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相權和皇權發展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歷史上相權和皇權發展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4 09:08:51

1. 中國古代相權與皇權的關系史實和發展趨勢。

1 史實 秦時相權極大,後逐漸衰落,至北宋相權無幾;後來提高到明首輔相權版又到頂峰,清後權轉入軍機處相權再失 相權衰弱對應的是皇權的加強 隋唐的三省六部分割宰相權利 北宋 在宰相下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把專相的職權一分為三 清朝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2發展趨勢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廢丞相設內閣和軍機處,反映出古代相權削弱,皇權加強的發展趨勢3評價削弱相權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主要手段

2. 中國古代皇權和相權的關系發生怎樣的變化

這個問題從秦朝設置丞相以來,長期在中央存在著君權和相權的矛盾。權力是一定的,皇帝能力突出,權力掌控的就多,必然丞相就掌握的少,反之,皇帝昏庸,權力掌握的少,那丞相的權力就很多。

1、秦統一後,秦始皇建立了正規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萬機」,既是國務總官,又是皇帝家務總管。同時設立御使大夫為副丞相。漢承秦制,仍設立丞相。漢武帝為加強皇權,在設立丞相的同時又寵任外戚與近臣,組成與丞相相對應的「內朝官」,丞相權力受到一定削弱。宰相,或稱丞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官職。作為封建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的首長,成為皇權的伴生物,與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有著密切關系。

2、隋唐到宋,宰相制度發生了變化。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掌決策、審議和政務,三省同為宰相機構,三省長官同為宰相。共同「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間,宰相由多人擔任,不僅三省正副長官為相,只要被皇帝授於「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者都是宰相。有時宰相達10多人。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權分割,減弱了對皇權的威脅。

3、元朝時期,設置一省制,丞相的權力大增,有時候甚至能左右皇位的繼承

4、明初仍設宰相,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加強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謀反案,廢丞相,析丞相政務歸六部,六部直屬皇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宰相的時代。此後,適應處理政務的需要,先後創立了內閣和軍機處,內閣和軍機處首長雖無宰相之名,但實際上成為宰相,只不過其職權與前相比有了削弱。

總體上看,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消弱,最後被取消。

3. 皇權和相權的變化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自秦朝設置丞相以來,長期在中央存在著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在皇帝力量有所削弱的時候,容易形成丞相權重的局面.因此隋唐時期,通過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分相權,從而保證君主權力的集中。從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演變來看,這是完善該制度的措施。君權和相權的矛盾直到明朝開國之初廢除丞相而告結束。

宰相,或稱丞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官職。作為封建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的首長,成為皇權的伴生物,與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有著密切關系。
①宰相這種官職,是隨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但此時名稱不固定,職權也並不顯赫。到戰國末出現了「宰相」這一專稱。到秦統一後,秦始皇建立了正規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萬機」,既是國務總官,又是皇帝家務總管。同時設立御使大夫為副丞相。漢承秦制,仍設立丞相。漢武帝為加強皇權,在設立丞相的同時又寵任外戚與近臣,組成與丞相相對應的「內朝官」,丞相權力受到一定削弱。這種情況延續到魏晉南北朝。
②隋唐到宋,宰相制度發生了變化。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掌決策、審議和政務,三省同為宰相機構,三省長官同為宰相。共同「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間,宰相由多人擔任,不僅三省正副長官為相,只要被皇帝授於「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者都是宰相。有時宰相達10多人。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權分割,減弱了對皇權的威脅。
③明初仍設宰相,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加強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謀反案,廢丞相,析丞相政務歸六部,六部直屬皇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宰相的時代。此後,適應處理政務的需要,先後創立了內閣和軍機處,內閣和軍機處首長雖無宰相之名,但實際上成為宰相,只不過其職權與前相比有了削弱。

縱觀我國古代宰相制度的演變,相權和皇權一直處於矛盾和共存中,君主怕相權危及皇權,常用宦官奴僕控制宰相,相權被削弱;宦官、奴僕卻成了宰相;君主為加強權力,又千方百計地削弱相權,從而導致宰相制度不斷演變。

北大附中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 中國古代的皇權與相權

中國古代的皇權與相權,是國家權力的核心,自秦朝以來,一直駕馭著古代官僚帝國的政治運作。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皇權與相權曾發生過無數次的重大變化以及激烈的權力沖突。其中許多次的變化和沖突,直接導致了朝代的盛衰和興亡,決定了中國古代社會歷史的選擇和命運。

漢朝的時候,實際上皇帝和政府是分開來的,皇帝是國家的唯一領袖,政府的首領實際上是宰相,負政治上一切實際的責任。漢代中央政府的組織。當時有所謂三公、九卿,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管監察,輔助丞相來監察一切政治設施,他是副丞相。

這實際上就看出,在當時,皇帝根本就無可能專權,每一件事情都有專門的官員去做,大家分工明確,中央政府由宰相統領,而地方政府絕不是完全依附於中央,聽命於皇帝。這種方式的「三權分立」,就已經避免了皇帝集權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相權的限制。

(4)歷史上相權和皇權發展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漢到清,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不能夠簡單的說是專制政治,在早期,的確是有很多的制度是能夠對權力有所限制。可惜中國這些政治制度,並不能成為完善的制度,良好的思想在執行時,卻無縝密完全的規定,總是有活動的餘地,也就導致皇權越發有力,而相權逐漸消亡。

但是皇權的勢力在逐步加強,這的確是一種歷史趨勢。除其他因素之外,我覺得跟統治技術的知識積累有一定的關系。

後朝的統治者看到前朝的弊端,發現如果分權,對於自己的統治是相當的不利,在不斷的總結經驗和嘗試之中,帝王們終於發現,只有加強皇權,加強中央集權,將所有的權力都控制在自己手裡,才能夠帶來永久的控制。

5. 分析古代中國丞相與近代中國首相權力變化的原因

中國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而封建王朝皇權專制的大一統政體延續了很長時間,其中,中央專制管理機制在其中到底起什麼作用,這是很值得探討的。站在當代看過去,當然可以指責封建政治體制的專制獨裁,腐朽落後,但是,對其中的管理策略的有效經驗,是不是也應該注意呢?畢竟,封建王朝能延續那麼長的時間,並在大多數時間內維持大一統的政治體制,從管理學的角度思考,不能不說是有其值得深入研究內在原因。

在中國古代的皇權專制管理結構中,有三種權力是最為關鍵的,一種是皇權,一種是相權,還有一種是兵權,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這三種權力一直處在非常微妙的關系之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處在博弈局勢中。按古代朝廷律法規定來說,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制約著相權和兵權,皇帝是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而宰相和將帥只是皇帝的文、武輔臣,皇帝掌控著宰相和將帥的命運。但是,相權在輔佐皇權的過程中,也是擁有行政權和部分的議政和決策權的,雖然是在皇權專制體制下行使權力,但也是有其相對的獨立性的,相權對皇權也有一定的牽制甚至制約的功能,歷史上權相架空皇帝的事例還是有的。兵權表面上是歸屬於皇權,但是,兵權是政權的基礎,對皇權專制體制的穩固與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兵權對皇權甚至能起決定作用,當將帥掌兵權已經具有充分的獨立性,當皇權對兵權已經制約不了時,將帥就有推翻或取代皇帝的可能。歷史上的「陳橋兵變」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還有,一次次的「禪讓」政治大戲,如司馬炎逼曹奐「禪讓」,陳霸先逼梁敬帝讓位,楊堅逼周靜帝禪位,朱溫逼唐哀帝「禪讓」等;再如,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武將掌握實權,然後逼前任皇帝「禪位」,這便是兵權對皇權的「反決定」作用,也即是經常說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兵權與皇權的關系,筆者已經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闡述過,本文主要分析相權與皇權關系演變的原因和本質。

在中國古代,至少從皇權專制的時代開始,相權便與皇權相伴而生,宰相制度的建立是伴隨著皇權專制的政體而產生的。宰相是皇帝的輔臣,他輔佐皇帝管理政務。宰相是百官之首,是行政首腦,在朝中具有顯赫的地位,宰相掌控著最高的行政權力。當然,在皇權專制體制下,皇權是絕對的,相權只能依附於皇權。在古代很多時候,宰相在政壇的影響力是決定於皇帝對相權的支持與否。歷史上的明君,常常比較重視宰相的輔佐作用,能聽進宰相的忠言,能接受宰相的建議,能授權給予宰相,能放權讓宰相去協助管理朝廷事務;反之,那些昏君們,則是想方設法在打壓相權,陷害甚至殺害宰相。相權與皇權的微妙利害關系和權力的爭奪,使宰相制度在歷史上不斷發生演變,也形成了相權與皇權的不同組合方式,使宰相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斷發生變化。這就演化出了相權與皇權此消彼長的歷史進程。

那麼,造成宰相制度不斷演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中國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而封建王朝皇權專制的大一統政體延續了很長時間,其中,中央專制管理機制在其中到底起什麼作用,這是很值得探討的。站在當代看過去,當然可以指責封建政治體制的專制獨裁,腐朽落後,但是,對其中的管理策略的有效經驗,是不是也應該注意呢?畢竟,封建王朝能延續那麼長的時間,並在大多數時間內維持大一統的政治體制,從管理學的角度思考,不能不說是有其值得深入研究內在原因。

在中國古代的皇權專制管理結構中,有三種權力是最為關鍵的,一種是皇權,一種是相權,還有一種是兵權,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這三種權力一直處在非常微妙的關系之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處在博弈局勢中。按古代朝廷律法規定來說,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制約著相權和兵權,皇帝是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而宰相和將帥只是皇帝的文、武輔臣,皇帝掌控著宰相和將帥的命運。但是,相權在輔佐皇權的過程中,也是擁有行政權和部分的議政和決策權的,雖然是在皇權專制體制下行使權力,但也是有其相對的獨立性的,相權對皇權也有一定的牽制甚至制約的功能,歷史上權相架空皇帝的事例還是有的。兵權表面上是歸屬於皇權,但是,兵權是政權的基礎,對皇權專制體制的穩固與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兵權對皇權甚至能起決定作用,當將帥掌兵權已經具有充分的獨立性,當皇權對兵權已經制約不了時,將帥就有推翻或取代皇帝的可能。歷史上的「陳橋兵變」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還有,一次次的「禪讓」政治大戲,如司馬炎逼曹奐「禪讓」,陳霸先逼梁敬帝讓位,楊堅逼周靜帝禪位,朱溫逼唐哀帝「禪讓」等;再如,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武將掌握實權,然後逼前任皇帝「禪位」,這便是兵權對皇權的「反決定」作用,也即是經常說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兵權與皇權的關系,筆者已經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闡述過,本文主要分析相權與皇權關系演變的原因和本質。

在中國古代,至少從皇權專制的時代開始,相權便與皇權相伴而生,宰相制度的建立是伴隨著皇權專制的政體而產生的。宰相是皇帝的輔臣,他輔佐皇帝管理政務。宰相是百官之首,是行政首腦,在朝中具有顯赫的地位,宰相掌控著最高的行政權力。當然,在皇權專制體制下,皇權是絕對的,相權只能依附於皇權。在古代很多時候,宰相在政壇的影響力是決定於皇帝對相權的支持與否。歷史上的明君,常常比較重視宰相的輔佐作用,能聽進宰相的忠言,能接受宰相的建議,能授權給予宰相,能放權讓宰相去協助管理朝廷事務;反之,那些昏君們,則是想方設法在打壓相權,陷害甚至殺害宰相。相權與皇權的微妙利害關系和權力的爭奪,使宰相制度在歷史上不斷發生演變,也形成了相權與皇權的不同組合方式,使宰相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斷發生變化。這就演化出了相權與皇權此消彼長的歷史進程。

影視基地中的丞相府

那麼,造成宰相制度不斷演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帝王與百官的矛盾通過相權與皇權的矛盾激發出來。

在皇權專制體制下,皇權是專制政權的最高代表,而宰相是整個官僚群體的代表,皇權在行使其自上而下的管理權力時,必然與整個的官僚機構是有矛盾的,皇帝要掌握更多的實權,而百官也要維護自己的權力,如此一來,在統治體制的結構內部便出現了難以調和的矛盾,當矛盾激發時,便會通過宰相與皇帝的矛盾激發出來。所以,相權與皇權其實也是官僚群體與皇帝的矛盾激化的表現。在君臣矛盾關系中,宰相處於首當其沖的地位,皇帝想強化專制權力,自然是先拿宰相開刀,而首先要做的是削弱相權。

從另外的一個方面看,以宰相為代表的官僚機構一旦發育形成,自然就具備相對獨立、穩定的運行規范、運行程序和運行方式,成了一種成熟的管理機制,而這種機制的順利運轉,自然具有排斥干擾的力量,並且趨向於運轉更順暢,如此一來,作為百官之首的宰相,相當於從皇帝那裡分權力,而且還想分到更大的權力,對此,皇帝肯定是不願意的,專制制度不允許官僚機構獨立於專制權力之外,不允許有任何獨立性,於是,君臣之間的潛在矛盾便通過宰相與皇帝的權力博弈而激化了,相權與皇權的矛盾不可避免。

比如,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得到明朝淮西朋黨集團的領袖、同鄉和姻親李善長的推薦,獲朱元璋批准,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升任左丞相,他共做了七年的丞相,他任期時間長,所以在朝中能大肆培植朋黨,竭力打擊異己,使得淮西朋黨集團的勢力不斷膨脹。而這使得相權在朝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勢狀態,胡惟庸獨斷專行,對皇權視若不見,在政務、財政、任免、賞罰等重大問題上,常常不將決策建議上呈皇帝便獨立決斷,這對於胡惟庸來說,是維護相權的強勢狀態,但對於權力欲極強的朱元璋來說,卻是遇到了宰相專權、皇權旁落的危機。所以,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胡惟庸稱其舊宅井裡湧出醴泉,認為是祥瑞之兆,便請朱元璋前往觀賞,傳說朱元璋欣然接受,而當他走至西華門時,有太監提醒他胡家上空塵土飛揚,擔心府中藏有兵將,於是,朱元璋即返回,以胡惟庸「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處死胡惟庸、陳寧等,之後,也牽連了李善長等開國功臣,據說,胡惟庸案株連極廣,牽連致死者達三萬餘人。對這一事件,後世史學家分析認為,明代史籍中所載的胡惟庸案矛盾不少,懷疑胡惟庸謀反是否是真實的,認為是朱元璋對相權威脅君權的恐懼,借機清除胡惟庸等,是濫殺無辜。其實,朱元璋就是為了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是為了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強化皇帝專制集權。事實上,朱元璋在事件之後,便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將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這便是把最高決策權收歸於皇帝,皇帝親自掌管「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其實,皇帝等於兼任了宰相職務。至此,皇權政治達到了頂峰。相權與皇權的矛盾是以相權被解除來解決的,但這種解決方式並非是好辦法,沒有宰相輔佐,皇帝便會陷於繁雜的事務中,精疲力盡,無心決策大事,而且,失去了宰相的制衡,皇權專制體制便會走向腐敗。

胡惟庸被滅九族

其次,封建專制政體內部的矛盾導致了相權與皇權的矛盾。

古代帝王專制中央集權體制下,律法制度上設置了帝王的專權統治方式,而這種統治方式是單向度的,即由上而下所實行的管理方式,帝王靠專權和制度的規定來保障皇權獨攬,但宰相的權力卻是沒有保障的,皇權的至高無上,所以不可能自我削弱,但卻可以削弱相權,如此一來,相權就一直是處在被動之中,處於任憑皇權宰割的狀態,這就使得宰相一直處在恐慌之中,生怕哪一天被剝奪了權力,所以,相權沒有保障制度的危機感會促使宰相不得不充分利用自己當前所擁有權力,比如行政權和部分決策權等來防止自己的權力被削弱,因而,一旦有機會,比如皇帝忙於對付別的政治力量,像大將軍、皇親國戚、攬權宦官、反叛力量等,或許遇到皇帝老、幼、病、蠢等,宰相便會抓緊機會攬權,盡可能強化相權。沒有保障制度的相權更具有權力膨脹的慾望,因為危機感導致了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簡單地說,是皇權的強壓性導致了相權的伺機反撲,壓力越大,極可能反彈也越大,所以,相權與皇權的矛盾不可避免。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取消了中書省和丞相,但是,沒有丞相的中央政府,其繁雜的政務皆直接壓在皇帝身上,皇帝不可能承擔得了,所以,在取消丞相的那一年,朱元璋便任命幾位老成儒者為「四輔官」,但是,這些老儒缺乏實際處事能力,在廢相第二年,朱元璋又任用一些新進士和翰林學士,幫助處理文書工作,這便是內閣制度的萌芽期。朱棣奪權後,在皇宮的東閣開辟了辦公處,從翰林院挑選年輕官員作為秘書,而這些年輕官員成了皇帝的心腹,朱棣讓他們參議立儲、用人、賦稅等重大國家事務,過一段時間,這些學士們便有了一定的參議權,於是,內閣也就初步形成。朱高熾登基後,提高東閣學士的行政地位,閣權也隨之增大。朱瞻基即位後,內閣制度的得到基本確立,內閣大學士政治地位已高於各部尚書,其重要標志便是掌握了「票擬權」,即:對來自全國的各種奏章,於呈遞皇帝批示之前,內閣成員先進行審閱,並代皇帝擬好批答諭旨,將其貼在奏章上呈給皇帝裁決。表面上是「票擬」,而實際上是「票擬批答」,內閣成員按自己的意願來進行「票擬」,這等於是干預了皇帝的判斷,皇帝如覺得可行,便會硃批下旨執行。嘉靖時期,內閣形成了首輔制,這標志著內閣制度發展到了頂峰,內閣首輔雖沒有宰相之名,但實際上已擁權相,在萬曆年間,張居正、高拱作為內閣首輔,其權力甚至比宰相還大,相權大大地反彈了,當時的皇權還沒有相權強大,相權明顯地蓋過了皇權。這與朱元璋鏟除胡惟庸的相權時的所希望的局面大大不同了。可是,相權過大的後遺症也很糟糕,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由高拱執政時期的鐵桿親信張四維繼任首輔,張四維便利用首輔的權力,借著明神宗朱翊鈞對張居正的不滿情緒,對張居正展開了瘋狂報復,將張居正抄家,幾乎滅族。此後,明神宗執政後期荒於政事,二十多年不再上朝,中央權力運轉幾乎停擺,而且,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益腐敗,致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6. 古代皇權和相權的關系發生怎樣的變化

總的來說是皇權不斷得到加強,相權逐漸得到削弱,直到明太 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根本上來說,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隨著歷朝歷代的沿續是不斷趨向於完善的。

7. 中國古代皇權與相權的關系變化及其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從秦朝設置丞相以來,長期在中央存在著君權和相權的矛盾。權力是一定的,皇帝能力突出,權力掌控的就多,必然丞相就掌握的少,反之,皇帝昏庸,權力掌握的少,那丞相的權力就很多。
1、秦統一後,秦始皇建立了正規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萬機」,既是國務總官,又是皇帝家務總管。同時設立御使大夫為副丞相。漢承秦制,仍設立丞相。漢武帝為加強皇權,在設立丞相的同時又寵任外戚與近臣,組成與丞相相對應的「內朝官」,丞相權力受到一定削弱。宰相,或稱丞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官職。作為封建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的首長,成為皇權的伴生物,與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有著密切關系。
2、隋唐到宋,宰相制度發生了變化。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掌決策、審議和政務,三省同為宰相機構,三省長官同為宰相。共同「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間,宰相由多人擔任,不僅三省正副長官為相,只要被皇帝授於「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者都是宰相。有時宰相達10多人。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權分割,減弱了對皇權的威脅。
3、元朝時期,設置一省制,丞相的權力大增,有時候甚至能左右皇位的繼承
4、明初仍設宰相,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加強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謀反案,廢丞相,析丞相政務歸六部,六部直屬皇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宰相的時代。此後,適應處理政務的需要,先後創立了內閣和軍機處,內閣和軍機處首長雖無宰相之名,但實際上成為宰相,只不過其職權與前相比有了削弱。
總體上看,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消弱,最後被取消

8. 中國古代皇權和相權的關系發生怎樣的變化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呈現什麼演奏趨勢

中國的抄歷史就是一部不成名的儒襲家史,學問和研究不是一個概念,一個是哲學一個是邏輯學,二者都是很有價值的歷史學關系延續,而儒家學有點理想主義,不符合當時的歷史發展現實,但是又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儒家會在漢朝成為一家獨大的原因,中國歷史沒有出現過真正的邏輯學而一直是哲學在支配中國的歷史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哲學在西方沒有邏輯學發展和延續的那麼順利的原因,因為從根本而論,哲學不是一門真正的學問,而是一種理想和現實認識的一種推測,沒有直接價值體現,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思想認識,而邏輯學是建立在一定的現實基礎

9. 中國古代相權的發展趨勢及原因

1 史實 秦時相權極大,後逐漸衰落,至北宋相權無幾;後來提高到明首輔回相權又到頂峰,清後答轉入軍機處相權再失 相權衰弱對應的是皇權的加強 隋唐的三省六部分割宰相權利 北宋 在宰相下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把專相的職權一分為三 清朝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
2發展趨勢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廢丞相設內閣和軍機處,反映出古代相權削弱,皇權加強的發展趨勢
3評價削弱相權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主要手段

10. 中國古代皇權與相權演變的背景和意義

背景:相為中國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所以相權只比皇權低一點,如果統治者弱,那麼相權則會威脅到皇權,丞相制度起源於戰國。秦從武王開始,設左、右丞相,但有時也設相邦,魏冉、呂不韋等都曾居此職。秦統一後只設左、右丞相。西漢初蕭何為丞相,後遷為相國,何死,曹參繼任。惠帝、呂後到文帝初年,設左、右丞相,以後只設一丞相。漢初各王國擬制中央,也在其封國中各設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稱為相。丞相制度於明太祖朱元璋在殺了丞相胡惟庸後廢除,同時還廢除中書省,大權均集中與皇帝。君主專製得到加強,皇權與相權的斗爭以皇權勝利而告終。
意義::(1)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組織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3)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消極作用主要表現為:(1)君權專制易形成暴政統治和導致腐敗現象的出現,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2)在思想方面獨尊一家,鉗制了人們的思想,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可悲局面。(3)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其危害尤為嚴重。從歷史發展來看,唐朝以前以積極作用為主,使得中國長期以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明清時期則以消極作用為主,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阻礙科學文化的發展,說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相權和皇權發展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