侍問回到佛山時,發起募捐修橋。在建橋時,他徵求了鄉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鄉父老的意見,用木石參半的方法這樣既能使橋結構雄偉堅固,又不至於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眾人。 「行通濟,無蔽翳」這種說法在何時盛行?《行通濟》一書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間,行通濟之風日趨旺盛,每到正月十六。從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戶,攜子帶女,手舉紙制風車、風鈴、小花燈,擁到通濟橋邊,再繞道回家。」「蔽翳」是指無憂愁、無衰氣的意思。「蔽翳」是廣州方言,亦作「屓」。其意為氣悶之外,還有陰暗困壓的意思。

⑹ 通濟橋歷史!

通濟橋,橫跨洛水河,北連金魚街,始建於明代,分別於嘉靖38年(1559年)、隆慶2年(1568年)、萬曆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啟六年(1626)戶部尚書李侍問再次發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濟橋」取其「必通而後有濟也」之意。後人在橋旁石柱刻以對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往來,曲橋跨水,艷稱村尾村尾垂虹」,並建有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
通濟橋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意義,是佛山最早興建的第一佛山通濟橋牌坊一座大木橋,據專家考證,該橋早期由鄉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但歲月變遷,昔日通濟橋已蹤跡難覓,使年年「行通濟」徒有其名,實為憾事。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於2001年1月18日復原通濟橋。修復後的通濟橋建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
佛山通濟橋長32米,寬9.9米。橋兩端的抱鼓石,以祥雲和蝙蝠襯托風車,體現出通濟橋民俗的象徵物——風車。橋身上雕刻著相傳八仙過海時所執的神器,寓意市民過橋時祈求消災、尋求平安的美好祝願。橋柱的上部,用大象的頭「拱」出一個果籃,裡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橋上得到體現:以防滑條取代台階,在橋的北端安置9條,在橋的南端安置13條。不僅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系數,同時體現了過橋企福的意念。通濟橋下面的水體面積2000平方米,並設立了親水台階、知魚軒、樂魚亭,取意於古詩「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 00
通濟橋的牌坊上高高掛著「通濟」的木碑額,稍下一點有一對對聯:左聯是「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 右聯是「通七堡之遊行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 00
對聯概括了原通濟橋的風貌特色,但重建後的通濟橋遠遠遜色於原橋,沒有了舟舫如織,沒有斜陽映橋如虹,最重要的是,這只不過是紀念原橋的一個景點,沒有了原橋的那種真摯、親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00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佛山盡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就沒有煩惱、憂愁,事事順利,「行通濟」這一民間活動寄託著佛山人的美好祝願。每年農歷正月15日夜晚到16日,沒有任何人出面組織,佛山萬人空巷,為了一個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條橋,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順德的一些村鎮的群眾也趕來參與「通濟行」。這一習俗從明末清初就已開始,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至今已延續400多年。

⑺ 行通濟的習俗從何時開始有乜特色

行是粵語走的意思,通濟指的是通濟橋。
卻說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園附近以前有一條河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河現在沒了,橋還在,每年這一天,人們都到這里走過橋,燒香、拋生菜和轉風車,人流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從明末清初開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鄉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200多年來,佛山人祖祖輩輩延續著行通濟的風俗。而且還流傳著「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蔽翳」是粵語方言,意指憂愁、衰氣。)行通濟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
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距今400多年。被稱為佛山舊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國後通濟橋被拆,但行通濟的習俗不變,人們每年仍不約而同地走過橋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順應民意重建通濟橋,以延續行通濟的習俗。
據記載,通濟橋始建於明代,得名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開始是木石參半的拱橋,建成時,取名為「通濟橋」。因為橋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當朝的戶部尚書李侍問回到佛山時,發起募捐修橋。在建橋時,他徵求了鄉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鄉父老的意見,用木石參半的方法,這樣既能使橋結構雄偉堅固,又不至於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眾人。
「行通濟,無蔽翳」這種說法在何時盛行?《行通濟》一書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間,行通濟之風日趨旺盛,每到正月十六。從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戶,攜子帶女,手舉紙制風車、風鈴、小花燈,擁到通濟橋邊,再繞道回家。」「蔽翳」是指憂愁、衰氣的意思。「蔽翳」是廣州方言,亦作「屓」。其意為氣悶之外,還有陰暗困壓的意思。

⑻ 通濟橋的歷史及故事

通濟橋,俗稱金華大橋。以前它是通向蘭溪、衢州的要道,現在它緊連婺州南北,版也是金華的名景之一權。
通濟橋橫跨在婺江上,婺江將金華分成南北兩區。很早以前只有浮橋相通,但每遇江水暴漲,往往橋斷舟散,交通斷絕。大約在元代大德四年,西峰寺及庵禪師為溝通南北,倡議改建石橋,並為之輸財集資,四處奔走,耗時五年半,砌成了11個橋墩,可惜還來不及架橋梁,及庵禪師去世,工程也就停下來了。又過了許多年,方由西峰寺主持雲龍帶頭一盡衣缽寺產作建橋之資,集成裘,通濟橋終於在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大功告成。
當時的通濟橋是11孔石墩木樑橋。墩形西正方而東小橢,以殺水怒。墩高去水41尺,橋面又高出墩上8尺,橋長780尺,上覆瓦屋五十間,間以三殿兩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雄偉壯觀。
後屢經修復,到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改為13孔石拱橋,掀掉屋瓦,加築石欄,別有風光。解放後橋面加固加寬,北岸增建二孔石拱旱橋,橋上設置了形如花樹的路燈,中間為行車道,兩旁為人行道。如今白晝,通濟橋上汽車成隊賓士,行人接踵如流;入夜,燈光橋影,江水搖曳,分外妖嬈。
參考資料:金華公交報

⑼ 佛山為什麼每年正月十五行通濟

清代的佛山鎮為洛水所環繞,沿河共有20多座橋梁,人家盡枕河,居民往來,悉憑渡船和橋。眾版多橋梁使得權「天塹變通途」,成為城與鄉、街與市的重要通道,因而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溝通佛山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梁」。有關這些橋的文化活動漸漸發展成為一些習俗,通濟橋位於原佛山鎮東南角,原水路通大沙、弼塘、簡村、石石肯、奇槎等鄉,佛山洛水涌即源於此;陸路通大汀、深村、石頭、潘村等地,是歷史上佛山的主要橋梁之一,是溝通城鄉的必由之路,佛山人行通濟橋的風俗則是這種橋文化的代表。由於該橋橫跨佛山涌,是通往順德、番禺的必經之路,是佛山商貿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為求來年生意順境,便行通濟橋討好意頭,後漸成習俗,並衍生出「行通濟,無閉翳」這一俗語。

⑽ 行通濟,無閉翳.(閉翳)是什麼意思啊

意思是事事大順。生活美滿,木有問題。出自粵語。

「閉翳」是「贔屓」專的諧音,相傳是「龍屬生九子」中的一子,樣子長得像只龜,喜歡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

「閉翳」老被重物壓著,動彈不得,心情很難疏解。後來,粵語保留「閉翳」一詞,意為「令人煩惱的、心情抑鬱的」。


(10)行通濟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擴展閱讀:

發展由來是通濟橋。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意義,是佛山最早興建的第一座大木橋,據專家考證,該橋早期由鄉民集資修建的木質人行橋。

歲月變遷,昔日通濟橋已蹤跡 難覓,使年年「行通濟」徒有其名,實為憾事。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於2001年1月18日復原通濟橋。修復後的通濟橋建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

閱讀全文

與行通濟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